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一

古文:周纪一

现代文:周纪一

古文:威烈王

现代文:周威烈王

古文: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现代文:二十三年戊寅,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

古文: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现代文:臣司马光说:我认为,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守护礼制,守护礼制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古文:何谓礼?

现代文:什么是礼呢?

古文:纪纲是也;何谓分?

现代文:就是朝廷的纲纪。什么是区分地位?

古文:君臣是也;何谓名?

现代文:就是君臣有别。什么是名分?

古文:公、侯、卿、大夫是也。

现代文: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

古文: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受制于一人,虽有绝伦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岂非以礼为之纲纪哉!

现代文:以四海之内这样广大的疆土,以天下亿兆这样众多的人民,大家情愿受制于天子一人,虽然其中有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没有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的,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

古文: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

现代文: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治理百姓。

古文:贵以临贱,贱以承贵。

现代文:权贵指挥在下位的百姓,百姓服从权贵。

古文:上之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支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

现代文: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又如树木的根干控制枝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保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古文: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现代文: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古文:文王序《易》,以乾坤为首。

现代文: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乾、坤为首位。

**古文:孔子系之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

现代文:孔子在《系辞传》中解释说: 天尊贵,地卑微,于是乾坤的次序排列得到了确定。

古文:言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不可易也。

现代文:由低至高排列有序,于是万物贵贱的地位便大明于世了。 这是说君主和臣子之间的上下关系就像天和地一样不能互易。

古文:《春秋》抑诸侯,尊周室,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以是见圣人于君臣之际,未尝不惓惓也。

现代文:《春秋》一书的主旨是贬低诸侯,保持周王室的地位,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孔子在《春秋》中还把他们排在各国诸侯之上,由此可见孔圣人对于君臣关系的关注。

古文:非有桀、纣之暴,汤、武之仁,人归之,天命之,君臣之分,当守节伏死而已矣。

现代文:如果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虐昏君,对手又遇上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德明主,使人民归心、上天赐命的话,君臣之间的名分只能是作臣子的恪守臣节,矢死不渝。

古文:是故以微子而代纣,则成汤配天矣;以季札而君吴,则太伯血食矣。

现代文:所以如果商朝立贤明的微子为国君来取代纣王,成汤创立的商朝就可以永配上天;而吴国如果以仁德的季札做君主,开国之君太伯也可以永享祭祀。

古文:然二子宁亡国而不为者,诚以礼之大节不可乱也。

现代文:然而微子、季札二人宁肯国家灭亡也不愿做君主,实在是因为礼教的大节绝不可因此破坏。

古文:故曰:礼莫大于分也。

现代文:所以说,礼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地位高下的区分。

古文: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

现代文:礼的作用,在于分辨贵贱,排比亲疏,裁制万物,处理日常事物。

古文:非名不著,非器不形。

现代文:没有名分,礼就得不到彰显;没有器物,礼就得不到体现。

古文: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

现代文: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志,这样以后上下才能井然有序。这就是礼教的根本所在。

古文: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

现代文:如果名位、器物都没有了,那么礼教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

古文:昔仲叔于奚有功于卫,辞邑而请繁缨,孔子以为不如多与之邑。

现代文:当年仲叔于奚为卫国家立了大功,他谢绝了赏赐的封地,却请求允许他享用贵族才应有的马饰。

古文: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则国家从之。

现代文:孔子认为不如多赏赐他一些封地,惟独名位和器物,绝不能假与他人,这是君王的职权象征;处理政事不坚持原则,国家也就会随着走向危亡。

古文: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

现代文:卫国国君期待孔子为他处理政事,孔子却先要确立名位,认为名位不正则百姓无所是从。

古文:夫繁缨,小物也,而孔子惜之;正名,细务也,而孔子先之。诚以名器既乱,则上下无以相保故也。

现代文:马饰,是一种小器物,而孔子却珍惜它的价值;正名位,是一件小事情,而孔子却要先从它做起,就是因为名位、器物一紊乱,国家上下就无法相安互保。

古文: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

现代文: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显著的,圣贤考虑久远,所以能够谨慎对待微小的变故及时予以处理;常人见识短浅,所以必等弊端闹大才来设法挽救。

古文: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

现代文:矫正初起的小错,用力小而收效大;挽救已明显的大害,往往是竭尽了全力也不能成功。

古文:《易》曰: 履霜,坚冰至 ,《书》曰: 一日二日万几 ,谓此类也。故曰:分莫大于名也。

现代文:所以说,区分地位高下最重要的是匡正各个等级的名分。

古文:呜呼!

现代文:呜呼!

古文: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礼之大体,什丧七八矣。

现代文: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的气数每况愈下。礼纪朝纲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败;诸侯国君恣意征讨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预朝政;礼教从总体上已经有十之七八沦丧了。

古文:然文、武之祀犹绵绵相属者,盖以周之子孙尚能守其名分故也。

现代文:然而周文王、周武王开创的政权还能绵绵不断地延续下来,就是因为周王朝的子孙后裔尚能守定名位。为什么这样说呢?

古文:何以言之?昔晋文公有大功于王室,请隧于襄王,襄王不许,曰: 王章也。

现代文:当年晋文公为周朝建立了大功,于是向周襄王请求允许他死后享用王室的隧葬礼制,周襄王没有准许,说: 周王制度明显。

古文:未有代德而有二王,亦叔父之所恶也。

现代文:没有改朝换代而有两个天子,这也是作为叔父辈的晋文公您所反对的。

**古文:不然,叔父有地而隧,又何请焉! **

现代文:不然的话,叔父您有地,愿意隧葬,又何必请示我呢?

古文:文公于是乎惧而不敢违。

现代文:晋文公于是感到畏惧而没有敢违反礼制。

古文:是故以周之地则不大于曹、滕,以周之民则不众于邾、莒,然历数百年,宗主天下,虽以晋、楚、齐、秦之强,不敢加者,何哉?

