卷四

古文:简文帝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缵,小字六通,高祖第三子,昭明太子母弟也。

现代文:太宗简文皇帝名纲,字世缵,乳名六通,是高祖的第三个儿子、昭明太子的同母兄弟。

古文:天监二年十月丁未,生于显阳殿。

现代文:天监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显阳殿里。

古文:五年,封晋安王,食邑八千户。

现代文:天监五年,封为晋安王,食邑八千户。

古文:八年,为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量置佐吏。

现代文:天监八年任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斟酌设置顾问官。

古文:九年,迁使持节、都督南北兗、青、徐、冀五州诸军事、宣毅将军、南兗州刺史。

现代文:天监九年,升任使持节、都督南、北兖、青、徐、冀五州诸军事、宣毅将军、南兖州刺史。

古文:十二年,入为宣惠将军、丹阳尹。

现代文:天监十二年,入任惠将军、丹阳尹。

古文:十三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梁、南北秦、益、宁七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将军如故。

现代文:天监十三年,出任使持节,都督荆、雍、梁、南、北秦、益、宁七州诸军事、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将军仍旧。

古文:十四年,徙为都督江州诸军事、云麾将军、江州刺史,持节如故。

现代文:天监十四年,调任都督江州诸军事、云麾将军、江州刺史,持节仍旧。

古文:十七年,征为西中郎将、领石头戍军事,寻复为宣惠将军、丹阳尹,加侍中。

现代文:天监十七年,征召为西中郎将,领石头戍军事,不久又任宣惠将军、丹阳尹,加侍中。

古文:普通元年,出为使持节、都督益、宁、雍、梁、南北秦、沙七州诸军事、益州刺史;未拜,改授云麾将军、南徐州刺史。

现代文:普通元年,出任使持节、都督益、宁、雍、梁、南、北秦、沙七州诸军、益州刺史,还没有上任,即改授云麾将军、南徐州刺史。

古文:四年,徙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平西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现代文:普通四年,调任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以及郢州竟陵、司州随郡诸军事、平西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古文:五年,进号安北将军。

现代文:普通五年,晋号安北将军。

古文:七年,权进都督荆、益、南梁三州诸军事。

现代文:普通七年,权进都督荆、益、南梁三州诸军事。

古文:是岁,丁所生穆贵嫔丧,上表陈解,诏还摄本任。

现代文:这年,丁母穆贵嫔死,上奏陈述自己的见解,下诏令回任本职。

古文:中大通元年,诏依先给鼓吹一部。

现代文:中大通元年,下诏依照先例供给鼓吹乐一部。

古文:二年,征为都督南扬、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将军、扬州刺史。

现代文:中大通二年,征召为都督南扬、徐二州诸军事、骠骑将军、扬州刺史。

古文:三年四月乙巳,昭明太子薨。

现代文:中大通三年四月六日,昭明太子去世。

古文:五月丙申,诏曰: 非至公无以主天下,非博爱无以临四海。

现代文:五月二十八日,下诏: 不是大公无私便不可以治理国家,不是兼爱百姓便不可以君临四海。

古文:所以尧舜克让,惟德是与;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格于上下,光于四表。

现代文:因此,尧能够让贤于舜,只要有懿德就举荐他;文王舍弃伯邑考而立武王,至于上下,光辉普照四方。

古文:今岱宗牢落,天步艰难,淳风犹郁,黎民未乂,自非克明克哲,允武允文,岂能荷神器之重,嗣龙图之尊。

现代文:尔今岱宗荒寥,国运艰难,淳厚的风气却依然浓郁,百姓没有治理,如果不是既贤明而又有才能、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怎能够担当得起国家的重任啊!

