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纪十一

古文:起屠维大渊献,尽阏逢执徐,凡六年。

现代文:起,止,一共六年。宋孝武帝大明三年

古文: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三年春,正月,己巳朔,兗州兵与魏皮豹子战于高平,兗州兵不利。

现代文:春季,正月,己巳朔,刘宋兖州军队同北魏的征西将军皮豹子在高平大战,兖州军失利。

古文:己丑,以骠骑将军柳元景为尚作令,右仆射刘遵考为领军将军。

现代文:己丑,刘宋朝廷任命骠骑将军柳元景为尚书令,右仆射刘遵考为领军将军。

古文:己酉,魏河南公伊馛卒。

现代文:己酉,北魏河南公伊去世。

古文:三月,乙卯,以扬州六郡为王畿,更以东扬州为扬州,徙治会稽,犹以星变故也。

现代文:三月,乙卯,刘宋朝廷把扬州六郡划为王畿,把东扬州改称为扬州,州府迁到了会稽,这样做,是由于天上星象变化的缘故。

古文:三月,庚寅,以义兴太守垣阆为兗州刺史。

现代文:三月,庚寅,朝廷任命义兴太守垣阆为兖州刺史。

古文:阆,遵之子也。

现代文:垣阆是垣遵的儿子。

古文:夏,四月,乙巳,魏主立其弟子推为京兆王。

现代文:夏季四月,乙巳,北魏国主封立他弟弟的儿子拓跋推为京兆王。

古文:竟陵王诞知上意忌之,亦潜为之备;因魏人入寇,修城浚隍,聚粮治仗。

现代文:刘宋竟陵王刘诞知道孝武帝猜忌他,也私下里做好了应变的准备。他利用北魏大军侵入的时机,修筑城墙,疏通护城河,积蓄粮食,整治武器。

古文:诞记室参军江智渊知诞有异志,请假先还建康,上以为中书侍郎。

现代文:刘诞手下的记室参军江智渊知道刘诞有谋反的打算,就向刘诞请假,先回到了建康,孝武帝刘骏任命他为中书侍郎。

**古文:智渊,夷之弟子也,少有操行。沈怀文每称之曰: 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者,其唯江智渊乎! **

现代文:江智渊是江夷弟弟的儿子,从小就很有操行,沈怀文常常称赞他,说: 人所应该具有的,他都有,人所应该没有的,他都没有,这样的人,恐怕就只有江智渊了吧!

古文:是时,道路皆云诞反。

现代文:这时,人们都在传言,说刘诞就要反叛。

古文:会吴郡民刘成上书称: 息道龙昔事诞,见诞在石头城修乘舆法物,习唱警跸。

现代文:偏巧,赶上吴郡平民刘成上书声称: 我的儿子刘道龙过去在刘诞那儿做事,看见刘诞在石头城修治皇帝专用的马车和仪仗器物,并练习皇帝出宫时的警卫清道。

**古文:道龙忧惧,私与伴侣言之,诞杀道龙。 **

现代文:刘道龙见后,又惊又怕,私下里把他所见到的事跟他的伙伴们说了,刘诞知道后斩了刘道龙。

**古文:又豫章民陈谈之上书称: 弟咏之在诞左右,见诞疏陛下年纪姓讳,往巫郑师怜家祝诅,咏之密以启闻,诞诬讠永之乘酒骂詈,杀之。 **

现代文:与此同时,豫章平民陈谈之也上书称: 我弟弟陈咏之在刘诞左右任职,看见刘诞写下陛下的年龄、姓名等避讳的东西,前往巫师郑师怜家里进行巫术诅咒活动。陈咏之马上把这一秘密呈报,但刘诞却反诬陈咏之这是借酒辱骂他,就把陈咏之杀了。

古文:上乃令有司奏诞罪恶,请收付廷尉治罪。

现代文:孝武帝立刻命令有关部门奏报刘诞的罪行,有关部门请求把刘诞抓进监狱,判刑惩治。

古文:乙卯,诏贬诞爵为侯,遣之国。

现代文:乙卯,孝武帝下诏,将刘诞的爵位贬为侯爵,遣返回他所在的封国。

古文:诏书未下,先以羽林禁兵配兗州刺史垣阆,使以之镇为名。与给事中戴明宝袭诞。

现代文:诏书还没有颁下,孝武帝先把羽林禁卫军配给兖州刺史垣阆,让垣阆以前往镇守的名义和给事中戴明宝联合袭击刘诞。

古文:阆至广陵,诞未悟也。

现代文:垣阆到达广陵,刘诞还没有醒悟过来。

古文:明宝夜报诞典签蒋成,使明晨开门为内应。

现代文:戴明宝连夜通知刘诞的典签蒋成,崐命令他第二天早晨打开城门作为内应。

古文:成以告府舍人许宗之,宗之入告诞;诞惊起,呼左右及素所畜养数百人执蒋成,勒兵自卫。

现代文:蒋成马上把这事报告给了府舍人许宗之,许宗之又赶快进去报告给了刘诞。刘诞大吃一惊,从床上跳起,赶快召集左右人员和平常训练蓄养的将士几百人,逮捕了蒋成,下令军队进入临战状态,进行自卫。

古文:天将晓,明宝与阆帅精兵数百人猝至,而门不开;诞已列兵登陴,自在门上斩蒋成,赦作徒、系囚,开门击阆,杀之,明宝从间道逃还。

现代文:天色将要破晓时,戴明宝和垣阆率领精锐士卒几百人突然涌来,可是,城门却没有打开,刘诞则已登上城楼,列好队形,亲自在城楼上斩了蒋成,赦免了那些做奴工和被关押的囚徒,打开城门,迎击垣阆,并将垣阆杀死。戴明宝从小路逃回。

古文:诏内外纂严。

现代文:孝武帝颁下诏令,命全国进入戒严状态。

古文:以始兴公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兗州刺史,将兵讨诞。

现代文:任命始兴公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率领大军,讨伐刘诞。

古文:甲子,上亲总禁兵顿宣武堂。

现代文:甲子,孝武帝亲自统领禁卫军,驻扎宣武堂。

古文:司州刺史刘季之,诞故将也,素与都督宗悫有隙,闻诞反,恐为悫所害,委官,间道自归朝廷。至盱眙,盱眙太守郑瑗疑季之与诞同谋,邀杀之。

现代文:司州刺史刘季之是刘诞以前的将领,他平时就和都督宗悫有隔阂,听说刘诞起兵反叛,害怕自己被宗悫陷害,就放弃了官职,从小路一个人奔回朝廷,起到盱眙时,盱眙太守郑瑗怀疑刘季之和刘诞是同谋,就在中途截杀了刘季之。

古文:沈庆之至欧阳,诞遣庆之宗人沈道愍赍书说庆之,饷以玉环刀。

现代文:沈庆之率军赶到欧阳,刘诞派沈庆之的同族人沈道愍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前去沈庆之那里游说,并送给沈庆之一把玉环刀。

古文:庆之遣道愍返,数以罪恶。

现代文:沈庆之将沈道愍送了回去,并向沈道愍列举了刘诞的种种罪状。

古文:诞焚郭邑,驱居民悉使入城,闭门自守,分遣书檄,邀结远近,时山阳内史梁旷,家在广陵,诞执其妻子,遣使邀旷,旷斩使拒之;诞怒,灭其家。

现代文:刘诞放火烧了附近的城邑、村落,将老百姓全部驱赶到了城里,然后关闭城门,自行坚守。同时,他又分别让人送出文告,邀请结交远近人士起来响应。当时,山阳内史梁旷,家在广陵,刘诞把他的妻子、孩子抓了起来,然后,派遗使者邀请梁旷出兵响应,梁旷斩了使者,拒绝刘诞的邀约。刘诞大怒,杀了梁旷全家。

古文:诞奉表投之城外曰: 陛下信用谗言,遂令无名小人来相掩袭;不任枉酷,即加诛翦。

现代文:刘诞把呈送给孝武帝的奏章,投到了城外,说: 陛下听信谗言,于是派无名小辈突然前来偷袭我。我忍受不了这种残酷的冤屈,所以就把他们诛杀了。

古文:雀鼠贪生,仰违诏敕。

现代文:麻雀、老鼠尚且贪生怕死,我不得不违抗圣旨。

古文:今亲勒部曲,镇扞徐、兗。

现代文:今天,亲自率领部下,誓死保卫徐州、兖州。

古文:先经何福,同生皇家?

现代文:以前,我有什么样的福份,和你一同生在了皇家?

古文:今有何愆,便成胡、越?

现代文:如今,我又有什么过失,同你成了胡、越那样的死敌?

**古文:陵锋奋戈,万没岂顾;荡定之期,冀在旦夕。 **

现代文:冒着刀锋,脚踩戈矛,我万死不辞,大局稳定的日子,希望就在早晚间实现。

**古文:又曰: 陛下宫帷之丑,岂可三缄! **

现代文:又说: 对陛下宫帷内的丑闻,我又怎能缄口不语?

古文:上大怒,凡诞左右、腹心、同籍、期亲在建康者并诛之,死者以千数,或有家人已死,方自城内出奔者。

现代文:孝武帝大怒,下令凡是在建康城内刘诞的左右心腹、同一个祖系中穿孝服一年以上的亲戚,全都杀头,当时被杀的数以千计。有些人家属已被杀了,本人却正从广陵城内逃出来。

**古文:庆之至城下,诞登楼谓之曰: 沈公垂白之年,何苦来此! **

现代文:沈庆之率军来到广陵城下,刘诞登上城楼,对沈庆之说: 沈公已到了满头白发的年龄了,何苦还来此地呢!

