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答问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 加罪 ?

古文:五人,臧一錢以上,斬左止,有黥以為城旦;不盈五人,過六百六十錢,黥以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到二百廿錢,黥為城旦;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錢,之。

现代文:五人共同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黥为城旦;不满五人,所盗超过六百六十钱,黥劓为城旦;不满六百六十钱而在二百二十钱以上,黥为城旦;不满二百二十钱而在一钱以上,加以流放。

古文:求比此。

现代文:求盗与此同样论处。

古文:求,當刑為城旦,問罪當駕如害不當?

现代文:求盗盗窃,应刑为城旦,问是否应像害盗那样加罪?

古文:當。

现代文:应当。

古文:甲謀遣乙,一日,乙且往,未到,得,皆贖黥。

现代文:甲主谋派乙去盗窃,一天,乙去行盗,还没有走到,就被拿获,甲乙都应判处赎黥。

古文:人臣甲謀遣人妾乙主牛,買,把錢偕邦亡,出徼,得,論各可?

现代文:男奴甲主谋叫婢女乙偷主人的牛,把牛卖掉,带着卖牛的钱一同逃越国镜,出边塞时,被拿获,各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城旦黥之,各畀主。

现代文:应按城旦的样子施以黥刑,然后分别交还主人。

古文:甲牛,牛時高六尺,一歲,復丈,高六尺七寸,問甲可論?

现代文:甲偷牛,偷牛时身高六尺,囚禁一年,再加度量,身高六尺七寸,问甲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完城旦。

现代文:应完城旦。

古文:或采人桑葉,臧不盈一錢,可論?

现代文:有人偷摘别人的桑叶,赃值不到一钱,如何论处?

古文:貲三旬。

现代文:罚服徭役三十天。

古文:司寇百一十錢,先自告,可論?

现代文:司寇盗窃一百一十钱,先已自首,如何论处?

古文:當耐為隸臣,或曰貲二甲。

现代文:应耐为隶臣,一说应赀二甲。

古文:甲,臧直千錢,乙智其,受分臧不盈一錢,問乙可論?

现代文:甲盗窃,赃值一千钱,乙知道甲盗窃,分赃不满一钱,问乙应如何论处?

古文:同論。

现代文:与甲同样论处。

古文:甲不盈一錢,行乙室,乙弗覺,問乙論可?

现代文:甲盗窃不满一钱,前往乙家,乙没有察觉,问乙方如何论处?

古文:毋論。

现代文:不应论罪。

古文:其見智之而弗捕,當貲一盾。

现代文:如系知情而不加捕拿,应罚一盾。

古文:甲錢以買絲,寄乙,乙受,弗智,乙論可?

现代文:甲盗钱用以买丝,把丝寄存在乙方处,乙收受了,但不了解盗窃的事,乙方如何论处?

古文:毋論。

现代文:不应论罪。

古文:甲乙雅不相智,甲往丙,毚到,乙亦往丙,與甲言,即各,其臧直各四百,已去而偕得。

现代文:甲乙素不相识,甲去丙处盗窃,刚到,乙也去丙处盗窃,与甲交谈,于是分别偷盗,其赃物各值四百钱,在离开丙处后同时拿获。

古文:其前謀,當并臧以論;不謀,各坐臧。

现代文:如有预谋,应将两人赃数合并一起论处,没有预谋,各依所盗赃数论罪。

古文:工以出,臧不盈一錢,其曹人當治不當?

现代文:工匠偷出来东西,赃不满一钱,其同班工匠应否答打?不应答打。

古文:不當治。夫千錢,妻所匿三百,可以論妻?

现代文:丈夫盗窃一千钱,在其妻处藏匿了三百,妻应如何论处?

古文:妻智夫而匿之,當以三百論為;不智,為收。

现代文:妻如知道丈夫盗窃而藏钱,应按盗窃三百论处;不知道,作为收藏。

古文:夫三百錢,告妻,妻與共飲食之,可以論妻?

现代文:丈夫盗窃三百钱,告知其妻,妻和他一起用这些钱饮食,妻应如何论处?

古文:非前謀,當為收;其前謀,同罪。

现代文:没有预谋,应作为收藏;如系预谋,与其夫同罪。

古文:夫二百錢,妻所匿百一十,可以論妻?

现代文:丈夫盗窃二百钱,在其妻处藏匿了一百一十,妻应如何论处?

古文:妻智夫,以百一十為;弗智,為守臧。

现代文:妻如知道丈夫盗窃,应按盗钱一百一十论处;不知道,作为守赃。

古文:削,臧直百一十,其妻、子智,與食肉,當同罪。

现代文:夜间行盗,赃值一百一十钱,其妻、子知情,与他一起用钱买肉吃,其妻、子应同样论罪。

古文:削,臧直百五十,告甲,甲與其妻、子智,共食肉,甲妻、子與甲同罪。

现代文:夜间行盗,赃值一百五十钱,盗犯将此事告甲,甲和甲的妻、子知情后,与盗犯一起用赃钱买肉吃,甲的妻、子和甲都应同样论罪。。

古文:今父子,可論當為。

现代文:如义父盗窃义子的东西,应如何论处?

古文:律曰,有曰,此二物其同居、典、伍當坐之。

现代文:应作为盗窃律文说 与盗同法 ,又说 与同罪 ,这两类犯罪的同居、里典和同伍的人都应连坐。

古文:云,云者,弗當坐。人奴妾其主之父母,為主,且不為?

现代文:律文说 与同罪 ,但又说 反其罪 的,犯罪者的同居、里典和同伍的人不应连坐。私家奴婢盗窃主人父母的东西,作为盗主,还是不作为盗主?

古文:同居者為主,不同居不為主。

现代文:主人的父母是与主人同居,就作为盗主;不同居,不作为盗主。

古文:可謂?戶為,坐隸,隸不坐戶謂。

现代文: 盗窃和其他类似犯罪,同居应连坐 。什么叫 同居 ?

古文:今甲衣,買,以買布衣而得,當以衣及布畀不當?

现代文:同户就是 同居 ,但奴隶犯罪,主人应连坐,主人犯罪,奴隶则不连坐。

古文:當以布及其它所買畀甲,衣不當。

现代文:盗窃犯行窃后,将所窃出卖,另买他物,均应退给还原主。

古文:今或益〈〉一腎,益〈〉一腎臧〈〉不盈一錢,可論?

现代文:如盗窃犯偷得甲的衣服,把衣服买掉,换买了布,然后被拿获,是否应把衣服和布给甲?

