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古文:又东过槐里县南,又东,涝水从南来注之。

现代文:又往东流过槐里县南边,又往东流,涝水从南方流来注入。

古文:渭水径县之故城南。

现代文:渭水流经槐里县老城南边。

古文:《汉书集注》,李奇谓之小槐里。县之西城也。

现代文:按《汉书集注》,李奇称为小槐里,是槐里县的西城。

古文:又东与芒水枝流合,水受芒水于竹圃。东北流,又屈而北入于渭。

现代文:又往东流,与芒水的支流汇合。这条支流在竹圃承接芒水,往东北流,又转弯向北注入渭水。

古文:渭水又东北径黄山宫南,即《地理志》所谓县有黄山宫,惠帝二年起者也。《东方朔传》曰:武帝微行,西至黄山宫,故世谓之游城也。

现代文:渭水又往东北流经黄山宫南边,《地理志》说:县里有黄山宫,建于惠帝二年说:武帝微服出游,西至黄山宫,所以人们称为游城。

古文:就水注之。

现代文:就水注入渭水。

古文:水出南山就谷,北径大陵西。世谓之老子陵。

现代文:就水发源于南山就谷,往北流经大陵西边,人们称为老子陵。

古文:昔李耳为周柱史,以世衰入戎,于此有冢,事非经证。

现代文:从前李耳在周当柱史,因为世道衰微,避世进入戎族地区,因此这里有他的坟。

古文:然庄周著书云: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现代文:关于这一点并无确实证据,但庄周著书说:老聊死后,秦失去吊悼他,号哭了三次方才出来。

古文:是非不死之言。人禀五行之精气,阴阳有终变,亦无不化之理。

现代文:这里没有说他不死;而且人承受了五行的精气,阴阳也总有终结的变化,当然也没有不死的道理。

古文:以是推之,或复如传。

现代文:照此推断,或许流传下来的说法是可信的。

古文:古人许以传疑。

现代文:古人容许存疑,所以把两种说法都记下来备查。

古文:故两存耳。就水历竹圃,北与黑水合。

现代文:就水流经竹圃北边,与黑水汇合。

古文:水上承三泉,就水之右,三泉奇发,言归一渎,北流左注就水,就水又北流注于渭。

现代文:黑水上流承接三泉,在就水右边,三条源泉一齐涌出,合为一条,北流向左注入就水;就水又往北流,注入渭水。

古文:渭水又东合田溪水,水出南山田谷,北流径长杨宫西,又北径盩厔县故城西。

现代文:渭水又往东流,汇合了田溪水。田溪水发源于南山田谷,往北流经长杨宫西边,又往北流经盐屋县老城西边,又往东北流,与一水汇合。

古文:又东北与一水合,水上承盩厔县南源,北径其县东。又北径思乡城西,又北注田溪。

现代文:这条水上流承接盐屋县南源,往北流经县东,又往北流经思乡城西边,又往北流注入田溪。

古文:田溪水又北流注于渭水也。

现代文:田溪水又往北流,注入渭水。

古文:县北有蒙笼渠,上承渭水于郿县东,径武功县为成林渠。

现代文:县北有蒙笼渠,上流在郡县承接渭水,往东流经武功县,就是成林渠;往东流经县北,又叫灵积渠。

古文:东径县北,亦曰灵轵渠,《河渠书》以为引堵水。

现代文:《河渠书》以为是从堵水引水的。徐广说,此渠又叫诸川。

古文:即上林故地也。

现代文:水又往东流经槐里县老城南边。

古文:《东方朔传》称:武帝建元中微行,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夜漏十刻乃出,与侍中、常侍武骑、待诏及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诸殿下,故有期门之号。

现代文:槐里县,就是古时的大丘邑,露王曾建都于此;秦时称为废丘,又叫舒丘。帝把这地方封给左中郎将皇甫篙,中平元年微服巡行,北到池阳,西到黄山,南在长杨狩猎,东在宜春游览。夜间漏下十刻,就出去和侍中、常侍、武骑、待诏及陇西、北地能骑射的良家子弟约会于殿下,所以有期门之名。

古文:且明入山下,驰射鹿豕狐兔,手格熊罴。上大欢乐之。

现代文:天明后,就在山下乘马奔驰,射猎鹿、野猪、狐和兔,又徒手与熊署格斗,皇上非常高兴。

古文:上乃使大中大夫虞邱寿王与待诏能用算者,举籍;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提封顷亩及其贾直,属之南山以为上林苑。

现代文:于是皇上派遣大中大夫虞丘寿王和能运算的待诏,登记阿城以南,盐座以东,宜春以西所辖田亩及其售价,把这片土地划为上林苑,与南山连在一起。

古文:东方朔谏,秦起阿房而天下乱,因陈泰阶六符之事。上乃拜大中大夫、给事中,赐黄金百斤。

现代文:东方朔以秦建阿房宫而天下大乱的历史教训来进谏,陈述了按泰阶六符观察天象预卜吉凶变化的道理,皇上于是封他为大中大夫、给事中,赏赐黄金百斤。

古文:卒起上林苑。

现代文:最后造了上林苑。

古文:故相如请为天子游猎之赋,称乌有先生、亡是公而奏《上林》也。

现代文:因而司马相如做了一篇天子游猎的赋,托称乌有先生、亡是公,在上林苑呈递给武帝。

古文:又东,丰水从南来注之。

现代文:又东流,丰水从南方流来注人。

古文:丰水出丰溪西,北流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为枝津,一水西北流又北交,水自东入焉。又北,昆明池水注之,又北径灵台西,又北至石墩,注于渭。

现代文:丰水源出丰溪,往西北流,分成两条:一条往东北流,是支流;一条往西北流,接着又往北流,有交水从东边注入;又往北流,有昆明池水注入;又往北流经灵台西;又往北流,到石墩注入渭水。