**古文:庆之曰: 朝廷以君狂愚,不足劳少壮故耳。 **

现代文:沈庆之回答说: 朝廷认为你狂妄愚蠢,所以不需要烦劳那些青壮年出马。

古文:上虑诞奔魏,使庆之断其走路。

现代文:孝武帝担心刘诞会投奔到北魏,所以,就派沈庆之切断了刘诞的逃路。

古文:庆之移营白土,去城十八里,又进军新亭。

现代文:沈庆之把军营移到了白土,该地距离广陵城有十八里。尔后,又进军新亭。

古文: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并帅众来会;兗州刺史沈僧明,庆之兄子也,亦遣兵助庆之。

现代文: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也一同率领大军和沈庆之会师。兖州刺史沈僧明,是沈庆之哥哥的儿子,他也派遣兵力前来援助沈庆之。

**古文:先是诞诳其众,云 宗悫助我 ;悫至,绕城曜马呼曰: 我,宗悫也! **

现代文:在这之前,刘诞诳骗他的部下们说: 宗悫可以援助我们。 宗悫抵达这里后,骑马绕城一周,大声呼喊: 我就是宗悫。

古文:诞见众军大集,欲弃城北走,留中兵参军申灵赐守广陵,自将步骑数百人,亲信并自随,声云出战,邪趋海陵道。

现代文:刘诞眼看朝廷各路大军聚集在广陵城下,打算放弃城池,向北逃路,留下中兵参军申灵赐坚守广陵。他自己率领几百名步骑兵,连同跟随他的亲信随从,声称要出城作战,顺着斜路奔向海陵。

古文:庆之遣龙骧将军武念追之。

现代文:沈庆之派龙骧将军武念前去追击。

古文:诞行十馀里,众皆不欲去,互请诞还城。

现代文:刘诞说: 我们回去是很容易的事,回去之后,你们能为我竭心尽力吗?

**古文:诞曰: 我还易耳,卿能为我尽力乎? **

现代文:大家都许下诺言。于是,刘诞又返回广陵。

**古文:众皆许诺,诞乃复还,筑坛歃血以誓众,凡府州文武皆加秩。以主簿刘琨之为中兵参军;琨之,遵考之子也,辞曰: 忠孝不得并。琨之老父在,不敢承命。 **

现代文:他建起一座高台,与众将士歃血为盟。将全体官员的官职都升了一级,任命主簿刘琨之为中兵参军。刘琨之是刘遵孝的儿子,他辞让说: 忠与孝不能两全,我老父还在建康,我不能接受任命。

古文:诞囚之十馀日,终不受,乃杀之。

现代文:刘诞囚禁了刘琨之十几天,刘琨之最终还是不接受任命,刘诞就把他杀了。

古文:右卫将军垣护之、虎贲中郎将殷孝祖等击魏还,至广陵,上并使受庆之节度。

现代文:右卫将军垣护之、虎贲中郎将殷孝祖等进击北魏后班师回朝,走到广陵,孝武帝让他们一并听从沈庆之的指挥。

古文:庆之进营,逼广陵城。

现代文:沈庆之率军前进,直逼广陵城。

古文:诞饷庆之食,提挈者百馀人,出自北门;庆之不开视,悉焚之。

现代文:刘诞派人将饭菜和美酒等送给沈庆之,由一百多人抬着从北门出来,沈庆之连打开看都没有看,就全都烧了。

古文:诞于城上授函表,请庆之为送,庆之曰: 我受诏讨贼,不得为汝送表。

现代文:刘诞从城楼上把给孝武帝的奏章拿给他看,请求沈庆之能替他呈送给孝武帝。沈庆之说: 我是接受诏令前来讨伐叛贼的,不能替你呈送奏表。

**古文:汝必欲归死朝廷,自应开门遣使,吾为汝护送。 **

现代文:如果你一定要回到朝廷,接受死罪,你自己就应该打开城门,派遣使者,我为你护送前往。

古文:东扬州刺史颜竣遭母忧,送丧还都,上恩待犹厚,竣时对亲旧有怨言,或语及朝廷得失。

现代文:东扬州刺史颜竣母亲去世,他把母亲的灵枢送到建康,孝武帝待他还是很好。但是,颜竣时常对亲信旧友们满腹怨言,有时还评论朝廷上的得失。

古文:会王僧达得罪,疑竣谮之;将死,具陈竣前后怨望诽谤之语。

现代文:此时,恰巧王僧达犯罪被捕,他怀疑是颜竣陷害了自己,所以,在临被斩首前,他上书孝武帝,详细叙述了颜竣前前后后对朝廷怨恨、非议的话。

古文:上乃使御史中丞庾微之劾奏,免竣官。

现代文:孝武帝就派御史中丞庚徽之弹劾颜竣,将颜竣免职。

**古文:竣愈惧,上启陈谢,且请生命;上益怒,诏答曰: 卿讪讦怨愤,已孤本望;乃复过烦思虑,惧不自全,岂为下事上诚节之至邪! **

现代文:颜竣越发害怕,就上书孝武帝,请求处分谢罪,并乞求饶他一命。孝武帝更加气愤,下诏回答他说: 你讥笑、讽刺朝廷,大发怨恨之言,早已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如今,你又来过分烦扰思虑,害怕保不住性命,这哪里是臣子侍奉君主的忠诚、守节的榜样呢?

古文:及竟陵王诞反,上遂诬竣与诞通谋,五月,收竣付廷尉,先折其足,然后赐死。

现代文:等到竟陵王刘诞起兵反叛,孝武帝顺势诬陷颜竣与刘诞是同谋,五月,将颜竣抓进廷尉,先砸断了颜竣的双脚,然后再命他自杀。

古文:妻子徙交州,至宫亭湖,复沉其男口。

现代文:颜竣的妻子、孩子被放逐到交州,走到宫亭湖时,孝武帝又下令,将颜竣家中所有男子都投到宫亭湖淹死。

古文:六月,戊申,魏主如阴山。

现代文:六月,戊申,北魏国主前往阴山。

古文:上命沈庆之为三烽于桑里,若克外城,举一烽,克内城,举两烽,擒刘诞,举三烽;玺书督趣,前后相继。

现代文:孝武帝命令沈庆之在桑里建造三座烽火台,攻克了广陵外城,就燃起一堆烽火;如果攻克了广陵内城,就点起两堆烽火;如果活捉了刘诞,就点起三堆烽火。

古文:庆之焚其东门,塞堑,造攻道,立行楼、土山并诸攻具,值久雨,不得攻城。

现代文:孝武帝督促进攻的诏书一个接着一个,沈庆之烧了广陵城东门,填平了护城河,开掘进攻道路,竖起攻城楼车,造起土山,制造了其他攻城工具崐。这时正赶上广陵大雨连绵不断,不能攻城。

古文:上使御史中丞庾微之奏免庆之官,诏勿问,以激之。

现代文:孝武帝就让御史中丞庚徽之上书要求罢免沈庆之的官职,而又假装下诏说不要追究,想以此刺激沈庆之攻战。

古文:自四月至于秋七月,雨止,城犹未拔。

现代文:从四月直到秋季七月,大雨停止,广陵城还没有攻克下来。

古文:上怒,命太史择日,将自济江讨诞;太宰义恭固谏。

现代文:孝武帝大怒,命令太史选择日期,他要亲自渡过长江去讨伐刘诞。太宰刘义恭竭力劝谏,才没有去。

古文:乃止。诞初闭城拒使者,记室参军山阴贺弼固谏,诞怒,抽刀向之,乃止。

现代文:当初,刘诞关闭城门,拒绝会见朝廷派来的使者,记室参军、山阴人贺弼坚决劝谏,刘诞大怒,抽出佩刀,直指贺弼胸膛,贺弼才不再劝谏。

古文:诞遣兵出战,屡败,将佐多逾城出降。

现代文:后来,刘诞多次派兵出战,屡战屡败,手下将士也大多越出城墙投降。

**古文:或劝弼宜早出,弼曰: 公举兵向朝廷,此事既不可从;荷公厚恩,又义无违背,唯当以死明心耳! **

现代文:有人劝贺弼应该早点儿出去归降,贺弼说: 刘公起兵反抗朝廷,这件事我是不应该跟从的;可是,我平日承蒙刘公大恩厚遇,所以在大义上,我又是不能背叛他的。我只有一死来表明自己的心迹罢了。

古文:乃饮药自杀。

现代文:说完,就喝毒药自杀了。

古文:参军何康之等谋开门纳官军,不果,斩关出降。

现代文:参军何康之计划打开城门,将朝廷大军引进城内,没有成功。

古文:诞为高楼,置康之母于其上,暴露之,不与食;母呼康之,数日而死。

现代文:于是,他就砍开城门的门闩,出城投降。刘诞知道后,就在城楼上建起一座高楼,把何康之的母亲缚在楼上,让她赤身露体呆在那里,不给她饭吃,何康之的母亲呼喊着何康之的名字,几天才死。

古文:诞以中军长济阳范义为左司马。

现代文:刘诞任命中军长史、濮阳人范义为左司马。

**古文:义母妻子皆在城内,或谓义曰: 事必不振,子其行乎! **

现代文:范义的母亲、妻子和孩子此时都在广陵城里,有人对范义说: 此事一定不能成功,你怎么不走啊?

古文:义曰: 吾,人吏也;子不可以弃母,吏不可以叛君。

现代文:范义说: 我是人家的属官。孩子不能抛弃他的母亲,官吏不能背叛他的君主。

**古文:必若何康之而活,吾弗为也。 **

现代文:如果一定要像何康之那样才能活下来,那么,我不能这样做。

古文:沈庆之帅众攻城,身先士卒,亲犯矢石,乙巳,克其外城;乘胜而进,又克小城。

现代文:沈庆之率领士卒向广陵城发起猛攻,他身先士卒,亲自冒着飞箭和石头,向前冲杀。乙巳,攻克广陵外城。沈庆之又率大军乘胜追击,不久,又攻克内城。

古文:诞闻兵入,走趋后园,队主沈胤之等追及之,击伤诞,坠水,引出,斩之。

现代文:刘诞听说朝延大军已攻入城内,就马上逃到后花园里。队主沈胤之等人追上,把他击伤。刘诞掉到水里,沈胤之等把他拉上来,斩了他。

古文:诞母、妻皆自杀。

现代文:刘诞的母亲、妻子全都自杀。

古文:上闻广陵平,出宣阳门,敕左右皆呼万岁。

现代文:孝武帝听说广陵叛乱被平,亲自走出宣阳门,下令左右一起高呼万岁。

**古文:侍中蔡兴宗陪辇,上顾曰: 卿何独不呼? **

现代文:侍中蔡兴宗陪坐在辇车旁,孝武帝回过头问他说: 你为何不喊?