古文:祠固用心腎及它支物,皆各為一具,一具之臧不盈一錢,之當耐。

现代文:祭祀时必然要用牲畜的心、肾和肢体,各作为一份供品,这一份供品作为赃物价值虽不满一钱,盗窃了它也应耐为隶臣。

古文:或直廿錢,而柀之,不盡一具,及不直者,以律論。

现代文:又有供品值二十钱,但只盗窃了一部分,没有盗完一整份,以及所盗窃的是不作为供品陈放的东西,这两种情况按一般法律论处。什么叫 祠未 ?

古文:可謂?置豆俎鬼前未徹乃為。

现代文:将豆俎陈放在鬼神位前,没有撤下,就是。

古文:未置及不直者不為,必已置乃為。

现代文:还没有陈放以及不准备陈放东西不算具,一定要已经陈放了的才算具。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盗掘祭祀的?

古文:王室祠,貍其具,是謂。

现代文:王室祭祀,埋其祭品,叫做。

古文:士五甲一羊,羊頸有索,索直一錢,問可論?

现代文:士伍甲盗窃一只羊,羊头上有绳,绳值一钱,问应如何论处?

古文:甲意所羊,而索繫羊,甲即牽羊去,議不為過羊。

现代文:甲所要偷的是羊,绳是拴羊的,甲就把羊牵走了,不应以超过盗羊议罪。

古文:可謂?

现代文:抉籥,应赎黥。

古文:抉籥者已抉啟之乃為抉,且未啟亦為抉?

现代文:什么叫抉籥?撬门键的人已经撬开才算撬,还是没撬开也算撬?

古文:抉之弗能啟即去,一日而得,論皆可?

现代文:撬而未能撬开就走了,当天被拿获,以上各种情形都就如何论处?

古文:抉之且欲有,弗能啟即去,若未啟而得,當贖黥。

现代文:撬门键目的在于盗窃的,未能撬开就走,或未撬开而被拿获,都应赎黥。

古文:抉之非欲,已啟乃為抉,未啟當貲二甲。

现代文:撬门键目的不在盗窃的,已开才算作撬,未开应罚二甲。

古文:?

现代文:府中的公家金钱,私自借用,与盗窃同样论罪。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府中?

古文:唯縣少內為,其它不為。

现代文:只有县少内算作府中,其他不算。

古文:士五甲,以得時直臧,臧直過六百六十,吏弗直,其獄鞫乃直臧,臧直百一十,以論耐,問甲及吏可論?

现代文:士伍甲盗窃,如在捕获时估其赃物价值,所值应超过六百六十钱,但吏当时没有估价,到审讯时才估,赃值一百一十钱,因而判处耐刑,问甲和吏如何论处?

古文:甲當黥為城旦;吏為失刑罪,或端為,為不直。

现代文:甲应黥为城旦;吏以用刑不当论罪,如系故意这样做的,以不公论罪。

古文:甲當耐為隸臣,吏為失刑罪。甲有罪,吏智而端重若輕之,論可?

现代文:士伍甲盗窃,如在捕获时估其赃物价值,所值应为一百一十钱,但吏当时没有估价,到审讯时才估,赃值超过六百六十钱,因而把甲黥为城旦,问甲和吏如何论处?吏知道他的罪而故意从重或从轻判刑,应如何论处?

古文:為不直。

现代文:以不公论处。

古文:或以赦前盗千錢,赦後盡用之而得,論可毋論。

现代文:有人在赦令颁布前盗窃一千钱,赦令颁布后将钱全部花费而被拿获,应如何论处?

古文:告人盗百一十,問盗百,告者可論?

现代文:以不公论处。控告他人盗窃一百一十钱,审问结果是盗窃一百钱,控告者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貲二甲。

现代文:应罚二甲。

古文:盗百,即端盗駕十錢,問告者可論?

现代文:盗窃一百钱,控告者故意私加十钱,问控告者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貲一盾。

现代文:应罚一盾。

古文:貲一盾應律,雖然,廷行事以不審論,貲二甲。

现代文:罚一盾符合法律,但成例以控告不实论处,罚二甲。

古文:告人盗千錢,問盗六百七十,告者可論毋論。

现代文:控告他人盗窃一千钱,审问结果是盗窃六百七十钱,控告者应如何论处?

古文:誣人千錢,問六百七十,誣者可論?

现代文:不予论处。诬告他人盗窃一千钱,审问结果是盗窃六百七十钱,诬告者应如何论处?

古文:毋論。

现代文:不予论处。

古文:甲告乙直□□,問乙卅,甲誣駕乙五十,其卅不審,問甲當論不當?

现代文:甲控告乙盗窃值钱的东西,审问结果是盗窃三十钱,甲诬加乙五十钱,又有三十钱不实,问甲应否论处?

古文:廷行事貲二甲。

现代文:成例应罚二甲。

古文:甲告乙牛若賊傷人,今乙不牛、不傷人,問甲可論?

现代文:甲控告乙方盗牛或杀伤人,现在乙没有盗牛、没有伤人,问甲应如何论处?

古文:端為,為誣人;不端,為告不審。

现代文:如系故意,作为诬告他人;不是故意,作为控告不实。

古文:甲告乙盗牛,今乙賊傷人,非盗牛,問甲當論不當?

现代文:甲控告乙盗牛,现在乙是杀伤人,不是盗牛,问甲应否论处?

古文:不當論,亦不當購;或曰為告不審。

现代文:不应盗牛,问甲应否论处?不应论处,也不应奖赏;一说应作为控告不实。

古文:甲盗羊,乙智,即端告曰甲盗牛,問乙為誣人,且為告不審?

现代文:甲盗羊,乙方知道,而故意控告说甲盗牛,问乙应作为诬告人,还是作为控告不实?

古文:當為告駕臧。

现代文:应作为控告盗窃而增多脏数。

古文:甲盗羊,乙智盗羊,而不智其羊數,即告吏曰三羊,問乙可論?

现代文:甲盗羊,乙知道是盗羊,而不知道所盗羊数,就向吏控告说甲盗窃了三只羊,问乙方应如何论处?

古文:為告駕臧。

现代文:作为控告盗窃而增多赃数。

古文:甲告乙盗牛,今乙盗羊,不盗牛,問可論?

现代文:甲控告乙方盗牛,现在乙是盗羊,不是盗牛,问甲应如何论处?

古文:為告不審。

现代文:作为控告不实。

古文:■貲盾不直,可論?

现代文:官吏判处犯人罚盾不公,应如何论处?

古文:貲盾。

现代文:应罚盾。

古文:當貲盾,沒錢五千而失之,可論?

现代文:应罚盾,而没钱五千,判处不当,如何论处?

古文:當誶。

现代文:应申斥。

古文:■告人曰邦亡,未出徼闌亡,告不審,論可?

现代文:控告他人说逃出国境,实际没有私出边界,所控告不实,应如何论处?

古文:為告黥城旦不審。

现代文:作为控告应判黥城旦的罪而不实。

古文:誣人直廿,未斷,有有它,直百,乃後覺,當并臧以論,且行真罪、有以誣人論?