古文:《地说》云:渭水又东,与丰水会于短阴山内。水会,无他高山异峦,所有惟原阜石激而已。

现代文:《地理志》说:渭水又东流,与丰水汇合于短阴山内,二水汇合处并无别的高山奇岭,唯有原野丘陵和石堤而已。

古文:水上旧有便门桥,与便门对直,武帝建元三年造。

现代文:水上旧时有便门桥,正对便门,建于武帝建元三年。

古文:张昌曰:桥在长安西北,茂陵东。

现代文:张昌说:桥在长安西北,茂陵东边。

古文:如淳曰,去长安四十里。

现代文:如淳说:桥离长安四十里。

古文:渭水又径太公庙北。庙前有太公碑,文字虢缺,今无可寻。

现代文:渭水又流经太公庙北,庙前有太公碑,文字残缺,现在已无法辨认了。

古文:渭水又东北与鄗水合,水上承鄗池于昆明池北。周武王之所都也。

现代文:渭水又往东北流,与部水汇合。部水上流在昆明池北承接部池,就是周武王建都的地方。

古文:故《诗》云:考卜维王,宅是鄗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

现代文:所以《得经》说;武王前来卜卦,建都选定镐京,灵龟昭示大吉,武王都城建成。

古文:自汉武帝穿昆明池于是地,基构沦虢,今无可究。

现代文:自从汉武帝在这里开凿昆明池,周都基址已遭毁坏,现在已无处探寻了。

古文:《春秋后传》曰:使者郑容入柏谷关,至平舒置,见华山有素车白马,问郑容安之?答曰:之咸阳。

现代文:《春秋后传》说:使者郑容进了柏谷关,到平舒置时,看见华山有素车白马,车上人间郑容到哪里去,郑容答道:去咸阳。

古文:车上人曰:吾华山君使,愿托书致鄗池君。

现代文:车上人说:我是华山君的使者,想请你带封信给部池君。

古文:子之咸阳,过鄗池,见大梓下有文石,取以款列梓,当有应者,以书与之。

现代文:你到咸阳去,要经过部池。看到大梓树下面有块有花纹的石头,你去拿来敲一下梓树,就会有人来迎接你的。

古文:勿妄发,致之得所欲。

现代文:你把信交给他,但切勿乱拆。信交到后,你可以得到你所想望的东西。

古文:郑容行至鄗池,见一梓下,果有文石,取以款梓。

现代文:郑容到了高池,看见一棵梓树下果然有一块有花纹的石头。

古文:应曰:诺。郑容如睡,觉而见宫阙,若王者之居焉。

现代文:他拿起石头敲了一下梓树,有人回答道:来了!郑容就恍如睡梦中一般,清醒过来时,他看到一座宫阔,样子像是帝王的住所。一个侍者出来了,接过信到里面去了。

古文:谒者出,受书,入,有顷,闻语声言:祖为死。

现代文:过了一会儿,听到里面有说话声,说是祖龙死了。

古文:神道茫昧,理难辨测,故无以精其幽致矣。

现代文:神明的事暗昧渺茫,是难以照常理来推想的,所以也无从细究它的秘奥了。

古文:鄗水又北流,西北注,与盩厔池合。

现代文:高水又北流,往西北与浇池汇合。

古文:水出鄗池西,而北流入于鄗。

现代文:浇池的水是从高池西边出来的,西北流注入部水。

古文:《毛诗》云:鄗,流貌也。

现代文:《毛诗》说:浇,是水流动时的波浪。

古文:而世传以为水名矣。

现代文:但世人相传,却以为是水名。

古文:郑玄曰:丰鄗之间,水北流也。

现代文:郑玄说:丰、高下之间,水往北流。

古文:鄗水北径清泠台西,又径磁石门西。

现代文:高笋水往北流经清冷台西边,又流经磁石门西边。

古文:门在阿房前,悉以磁石为之,故专其目。

现代文:磁石门在阿房宫前,全都用磁石砌成,所以就以磁石为门名。

古文:令四夷朝者,有隐甲怀刃入门而胁之以示神,故亦曰胡门也。鄗水又北,注于渭。

现代文:四方外族入朝的人,如果身上暗藏着刀剑恺甲进门,就会觉察到,可以责令他出示神明,所以也叫却胡门。部水又北流,注入渭水。

古文:渭水北有杜邮亭,去咸阳十七里、今名孝里亭,中有白起祠。

现代文:渭水北岸有杜邮亭,离咸阳十七里,现在叫孝里亭,里面有白起祠。

古文:嗟乎!有制胜之功,惭尹、商之仁,是地即其伏剑处也。

现代文:白起作战有克敌制胜的本领,却愧无尹商的仁德,这里就是他自勿的地方,岂不可悲!

古文:渭水又东北径渭城南,文颖以为故咸阳矣。秦孝公之所居高宫也。

现代文:渭水又往东北流经渭城南边,文颖以为就是旧时的咸阳,是秦孝公所居住的离宫。

古文:献公都栎阳,天雨金。

现代文:献公建都栋阳,天上纷纷落下金子。

古文: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出。

现代文:周太史檐去见献公,说:从前周与秦国由合而分,分后五百年又合,合后七十年才出霸王。

古文:《史记》曰:秦始皇三十五年,以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小,乃作朝宫于渭南,亦曰阿城也。

现代文:到孝公建咸阳,筑冀网,才迁都到这里来。所以《西京赋》说:秦的居处在北方,就是咸阳。太史公说:长安,就是旧时的咸阳。汉高帝改名为新城,武帝元鼎三年因咸阳人多,先王的宫殿小,于是在渭南建筑朝宫,也叫阿城。

古文:始皇先作前殿阿房,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直抵南山。表山巅为阙。为复道自阿房度渭,属之咸阳,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现代文:秦始皇先修建了前殿阿房宫,殿上可坐一万人,殿下可以竖立五丈高的旗。四周绕以阁道,从殿里一直通到南山;在山巅建阀,从阿房宫修建复道跨过渭水,与咸阳相连;以咸阳象征天极,阁道则表示跨过天汉,通到营室星。

古文:《关中记》曰: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庭中受十万人。

现代文:《关中记》说: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东西长一千步,南北宽三百步,庭中可容十万人。

