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义

古文: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

现代文:聘礼的含义:爵为上公的诸侯,派卿出聘用七个介;爵为侯伯的诸侯,派卿出聘用五个介;爵为子男的诸侯,派卿出聘用三个介。这是为了表明贵贱。

古文:介绍而传命,君子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

现代文:聘宾将介一溜儿排开,一个挨着一个地站着,然后才传达聘君的命令,这是君子对于他所尊敬的人极其尊敬,不敢有所简慢的表示。

古文:三让而后传命,三让而后入庙门,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

现代文:聘宾辞让三次以后才传达聘君的问候,谦让了三次以后才随着摈者进入庙门,进门之后,主君又互行了三次揖礼才来到堂阶跟前,升堂之前,彼此又互相谦让了三次,然后才主君率先登阶,聘宾接着登阶。这些都是表示尊敬谦让的。

古文:君使士迎于竟,大夫郊劳,君亲拜迎于大门之内而庙受,北面拜贶,拜君命之辱,所以致敬也。

现代文:聘宾到达主国国境,主君派士将聘宾迎入境内;聘宾来至近郊,主君又派大夫前去慰劳;聘宾来至主国庙门之外,主君亲自拜迎于庙门之内,然后在庙中接受聘宾转达聘君派其来访之意;聘宾献上带来的礼物,主君面朝北拜谢厚赐,拜谢聘君的派遣使者光临。

古文:敬让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

现代文:这些都是表示主君对聘宾、聘君的尊敬谦让的。尊敬谦让,这是君子之间互相交往应有的态度。

古文:故诸侯相接以敬让,则不相侵陵。

现代文:所以诸侯之间互相尊敬谦让,就不会互相侵略欺凌了。

古文: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

现代文:主国接待聘宾,由卿为上摈,大夫为承摈,士为绍摈。

古文: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觌、致饔饩、还圭璋、贿赠、飨食燕,所以明宾客君臣之义也。故天子制诸侯,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

现代文:上述种种,都是为了表示宾主之间、君臣之间应有的礼数。所以,天子为诸侯订立制度;每年派大夫互相聘问,每三年派卿互相聘问,以礼来互相勉励。

古文:使者聘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所以愧厉之也。

现代文:如果使者来聘时,礼节上有错误,主国国君就不亲自为使者举行飨礼和食礼,以此来使使者感到羞愧并激发他自我勉励。

古文:诸侯相厉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

现代文:如果诸侯都能够以礼互相勉励,那就对外不会互相侵犯,对内不会互相欺凌。

古文: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兵不用而诸侯自为正之具也。

现代文:这就是天子为什么能够驾驭诸侯而不必使用武力,而使诸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