现代文:诬告他人盗窃值二十钱的东西,尚未判罪,本人又另犯盗窃罪,赃值一百钱,然后被察觉,应将两项赃值合并论处,还是判处实际盗窃的罪,再按诬告他人论处?

古文:當貲二甲一盾。

现代文:应罚二甲一盾。

古文:上造甲一羊,獄未斷,誣人曰一,論可?

现代文:上造甲盗了一只羊,案子尚未判决,又诬告他人盗窃了一只猪,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完城旦。

现代文:应完城旦。

古文:將軍材以錢若金賞,毋恒數。

现代文:赞扬敌人而动摇军心的人,应戮。什么叫戮?

古文:所謂者,見書而投者不得,燔書,勿發;投者得,書不燔,鞫審之之謂。

现代文:先活着刑辱示众,然后斩首。能振作士气使将军知道他的名声的人,应予赏赐。

古文:可?為有秩偽寫其印為大嗇夫。

现代文:由将军酌量赏给钱或黄金,没有固定数目。

古文:盗封嗇夫可論?廷行事以偽寫印。

现代文: 有投匿名信的,不得拆看,见后应即烧毁;能把投信人捕获的,奖给男女奴隶二人,将投信人囚禁,审讯定罪。

古文:今咸陽發偽傳,弗智,即復封傳它縣,它縣亦傳其縣次,到關而得,今當獨咸陽坐以貲,且它縣當盡貲?

现代文:律文的意思是,看到匿名信而没有拿获投信人,应将信烧毁,不得开看;已拿获投信人,信不要烧毁,将投信者审讯定罪。

古文:咸陽及它縣發弗智者當皆貲。

现代文:什么叫矫丞令?例如低级官吏伪造丞的官印,冒充大啬夫。

古文:廷行事吏為詛偽,貲盾以上,行其論,有廢之。

现代文:成例,官吏弄虚作假,其罪在罚盾以上的,依判决执行,同时要撤职永不叙用。

古文:廷行事有罪當,已斷已令,未行而死若亡,其所包當詣所。

现代文:成例,有罪应加流放,已经判决,尚未执行而死去或逃亡,当去的家属仍前往流放地点。

古文:嗇夫不以官為事,以奸為事,論可?

现代文:啬夫不以官职为事,而专干坏事,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

现代文:应流放。

古文:者妻當包不當?

现代文:被流放者的妻应否随往流放地点?不应随往。

古文:不當包。當,其妻先自告,當包。

现代文:应当流放的人,其妻事先自首,仍应随往流放地点。

古文:將上不仁邑里者而縱之,可論?

现代文:押送在乡里作恶的人而将放走,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作如其所縱,以須其得;有爵,作官府。

现代文:应当象他所放走的罪犯那样拘禁劳作,直到罪犯被捕获为止;如果是有爵的人,可在官府服役。 私自移封,应赎耐。 什么叫 封 ? 封 就是田地的阡陌。

古文:可如為?即田千佰。頃半,且非是?而徙之,贖耐,可重也?

现代文:百亩田的田界是算做封,如私加移动,便判处赎耐,是否太重?

古文:是,不重。

现代文:算做封,判处并不算重。

古文:今內人,人未蝕奸而得,可論?

现代文: 容使坏人入内,应赎耐。 如容人入内,人们没有让他的奸谋得逞,就把他捕获了,应如何论处?免罪。

古文:除。求盗追捕罪人,罪人挌殺求,問殺人者為賊殺人,且斲殺?

现代文:求盗追捕罪犯,罪犯击杀求盗,问杀人者应作为贼杀人论处,还是作为斗杀人论处?

古文:斲殺人,廷行事為賊。

现代文:系斗杀人,但成例以贼杀人论处。

古文:甲謀遣乙殺人,受分十錢,問乙高未盈六尺,甲可論?

现代文:甲主谋派乙盗劫杀人,分到十钱,问乙身高不满六尺,甲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磔。

现代文:应车裂。

古文:甲殺人,不覺,今甲病死已葬,人乃後告甲,甲殺人審,問甲當論及收不當?

现代文:甲杀人,未被察觉,现甲因病死亡,已经埋葬,事后才有人对甲控告,甲杀人系事实,问应否对甲论罪并没收其家属?

古文:告不聽。

现代文:对控告不予受理。

古文:今生子,子身全,毋怪物,直以多子故,不欲其生,即弗舉而殺之,可論?

现代文: 擅自杀子,应黥为城旦舂。如小儿生下时身上长有异物,以及肢体不全,不予治罪。 如新生小儿,身体完好,没有生长异物,只是由于孩子大多,不愿他活下来,就不加养育而把他杀死,应如何论处?

古文:為殺子。

现代文:作为杀子。

古文:士五甲毋子,其弟子以為後,與同居,而擅殺之,當棄市。

现代文:士伍甲无子,以其侄为后嗣,在一起居住,而擅自将他杀死,应当弃市。

古文:?

现代文: 擅自杀死、刑伤或髡剃其后子的,均应定罪。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后子?

古文:官其男為爵後,及臣邦君長所置為後大子,皆為。

现代文:经官方认可其子为爵位的继承人,以及臣邦君长立为后嗣的太子,都是后子。

古文:人奴擅殺子,城旦黥之,畀主。

现代文:私家奴婢擅自杀子,应按城旦的样子施以黥刑,然后交还主人。

古文:人奴妾治子,子以死,黥顏頯,畀主。

现代文:私家奴婢笞打自己之子,子因此患病而死,应有额上和颧部刺墨,然后交还主人。

古文:■相與,交傷,皆論不?

现代文:互相斗殴,双方都受了伤,是否都要论处?

古文:交論。

现代文:都应论处?

古文:臣強與主奸,可論?

现代文:男奴强奸主人,应如何论处?

古文:比毆主。

现代文:与殴打主人同样论处。

古文:■折脊頸骨,可論?

现代文:斗殴折断了颈脊骨,应如何论处?

古文:比折支。

现代文:与折断四肢同样论处。

古文:?可謂牧?

现代文: 奴婢谋杀主人。 什么叫谋?

古文:欲賊殺主,未殺而得,為牧。

现代文:企图杀害主人,没有杀就被捕获,叫作谋。

古文:或自殺,其室人弗言吏,即葬貍之,問死者有妻、子當收,弗言而葬,當貲一甲。

现代文:有人自杀,其同居的人没有向官吏报告,就把死者埋葬了,经讯问知道死者有妻、子,本应收尸,只是未经报告即行埋葬,应罚一甲。

古文:今毆高大父母,可論?

现代文: 殴打祖父母,应黥为城旦舂。

古文:比大父母。

现代文:如殴打曾祖父母,应如何论处?

古文:妻悍,夫毆治之,夬其耳,若折支指、胅,問夫可論?