古文:其水又屈而径其北东北流注堨水陂。

现代文:昆明池水又转向阿房宫北面流过,往东北流注入竭水破。

古文:陂水北出,径汉武帝建章宫东,于凤阙南,东注泬水。

现代文:破水从北面流出,经汉武帝建章宫东,在凤阀南边往东注入沈水。

古文:泬水又北径凤阙东。

现代文:汰水又往北流经凤网东边。

古文:《三辅黄图》曰:建章宫,汉武帝造,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

现代文:《三辅黄图》说:建章宫,汉武帝建,周围二十余里,宫内有成千上万的门窗。

古文:其东凤阙,高七丈五尺,俗言贞女楼,非也。

现代文:东边是凤网,高七丈五尺,俗名贞女楼,其实不是。

古文:《汉武帝故事》云:阙高二十丈。

现代文:《汉武帝故事》说:阀高二十丈。

古文:《关中记》曰:建章宫圆阙,临北道,有金凤在阙上,高丈余,故号凤阙也。

现代文:《关中记》说:建章宫圆形的门网,面对北道,上面有金凤,高丈余,所以叫凤网。

古文:故繁钦《建章凤阙赋叙》曰:秦汉规模,廓然毁泯,惟建章凤阙,岿然独存。虽非象魏之制,亦一代之巨观也。

现代文:繁钦《建章凤阀赋》说:秦汉时的规模,已荡然无存了,只有建章宫的凤网,还独自屹立着,虽然不是宫外张贴告示的象魏的规制,但也可算是一代伟大的楼观了。

古文:泬水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北流,一水北径神明台东。

现代文:谊水又北流,分为两条:一条往东北流,一条往北流经神明台东边。

古文:《傅子。宫室》曰:上于建章中作神明台、并于楼,咸高五十余丈,皆作悬阁,辇道相属焉。

现代文:《傅子•宫室》说:皇上在建章宫中筑了神明台、井干楼,高度都有五十余丈,上面都建了悬阁,下面有车路相通。

古文:《三辅黄图》曰:神明台在建章宫中,上有九室,今人谓之九子台,即实非也。

现代文:《三辅黄图》说:神明台在建章宫里面,台上有九个房间,现在人们称为九子台,其实不是。

古文:泬水又径渐台东。

现代文:沈水又流经渐台东。

古文:《汉武帝故事》曰:建章宫北有太液池,池中有渐台,高三十丈。

现代文:《汉武帝故事》说:建章宫北有太掖池,池中有渐台,高三十丈。

古文:渐,浸也,为池水所渐。一说,星名也。

现代文:渐,是浸的意思,就是就被池水所浸;还有丫个说法,以为渐是星名。

古文:南有璧门三层,高三十余丈、中殿十二间,阶陛咸以玉为之。

现代文:南有璧门三层,高三十余丈;中殿十二间,台阶都用玉砌成。

古文:铸铜凤,高五丈,饰以黄金,楼屋上。椽首,薄以玉璧,因曰璧玉门也。

现代文:铸了铜凤一只,高五丈,以黄金作为装饰;楼屋上方的椽头上贴着玉璧,因此叫璧玉门。

古文:泬水又北流注渭,亦谓是水为泬水也。故吕忱曰:泬水出杜陵县。

现代文:汰水又往北流,注入渭水。汰水又名濡水,所以吕忱说:濡水发源王杜陵县。

古文:《汉书音义》曰:泬,水声,而非水也。

现代文:《汉书音义》说:濡是水声,并不是水名。

古文:亦曰高都水。

现代文:此水又叫高都水。

古文:前汉之末,王氏五侯大治池宅,引泬水入长安城,故百姓歌之曰:五侯初起,曲阳最怒。

现代文:前汉末年,王氏五侯大规模开池建宅,把汰水引入长安城。所以老百姓的歌谣道:五侯开始兴起,曲阳最为盛富。

古文:坏决高都,竟连五杜。

现代文:毁堤毁去高都,水流连结五杜。

古文:土山渐台,像西白虎。

现代文:筑成土山、渐台,象征西方白虎。

古文:即是水也。

现代文:说的就是这条水。

古文:又东过长安县北,渭水东分为二水。

现代文:又往东流过长安县北边,渭水东流,分成两条。

古文:《广雅》曰:水自渭出为泶,其犹河之有雍也。

现代文:《广雅》说:从渭水分出的支流就是汞水,正像河有雍水一样。

古文:此渎东北流,径《魏雍州刺史郭淮碑》南。又东南合一水,径两石人北。

现代文:这条水渠往东北流经魏雍州刺史郭淮碑南边,又往东南流,汇合了一条水,流经两座石人的北面。

古文:秦始皇造桥,铁镦重不能胜,故刻石作力士孟贲等像以祭之,镦乃可移动也。

现代文:秦始皇造桥时,千斤椎太重,拿都拿不动,因而用石块雕刻成大力士孟贵等人像,向他们致祭,这样,千斤椎才拿得动了。

古文:又东径阳侯祠北,涨辄祠之。

现代文:水又往东流经阳侯祠北边,水涨时就要去祭祀。

古文:此神能为大波,故配食河伯也。

现代文:这位水神能掀起大浪,所以与河伯一起享祭。

古文:后人以为邓艾祠。

现代文:但后世人们却错当成是邓艾祠,真是可悲!

古文:悲哉!谗胜道消,专忠受害矣。

现代文:谗人得志,世道沦亡,忠良就要受害了!

古文:此水又东注渭水。

现代文:水又东流,注入渭水。

古文:水上有梁,谓之渭桥,秦制也,亦曰便门桥。

现代文:水上有桥,称为渭桥,秦时所建,也叫便门桥。

古文:秦始皇作离宫于渭水南北,以象天宫。故《三辅黄图》曰:渭水贯都以象天汉,横桥南度以法牵牛。

现代文:秦始皇在渭水南北都建了离宫,以象征天宫,所以《三辅黄图》说:渭水穿过都城,象征天汉;跨河建桥通往南岸,以仿牵牛星。

古文:南有长乐宫,北有咸阳宫,欲通二宫之间,故造此桥,广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六十八间,七百五十柱,百二十二梁,桥之南北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主之,柱北,冯翊主之,有令丞,各领徒千五百人,桥之北首,垒石水中,故谓之石柱桥也。

现代文:南岸有长乐宫,北岸有咸阳宫,为使两宫间可以相通,因此建造了这座桥。桥宽六丈,南北三百八十步,桥上建屋六十八间,有柱七百五十根,有梁一百二十二爷。桥的南北两头有堤,立石柱。柱南由京兆尹主管,柱北由左冯诩主管;设有令承等官,各带役徒一千五百人。桥的北端,在水中堆垒石块,所以石柱桥。