古文:晋安王纲,文义生知,孝敬自然,威惠外宣,德行内敏,群后归美,率土宅心。

现代文:晋安王纲,文章的内涵不待学而知,善事尊长犹出于自然,威望、恩惠宣扬于外,内在德行聪明、机智,诸后归附于美,境域之内,齐心一意。

**古文:可立为皇太子。 **

现代文:适合立为皇太子。

古文:七月乙亥,临轩策拜,以修缮东宫,权居东府。

现代文:七月七日,至正殿前授策而拜,因修缮东宫,暂时居住在东府。

古文:四年九月,移还东宫。

现代文:中大通四年九月,移回东宫居住。

古文:太清三年五月丙辰,高祖崩。

现代文:太清三年五月二日,高祖驾崩。

古文:辛巳,即皇帝位。

现代文:二十八日,即皇帝位。

古文:诏曰: 朕以不造,夙丁闵凶。

现代文:下诏: 朕因丧父,遭逢不幸。

古文: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慕号絺,厝身靡所。

现代文:大行皇帝突然丢下万国,攀慕号頢,身处失所。

古文:猥以寡德,越居民上,茕茕在疚,罔知所托,方赖籓辅,社稷用安。

现代文:朕德行寡薄,却越居万民之上,孤单痛苦,不知所托,正仰赖藩辅,国家因此安定。

古文:谨遵先旨,顾命遗泽,宜加亿兆。

现代文:谨遵照先帝意旨,给全国的平民百姓带来恩惠。

**古文:可大赦天下。 **

现代文:可对全国已判罪犯减刑或免刑。

古文:壬午,诏曰: 育物惟宽,驭民惟惠,道著兴王,本非隶役。

现代文:二十九日,下诏: 培育事物宜采取宽松政策,治理百姓应给他们带来福惠,道著兴王,本非奴隶。

古文:或开奉国,便致擒虏,或在边疆,滥被抄劫。

现代文:有的开创侍奉国家,便被捕当了俘虏;有的在边疆,无端被抄家、抢劫。

古文:二邦是竞,黎元何罪!

现代文:国与国之间的争逐,黎民百姓有什么罪!

古文:朕以寡昧,创承鸿业,既临率土,化行宇宙,岂欲使彼独为匪民。

现代文:朕寡昧无知,创承鸿大事业,既然治理国家,化行宇宙,怎么打算让他们独独成为寇盗呢!

**古文:诸州见在北人为奴婢者,并及妻儿,悉可原放。 **

现代文:各州只要是活着的北方人做奴婢的,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当全部释放。

古文:癸未,追谥妃王氏为简皇后。

现代文:三十日,给王妃追加谥号为 简皇后 。

古文:六月丙戌,以南康嗣王会理为司空。

现代文:六月二日,任南康嗣王会理为司空。

古文:丁亥,立宣城王大器为皇太子。

现代文:三日,立宣城王大器为皇太子。

古文:壬辰,封当阳公大心为寻阳郡王,石城公大款为江夏郡王,宁国公大临为南海郡王,临城公大连为南郡王,西豊公大春为安陆郡王,新涂公大成为山阳郡王,临湘公大封为宜都郡王。

现代文:八日,封当阳公大心为寻阳郡王,石城公大款为江夏郡王,宁国公大临为南海郡王,临城公大连为南郡王,西丰公大春为安陆郡王,新淦公大成为山阳郡王,临湘公大封为宜都郡王。