现代文:与殴打祖父母同样论处。妻凶悍,其夫加以责打,撕裂了她的耳朵,或打断了四肢、手指,或造成脱臼,问其夫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耐。

现代文:应处以耐刑。

古文:律曰:今夬耳故不穿,所夬非珥所入,可論?

现代文:律文说: 斗殴撕裂他人耳朵,应处耐刑。 如撕裂的耳朵本来没有穿过戴珥的部位,应如何论处?

古文:律所謂,非必珥所入乃為夬,夬裂男若女耳,皆當耐。

现代文:律文的意思,并没有说的只有挂珥的部位才算撕裂、撕裂男子或妇女的耳朵,都应处以耐刑。

古文:或與人,縛而盡拔其須麋,論可?

现代文:有人与他人斗殴,将他人捆绑起来,拔光其胡须眉毛,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完城旦。

现代文:应完城旦。

古文:拔人髮,大可如為?

现代文:拔落他人头发,拔多少称为 提 ?

古文:智以上為。

现代文:被拔者有所感觉上称为 提 。

古文:或,嚙斷人鼻若耳若指若唇,論各可?

现代文:有人斗殴,咬断他人鼻子,或耳朵,或手指,或嘴唇,各应如何论处?

古文:議皆當耐。

现代文:都应以耐刑论处。

古文:士五甲,拔劍伐,斬人髮結,可論?

现代文:士伍甲斗殴,拔出剑来砍,砍断他人的发髻,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完為城旦。

现代文:应完为城旦。

古文:鈹、戟、矛有室者,拔以,未有傷,論比劍。

现代文:铍、战、矛有鞘的,拔出来相斗,没有伤人,应与拔剑相斗同样论处。

古文:斗以箴、鉥、錐,若箴、鉥、錐傷人,各可論?

现代文:用针、鉥、锥相斗,或用针、鉥、锥伤人,各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貲二甲;賊,當黥為城旦。

现代文:用以相斗,应罚二甲;伤害人,应黥为城旦。

古文:或與人,夬人唇,論可?

现代文:有人与他人斗殴,撕破他人嘴唇,应如何论处?

古文:比疻痏。

现代文:与打人造成青肿或破伤同样论处。

古文:或,嚙人頯若顏,其大方一寸,深半寸,可論?

现代文:有人斗殴,咬伤他人头部或颜面,伤口的大小是方一寸,深半寸,应如何论处?

古文:比疻痏。

现代文:与打人造成青肿或破伤同样论处。

古文:斗,為人毆,毋疻痏,毆者顧折齒,可論?

现代文:斗殴,被人殴打,没有青肿破伤,打人的人反而折断了牙齿,应如何论处?

古文:各以其律論之。

现代文:应各自依有关法律论处。

古文:可謂?布入公,如貲布,入齎錢如律。

现代文:邦客和秦人相斗,邦客用兵刃、棍棒、拳头伤了人,应以布。什么叫?将作为抚慰的布缴官,也就是和罚布一样,依法缴钱。 用梃伤人。

古文:?

现代文:什么叫梃?

古文:可謂?

现代文:可以用来打人的木棍称为梃。

古文:木可以伐者為。小畜生入人室,室人以投梃伐殺之,所殺直二百五十錢,可論?

现代文:小牲畜进入他人家中,家里的人用棍棒将牲畜打死,所打死的牲畜值二百五十钱,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貲二甲。

现代文:应罚二甲。

古文:論獄何謂?

现代文:判案怎样称为 不直 ?

古文:可謂?

现代文:怎样称为 纵囚 ?

古文:罪當重而端輕之,當輕而諯重之,是謂。

现代文:罪应重而故意轻判,应轻而故意重判,称为不直。

古文:當論而端弗論,及其獄,端令不致,論出之,是謂。

现代文:应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以及减轻案情,故意使犯人够不判罪标准,于是判他无罪,称为 纵囚 。

古文:贖罪不直,史不與嗇夫和,問史可論?

现代文:判处犯人赎罪不公正,史没有和啬夫合谋,问史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貲一盾。

现代文:应罚一盾。

古文:?今郡守為廷不為?

现代文: 诉讼者向廷诉讼。

古文:為。

现代文:如郡守算不算廷?

古文:■■可謂?

现代文:算廷。 诉讼者不先向官长、啬夫诉讼。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官长?

古文:命都官曰,縣曰。

现代文:什么叫啬夫?称都官的主管官员为长,县的主管官员为 啬夫 。

古文:今甲曰伍人乙賊殺人,即執乙,問不殺人,甲言不審,當以告不審論,且以所辟?

现代文: 同伍的人相控告,加以罪名,不确实,应以所加的罪名论处控告者。 律文又说: 不能确定罪人,而对他人进行控告,称为所告不实。 如甲控告说同伍的乙杀害了人,因而将乙拘捕,经审讯乙并未杀人,甲所言不实,应以告不实论处,还是以所加的罪名论处?

古文:以所辟論當。

现代文:应以所加的罪名论处。

古文:賊入甲室,賊傷甲,甲號寇,其四鄰、典、老皆出不存,不聞號寇,問當論不當?

现代文:有贼进入甲家,将甲杀伤,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不在家,没有听到甲呼喊有贼,问应否论处?

古文:審不存,不當論;典老雖不存,當論。

现代文:四邻确不在家,不应论处;里典、伍老虽不在家,仍应论罪。什么叫 四邻 ?

古文:可謂?

现代文:四邻就是同伍的人。

古文:即伍人謂。

现代文:什么叫州告?

古文:可謂?者,告罪人,其所告且不審,有以它事告之。

现代文:所谓州告,就是控告罪人,所控告的已属不实,又以其他事控告。

古文:勿聽,而論其不審。

现代文:不应受理,而以所告不实论罪。

古文:有賊殺傷人衝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當貲二甲。

现代文:有人在大道上杀伤人,在旁边的人不加援救,其距离在百步以内,应与在郊外同样论处,应罚二甲。

古文:免老告人以為不孝,謁殺,當三環之不?不當環,亟執勿失。

现代文:老人控告不孝,要求判以死刊,应否经过三次原宥的手续,不应原宥,要立即拘捕,勿令逃走。

古文:何?

现代文:什么叫公室告?

古文:可?

现代文:什么叫非公室告?

古文:賊殺傷、它人為;子盜父母,父母擅殺、刑、髡子及奴妾,不為。

现代文:杀伤或盗窃他人,是公室告;子盗窃父母,父母擅自杀死、刑伤、髡剃子及奴婢,不是 公室告 。

古文:?

现代文: 子控告父母,奴婢控告主人,非公室告,不予受理。 什么叫 非公室告 ?