**古文:兴宗正色曰: 陛下今日正应涕泣行诛,岂得皆称万岁! **

现代文:蔡兴宗严肃地说: 陛下今天正应该对施行诛杀痛哭流涕,怎么能让大家都喊万岁呢?

古文:上不悦。

现代文:孝武帝很不高兴。

古文:诏贬诞姓留氏,广陵城中士民,无大小悉命杀之。

现代文:孝武帝颁下诏令,贬刘诞姓留。将广陵城内的所有居民,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杀掉。

古文:沈庆之请自五尺以下全之,其馀男子皆死,女子以为军赏;犹杀三千馀口。

现代文:沈庆之请求留下身高五尺以下的人不杀,其余的男子全都处死,女子全都赏给将士们作妾或作婢女,最后还是杀了三千多人。

古文:长水校尉宗越临决,皆先刳肠抉眼,或笞面鞭腹,苦酒灌创,然后斩之,越对之,欣欣若有所得。

现代文:长水校尉宗越,在执行这项诛杀任务时,对被处死的人他都要首先剖开肚子,挖出肠胃,再挖出眼珠,或者用鞭子抽打被诛者的脸和肚子,再在这些创口上浇上苦酒盐水,然后再杀了他们。宗越面对自己这种惨无人道的手法,欣欣然好像从中得到了什么。

古文:上聚其首于石头南岸为京观,侍中沈怀文谏,不听。

现代文:孝武帝下令,将死人的头颅送到石头南岸,堆成一座大坟。侍中沈怀文劝阻,但孝武帝没听。

**古文:初,诞自知将败,使黄门吕昙济与左右素所信者将世子景粹匿于民间,谓曰: 事若不济,思相全脱;如其不免,可深埋之。 **

现代文:当初,刘诞就知道自己最终会失败,所以,他事先就派黄门吕昙济及左右平时所宠信的人,带着世子刘景粹躲藏到了民间,对他们说: 此事如果不成功,就请想法逃走。如果真的没有逃脱得了,就请把尸体深深埋起来。

古文:各分以金宝赍送。

现代文:然后,分别送给这些人一些金银财宝。

古文:既出门,并散走;唯昙济不去,携负景粹十馀日,捕得,斩之。

现代文:可是,这些人走出城门后,却全都逃散了,只有吕昙济一人不肯逃命,他把刘景粹背在背上,走了十几天,被抓获,然后同时被斩。

古文:临川内史羊璿坐与诞素善,下狱死。

现代文:临川内史羊因平时与刘诞关系很好,孝武帝也把他逮捕,在狱中处死。

古文:擢梁旷为后将军,赠刘琨之给事黄门侍郎。

现代文:孝武帝提升梁旷为后将军,追赠刘琨之为给事黄门侍郎。

古文:蔡兴宗奉旨慰劳广陵。

现代文:蔡兴宗奉旨前去广陵慰劳将士。

古文:兴宗与范义素善,收敛其尸,送丧归豫章。

现代文:蔡兴宗和范义平素关系很好,所以,他把范义的尸体收殓起来,送回到豫章下葬。

**古文:上谓曰: 卿何敢故触王宪? **

现代文:孝武帝对他说: 你怎么敢故意触犯王法?

**古文:兴宗抗言对曰: 陛下自杀贼,臣自葬故交,何不可之有! **

现代文:蔡兴宗顶撞说: 陛下你杀你的贼寇,我葬我的朋友,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古文:上有惭色。

现代文:孝武帝面有愧色。

古文:宗越治军严,善为营陈。

现代文:宗越治理军队十分严格,他尤其擅长摆营阵。

古文:每数万人止顿,越自骑马前行,使军人随其后,马止营合,未尝参差。

现代文:每当数万人安营扎寨时,宗越自己骑马走在前面,让浩浩大军跟在身后,等到他骑马停下时,营阵已经摆好,不曾有一点儿混乱和差错。

古文:辛未,大赦。

现代文:辛未,刘宋宣布大赦。

古文:丙子,以丹阳尹刘秀之为尚书右仆射。

现代文:丙子,刘宋朝廷任命丹杨尹刘秀之为尚书右仆射。

古文:丙戌,以南兗州刺史沈庆之为司空,刺史如故。

现代文:丙戌,刘宋任命南兖州刺史沈庆之为司空,仍旧兼任刺史。

古文:八月,庚戌,魏主如云中;壬戌,还平城。

现代文:八月,庚戌,北魏国主前往云中。壬戌,返回平城。

古文:九月,壬辰,筑上林苑于玄武湖北。

现代文:九月,壬辰,刘宋孝武帝下令,在玄武湖北兴建上林苑。

古文:初,晋人筑南郊坛于巳位,尚书右丞徐爰以为非礼。诏徙于牛头山西,直宫城之午位。

现代文:当初,东晋在都城建康南郊巳方位置上,建了一座祭天的土坛,尚书右丞徐爰认为这样做不合古礼,所以,孝武帝诏令将其迁到牛头山的西部,面对宫城的午位。

古文:及废帝即位,以旧地为吉,复还故处。

现代文:等到后来废帝刘子业即位时,认为巳位是吉利的,所以,又把它迁回到了原地。

古文:帝又命尚书左丞荀万秋造五路,依金根车,加羽葆盖。

现代文:孝武帝又命尚书左丞荀万秋,制作玉、金、象、革、木五种座车,并按照金根车的样子,在每辆车上都加上珍贵的羽毛装饰的顶盖。

古文: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四年春,正月,甲子朔,魏大赦,改元和平。

现代文:大明四年庚子,公元年春季,正月,甲子朔,北魏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和平。

古文:乙亥,上耕籍田,大赦。

现代文:乙亥,刘宋孝武帝举行扶犁耕田典礼,宣布大赦。

古文:己卯,诏祀郊庙,初乘玉路。

现代文:己卯,孝武帝下诏,亲自去郊外皇家祖庙举行祭祀活动,并第一次乘坐玉车。

古文:庚寅,立皇子子勋为晋安王,子房为寻阳王,子顼为历阳王,子鸾为襄阳王。

现代文:庚寅,孝武帝立皇子刘子勋为晋安王,刘子房为寻阳王,刘子顼为历阳王,刘子鸾为襄阳王。

古文:魏散骑侍郎冯阐来聘。

现代文:北魏散骑常侍北阐来刘宋聘问。

古文:二月,魏卫将军乐安王良讨河西叛胡。

现代文:二月,北魏卫将军、乐安王拓跋良讨伐河西反叛的胡人。

古文:三月,魏人寇北阴平,硃提太守杨归子击破之。

现代文:三月,北魏军侵犯北阴平,刘宋朱提太守杨归子迎击,并大败敌人。

古文:甲申,皇后亲桑于西郊,皇太后观礼。

现代文:甲申,刘宋皇后王氏亲自到建康西郊行摘桑典礼,皇太后路氏观礼。

古文:夏,四月,魏太后常氏殂。

现代文:夏季四月,北魏太后常氏去世。

古文:五月,癸丑,魏葬昭太后于鸣鸡山。

现代文:五月,癸丑,北魏葬昭太后于鸣鸡山。

古文:丙戌,尚书左仆射褚湛之卒。

现代文:丙戌,刘宋尚书左仆射褚湛之去世。

古文:吐谷浑王拾寅两受宋、魏爵命,居止出入,拟于王者,魏人忿之。

现代文:吐谷浑可汗慕容拾寅,分别接受刘宋和北魏所赐封的官爵,所以,无论是他的住所,还是他使的车马,都可以和皇帝相比拟。北魏人对他很愤恨。

**古文:定阳侯曹安表: 拾寅今保白兰,若分军出其左右,必走保南山,不过十日,人畜乏食,可一举而定。 **

现代文:定阳侯曹安上奏表说: 慕容拾寅现在守卫白兰,如果我们兵分两路,从左右夹攻,他们一定会逃往南山固守,超不过十天,他们人和牲畜全都缺少吃的,那我们就可以一举平定他们。

古文:六月,甲午,魏遣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新成等督统万、高平诸军出南道,南郡公中山李惠等督凉州诸军出北道,以击吐谷浑。

现代文:六月,甲午,北魏派遣征西大将军、阳平王拓跋新成等人督统统万、高平各路大军从南路出发,南郡公、中山人李惠等督统凉州各路大军,从北路出发,同时向吐谷浑起攻势。

古文:魏崔浩之诛也,史官遂废,至是复置。

现代文:自从崔浩被诛杀,北魏的史官也就被废除了,从这年开始才正式恢复这一官职。

古文:河西叛胡诣长安首罪,魏遣使者安慰之。

现代文:河西反叛胡人的首领前往长安自首认罪,北魏派出使者安抚、慰问。

古文:秋,七月,遣使如魏。

现代文:秋季七月,刘宋朝廷派出使节前往北魏。

古文:甲戌,开府仪同三司何尚之卒。

现代文:甲戌,刘宋开府仪同三司何尚之去世。

古文:壬午,魏主如河西。

现代文:壬午,北魏国主前往河西。

古文:魏军至西平,吐谷浑王拾寅走保南山。

现代文:北魏军到达西平,吐谷浑可汗慕容拾寅逃往南山守卫。

古文:九月,魏军济河追之,会疾疫,引还,获杂畜二十馀万。

现代文:九月,北魏大军南渡黄河,乘胜追击,正赶上瘟疫流行,北魏军返回,掠获了各种牲畜三十多万头。

古文:庚午,魏主还平城。

现代文:庚午,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古文:丁亥,徒襄阳王子鸾为新安王。

现代文:丁亥,刘宋朝廷改封襄阳王刘子鸾为新安王。

古文:十月,庚寅,诏沈庆之讨缘江蛮。

现代文:冬季,十月,庚寅,孝武帝下诏,命令沈庆之率军讨伐长江沿岸的夷蛮。

古文:前庐陵内史周郎,言事切直,上衔之。使有司奏郎居母丧不如礼,传送宁州,于道杀之。

现代文:刘宋前庐陵内史周朗,说话直率急切,孝武帝一直对他怀恨在心,让有关部门弹劾周朗,说他在为母亲守丧期间言行不合礼法,因此用驿车将他发配到宁州,在路上把他杀了。