古文:秋七月甲寅,广州刺史元景仲谋应侯景,西江督护陈霸先起兵攻之,景仲自杀,霸先迎定州刺史萧勃为刺史。

现代文:秋七月一日,广州刺史元景仲策划响应侯景,西江督护陈霸先率兵攻打他,元景仲自杀,陈霸先迎接定州刺史萧勃为刺史。

古文:戊辰,以吴郡置吴州,以安陆王大春为刺史。

现代文:十五日,以吴郡设置吴州,任安陆王大春为刺史。

古文:庚午,以司空南康嗣王会理兼尚书令,南海王大临为扬州刺史,新兴王大庄为南徐州刺史。

现代文:十七日,任司空南康嗣王会理兼尚书令,南海王大临为扬州刺史,新兴王大庄为南徐州刺史。

古文:是月,九江大饥,人相食十四五。

现代文:这月,九江发生大饥荒,人吃人的有十分之四、五。

古文:八月癸卯,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萧渊藻薨。

现代文:八月二十日,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萧渊藻去世。

古文:冬十月丁未,地震。

现代文:冬十月二十五日,发生地震。

古文:十二月,百济国遣使献方物。

现代文:十二月,百济国派遣使者贡献土产。

古文:大宝元年春正月辛亥朔,以国哀不朝会。

现代文:大宝元年春正月初一日,因国哀没有举行朝会。

古文:诏曰: 盖天下者,至公之神器,在昔三五,不获已而临莅之。

现代文:下诏: 国家是大公无私的神圣器物,从前三皇五帝,不得已而即位。

古文:故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轩冕之华,傥来之一物。

现代文:所以帝王的成功,圣人的闲事,轩冕的华丽,或许都来源于一个事物。

古文:太祖文皇帝含光大之量,启西伯之基。

现代文:太祖文皇帝胸怀光大的气魄,开启西伯那样的基业。

古文:高祖武皇帝道洽二仪,智周万物。

现代文:高祖武皇帝道洽二仪,智周万物。

古文:属齐季荐瘥,彝伦剥丧,同气离入苑之祸,元首怀无厌之欲,乃当乐推之运,因亿兆之心,承彼掎角,雪兹仇耻。

现代文:看到齐末危机深重,人伦剥落丧失,同气离入苑之祸,君主怀贪得无厌的欲望,乃当乐推之运,顺着平民百姓的意愿,并以他们为依靠,雪此仇恨与耻辱。

古文:事非为己,义实从民。故功成弗居,卑宫菲食,大慈之业普薰,汾阳之诏屡下。

现代文:事情不是为了一己的私利,真正归于人民,所以才大功告成而不居功,住着卑陋宫室,吃的是素菜,大慈之业普薰,汾阳之诏多次下达。

古文:于兹四纪,无得而称。

现代文:到现在已有四纪,无得而称。

古文:朕以寡昧,哀茕孔棘,生灵已尽,志不图全,僶俛视阴,企承鸿绪。

现代文:朕寡昧无知,孤单孔棘,生灵已尽,志不图全。亻黾俯视阴,企图承继鸿业。

古文:悬旌履薄,未足云喻。

现代文:悬旌履薄,不足云喻。

古文:痛甚愈迟,谅暗弥切。

现代文:痛甚痛迟,谅弥切。

古文:方当玄默在躬,栖心事外。

现代文:方当玄默在躬,栖心事外。

古文:即王道未直,天步犹艰,式凭宰辅,以弘庶政。

现代文:即王道未直,国运艰难,式凭宰辅,以弘政务。

古文:履端建号,仰惟旧章。

现代文:履端建号,抑唯旧章。

**古文:可大赦天下,改太清四年为大宝元年。 **

现代文:可对全国已判罪犯减刑或免刑,改太清四年为大宝元年。

古文:丁巳,天雨黄沙。

现代文:七日,天上下雨,并降黄沙。

