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符篇

古文:永平十一年,庐江皖侯国际有湖。

现代文:永平十一年,庐江郡皖侯国边境上有个大湖。

古文:皖民小男曰陈爵、陈挺,年皆十岁以上,相与钓於湖涯。

现代文:皖侯国百姓家有两个男孩叫陈爵和陈挺,年龄都在十岁以上,他们一起到湖边去钓鱼。

古文:挺先钓,爵後往。

现代文:陈挺先去钓,陈爵后来才去。

**古文:爵问挺曰: 钓宁得乎? **

现代文:陈爵问陈挺: 钓着鱼了吗?

**古文:挺曰: 得! **

现代文:陈挺说: 钓着了。

古文:爵即归取竿纶,去挺四十步所,见湖涯有酒樽,色正黄,没水中。

现代文:陈爵立马回去取钓竿和钓线,走到离陈挺四十步左右的地方,看见湖边有个酒樽,颜色纯黄,淹没在水中。

古文:爵以为铜也,涉水取之,滑重不能举。

现代文:陈爵以为是铜器,就到水中去取它,又滑又重不能搬动。

**古文:挺望见,号曰: 何取? **

现代文:陈挺看见了,大声问: 捞什么东西?

**古文:爵曰: 是有铜,不能举也。 **

现代文:陈爵说: 这里有铜器,搬不起来。

古文:挺往助之,涉水未持,樽顿衍更为盟盘,动行入深渊中,复不见。

现代文:陈挺过来帮助他,到水中还没有抓住,酒樽立刻变成一个盟盘,下沉到深水之中,再也看不见了。

古文:挺、爵留顾,见如钱等,正黄,数百千,即共掇,各得满手,走归示其家。

现代文:陈挺和陈爵守候在湖边四下观看,看到数百上千枚像钱一样的纯黄的东西,就一同捡取这些东西,各人捡得满满的两手,跑回家拿给家里人看。

**古文:爵父国,故免吏,字君贤,惊曰: 安所得此? **

现代文:陈爵的父陈国,是过去免职的官吏,字君贤,他大惊问道: 这是从什么地方得到的?

**古文:爵言其状,君贤曰: 此黄金也! **

现代文:陈爵讲述了捡到的情况,君贤说: 这些都是黄金呀。

古文:即驰与爵俱往,到金处,水中尚多,贤自涉水掇取。

现代文:立即与陈爵一起跑去那里,到了出现金子的地方,水中黄金还很多,君贤亲自下水去拾取。

古文:爵、挺邻伍并闻,俱竟采之,合得十余斤。

现代文:陈爵和陈挺的邻居们都听说了,一齐来争捡黄金,合计捡得十多斤。

古文:贤自言於相,相言太守。

现代文:君贤亲自把这件事告诉了相,相又告诉了太守。

古文:太守遗吏收取,遣门下掾程躬奉献,具言得金状。

现代文:太守派官吏收取捡到的黄金,派门下属官程躬将黄金献给皇帝,详细他讲述了捡到黄金的情况。

古文:诏书曰: 如章则可。

现代文:皇帝下诏书说: 如果像奏章所说的那样,就算了。

**古文:不如章,有正法。 **

现代文:如果不像奏章所说的那样,就要依法惩办。

古文:躬奉诏书,归示太守,太守以下,思省诏书,以为疑隐,言之不实,苟饰美也,即复因却上得黄金实状如前章。

现代文:程躬奉接了诏书,回来让太守看。自太守以下各级官吏思索领悟诏书的意思,认为皇帝怀疑奏章上有隐瞒的地方,说的情况不真实,作了不正当的粉饰美化,就又找机会向皇帝报告得到黄金的真实情况,内容和上次的奏章一样。