古文:旧有忖留神像。

现代文:旧时有忖留神像。

古文:此神尝与鲁班语,班令其人出。

现代文:此神曾和鲁班谈话,鲁班叫他出来。

古文:忖留曰:我貌很丑,卿善图物容,我不能出。

现代文:忖留说:我的相貌很丑陋,你善于描画人物容貌,我不能出来。

古文:班于是拱手与言曰:出头见我。

现代文:鲁班于是拱手作揖,对他说:请你把头露出来和我相见吧。

古文:忖留乃出首,班于是以脚画地,忖留觉之,便还没水,故置其像于水,惟背以上立水上。

现代文:于是忖留露出头来,鲁班就以脚画地。忖留觉察到了,就重新没入水中。所以他的像是放在水上的,只有背部以上露出水面。

古文:后董卓入关,遂焚此桥。魏武帝更修之,桥广三丈六尺。

现代文:后来董卓入关,烧掉这座桥梁;魏武帝重修,桥宽三丈六尺。

古文:忖留之像,曹公乘马见之,惊,又命下之。

现代文:忖留的像,因曹公骑马时看到吃了一惊,又命令把它拿掉。

古文:《燕丹子》曰: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乃求归。

现代文:《燕丹子》说:燕太子丹留秦作人质,秦王待他无礼,就要求回国。

古文:秦王为机发之桥,欲以陷丹,丹过之,桥不为发。

现代文:秦王造了一座装了机关的桥,想用来谋害他,但在太子丹过桥时,机关却没有触发。

古文:又一说,交龙扶舆而机不发。

现代文:还有一种说法,说是两龙相交,抬起他的车子,所以机关不发。

古文:但言今不知其故处也。

现代文:但现在已弄不清原来的地点了。

古文:渭水又东与泬水枝津合,水上承泬水,东北流径邓艾祠南,又东分为二水,一水东入逍遥园,注藕池。

现代文:渭水又东流,与沈水支流汇合。这条支流上流承接沈水,往东北流经邓艾祠南边,又东流分成二条。一条往东流入逍遥园,注入藕池。

古文:池中有台观,莲荷被浦,秀实可玩。

现代文:池中有高台和楼阁,水上盖满碧荷,荷花和莲实可供玩赏。

古文:其一水,北流注于渭。

现代文:另一条北流注入渭水。

古文:渭水又东径长安城北。

现代文:渭水又往东流经长安城北边。

古文:汉惠帝元年筑,六年成,即咸阳也。

现代文:长安城于汉惠帝元年开始修筑,六年建成,这就是咸阳城。

古文:秦离宫无城,故城之。

现代文:秦时的离宫是没有城的,所以给它造城。

古文:王莽更名常安。

现代文:王莽改名为常安。

古文:十二门,东出北头第一门,本名宣平门,王莽更名春王门正月亭,一曰东都门,其郭门亦曰东都门,即逢萌挂冠处也。

现代文:长安城有十二座城门。从东边出城,北端第一门原名宣平门,王莽改名春王门、正月亭,又名东都门;外城城门也叫东都门,就是逢萌挂冠弃官而去的地方。

古文:第二门本名清明门,一曰凯门,王莽更名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亦曰藉田门。

现代文:第二门原名清明门,又叫凯门,王莽改名为宣德门、布恩亭;内有藉田仓,又称藉田门。

古文:第三门本名霸城门,王莽更名仁寿门无疆亭。民见门色青,又名青城门,或曰青绮门,亦曰青门。

现代文:第三叮原名霸城门,王莽改名为仁寿门、无疆亭;人们看到城门是青色的,又叫青城门,或名青绮门,又叫青门。

古文:门外旧出好瓜。

现代文:旧时门外出产好瓜。

古文:昔广陵人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此门,瓜美,故世谓之东陵瓜。

现代文:从前广陵人邵平是秦时的东陵侯,秦亡后做了平民百姓,在这座城门外种瓜,瓜很甜美,所以人们称为东陵瓜。

古文:是以阮籍《咏怀诗》云: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连畛拒阡陌,子母相钩带。

现代文:阮籍《咏怀诗》说:从前听说有东陵瓜,就在青门外近畔。瓜田一畦接着一畦,大瓜小瓜相连成串。

古文:指谓此门也。

现代文:诗里说的就是此门。

古文:南出东头第一门,本名覆盎门,王莽更名永清门长茂亭。

现代文:从南边出城,东端第一门原名覆盎门,王莽改名为永清门、长茂亭。

古文:其南有下杜城。

现代文:此门以南有下杜城。

古文:应劭曰:故杜陵之下聚落也,故曰下杜门。又曰端门,北对长乐宫。

现代文:应劭说:下杜城就是旧时杜陵的下聚落,所以叫下杜门,又叫端门,北与长乐宫相望。

古文:第二门本名安门,亦曰鼎路门,王莽更名光礼门显乐亭。北对武库。

现代文:第二门原名安门,又称鼎路门,王莽改名为光礼门、显乐亭,北对武库。

古文:第三门本名平门,又曰便门,王莽更名信平门诚正亭。

现代文:第三门原名平门,又叫便门,王莽改名为信平门、诚正亭。

古文:一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

现代文:又叫西安门,北与未央宫相望。

古文:西出南头第一门,本名章门,王莽更名万秋门亿年亭,亦曰光华门也。

现代文:从西边出城,南端第一门原名章门,王莽改名为万秋门、亿年亭,又叫光华门。

古文:第二门本名直门,王莽更名直道门端路亭,故龙楼门也。

现代文:第二门原名直门,王莽改名直道门、端路亭,就是旧时的龙楼门。

古文:张晏曰:门楼有铜龙。

现代文:张宴说:门楼上有铜龙。

古文:《三辅黄图》曰:长安西出第二门即此门也。

现代文:《三辅黄图》说:这是长安西出第二门,说的就是此门。

古文:第三门本名西城门,亦曰雍门,王莽更名章义门著义亭。

现代文:第三门原名西城门,又叫雍门王莽改名为章义门、著义亭。

古文:其水北入,有函里,民名曰函里门,亦曰突门。

现代文:水从城北流入,有函里,人们称为函里门,又叫侠门。

古文:北出西头第一门,本名横门,王莽更名霸都门左幽亭。

现代文:从北边出城,西端第一门原名横门,王莽改名霸都门、左幽亭。

古文:如淳曰:横音光,故曰光门。

现代文:横,如淳说:音光,所以叫光门。

古文:其外郭有都门,有棘门。

现代文:外城有都门、棘门。

古文:徐广曰:棘门在渭北。

现代文:徐广说:棘门在渭北。

古文:孟康曰:在长安北,秦时宫门也。