现代文:因此,周王室的地盘并不比曹国、滕国大,管辖的臣民也不比邾国、莒国多,然而经过几百年,仍然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晋、楚、齐、秦那样的强国也还不敢凌驾于其上,这是为什么呢?

古文:徒以名分尚存故也。

现代文:只是由于周王还保有天子的名分。

古文:至于季氏之于鲁,田常之于齐,白公之于楚,智伯之于晋,其势皆足以逐君而自为,然而卒不敢者,岂其力不足而心不忍哉?

现代文:再看看鲁国的大夫季氏、齐国的田常、楚国的白公胜、晋国的智伯,他们的势力都大得足以驱逐国君而自立,然而他们到底不敢这样做,难道是他们力量不足或是于心不忍吗?

古文:乃畏奸名犯分而天下共诛之也。

现代文:只不过是害怕奸夺名位僭犯身分而招致天下的讨伐罢了。

古文:今晋大夫暴蔑其君,剖分晋国,天子既不能讨,又宠秩之,使列于诸侯,是区区之名分复不能守而并弃之也。

现代文:现在晋国的三家大夫欺凌蔑视国君,瓜分了晋国,作为天子的周王不能派兵征讨,反而对他们加封赐爵,让他们列位于诸侯国君之中,这样做就使周王朝仅有的一点名分不能再守定而全部放弃了。

古文:先王之礼于斯尽矣。

现代文:周朝先王的礼教到此丧失干净!

古文:或者以为当是之时,周室微弱,三晋强盛,虽欲勿许,其可得乎?

现代文:有人认为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而晋国三家力量强盛,就算周王不想承认他们,又怎么能做得到呢!

古文:是大不然。

现代文: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古文:夫三晋虽强,苟不顾天下之诛而犯义侵礼,则不请于天子而自立矣。

现代文:晋国三家虽然强悍,但他们如果打算不顾天下的指责而公然侵犯礼义的话,就不会来请求周天子的批准,而是去自立为君了。

古文:不请于天子而自立,则为悖逆之臣。天下苟有桓、文之君,必奉礼义而征之。

现代文:不向天子请封而自立为国君,那就是叛逆之臣,天下如果有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贤德诸侯,一定会尊奉礼义对他们进行征讨。

古文:今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谁得而讨之!

现代文:现在晋国三家向天子请封,天子又批准了。他们就是奉天子命令而成为诸侯的,谁又能对他们加以讨伐呢!

古文: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呜呼!

现代文:所以晋国三家大夫成为诸侯,并不是晋国三家破坏了礼教,正是周天子自已破坏了周朝的礼教啊!呜呼!

古文: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现代文:君臣之间的礼纪既然崩坏,于是天下便开始以智慧、武力互相争雄,使当年受周先王分封而成为诸侯国君的圣贤后裔,江山相继沦亡,周朝先民的子孙灭亡殆尽,岂不哀伤!

古文: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 不如宵也。

现代文:当初,晋国的智宣子想以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 他不如智宵。

古文: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

现代文:智瑶有超越他人的五项长处,只有一项短处。

古文: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

现代文:美发高大是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才艺双全是长处,能写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是长处。虽然如此却很不仁厚。

古文: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

现代文: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而做不仁不义的恶事,谁能和他和睦相处?

**古文: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

现代文:要是真的立智瑶为继承人,那么智氏宗族一定灭亡。

古文: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现代文:智宣子置之不理。智果便向太史请求脱离智族姓氏,另立为辅氏。

古文: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

现代文:赵国的大夫赵简子的儿子,长子叫伯鲁,幼子叫无恤。

**古文: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 谨识之。 **

现代文:赵简子想确定继承人,不知立哪位好,于是把他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嘱咐说: 好好记住!

古文: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

现代文:过了三年,赵简子问起两个儿子,大儿子伯鲁说不出竹简上的话;再问他的竹简,已丢失了。

古文: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现代文:又问小儿子无恤,竟然背诵竹简训词很熟习;追问竹简,他便从袖子中取出献上。

古文: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现代文:于是,赵简子认为无恤十分贤德,便立他为继承人。

**古文: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 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 **

现代文:赵简子派尹铎去晋阳,临行前尹铎请示说: 您是打算让我去抽丝剥茧般地搜刮财富呢,还是作为保障之地?

**古文:简子曰: 保障哉! **

现代文:赵简子说: 作为保障。

古文:尹铎损其户数。

现代文:尹铎便少算居民户数,减轻赋税。

古文:简子谓无恤曰: 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 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

现代文:赵简子又对儿子赵无恤说: 一旦晋国发生危难,你不要嫌尹铎地位不高,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以那里作为归宿。 等到智宣子去世,智襄子智瑶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瑶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家相段规。

古文: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 主不备难,难必至矣! 智伯曰: 难将由我。

现代文: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就告诫说: 主公您不提防招来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了!

**古文:我不为难,谁敢兴之? **

现代文:智瑶说: 人的生死灾祸都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临灾祸,谁还敢兴风作浪!

古文:对曰: 不然。

现代文:智国又说: 这话可不妥。

**古文:《夏书》有之曰: 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

现代文:《夏书》中说: 一个人屡次三番犯错误,结下的仇怨岂能在明处,应该在它没有表现时就提防。

古文: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

现代文:贤德的人能够谨慎地处理小事,所以不会招致大祸。

古文: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

现代文:现在主公一次宴会就开罪了人家的主君和臣相,又不戒备,说: 不敢兴风作浪。 这种态度恐怕不行吧。

**古文:蜹、蚁、蜂、虿,皆能害人,况君相乎! **

现代文:蚊子、蚂蚁、蜜蜂、蝎子,都能害人,何况是国君、国相呢!

古文:弗听。

现代文:智瑶不听。

古文: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

现代文:智瑶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不想给。

古文:段规曰: 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

现代文:段规说: 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给,一定讨伐我们,不如姑且给他。

**古文: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 康子曰: 善。 **

现代文:他拿到地更加狂妄,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别人不给,他必定向人动武用兵,这样我们就可以免于祸患而伺机行动了。 韩康子说: 好主意。

古文: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

现代文: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瑶大喜,果然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想不给。

**古文:任章曰: 何故弗与? **

现代文:家相任章问: 为什么不给呢?