古文:事寝。

现代文:这件事就搁下了。

**古文:十二年,贤等上书曰: 贤等得金湖水中,郡牧献,讫今不得直。 **

现代文:永平十二年,君贤等人给皇帝上书说: 君贤等人从湖水中捡得黄金,郡长官把黄金献给了皇帝,我们至今没有得到报酬。

古文:诏书下庐江,上不畀贤等金直状。

现代文:皇帝下诏书令庐江郡呈报不给陈君贤等人献金报酬的具体情况。

**古文:郡上贤等所采金自官湖水,非贤等私渎,故不与直。 **

现代文:庐江郡呈报陈君贤等人所采取的黄金来自官家的湖水中,不是来自陈君贤等人的私家沟渠,所以不给报酬。

**古文:十二年,诏书曰: 视时金价,畀贤等金直。 **

现代文:永平十二年,皇帝下诏书说: 比照当时黄金的价格,给陈君贤等人献金的报酬。

古文:汉瑞非一,金出奇怪,故独纪之。

现代文:汉代的祥瑞不止一种,黄金出现特别怪异,所以单独记下了这件事。

古文:金玉神宝,故出诡异。

现代文:金玉是神奇的宝物,所以它们的出现奇怪异常。

古文:金物色先为酒樽,後为盟盘,动行入渊,岂不怪哉?

现代文:金物的样子先是酒樽,后来变成盟盘,游动沉入深水中,难道不奇怪吗!

古文:夏之方盛,远方图物,贡金九牧,禹谓之瑞,铸以为鼎。

现代文:夏朝正当全盛的时候,边远地区把当地的特产神怪之物绘成图画献给朝廷,九州的长官向夏朝献铜,夏禹认为这是祥瑞,把铜铸成大鼎。

古文:周之九鼎,远方之金也。

现代文:周朝的九鼎,是远方的铜铸成的。

古文:人来贡之,自出於渊者,其实一也。皆起盛德,为圣王瑞。

现代文:远方的人进贡的金和自然出现在水中的金,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由于帝王有盛德,为圣王出现的祥瑞。

古文:金玉之世,故有金玉之应。

现代文:如金玉般的盛世,所以就有金玉出现的瑞应。

古文:文帝之时,玉棒见。

现代文:汉文帝的时候,玉杯出现。

古文:金之与玉,瑞之最也。

现代文:金和玉在祥瑞中是无与伦比的。

古文:金声玉色,人之奇也。

现代文:金的声音和玉的颜色,是人间极稀有的。

古文:永昌郡中亦有金焉,纤靡大如黍粟,在水涯沙中。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一色正黄。