古文:可謂?主擅殺、刑、髡其子、臣妾,是謂,勿聽。

现代文:家主擅自杀死、刑伤、髡剃其子或奴婢,这叫非公室告,不予受理。

古文:而行告,告者罪。

现代文:如仍行控告,控告者有罪。

古文:告者罪已行,它人有襲其告之,亦不當聽。

现代文:控告者已经处罪,又有别人接替控告,也不受理。

古文:可謂?者,父殺傷人及奴妾,父死而告之,勿治。

现代文: 对家属的论处,如系父在世时的家罪,父死后才有人控告,不予受理。

古文:葆子以上,未獄而死若已葬,而誧告之,亦不當聽治,勿收,皆如家罪。

现代文:什么叫家罪?家罪即父杀伤了人以及奴婢,在父死后才有人控告,不予处理。葆子以上有罪未经审判而死或已埋葬,才有人控告,不加拘捕,都和家罪同例。什么叫 家罪 ?

古文:可謂?父子同居,殺傷父臣妾、畜產及之,父已死,或告,勿聽,是胃。有收當耐未斷,以當刑隸臣罪誣告人,是謂。葆子□□未斷而誣告人,其罪當刑城旦,耐以為鬼薪鋈足。

现代文:父子居住在一起,子杀伤及盗窃父亲的奴婢、牲畜,父死后,有人控告,不予受理,这叫 家罪 。 葆子 尚未判决而诬告他人,其罪当刑城旦,应耐以为鬼薪并且鋈足。

古文:耤葆子之謂。

现代文:意即断去葆子的足部。

古文:可謂?

现代文: 葆子案件尚未判决而诬告他人,其罪当刑为隶臣,不要施加肉刑,应加以耐刑,并拘系服城旦劳役六年。

古文:耤葆子之謂。

现代文:什么叫当刑为隶臣?

古文:有收當耐未斷,以當刑隸臣罪誣告人,是謂當刑隸臣。

现代文:被收捕应处耐刑而尚未判决,以刑为隶臣的罪名诬告他人,这叫 当刑为隶臣 。

古文:可謂?當耐為鬼薪未斷,以當刑隸臣及完城旦誣告人,是謂。

现代文: 葆子案件尚未判决而诬告他人,其罪当刑为鬼薪,不要施加肉刑,应加以耐刑,并拘系服城旦劳役六年。 什么叫 当刑为鬼薪 ?

古文:可謂?

现代文:应耐为鬼薪而尚未判决。

古文:可謂?臣邦真戎君長,爵當上造以上,有罪當贖者,其為,令贖鬼薪鋈足;其有府罪,贖宮。

现代文:以刑为隶臣和完城旦的罪名诬告他人,这叫当刑为鬼薪。怎样是 赎鬼薪鋈足 ?怎样是 赎宫 ?臣邦真戎君长,相当于上造以上的爵位,有罪应准赎免,如为群盗,判为赎鬼薪鋈足;如有应处宫刑的罪,判为赎宫。

古文:其它罪比者亦如此。

现代文:其他与群盗同样的罪也照此处理。

古文:以乞鞫及為人乞鞫者,獄已斷乃聽,且未斷猶聽?

现代文:已要求重审及为他人要求重审的,是在案件判决以后受理,还是在没有判决以前就受理?

古文:獄斷乃聽之。

现代文:在案件判决以后再受理。

古文:失鋈足,論可?如失刑罪。

现代文:判处鋈足不当,应如何论处?按失刑论罪。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 从母为收 ?

古文:人固買,子小不可別,弗買子母謂。

现代文:意思是人肯定要卖,但其子年小,不能分离,不要单卖孩子的母亲。

古文:當耐司寇而以耐隸臣誣人,可論?

现代文:应判处耐为司寇的人,以应耐为隶臣的罪名诬赖他人,如何论处?

古文:當耐為隸臣。

现代文:诬赖者应耐为隶臣。

古文:■當耐為侯罪誣人,可論?

现代文:应判处耐为候的人,以应的罪名诬赖他人,如何论处?

古文:當耐為司寇。

现代文:诬赖者应耐为司寇。

古文:當耐為隸臣,以司寇誣人,可論?

现代文:应判处耐为隶臣的人,以应为司寇的罪名诬他人,如何论处?

古文:當耐為隸臣,有城旦六歲。

现代文:诬赖者应耐为隶臣,并拘禁为城旦六年。

古文:完城旦,以黥城旦誣人。

现代文:应判处完城旦的人,以应黥城旦的罪名诬赖他人,如何论处?

古文:可論?當黥。

现代文:诬赖者应处以黥刑。

古文:甲賊傷人,吏論以為傷人,吏當論不當?

现代文:甲杀伤人,吏以斗殴伤人论处,吏应否论罪?

古文:當誶。

现代文:应申斥。

古文:當黥城旦而以完城旦誣人,可論?

现代文:应判处黥城旦的人,以完城旦的罪名诬赖他人,如何论处?

古文:當黥。

现代文:诬赖者应处以黥劓。

古文:可如?

现代文: 麻风病人犯罪,应定杀。

古文:生定殺水中之謂。

现代文: 定杀 是怎样的?

古文:或曰生埋,生埋之異事。

现代文:就是活着投入水中淹死。有的认为是活埋,活埋与律意不合。

古文:甲有完城旦罪,未斷,今甲癘,問甲可以論?

现代文:甲犯有应处完城旦的罪,尚未判决,现甲患麻风病,问甲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癘所處之;或曰當所定殺。城旦、鬼薪癘,可論?

现代文:应迁往麻风隔离区居住;有的认为应造往麻风隔离区淹死。城旦、鬼薪患麻风病,如何论处?

古文:當癘所。

现代文:应迁往麻风隔区。

古文:捕貲罪,即端以劍及兵刃刺殺之,可論?

现代文:捉拿应判处赀罪的犯人,便故意用剑以及兵刃把他刺杀了,如何论处?

古文:殺之,完為城旦;傷之,耐為隸臣。

现代文:杀死犯人的,应完为城旦;杀伤犯人的,应耐为隶臣。

古文:可罪得?赦為庶人,將戒囚刑罪以上,亡,以故罪論,斬左止為城旦,後自捕所亡,是謂。

现代文: 监领人犯而将人犯失去,能自己捕获以及亲友代为捕获,可以免罪;已受肉刑的处隐官。 什么罪可 处隐官 ?群盗已被赦免为庶人,带领判处肉刑以上罪的戴着刑械的囚徒,将囚徒失去,以过去犯的罪论处,断去左足为城旦,后来自己把失去的囚徒捕获,这样应处隐官。

古文:它罪比者皆如此。

现代文:其他与群盗同样的罪照此处理。

古文:大夫甲堅鬼薪,鬼薪亡,問甲可論?

