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战

古文:凡为将之道,要在甘苦共众。

现代文:凡是为将帅者的法则,最重要的地方在于能与士兵同甘共苦。

古文: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护卫周旋,同其生死。

现代文:倘若在战争中遇到危险,将帅不可以抛弃自己的士兵独自逃生,不可以面临危难而苟且偷生,要为了保护部众同敌人周旋,与士兵同生死共战斗。

古文:如此,则三军之士岂忘己哉?

现代文:将帅如能做到这样,那么,三军将士又怎能在危难中忘掉将帅呢?

**古文:法曰: 见危难,无忘其众。 **

现代文:诚如兵法所说: 将帅面临危难之境地,不能只顾自己安全而忘记自己的士兵。

古文:魏,曹操征孙权还,张辽、乐进、李典将七千余人屯合肥。

现代文:三国时期,魏公曹操率军攻打孙权回来,派遣大将张辽、乐进和李典等率兵七千多人驻守在合肥。

**古文:操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书,题其函曰: 敌至乃发。 **

现代文:其后,曹操出征讨伐张鲁时,他给驻守合肥的护军薛悌写了封信,封面题写道: 敌人来到时方可拆看。

**古文:俄而,权帅众围合肥,乃发此教曰: 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勿与战。 **

现代文:不久,孙权率领大军前来围攻合肥,薛悌与张辽等将这件书而指示打开,上面写道: 如果孙权领兵来进攻,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参战。

古文:诸将皆疑,辽曰: 公远征在外,比敌至此,破我必矣,是以指教。

现代文:诸多将领对此指示都感到迷惑不解。但张辽却心领神会地说: 曹公亲率大军远征在外,等到救兵来到这里时,敌军势必已经把我们打败了。

古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现代文:所以曹公指示我们,乘敌军对我尚未形成合围态势之前就迎面攻击它,挫煞敌人的嚣张气焰,以安定我们的军心,然后才可以守住此城。

**古文:胜负之机,在此一举,诸君何疑? **

现代文:今日成败的关键,全在此一举。各位还有什么疑惑吗?

古文:李典意与辽同。

现代文:李典意见与张辽的看法相同。

古文:于是,辽夜募敢从,得八百人,椎牛享士,明日大战。

现代文:于是,张辽当夜就召募了八百名敢死之士,杀牛犒劳他们,准备在第二天出城大战孙权军。

古文:平旦,辽披甲出战,先登陷阵,杀贼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阵至权麾下。

现代文:次日黎明时分,张辽身披铠甲率兵出战,他率先冲破敌阵,杀死数十名敌人,斩杀敌军两员大将,大声呼喊自己姓名在敌阵中猛打猛冲,直至冲到孙权指挥旗下。

古文:权大惊,众未知所以,走登高。

现代文:孙权大吃一惊,众将不知所措,慌忙跑上一座高土丘。

**古文:权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权不敢动,乃聚兵围辽数重,辽左右突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呼号曰: 将军弃舍我耶? **

现代文:孙权用长戟护卫自身,张辽大声喝叱孙权下来应战,孙权却不敢出来。后来当他望见张辽所率部众不多时,才调集大军将张辽所部重重包围。张辽挥军左突右冲,奋力向前迅猛冲杀,终于冲破包围圈,带领数十名勇士冲出包围圈。其余尚未冲出包围圈的部众大声呼喊道: 将军是要丢弃我们吗?

古文:辽复入围,拔出余众,权军无敢当者。

现代文:张辽听到呼喊声,立即回身再次冲入包围圈,将受困的余众全部救出来,孙权部队竟然没有敢于阻挡的。

古文:自旦至日中,吴人夺气。

现代文:这一战从黎明持续到中午,吴军士气衰竭。

古文:辽修守备,众心乃安,悦服。

现代文:张辽得胜返回合肥营地,加修守备工事,自此军心更加稳定,诸将对张辽更加心悦诚服。

古文:权守合肥旬日,城不得拔,乃退。

现代文:孙权率军围攻合肥十多天,城池没有攻克,不得不撤围退军。

古文:辽率诸将追击,几获权。

现代文:张辽乘机率军追击,差一点活捉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