现代文:永昌郡中也有金,细小得像粟粒那样大,在水边的沙中,老百姓每天可以采得五铢重的金,一色纯黄。

古文:土生金,土色黄。

现代文:土生金,土色是黄色。

古文:汉,土德也,故金化出。

现代文:汉朝,属土德,所以黄金就化生出来。

古文:金有三品,黄比见者,黄为瑞也。

现代文:金有三个等级,黄金一再出现,因为黄色是汉朝祥瑞的标志。

古文:圯桥老父遗张良书,化为黄石。黄石之精,出为符也。

现代文:圯桥上一位老人授给张良一部兵书,后来老人又变成黄石,黄石之精变成老人出现,是汉朝的一种符瑞。

古文:夫石,金之类也,质异色钧,皆土瑞也。

现代文:黄石,也是金一类的东西,质地虽然不同,颜色却是一样的。

古文:建初三年,零陵泉陵女子傅宁宅,土中忽生芝草五本,长者尺四五寸,短者七八寸,茎叶紫色,盖紫芝也。

现代文:建初三年,零陵郡泉陵县女子傅宁的家里,土中忽然长出五棵灵芝草,长的有一尺四五寸,短的有七八寸,茎叶全是紫色,是紫灵芝。

古文:太守沈酆遗门下掾衍盛奉献,皇帝悦怿,赐钱衣食。

现代文:郡太守沈丰派门下属官衍盛把紫芝奉献给皇帝,皇帝非常喜欢,赐给钱、衣服和食物。

古文:诏会公卿,郡国上计吏民皆在,以芝告示天下。

现代文:皇帝下令召集三公九卿、地方各郡、各诸侯国、上计吏、豪绅地主等,把紫灵芝的出现向全国公布。

古文:天下并闻,吏民欢喜,咸知汉德丰雍,瑞应出也。

现代文:天下同时闻知此事,官民欢呼喜庆,都知道汉朝的功德隆盛,所以祥瑞出现了。

古文:四年,甘露下泉陵、零陵、洮阳、始安、冷道五县,榆柏梅李,叶皆洽薄,威委流漉,民嗽吮之,甘如饴蜜。

现代文:建初四年,甘露降下泉陵、零陵、洮阳、始安、泠道五个县,榆柏梅李各种树木的叶子普遍得到滋润,茂盛的树叶往下滴甘露,老百姓吸饮甘露,甘甜得像饴蜜一样。

古文:五年,芝草复生泉陵男子周服宅,六本,色状如三年芝,并前凡十一本。

现代文:建初五年,灵芝草又在泉陵县男子周服的家中长出六棵,颜色形状与建初三年长的一样,连同前面长出的共计有十一棵之多。

古文:湘水去泉陵城七里,水上聚石曰燕室丘,临水有侠山,其下岩淦,水深不测,二黄龙见,长出十六丈,身大於马,举头顾望,状如图中画龙,燕室丘民皆观见之。

现代文:湘江距泉陵城七里远,江水中有一座砂石堆成的小岛叫 燕室丘 ,江边有座山叫 侠山 ,山下是陡壁悬崖,水深得测不到底。两条黄龙出现在这里,长度超过了十六丈,身体比马粗大,龙抬着头四处观望,形状就像图画中画的龙那样,燕室丘附近的老百姓都望见了这两条龙。

古文:去龙可数十步,又见状如驹马,小大凡六,出水遨戏陵上,盖二龙之子也。

现代文:距两龙大约数十步远的地方,又看见形体像马驹一样大的龙,大大小小一共六条,从水中出来在丘陵上游玩,它们是那两条龙的儿子。

古文:并二龙为八,出移一时乃入。

现代文:连同两条龙一起共为八条龙,出水经过一个时辰才进入水中。

古文:宣帝时,凤皇下彭城,彭城以闻。

现代文:汉宣帝时,凤凰降落在彭城郡,彭城郡把这件事报告了皇帝。

**古文:宣帝诏侍中宋翁一。翁一曰: 凤皇当下京师,集於天子之郊,乃远下彭城,不可收,与无下等。 **

现代文:汉宣帝下诏询问侍中宋翁一,翁一说: 凤凰应当降落在京城,停落在天子祭天的地方,竟远远地降落在彭城,不可取,和没有降落一样。

**古文:宣帝曰: 方今天下合为一家,下彭城与京师等耳,何令可与无下等乎? **

现代文:汉宣帝说: 当今天下统一成一家,降落在彭城和降落在京师是一样的,怎么能把它看作和没有降落一样呢?