古文:己未,太白经天,辛酉乃止。

现代文:九日,太白星通过天空,十一日才消失。

古文:西魏寇安陆,执司州刺史柳仲礼,尽没汉东之地。

现代文:西魏进犯安陆,拘捕司州刺史柳仲礼,全部攻陷汉东之地。

古文:丙寅,月昼见。

现代文:十六日,月亮在白昼里出现。

古文:癸酉,前江都令祖皓起义,袭广陵,斩贼南兗州刺史董绍先。

现代文:二十三日,前江都令祖皓起义,袭击广陵,杀贼南兖州刺史董绍先。

古文:侯景自帅水步军击皓。

现代文:侯景亲自率领水步军攻打祖皓。

古文:二月癸未,景攻陷广陵,皓等并见害。

现代文:二月三日,侯景攻陷广陵,祖皓等均被杀害。

古文:丙戌,以安陆王大春为东扬州刺史。

现代文:六日,任安陆王大春为东扬州刺史。

古文:省吴州,如先为郡。

现代文:察看吴州,像先前一样仍改为郡。

古文:诏曰: 近东垂扰乱,江阳纵逸。上宰运谋,猛士雄奋,吴、会肃清,济、兗澄谧,京师畿内,无事戎衣。

现代文:下诏: 近来国境东面侵扰纷乱,江阳荡动不安,宰相运筹谋划,勇士精神奋发,肃清吴、会,安定济、兖,京城畿内,无事戎衣。

**古文:朝廷达宫,斋内左右,并可解严。 **

现代文:朝廷达官,斋内左右,均可解除戒严令。

古文:乙巳,以尚书仆射王克为左仆射。

现代文:二十五日,任尚书仆射王克为左仆射。

古文:是月,邵陵王纶自寻阳至于夏口,郢州刺史南平王恪以州让纶。

现代文:这月,邵陵王纶从寻阳到达夏口,郢州刺史南平王恪将郢州转让给邵陵王纶。

古文:丙午,侯景逼太宗幸西州。

现代文:二十六日,侯景逼迫太宗巡幸西州。

古文:夏五月庚午,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鄱阳嗣王范薨。

现代文:夏五月二十二日,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鄱阳嗣王范去世。

古文:自春迄夏,大饥,人相食,京师尤甚。

现代文:从春天到夏天,发生大饥荒,人吃人,京城的情形更加严重。

古文:六月辛巳,以南郡王大连行扬州事。

现代文:六月三日,任南郡王大连行扬州事。

古文:庚子,前司州刺史羊鸦仁自尚书省出奔西州。

现代文:二十二日,前司州刺史羊鸦仁从尚书省逃到西州。

古文:秋七月戊辰,贼行台任约寇江州,刺史寻阳王大心以州降约。

现代文:秋七月二十日,贼行台任约进犯江州,刺史寻阳王大心向任约投降。

古文:是月,以南郡王大连为江州刺史。

现代文:这月,任南郡王大连为江州刺史。

古文:八月甲午,湘东王绎遣领军将军王僧辩率众逼郢州。

现代文:八月十七日,湘东王绎派遣领军将军王僧辩率兵迫近郢州。

古文:乙亥,侯景自进位相国,封二十郡为汉王。

现代文:乙亥,侯景自封相国,并封二十郡为汉王。

古文:邵陵王纶弃郢州走。

现代文:邵陵王纶放弃郢州逃跑。

古文:冬十月乙未,侯景又逼太宗幸西州曲宴,自加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现代文:冬十月十九日,侯景又逼迫太宗巡幸西州,并私自宴请,自封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古文:立皇子大钧为西阳郡王,大威为武宁郡王,大球为建安郡王,大昕为义安郡王,大挚为绥建郡王,大圜为乐梁郡王。