现代文:大夫甲鞭打鬼薪,鬼薪逃亡,问甲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從事官府,須亡者得。

现代文:应在官府服役,等待逃亡者被捕获。

古文:今甲從事,有去亡,一月得,可論?

现代文:如甲服役而逃亡,一月后被拿获,如何论处?

古文:當貲一盾,復從事。

现代文:应罚一盾,仍旧服役。

古文:從事有亡,卒歲得,可論?

现代文:如再服役而又逃亡,满一年后被拿获,如何论处?

古文:當耐。

现代文:应处耐刑。

古文:餽遺亡鬼薪於外,一以上,論可?

现代文:在运送食物时,鬼薪在外逃亡一人以上,应如何论处?

古文:毋論。

现代文:不予论处。

古文:所捕耐罪以上得取。

现代文: 捕拿逃亡,逃亡的人携带有钱,捕拿者可以取为已有。

古文:把其以亡,得及自出,當為不當?自出,以亡論。

现代文:所捕的人在耐刑的罪以上可以取钱。携带借用的官有物品逃亡,被捕获以及自首,应否作为盗窃?自首,以逃亡论罪。

古文:其得,坐臧為;罪輕於亡,以亡論。

现代文:如系捕获,按赃数作为盗窃;如以盗窃处罪轻于以逃亡处罪,则仍以逃亡论罪。

古文:隸臣妾城旦舂,去亡,已奔,未論而自出,當治五十,備日。

现代文:隶臣妾拘禁服城旦舂劳役,逃亡、已经出走,尚未论处而自首,应答打五十,仍拘系直至满期。

古文:罷守官府,亡而得,得比公不得?

现代文:看守官府的废疾者,逃亡而被捕获,可否与因公废疾的人同样处理?

古文:得比焉。

现代文:可以同样处理。

古文:甲告乙賊傷人,問乙賊殺人,非傷,甲當購,購幾可?

现代文:甲控告乙杀伤人,经讯问乙是杀死了人,并非杀伤,甲应受奖,奖赏多少?

古文:當購二兩。

现代文:应奖赏黄金二两。

古文:捕亡完城旦,購幾可?

现代文:捕获逃亡的完城旦,奖赏多少?

古文:當購二兩。

现代文:应奖赏黄金二两。

古文:夫、妻、子五人共盗,皆當刑城旦,今中〈甲〉盡捕告之,問甲當購◎幾可?

现代文:夫、妻、子五人共同行盗,均应刑为城旦,现由把他们全部捕获告官,问甲应奖赏多少?

古文:人購二兩。

现代文:每捕获一人奖赏黄金二两。

古文:夫、妻、子十人共盗,當刑城旦,亡,今甲捕得其八人,問甲當購幾可?

现代文:夫、妻子十人共同行盗,应刑为城旦,已逃亡,现甲捕获其中八人,问甲应奖赏多少?

古文:當購人二兩。

现代文:每捕获一人应奖赏黄金二两。

古文:甲捕乙,告盗書丞印以亡,問亡二日,它如甲,已論耐乙,問甲當購不當?

现代文:甲捕获乙,控告乙偷盗县丞官印而逃亡,经讯问乙逃亡的日期不合,其它与甲所控告相符,已判处乙耐刑,问甲应否受奖?

古文:不當。

现代文:不应受奖。

古文:有秩吏捕闌亡者,以畀乙,令詣,約分購,問吏及乙論可?

现代文:有秩名捕获逃亡出关的人,把犯人交给乙,叫乙送交官府,约定同分奖金,问吏和乙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貲各二甲,勿購。

现代文:应各罚二甲,不予奖赏。

古文:可以購之?其耐罪以上,購如捕它罪人;貲罪,不購。

现代文: 将珠玉偷运出境以及卖给邦客的,应将珠玉上交内吏,内吏酌量给予奖赏。

古文:或捕告人奴妾百一十錢,問主購之且公購?

现代文:应怎样奖赏?如被捕犯人应处耐罪以上,与捕获其他罪犯同样奖赏;如应处罚款,不予奖赏。

古文:公購之之。

现代文:私家私婢盗窃一百一十钱,有人捕获告官,问应由主人给予奖赏还是由官府给予奖赏?由官府给予奖赏。怎样是 犯令 , 废令 ?

古文:可如為?律所謂者,令曰勿為,而為之,是謂;令曰為之,弗為,是謂。

现代文:律文的意思是,规定不要做的事,做了,称为犯令;规定要做的事,不去做,称为废令。

古文:廷行事皆以論。

现代文:成例均以犯令论处。

古文:法令、犯令,遝免、徙不遝?

现代文:废令,犯令的罪,对已经免职或调任的应否追究?

古文:遝之。

现代文:应予追究。

古文:郡縣除佐,事它郡縣而不視其事者,可論?

现代文:郡县所任用的佐,在其它郡县做事而不到任管理职务的,如何论处?

古文:以小犯令論。

现代文:按轻微的犯令论处。

古文:任人為丞,丞已免,後為令,今初任者有罪,令當免不當?

现代文:保举他人为丞,丞已免职,事后本人为令,如原来保举过的那个人有罪,令应否免职?不应免职。

古文:不當免。亡久書、符券、公璽、衡羸,已坐以論,後自得所亡,論當除不當?

现代文:丢失了记书、符券、官印、衙器的权,已受论处,后来自己找到所丢失的东西,应否免除所论的罪?不应免除。

古文:不當。甲徙居,徙數謁吏,吏環,弗為更籍,今甲有耐、貲罪,問吏可論?

现代文:甲迁居,请求吏迁移户籍,吏加以拒绝,不为他更改户籍,如甲有处耐刑,罚款的罪,问吏应如何论处?

古文:耐以上,當貲二甲。

现代文:甲罪有耐刑以上,吏应罚二甲。

古文:廷行事強質人者論,鼠者不論;和受質者,鼠者□論。

现代文: 百姓间有债务,不准擅自强行索取人质,擅自强行索取人质以及双方同意质押的,均罚二甲。

古文:實官戶關不致,容指若抉,廷行事貲一甲。

现代文:成例,向他人强行索取人质的人应论罪,把人质给人的人不论罪;双方同意抵押的,把人质给人的人也要论罪。

古文:實官戶扇不致,禾稼能出,廷行事貲一甲。

现代文:仓房门闩不紧密的,可以容下手指或用以撬动的器具,成例应罚一甲。仓房门扇不紧密,谷物能从里面漏出,成例应罚一甲。

古文:空倉中有薦,薦下有稼一石以上,廷行事貲一甲,令史監者一盾。

现代文:空仓里有草垫,垫下有粮食一石以上,成例应罚一甲,并罚负责监管的令史一盾。

古文:倉鼠穴幾可而當論及誶?

现代文:仓里有多少鼠洞就应论处及申斥?