**古文:桓子曰: 无故索地,故弗与。 **

现代文:魏桓子说: 无缘无故来要地,所以不给。

古文:任章曰: 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

现代文:任章说: 智瑶无缘无故强索他人领地,一定会引起其他大夫官员的警惧;我们给智瑶地,他一定会骄傲。

古文: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

现代文:他骄傲而轻敌,我们警惧而互相亲善;用精诚团结之兵来对付狂妄轻敌的智瑶,智家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

**古文:《周书》曰: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

现代文:《周书》说: 要打败敌人,必须暂时听从他;要夺取敌人利益,必须先给他一些好处。

**古文: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 桓子曰: 善。 **

现代文:主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让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又何必单独以我们作智瑶的靶子呢! 魏桓子说: 对。

古文:复与之万家之邑一。

现代文:也交给智瑶一个有万户的封地。

古文: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

现代文:智瑶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拒绝不给。

古文: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现代文: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家。

**古文:襄子将出,曰: 吾何走乎? **

现代文:赵襄子准备出逃。问: 我到哪里去呢?

**古文:从者曰: 长子近,且城厚完。 **

现代文:随从说: 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又完整。

**古文:襄子曰: 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 **

现代文:赵襄子说: 百姓精疲力尽地修完城墙,又要他们舍生入死地为我守城,谁能和我同心?

**古文:从者曰: 邯郸之仓库实。 **

现代文:随从又说: 邯郸城里仓库充实。

古文:襄子曰: 浚民之膏泽以实之,又因而杀之,其谁与我!

现代文:赵襄子说: 搜刮民脂民膏才使仓库充实,现在又因战争让他们送命,谁会和我同心。

**古文: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 **

现代文:还是投奔晋阳吧,那是先主的地盘,尹铎又待百姓宽厚,人民一定能同我们和衷共济。

古文:乃走晋阳。

现代文:于是前往晋阳。

古文: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沉灶产蛙,民无叛意。

现代文:智瑶、韩康子、魏桓子三家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头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孳生,人民仍是没有背叛之意。

古文: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

现代文:智瑶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

**古文:智伯曰: 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

现代文:智瑶说: 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

古文: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

现代文: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脚。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

**古文:絺疵谓智伯曰: 韩、魏必反矣。 **

现代文:智家的谋士疵对智瑶说: 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

**古文:智伯曰: 子何以知之? **

现代文:智瑶问: 你何以知道?

古文:絺疵曰: 以人事知之。

现代文:疵说: 以人之常情而论。

古文:夫从韩、魏之兵以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

现代文:我们调集韩、魏两家的军队来围攻赵家,赵家覆亡,下次灾难一定是连及韩、魏两家了。

**古文: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城不没者三版,人马相食,城降有日,而二子无喜志,有忧色,是非反而何? **

现代文:现在我们约定灭掉赵家后三家分割其地,晋阳城仅差三版就被水淹没,城内宰马为食,破城已是指日可待。然而韩康子、魏桓子两人没有高兴的心情,反倒面有忧色,这不是必反又是什么?

古文:明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二子曰: 此夫谗臣欲为赵氏游说,使主疑于二家而懈于攻赵氏也。

现代文:第二天,智瑶把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二人说: 这一定是离间小人想为赵家游说,让主公您怀疑我们韩、魏两家而放松对赵家的进攻。

**古文:不然,夫二家岂不利朝夕分赵氏之田,而欲为危难不可成之事乎? **

现代文:不然的话,我们两家岂不是放着早晚就分到手的赵家田土不要,而要去干那危险必不可成的事吗?

**古文:二子出,絺疵入曰: 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 **

现代文:两人出去,疵进来说: 主公为什么把臣下我的话告诉他们两人呢?

**古文:智伯曰: 子何以知之? **

现代文:智瑶惊奇地反问: 你怎么知道的?

**古文:对曰: 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 **

现代文:回答说: 我见他们认真看我而匆忙离去,因为他们知道我看穿了他们的心思。

古文:智伯不悛。

现代文:智瑶不改。

古文:絺疵请使于齐。

现代文:于是疵请求让他出使齐国。

古文: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 臣闻唇亡则齿寒。

现代文: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说: 我听说唇亡齿寒。

**古文:今智伯帅韩、魏而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 **

现代文:现在智瑶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家,赵家灭亡就该轮到韩、魏了。

古文:二子曰: 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 。

现代文:韩康子、魏崐桓子也说: 我们心里也知道会这样,只怕事情还未办好而计谋先泄露出去,就会马上大祸临头。

**古文:张孟谈曰: 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 **

现代文:张孟谈又说: 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一人耳朵,有何伤害呢?

古文: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现代文:于是两人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了。

古文: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

现代文:夜里,赵襄子派人杀掉智军守堤官吏,使大水决口反灌智瑶军营。

古文: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现代文:智瑶军队为救水淹而大乱,韩、魏两家军队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家军,于是杀死智瑶,又将智家族人尽行诛灭。

古文:唯辅果在。

现代文:只有辅果得以幸免。

古文: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现代文:臣司马光认为: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

古文: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现代文: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

古文: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现代文: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古文: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现代文:云梦地方的竹子,天下都称为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棠地方出产的铜材,天下都称为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

古文: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现代文:所以,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

古文: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现代文:挑选人才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

古文:何则?

现代文:原因何在?

古文: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现代文:因为君子持有才干把它用到善事上;而小人持有才干用来作恶。

古文: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现代文:持有才干作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

古文: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

现代文: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

古文: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

现代文: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诡计来发挥邪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

古文: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现代文: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古文: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现代文: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国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瑶呢!

