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流部

古文:厮打

现代文:厮打

古文:教官子与县丞子厮打,教官子屡负,归而哭诉其母。

现代文:教书先生的儿子与县官的儿子打架,教书先生的儿子总是吃亏,回家后向母亲哭诉。

**古文:母曰: 彼家终日吃肉,故恁般强健会打。你家终日吃腐,力气衰微,如何敌得他过? **

现代文:母亲说: 人家整天吃肉,自然身强力壮,咱们家整天吃豆腐,当然体瘦力弱,怎么能打得过他呢?

**古文:教官曰: 这般我儿不要忙,等祭过了丁,再与他报复便了。 **

现代文:教书先生说: 这样,我儿不要着急,等祭过了孔子,再找他报仇就是了。

古文:钻刺

现代文:钻刺

古文:鼠与黄蜂为兄弟,邀一秀才做盟证,秀才不得已往,列为第三人。

现代文:鼠和黄蜂结拜为兄弟,邀请一个秀才去做证,秀才不得已去了,只被排在第三位。

**古文:一友问曰: 兄何居乎鼠辈之下? **

现代文:朋友问他: 老兄为何甘心居于鼠辈之下?

**古文:答曰: 他两个一会钻,一会刺,我只得让他些罢了。 **

现代文:秀才回答说: 他们两个一个会钻,一个会刺,我只得让着他们些了。

古文:证孔子

现代文:证孔子

古文:两道学先生议论不合,各自诧真道学而互诋为假,久之不决,乃请证于孔子。

现代文:有两个道学先生观点不同,都说自己是真道学,别人是假道学,争论不休,于是请孔子给判断一下。

古文:孔子下阶,鞠躬致敬而言曰: 吾道甚大,何必相同。

现代文:孔子走下台阶,鞠躬致敬说道: 吾道甚大,何必相同。

**古文:二位老先生皆真正道学,丘素所钦仰,岂有伪哉。 **

现代文:二位老先生都是真正道学,我一直都很钦佩景仰,哪会有假呢?

古文:两人各大喜而退。

现代文:两人欢欢喜喜地回去了。

**古文:弟子曰: 夫子何谀之甚也? **

现代文: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说: 你奉承他们为何那样厉害呢?

**古文:孔子曰: 此辈人哄得他动身就够,惹他怎么! **

现代文:孔子回答说: 这种人哄得走就行了,惹他干什么!

古文:三上

现代文:三上

古文:一儒生,每作文字谒先辈。

现代文:有一个秀才,每次作完文章都拜请前辈指教。

**古文:一先辈评其文曰: 昔欧阳公作文,自言多从三上得来,子文绝似欧阳第三上得者。 **

现代文:一位前辈评价他的文章说: 古有欧阳公作文,自己说大多是从三上得来,你的文章特别像欧阳公第三上得到的那样。

古文:儒生极喜。

现代文:秀才特别高兴。

**古文:友见曰: 某公嘲尔。 **

现代文:他的朋友听见了,对他说: 那人是在嘲笑你。

**古文:儒生曰: 比我欧阳,何得云嘲? **

现代文:秀才问: 把我比做欧阳,怎么能说是嘲笑我呢?

**古文:答曰: 欧阳公三上,谓枕上、马上、厕上;第三上,指厕也。 **

现代文:朋友回答说: 欧阳先生的三上,说的是:枕上、马上、厕上;第三上,指厕所呀。

古文:儒生方悟。

现代文:秀才这时才明白人家是在讥笑他。

古文:平上去入

现代文:平上去入

古文:某日,有友人之子结婚。晓岚携了礼物一样去吃喜酒。

现代文:有一天,一个朋友的儿子结婚,纪晓岚带了一样礼物去吃喜酒。

古文:俟来客坐定,晓岚缓缓取出礼物,是一部《诗韵大全》。

现代文:等到客人都到齐了,纪晓岚才慢慢地拿出礼物,是一部《诗韵大全》书。

**古文:有客人某觅了,对晓岚曰: 以书本作为贺礼,倒是少见,可否听听你送这样礼物的用意? **

现代文:有个客人看见了,就对纪晓岚说: 用书作贺礼,倒是很少见,能不能听听您送这件礼物的用意?

**古文:晓岚说道: 诗韵之书,所谈不外是 平、上、去、入 ,结婚之事,也不外是 平、上、去、入 ,我送这样礼物,祝他们早生贵子,谁说不宜? **

现代文:纪晓岚说: 诗韵之书,所谈不外乎是 平、上、去、入 ,结婚的事,也不外乎是 平、上、去、入 ,我送这样的礼物,是祝他们早生贵子,谁说不适合?

古文:座上宾客一听,无不捧腹。

现代文:在座的客人听了以后,没有不捧腹大笑的。

古文:与人家吃

现代文:与人家吃

**古文:某甲将投也,阎王问他: 愿与人家吃,还是愿吃人家的? **

现代文:有个人要投胎人世,阎王问他: 愿意给人家吃,还是愿吃人家的?