古文:廷行事鼠穴三以上貲一盾,二以下誶。

现代文:成例,有鼠洞三个以上应罚一盾,两个以下应申斥。

古文:鼷穴三當一鼠穴。

现代文:鼷鼠洞三个算一个鼠洞。

古文:有稟叔、麥,當出未出,即出禾以當叔、麥,叔、麥賈賤禾貴,其論可?

现代文:发给豆、麦,应发的没有发,而发谷子来顶替豆、麦,豆、麦价贱而谷子价贵,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貲一甲。

现代文:应罚一甲。

古文:會赦未論,有亡,赦期已盡六月而得,當耐。

现代文:由于遇到赦令而没有论罪,又逃亡,赦令限定日期已过六个月才被捕获,应处以耐刑。

古文:吏有故當止食,弗止,盡稟出之,論可?

现代文:官吏因故应停止杀给口粮,不加停止而仍全部发给,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坐所贏出為。

现代文:应以其多发的作为盗窃处罪。

古文:吏從事於官府,當坐伍人不當?

现代文:官吏在官府服役,应否因其同伍的人有罪而连坐?不应当。

古文:不當。大夫寡,當伍及人不當?

现代文:大夫数小,应否与其他人合编为伍,不应当。

古文:不當。部佐匿者民田,者民弗智,當論不當?

现代文:部佐隐匿百姓的田,百姓不知道,应否论罪?

古文:部佐為匿田,且可為?

现代文:部佐应以匿田论处,还是作为什么别的罪?

古文:已租者民,弗言,為匿田;未租,不論◎◎為匿田。

现代文:已向百姓收取田赋而不上报,就是匿田;未收田赋,不予匿田论处。

古文:甲小未盈六尺,有馬一匹自牧之,今馬為人敗,食人稼一石,問當論不當?

现代文:甲年小,身高不满六尺,有马一匹,自己放牧,现马被人惊吓,吃了别人的禾稼,问应否论处?

古文:不當論及賞稼。

现代文:不应论处,也不应赔偿禾稼。

古文:?今舍公官,旞火燔其乘車馬,當負不當出?

现代文:在官家馆舍居住,失火房屋被烧,其中虽有官有器物,不令赔偿。

古文:當出之。旞火延燔里門,當貲一盾;其邑邦門,貲一甲。

现代文:如在官家馆舍居住,失火将所借用车马焚毁,应否赔偿?应予报销。失火连带烧毁里门,应罚一盾;如烧毁城门,应罚一甲。 擅自兴造奇祠,罚二甲。

古文:可如為?

现代文:怎样算作奇祠?

古文:王室所當祠固有矣,擅有鬼立,為,它不為。

现代文:王室规定应加祭祀的已经有了,此外擅自设立神位,就是奇祠,其他的不是。 不准穿锦履。

古文:之狀可如?

现代文: 穿锦履 的样子是怎样的?

古文:律所謂者,以絲雜織履,履有文,乃為,以錦縵履不為,然而行事比焉。

现代文:律文所说,用不同色彩的丝织鞋,鞋上有花纹,才算锦履,用锦做鞋帮,不算锦履,然而成例同样论处。

古文:今士五甲不會,治五十;未卒歲而得,治當駕不當?

现代文: 不报到,应答打,未满一年被捕获,因游荡罪应再答打。 如士伍甲不报到,应答打五十,未满一年被捕获,应否加打?应当。

古文:匿戶弗、使,弗令出戶賦之謂。女子甲為人妻,去亡,得及自出,小未盈六尺,當論不當?已官,當論;未官,不當論。

现代文:什么叫逋事和乏徭?律文的意思是,在徭役的时候,吏和里典已下令征发,随即逃亡,不去报到,称为逋事;已经参加检阅、共同乘车和吃口粮,或已到服徭役地点,然后逃亡,都作为乏徭。什么叫 匿户 和 敖童弗傅 ?就是隐藏人户,不征发徭役,不加役使,也不命缴纳户赋。女子甲为人之妻,私逃,被捕获以及自首,年小,身高不满六尺,应否论处?婚姻曾经官府认可,应论处;未经认可,不应论处。

古文:女子甲去夫亡,男子乙亦闌亡,相夫妻,甲弗告請,居二歲,生子,乃告請,乙即弗棄,而得,論可?

现代文:女子甲离夫私逃,男子乙也无通行凭证而逃亡,结为夫妻,甲没有把私逃的事实告诉乙,过了两年,生了孩子,才知告实情,乙便没有休弃甲,然后被捕获,应如何论处?

古文:當黥城旦舂。

现代文:应黥为城旦、舂。

古文:甲取人亡妻以為妻,不智亡,有子焉,今得,問安置其子?

现代文:甲娶他人私逃的妻为妻,不知道私逃的事,已有了孩子,被捕获,问其子应如何处置?

古文:當畀。

现代文:应给还。

古文:或入公,入公異是。

现代文:有的认为应没收归官。

古文:其棄妻亦當論不當?

现代文:没收归官与律意不合。

古文:貲二甲。

现代文:休妻而不登记,罚二甲。

古文:妻賸臣妾、衣器當收不當?不當收。

现代文:所休的妻应否也加论处?应罚二甲。 丈夫有罪,妻先告发,不没收为官婢。

古文:妻有罪以收,妻賸臣妾、衣器當收,且畀夫?

现代文:妻陪嫁的奴婢,衣物应否没收?不应没收。妻有罪被收,妻陪嫁的奴婢,还是给其丈夫?

古文:畀夫。

现代文:给其丈夫。

古文:同母異父相與奸,可論?

现代文:同母不同父的人通奸,如何论处?

古文:棄布。

现代文:应弃市。

古文:甲、乙交與女子丙奸,甲、乙以其故相刺伤,丙弗智,丙論可?

现代文:甲、乙都和女子丙通奸,甲、乙因此互相刺伤,丙不知情,丙应如何论处?

古文:毋論。

现代文:不予论处。

古文:女子為隸臣妻,有子焉,今隸臣死,女子北其子,以為非隸臣子,問女子論可?

现代文:女子为隶臣之妻,有子,现隶臣已死,女子将其子从家中分出,作为不是隶臣之子,问妇子应如何论处?

古文:或黥顏頯為隸妾,或曰完,完之當。

现代文:有的认为应在额上和颈部刺墨,有的认为应处以完刑,处完刑是妥当的。

古文:以其乘車載女子,可論?

现代文:用其乘车载妇子,如何论处?

古文:貲二甲。

现代文:应罚二甲。

古文:以乘馬駕私車而乘之,毋論。

现代文:用驾乘车的马驾私人的车而载女子,则不予论处。

古文:可謂?欲去秦屬是謂。

现代文: 臣属于秦的少数民族的人,对其主长不满而想去夏的,不予准许。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 去夏 ?

古文:臣邦父母產子及產它邦而是謂。可謂?