古文: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现代文: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又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

古文: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

现代文:赵、韩、魏三家瓜分智家的田土,赵襄子把智瑶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具。

古文: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入襄子宫中涂厕。

现代文:智瑶的家臣豫让想为主公报仇,就化装为罪人,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

古文: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

现代文: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心动不安,令人搜索,抓获了豫让。

**古文:左右欲杀之,襄子曰: 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 **

现代文:左右随从要将他杀死,赵襄子说: 智瑶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

古文:乃舍之。

现代文:于是释放豫让。

古文: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现代文:豫让用漆涂身,弄成一个癞疮病人,又吞下火炭,弄哑嗓音。在街市上乞讨,连结发妻子见面也认不出来。

古文:行见其友,其友识之,为之泣曰: 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

现代文: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认出他,为他垂泪道: 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家,一定会成为亲信,那时你就为所欲为,不是易如反掌吗?

古文:何乃自苦如此!

现代文:何苦自残形体崐以至于此?

**古文:求以报仇,不亦难乎? **

现代文:这样来图谋报仇,不是太困难了吗!

古文:豫让曰: 既已委质为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

现代文:豫让说: 我要是委身于赵家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

古文:凡吾所为者,极难耳。

现代文:我现在这种做法,是极困难的。

**古文: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 **

现代文:然而之所以还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与后世做人臣子而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

古文: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

现代文:赵襄子乘车出行,豫让潜伏在桥下。

古文:襄子至桥,马惊,索之,得豫让,遂杀之。

现代文:赵襄子到了桥前,马突然受惊,进行搜索,捕获豫让,于是杀死他。

古文: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

现代文:赵襄子因为赵简子没有立哥哥伯鲁为继承人,自己虽然有五个儿子,也不肯立为继承人。

古文:封伯鲁之子于代,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为赵氏后。

现代文:他封赵伯鲁的儿子于代国,称代成君,早逝;又立其子赵浣为赵家的继承人。

古文: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

现代文:赵襄子死后,弟弟赵桓子就驱逐赵浣,自立为国君,继位一年也死了。

**古文:赵氏之人曰: 桓子立,非襄主意。 **

现代文:赵家的族人说: 赵桓子做国君本来就不是赵襄子的主意。

古文:乃共杀其子,复迎浣而立之,是为献子。

现代文:大家一起杀死了赵桓子的儿子,再迎回赵浣,拥立为国君,这就是赵献子。

古文:献子生籍,是为烈侯。

现代文:赵献子生子名赵籍,就是赵烈侯。

古文: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

现代文:魏斯,是魏桓子的孙子,就是魏文侯。

古文: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为景侯。

现代文:韩康子生子名韩武子,武子又生韩虔,被封为韩景侯。

古文: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

现代文:魏文侯魏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他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

古文:四方贤士多归之。

现代文:四方贤才德士很多前来归附他。

古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现代文: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

**古文: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 **

现代文:左右侍臣问: 今天饮酒正乐,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

**古文: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

现代文:魏文侯说: 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约定!

古文:乃往,身自罢之。

现代文:于是前去,亲自告诉停猎。

古文: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现代文: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

古文:文侯曰: 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 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

现代文:魏文侯说: 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 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

古文:二国皆怒而去。

现代文:两国使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

古文: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现代文: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都前来朝拜魏国。

古文: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现代文: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争雄。

古文: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

现代文: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予以攻克,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

**古文:文侯问于群臣曰: 我何如主? **

现代文:魏文侯问群臣: 我是什么样的君主?

**古文:皆曰: 仁君。 **

现代文:大家都说: 您是仁德的君主!

**古文:任座曰: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

现代文:只有任座说: 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

古文:文侯怒,任座趋出。

现代文: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离开。

**古文:次问翟璜,对曰: 仁君也。 **

现代文: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 您是仁德君主。

**古文:文侯曰: 何以知之? **

现代文:魏文侯问: 你何以知道?

古文:对曰: 臣闻君仁则臣直。

现代文:回答说: 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

**古文: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

现代文: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

古文: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现代文:魏文侯大喜,派翟璜去追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堂去迎接,奉为上客。

古文: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 钟声不比乎?

现代文: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文侯说: 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

**古文:左高。 **

现代文:左边高。

**古文:田子方笑。文侯曰: 何笑? **

现代文: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 你笑什么?

古文:子方曰: 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

现代文:田子方说: 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

**古文:今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 文侯曰: 善。 **

现代文: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 魏文侯说: 对。

古文: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

现代文:魏文侯的公子魏击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下车伏拜行礼。

古文:子方不为礼。

现代文:田子方却不作回礼。

**古文:子击怒,谓子方曰: 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 **

现代文:魏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 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

古文:子方曰: 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

现代文:田子方说: 当然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啦,富贵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

古文: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

现代文:国君对人骄傲就将亡国,大夫对人骄傲就将失去采地。

古文: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

现代文:失去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国主对待他的;失去采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以家主对待他的。

**古文:夫士贫贱者,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 **

现代文:贫贱的游士呢,话不听,行为不合意,就穿上鞋子告辞了,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

古文:子击乃谢之。

现代文:魏击于是谢罪。

古文:文侯谓李克曰: 先生尝有言曰: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现代文:魏文侯问李克: 先生曾经说过: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古文: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

现代文:现在我选相不是魏成就是翟璜,这两人怎么样?

古文:对曰: 卑不谋尊,疏不谋戚。

现代文:李克回答说: 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不过问亲戚的事。

**古文: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 **

现代文:臣子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

**古文:文侯曰: 先生临事勿让。 **

现代文:魏文侯说: 先生不要临事推让!

古文:克曰: 君弗察故也。

现代文:李克说道: 国君您没有仔细观察呀!

**古文: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 **

现代文:看人,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显赫时看他所推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做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仅此五条,就足以去断定人,又何必要等我指明呢!