古文:彼思自己的东西,如何舍得与人吃,乃谓愿吃人家的。

现代文:他想:自己的东西,怎么舍得给别人吃?于是就说愿意吃人家的。

古文:及投生,己父为佣,帮于人,已而己亦佣于人,终年辛苦非凡。

现代文:等到投生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佣人,自己长大了便子继父业,也成了佣人,一生非常辛苦。

古文:乃悟及阎王语,原来吃人家的,就是帮佣。

现代文:这时,他才明白阎王的话,原来吃人家的就是当佣人。

**古文:谓来世他若再问起我来,我一定连连曰: 与人家吃,与人家吃。 **

现代文:于是他想:来世如果阎王再问起来,我一定连连说: 给人家吃,给人家吃。

古文:作诗自娱

现代文:作诗自娱

古文:许义方之妻刘氏,以端洁自许。

现代文:许义方的妻子刘氏,自命行为端正。

**古文:义方尝出,经年始归,语其妻曰: 独处无聊,得无与邻里亲戚往来乎? **

现代文:义方曾经外出一年,第二年才回来。他对妻子说: 你自己单独生活没有意思,没和邻里亲戚往来吗?

**古文:刘曰: 自君之出,惟闭门自守,足未尝履阈。 **

现代文:刘氏说: 自从夫君外出,我一直闭门自守,脚都没出过大门。

**古文:义方嗟叹不已。又问: 何以自娱? **

现代文:义方感叹不已,又问: 那你自己怎样娱乐呢?

**古文:答: 惟时作小诗以适情耳。 **

现代文:刘氏回答: 只是有时作作小诗,用来排解孤独和寂寞罢了。

**古文:义方欣然命取诗观之,开卷第一篇题云: 月夜招邻僧闲话。 **

现代文:义方非常高兴,让她把写的诗拿来看看。他打开诗卷,第一篇写道: 月夜招邻僧闲话。

古文:盗牛

现代文:盗牛

**古文:有盗牛被枷者,亲友问曰: 汝犯何罪至此? **

现代文: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牛,被披枷带锁示众,一个亲友看见了,就问他: 你到底犯了什么罪,竟然到了这种地步?

**古文:盗牛者曰: 偶在街上走过,见地下有条草绳,以为没用,误拾而归,故连此祸。 **

现代文:偷牛的人说: 我从街上走过,偶然看见地面上有一根草绳,以为是没用的东西,就误把它捡起来拿回家了,没想到竟会遭到这种灾祸。

**古文:遇者曰: 误拾草绳,有何罪犯? **

现代文:有个过路人听见了说: 误捡了一根草绳,犯了什么罪呢?

**古文:盗牛者曰: 因绳上还有一物。 **

现代文:偷牛的人说: 因为绳子上面还有一样东西。

**古文:人问: 何物? **

现代文:过路人问他是什么东西。

**古文:对曰: 是一只小小耕牛。 **

现代文:偷牛的人回答说: 是一头小小的耕牛。

古文:缠住

现代文:缠住

**古文:一螃蟹与田鸡结为兄弟,各要赌跳过涧,先过者居长。田鸡溜便早跳过来,螃蟹方行,忽被女子撞见,用草捆住。田鸡见他不来,回转唤云: 缘何还不过来? 蟹曰: 不然几时来了,只因被这歪刺骨缠住在此,所以耽迟来不得。 **

现代文:青蛙只一跳就早早地过了水沟。螃蟹刚要走,忽然被一个女人用草把它捆住了。青蛙见螃蟹迟迟不过来,便转身叫道: 什么原因,为什么还不过来? 螃蟹回答说: 只因为被这个女人缠住在这里,所以给耽误了,迟迟不能过来。要不然,早就过来了。

古文:老鳏

现代文:老鳏

**古文:苏州老鳏,人问: 有了令郎么? **

现代文:苏州有个老光棍,有个人问他说: 有了儿子吗?

古文:答云: 提起小儿,其实心酸。

现代文:老光棍回答说: 一提起小儿,实在让人心酸。

古文:前面妻祖与妻父定亲,说得来垂成了,被一个天杀的用计矗退了。

现代文:当初,我妻子的爷爷给我丈人定亲,眼看着成功了,却被一个该死的王八蛋设计搅散了。

**古文:致使妻父不曾娶得妻母,妻母不曾养得贱内,至今小儿杳然。 **

现代文:以致我的老丈人没娶成丈母娘,而我丈母娘也就没生下我老婆,直到今天,我的儿子仍没有踪影。

古文:醵金

现代文:醵金

**古文:有人遇喜事,一友封分金一星往贺。乃密书封内云: 现五分,赊五分。 **

现代文:有个人家里办喜事,他的一位朋友给他送的贺礼只有极少的一点点,贺礼的信封里面有一张纸,上面写着: 现金五分,赊五分。

古文:已而此友亦有贺分。

现代文:没过多久,那位朋友的家里也有喜事,他也用极少的一点点贺礼来回敬。

**古文:其人仍以一星之数答之,乃以空封往,内书云: 退五分,赊五分。 **

现代文:于是,他封了一封空的贺礼,里面用信纸写着: 退五分,赊五分。

古文:露水桌

现代文:露水桌

古文:一人偶见露水桌子,因以指戏写 谋篡 字样。

现代文:有一个人偶然看到一张桌子满是露水,于是就用手指头在桌面上写了 谋篡 等字闹着玩。

古文:被一仇家见之,夺桌就走,往府首告。

现代文:没想到被一个仇人看见了,仇人夺过桌子就走,前往官府去告发。

**古文:及官坐堂,露水已为日色曝干,字迹减去,官问何事,其人无可说得,慌曰: 小人有桌子一堂,特把这张来看样,不知老爷要买否? **

现代文:等到官员上堂时,露水已经被太阳晒干了,字迹也消失了。官员问他有什么事情,他无话可说,便慌慌张张禀告说: 小人有许多这样的桌子,特拿了一张来给老爷看看样,不知道老爷是否要买?