现代文:立皇子大钧为西阳郡王,大威为武宁郡王,大球为建安郡王,大昕为义安郡王,大挚为绥建郡王,大圜为乐梁郡王。

古文:壬寅,景害南康嗣王会理。

现代文:二十六日,侯景杀害南康嗣王会理。

古文:十一月,任约进据西阳,分兵寇齐昌,执衡阳王献送京师,害之。

现代文:十一月,任约进据西阳,分兵进犯齐昌,拘捕衡阳王献,押送到京城,杀害了他。

古文:湘东王绎遣前宁州刺史徐文盛督众军拒约。

现代文:湘东王绎派遣宁州刺史徐文盛统率大军抵抗任约。

古文:南郡王前中兵张彪起义于会稽若邪山,攻破浙东诸县。

现代文:南郡王前中兵张彪在会稽若邪山起义,攻破浙东各县。

古文:二年春二月,邵陵王纶走至安陆董城,为西魏所攻,军败,死。

现代文:大宝二年春二月,邵陵王纶逃到安陆董城,遭到西魏的攻击,兵败而死。

古文:三月,侯景自帅众西寇。

现代文:三月,侯景亲自率兵向西进犯。

古文:丁未,发京师,自石头至新林,舳舻相接。

现代文:三日,从京城出发,从石头到新林,船头和船尾相互连接。

古文:四月,至西阳。

现代文:四月,到达西阳。

古文:乙亥,景分遣伪将宋子仙、任约袭郢州。

现代文:乙亥,侯景分别派遣伪将宋子仙、任约袭击郢州。

古文:丙子,执刺史萧方诸。

现代文:丙子,拘捕刺史萧方绪。

古文:闰月甲子,景进寇巴陵,湘东王绎所遣领军将军王僧辩连战不能克。

现代文:二十一日,侯景进犯巴陵,湘东王绎派遣的领军将军王僧辩连续作战,未能取胜。

古文:五月癸未,湘东王驿遣游击将军胡僧祐、信州刺史陆法和援巴陵,景遣任约帅众拒援军。

现代文:五月十一日,湘东王绎派遣游击将军胡僧、信州刺史陆法和增援巴陵,侯景派遣任约率军抵抗增援军队。

古文:六月甲辰,僧祐等击破任约,擒之。

现代文:六月二日,胡僧等攻破任约的防线,擒获任约。

古文:乙巳,景解围宵遁,王僧辩督众军追景。

现代文:三日,侯景解开重围,深夜逃跑,王僧辩率兵围追侯景。

古文:庚申,攻鲁山城,克之,获魏司徒张化仁、仪同门洪庆。

现代文:十八日,攻克鲁山城,俘获魏司徒张化仁、仪同门洪庆。

古文:辛酉,进围郢州,下之,获贼帅宋子仙等。

现代文:十九日,进围并攻克郢州,俘获贼帅宋子仙等。

古文:鄱阳王故将侯瑱起兵,袭伪仪同于庆于豫章,庆败走。

现代文:鄱阳王旧将侯調起兵,在豫章袭击伪仪同于庆,于庆兵败逃跑。

古文:秋七月丁亥,侯景还至京师。

现代文:秋七月十六日,侯景返抵京城。

古文:辛丑,王僧辩军次湓城,贼行江州事范希荣弃城走。

现代文:三十日,王僧辩驻军湓城,贼行江州事范希荣弃城而逃。

古文:八月丙午,晋熙人王僧振、郑宠起兵袭郡城,伪晋州刺史夏侯威生、仪同任延遁走。

现代文:八月五日,晋熙人王僧振、郑宠起兵袭击郡城,伪晋州刺史夏侯威生、仪同任延逃跑。

古文:戊午,侯景遣卫尉卿彭俊、厢公王僧贵率兵入殿,废太宗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

现代文:十七日,侯景派遣卫尉卿彭俊、厢公王僧贵率兵进入宫殿,废黜太宗为晋安王,囚禁在永福省。

古文:害皇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西阳王大钧、武宁王大威、建平王大球、义安王大昕及寻阳王诸子二十人。

现代文:杀害皇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西阳王大钧、武宁王大威、建平王大球、义安王大昕以及寻阳王诸儿二十人。

古文:矫为太宗诏,禅于豫章嗣王栋,大赦改年。

现代文:假传太宗诏令,禅位给豫章嗣王栋,对全国已判罪犯减、免刑,改换年号。

古文:遣使害南海王大临于吴郡,南郡王大连于姑孰,安陆王大春于会稽,新兴王大庄于京口。

现代文:派人在吴郡杀害南海王大临,在姑孰杀害南郡王大连,在会稽杀害安陆王大春,在京口杀害新兴王大庄。

**古文:冬十月壬寅,帝谓舍人殷不害曰: 吾昨夜梦吞土,卿试为我思之。 **

现代文:冬十月二日,太宗皇帝对亲信殷不害说: 我昨天晚上梦见自己在咽土,爱卿试着替我解释解释。

古文:不害曰: 昔重耳馈塊,卒还晋国。

现代文:殷不害说: 过去重耳接受赠送的土块,最终回到晋国。

**古文:陛下所梦,得符是乎。 **

现代文:陛下您所梦见的,正是这种吉祥的符瑞呀。

**古文:及王伟等进觞于帝曰: 丞相以陛下忧愤既久,使臣上寿。 **

现代文:等到王伟等人给太宗皇帝敬酒说: 下臣以为,陛下您忧愤已久,特奉上寿酒。

**古文:帝笑曰: 寿酒,不得尽此乎? **

现代文:太宗皇帝笑道: 寿酒,还不能够完全表达这种心境吧!

古文:于是并赉酒肴、曲项琵琶,与帝饮。

现代文:于是一齐送上美酒佳肴、曲项琵琶,与太宗皇帝饮酒。

**古文:帝知不免,乃尽酣,曰: 不图为乐一至于斯! **

现代文:太宗皇帝自知难免一死,于是喝得大醉,说: 想不到醉酒的乐趣竟能到达这种境地啊!

古文:既醉寝,伟乃出,俊进土囊,王修纂坐其上,于是太宗崩于永福省,时年四十九。

现代文:酒醉后睡觉,王伟、彭俊奉上装土的口袋压在他身上,王纂坐在口袋上面,这样,太宗在永福省驾崩,时年四十九岁。

古文:贼伪谥曰明皇帝,庙称高宗。

现代文:贼伪追谥他为 明皇帝 ,庙号称 高宗 。

古文:明年,三月癸丑,王僧辩率前百官奉梓宫升朝堂,世祖追崇为简文皇帝,庙曰太宗。

现代文:大宝三年年三月二十一日,王僧辩率领前百官奉梓宫升朝堂,世祖追崇为 简文皇帝 ,庙号为 太宗 。

古文:四月乙丑,葬庄陵。

现代文:四月二十九日,安葬在庄陵。

古文:初,太宗见幽絷,题壁自序云: 有梁正士兰陵萧世缵,立身行道,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现代文:当初,太宗被囚禁时,曾在墙壁上叙述自己的生平道: 有梁正直之士兰陵萧世缵,树立己身,追求道义,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国势动荡不安,战争连绵不断。

**古文:弗欺暗室,岂况三光,数至于此,命也如何! **

现代文:没有欺侮幽暗无人之处,更何况是日、月和星辰呢!屡次如此,谁知道命运怎么样啊!