现代文:孟康说;在长安北,是秦时的宫门。

古文:如淳曰:《三辅黄图》曰棘门,在横门外。

现代文:如淳说:《三辅黄图》称,棘门在横门外。

古文:按《汉书》,徐厉军于此,备匈奴。

现代文:按《汉书》,徐厉曾驻军于此,以防匈奴。

古文:又有通门、亥门也。

现代文:又有通门、亥门。

古文:第二门,本名厨门,又曰朝门,王莽更名建子门广世亭,一曰高门。

现代文:第二门原名厨门,又叫朝门,王莽改名为建子门、广世亭,又叫高门。

古文:苏林曰:高门,长安城北门也。

现代文:苏林说:高门是长安城北门。

古文:其内有长安厨官在东,故名曰厨门也。

现代文:门内有长安厨官在东边,所以叫厨门。

古文:如淳曰:今名广门也。

现代文:如淳说:现在叫广门。

古文:第三门本名杜门,亦曰利城门,王莽更名进和门临水亭。

现代文:第三门原名杜门,又日!利城门,王莽改名为进和门、临水亭。

古文:其外有客舍,故民曰客舍门,又曰洛门也。

现代文:城门外有客舍,所以人们称为客舍门,又叫洛门。

古文:凡此诸门,皆通逵九达,三途洞开,隐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出右入,为往来之径。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

现代文:所有这些城门都有通衙大道四通八达,每座大开的城门各有三条大路穿过。修建大路时以大铁锤夯土,两边种植林木。左边出门,右边进门,往来有一定的路径;行人出入,有上行道和下行道的分别。

古文:汉成帝之为太子,元帝尝急召之。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方乃得度。

现代文:汉成帝做太子时,元帝曾有急事要他速去,太子出龙楼门,不敢横穿御道,就一直往西到直城门才得过去。

古文:上怪迟,问其故,以状对。

现代文:他这么久才到、皇上心里觉得奇怪,间他是什么缘故。

古文:上悦,乃著令,令太子得绝驰道也。

现代文:太子把情况讲给他听,皇上很高兴,于是下了诏令,特许太子可以横穿御道。

古文:渭水东合昆明故渠,渠上承昆明池东口,东径河池陂北,亦曰女观陂。又东合泬水,亦曰漕渠。

现代文:渭水往东流,与昆明旧渠汇合。旧渠上流承接昆明池东口,往东流经河池破北―也叫女观破,又往东流,与沈水汇合,此渠又叫嘈渠。

古文:又东径长安县南,东径明堂南。

现代文:渠水又往东流经长安县南边,往东流经明堂南边。

古文:旧引水为辟雍处,在鼎路门东南七里。

现代文:明堂就是从前引水围绕最高学府辟雍处,地址在鼎路门东南七里。

古文:其制上圆下方,九宫十二堂,四向五室。

现代文:辟雍的规范建筑形式上圆下方,内有九宫十二堂,四向有五个房间。

古文:堂北三百步,有灵台,是汉平帝元始四年立。

现代文:堂北三百步,有观察天象的灵台,是汉平帝元始四年所建。

古文:即此也。故渠之北,有白亭、博望苑,汉武帝为太子立,使通宾客,从所好也。

现代文:水渠南岸有汉时原来祭天的圆丘,成帝建始二年前,废除了雍五峙,才开始在长安南郊祭祀皇天上帝。应肋说:天郊在长安南面,就是这个圆丘。旧渠北有白亭、博望苑,是汉武帝为太子而建的,依他的爱好,让他在那里可与宾客交游。

古文:太子巫蛊事发,斫杜门东出。史良娣死,葬于苑北,宣帝以为戾园,以倡优千人乐思后园庙,故亦曰千乡。

现代文:太子弄巫术害人一案被揭发后,砍开杜门向东出逃,史良娣被杀,葬开苑北,宣帝称为庚园;又因有戏子千人在思后的园庙里作乐,所以又叫千乡。

古文:故渠又东而北屈,径青门外,与泬水枝渠会,渠上承泬水于章门西。飞渠引水入城。

现代文:旧渠又东流,接着北转流经青门外,与沈水的支渠汇合。支渠上流在章门西承按汰水,渠道引水入城,东边是仓池。

古文:东为仓池,池在未央宫西。池中有渐台,汉兵起,王莽死于此台。

现代文:池在未央宫西,池中有渐台,汉兵兴起后,王莽死于此台。

古文:又东径未央宫北。

现代文:渠水又往东流经未央宫北边。

古文:高祖在关东,令萧何成未央宫。何斩龙首山而营之。

现代文:高祖在关东时,命令萧何去兴建未央宫,萧何就开辟龙首山来营建这座宫殿。

古文:山长六十余里,头临渭水,尾达樊川。

现代文:山长六十余里,山头俯临渭水,山尾伸到樊川;山头高二十丈,山尾渐低,高五六丈;土壤呈红色,很坚硬。

古文:头高二十丈,尾渐下高五六丈,土色赤而坚,云昔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其行道因山成迹,山即基,阙不假筑,高出长安城。

现代文:传说从前有黑龙从南山出来,去饮渭水,所经过的路线依山而形成痕迹。建宫依山为基,门阀也不须再筑台址,就已高出长安城之上了。

古文:北有玄武阙,即北阙也。

现代文:北有玄武阀,就是北网。

古文:东有苍龙阙,阙内有阊阖、止车诸门。

现代文:东有苍龙网,网内有阎阖、止车诸门。

古文:未央殿东有宣室、玉堂、麒麟、含章、白虎、凤皇、朱雀、鹓鸾、昭阳诸殿,天禄、石渠、麒麟三阁。

现代文:未央殿东有宣室、玉堂、麒麟、含章、白虎、凤凰、朱雀、鹤莺、昭阳诸殿,天禄、石渠、麒麟三阁。

古文:未央宫北即桂宫也,周十余里,内有明光殿、走狗台、柏梁台,旧乘复道,用相径通。

现代文:未央宫以北,就是桂宫,周围十余里,里面有明光殿、走狗台、柏梁台,从前有复道相通。

古文:故张衡《西京赋》曰:钩陈之外,阁道穹隆属长乐与明光,径北通于桂宫。

现代文:所以张衡《西京赋》说:后宫之外,漫长的阁道弯弯曲曲,通往长乐宫和明光殿,往北通到桂宫。

古文:故渠出二宫之间,谓之明渠也。

现代文:旧渠在二宫之间流过,称为明渠。

古文:又东历武库北。

现代文:又东经武库北,从前擂里子葬在这里。

古文:旧樗里子葬于此,樗里子名疾,秦惠王异母弟也,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葬于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