**古文:文侯曰: 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 **

现代文:魏文侯说: 先生请回府吧,我的国相已经选定了。

古文:李克出,见翟璜。

现代文:李克离去,遇到翟璜。

**古文:翟璜曰: 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克曰: 魏成。 **

现代文:翟璜问: 听说今天国君召您去征求宰相人选,到底定了谁呢? 李克说: 魏成。

古文:翟璜忿然作色曰: 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

现代文:国君担心内地的邺县,我推荐西门豹。国君想征伐中山国,我推荐乐羊。中山国攻克之后,没有人去镇守,我推荐了先生您。国君的公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

**古文: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 **

现代文:凭耳闻目睹的这些事实,我哪点儿比魏成差!

古文:李克曰: 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

现代文:李克说: 你把我介绍给你的国君,难道是为了结党以谋求高官吗?

古文: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

现代文:国君问我宰相的人选,我说了刚才那一番话。

古文: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现代文:我所以推断国君肯定会选中魏成为相,是因为魏成享有千钟的俸禄,十分之九都用在外面,只有十分之一留作家用,所以向东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

古文: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

现代文:这三个人,国君都奉他们为老师;而你所举荐的五人,国君都任用为臣属。

**古文: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

现代文:你怎么能和魏成比呢!

**古文:翟璜逡巡再拜曰: 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 **

现代文:翟璜听罢徘徊不敢进前,一再行礼说: 我翟璜,真是个粗人,失礼了,愿终身为您的弟子!

古文:吴起者,卫人,仕于鲁。

现代文:吴起,卫国人,在鲁国任官。

古文: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

现代文: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想任用吴起为将,但吴起娶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猜疑吴起。于是,吴起杀死了自己的妻子,求得大将,大破齐国军队。

古文:或谮之鲁侯曰: 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

现代文:有人在鲁国国君面前攻击他说: 吴起当初曾师事曾参,母亲死了也不回去治丧,曾参与他断绝关系。

古文: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

现代文:现在他又杀死妻子来求得您的大将职位。

古文:起,残忍薄行人也。

现代文:吴起,真是一个残忍缺德的人!

**古文: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 **

现代文:况且,以我们小小的鲁国能有战胜齐国的名气,各个国家都要来算计鲁国了。

古文: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

现代文:吴起恐怕鲁国治他的罪,又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就前去投奔。

**古文:文侯问诸李克,李克曰: 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 **

现代文:魏文侯征求李克的意见,李克说: 吴起为人贪婪而好色,然而他的用兵之道,连齐国的名将司马穰苴也超不过他。

古文:于是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现代文:于是魏文侯崐任命吴起为大将,攻击秦国,攻占五座城。

古文: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现代文:吴起做大将,与最下等的士兵同样穿衣吃饭,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也不骑马,亲自挑上士兵的粮食,与士兵们分担疾苦。

古文: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现代文:有个士兵患了毒疮,吴起为他吸吮毒汁。

古文:卒母闻而哭之。

现代文: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却痛哭。

**古文:人曰: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 **

现代文:有人奇怪地问: 你的儿子是个士兵,而吴起将军亲自为他吸吮毒疮,你为什么哭?

古文:母曰: 非然也。

现代文:士兵母亲答道: 不是这样啊!

古文: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还踵,遂死于敌。

现代文:当年吴将军为孩子的父亲吸过毒疮,他父亲作战从不后退,就战死在敌阵中了。

**古文: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

现代文:吴将军现在又为我儿子吸毒疮,我不知道他该死在哪里了,所以哭他。

古文:燕湣公薨,子僖公立。

现代文:燕公薨,子僖公立。

古文:二十四年己卯,公元前四零二年

现代文:二十四年

古文:王崩,子安王骄立。

现代文:王崩,子安王骄立。

古文: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

现代文:盗杀楚声王,国人立其子悼王。

古文:安王

现代文:安王

古文:△元年庚辰,公元前四零一年

现代文:元年秦国讨伐魏国,军队一直到达阳孤。二年

古文:秦伐魏,至阳狐。二年辛巳,公元前四零零年

现代文:魏、韩、赵三国联军攻打楚国,攻进桑丘。

古文:魏、韩、赵伐楚,至桑丘。郑围韩阳翟。韩景侯薨,子烈侯取立。

现代文:郑国军队围攻韩国的阳翟围城。韩国国君韩景侯去世,他的儿子韩取即位,就是韩烈侯。

古文:秦简公薨,子惠公立。

现代文:赵国国君赵烈侯去世,赵国人拥立他的弟弟即位,是为赵武侯。

古文:三年壬午,公元前三九九年

现代文:秦国国君秦简公去世,他的儿子即位,就是秦惠公。三年

古文:王子定奔晋。

现代文:周王室王子姬投奔晋国。

古文:虢山崩,壅河。

现代文:虢山崩塌,沙石堵住了黄河。

古文:四年癸未,公元前三九八年

现代文:四年

古文:楚围郑。

现代文:楚国军队围攻郑国。

古文:郑人杀其相驷子阳。

现代文:郑国人杀死了国相驷子阳。

古文:五年甲申,公元前三九七年

现代文:五年

古文:日有食之。

现代文:出现日食。

古文:三月,盗杀韩相侠累。

现代文:三月,盗匪杀死了韩国国相侠累。

古文:侠累与濮阳严仲子有恶。仲子闻轵人聂政之勇,以黄金百镒为政母寿,欲因以报仇。

现代文:侠累与濮阳人严仲子有仇,严仲子听说轵地人聂政很勇敢,便拿出一百镒黄金为聂政母亲祝寿,想让聂政为他报仇。

**古文:政不受,曰: 老母在,政身未敢以许人也! **

现代文:聂政却不接受,说: 我的老母亲还健在,我不敢为别人去献身!

古文:及母卒,仲子乃使政刺侠累。

现代文:等到他的母亲去世,严仲子便派聂政去行刺侠累。

古文:侠累方坐府上,兵卫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

现代文:侠累正端坐府中,有许多护卫兵丁,聂政一直冲上厅阶,把侠累刺死。然后划破自己的面皮,挖出双眼,割出肚肠而死。

古文:韩人暴其尸于市,购问,莫能识。

现代文:韩国人把聂政的尸体放在集市中暴尸。

古文:其姊嫈闻而往哭之,曰: 是轵深井里聂政也。

现代文:并悬赏查找,但无人知晓。聂政的姐姐聂听说此事前往,哭着说: 这是轵地深井里的聂政啊!