古文:朗之行也,侍中蔡兴宗方在直,请与朗别;坐白衣领职。

现代文:周朗出发前辞行时,正赶上侍中蔡兴宗在值班。蔡兴宗请求和周朗道别,于是,他也被削去官职,以平民的身份代理现职。

古文:十一月,魏散骑侍郎卢度世等来聘。

现代文:十一月,北魏散骑常侍卢度世来刘宋通问致意。

古文:是岁,上征青、冀二州刺史颜师伯为侍中。

现代文:这一年,孝武帝征调青州、冀州二州刺史颜师伯担任侍中。

古文:师伯以谄佞被亲任,群臣莫及,多纳货贿,家累千金。

现代文:颜师伯因为善于谄媚、阿谀奉迎,很得孝武帝的欢心和信任,其他臣属无法相比。颜师伯大肆接受贿赂,家产累计达千金之多。

古文:上尝与之樗蒲,上掷得雉,自谓必胜;师伯次掷,得卢,上失色。

现代文:孝武帝曾经和他一起下樗蒲棋赌博,孝武帝掷下骰子,五个全是 雉 ,认为自己一定赢了。颜师伯第二个掷骰子,竟掷出了五个 卢 ,赢了。

**古文:师伯遽敛子曰: 几作卢! **

现代文:孝武帝大惊失色,颜师伯突然偷偷把骰子一收,然后说: 差一点全是 卢 了。

古文:是日,师伯一输百万。

现代文:这一天,颜师伯一次就输了一百万钱。

古文:柔然攻高昌,杀沮渠安周,灭沮渠氏,以阚伯周为高昌王。

现代文:柔然国进攻高昌,杀了沮渠安周。灭了沮梁全族,任命阚伯周为高昌王。

古文:高昌称王自此始。

现代文:高昌国称王,从这时开始。

古文: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五年春,正月,戊午朔,朝贺。

现代文:大明五年春季,正月,戊午朔,刘宋朝廷新年朝贺。

古文:雪落太宰义恭衣,有六出,义恭奏以为瑞,上悦。

现代文:雪花飘落在了太宰刘义恭的衣服上,雪花有六个瓣,刘义恭启奏孝武帝,说这是一种吉祥的兆头。

古文:义恭以上猜暴,惧不自容,每卑辞逊色,曲意祗奉;由是终上之世,得免于祸。

现代文:孝武帝大为高兴。刘义恭因为孝武帝善于猜忌,又很残暴,害怕自己不能被容纳,所以每次他都言辞谦恭,面色恭顺,曲意奉迎,因此,在孝武帝在位时期,他一直得以幸存,免于大祸。

古文:二月,辛卯,魏主如中山;丙午,至鄴,遂如信都。

现代文:二月,辛卯,北魏国主前往中山。丙午,到达邺城,尔后又前往信都。

古文:三月,遣使如魏。

现代文:三月,刘宋朝廷派遣使节前去北魏。

古文:魏主发并、肆州民五千人治河西猎道;辛巳,还平城。

现代文:北魏国主征发并州、肆州五千民工,修河西狩猎的专用道路。辛巳,返回平城。

古文:夏,四月,癸巳,更以西阳王子尚为豫章王。

现代文:夏季,四月,癸巳,刘宋朝廷改封西阳王刘子尚为豫章王。

古文:庚子,诏经始明堂,直作大殿于丙、己之地,制如太庙,唯十有二间为异。

现代文:庚子,孝武帝颁诏,命令开始兴建明堂,并且大殿必须建在丙、己方位,形制如同皇家祖庙,只有十二间和祖庙不同。

古文:雍州刺史海陵王休茂,年十七,司马新野庾深之行府事。

现代文:雍州刺史、海陵王刘休茂,这年十七岁,当时,司马新野人庾深之主持王府事务。

古文:休茂性急,欲自专处决,深之及主帅每禁之,常怀忿恨。

现代文:刘休茂生性急躁,总是想要自己专权,庾深之和主师每次都禁止他这样做,所以刘休茂对二人一直怀恨在心。

古文:左右张伯超有宠,多罪恶,主帅屡责之。

现代文:左右侍从张伯超受刘休茂宠信,经常作恶,主帅因而也多次斥责他。

古文:伯超惧,说休茂曰: 主帅密疏官过失,欲以启闻,如此恐无好。 。

现代文:张伯超很害怕,就游说刘休茂说: 主帅正偷偷把你的过失写在奏疏上,打算奏报给皇上,如果是这样,恐怕你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

**古文:休茂曰: 为之奈何? **

现代文:刘休茂说: 那该怎么办呢?

古文:伯超曰: 唯有杀行事及主帅,举兵自卫。

现代文:张伯超回答说: 只有杀了庾深之和主帅,尔后起兵自卫。

**古文:此去都数千里,纵大事不成,不失入虏中为王。 **

现代文:这里距离京都建康几千里,即使是大事没有办成,你也可以逃到胡虏那里,他们不会不封你为王。

古文:休茂从之。

现代文:刘休茂依从了这一提议。

古文:丙午夜,休茂与伯超等帅夹毂队,杀典签杨庆于城中,出金城,杀深之及典签戴双;征集兵众,建牙驰檄,使佐吏上己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黄钺。

现代文:丙午深夜,刘休茂和张伯超率领左右护车卫队,先杀了在城里崐的典签杨庆,然后,出金城,又杀了庾深之和典签戴双。征集兵众,竖起旗帜,向全国发表檄文。刘休茂又让自己的左右侍从们,拥立自己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授黄钺。

古文:侍读博士荀诜谏,休茂杀之。

现代文:侍读博士荀诜劝谏刘休茂不要这样做,刘休茂杀了他。

古文:伯超专任军政,生杀在己,休茂左右曹万期挺身斫休茂,不克而死。

现代文:张伯超把持军政事务,掌握生杀大权,刘休茂的左右侍从曹万期突然挺身用刀猛砍刘休茂,但未能成功,被杀死。

古文:休茂出城行营,咨议参军沈畅之等帅众闭门拒之。

现代文:刘休茂走出襄阳城,巡查军营。谘议参军沈畅之等率领众人关闭了城门,拒绝刘休茂回城。

古文:休茂驰还,不得入。

现代文:等刘休茂乘马回来,进不了城。

古文:义成太守薛继考为休茂尽力攻城,克之,斩畅之及同谋数十人。

现代文:义成太守薛继考为刘休茂全力攻城,最终攻克,斩了沈畅之以及他的同谋,共计几十人。

古文:其日,参军尹玄庆复起兵攻休茂,生擒,斩之,母、妻皆自杀,同党伏诛。

现代文:就在这天,参军尹玄庆又起兵围攻刘休茂,活捉了刘休茂,将其斩首。刘休茂的母亲、妻子全都自杀,他的党羽们也全被诛杀。

古文:城中扰乱,莫相统摄。

现代文:襄阳城内一片混乱,彼此之间不能管束。

古文:中兵参军刘恭之,秀之之弟也,众共推行府州事。

现代文:中兵参军刘恭之是刘秀之的弟弟,被大家推举代理府州事。

古文:继考以兵胁恭之,使作启事,言 继考立义 ,自乘驿还都;上以为北中郎咨议参军,赐爵冠军侯;事寻泄,伏诛。以玄庆为射声校尉。

现代文:可是,薛继考却用武力威逼刘恭之,命令刘恭之给孝武帝奏报,说: 薛继考匡扶正义 ,然后,他就拿着这封奏报,乘坐驿车返回建康都城。孝武帝见到奏报,立即任命薛继考为北中郎谘议参军,封赐爵位为冠军侯。这事不久就被泄漏出去,薛继考被诛,孝武帝提升尹玄庆为射声校尉。

古文:上自即位以来,抑黜诸弟;既克广陵,欲更峻其科。

现代文:孝武帝自从即位以后,一直压制、贬排他的所有兄弟。攻克广陵后,更打算加重对其兄弟们的控制。

古文:沈怀文曰: 汉明不使其子比光武之子,前史以为美谈。

现代文:侍中沈怀文说: 汉明帝不让他自己的儿子超过光武帝的儿子,从前的史书上,都把它作为美谈来记载。

**古文:陛下既明管、蔡之诛,愿崇唐、卫之寄。 **

现代文:陛下您已经诛杀了管叔、蔡叔那样的人,但愿此后会推崇周成王封步虞、康叔于唐、卫的举动,使国家有所寄托。

古文:及襄阳平,太宰义恭探知上旨,复上表请裁抑诸王,不使任边州,及悉输器甲,禁绝宾客;沈怀文固谏,以为不可,乃止。

现代文:等到襄阳被平,太宰刘义恭探知孝武帝心里想的是什么,便先行上疏,请求进一步裁减、限制各个亲王,不允许他们统领沿边各州,并且收缴卫队的所有铠甲、武器,禁止各个亲王结交宾客朋友。可是,沈怀文却坚决劝阻,认为不能这么做,最后才停止。

古文:上畋游无度,尝出,夜还,敕开门。

现代文:孝武帝打猎、游山玩水没有节制。有一次出城,深夜才回,孝武帝下令打开城门。

古文:侍中谢庄居守,以棨信或虚,执不奉旨,须墨敕乃开。

现代文:侍中谢庄正在值班,他以为这一凭证也许是假的,把守城门不开,一定要看到皇帝亲笔命令才开。

**古文:上后因燕饮,从容曰: 卿欲效郅君章邪? **

现代文:孝武帝后来在一次宴请上,安闲自若地对谢庄说: 你是想仿效汉代的郅恽吗?