现代文:槽里子名疾,是秦惠王的异母弟,为人滑稽而富于智谋,秦人称他为智囊。他葬在昭王庙西边,即渭南阴乡的搏里,所以民间称他为擂里子。

古文:云:我百岁后,是有天于之宫夹我墓。

现代文:他曾说:我百年之后,在我坟墓西边会夹建起天子的宫殿。

古文:疾以昭王七年卒,葬于渭南章台东。

现代文:赢疾死于昭王七年前,葬于渭南章台东边。

古文:至汉,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直其墓。

现代文:到了汉时,长乐宫在他墓东,未央宫在他墓西相继修建起来,武库则正对着他的坟墓。

古文:秦人喭曰力则任鄙,智则樗里是也。

现代文:秦人谚语说:力气要数任鄙,智慧要数得里。

古文:明渠又东径汉高祖长乐宫北,本秦之长乐宫也,周二十里,殿前列铜人,殿西有长信、长秋、永寿、永昌诸殿。殿之东北有池,池北有层台,俗谓是池为酒池,非也。

现代文:明渠又往东流经汉高祖长乐宫北边,就是原来秦时的长乐宫。此宫周围二十里,殿前排列着铜人,殿西有长信、长秋、永寿、永昌诸殿;宫殿泊匕有池,池北有层台,民间称此池为酒池,实则不是。

古文:故渠北有楼,竖汉京兆尹司马文预碑。

现代文:旧渠北面有楼,立着汉京兆司马文预碑。

古文:故渠又东出城,分为二渠,即《汉书》所谓王渠者也。

现代文:旧渠又东流出城,分为两条,就是《汉书》所说的王渠。

古文:苏林曰:王渠,官渠也,犹今御沟矣。

现代文:苏林说:王渠就是官渠,正如现在所说的御沟。

古文:晋灼曰:渠名也,在城东覆盎门外。

现代文:晋灼说:王渠是渠名,在城东覆盎门处。

古文:一水径杨桥下,即青门桥也。侧城北,径邓艾祠西,而北注渭,今无水。其一水,右入昆明故渠,东径奉明县广城乡之廉明苑南。

现代文:一条流经杨桥下-一就是青门桥,傍着城边往北流经邓艾祠西边,往北注入渭水,现在已经无水了;另一条向右边注入昆明旧渠,往东流经奉明县广城乡的廉明苑南边。

古文:史皇孙及工夫人葬于郭北,宣帝迁苑南,卜以为悼园,益园民千六百家,立奉明县以奉二园。

现代文:史皇孙及王夫人葬在城北,宣帝把他们迁葬到苑南,经占卜选为修建悼园的地址,迁了一千六百家民户进来,以补充人口,并设置奉明县以照管两座墓园。

古文:园在东部门。

现代文:墓园在东都门。

古文:昌邑王贺自霸御法驾;郎中令龚遂骏乘,至广明东都门是也。

现代文:昌邑王贺自霸驾驭着皇帝的车驾,郎中令龚遂陪乘,到广明东都门,就是此门。

古文:故渠东北径汉太尉夏侯婴冢西。

现代文:旧渠往东北流经汉太尉夏侯婴墓西边。

古文:葬日,柩马悲鸣,轻车罔进,下得石椁,铭云:于嗟滕公居此室!

现代文:夏侯婴殡葬那天,驾枢车的马悲鸣,轻车不能前进。地下掘出石榔,铭文说:唉!让滕公就住在这间房子里吧!

古文:故遂葬焉。

现代文:于是就在这里安葬。

古文:冢在城东八里,饮马桥南四里,故时人谓之马冢。

现代文:墓在城东八里,饮马桥以南四里,所以当时人称为马家。

古文:故渠又北,分为二渠,一水东径虎圈南,而东入霸,一水北合渭,今无水。

现代文:旧渠又北流,分成两条:一条往东流经虎圈南边,往东注入霸水;一条往北流与渭水汇合,现在已经无水了。

古文:又东过霸陵县北,霸水从县西北流注之。

现代文:又往东流过翎陵县北边,翎水从县城西北流来注人。

古文:霸者,水上地名也。

现代文:霸,是水上地名,这条水古时叫滋水。

古文: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

现代文:秦穆公称霸于世时,把滋水改名为霸水,以显耀他称霸的功业。

古文:王莽恶之,下书曰:甲午火桥,乙未,立春之日也。

现代文:霸水发源于蓝田县的蓝田谷,就是以多玉而闻名的地方。西北有铜谷水,稍东有惘谷水, 二水汇合后西流,又往西注入坚水。

古文:予以神明圣祖黄虞遗统受命,至于地皇四年为十五年,正以三年终冬,绝灭霸驳之桥,欲以兴成新室,统一长存之道。其名霸桥,为长存桥。

现代文:堡水又往西流经晓关,往北流经晓柳城,东西有两城并峙,魏在城内部署了青坚军,所以人们又称为青堡城。秦二世三年设县,汉宣帝元康元年已有十五年了。正好在三年冬尽的时日,毁去这座不正的桥梁,正是要振兴新朝,促进统一长存之道,就将霸桥改名为长存桥。

古文:霸水又北,左纳漕渠,绝霸右出焉。

现代文:霸水又北流,左边接纳了潜渠,水流穿过霸水,从右边流出。

古文:东径霸城北,又东径子楚陵北。

现代文:往东流经霸城北边,又往东流经子楚陵北边。

古文:皇甫谧曰:秦庄王葬于芷阳之丽山。

现代文:皇甫谧说:秦庄王葬于芷阳的丽山。

古文:京兆东南霸陵山,刘向曰:庄王大其名,立坟者也。

现代文:京兆东南的霸陵山,刘向说:庄王因山的名气大,就在那里筑墓。

古文:《战国策》曰:庄王字异人,更名子楚,故世人犹以子楚名陵。

现代文:《战国策》说:庄王字异人,改名子楚,所以世人至今还称为子楚陵。

古文:又东径新丰县,右会故渠。

现代文:又往东流经新丰县,在右边汇合了旧渠。

古文:更始三年,为赤眉所杀,故侍中刘恭,夜往,取而埋之。光武使司徒邓禹收葬于霸陵县。

现代文:旧渠上流承接霸水,往东北流经霸城县旧城南边。霸城县就是汉文帝的霸陵县,王莽改名为水章。魏明帝景初元年被赤眉所杀,前侍中刘恭乘夜去把他的尸体运回掩埋了,光武派遣司徒邓禹把他安葬于霸陵县。

古文:更始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鲍永,持节安集河东,闻更始死,归世祖,累迁司隶校尉。

现代文:更始帝的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鲍永,受命把军队结集在河东,听说更始帝已死,就投向世祖,一再升官,当上司隶校尉。

古文:行县,经更始墓,遂下拜,哭尽哀而去。

现代文:他巡察京瓷时经过更始帝墓,就一马拜哭,吊悼完毕,方才离去。

古文:帝问公卿,大中大夫张湛曰:仁不遗旧,忠不忘君,行之高者。

现代文:光武帝去问公卿,大中大夫张湛说:仁爱的人不遗弃旧友,忠贞的人不忘记君主,这是德行崇高的人啊!