古文:僧士诘辩

现代文:僧士诘辩

**古文:秀才诘问和尚曰: 你们经典内 南无 二字,只应念本音,为何念作 那摩 ? **

现代文:秀才责问和尚说: 你们经典内 南无 二字,只应该念做本音,为什么念做 那摩 ?

古文:僧亦回问云: 相公四书上 於戏 二字,为何亦读作 呜呼 ?

现代文:和尚也反问说: 四书上 於戏 二字,为何也读做 呜呼 ?

**古文:如今相公若读 於戏 ,小僧就念 南无 ;相公若是 呜呼 ,小僧自然 那摩 。 **

现代文:现今你如果读成 於戏 ,我就念 南无 ;你如果念成 呜呼 ,我自然念成 那摩 。

古文:识气

现代文:识气

**古文:一瞎子双目不明,善能闻香识气。有秀才拿一《西厢记》与他闻。曰: 《西厢记》。 **

现代文:有个瞎子,擅长闻香识别气味。有个秀才拿《西厢记》给他闻,瞎子说: 《西厢记》。

**古文:问: 何以知之? 答曰: 有些脂粉气。 **

现代文:秀才问瞎子凭什么猜到的,瞎子回答说: 我闻到些许脂粉气味。

**古文:又拿《三国志》与他闻。曰: 《三国志》。 **

现代文:秀才又拿《三国志》给他闻,瞎子闻了闻说: 是《三国志》。

**古文:又问: 何以知之? 答曰: 有些兵气。 **

现代文:秀才又问是怎么猜到的,瞎子回答说: 书中有些兵刃的气息。

**古文:秀才以为奇异。却将自作的文字与他闻。瞎子曰: 此是你的佳作。 **

现代文:秀才感到十分奇怪惊异,就把自己写的文章给他闻,瞎子说: 这是你的佳作。

**古文:问: 你怎知? **

现代文:秀才问: 你是怎么知道的?

**古文:答曰: 有些屁气。 **

现代文:瞎子回答说: 有些屁气。

古文:后场

现代文:后场

古文:宾主二人同睡,客索夜壶。

现代文:主人和客人睡在一屋内,客人找夜壶。

**古文:主人说: 在床下,未曾倒得。 **

现代文:主人说: 在床下,没有倒掉。

古文:只好棚过头地场,后场断断再来不得了。

现代文:客人只能经过头一场,后场肯定再来不得了。

古文:借粮

现代文:借粮

古文:孔子在陈绝粮,命颜子往回回国借之。以其名与国号相同,冀有情熟。

现代文:孔子带着弟子在陈国不被陈国容纳,师生饿得发慌,孔子就叫颜回到回回国去借粮,考虑到颜回的回与回回国的名号一样,会有亲情之感,一定会成功。

**古文:子贡请往,自称平昔极奉承。常曰: 赐也何敢望回回。 **

现代文:弟子子贡请求去借粮,见了回回国酋长,极尽奉承,并用孔子的一句话 赐也何敢望回回。

古文:群回大喜。以白粮一担,先令携去,许以陆续运付。

现代文:博得回回高兴,给白面一担,叫他先带回去,以后还要陆续运去。

**古文:子贡归,述之夫子。孔子攒眉曰: 粮便骗了一担,只是文理不通。 **

现代文:子贡回来告诉孔子,孔子皱紧眉毛说: 粮虽然骗了一担,只是文理不通。

古文:杨相公

现代文:杨相公

**古文:一人问曰: 相公尊姓? **

现代文:一个人问另一个人: 贵姓?

**古文:曰: 姓杨。 **

现代文:那人答: 姓杨。

**古文:其人曰: 既是羊,为甚无角? **

现代文:这人说: 既然是羊,怎么没有角?

**古文:士怒曰: 呆狗入出的。 **

现代文:那人怒骂道: 呆狗入出的。

**古文:那人错会其意,曰: 嗄! **

现代文:这人会错了意说: 嗄!原来如此!

古文:无一物

现代文:无一物

**古文:穷人往各寺院,窃取神物灵心。止有土地庙未取,及去挖开,见空空如也。乃骇叹曰: 看他巾便戴一顶,原来腹中毫无一物! **

现代文:有个穷人到各寺院窃取神物灵心,只有土地庙还没有去偷,等到他来到土地庙挖开土地爷的肚皮,见肚子里什么也没有,便惊叹道说: 看他头巾倒是戴了一顶,原来腹中毫无一物!

古文:穷秀才

现代文:穷秀才

古文:有初死见冥王者,王谓其生前受用太过,判来生去做一秀才,与以五子。

现代文:有个刚刚死去的人,见到了阎王,阎王说他生前享乐挥霍太过分,就判他来生做个秀才,并生养五个儿子。

**古文:鬼吏禀曰: 此人罪重,不应如此善遣。 **

现代文:鬼吏禀报说: 这个人罪行很重,不该对其如此行善道。

古文:王笑曰: 正惟罪重,我要处他一个穷秀才,把他许多儿子,活活累杀他罢了。 凑不起

现代文:阎王笑着说: 正因为其罪重,我要判他来生做个穷秀才,让他许多儿子活活累死他。 凑不起

古文:一士子赴试。艰于构思。

现代文:有个人应考,深感构思艰难,始终不能成篇。

**古文:诸生随牌俱出。接考者候久。甲仆问乙仆曰: 不知作文一篇,约有多少字? **

现代文:许多考生都出了考场,接他的人等候他已有很长时间,甲仆问乙仆说: 不知道做一篇文章,约用多少字?