古文: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

现代文:他因为我还在,就自毁面容不使连累。

**古文:妾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

现代文:我怎么能怕杀身之祸,最终埋没我弟弟的英名呢!

古文:遂死于政尸之旁。

现代文:于是自尽死在聂政的尸体旁边。

古文:六年乙酉,公元前三九六年郑驷子阳之党弑繻公,而立其弟乙,是为康公。

现代文:六年郑国宰相驷子阳的余党杀死国君郑公,改立他的弟弟姬乙为国君,是为郑康公。

古文:宋悼公薨,子休公田立。

现代文:宋国宋悼公去世,他的儿子宋田即位,是为宋休公。八年

古文:齐伐鲁,取最。

现代文:齐国发兵攻打鲁国,攻占最地。

古文:韩救鲁。

现代文:韩国救援鲁国。

古文:郑负黍叛,复归韩。

现代文:郑国负黍这个地方反叛郑国,后来归附韩国。

古文:九年戊子,公元前三九三年

现代文:九年

古文:魏伐郑。

现代文:魏国攻打郑国。

古文:晋烈公薨,子孝公倾立。

现代文:晋国晋烈公去世,他的儿子姬倾即位,是为晋孝公。十一年

古文:十一年庚寅,公元前三九一年

现代文:秦国发兵攻打韩国宜阳郡,攻占了六个城池。

古文:秦伐韩宜阳,取六邑。初,田常生襄子盘,盘生庄子白,白生太公和。

现代文:起初,齐国田常生襄子田盘,田盘生庄子田白,田白再生太公田和。

古文:是岁,齐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

现代文:这年,田和把国君齐康公流放到海边,让他保有一个城的赋税收入,以承继祖先祭祀。

古文:十二年辛卯,公元前三九零年

现代文:十二年秦国与晋国在武城开战。

古文:十三年壬辰,公元前三八九年

现代文:齐国攻打魏国,夺取襄阳。鲁国在平陆击败齐国军队。十三年

古文:秦侵晋。

现代文:秦国入侵晋国。

古文:齐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

现代文:齐国田和在浊泽约会魏文侯及楚国、卫国贵族,要求作诸侯。

古文: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

现代文:魏文侯替他向周安王及各国诸侯申请,周安王准许。

古文:秦伐蜀,取南郑。

现代文:十五年秦国攻打蜀地,夺取南郑。

古文: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现代文:魏国魏文侯去世,太子魏击即位,是为魏武侯。

**古文: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谓吴起曰: 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

现代文:魏武侯在西河泛舟顺流而下,船行到河中心对吴起说: 好美啊!高山大河如此险要,这是魏国的珍宝啊!

古文:对曰: 在德不在险。

现代文:吴起回答说: 国宝在于国君施行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

古文: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汤放之;商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

现代文:当初三苗氏部落,左面有洞庭湖,右面有彭蠡湖,但他们不修德义,被禹消灭了。夏朝君王桀的居住之地,左边是黄河、济水,右边是泰华山,伊阙山在其南面,羊肠阪在其北面,但因朝政不仁,也被商朝汤王驱逐了。商朝纣王的都城,左边是孟门,右边是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黄河经过其南面,因他施政不德,被周武王杀了。

古文: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

现代文:由此可见,国宝在于德政而不在于地势险要。

古文: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皆敌国也。 武侯曰: 善。 魏置相,相田文。

现代文:如果君主您不修德政,恐怕就是这条船上的人,也要成为您的敌人。 魏武侯听罢说道: 对。 魏国设置国相,任命田文为相。

**古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 请与子论功,可乎? 田文曰: 可。 **

现代文: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 我和你比较功劳如何? 田文说: 可以。

**古文:起曰: 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 **

现代文:吴起便说: 统率三军,使士兵乐于战死,敌国不敢谋算,你比我吴起如何?

**古文:文曰: 不如子。 **

现代文:田文说: 我不如你。

**古文:起曰: 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 **

现代文:吴起又问: 整治百官,亲善百姓,使仓库充实,你比我吴起如何?

**古文:文曰: 不如子。 **

现代文:田文说: 我不如你。

**古文:起曰: 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 **

现代文:吴起再问: 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依附听命,你比我吴起如何?

**古文:文曰: 不如子。 **

现代文:田文还是说: 我不如你。

**古文:起曰: 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 **

现代文:吴起质问道: 这三条你都在我之下,而职位却在我之上,是什么道理?

**古文:文曰: 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子乎,属之我乎? **

现代文:田文说: 如今国君年幼,国多疑难,大臣们不能齐心归附,老百姓不能信服,在这个时候,是嘱托给你呢,还是嘱托给我呢?

**古文:起默然良久,曰: 属之子矣。 **

现代文:吴起默默不语想了一会儿,说: 嘱托给你啊!

古文:久之,魏相公叔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现代文:过了很久,魏国国相公叔娶了公主为妻而以吴起为忌。

古文:公叔之仆曰: 起易去也。

现代文:他的仆人献计说: 吴起容易去掉,吴起为人刚劲而沾沾自喜。

古文:起为人刚劲自喜,子先言于君曰: 吴起,贤人也,而君之国小,臣恐起之无留心也,君盍试延以女?起无留心,则必辞矣。

现代文:您可以先对国君说: 吴起是个杰出人才,但君主您的国家小,我担心他没有长留的心思。国君您何不试着要把女儿嫁给他,如果吴起没有久留之心,一定会辞谢的。

**古文:子因与起归而使公主辱子,起见公主之贱子也,必辞,则子之计中矣。 **

现代文:主人您再与吴起一起回去,让公主羞辱您,吴起看到公主如此轻视您,一定会辞谢国君的婚事,这样您的计谋就实现了。

古文:公叔从之,吴起果辞公主。

现代文:公叔照此去做,吴起果然辞谢了与公主的婚事。

古文:魏武侯疑之而未信,起惧诛,遂奔楚。

现代文:魏武侯疑忌他,不敢信任,吴起害怕被诛杀,于是投奔了楚国。

古文:楚悼王素闻其贤,至则任之为相。

现代文:楚悼王平素听说吴起是个人才,到了便任命他为国相。

古文:起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游说之言从横者。

现代文:吴起严明法纪号令,裁减一些不重要的闲官,废除了王族中远亲疏戚,用来安抚奖励征战之士,大力增强军队、破除合纵连横游说言论。

古文:于是南平百越,北却三晋,西伐秦,诸侯皆患楚之强,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

现代文: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国的扩张,向西征讨秦国,各诸侯国都害怕楚国的强大,而楚国的王亲贵戚、权臣显要中却有很多人怨恨吴起。