古文:帝乃释。

现代文:于是光武帝心中的疑虑才消除了。

古文:又东北径新丰县,右合漕渠,汉大司农郑当时所开也。

现代文:又往东北流经新丰县,又向右流汇合了嘈渠,此渠是汉大司农郑当时所开。

古文:以渭水难漕,命齐水工徐伯发卒穿渠引渭。

现代文:他因渭水难以运粮,就叫齐国的水利专家徐伯调派兵丁开渠,把渭水引进来。

古文:其渠自昆明池南傍山原,东至于河,且田且漕,大以为便。今无水。

现代文:渠道从昆明池起,南边沿着山脚,往东通到大河,既有助于耕作,又可以运粮,利处很多,但现在已经无水了。

古文:霸水又北径秦虎圈东。

现代文:霸水又往北流经秦虎圈东边。

古文:《列士传》曰:秦昭王会魏王,魏王不行,使朱亥奉壁一双。

现代文:《列士传》:秦昭王约魏王会见,魏王不去,只派朱亥送了一对璧给他。

古文:秦王大怒,置朱亥虎圈中。

现代文:秦王大怒,把朱亥关到虎栏里去。

古文:亥瞋目视虎,毗裂,血出溅虎,虎不敢动,即是处也。

现代文:朱亥对着老虎怒目圆睁,眼角都睁裂了,血滴溅到老虎身上,老虎怕得动也不敢动,就是在这地方。

古文:霸水又北,入于渭水。

现代文:霸水又往北流,注入渭水。

古文:渭水又东,会成国故渠。

现代文:渭水又往东流,与成国旧渠汇合。

古文:渠,魏尚书左仆射卫臻征蜀所开也。号成国渠,引以浇田。

现代文:这条渠道是魏尚书左仆射卫臻征蜀时所开,号为成国渠,用以引水灌溉田亩。

古文:其渎上承汧水于陈仓东,东径郿及武功、槐里县北。渠左有安定梁严冢,碑碣尚存。

现代文:渠道上流在陈仓以东承接沂水,往东流经郡、武功、槐里县以北,渠左有安定梁严墓,现在还有碑褐存在。

古文:又东径汉武帝茂陵南,故槐里之茂乡也。

现代文:水又往东流经汉武帝茂陵南边,就是从前槐里的茂乡。

古文:应劭曰:帝自为陵,在长安西北八十余里。

现代文:应肋说:武帝亲自在长安西北八十余里建陵。

古文:《汉武帝故事》曰:帝崩后,见形谓陵令薛平曰:吾虽失势,犹为汝君,奈何令吏卒上吾陵磨刀剑乎?

现代文:《汉武帝故事》说:武帝死后,显灵对陵令薛平说:我虽已失势,但到底还是你的君主,怎么可以让下吏兵卒之辈到我陵上来磨刀剑呢?

古文:自今以后可禁之。

现代文:从今以后,你要禁止他们。

古文:平顿首谢,因不见。

现代文:薛平叩头请罪,武帝忽然不见了。

古文:推问陵旁,果有方石,可以为砺,吏卒常盗磨刀剑,霍光欲斩之。

现代文:他去查问,果然陵墓旁边有一块方石,可以当磨石用,下吏兵卒常常偷偷地在那里磨刀剑。

古文:张安世曰:神道茫昧,不宜为法。

现代文:霍光想把那些人杀了,张安世说;神道之事幽渺难知,不宜作为执法的依据。

古文:乃止。

现代文:于是才作罢。

古文:故阮公《咏怀诗》曰:失势在须臾,带剑上吾丘。

现代文:所以阮公《咏怀诗》说:片刻间就失去权势,让人们带剑走上我坟墓。

古文:陵之西而北一里,即李夫人冢。冢形三成,世谓之英陵。

现代文:陵墓西边偏北一里,就是李夫人墓,有三层,人们叫英陵。

古文:夫人兄延年知音,尤善歌舞,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现代文:李夫人兄李延年懂音律,尤其善于歌舞,武帝很喜欢他;每当制作了新曲,听众无不受到感动。

古文:常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现代文:他常常在侍候武帝时跳舞,唱道:北方有一位美人,有举世无双绝色。

古文: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现代文:看一眼会毁一座城,再一眼就亡一个国。

古文: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

现代文:难道你不知道毁城又亡国,绝世美人难再得!

古文:上曰:世岂有此人乎?

现代文:皇上说:世界上难道会有这样的人吗?

