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战

古文:凡与敌对垒,不可令军士通家书,亲戚往来;恐言语不一,众心疑惑。

现代文:凡是在与敌人作战对阵中,都不可允许士兵同家庭通信和同亲戚往来,这是为了防止他们说法口径不一致,导致军心士气疑惑不振。

**古文:法曰: 信问通,则心有所恐;亲戚往来,则心有所恋。 **

现代文:诚如兵法所说: 与家人通信,容易引起士兵畏敌怯战心理;与亲戚往来,容易导致士卒恋亲思乡而产生厌战的情绪。

古文:蜀将关羽屯江陵,吴以吕蒙代鲁肃屯陆口。

现代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驻军江陵,吴国派遣吕蒙接替鲁肃职务而驻守陆口。

古文:蒙初至,外倍修恩德,与羽结好。

现代文:吕蒙初到陆口时,表面上倍加修行恩德,与关羽表示友好。

古文:后蒙袭收公安、南郡,而蜀将皆降于蒙。

现代文:但后来竟乘隙偷袭而占领了公安、南郡,两地蜀军守将傅士仁、糜芳都投降了吕蒙。

古文:蒙入据城,得羽将士家属,皆抚慰,令军卒不得干历人家,有所取求。

现代文:吕蒙率军进据两城后,俘获关羽部将家属,都进行抚慰,命令官兵不得干扰人家和勒索东西。

古文:蒙麾下士,与蒙同汝南人,取民一笠,以覆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废法,乃泣而斩之。

现代文:吕蒙手下有个士兵,与吕蒙同为汝南人,擅自拿民家一顶斗笠用来遮盖官家铠甲,这虽是为公事,但吕蒙还是认为他违犯了军令,不能因为是同乡人就废弃军法,便含泪将其斩首。

古文: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

现代文:于是,全军为之震动,自此部队中出现路不拾遗的好风尚。

古文: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与衣粮。

现代文:吕蒙还早晚都派身边人员去慰问救济老年人,询问他们缺少什么东西;对生病的人主动请医送药,对饥寒的人发放衣服粮食。

古文:羽还,在道,每使人相问,蒙则厚遇之,周游城中,家家致问,羽人还,私相参问,咸贺家门无恙,相待过于平时,故羽士卒皆无斗志。

现代文:关羽在回军途中,多次派人到吕蒙住处探问情况,吕蒙总是厚待其使者,让他周游全城,逐家进行问候,有的家属亲笔写信托使者带给家人。关羽派出的使者一回到军营后,将士们私下互相询问,都庆幸自己家中平安无事,知道家人所受待遇又超过平时,因此,关羽部队的士卒人人自安而无再战之志了。

古文:会权又至,羽,西至漳乡,众皆降,羽被杀。

现代文:因此,关羽的官兵都没有斗志,恰逢孙权又来夹攻,关羽终于向西败走,部众都投降了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