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

**古文:子曰: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

现代文:孔子说: 居处在仁爱的邻居乡里中才是最美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一个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古文:子曰: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现代文:孔子说: 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的境地,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的境地。

**古文: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现代文:有仁德的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认识到仁对自己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古文: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

现代文:孔子说: 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应当喜爱的人,厌恶应当厌恶的人。

**古文:子曰: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现代文:孔子说: 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就不会作恶了。

古文: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现代文:孔子说: 财富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就不能真正的拥有它。

古文: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现代文:贫穷与低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宁可不摆脱。

古文: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现代文:君子如果违背了仁德的准则,又怎么能是君子呢?

**古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现代文: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古文:子曰: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现代文:孔子说: 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的人和讨厌不仁德的人。

古文: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现代文:喜欢仁德的人,是再好不过了;讨厌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有谁能一天都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

古文:我未见力不足者。

现代文: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

**古文: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现代文:这种人是有的,只是我还没见过。

古文:子曰: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现代文:孔子说: 人们犯的错误,有着不同类型。

**古文:观过,斯知仁矣。 **

现代文: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古文:子曰: 朝闻道,夕死可矣。 **

现代文:孔子说: 早晨得知了真理,就算是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了。

**古文: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现代文:孔子说: 有德行道义而将出仕的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穿着破烂衣服、吃着粗糙的饭食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真理的。

**古文:子曰: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现代文:孔子说: 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只考虑怎样去做就行。

**古文:子曰: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现代文:孔子说: 君子心中想的是仁德,小人所思的是财产;君子想的是规则,小人想的是惠利。

**古文:子曰: 放于利而行,多怨。 **

现代文:孔子说: 做事只为追求私利,必定会招来很多怨恨。

古文: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

现代文:孔子说: 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吗?

古文:何有?

现代文:难道这有什么困难吗?

**古文: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

现代文:如果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又怎么能实行礼制呢?

**古文:子曰: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

现代文:孔子说: 不要老是想着官位,要担心自己有没有能力胜任这个职务。

**古文: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

现代文: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而要努力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孔子说: 曾参呀!

**古文: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现代文: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 曾参答道: 是的。 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 这是什么意思? 曾子说: 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古文: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现代文:孔子说: 君子通晓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古文: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现代文:孔子说: 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古文:子曰: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现代文:孔子说: 事奉父母,对于他们一些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

**古文:子曰: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现代文: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触犯他们,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古文:子曰: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现代文:孔子说: 父母还健在时,就不要远离他们;如果一定要出远门,也必须告知自己所去的地方。

**古文:子曰: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现代文:孔子说: 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发表言论,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耻。

**古文:子曰: 以约失之者鲜矣。 **

现代文:孔子说: 用礼来约束自己,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古文:子曰: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现代文:孔子说: 君子总是说话谨慎,做事情行动敏捷。

**古文:子曰: 德不孤,必有邻。 **

现代文:孔子说: 品德高尚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相处。

**古文: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

现代文:子游说: 太频繁的出现在国君的身边,就会为自己招致羞辱;劝告朋友过于频繁,反而会被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