**古文:乙曰: 想来不过五六百。 **

现代文:乙回答说: 大概不超过五六百。

**古文:甲曰: 五六百字,难道胸中便没有了,此时还不出来? **

现代文:甲说: 五六百字,难道肚里还没有?为何此时还不出来?

**古文:乙曰: 五六百字虽有在肚里,只是一时凑不起来耳。 **

现代文:乙回答说: 肚里虽然有五六百字,只是一时凑不起来呀!

古文:不完卷

现代文:不完卷

古文:一生不完卷,考了四等,受杖。

现代文:有个考生未做完试卷,判为四等受到杖罚。

**古文:对友曰: 我只缺得半篇。 **

现代文:考生对其朋友说: 我只不过缺了半篇。

**古文:友云: 还好,若做完,看了定要打杀。 **

现代文:朋友回答道: 还好,如果做完,看了定要被打死。

古文:求签

现代文:求签

**古文:一士岁考求签。通陈曰: 考在六等求上上,四等下下。 **

现代文:有个人参加岁考后算命求签,祈求说: 考在六等最好,考在四等最不好。

古文:庙祝曰: 相公差矣。

现代文:庙里管签人说: 你错了。

**古文:四等止杖责,如何反是下下? **

现代文:考在四等只受到杖罚,怎么反是最不好?

古文:士曰: 非汝所知,六等黜退,极是干净。

现代文:那个人说: 你有所不知,考在六等赶出去极为痛快。

**古文:若是四等,看了我的文字,决被打杀。 **

现代文:如果考在四等,看了我写的东西,一定会被打死。

古文:梦入泮

现代文:梦入泮

**古文:府取童生祈梦。 考可望入泮否? **

现代文:官府考取秀才,有个人考前祈梦说: 不知考试能否考中?

**古文:神问曰: 汝祖父是科甲否? **

现代文:神问道: 你祖父是否科甲出身?

**古文:曰: 不是。 **

现代文:回答说: 不是。

**古文:又问: 家中富饶否? **

现代文:又问: 家中富裕吗?

**古文:曰: 无得。 **

现代文:回答说: 不富裕。

**古文:神笑曰: 既是这等,你做甚么梦! **

现代文:神笑道: 既是这样,你还做什么梦!

古文:谒孔庙

现代文:谒孔庙

古文:有以银钱汇缘入泮者,拜谒孔庙。孔子下席答之。

现代文:有个用钱买通入学的人,拜谒孔庙,孔子从神座上下来答谢。

**古文:士曰: 今日是夫子弟子礼,应坐受。 **

现代文:那个人说: 今天是您的弟子拜您,您应该坐在神座上接受礼拜。

**古文:孔子曰: 岂敢,你是孔方兄的弟子,断不受拜。 **

现代文:孔子说: 岂敢,你是孔方兄的弟子,绝对不能受拜。

古文:狗头师

现代文:狗头师

古文:馆师岁暮买舟回家。

现代文:有个教书先生乘船回家。

**古文:舟子问曰: 相公贵庚? **

现代文:艄公问他: 您多大年纪了?

**古文:答曰: 属狗的,开年已是五十岁了。 **

现代文:先生回答说: 属狗的,过了年就是五十岁了。

**古文:舟人曰: 我也属狗,为何贵贱不等? **

现代文:艄公说: 我也属狗,为什么你我贵贱不同?

**古文:又问: 哪一月生的? 答曰: 正月。 **

现代文:艄公又问先生哪个月生的,先生回答说: 正月。

**古文:舟子大悟曰: 是了是了,怪不得!我十二月生,是个狗尾,所以摇了这一世。相公正月生,是狗头,所以教了这一世。 **

现代文:艄公一听恍然大悟,说: 对了,对了,怪不得我们贵贱不同,这是因为我生在十二月是个狗尾,所以摇了这一生;你是正月生的,是个狗头,所以教了这一生。

古文:狗坐馆

现代文:狗坐馆

**古文:一人惯说谎。对亲家云: 舍间有三宝,一牛每日能行千里;一鸡每更止啼一声;又一狗善能读书。 **

现代文:有个人惯说谎话,对亲家说: 家里有三宝:一牛每日能行千里,一鸡每更只啼一声,又有一狗擅长读书。

**古文:亲家骇云: 有此异事,来日必要登堂求看。 **

现代文:亲家听了十分震惊,说: 有此奇特的事,来日一定要登门看看。

**古文:其人归与妻述之。 一时说了谎,怎生回护? 妻曰: 不妨,我自有处。 **

现代文:好说谎的人回家后把自己说的谎话告诉了妻子,并为一时说了谎不好圆场而犯愁。妻子说: 不怕,我自有办法。

**古文:次日,亲家来访,内云: 早上往北京去了。 **

现代文:第二天亲家来访,说谎人的妻子说: 丈夫早上到京城去了。

**古文:问几时回?答曰: 七八日就来的。 **

现代文:亲家问几时回来,回答说: 七八天就回来。

**古文:又问为何能快,曰: 骑了自家牛去。 **

现代文:亲家又问: 怎能那么快就回来? 回答说: 骑了自家的牛去的。

**古文:问: 宅上还有报更鸡? **

现代文:亲家问: 你家里的报更鸡呢?