古文:秦惠公薨,子出公立。

现代文:秦惠公去世,他的儿子出公继位。

古文:赵武侯薨,国人复立烈侯之太子章,是为敬侯。

现代文:赵国赵武侯去世,赵国人重新拥立赵烈侯的太子赵章继位,这就是赵敬侯。

古文:韩烈侯薨,子文侯立。

现代文:韩国韩烈侯去世,他的儿子文侯继位。

古文:十六年乙未,公元前三八六年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赵公子朝作乱,出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

现代文:十六年周王朝开始任命齐国大夫田和为诸侯国君。赵国公子赵朝作乱,出奔魏国,与魏国军队一起进袭赵国邯郸,未能攻克。

古文:十七年丙申,公元前三八五年秦庶长改逆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沉之渊旁。

现代文:十七年秦国名叫改的庶长在河西迎接秦献公,立为国君;把秦出公和他的母亲杀死,沉在河里。

古文:齐伐鲁。

现代文:齐国攻打鲁国。

古文:韩伐郑,取阳城;伐宋,执宋公。

现代文:韩国攻打郑国,夺取阳城。又攻打宋国,捉住宋国国君。

古文:齐太公薨,子桓公午立。

现代文:齐国太公田和去世,其子田午即位,是为齐桓公。十九年

古文:日有食之,既。二十一年庚子,公元前三八一年

现代文:魏国在兔台击败赵国军队。二十年出现日全食。二十一年

古文:楚悼王薨,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现代文:楚悼王去世。贵族国戚和大臣作乱,攻打吴起,吴起逃到悼王尸体边,伏在上面。

古文:击起之徒因射刺起,并中王尸。

现代文:攻击吴起的暴徒用箭射吴起,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古文:既葬,肃王即位。使令尹尽诛为乱者,坐起夷宗者七十馀家。

现代文:办完葬事,楚肃王即位,命令楚相全数翦灭作乱者,因射吴起之事而被灭族的多达七十余家。

古文:二十二年辛丑,公元前三八零年

现代文:二十二年齐国攻打燕国,夺取桑丘。

古文:齐伐燕,取桑丘。

现代文:魏、韩、赵三国攻打齐国,兵至桑丘。

古文:魏、韩、赵伐齐,至桑丘。

现代文:二十三年赵国袭击卫国,未能攻克。

古文:齐康公薨,无子,田氏遂并齐而有之。

现代文:流放的齐康公去世,没有儿子。田氏家族于是把姜氏的齐国全部兼并了。

古文:是岁,齐桓公亦薨,子威王因齐立。

现代文:当年,齐桓公也去世,其子田因齐即位,是为齐威王。

古文:二十四年癸卯,公元前三七八年

现代文:二十四年狄族军队在浍击败了魏军。

古文:狄败魏师于澮。魏、韩、赵伐齐,至灵丘。

现代文:魏、韩、赵伐齐,至灵丘。

古文:晋孝公薨,子靖公俱酒立。

现代文:晋国晋孝公去世,其子姬俱酒即位,是为晋靖公。

古文:蜀伐楚,取兹方。

现代文:二十五年蜀人攻打楚国,夺取兹方。

古文: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 其材可将五百乘。 公曰: 吾知其可将。

现代文:孔,字子思,向卫国国君提起苟变说: 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车。

古文: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 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现代文:卫侯说: 我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的时候,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 孔说: 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因此一根合抱的良木,只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

古文: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 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

现代文:现在国君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锋爪利牙的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员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 卫侯一再拜谢说: 我接受你的指教。 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附和如出一口。

古文:子思曰: 以吾观卫,所谓 君不君,臣不臣 者也。 公丘懿子曰: 何乃若是? 子思曰: 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现代文:孔说: 我看卫国,真是 君不像君,臣不像臣 呀! 公丘懿子问道: 为什么竟会这样? 孔说: 君主自以为是,大家便不提出自己的意见。

古文: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

现代文:即使事情处理对了没有听取众议,也是排斥了众人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而助长邪恶之风呢!

古文: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闇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现代文: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乐于让别人赞扬,是无比的昏暗;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

古文:君闇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

现代文:君主昏暗而臣下谄媚,这样居于百姓之上,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

古文: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 君之国事将日非矣! 公曰: 何故? 对曰: 有由然焉。

现代文:长期这样不改,国家就不象国家了。 孔对卫侯说: 你的国家将要一天不如一天了。 卫侯问: 为什么?

古文: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

现代文:回答说: 事出有因。国君你说话自以为是,卿大夫等官员没有人敢改正你的错误;于是他们也说话自以为是,士人百姓也不敢改正其误。

古文: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现代文:君臣都自以为贤能,下属又同声称贤,称赞贤能则和顺而有福,指出错误则忤逆而有祸,这样,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古文:《诗》曰: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

现代文:《诗经》说: 都称道自己是圣贤,乌鸦雌雄谁能辨?

**古文: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

现代文:不也像你们这些君臣吗?