古文:对曰: 臣闻王者祭祀、畋游,出入有节。

现代文:谢庄回答说: 我曾听说过,皇帝祭祀、狩猎,出入都有一定的规定和节制。

**古文:今陛下晨往宵归,臣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是以伏须神笔,乃敢开门耳。 **

现代文:如今,陛下清晨出去,深夜才回来,臣怕有对帝王不满的家伙假造圣旨欺骗我们,因此一定要看到陛下的御笔,才敢打开城门。 北魏大旱。

**古文:魏大旱,诏: 州郡境内,神无大小,悉洒扫致祷;俟丰登,各以其秩祭之。 **

现代文:诏令: 各州郡境内,无论神庙大小,全都要打扫干净,焚香祷告。等到庄稼丰收后,再按照神灵等级大小,分别祭祀。

古文:于是群祀之废者皆复其旧。

现代文:于是,各州郡废掉的神庙,经过整修加工,又全都恢复了昔日的样子。

古文:秋,七月,戊寅,魏主立其弟小新成为济阳王,加征东大将军,镇平原;天赐为汝阴王,加征南大将军,镇虎牢;万寿为乐浪王,加征北大将军,镇和龙;洛侯为广平王。

现代文:秋季七月,戊寅,北魏国主封立他的弟弟拓跋小新成为济阳王,加授征东大将军,镇守平原;拓跋天赐为汝阴王,加授征南大将军,镇守虎牢;拓跋万寿为乐浪王,加授征北大将军,镇守和龙;拔跋洛侯为广崐平王。

古文:壬午,魏主巡山北;八月,丁丑,还平城。

现代文:壬午,北魏国主巡察山北。八月,丁丑,返回平城。

古文:戊子,立皇子子仁为永嘉王,子真为始安王。

现代文:戊子,孝武帝立皇子刘子仁为永嘉王,刘子真为始安王。

古文:九月,甲寅朔,日有食之。

现代文:九月,甲寅朔,出现日食。

古文:沈庆之固让司空,柳元景固让开府仪同三司;诏许之,仍命庆之朝会位次司空,俸禄依三司,元景在从公之上。

现代文:沈庆之坚决辞让自己的司空之职,柳元景也坚持辞让自己的开府仪同三司职务,孝武帝下诏批准。仍然让沈庆之在朝会时排在司空之下,俸禄比照三司。柳元景的地位在从公之上。

古文:庆之目不知书,家素富,产业累万金,童奴千计;再献钱千万,谷万斛。

现代文:沈庆之没读过书,目不识丁,家里素来富有,家产累计有万金,童仆、家奴数以千计。他再次献给朝廷一千万钱和万斛粮食。

古文:先有四宅,又有园舍在娄湖;庆之一夕携子孙及中表亲戚徙居娄湖,以四宅输官。

现代文:他原来就有四座宅院,在娄湖又有别墅。一天傍晚,沈庆之领着儿孙以及内表亲戚,迁居到娄湖居住,而把自己的四座宅院献给了官府。

古文:庆之多蓄妓妾,优游无事,尽意欢娱,非朝贺不出门;车马率素,从者不过三五人,遇之者不知其三公也。

现代文:沈庆之蓄养了许多歌舞妓和小妾,闲暇无事时,他就尽情地和她们娱乐,不是朝贺时,他绝不走出家门。他的车马都很朴素,侍从也超不过三五个人,所以,走在路上遇到他的人,都不知他位居三公高位。

古文:甲戌,移南豫州治于湖。

现代文:甲戌,朝廷将南豫州的治所迁移到于湖。

古文:丁丑,以浔阳王子房为南豫州刺史。

现代文:丁丑,任命浔阳王刘子房为南豫州刺史。

古文:闰月,戊子,皇太子妃何氏卒,谥曰献妃。

现代文:闰九月,戊子,皇太子的妃子何令婉去世,谥号为献妃。

古文:壬寅,更以历阳王子顼为临海王。

现代文:壬寅,朝廷改封历阳王刘子顼为临海王。

古文:冬,十月,甲寅,以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刘秀之为雍州刺史。

现代文:冬季,十月,甲寅,朝廷任命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仆射,右仆射刘秀之为雍州刺史。

古文:乙卯,以新安王子鸾为南徐州刺史。

现代文:乙卯,孝武帝任命新安王刘子鸾为南徐州刺史。

古文:子鸾母殷淑仪,宠倾后宫,子鸾爱冠诸子,凡为上所眄遇者,莫不入子鸾之府。

现代文:刘子鸾的母亲殷淑仪在后宫最受皇帝的宠爱,刘子鸾受到的宠爱也超过了其他皇子。凡是孝武帝看上或喜欢的东西,没有不进入刘子鸾府内的。

古文:及为南徐州,割吴郡以属之。

现代文:刘子鸾被任命为南徐州刺史后,孝武帝把吴郡也划归南徐州管理。

古文:初,巴陵王休若为北徐州刺史,以山阴令张岱为咨议参军,行府、州、国事。

现代文:当初,巴陵王刘休若做北徐州刺史时,任命山阴人张岱为谘议参军,代理府、州、国事。

古文:后临海王子顼为广州,豫章王子尚为扬州,晋安王子勋为南兗州,岱历为三府咨议、三王行事,与典签、主帅共事,事举而情不相失。

现代文:后来,临海王刘子顼做广州刺史,豫章王刘子尚为扬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为南兖州刺史时,张岱历任这三个州府的谘议参军,做这三位王的行事,和典签、主帅共同处理事务,他每件事都做得很成功,而跟同属僚们的关系并不受影响。

**古文:或谓岱曰: 主王既幼,执事多门,而每能缉和公私,云何致此? **

现代文:有人对张岱说: 主王的年纪小,能主事的部门又有很多,而你却每次都能把公私关系协调好,你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

**古文:岱曰: 古人言: 一心可以事百君。 **

现代文:张岱说: 古人说: 一心可以事奉百君。

**古文:我为政端平,待物以礼,悔吝之事,无由而及;明暗短长,更是才用之多少耳。 **

现代文:我为政公平端正,待人接物总是以礼相迎,所以,让人追悔莫及的事,也就没有机会发生。聪明或者愚蠢,笨拙或者能干崐,更不过是才能的高下而已。

古文:及子鸾为南徐州,复以岱为别驾、行事。

现代文:刘子鸾作了南徐州刺史后,他又起用张岱为别驾、行事。

古文:岱,永之弟也。

现代文:张岱是张永的弟弟。

古文: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来聘。

现代文:北魏派遣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人,前来刘宋朝廷聘问。

古文:明根,雅之从祖弟也。

现代文:游明根是游雅堂祖父的弟弟。

古文:魏广平王洛侯卒。

现代文:北魏广平王拓跋洛侯去世。

古文:十二月,壬申,以领军将军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现代文:十二月,壬申,刘宋朝廷任命领军将军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

古文:甲戌,制民户岁输布四匹。

现代文:甲戌,刘宋朝廷规定,每户人家每年向朝廷缴纳四匹布。

古文:是岁,诏士族杂婚者皆补将吏。

现代文:这一年,刘宋朝廷规定,凡是豪门士族与平民人家通婚的,都要补为武职。

古文:士族多避役逃亡,乃严为之制,捕得即斩之,往往奔窜湖山为盗贼。

现代文:与平民通婚的一些豪门士族,大都为躲避兵役逃往他处。朝廷为此又进一步严格制定了法律,抓到逃亡者,立即斩首,于是,逃亡者常常是投奔江河山泽之中,当了强盗。

古文:沈怀文谏,不听。

现代文:沈怀文劝阻,孝武帝未接受。

古文: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六年

现代文:大明六年

古文:春,正月,癸未,魏乐浪王万寿卒。

现代文:春季正月,癸未,北魏乐浪王拓跋万寿去世。

古文:辛卯,上初祀五帝于明堂,大赦。

现代文:辛卯,孝武帝在明堂第一次祭祀五帝。宣布大赦。

古文:丁未,策秀、孝于中堂。

现代文:丁未,孝武帝在中堂举行秀才、孝廉甄选考核。

古文:扬州秀才顾法对策曰: 源清则流洁,神圣则刑全。

现代文:扬州秀才顾法回答策问道: 水源清澈,则河流清洁;精神振奋有力,则身体健康。

**古文:躬化易于上风,体训速于草偃。 **

现代文:身体力行的效果,很容易崇尚风教,而亲自奉行的影响,则比野草倒伏的速度更快。

古文:上览之,恶其谅也,投策于地。

现代文:考武帝看后,很讨厌他的大胆直言,把他的卷子扔到了地上。

古文:二月,乙卯,复百官禄。

现代文:二月,乙卯,刘宋恢复文武百官的俸禄。

古文:三月,庚寅,立皇子子元为邵陵王。

现代文:三月,庚寅,孝武帝立皇子刘子元为邵陵王。

古文:初,侍中沈怀文,数以直谏忤旨。

现代文:当初,侍中沈怀文几次都因为直言劝谏而惹怒了孝武帝。

**古文:怀文素与颜竣、周朗善,上谓怀文曰: 竣若知我杀之,亦当不敢如此。 **

现代文:沈怀文平日和颜竣、周朗关系不错,孝武帝对沈怀文说: 颜竣如果当初知道我会杀他,恐怕他也早就不致这样放肆无礼了。

古文:怀文嘿然。

现代文:沈怀文沉默无语。

古文:侍中王彧,言次称竣、朗人才之美,怀文与相酬和。

现代文:侍中王在言谈之间,称赞颜竣、周朗才华出众,沈怀文也同意这种赞誉,二人一唱一和。

古文:颜师伯以白上,上益不悦。

现代文:颜师伯立即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孝武帝,孝武帝愈加不高兴。

古文:上尝出射雉,风雨骤至。怀文与王彧、江智渊约相与谏。

现代文:孝武帝曾经出外打野鸡,突然,刮起了大风,又下起了大雨,沈怀文和王、江智渊趁机约定进言劝谏。

**古文:会召入雉场,怀文曰: 风雨如此,非圣躬所宜冒。 **

现代文:正巧,此时孝武帝召他们来到射猎野鸡的围场,沈怀文说: 暴风骤雨如此急迫,不是圣体所应该承受的。

**古文:彧曰: 怀文所启,宜从。 **

现代文:王接着说: 沈怀文的启奏,应该听。

**古文:智渊未及言,上注弩作色曰: 卿欲效颜竣邪,何以恒知人事! **

现代文:还未等江智渊接着说,孝武帝已是眼睛盯着弓箭,面带怒色说: 你想仿效颜竣吗?为什么要经常来管别人的事情?

