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篇

**古文:子张曰: 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

现代文:子张说: 士人遇见危险时肯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古文:子张曰: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

现代文:子张说: 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古文:焉能为亡?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 子夏云何? **

现代文:子夏的学生问子张应该怎么交朋友。子张说: 子夏是怎么说的?

**古文:对曰: 子夏曰: 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

现代文:答道: 子夏说: 可以交往的就和他交朋友,不可以交往的就不和他交朋友。

古文:子张曰: 异乎吾所闻。

现代文:子张说: 这和我所听到的不一样!

古文: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现代文:君子尊敬贤人,也能够容纳众人,称赞好人,怜悯无能的人。

古文: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

现代文:如果我是个很贤明的人,对别人有什么不能容纳的呢?

**古文: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

现代文:如果我不贤明,别人将会拒绝我,我怎么能去拒绝别人呢?

**古文:子夏曰: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现代文:子夏说: 即使是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之处,但对远大的事业恐怕就行不通了,所以君子不从事这些小技艺。

**古文:子夏曰: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现代文:子夏说: 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就可以叫做好学了。

**古文: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现代文:子夏说: 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古文:子夏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

现代文:子夏说: 各行业的工匠要整天在作坊里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君子要终身学习达到实现道的目的。

**古文:子夏曰: 小人之过也必文。 **

现代文:子夏说: 小人犯了过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古文: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

现代文:子夏说: 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古文:子夏曰: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

现代文:子夏说: 君子在得到民众的信任之后才去役劳他们,没有得到信任就去役劳,民众就会认为是在虐害他们。君子得到君主的信任之后才去进谏,没有得到信任就去进谏,君主就会以为是在诽谤自己。

**古文:子夏曰: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

现代文:子夏说: 大节上不能超越界限,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古文:子游曰: 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

现代文:子游说: 子夏的学生们,做洒水扫地、接待客人、趋进走退一类的事,是可以的,不过这些只是细枝末节的事。

古文: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 噫,言游过矣!

现代文:根本的学问却没有学到,这怎么行呢? 子夏听了,说: 唉,子游错了。

古文: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

现代文:君子的学问,哪些先传授、哪些后传授,就好比草木一样,是区分为各种类别的。

古文:君子之道焉可诬也?

现代文:君子的学问,怎么能歪曲呢?

**古文: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

现代文:有始有终地循序渐进,大概只有圣人吧!

**古文:子夏曰: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现代文:子夏说: 做官之后还有余力的就可以去学习,学习学好了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

**古文:子游曰: 丧致乎哀而止。 **

现代文:子游说: 居丧,充分体现出悲哀之情就可以了。

**古文:子游曰: 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

现代文:子游说: 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然而还没有做到仁。

**古文:曾子曰: 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

现代文:曾子说: 子张外表堂堂,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古文: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

现代文:曾子说: 我听老师曾经说过:人不可能自主地充分发挥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

**古文: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

现代文:曾子说: 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其他人也可以做到,但他不更换父亲的旧臣及其政治措施,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古文: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

现代文:孟氏任命阳肤做典狱官,阳肤向曾子请教。

古文:曾子曰: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

现代文:曾子说: 在上位的人丧失了正道,民心离散已经很久了。

**古文: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

现代文:如果审案时审出真情,就应该悲哀怜悯,而不要沾沾自喜!

古文:子贡曰: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

现代文:子贡说: 纣王的坏,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

**古文: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

现代文:因此,君子非常憎恶居于下流,一旦居于下流,天下的一切坏事坏名都会归到他的头上来。

古文: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现代文:子贡说: 君子的过错好像日食月食一样。

**古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现代文:有过错时,人们都看得见;改正过错的时候,人们都仰望着他。

**古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 仲尼焉学? **

现代文: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 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

古文:子贡曰: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

现代文:子贡说: 周文王和武王的道,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间。

古文: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

现代文: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不贤的人只记住了细枝末节,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是无处不在的。

**古文:而亦何常师之有? **

现代文:我们老师何处不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播呢?

**古文: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贤于仲尼。 **

现代文: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 子贡比仲尼更有才能。

古文: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现代文: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 就用围墙作比喻吧,我家围墙只有齐肩高,从墙外可以看到里面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有几仞高,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雄美、房屋的富丽。

**古文: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

现代文: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古文: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现代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 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

古文: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现代文: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

古文: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现代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

**古文:多见其不知量也。 **

现代文: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古文:陈子禽谓子贡曰: 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

现代文:陈子禽对子贡说: 你太谦恭了,仲尼岂能比你更有才能?

古文:子贡曰: 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现代文:子贡说: 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

古文: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现代文: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

古文: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现代文:假如老师得到国家去治理的话,说要立于礼,百姓就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跟着实行;安抚百姓,百姓就会来归服;动员百姓,百姓就会协力同心。

**古文: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

现代文:他活着时荣耀,死了令人哀痛,别人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