**古文:适值亭中午鸡啼,即指曰: 只此便是,不但夜里报更,日闻生客来也报的。 **

现代文:这时,院子里正好有鸡啼鸣,说谎人的妻子马上指其说: 那个鸡便是,不但夜里啼鸣报更,白天听到客人来也要报的。

**古文:又问: 读书狗请借一观。 **

现代文:亲家又问: 读书狗请让我看一看。

**古文:答曰: 不瞒亲家说,只为家寒,出外坐馆去了。 **

现代文:回答说: 不瞒亲家说,只为家寒,那狗出外住馆教书去了。

古文:讲书

现代文:讲书

古文:一先生讲书,至 康子馈药 。徒问: 是煎药是丸药? 先生向主人夸奖曰: 非令郎美质不能问,非学生博学不能答。

现代文:有个先生讲书讲到康子赠药时,学生问是煎药还是丸药,先生向主人夸奖道: 非你的儿子聪明绝顶不能问,非我学识渊博不能答。

**古文:上节 乡人傩 ,傩的自然是丸药。下节又是煎药。不是用炉火,如何就 厩焚 起来! **

现代文:上一节讲 乡人傩 ,举行驱疫逐鬼的活动,用的自然是丸药,下节肯定用的是煎药,否则炉火怎么会把马棚燃烧起来呢?

古文:请先生

现代文:请先生

古文:一师惯谋人馆,被冥王访知,着夜叉拿来。

现代文:有个教书先生一向好图谋到富贵人家教书,其劣行被冥王知道了,便让夜叉去捉拿他。

**古文:师躲在门内不出。鬼卒设计哄骗曰: 你快出来,有一好馆请你。 **

现代文:先生躲在门内不出来,鬼卒设计哄骗说: 你快点出来,有个好地方请你去教书。

古文:师闻有馆,即便趋出,被夜叉擒住。

现代文:先生听了,立即跑出来,被夜叉擒住。

**古文:先生曰: 看你这鬼头鬼脑,原不像个请先生的。 **

现代文:先生说: 看你这鬼头鬼脑,本来就不像请先生的。

古文:兄弟延师

现代文:兄弟延师

古文:有兄弟两人,共延一师,分班供给。

现代文:有兄弟二人,请了一个教书先生,膳食轮流供给。

古文:每交班,必互嫌师瘦,怪供给之不丰。

现代文:每次轮换时,兄弟两人都嫌教书先生体瘦,责怪对方膳食不好。

古文:于是兄弟交师于约。师轮至日,即称斤两以为交班肥瘦之验。

现代文:于是兄弟俩约定,等到轮换之日,用秤称一下教书先生的体重作为轮换时肥瘦的凭证。

古文:一日,弟将交师于兄,乃令师餐而去,即上秤,师偶撒一屁。

现代文:一天,弟弟欲将教书先生交给哥哥,于是令教书先生饱食后再去称量。

**古文:乃咎之曰: 秤上买卖,岂可轻易撒出。说不得原替我吃了下去。 **

现代文:到了称体重的时候,教书先生碰巧放了一屁,弟弟立即责怪说: 秤上买卖,岂可轻易放出,快替我吃了下去。

古文:退束脩

现代文:退束脩

古文:一师学浅。善读别字,主人恶之。

现代文:有个先生爱读别字,主人很讨厌他。

古文:与师约,每读一别字,除脩一分。

现代文:便和先生约定,每读一别字去掉酬金一分。

**古文:至岁终,退除将尽。止余银三分,封送之。师怒曰: 是何言兴,是何言兴! **

现代文:到了年终的时候,按照约定扣除念别字的罚金,酬金只剩三分银子,主人送给先生,先生大怒说: 是何言舆,是何言舆?

**古文:主人曰: 如今再扣二分,存银一分矣。 **

现代文:主人说: 现在又扣二分,仅存银一分了。

**古文:东家母在旁曰: 一年辛苦,半除也罢。 **

现代文:主人的妻子在旁边说: 一年辛苦,除掉酬金一半就行了。

**古文:先生近前作谢曰: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

现代文:先生上前作谢说: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古文:主人曰: 恰好连这一分,干净拿进去。 赤壁赋

现代文:主人说: 恰好连这一分全都拿回去。 赤壁赋

古文:庸师惯读别字。

现代文:有个平庸的教书先生好读别字。

古文:一夜,与徒讲论前后《赤壁》两赋,竟念 赋 字为贼字。

现代文:一天晚上为学生讲授《赤壁》前后两赋,竟把 赋 字念成 贼 字。

**古文:适有偷儿潜伺窗外,师乃朗诵大言曰: 这前面《赤壁贼》呀。 **

现代文:正巧有个小偷潜藏在窗外,教书先生高声朗诵道: 这前面《赤壁贼》呀。

古文:贼大惊,因思前面既觉,不若往房后穿逾而入。

现代文:小偷十分惊慌,心想房前已被人察觉,不如到房后穿越而入。

古文:时已夜深,师讲完,往后房就寝。

现代文:此时夜已深,教书先生已经讲完,到后房就寝。

**古文:既上床,复与徒论后面《赤壁赋》,亦如前读。偷儿在外叹息曰: 我前后行藏,悉被此人识破,人家请了这样先生,看家狗都不消养得了! **

现代文:上床后又与学生论后面《赤壁赋》,如前读成 赤壁贼 ,小偷在房外听后叹息道: 我前后行踪都被此人识破,人家请了这样的先生,看家狗都不需要养了!

