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战

古文:凡兴兵伐敌,所战之地,必预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与战则胜。

现代文:凡是要出兵攻打敌人,一定要预先探明战地;部队到达地点后,还能牵制敌军如期到来,这样与敌人交战就能够获胜。

古文:知战地,知战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

现代文:这是因为事先知道了作战地点和时间,就能集中力量等待敌人,才能进行坚固的防御。

**古文:法曰: 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

现代文:诚如兵法所说: 能够预知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那么,即使相距千里也可以同敌人交战。

古文:战国,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现代文:战国时期,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援。

古文:齐用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现代文:齐国派遣田忌为将率军援救韩国,直趋魏都大梁城。

古文: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现代文: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撤军回国。

古文:孙膑谓田忌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

现代文:齐国军师孙膑对田忌说: 他们魏国的军队,向来自恃强悍勇猛而轻视齐军,我们齐军被他们称为胆怯懦弱。

古文: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现代文:善于用兵的将军就应利用这一形势而采取作战策略。

古文:兵法: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

现代文:兵法上说: 以急行军奔赶一百里去同敌人争利的,其前军主将就有遭到损折的危险;以急行军奔赶五十里去同敌人争利的,部队也只有半数赶到作战地点。

**古文: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

现代文:因此,应使齐军进入魏境后首先垒筑十万个锅灶,第二天垒筑五万个锅灶,第三天垒筑三万个锅灶。

**古文:涓追三日,大喜,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

现代文:田忌采纳了孙膑这个建议。庞涓率军回国后,追赶齐军走了三天,非常高兴地说: 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懦怯,进入我境才三天,它的士兵就已逃亡过半了。

古文:乃弃其步军,与精锐亲兵倍道兼行逐之。

现代文:于是,他就丢下步兵,率领精锐骑兵昼夜兼程地追赶齐军。

古文:孙膑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现代文:孙膑计算庞涓的行程情况,料定他天黑时候应当进到马陵。

古文: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木白而书之曰: 庞涓死此树下 。

现代文: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多为险崖峭壁,可以埋伏部队,齐军刮去一棵大树的表皮,在其露白之处写道: 庞涓死此树下 字样。

**古文: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 暮见举火即万弩俱发。 **

现代文:于是,田忌命令齐军万名射箭能手,埋伏于道路两旁砍倒的树木之下,约定说: 夜里看见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射。

古文:涓果夜至,立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

现代文:庞涓于天黑时候追到马陵,站在那棵树下,发现树干露白之处写有字迹,便让人点燃火把照亮写字处,然而在他还没有读完这些字的时候,齐军万箭骤然齐发,魏军顿时乱作一团,彼此失去联系。

古文: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刎。

现代文:此时的庞涓知道自己已经智力穷尽,败局已定,就自杀身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