古文:令左右通经者论难翁一,翁一穷,免冠叩头谢。

现代文:皇帝命令左右通晓经书的人反驳宋翁一,翁一理屈辞穷,取下头冠向皇帝叩头谢罪。

古文:宣帝之时,与今无异。

现代文:汉宣帝的时候,与现在没有什么区别。

古文:凤皇之集,黄龙之出,钧也。

现代文:凤凰的停落,黄龙的出现,都是同样的。

古文:彭城、零陵,远近同也。

现代文:彭城和零陵距都城远近差不多。

古文:帝宅长远,四表为界,零陵在内,犹为近矣。

现代文:帝王的领土又长又远,四边以极远的地方为疆界,零陵郡在四表之内,仍然是很近的了。

古文:鲁人公孙臣,孝文时言汉土德,其符黄龙当见。

现代文:鲁地人公孙臣,在汉文帝时说汉朝属土德,汉朝的符瑞应当是黄龙出现。

古文:其後,黄龙见於成纪。

现代文:以后,黄龙在成纪县出现。

古文:成纪之远,犹零陵也。

现代文:成纪县的远近,和零陵一样。

古文:孝武、孝宣时,黄龙皆出。

现代文:汉武帝和汉宣帝时,黄龙都出现过。

古文:黄龙比出,於兹为四。汉竟土德也。

现代文:黄龙接连出现,到这次出现共有四次了,汉朝完全了它的土德。

**古文:贾谊创议於文帝之朝云: 汉色当尚黄,数以五为名。 **

现代文:贾谊在汉文帝在位时首先建议,说: 汉朝的服色应当崇尚黄色,数字应当以五作为标志。

古文:贾谊,智襄之臣,云色黄数五,土德审矣。

现代文:贾谊是足智多谋的大臣,说崇尚黄色和五这个数字,可见汉朝确实是土德了。

古文:芝生於土,土气和,故芝生土。

现代文:灵芝草生长在土中,土气调和,所以灵芝草生长。

古文:土爰稼穑,稼穑作甘,故甘露集。

现代文:土是适合耕种收获的,庄稼长出来味道甘甜,所以甘露就汇集。

古文:龙见,往世不双,唯夏盛时,二龙在庭,今龙双出,应夏之数,治谐偶也。

现代文:龙出现,以往不见双数,只有夏朝兴盛时有两条龙出现在朝廷,当今龙成双出现,符合夏朝时龙出现的数目,说明汉朝的统治与夏朝同样好。

古文:龙出往世,其子希出,今小龙六头,并出遨戏,象乾坤六子,嗣後多也。

现代文:以往出现龙,小龙极少出现,当今六条小龙一起出现游玩嘻戏,就像乾坤六子,象征子孙后代很多。

古文:唐、虞之时,百兽率舞,今亦八龙遨戏良久。

现代文:唐尧、虞舜的时候,各种野兽都欢舞,当今也有八条龙游玩嘻戏了很长时间。

古文:芝草延年,仙者所食,往世生出不过一二,今并前後凡十一本,多获寿考之徵,生育松乔之粮也。

现代文:灵芝草可以延年益寿,是仙人吃的东西,以往长出来不过一二棵而已,当今连同前后长出的总共十一棵,这是很多人将会获得长寿的征兆,因为灵芝草是养育赤松子、王子乔一类仙人的食粮啊。

古文:甘露之降,往世一所,今流五县,应土之数,德布濩也。

现代文:甘露降落,以往降一个地区,当今散布五个县,符合土德所崇尚的数字,这是由于汉朝的功德广泛传播的缘故。

古文:皇瑞比见,其出不空,必有象为,随德是应。

现代文:大的祥瑞连接出现,它们的出现不是平白无故的,必然有所象征,是密切应合了汉朝的功德的。

**古文:孔子曰: 知者乐,仁者寿。 **

现代文:孔子说: 聪明的人快乐,仁爱的人长寿。

古文:皇帝圣人,故芝草寿徵生。

现代文:汉代皇帝圣明仁爱,所以作为长寿象征的灵芝草就出现了。

古文: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故轩辕德优,以黄为号。

现代文:黄色是土相配属的颜色,位置配属五方的中央,所以轩辕氏功德高尚,用 黄 字作为名号称 黄帝 。

古文:皇帝宽惠,德侔黄帝,故龙色黄,示德不异。

现代文:汉代皇帝宽厚仁惠,功德与黄帝相等,所以龙的颜色是黄色,表示汉代皇帝的功德和黄帝没有两样。

古文:东方曰仁,龙,东方之兽也,皇帝圣人,故仁瑞见。

现代文:东方属仁,龙,是东方之兽,皇帝圣明仁爱,所以仁瑞就出现了。

古文:仁者,养育之味也,皇帝仁惠爱黎民,故甘露降。

现代文:甘味,是滋养万物的味,皇帝仁惠,爱护老百姓,所以甘露就降下来了。

古文:龙,潜藏之物也,阳见於外,皇帝圣明,招拔岩穴也。

现代文:龙,是潜藏着的神物,却公开出现,象征皇帝圣明,收罗选用隐居的人才。

古文:瑞出必由嘉士,佑至必依吉人也。

现代文:祥瑞出现一定是因为有了贤臣,福祐到来必定是因为有了良臣。

古文:天道自然,厥应偶合。

现代文:天道自然无为,这种应合是偶然碰到了一起。

古文:圣主获瑞,亦出群贤。

现代文:圣主遇到祥瑞,也就会碰巧出现很多贤良的人才。

古文:君明臣良,庶事以康。

现代文:君王圣明臣下贤良,所有的事情因此都办理得很好。

古文:文、武受命,力亦周、邵也。

现代文:周文王和周武王承受天命,是得力于周公和邵公的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