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战

古文: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

现代文:凡是对敌作战,战前必须先派使者伪与敌人议和;敌人虽然口头答应讲和,但其内部意见并不一致。

古文:因其懈怠,选锐卒以击之,其军可败。

现代文:这样,我方就可以趁他松懈的时候,选派精锐部队进攻,敌军就会被打败。

**古文:法曰: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

现代文:诚如兵法所说: 敌人尚未受挫屈困而主动来讲和的,必定是另有图谋。

古文:秦末,天下兵起。

现代文:秦朝末年,全国各地都纷纷起兵反秦。

古文: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秦峣下军,张良曰: 秦兵尚强,未可轻。

现代文:沛公刘邦率军西向进入武关后,准备用二万兵力进击嶢关的秦军。谋士张良劝告他说: 秦朝的军队现在还很强大,不可轻视它。

古文:闻其将多屠、贾子,易以利动。

现代文:我听说那里的守将多是屠夫、商人子弟,这些人最容易被钱财诱惑。

**古文: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宝啖秦将。 **

现代文:我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壁垒,可以派人先行一步,筹备五万人的粮食,并在嶢关附近的山上多多张挂旗帜,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同时,派遣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嶢关收买秦将。

**古文:秦将果叛,欲连和。沛公欲听之,良曰: 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击之。 **

现代文:秦军将领在郦食其的重利诱惑下,果然叛秦而要与刘邦军联合一起西向袭取秦都咸阳,刘邦于是同意秦将领的建议。但张良及时提醒刘邦说: 这仅仅是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罢了,他们的士兵恐怕不会听从。士兵一旦不服从,必将给我们带来危险。因此,不如乘秦将麻痹松懈之隙而出兵袭击他们。

古文: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

现代文:刘邦于是亲率大军袭击嶢关,大败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