古文:又为《连珠》二首,文甚凄怆。

现代文:又作《连珠》二首,文辞极为伤感。

古文: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

现代文:太宗幼时聪明机智而通达,见识和领悟力超过常人,六岁时便能作文,高祖惊叹他的早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亲自面试,果真文辞、风采均极为优秀。

**古文:高祖叹曰: 此子,吾家之东阿。 **

现代文:高祖感叹道: 这孩子,将成为我家的东阿。

古文:既长,器宇宽弘,未尝见愠喜。

现代文:长大成人后,胸怀宽广、宏大,轻易不会表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古文:方颊豊下,须鬓如画,眄睐则目光烛人。

现代文:腮颊方而丰满,髯和鬓发如画一般,顾盼一下即觉目光灼人。

古文:读书十行俱下。

现代文:读书一目十行。

古文: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

现代文:九种流派数百个人物的思想,过目不忘,牢记在心。文章辞赋,一挥而就。

古文:博综儒书,善言玄理。

现代文:博学儒书,长于玄理。

古文:自年十一,便能亲庶务,历试蕃政,所在有称。

现代文:从十一岁起,便能熟悉国家的各种政务,多次尝试着处理对外事务,均受到称赞。

古文:在穆贵嫔忧,哀毁骨立,昼夜号泣不绝声,所坐之席,沾湿尽烂。

现代文:为穆贵嫔服丧期间,因亲丧悲哀而瘦损异常,如仅以骨支拄身体一般,号泣啼哭,不绝于声,所坐过的席子,因泪水浸湿而全部朽烂。

古文:在襄阳拜表北伐,遣长史柳津、司马董当门,壮武将军杜怀宝、振远将军曹义宗等众军进讨,克平南阳、新野等郡,魏南荆州刺史李志据安昌城降,拓地千余里。

现代文:在襄阳上奏北伐,派遣长史柳津、司马董当门、壮武将军杜怀宝、振远将军曹义宗等几支军队前往讨伐,平定南阳、新野等郡,魏南荆州刺史李志盘踞安昌城投降,扩张领土一千多里。

古文:及居监抚,多所弘宥,文案簿领,纤毫不可欺。

现代文:等到任监国与抚军,多有宽容宏大的举动,负责处理案卷,丝毫没有差错。

古文:引纳文学之士,赏接无倦,恒讨论篇籍,继以文章。

现代文:吸引、招纳文学之士,赏识、接待没有厌倦,常常讨论篇籍,继之以文章。

古文:高祖所制《五经讲疏》,尝于玄圃奉述,听者倾朝野。

现代文:高祖所定《五经讲疏》,曾在玄圃奉述,听众倾动朝野上下。

**古文:雅好题诗,其序云: 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 **

现代文:雅好题诗,他的序文写道: 我七岁嗜诗,成人后一直没有懈怠。

古文: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 宫体 。

现代文:然而伤于轻,时称 宫体 。

古文:所著《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老子义》二十卷,《庄子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并行于世焉。

现代文:所著《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老子义》二十卷、《庄子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一并流传在世上。

古文:史臣曰:太宗幼年聪睿,令问夙标,天才纵逸,冠于今古。

现代文:史臣曰:太宗幼年聪明睿智,美好的学问早就传扬,才华横溢,超越今古。

古文:文则时以轻华为累,君子所不取焉。

现代文:文章因为受当时轻浮华艳的文风的连累,不被君子所赞赏。

古文:及养德东朝,声被夷夏,洎乎继统,实有人君之懿矣。

现代文:等到太宗在东朝修养道德,声名传遍全国,到他继承帝位,实在具有人君的美德了。

古文:方符文、景,运钟《屯》、《剥》,受制贼臣,弗展所蕴,终罹怀、愍之酷,哀哉!

现代文:正当太宗像文、景二帝一样治理国家时,他的命运却如《屯》、《剥》,所示不吉,受贼臣控制,不能施展他所具有的才华,终于遭遇了晋怀帝、晋愍帝那样残酷的结局,多么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