古文:於戏左读

现代文:於戏左读

古文:有蒙训者,首教《大学》。至 於戏前王不忘 句,竟如字读之。

现代文:有个启蒙先生,先教《大学》篇,讲到 於戏前王不忘 句,竟然按字读音。

**古文:主曰: 误矣,宜读作 呜呼 。 **

现代文:主人说: 错了,应读成 呜呼 。

古文:师从之。

现代文:教书先生听从了主人的意见。

古文:至冬间,读《论语》注: 傩虽古礼而近於戏。 乃读做呜呼。

现代文:到了冬天,读《论语》注 傩虽古礼而近於戏 ,教书先生把 於戏 读做 呜呼 。

**古文:主人曰: 又误矣,此乃於戏也。 **

现代文:主人说: 又错了,此处应读成 於戏 。

**古文:师大怒,诉其友曰: 这东家甚难理会。只 於戏 两字,从年头直与我拗到年尾。 **

现代文:教书先生十分恼怒,向其朋友诉说道: 这东家真难伺候,只 於戏 两字,从年初一直跟我拗到年末。

古文:中酒

现代文:中酒

**古文:一师设教,徒问 大学之道,如何讲? 师佯醉曰: 汝偏拣醉时来问我。 **

现代文:有个先生执教,弟子问 《大学》之道 如何讲,先生假装醉酒说: 你偏找我醉酒的时候来问我。

**古文:归与妻言之。妻曰: 《大学》是书名, 之道 是书中之道理。 **

现代文:先生回家后对妻子讲了白天弟子所求教的问题,妻子说: 《大学》是书名, 之道 是书中道理。

古文:师颔之。

现代文:先生点头称是。

古文:明日,谓其徒曰: 汝辈无知,昨日乘醉便来问我,今日我醒,偏不来问,何也?

现代文:第二天先生对弟子说: 你们无知,昨天乘我醉酒时来问我,今天我酒醒了,偏又不来问,为什么?

**古文:汝昨日所问何义? **

现代文:你昨天所问的是什么问题?

古文:对以 《大学》之道 。

现代文:弟子回答说是 《大学》之道 。

古文:师如妻言释之。

现代文:先生按照妻子的话讲解了什么是 《大学》之道 。

**古文:弟子又问: 在明明德 如何讲? **

现代文:弟子又问: 在明明德 ,如何讲?

**古文:师遽捧额曰: 且住,我还中酒在此。 **

现代文:先生急忙捧住脑袋说: 暂且停止,我现在又醉了。

古文:先生意气

现代文:先生意气

**古文:主人问先生曰: 为何讲书总不明白? **

现代文:主人问教书先生道: 为什么讲书总不明白?

**古文:师曰: 兄是相知的,我胸中若有,不讲出来,天诛地灭! **

现代文:先生说: 你是了解我的,我胸中如果有,不讲出来,天诛地灭。

**古文:又问: 既讲不出,也该坐定些。 **

现代文:主人又问: 既然讲不出,也该坐稳些。

**古文:答云: 只为家下不足,故不得不走。 **

现代文:先生回答说: 只因为家中不足,故不得不走动。

**古文:主人云: 既如此,为甚供给略淡泊,就要见过? **

现代文:主人说: 既然这样,为什么饮食供给稍差点,就牢骚满腹?

**古文:先生毅然变色曰: 若这点意气没了,还像个先生哩! **

现代文:教书先生陡然变色说: 如果这点意气没了,还像个先生吗?

古文:梦周公

现代文:梦周公

**古文:一师昼寝,而不容学生瞌睡,学生诘之。师谬言曰: 我乃梦周公耳。 **

现代文:有个教书先生,白天睡觉,而不允许学生瞌睡。学生反问先生为何白天睡觉,先生谎骗道: 我是梦周公去了。

**古文:明昼,其徒亦效之,师以戒方击醒曰: 汝何得如此? 徒曰: 亦往见周公耳。 师曰: 周公何语? **

现代文:第二天白天,其弟子也仿效先生白天睡觉,先生用戒尺击醒学生说: 你为何这样? 弟子说: 我也去见周公。 先生说: 周公说了什么?

**古文:答曰: 周公说,昨日并不曾会见尊师。 **

现代文:弟子回答说: 周公说昨天不曾会见尊师。

古文:问馆

现代文:问馆

古文:乞儿制一新竹筒,众丐沽酒称贺。

现代文:有个乞丐做了一个新竹筒,许多乞丐买酒相庆贺。

**古文:每饮毕,辄呼曰: 庆新管酒干。 **

现代文:每当喝完一竹筒,就欢呼喊道: 庆新管酒干。

**古文:一师正在觅馆,偶经过闻之,误听以为庆新馆也。急向前揖之曰: 列位既有了新馆,把这旧馆让与学生罢! **

现代文:有个教书先生正在觅馆,偶然经过听到乞丐欢呼,误听为庆新馆也,急忙上前向众乞丐作揖道: 诸位既然有了新馆,把这旧馆让给学生我吧!

古文:改对

现代文:改对

**古文:训蒙先生出两字课与学生对曰: 马嘶。 **

现代文:有个教幼童的先生出两字题让学生对,先生说: 马嘶。

**古文:一徒对曰: 鹏奋。 **

现代文:一弟子对说: 鹏奋。

**古文:师曰: 好,不须改得。 **

现代文:先生说: 好,不须再改。

**古文:又一徒曰: 牛屎。 **

现代文:又一个弟子对道: 牛屎。

**古文:师叱曰: 狗屁! **

现代文:先生叱责说: 狗屁!

**古文:徒亦揖而欲行,师止之曰: 你对也不曾对好,如何便走? **

现代文:弟子揖礼想要退下,先生让其停下说: 你对也不曾对好,为什么便要离去?

