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战

古文:凡攻城之法,最为下策,不得已而为之。

现代文:凡是进攻城邑之法,是战法中的最下策了,只有在不得已的时候才采用它。

古文:所谓三月修器械,三月成距堙者,六月也。

现代文:通常所说的三个月修造攻城器械,三个月堆筑攻城土山,这样,攻城准备得用六个月时间。

古文:谓戒为己者,忿躁不待攻具而令士卒蚁附,恐伤人之多故也。

现代文:值得警戒和注意的问题是,由于攻城准备的时间长,将帅为忿怒急躁的情绪所使,往往不等攻城器械造好,就驱赶士卒像蚂蚁一样缘城而上,这恐怕是造成人员大批伤亡的原因。

古文:若彼城高池深,多人而少粮,外无救援,可羁縻取之,则利。

现代文:如果敌人城高壕深,且兵多粮少,又无外援,对于这种守城之敌,可采取长围久困之法夺取它,这样作战对我有利。

**古文:法曰: 其徐如林。 **

现代文:诚如兵法所说: 军队行动舒缓从容时,就象静悄悄的树林一样。

古文:十六国,前燕将慕容恪击段龛于广固,围之。

现代文: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将领慕容恪率军进攻镇守广固城的东晋镇北将军段龛所部,并将其包围起来。

古文:诸将请恪急攻,恪曰: 军势有宜缓以克敌,有宜急而取之。

现代文:当时,许多将领都劝慕容恪尽快攻城,但慕容恪却从容说道: 作战之情势,有时应当缓战以慢慢制服敌人,有时应当急攻以快快战胜敌人。

古文:若彼我势均,外有强援,恐有腹背之患,则攻之不得不速。

现代文:如果敌我双方势均力敌,而敌人又有强大的外援,我军怕有遭到敌人腹背夹击的危险,就不能不采取快速攻城战法。

古文:若我强彼弱,外无救援,当羁縻守之,以待其敝。

现代文:如果我军强大而敌人弱小,且敌人又无外援,那么,对于这种守城之敌,则应采取长围久困的战法,以等待敌人困敝时再攻取它。

古文:兵法:十围五攻。正谓此也。

现代文:兵法上所说的 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它,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它 ,正是讲的这个道理。

古文:龛党尚众,未有离心。

现代文:段龛的部众现在还很多,内部尚未出现离心倾向。

古文:今凭阻坚城,上下戮力,尽锐攻之,数旬可拔,然杀吾士卒必多矣。

现代文:目前他们凭据坚城固垒,上下齐心协力地进行防守,如果我们投入全部精锐部队强攻坚城,用几十天时间虽然也可以攻下来,但那样做将会给我们的部队造成很多伤亡。

**古文:当持久以取耳。 **

现代文:所以,应当采取持久围困以取胜的战法。

古文:乃为壁垒以守之,终克广固。

现代文:于是,慕容恪命令部队构筑工事以围困守城的晋军,最后终于攻占了广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