古文:鲁穆公薨,子共公奋立。

现代文:鲁国鲁穆公去世,其子姬奋即位,是为鲁共公。

古文:韩文侯薨,子哀侯立。

现代文:韩国韩文侯去世,其子即位,是为韩哀侯。

古文:二十六年乙巳,公元前三七六年

现代文:二十六年周安王去世,其子姬喜即位,是为周烈王。

古文:王崩,子烈王喜立。魏、韩、赵共废晋靖公为家人而分其地。

现代文:魏、韩、赵三国一同把晋靖公废黜为平民,瓜分了他的残余领地。

古文:烈王

现代文:烈王

古文:△元年丙午,公元前三七五年

现代文:周烈王元年韩国灭掉郑国,于是把国都迁到新郑。

古文:三年戊申,公元前三七三年

现代文:赵国赵敬侯去世,其子赵种即位,是为赵成侯。三年

古文:燕败齐师于林狐。

现代文:燕国在林狐击败齐国军队。

古文:鲁伐齐,入阳关。

现代文:鲁国攻打齐国,进入阳关。

古文:魏伐齐,至博陵。

现代文:魏国攻打齐国,抵达博陵。

古文:燕僖公薨,子桓公立。

现代文:燕国燕僖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燕桓公。

古文:宋休公薨,子辟公立。

现代文:宋国宋休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宋辟公。

古文:卫慎公薨,子声公训立。

现代文:卫国卫慎公去世,其子卫训即位,是为卫声公。四年

古文:赵伐卫,取都鄙七十三。

现代文:赵国攻打卫国,夺取七十三个村镇。

古文:魏败赵师于北蔺。

现代文:魏国在北蔺击败赵国军队。五年

古文:五年庚戌,公元前三七一年

现代文:魏国攻打楚国,夺取鲁阳。

古文:魏伐楚,取鲁阳。韩严遂弑哀侯,国人立其子懿侯。

现代文:韩国严遂杀死韩哀侯,国中贵族立哀侯之子,是为韩懿侯。

古文:初,哀侯以韩廆为相而爱严遂,二人甚相害也。

现代文:当初,韩哀侯曾任命韩为国相却宠爱严遂,两人互相仇恨至深。

古文:严遂令人刺韩廆于朝,廆走哀侯,哀侯抱之。人刺韩廆,兼及哀侯。

现代文:严遂派人在朝廷行刺韩,韩逃到韩哀侯身边,韩哀侯抱住他,刺客刺韩,连带韩哀侯也被刺死。

古文:魏武侯薨,不立太子,子罃与公中缓争立,国内乱。

现代文:魏国魏武侯去世,没有立太子,他的儿子魏与公中缓争位,国内大乱。

古文:六年辛亥,公元前三七零年

现代文:六年

古文:齐威王来朝。

现代文:齐威王朝拜周烈王。

古文:是时周室微弱,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天下以此益贤威王。

现代文:当时周王室已十分衰弱,各诸侯国都不来朝拜,唯独齐王仍来朝拜,因此天下人愈发称赞齐威王贤德。

古文:赵伐齐,至鄄。

现代文:赵国攻打齐国,直至鄄地。

古文:魏败赵师于怀。

现代文:魏国在怀地击败赵国军队。

古文: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 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现代文: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对他说: 自从你到即墨任官,每天都有指责你的话传来。

古文: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现代文:然而我派人去即墨察看,却是田土开辟整治,百姓丰足,官府无事,东方因而十分安定。

古文: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封之万家。

现代文:于是我知道这是你不巴结我的左右内臣谋求内援的缘故。

古文:召阿大夫,语之曰: 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现代文:便封赐即墨大夫享用一万户的俸禄。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对他说: 自从你到阿地镇守,每天都有称赞你的好话传来。

古文: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现代文: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

古文: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现代文:当初赵国攻打鄄地,你不救;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来买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说好话! 当天,齐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

古文: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现代文:于是臣僚们毛骨耸然,不敢再弄虚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

古文:楚肃王薨,无子,立其弟良夫,是为宣王。

现代文:楚国楚肃王去世,他没有儿子,弟弟良夫即位,是为楚宣王。

古文:七年壬子,公元前三六九年

现代文:宋国宋辟公去世,其子宋剔成即位。七年

古文:王崩,弟扁立,是为显王。

现代文:周烈王去世,弟弟姬扁即位,是为周显王。

古文:魏大夫王错出奔韩。

现代文:魏国大夫王错逃奔韩国。

古文:公孙颀谓韩懿侯曰: 魏乱,可取也。 懿侯乃与赵成侯合兵伐魏,战于浊泽,大破之,遂围魏。

现代文:公孙颀对韩懿侯说: 魏国内乱,可以乘机攻取。 韩懿侯于是与赵成侯联合出兵攻打魏国,在浊泽地方交战,大败魏军,包围了魏国都城。

古文:成侯曰: 杀罃,立公中缓,割地而退,我二国之利也。 懿侯曰: 不可。

现代文:赵成侯说: 杀掉魏,立公中缓为魏国国君,然后割地退兵,这对我们两国是有利的作法。 韩懿侯说: 不妥。

古文: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

现代文:杀死魏国国君,是强暴;割地后才退兵,是贪婪。

古文:不如两分之。魏分为两,不强于宋、卫,则我终无魏患矣。 赵人不听。

现代文:不如让两人分别治理魏国,魏国分为两半,比宋国、卫国还不如,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魏国的威胁了。 赵成侯不同意。

古文:懿侯不悦,以其兵夜去。

现代文:韩懿侯不高兴,率领他的军队乘夜离去。

古文:赵成侯亦去。

现代文:赵成侯也只好退兵归国。

古文:罃遂杀公中缓而立,是为惠王。

现代文:魏于是杀死公中缓即位,是为魏惠王。

古文:太史公曰:魏惠王之所以身不死,国不分者,二国之谋不和也。

现代文:太史公司马迁曰: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国家不被瓜分,是由于韩、赵两国意见不和。

古文:若从一家之谋,魏必分矣。

现代文: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办法去做,魏国一定会被瓜分。

**古文:故曰: 君终,无適子,其国可破也。 **

现代文:所以说: 国君死时,无继承人,国家就会被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