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国

古文: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

现代文:入国才四十天,就五次督行九种惠民的政教。

古文: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

现代文:第一叫作老老。第二叫作慈幼,第三叫作恤弧,第四叫作养疾,第五叫作合独,第六叫作问病,第七叫作通穷,第八叫赈困,第九叫作接绝。

古文:所谓老老者,凡国、都皆有掌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

现代文:所谓老老,就是在城邑和国都要设有 掌老 的官,规定年在七十以上的老人,一子免除征役,每年三个月有官家所送的馈肉;八十以上的,二子免除征役,每月有馈肉;九十以上的,全家免役,每天有酒、肉的供应。

古文:死,上共棺椁。

现代文:这些人死了,君主供给棺停。

古文: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

现代文:还要劝勉他们的子弟:细做饮食,询问老人要求,了解老人的嗜好。

古文:此之谓老老。

现代文:这些就叫作 老老 。

古文:所谓慈幼者,凡国、都皆有掌幼,士民有子,子有幼弱不胜养为累者,有三幼者无妇征,四幼者尽家无征,五幼又予之葆,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

现代文:所谓慈幼,就是在城邑和国都要设有 掌幼 的官,凡士民有幼弱子女,无力供养成为拖累的,规定养三个幼儿即可免除 妇征 ,养四个全家免除 妇征 。养五个还配备保姆。官家发给两人份额的粮食。直到幼儿能生活自理为止。

古文:此之谓慈幼。

现代文:这就叫作 慈幼 。

古文:所谓恤孤者,凡国、都皆有掌孤,士人死,子孤幼,无父母所养,不能自生者,属之其乡党、知识、故人。

现代文:所谓恤孤。就是在城邑和国都要设有 掌孤 的官,规定士民死后。子女孤幼,无父母所养,不能自己生活的,就归同乡、熟人或故旧抚养。

古文:养一孤者一子无征,养二孤者二子无征,养三孤者尽家无征。掌孤数行问之,必知其食饮饥寒身之膌胜而哀怜之。

现代文:代养一个孤儿的,一子免除征役;代养两个,两子免除;三个,全家免除。 掌孤 的官要经常了解情况,一定要了解孤儿的饮食饥寒和身体瘦弱情况而进行救助。

古文:此之谓恤孤。

现代文:这就叫作 恤孤 。

古文:所谓养疾者,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辟、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

现代文:所谓养疾,就是在城邑和国都要设有 掌养疾 的官,聋、盲、喑、哑、瘸腿、半身不遂、两手相拱而不能伸开的人们,不能生活自理的,官家就养在 疾馆 而供给饮食。直到身死为止。

古文:此之谓养疾。

现代文:这就叫作 养疾。

古文:所谓合独者,凡国、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三年然后事之。

现代文:所谓合独,就是在城邑和国都要设有 掌媒 的官,丈夫没有妻室叫作鳏,妇人没有丈夫叫作寡,取鳏寡而加以配合。予田宅而使之安家,三年后给国家提供职役。

古文:此之谓合独。

现代文:这就叫作合独。

古文:所谓问疾者,凡国、都皆有掌病,士人有病者,掌病以上令问之。九十以上,日一问;八十以上,二日一问;七十以上,三日一问;众庶五日一问。

现代文:所谓问病,就是在城市、国都要设有 掌病 的官,士民有病的, 掌病 以君主旨意慰问:九十岁以上的,每天一问;八十以上的,两天一问;七十以上,三天一问;一般病人,五天一问。

古文:疾甚者,以告上,身问之。掌病行于国中,以问病为事。

现代文:病重者,向上报告,君主亲身慰问。 掌病 的官要巡行国内,以慰问病人为专职。

古文:此之谓问病。

现代文:这就叫作 问病 。

古文:所谓通穷者,凡国、都皆有通穷,若有穷夫妇无居处,穷宾客绝粮食,居其乡党以闻者有赏,不以闻者有罚,此之谓通穷。

现代文:所谓通穷,就是在城市、国都要设有 通穷 的官,若有贫穷夫妇没有居处。贫穷宾客没有粮食,其所在乡里及时报告的,给予赏赐;不报告的,给予惩罚。这就叫作 通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