**古文:又曰: 颜竣小子,恨不先鞭其面! **

现代文:接着,又说: 颜竣这小子,我至今仍恨不得先把他的脸抽个稀烂。

古文:每上燕集,在坐者皆令沉醉,嘲谑无度。

现代文:孝武帝每次在宴请时,都下令在座者必须喝崐得酩酊大醉,然后再对他们极力嘲讽、戏谑。

古文:怀文素不饮酒,又不好戏调,上谓故欲异己。

现代文:沈怀文一向不喝酒,而且又不喜欢戏弄玩笑,孝武帝认为沈怀文是故意和自己作对。

**古文:谢庄尝戒怀文曰: 卿每与人异,亦何可久! **

现代文:谢庄曾经警告过沈怀文,说: 你每次都和别人不一样,这样,又怎么能长久下去呢?

古文:怀文曰: 吾少来如此,岂可一朝而变!

现代文:沈怀文回答说: 我从小就这个样子,哪里是一个早晨就能改变过来的!

**古文:非欲异物,性所得耳。 **

现代文:我并不是要故意和别人不一样,这不过是天性所致罢了。

古文:上乃出怀文为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领广陵太守。

现代文:于是,孝武帝命令沈怀文出任晋安王刘子勋的征虏长史,兼领广陵太守。

古文:怀文诣建康朝正,事毕遣还,以女病求申期,至是犹未发,为有司所纠,免官,禁锢十年。

现代文:沈怀文到达建康参加朝廷举行的元旦朝拜后,孝武帝命令他返回任所。当时,沈怀文因为女儿生病,所以请求延长回去的期限,直到这时他还没有启程。于是,孝武帝免除沈怀文的官职,禁止从政十年。

古文:怀文卖宅,欲还东,上闻之,大怒,收付廷尉,丁未,赐怀文死。

现代文:沈怀文将自己在京城的房宅卖了,想要东下回到吴兴老家。孝武帝听说后,怒不可遏,下令逮捕他收交廷尉,丁未,命令沈怀文自杀。

古文:怀文三子澹、渊、冲,行哭为怀文请命,见者伤之。

现代文:沈怀文的三个儿子,沈澹、沈渊、沈冲,一路哭着奔走,为父亲沈怀文请求饶命,沿途看见的人,无不为之难过。

**古文:柳元景欲救怀文,言于上曰: 沈怀文三子,涂炭不可见;愿陛下速正其罪。 **

现代文:柳元景想要救沈怀文,就对孝武帝说: 沈怀文的三个儿子,悲痛难过,祈愿陛下快点适当地为沈怀文定罪。

古文:上竟杀之。

现代文:最后,孝武帝还是杀了沈怀文。

古文:夏,四月,淑仪殷氏卒。追拜贵妃,谥曰宣。

现代文:夏季四月,孝武帝的宠姬殷淑仪孙去世,追赠为贵妃,谥号为宣。

古文:上痛悼不已,精神为之罔罔,颇废政事。

现代文:孝武帝为殷淑仪的死伤心不已,不断凭吊,以致于精神恍惚,无心处理朝廷政事。

古文:五月,壬寅,太宰义恭解领司徒。

现代文:五月,壬寅,刘宋太宰刘义恭被解除司徒兼职。

古文:六月,辛酉,东昌文穆公刘延孙卒。

现代文:六月,辛酉,刘宋东昌文穆公刘延孙去世。

古文:庚午,魏主如阴山。

现代文:庚午,北魏国主前往阴山。

古文:魏石楼胡贺略孙反,长安镇将陆真讨平之。

现代文:北魏石楼胡贺略孙起兵反叛,长安镇将陆真前去讨伐,平定了这起事件。

古文:魏主命真城长蛇镇。

现代文:北魏国主命令陆真兴建长蛇镇。

古文:氐豪仇傉檀反,真讨平之,卒城而还。

现代文:氐人豪族仇檀又起兵反叛,陆真前去讨平,修建完长蛇镇后返回。

古文:秋,七月,壬寅,魏主如河西。

现代文:秋季七月,壬寅,北魏国主前往河西。

古文:乙未,立皇子子云为晋陵王;是日卒,谥曰孝。

现代文:乙未,刘宋孝武帝立皇子刘子云为晋陵王。当天,刘子云去世,谥号孝。

古文:初,晋庾冰议使沙门敬王者,桓玄复述其议,并不果行。

现代文:当初,东晋中书监庾冰建议,让僧徒恭敬帝王,太尉桓玄以后又再次提出这项建议,最后都没有成功。

古文:至是,上使有司奏曰: 儒、法枝派,名、墨条分,至于崇亲严上,厥猷靡爽。

现代文:到了这时,孝武帝命令有关部门上奏,说: 儒家和法家是不同的流派,名家和墨家有明显的区别,但他们主张崇拜祖先、尊敬皇帝,因此他们的主旨没有细微的差别。

古文:唯浮图为教,反经提传,拘文蔽道,在末尔扇。

现代文:只有佛教,把自己的教义当作经典,加以阐释宣传,用他们的教义去蒙蔽真正的道义,近来,这种行为更加猖狂。

古文:夫佛以谦卑自牧,忠虔为道,宁有屈膝四辈而简礼二亲,稽颡耆腊而直体万乘者哉!

现代文:佛是用谦卑来约束自己,是以忠诚作为自己行事的尺度,怎么能只对四圣跪拜,而对自己的父母却简慢无礼呢?怎么能只对老僧叩头,而却和皇帝平起平坐呢?

**古文:臣等参议,以为沙门接见,比当尽虔;礼敬之容,依其本俗。 **

现代文:我们建议,要让僧徒晋见皇帝,而且应当恭敬、虔诚。至于礼节上的恭敬程度,可以依照原有的习俗进行。

古文:九月,戊寅,制沙门致敬人主。

现代文:九月,戊寅,制定了僧徒恭敬皇帝的一些实施办法。

古文:及废帝即位,复旧。

现代文:废帝即位后,又恢复如初了。

古文:乙未,以尚书右仆射刘遵考为左仆射,丹阳尹王僧朗为右仆射。

现代文:乙未,以尚书右仆射刘遵考为左仆射,丹杨尹王僧朗为右仆射。

古文:僧朗,彧之父也。

现代文:僧朗,之父也。

古文:冬,十月,壬申,葬宣贵妃于龙山。

现代文:乙未,朝廷任命尚书右仆射刘遵考为左仆射,丹杨尹王僧朗为右仆射。

古文:凿冈通道数十里,民不堪役,死亡甚众;自江南葬埋之盛,未之有也。

现代文:王僧朗是王的父亲。冬季十月,壬申,孝武帝在龙山埋葬了宣贵妃,在山上开凿山路几十里,老百姓忍受不了这一艰苦的劳役,死亡、逃走的人很多。自从江南有葬礼以来,这一葬礼的隆重场面,还从来没有过。

古文:又为之别立庙。

现代文:又给宣贵妃另建了一座祭庙。

古文: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来聘。

现代文:北魏派遣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前来刘宋朝廷聘问。

古文:辛巳,加尚书令柳元景司空。

现代文:辛巳,刘宋朝廷加授尚书令柳元景为司空。

古文:壬寅,魏主还平城。

现代文:壬寅,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古文:南徐州从事史范阳祖冲之上言,何承天《元嘉历》疏舛犹多,更造新历,以为: 旧法,冬至日有定处,未盈百载,辄差二度;今令冬至日度,岁岁微差,将来久用,无烦屡改。

现代文:南徐州从事史、范阳人祖冲之上书孝武帝说,何承天制定的历法错误,疏漏的地方还是很多,所以,他又另外制定了一部新历法,他认为: 现在使用的历法,将冬至的节气固定在某一天,这样一来,每不到一百年,就会相差二度。如今要制定的新历法,是把冬至放到年终,每年只有微小的差距,将来长期使用下去,那么就不用再多次改动。

古文:又,子为辰首,位在正北,虚为北方列宿之中;今历,上元日度,发自虚一。

现代文:另外,现行的历法是把 子 作为 辰 的开头,位置在正北方。 虚 又排列在北方各个星座之中。将要制订的历法,则是把上元放在年终,从虚一开始。

古文:又,日辰之号,甲子为先;今历,上元岁在甲子。

现代文:另外,现行的历法是把日月星辰的标志,以甲子作为开头放在最前面。新历法则是将上元每年放在甲子上。

**古文:又,承天法,日、月、五星各自有元;今法,交会、迟疾悉以上元岁首为始。 **

现代文:另外,何承天的历法,是日、月、五星各自都有自己的元。而新的历法则是将日、月、五星的交会以及运行的快慢,全都以上元的岁首作为开始。

古文:上令善历者难之,不能屈。

现代文:孝武帝命令对历法有研究的人同祖冲之辩论,但驳不倒祖冲之。

古文:会上晏驾,不果施行。

现代文:不久,正赶上孝武帝驾崩,所以,祖冲之的新历法也没能实施起来。

古文: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七年

现代文:大明七年

古文:春,正月,丁亥,以尚书右仆射王僧朗为太常,卫将军颜师伯为尚书仆射。

现代文:春季正月,丁亥,刘宋朝廷任命尚书右仆射王僧明朗太常、卫将军,颜师伯为尚书仆射。

古文:上每因宴集,好使群臣自相嘲讦以为乐。

现代文:孝武帝每次在宴请饮酒时,都命令臣属们彼此之间相互嘲讽、攻击,以此取乐。

古文:吏部郎江智渊素恬雅,渐不会旨。

现代文:吏部郎江智渊平素安恬、文雅,他的行为慢慢不合孝武帝心意。

古文:尝使智渊以王僧郎戏其子彧。

现代文:孝武帝曾经让江智渊传令,让王僧朗嘲弄自己的儿子王。

**古文:智渊正色曰: 恐不宜有此戏! **

现代文:江智渊严肃地说: 恐怕不应该有这样的玩笑!

