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战

古文: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

现代文:凡是对敌作战,如果敌众我寡,且地形条件对我方不利,在单凭兵力不能与敌争胜的情况下,就应当立即撤退以避开敌人,这样可以保全自己的军队。

**古文:法曰: 知难而退。 **

现代文:诚如兵法所说: 作战中知道敌人难以战胜,就应及时撤退以保存实力。

古文:三国,魏将曹爽伐蜀,司马昭同行出骆谷,次于兴势。

现代文:三国时期,魏国大将军曹爽奉命率军讨伐蜀国,司马昭为征蜀将军而随同前往,军队穿越骆谷后,进驻于兴势山。

古文:蜀将王平乘夜袭击,昭令坚卧不动,平退。

现代文:蜀将王平率兵乘夜偷袭魏军,司马昭命令所属部队坚守不动,王平只能撤兵。

**古文:昭谓诸将曰: 费祎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急旋军,以为后图。 **

现代文:司马昭提出建议说: 现在费祎占据着险要地形进行防守,我军向前也不能交战,进攻又不能速战速决,应立即把部队调回,再作打算。

古文:爽等遂退,祎果驰兵趋三岭争险,爽等潜师越险,乃得退。

现代文:曹爽听后,下令魏军撤退。蜀将费祎果然领兵迅速抢占了三岭险要地形,曹爽等人率军偷偷绕过险地,才得以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