**古文:徒曰: 我对的是 牛屎 ,先生改的是 狗屁 。 **

现代文:弟子说: 我对的是 牛屎 ,先生改的是 狗屁 。

古文:挞徒

现代文:挞徒

古文:馆中二徒,一聪俊,一呆笨。

现代文:有个先生教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聪明,一个学生呆笨。

**古文:师出夜课,适庭中栽有梅树。即指曰: 老梅。 **

现代文:晚上先生教对子,正巧庭院中栽有梅树,于是指着说: 老梅。

**古文:一徒见盆内种柏,应声曰: 小柏。 **

现代文:一个学生见到盆中种柏,应声答道: 小柏。

**古文:师曰: 善。 **

现代文:先生说: 对得好。

**古文:又命一徒: 可对好些。 徒曰: 阿爹。 **

现代文:先生又让另一个学生对,学生应对道: 阿爹。

**古文:师以其对得胡说,怒挞其首。徒哭曰: 他小柏不打,倒来打阿爹。 **

现代文:先生因其胡对,怒打其头,学生哭着说: 先生不打他 小伯 ,倒来打 阿爹 。

古文:吃粪

现代文:吃粪

古文:师在田间散步,见乡人挑粪灌菜。

现代文:有个教书先生在田间散步,看见乡下人挑粪灌菜。

**古文:师讶曰: 菜是人吃的,如何泼此秽物在上? **

现代文:先生惊讶道: 菜是人吃的,为什么泼此秽物在上边?

**古文:乡人曰: 相公只会读书,不晓我农家的事,菜若不用粪浇,便成苦菜矣。 **

现代文:乡下人说: 你只会看书,不懂得我们农家的事。菜如果不用粪浇,便成苦菜了。

**古文:一日东家以苦菜膳师,师问: 今日为何菜味苦之甚? **

现代文:有一天东家拿苦菜作为饭食给先生吃,先生问: 今天为什么菜味甚苦?

**古文:馆僮曰: 因相公嫌龌龊。故将不浇粪的菜请相公。 **

现代文:仆人说: 因为你厌恶龌龊的东西,所以将不浇粪的菜拿给你吃。

**古文:师曰: 既如此,粪味可鉴,拿些来待我吃罢。 **

现代文:先生说: 既然如此,粪味可鉴,拿些粪来让我吃吧。

古文:咬饼

现代文:咬饼

**古文:一蒙师见徒手持一饼。戏之曰: 我咬个月湾与你看。 **

现代文:有个教幼童的先生看见弟子手拿一饼,便对弟子开玩笑说: 我咬个月牙给你看。

古文:既咬一口。

现代文:接着咬了一口。

**古文:又曰: 我再咬个定胜与你看。 **

现代文:之后又说: 我再咬个月牙一定好于上次给你看。

古文:徒不舍,乃以手掩之。

现代文:弟子不给,并用手遮掩住饼。

古文:误咬其指。

现代文:先生又咬一口,误伤弟子手指。

**古文:乃呵曰: 没事,没事,今日不要你念书了,家中若问你,只说是狗夺饼吃,咬伤的。 **

现代文:于是哄弟子说: 没事没事,今天不让你念书了,家里人如果问你为何手指有伤,你只说是狗抢饼吃,咬伤的。

古文:是我

现代文:是我

古文:一师值清明放学,率徒郊外踏青。

现代文:有个教书先生逢清明放学,带弟子到郊外踏青。

**古文:师在前行,偶撒一屁,徒曰: 先生,清明鬼叫了。 **

现代文:先生在前边走,偶然放了一屁,弟子说: 先生,清明鬼叫了。

**古文:先生曰: 放狗屁! **

现代文:先生说: 放狗屁。

**古文:少顷,大雨倾盆。田间一瓦,为水淹没,仅露其背。徒又指谓先生曰: 这像是个乌龟。 **

现代文:不一会儿,大雨倾盆,田间一瓦被水淹没仅露其背,弟子又指着对先生说: 这像是个乌龟。

**古文:师曰: 是瓦。 **

现代文:先生说: 是瓦。

古文:屎在口头

现代文:屎在口头

**古文:学生问先生曰: 屎 字如何写? **

现代文:学生问先生说: 屎 字如何写?

**古文:师一时忘却,不能回答。沉吟半晌曰: 咦,方才在口头,如何再说不出。 **

现代文:先生一时忘却回答不出,沉吟片刻说: 咦,方才在口头,怎么又说不出!

古文:瘟牛

现代文:瘟牛

古文:经学先生出一课与学生对。

现代文:经学先生出一字题让学生对。

**古文:曰: 隔河并马。 **

现代文:先生说: 隔河并马。

**古文:学生误认 并 字为 病 字,即应声曰: 过江瘟牛。 **

现代文:学生误以 并 字为 病 字,即应声道: 过江瘟牛。

古文:个人个妻

现代文:个人个妻

**古文:一上路先生向人曰: 原来吴下朋友的老妈官,个人是一个歌喇。 **

现代文:一上路先生向人说: 原来吴下朋友的老妈官,个人是一歌喇。

古文:咏钟诗

现代文:咏钟诗

古文:有四人自负能诗。

现代文:有四个人自以为会作诗。

**古文:一日同游寺中,见殿角悬钟一口。各人诗兴勃然,遂联句一首。其一曰: 寺里一口钟。 次韵云: 本质原是铜。 三曰: 覆转像只碗。 四曰: 敲来嗡嗡嗡。 **

现代文:有一天四人一同到寺院里游玩,见殿角悬挂着一口钟,各个诗兴勃发,于是联句一首,其中一人说 寺里一口钟 ,第二个人说 本质原是铜 ,第三个人说 覆转像只碗 ,第四个人说 敲来嗡嗡嗡 。