**古文:上怒曰: 江僧安痴人,痴人自相惜。 **

现代文:孝武帝大怒说: 江僧安真是一个大傻瓜,傻瓜同情傻瓜。

古文:僧安,智渊之父也。

现代文:江僧安是江智渊的父亲。

古文:智渊伏席流涕,由此恩宠大衰。

现代文:江智渊立刻把脸埋在座席上,痛哭流涕。从此,孝武帝对他的宠爱大为减弱。

古文:又议殷遗妃谥曰怀,上以为不尽美,甚衔之。

现代文:江智渊又提议追谥殷贵妃为怀贵妃,孝武帝认为这不是个最美的名号,所以,对江智渊更加怀恨在心。

**古文:它日,与群臣乘马至贵妃墓,举鞭指墓前石柱,谓智渊曰: 此上不容有 怀 字! **

现代文:某一天,孝武帝和大臣骑马来到殷贵妃的坟墓,孝武帝举起鞭子,指着墓前的石柱,对江智渊说: 这上面不能有怀字。

古文:智渊益惧,竟以忧卒。

现代文:江智渊更加恐惧,最后,竟因忧虑过度,去世。

古文:己丑,以尚书令柳元景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现代文:己丑,朝廷任命尚书令柳元景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古文:二月,甲寅,上南巡豫、南兗二州;丁卯,校猎于乌江;壬戌,大赦;甲子,如瓜步山;壬申,还建康。

现代文:壬戌,宣布大赦。甲子,孝武帝前往瓜步山。壬申,返回建康。夏季四月,甲子,孝武帝颁下诏令: 任何官将,如果不是在战场上与敌人作战,一律不得随便利用权力杀人。

**古文:夏,四月,甲子,诏: 自非将军战陈,并不得专杀;其罪应重辟者,皆先上须报;违犯者以杀人论。 **

现代文:罪行严重,应该重判斩首的罪犯,必须先向朝廷呈报,等候批准。如有违犯这一诏令的,即以杀人罪处罚。

**古文:五月,丙子,诏曰: 自今刺史、守宰,动民兴军,皆须手诏施行;唯边隅外警及奸衅内发,变起仓猝者,不从此例。 **

现代文:五月,丙子,孝武帝再次颁下诏令: 从今以后,刺史、守宰动员百姓发起军队,都必须按照手诏实行。只有边疆偏远地区有敌人进犯,或宫廷内突然发生奸佞作乱,可以不在此限。

古文:戊辰,以左民尚书蔡兴宗、左卫将军袁粲为吏部尚书。

现代文:戊辰,朝廷任命左民尚书蔡兴宗、左卫将军袁粲为吏部尚书。

古文:粲,淑之兄子也。

现代文:袁粲是袁淑哥哥的儿子。

古文:上好狎侮群臣,自太宰义恭以下,不免秽辱。

现代文:孝武帝喜欢捉弄、侮辱手下臣属们,从太宰刘义恭以下的大臣,没有一个人没被污言秽语侮辱过。

古文:常呼金紫光禄大夫王玄谟为老伧,仆射刘秀之为老悭,颜师伯为齴;其馀短、长、肥、瘦,皆有称目。

现代文:孝武帝经常把金紫光禄大夫王玄谟叫做 北方佬 ,把仆射刘秀之喊做 老抠门 ,把颜师伯叫做 大板牙 ,其他无论是高矮、胖瘦,都给起过外号。

古文:黄门侍郎宗灵秀体肥,拜起不便,每至集会,多所赐与,欲其瞻谢倾踣,以为欢笑。

现代文:黄门侍郎宗灵秀身体肥胖,叩拜后起身很不方便,每次聚会,孝武帝偏偏不断赏赐给他东西,就是想要看他跌跌撞撞谢恩的样子,以此取笑。

古文:又宠一昆仑奴,令以杖击群臣,尚书令柳元景以下皆不能免。

现代文:孝武帝还宠爱一个昆仑奴,他经常让昆仑奴拿着棍棒殴击各位官员,自尚书令柳元景以下,都不免挨打。

古文:唯惮蔡兴宗方严,不敢侵媟。

现代文:这个昆仑奴只忌惮蔡兴宗的方正严肃,不敢戏弄。

**古文:颜师伯谓仪曹郎王耽之曰: 蔡尚书常免昵戏,去人实远。 **

现代文:颜师伯对仪曹郎王耽之说: 蔡尚书能经常免遭戏弄,和普通人相距实在太远。

古文:耽之曰: 蔡豫章昔在相府,亦以方严不狎。武帝宴私之日,未尝相召。

现代文:王耽之回答说: 以前,蔡豫章在宰相府时,也是以方正严肃、不苟言笑而免于嘲弄,而武帝在举办私人欢宴时,也从不邀请蔡豫章参加。

**古文:蔡尚书今日可谓能负荷矣。 **

现代文:今天的蔡尚书可以说是能继承他父亲的优秀品德了。

古文:壬寅,魏主如阴山。

现代文:壬寅,北魏国主前往阴山。

古文:六月,戊辰,以秦郡太守刘德愿为豫州刺史。

现代文:六月,戊辰,朝廷任命秦郡太守刘德愿为豫州刺史。

古文:德愿,怀慎之子也。

现代文:刘德愿是刘怀慎的儿子。

**古文:上既葬殷贵妃,数与群臣至其墓,谓德愿曰: 卿哭贵妃,悲者当厚赏。 **

现代文:孝武帝安葬了殷贵妃后,几次和臣属来到殷贵妃的墓前凭吊。他对刘德愿说: 你哭殷贵妃,如果哭得很悲伤,我就厚厚地赏赐你。

古文:德愿应声恸哭,抚膺擗踊,涕泗交流。

现代文:话刚说完,刘德愿已经失声痛哭起来,捶胸顿足,眼泪、鼻涕都流到了一起。

古文:上甚悦,故用豫州刺史以赏之。

现代文:孝武帝大为高兴,就把豫州刺史的官职赏赐给了他。

古文:上又令医术人羊志哭贵妃,志亦呜咽极悲。

现代文:孝武帝又命令医师羊志也哭殷贵妃,羊志也鸣鸣咽咽地哭得极其悲痛。

**古文:他日有问志者曰: 卿那得此副急泪? **

现代文:过了些日子,有人问羊志: 你从哪里这么快弄来了这些眼泪?

**古文:志曰: 我尔日自哭亡妾耳。 **

现代文:羊志回答说: 我那时不过是哭自己死去了的小妾罢了。

古文:上为人机警勇决,学问博洽,文章华敏,省读书奏,能七行俱下,又善骑射,而奢欲无度。

现代文:孝武帝为人机警、勇敢、果断、迅速,他学问渊博,文章写得敏捷华丽,他阅读书信或奏章能一目七行。同时,他又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他奢侈、纵欲没有节制。

古文:自晋氏渡江以来,宫室草创,朝宴所临,东、西二堂而已。

现代文:从东晋渡过长江南下以来,宫殿都是草草建造的,朝会或宴请也不过在东堂或西堂而已。

古文:晋孝武末,始作清暑殿。

现代文:晋孝武帝末年才建造了清暑殿。

古文:宋兴,无所增改。

现代文:刘宋兴起后,也没有什么增加或改动。

古文:上始大修宫室,土木被锦绣,嬖妾幸臣,赏赐倾府藏。

现代文:到了孝武帝,就开始大兴土木,扩建宫室,墙上和柱子上都用锦绣装饰。对他宠爱的妻妾和臣属的赏赐,把国库内所有的东西都拿空了。

古文:坏高祖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群臣观之,床头有土障,壁上挂葛灯笼、麻蝇拂。