现代文:想离开秦的属境,称为去夏。 真臣邦君公有罪,应判处耐刑以上,可使赎罪。 什么叫 真 ?

古文:臣邦父、秦母謂。

现代文:臣属于秦的少数民放的父母生子,以及出生在其他国的,称为真。

古文:炎之可?

现代文:什么叫 夏子 ?

古文:當者侯不治騷馬,騷馬蟲皆麗衡厄鞅轅,是以炎之。

现代文:父为臣属于秦的少数民族,母亲是秦人,其子称为夏子。 诸侯国有来客,用火熏其车上的衡轭。 为什么要用火熏?

古文:可謂?亡校券右為害。

现代文:倘如诸侯国不处治马身上的寄生虫,寄生虫都附着在车的衡轭和驾马的皮带上,所以要用火熏。什么叫 丢失契券而造成危害, 丢失了作为凭证的右券,为造成危害。 出使到诸侯国,臣服于秦的属国,随同出使的邦徒和伪使不归来,使臣不连坐。 什么叫 邦徒 、 伪使 ?

古文:可謂?徒、吏與偕使而弗為私舍人,是謂?

现代文:与使臣一起出使的本国随从和吏,不是使臣自己的舍人的,称为邦徒、伪使。

古文:邦亡來通錢過萬,已復,後來而得,可以論之?

现代文:逃亡出境的人向国内行贿,数目超过万钱,已得到宽免,后来回国,又因盗窃被捕获,应如何论处?以行贿罪论处。

古文:以通錢。智人通錢而為臧,其主已取錢,人後告臧者,臧者論不論?

现代文:知道他人行贿而代为收藏钱财,钱的主人已将钱取走,事后才有人控告藏钱的人,藏钱的应否论罪?应论罪。

古文:不論論。甲誣乙通一錢黥城旦罪,問甲同居、典、老當論不當?

现代文:甲诬告乙行贿一钱而有应处黥城旦的罪,问甲的同居、里典、伍老应否论罪?不应当。

古文:不當。可謂?

现代文: 邦客的未布吏,就和他交易,罚一甲。

古文:詣符傳於吏是謂。

现代文:什么叫 布吏 ?

古文:內公孫毋爵者當贖刑,得比公士贖耐不得?

现代文:把通行凭证送交官吏,称为布吏。没有爵位的宗室子孙应判处赎刑的,可否与公士同样减处赎耐?可以同样判处。

古文:得比焉。越里中之與它里界者,垣為不為?

现代文:越过里与其他里之间的界墙,该墙是不是 院 ?

古文:巷相直為;宇相直者不為。

现代文:两巷相对,其间的墙是院;两屋相对,其间的墙不是院。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宫均人?

古文:宮中主循者。

现代文:是官中主管巡查的人。

古文:可謂,宮隸有刑,是謂。

现代文:什么叫宫更人?宫内奴隶曾受肉刑的,称为官更人。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官狡士,外狡士?

古文:皆主王犬者。

现代文:都是管理秦王的狗的人。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甸人?

古文:守孝公、公冢者。

现代文:甸人是看守孝公、献公墓的人。

古文:可謂宦及智於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為。

现代文:什么叫 宦者显大夫 ?做官达到为王所知,以及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都是 显大夫 。

古文:◎◎◎◎◎◎◎◎◎◎◎?

现代文:什么叫 爨人 ?是古代管烧的人。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集人?

古文:古主爨者。

现代文:是古时管采集薪柴的人。什么叫 耐卜隶 、 耐史隶 ?

古文:可謂?古主取薪者。

现代文:应处耐刑的卜、史都加耐刑而作为卜、史隶。后来已修改律文,与其他人同样处理。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 人貉 ?

古文:卜、史當耐者皆耐以為卜、史隸。後更其律如它。

现代文:所谓人貉,其子要去奉养主人,不去奉养主人,即应没收归官,虽然不奉养主人,但向主人缴纳粮食的,不予没收,给予主人。什么叫 署人 、 更人 ?

古文:可謂?謂者,其子入養主之謂也。不入養主,當收;雖不養主而入量者,不收,畀其主。

现代文:假设牢狱有六处看守岗位,囚犯经过一处岗位的地段出入,经由出入的岗位名为署人,其他都是更人,一说看守囚犯的就是更人,进行督察的是署人。什么叫 窦署 ?窦署就是去署,还是不是去署,如果是,应如何论处,就是去署。什么叫 率敖 ?

古文:可謂?

现代文:率敖就是充当里典。

古文:耤牢有六署,囚道一署旞,所道旞者命曰,其它皆為;或曰守囚即,原者。可謂?即去,且非是?是,其論可?

现代文:什么叫 逵卒 ?

古文:即去署。

现代文:有大徭而聚众打群架,称为逵卒。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旅人?

古文:當里典謂。

现代文:寄居和外来作客的人,称为旅人。什么叫 室人 ?

古文:可謂?有大而曹相趣,是謂。

现代文:什么叫 同居 ? 同居 就是同人户中同母的人。

古文:可謂?寄及客,是謂。

现代文:室人就是一家,都应罪人而连坐。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 瓊 ? 瓊 就是玉上的检,如果丢失了玉或都被人替换了,看检可以知道玉的大小,据以论处,并决定用多少钱赔偿。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熏玉?

古文:獨戶母之謂。

现代文:就是诸侯国的客人出使来秦,应以玉赠送给王。

古文:者,一室,盡當坐罪人之謂。

现代文:什么叫 面 ? 面 就是假使秦人出使,有他国能干的官吏和队伍陪行,称他国官吏为,队伍为面。

古文:可謂?

现代文:什么叫 赃人 ?

古文:者,玉檢。節亡玉若人貿之,視檢智小大以論及以齎負之。

现代文:赃人,如甲将自己的衣物钱财藏到乙家,于是报告说东西丢了,想使乙成为盗窍,而实际乙并不盗窃。 贷人赢律及介人 ,什么叫 介人 ?

古文:可謂?者候客節來使入秦,當以玉問王之謂。

现代文:不应借给钱的,借给了,称为介人。 氣人贏律及介人。 什么叫 介人 ?

古文:可謂?

现代文:不应发给粮食的,错发了,称为介人。

古文:耤秦人使,它邦耐吏、行旞與偕者,命客吏曰,行旞曰。

现代文:怎样是 大痍 ? 大痍 就是肢体可能还没有断,但需要将长叫两个人扶回来,称为大痍。怎样是 大误 ?

古文:可謂?者,甲把其衣錢匿臧乙室,即告亡,欲令乙為之,而實弗之謂。

现代文:错算人户,牛马以及价值超过六百六十钱的财货,就是大误,其他为小。什么叫 羊驱 ?

古文:?可謂?

现代文:羊躯是一种可以吃的草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