**古文:吟毕,互相赞美不置口,以为诗才敏捷,无出其右。 但天地造化之气,已泄尽无遗。定夺我辈寿算矣。 **

现代文:四人吟诗完了,互相赞不绝口,皆以为诗才敏捷,没人能超过。 只是天地造化之气,已泄无遗,必定剥夺我们这些人的寿命。

古文:四人忧疑,相聚环泣。

现代文:于是四人忧愁疑惑起来,围在一起哭泣。

古文:忽有老人自外至,询问何事,众告以故。

现代文:忽然有个老人从外面进来,向他们询问为何如此,四人以实相告。

**古文:老者曰: 寿数固无碍,但各要患病四十九日。 **

现代文:老人说: 寿命倒不会减少,但得要患病四十九天。

**古文:众问何病,答曰: 了膀骨痛! **

现代文:那四人问是什么病,老人回答说: 全都是膀骨痛。

古文:做不出

现代文:做不出

古文:租户连年欠租,每推田瘦做不出米来。

现代文:佃户连年欠租,推说田不好,没有收成。

**古文:士怒曰: 明年待我自种,看是如何? **

现代文:秀才说: 明年我自己种,看是不是你说的那样。

**古文:租户曰: 凭相公拚着命去种,到底是做不出的。 **

现代文:佃户说: 任凭相公拼命去做,还是做不出来。

古文:蛀帽

现代文:蛀帽

古文:有盛大、盛二者,所戴毡帽,合放一处。

现代文:有盛大、盛二兄弟俩人,他们戴的毡帽,放在一起。

古文:一被虫蛀,兄弟二人互相推竞,各认其不蛀者夺之。

现代文:一顶被虫蛀了,兄弟二人互相争夺没有被虫蛀过的帽子。

古文:适一士经过,以其读书人明理,请彼决之。

现代文:正好有一秀才路过,读书人明理,就找他断。

**古文:士执蛀帽反覆细看,乃睨盛大曰: 此汝帽也! 问: 何以见得? **

现代文:秀才拿着虫蛀帽子反复细看,然后斜着眼睛看盛大,说: 这帽子是你的。 问: 何以见得?

**古文:士曰: 岂不闻《大学》注解云: 宣著,盛大之貌。 **

现代文:秀才说: 难道没听《大学》注解说: 宣著盛大之貌。

古文:歪诗

现代文:歪诗

**古文:一士好作歪诗。偶到一寺前,见山门上塑赵玄坛喝虎像。士即诗兴勃发,遂吟曰: 玄坛菩萨怒,脚下踏个虎。旁立一判官,嘴上一脸恶。 **

现代文:一相公好作歪诗,偶到一寺前,见山门上塑有赵玄坛喝虎像,诗兴大发,遂吟道: 玄坛菩萨怒,脚下踏个虎,旁立一判官,嘴上一脸恶。

**古文:及到里面,见殿宇巍峨,随又续题曰: 宝殿雄哉大,大佛归中坐。文殊骑狮子,普贤骑白兔。 **

现代文:走到里面,见殿宇巍峨,随又继续作诗道: 宝殿雄哉大,大佛归中坐,文殊骑狮子,普贤骑白兔。

**古文:僧出见曰: 相公诗才敏妙,但韵脚欠妥。小僧回奉一首何如? **

现代文:僧出来见了说: 相公诗才敏妙,但韵脚欠妥,小僧回赠一首如何?

**古文:士曰: 甚好。 **

现代文:相公说: 很好。

**古文:僧念曰: 出在山门路,撞着一瓶醋。诗又不成诗,只当放个破。 **

现代文:僧念道: 出在山门路,撞着一瓶醋,诗又不成诗,只当放个破。

古文:问藕

现代文:问藕

古文:上路先生携子出外,吃着鲜藕。

现代文:上路先生携子外出,吃着鲜藕。

古文:乃问父曰: 爹,来个啥东西,竖搭起竟似烟囱,横搭竟好像泥笼,捏搭手里似把弯弓,嚼搭口里醒松醒松。

现代文:子问父: 爹,来个啥东西,竖搭起竟似烟囱,横搭竟好像泥笼,捏搭手里似把弯弓,嚼搭口里醒松醒松。

**古文:已介甜水浓浓,咽搭落去蜘蛛丝绊住子喉咙,从来勿曾见过? **

现代文:已介甜水浓浓,咽搭落去蜘蛛丝绊住子喉咙,从来勿曾见过?

**古文:其父怒曰: 呆奴,呆奴!个就是南货店里包东西大叶个根结么。 **

现代文:其父怒道: 呆奴,呆奴,这个就是南货店里包东西的大叶个根结么。

古文:老童生

现代文:老童生

**古文:老虎出山而回,呼肚饥。群虎曰: 今日固不遇一人乎? **

现代文:一只老虎出山回来,喊肚子饿了,群虎说: 今天一个人也没遇到么?

**古文:对曰: 遇而不食。 **

现代文:回答说: 遇到了但没有吃。

**古文:问其故,曰: 始遇一和尚,因臊气不食。次遇一秀才,因酸气不食。最后一童生来,亦不曾食。 **

现代文:问其原因,回答说: 开始遇到一个和尚,因为臊气没吃;之后遇到一秀才,因酸气没吃;最后来了一个童生,也没有吃。

**古文:问: 童生何以不食? 曰: 怕咬伤了牙齿。 **

现代文:群虎问为何没吃,回答说: 怕咬伤了牙齿。

古文:认拐杖

现代文:认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