古文:平阳主曰:延年女弟。

现代文:平阳主说:有,就是李延年的妹妹。

古文:上召见之,妖丽,善歌舞,得幸,早卒。

现代文:武帝召她进宫, 见她艳丽迷人,善于歌舞,大为宠爱,但她不幸早死;武帝怜悯她,就以皇后之礼安葬她。

古文:上悯念之,以后礼葬,悲思不已,赋诗悼伤。

现代文:武帝心里悲伤,时时刻刻思念着她,并作诗悼亡。

古文:故渠又东径茂陵县故城南。武帝建元二年置。

现代文:旧渠往东流经茂陵县老城南边,茂陵县于武帝建元二年设置。

古文:《地理志》曰:宣帝县焉,王莽之宣成也。

现代文:《地理志》说:宣帝设置为县,就是王莽的宣成。

古文:故渠又东径龙泉北,今人谓之温泉,非也。

现代文:旧渠又往东流经龙泉北边,现在人们称为温泉,其实不对。

古文:渠北故坂北即龙渊庙。

现代文:渠北旧堤北边,就是龙渊庙。

古文:如淳曰:《三辅黄图》有龙渊宫,今长安城西有其庙处,盖宫之遗也。

现代文:如淳说:《三辅黄图》有龙渊宫,现在长安城西有龙渊庙所在的地点,就是龙渊宫的遗址。

古文:故渠又东径姜原北。渠北有汉昭帝陵,东南去长安七十里。

现代文:旧渠又往东流经姜原以北,渠北有汉昭帝陵墓,东南距长安七十里。

古文:又东径平陵县故城南。

现代文:又往东流经平陵县老城南边。

古文:《地理志》曰:昭帝置。王莽之广利也。

现代文:《地理志》说:平陵县是昭帝所置,就是王莽的广利。

古文:故渠之南有窦氏泉,北有徘徊庙。

现代文:旧渠南有窦氏泉,北有徘徊庙。

古文:又东径汉大将军魏其侯窦婴冢南,又东径成帝延陵南,陵之东北五里,即平帝康陵坂也。

现代文:又往东流经汉大将军魏其侯窦婴墓南边;又往东流经成帝延陵南边。延陵东北五里,就是平帝康陵所在的山坡。

古文:《春秋》晋献公五年,伐之,获丽姬于是邑。丽戎,男国也,姬姓。秦之丽邑矣。

现代文:旧渠又往东流经渭障南边。元帝永光四年伐丽戎,就在此城得到丽姬。丽戎是男爵一级的封国,姓姬,就是秦时的丽邑。

古文:又北,右总三川,径鸿门东,又北径戏亭东。

现代文:戏水又北流,右边汇集了三条溪水,流经鸿门东边,又往北流经戏亭东边。

古文:应劭曰:戏,宏农湖县西界也。

现代文:应劭说:戏,是弘农湖县的西部边界。

古文:地隔诸县,不得为湖县西。

现代文:但这里和湖县隔了好几个县,不可能是湖县的西部。

古文:苏林曰:戏,邑名,在新丰东南四十里。盂康曰:乃水名也,今戏亭是也。

现代文:苏林说:戏是城名,在新丰东南四十里,孟康说:戏是水名,就是现在的戏亭水。

古文:渭水又东与竹水合。水南出竹山,北径媚加谷,历广乡原东,俗谓之大赤水,北流注于渭。

现代文:从前周幽王想取悦褒姐,褒似不笑,幽王就敲起鼓,点起烽火来征召诸侯。 诸侯都来了,但并没有敌人打进来,褒姐这才笑起来,幽王也非常高兴。

古文:渭水又东得白渠口。大始二年,赵国中大夫白公,奏穿渠。

现代文:后来犬戎真的来了,幽王又点起烽火征召诸侯,诸侯都不来,幽王就在戏水上打了败仗,在丽山以北被杀。所以《国语》说:幽王灭亡。汉成帝建始二年始二年前,赵国中大夫白公上书建议开渠。

古文:引泾水,首起谷口,出于郑渠南,名曰白渠。

现代文:引导径水,上端从谷口开始,从郑渠南边流出,名叫白渠。

古文:民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

现代文:民间歌谣道:在哪里耕田?在池阳谷口。

古文: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现代文:郑国渠在前,白渠开凿在后。

古文:即水所始也。

现代文:民谣说的池阳谷口,就是白渠的起端。

古文:东径宜春城南,又东南径池阳城北,枝渎出焉,东南历藕原下,又东径鄣县故城北,东南入渭。今无水。

现代文:渠水往东流经宜春城南边,又往东南流经池阳城北边,有支渠流出。支渠往东南流经藕原下,又往东流经郭县老城北边,往东南注入渭水,现在已经无水了。

古文:白渠又东,枝渠出焉。东南径高陵县故城北。

现代文:白渠又东流,有支渠分出,往东南流经高陵县旧城北边。

古文:《地理志》曰:左辅都尉治,王莽之千春也。

现代文:《地理志》说:高陵县是左辅都尉治所,就是王莽的千春。

古文:《太康地记》谓之曰高陆也。

现代文:《太康地记》称为高陆。

古文:车频《秦书》曰:苻坚建元十四年,高陆县民穿井,得龟,大二尺六寸,背文负八卦古字,坚以石为池,养之,十六年而死,取其骨以问吉凶,名为客龟。

现代文:车频《秦书》说:符坚建元十四年,高陆县有人挖井,捉到一只大乌龟,长二尺六寸,背上有八卦古字,符坚用石块砌成水池来养。十六年后龟死,取龟骨来占卜吉凶,名为客龟。

古文:大卜佐高鲁梦客龟言,我将归江南,不遇,死于秦。

现代文:大卜佐高鲁梦见客龟说:我将回江南,但机遇不好,以致死于秦。

古文:鲁于梦中自解曰:龟三万六千岁而终,终必亡国之征也。

现代文:高鲁梦中自己解梦说:龟活到三万六千岁才死,龟死必定是亡国的预兆。

古文:为谢玄破于淮肥,自缢新城浮图中,秦祚因即沦矣。

现代文:符坚在把水被谢玄打得大败,在新城佛塔内自溢而死,前秦于是也亡了。

古文:又东径栎阳城北。

现代文:又往东流经栋阳城北。

古文:《史记》,秦献公二年,城栎阳,自雍徙居之。十八年雨金于是处也。

现代文:按《史记》,秦献公二年前,在栋阳建城,从雍迁居到那里,十八年前,这里天降金雨。

古文:项羽以封司马欣为塞王。

现代文:项羽把这里封给司马欣,号为塞王。

古文:按《汉书》,高帝克关中,始都之,王莽之师亭也。

现代文:按《汉书》,高帝攻下关中才建都于此,就是王莽的师亭。

古文:后汉建武二年,封骠骑大将军景丹为侯国。

现代文:后汉建武二年,把这里封给漂骑大将军景丹,立为侯国。

古文:丹让,世祖曰:富贵不还故乡,如衣锦夜行,故以封卿。

现代文:景丹谦让,世祖说:做人有了荣华富贵而不回家乡,正如枉穿了漂亮的锦缎在黑夜里行走一样,所以把这桑梓之地封给你。

古文:白渠又东,径秦孝公陵北,又东南径居陵城北,莲芍城南,又东注金氏陂,又东南注于渭。

现代文:白渠又往东流经秦孝公陵北,又往东南流经居陵城北、莲芍城南,又往东流,注入金氏破,最后往东南注入渭水。

古文:故《汉书。沟洫志》曰白渠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是也。今无水。

现代文:所以《汉书•沟恤志》说:白渠首端起于谷口,终端流人栋阳,现在此渠也已无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