现代文:他曾经毁掉武帝刘裕住过的屋子,在那里兴建了玉烛殿,和手下大臣一起前去观看,旧屋床头上还有一截土墙,墙上挂着麻葛灯笼和麻线蝇拂。

古文:侍中袁顗因盛称高祖俭素之德。

现代文:侍中袁看完,盛赞武帝节俭朴素的品德。

**古文:上不答,独曰: 田舍公得此,已为过矣。 **

现代文:孝武帝没有回答什么,只是自言自语地说: 庄稼汉得到这种享受已经是很过分的了。

古文:顗,淑之兄子也。

现代文:袁是袁淑哥哥的儿子。

古文:秋,八月,乙丑,立皇子子孟为淮南王,子产为临贺王。

现代文:秋季八月,乙丑,刘宋孝武帝立皇子刘子孟为淮南王,刘子产为临贺王。

古文:丙寅,魏主畋于河西;九月,辛巳,还平城。

现代文:丙寅,北魏国主在河西打猎。九月,辛巳,返回平城。

古文:庚寅,以新安王子鸾兼司徒。

现代文:庚寅,刘宋朝廷任命新安王刘子鸾兼任司徒。

古文:丙申,立皇子子嗣为东平王。

现代文:丙申,孝武帝立皇子刘子嗣为东平王。

古文:冬,十月,癸亥,以东海王祎为司空。

现代文:冬季十月,癸亥,朝廷任命东海王刘为司空。

古文:己巳,上校猎姑孰。

现代文:己巳,孝武帝到姑孰比试打猎。

古文: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来聘。

现代文:北魏员外散骑常侍游明根等前来刘宋聘问。

古文:明根奉使三返,上以其长者,礼之有加。

现代文:游明根担任北魏使节,曾三次出使刘宋,孝武帝因为他年龄大,对他特别礼遇。

古文:十一月,癸巳,上习水军于梁山。

现代文:十一月,癸巳,孝武帝在梁山训练水军。

古文:十二月,丙午,如历阳。

现代文:十二月,丙午,孝武帝前往历阳。

古文:甲寅,大赦。

现代文:甲寅,刘宋实行大赦。

古文:己未,太宰义恭加尚书令。

现代文:己未,朝廷加授太宰刘义恭为尚书令。

古文:癸亥,上还建康。

现代文:癸亥,孝武帝回到建康。

古文:世祖孝武皇帝下大明八年

现代文:大明八年

古文:春,正月,丁亥,魏主立其弟云为任城王。

现代文:春季,正月,丁亥,北魏国主封立他的弟弟拓跋云为任城王。

古文:戊子,以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领司徒。

现代文:戊子,孝武帝任命徐州刺史,新安王刘子鸾兼任司徒。

古文:夏,闰五月,壬寅,太宰义恭领太尉。

现代文:夏季,闰五月,壬寅,朝廷任命太宰刘义恭兼任太尉。

古文:上末年尤贪财利,刺史、二千石罢还,必限使献奉,又以蒲戏取之,要令罄尽乃止。

现代文:孝武帝晚年,更是贪财好利,凡是刺史、二千石官员免官回京时,一定限令他们进献贡奉,同时,还和他们一块儿赌博,直到把他们的钱赢光才停止。

古文:终日酣饮,少有醒时,常凭几昏睡,或外有奏事,即肃然整容,无复酒态。

现代文:他整天都是开怀畅饮,很少有清醒的时候。经常是伏在案几上昏睡过去,有时一旦外面有急事呈奏,他马上抖擞精神,整理好容装,一点酒意都没有了。

古文:由是内外畏之,莫敢弛惰。

现代文:因此,内臣外属们,对他都十分畏惧,没有一个人敢做事懈怠。

古文:庚申,上殂于玉烛殿。

现代文:庚申,孝武帝在玉烛殿去世。

古文:遗诏: 太宰义恭解尚书令,加中书监;以骠骑将军、南兗州刺史柳元景领尚书令,入居城内。

现代文:留下遗诏说: 免去太宰刘义恭的尚书令一职,加授中书监。任命骠骑将军、南兖州刺史柳元景兼任尚书令,进入内城居住。

**古文:事无巨细,悉关二公,大事与始兴公沈庆之参决;若有军旅,悉委庆之;尚书中事,委仆射颜师伯;外临所统,委领军将军王玄谟。 **

现代文:朝廷事务,无论大小,全都要奏启二人。国家大事要和始兴公沈庆之商量决定。如果有军务,就全都委托沈庆之处理。尚书府的事务,托付给仆射颜师伯处理。统领外监事务,交给领军将军王玄谟处理。

古文:是日,太子即皇帝位,年十六。大赦。

现代文:这一天,太子刘子业登基即位,时年十六岁,下令大赦。

古文:吏部尚书蔡兴宗亲奉玺绶,太子受之,傲惰无戚容。

现代文:吏部尚书蔡兴宗亲自将玉玺捧上来,交给刘子业,刘子业接了过来,可是,他态度懈怠无礼,脸上一点悲哀的样子都没有。

古文:兴宗出,告人曰: 昔鲁昭不戚,叔孙知其不终。

现代文:蔡兴宗退出来,对人说: 从前,鲁昭公即位时,毫无悲伤之色,叔孙穆子就知道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古文:家国之祸,其在此乎! **

现代文:如今,刘宋国家的灾祸,莫非就要在他身上出现吗?

古文:甲子,诏复以太宰义恭录尚书事,柳元景加开府仪同三司,领丹阳尹,解南兗州。

现代文:甲子,诏令太宰刘义恭再任录尚书事。加封柳元景为开府仪同三司,兼任丹杨尹,免去南兖州刺史之职。

古文:六月,丁亥,魏主如阴山。

现代文:六月,丁亥,北魏国主前往阴山。

古文:秋,七月,己亥,以晋安王子勋为江州刺史。

现代文:秋季七月,己亥,任命晋安王刘子勋为江州刺史。

古文:柔然处罗可汗卒,子予成立,号曰受罗部真可汗,改元永康。

现代文:柔然处罗可汗郁久闾吐贺真去世,他的儿子郁久闾予成继立,号为受罗部真可汗。改年号为永康。

古文:部真帅众侵魏;辛丑,魏北镇游军击破之。

现代文:郁久闾予成率军南下侵犯北魏。辛丑,北魏北方镇守的流动军队击败郁久闾予成。

古文:壬寅,魏主如河西。

现代文:壬寅,北魏国主前往河西。

古文:高车五部相聚祭天,众至数万。

现代文:高车五个部落聚集在一起,举行祭天仪式,人数达数万之多。

古文:魏主亲往临视之,高车大喜。

现代文:北魏国主亲自前往观看,高车人大为高兴。

古文:丙午,葬孝武皇帝于景宁陵,庙号世祖。

现代文:丙午,在景宁陵将孝武帝安葬,庙号称为世祖。

古文:庚戌,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现代文:庚戌,刘子业尊祖母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母亲皇后王氏为皇太后。

古文:乙卯,罢南北二驰道,及孝建以来所改制度,还依元嘉。

现代文:乙卯,刘子业下令废掉南北御用大道,废除孝建年以来更改的规章制度,恢复元嘉时代的制度。

古文:尚书蔡兴宗于都座慨然谓颜师伯曰: 先帝虽非盛德之主,要以道始终。

现代文:吏部尚书蔡兴宗在都座,不禁感慨地对颜师伯说: 先帝虽然并不是品德极高的皇帝,总的说来他还始终没有离开正路。

古文:三年无改,古典所贵。

现代文:三年不改父亲的制度,这是古代经典认为难能可贵的事。

古文:今殡宫始撤,山陵未远,而凡诸制度兴造,不论是非,一皆刊削,虽复禅代,亦不至尔。

现代文:如今,先帝的祭堂刚刚撤掉,还没有离开他的墓陵多远,那时所有的规章制度,不管它对错、好坏,就要一律削砍改变。虽然这是改朝换代,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古文:天下有识,当以此窥人。 **

现代文:天下有识之士,可以据此判断一个人。

古文:太宰义恭素畏戴法兴、巢尚之等,虽受遗辅政,而此身避事,由师伯不从。是政归近习。法兴等专制朝权,威德近远,诏敕皆出其手;尚书事无大小,咸取决焉,义恭与颜师伯但守空名而已。

现代文:所以,大权实际上是握在皇帝身边的宠臣手里。戴法兴等人专权独断,威势使远近的人们都很害怕。皇帝的诏令、文告,一概出自他们之手。尚书事务,无论大小巨细,也都由他们全权决定。刘义恭和颜师伯实际上不过是守空名而已。

古文:蔡兴宗自以职管铨衡,每至上朝,辄为义恭陈登贤进士之意,又箴规得失,博论朝政。

现代文:吏部尚书蔡兴宗自认为自己的职权是管理铨选授官,所以,每到上朝时,他都要向刘义恭谈论举荐贤能人才的意思,又不时地检讨得失,多方议论朝政。

古文:义恭性恇挠,阿顺法兴,恒虑失旨,闻兴宗言,辄战惧无答,兴宗每奏选事,法兴、尚之等辄点定国回换,仅有在者。

现代文:刘义恭性格怯懦、屈从,对戴法兴极尽阿谀顺从,常常害怕不对他们的心思。他每次听蔡兴宗这么说,就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回答一句。蔡兴宗每次呈奏要任命的名单,戴法兴和巢尚之等人就圈圈点点、反复更换,很少能保住名单上所列的人选。

**古文:兴宗于朝堂谓义恭、师伯曰: 主上谅暗,不亲万机;而选举密事,多被删改,复非公笔,亦不知是何天子意! **

现代文:蔡兴宗在朝堂上对刘义恭和颜师伯说: 主上正值守丧期间,不能亲自处理纷繁的朝政,而选任官员是朝廷秘密大事,可是,每次都要被删、涂改,涂改的笔迹又不是你们的,也不知这是不是天子的意思。

古文:数与义恭等争选事,往复论执。

现代文:蔡兴宗多次跟刘义恭等争论任选官员的事情,来来回回各执己见。

古文:义恭、法兴皆恶之。

现代文:刘义恭和戴法兴等人都很讨厌他。

古文:左迁兴宗新昌太守;既而以其人望,复留之建康。

现代文:于是,就把蔡兴宗贬到新昌任太守。不久,又因蔡兴宗声望太高,又把他留在建康。

古文:丙辰,追立何妃曰献皇后。

现代文:丙辰,刘子业追封已去世的太子妃何令婉为献皇后。

古文:乙丑,新安王子鸾解领司徒。

现代文:乙丑,新安王刘子鸾被解除司徒兼职。

古文:戴法兴等恶王玄谟刚严,八月,丁卯,以玄谟为南徐州刺史。

现代文:戴法兴等人讨厌王玄谟的刚毅严正,八月,丁卯,任命王玄谟为南徐州刺史。

古文:王太后疾笃,使呼废帝。

现代文:皇太后王宪病势严重,派人去叫废帝刘子业。

**古文:帝曰: 病人间多鬼,那可往! **

现代文:废帝说: 病人房子里鬼多,我怎么能去。

**古文:太后怒,谓侍者: 取刀来,剖我腹,那得生宁馨儿! **

现代文:王太后气得大怒,对身旁侍者说: 拿把刀来,剖开我肚子看看,我怎么会生出这种东西。

古文:己丑,太后殂。

现代文:己丑,王太后去世。

古文:九月,辛丑,魏主还平城。

现代文:九月,辛丑,北魏国主返回平城。

古文:癸卯,以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特进、右光禄大夫。

现代文:癸卯,刘宋朝廷任命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特进、右光禄大夫。

古文:乙卯,葬文穆皇后于景宁陵。

现代文:乙卯,刘子业在景宁陵安葬母亲文穆皇后。

古文:冬,十二月,壬辰,以王畿诸郡为扬州,以扬州为东扬州。

现代文:冬季十二月,壬辰,刘宋朝廷把王畿各个郡划为扬州,把现在的扬州仍称东扬州。

古文:癸巳,以豫章王子尚为司徒、扬州刺史。

现代文:癸巳,任命豫章王刘子尚为司徒、扬州刺史。

古文:是岁,青州移治东阳。

现代文:这年,朝廷又把青州州府移回东阳。

古文:宋之境内,凡有州二十二,郡二百七十四,县千二百九十九,户九十四万有奇。

现代文:刘宋国境内,总共有二十二个州、二百七十四个郡、一千二百九十九个县、九十四万多户。

古文:东方诸郡连岁旱,饥,米一升钱数百,建康亦至百馀钱,饿死者什六七。

现代文:东边各郡经常连年干旱,出现饥荒,买一升米要几百钱,建康也达到了一百多钱,因此,十分之六七的人都被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