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古文:刘景,字可大,河间人。

现代文:刘景,字可大,河间人。

古文:四世祖怦,即朱滔之甥,唐右仆射、卢龙军节度使。

现代文:四世祖刘怦,也就是朱滔的外甥,唐右仆射、卢龙军节度使。

古文:父守敬,南京副留守。

现代文:父刘守敬,南京副留守。

古文:景资端厚,好学能文。

现代文:刘景生来正直朴实、好学,善做文。

古文:燕王赵延寿辟为幽都府文学。

现代文:燕王赵延寿征辟为幽都府文学。

古文:应历初,迁右拾遗、知制诰,为翰林学士。

现代文:应历初,迁右拾遗、知制诰,为翰林学士。

**古文:九年,周人侵燕,留守萧思温上急变,帝欲俟秋出师,景谏曰: 河北三关已陷于敌,今复侵燕,安可坐视! **

现代文:九年,周人侵犯燕地,留守萧思温紧急上表告变,穆宗皇上想要等到秋天再出兵。刘景劝谏说 :河北三关已经沦陷入敌人手中,现在他们又侵犯燕地,怎么能坐视不理?

古文:上不听。

现代文:皇上不听。

古文:会父忧去。

现代文:适逢刘景因父丧去职。

古文:未几,起复旧职。

现代文:不久,起复任原职。

古文:一日,召草赦,既成,留数月不出。

现代文:一天,皇上召他草拟赦书,写成之后,留宫数月不下达。

**古文:景奏曰: 唐制,赦书日行五百里,今稽期弗发,非也。 **

现代文:刘景上奏说: 按唐制,赦书每天要走五百里,现在延期不发诏,是不对的。

古文:上亦不报。

现代文:皇上也不予答复。

古文:景宗即位,以景忠实,擢礼部侍郎,迁尚书、宣政殿学士。

现代文:景宗即位,认为刘景忠实,提升为礼部侍郎,迁任尚书、宣政殿学士。

**古文:上方欲倚用,乃书其笏曰: 刘景可为宰相。 **

现代文:皇上想倚重和任用他,于是在他的笏上写道: 刘景可为宰相。

古文:顷之,为南京副留守。

现代文:不久,任南京副留守。

古文:时留守韩匡嗣因扈从北上,景与其子德让共理京事。

现代文:当时留守韩匡嗣因为跟从皇上北上,刘景与他的儿子韩德让共同处理京中事务。

古文:俄召为户部使,历武定、开远二军节度使。

现代文:不久召为户部使,历任武定、开远二军节度使。

古文:统和六年致仕,加兼侍中。

现代文:统和六年,辞官返乡,加兼侍中。

古文:卒,年六十七。

现代文:不久去世,时年六十七岁。

古文:赠太子太师。

现代文:赠太子太师。

古文:子慎行,孙一德、二玄、三嘏、四端、五常、六符,皆具六符传。

现代文:子刘慎行,孙刘一德、刘二玄、刘三嘏、刘四端、刘五常、刘六符,事迹均详于《六符传》。

古文:刘六符,父慎行,由膳部员外郎累迁至北府宰相、监修国史。

现代文:刘六符,父亲刘慎行,由膳部员外郎累迁至北府宰相、监修国史。

**古文:时上多即宴饮行诛赏,慎行谏曰: 以喜怒加威福,恐未当。 **

现代文:当时皇上经常在宴饮时行诛杀和赏赐,慎行劝谏说 :在大喜大怒时行赏罚,恐怕不合适。

古文:帝悟,谕政府 自今宴饮有刑赏事,翌日禀行 。

现代文:皇上醒悟,晓谕宰相府政事堂 从今以后宴饮之时有刑赏之举,次日执行 。

古文:为都统,伐高丽,以失军期下吏,议贵乃免,出为彰武军节度使。

现代文:为都统,讨伐高丽,因误了军期交法官审讯,据议贵法,得以免予刑罚,出为彰武军节度使。

古文:赐保节功臣。

现代文:赐为保节功臣。

古文:子六人:一德、二玄、三嘏、四端、五常、六符。

现代文:子六人:一德、二玄、三嘏、四端、五常、六符。

古文:德早世。

现代文:一德早死。

古文:玄终上京留守。

现代文:二玄终官于上京留守。

古文:常历三司使、武定军节度使。

现代文:五常历任三司使、武定军节度使。

古文:嘏、端、符皆第进士。

现代文:三嘏、四端、六符均为进士及第。

古文:嘏、端俱尚王,为驸马都尉。

现代文:三嘏、四端均娶公主,为驸马都尉。

古文:三嘏献圣宗《一矢毙双鹿赋》,上嘉其赡丽。

现代文:三嘏进献给圣宗《一矢毙双鹿赋》,皇上盛赞其文富丽。

古文:与公主不谐,奔宋;归,杀之。

现代文:与公主不和,逃奔宋;回国,被杀。

古文:四端以卫尉少卿使宋贺生辰,方宴,大张女乐,竟席不顾,人惮其严。

现代文:四端以卫尉少卿出使宋庆贺生辰,宴席中间,对方大肆陈设女乐,四端自始至终看都不看一眼,众人均畏惧其威严。

古文:还,拜枢密直学士。

现代文:回国,拜为枢密直学士。

古文:六符有志操,能文。

现代文:六符富有志向和操守,善做文章。

古文:重熙初,迁政事舍人,擢翰林学士。

现代文:重熙初年,迁政事舍人,提升为翰林学士。

古文:十一年,与宣徽使萧特末使宋索十县地;还,为汉人行宫副部署。

现代文:十一年,与宣徽使萧特末出使宋索要十县地;回国,为汉人行宫副部署。

古文:会宋遣使增岁币以易十县,复与耶律仁先使宋,定 进贡 名,宋难之。

现代文:适逢宋派遣使者增加岁币以代替十县,再次与耶律仁先出使宋,确定以 进贡 为名,宋不肯。

古文:六符曰: 本朝兵强将勇,海内共知,人人愿从事于宋。

现代文:六符说: 本朝兵强将勇,天下所共知,人人都想对宋用兵。

古文:若恣其俘获以饱所欲,与 进贡 字孰多?

现代文:如果任他们俘虏缴获以满足求财之心,比起 进贡 二字来,哪一种更划得来呢?

古文:况大兵驻燕,万一南进,何以御之!

现代文:况且大军驻扎于燕地,万一向南挺进,你们用什么办法抵御呢?

**古文:顾小节,忘大患,悔将何及! **

现代文:顾念小的节操,不顾大患将临,后悔何及!

古文:宋乃从之,岁币称 贡 。

现代文:宋于是答应了,岁币称 贡 。

古文:六符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六符回,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文:及宋币至,命六符为三司使以受之。

现代文:待到宋之岁币到,命六符为三司使接受之。

古文:六符与参知政事杜防有隙,防以六符尝受宋赂,白其事,出为长宁军节度使,俄召为三司使。

现代文:六符与参知政事杜防有摩擦,杜防因六符曾接受宋之赠物,上告其事,便出六符为长宁军节度使,不久召为三司使。

**古文:道宗即位,将行大册礼,北院枢密使萧革曰: 行大礼备仪物,必择广地,莫若黄川。 **

现代文:道宗即位,将要举行大册礼,北院枢密使萧革说: 行大礼准备礼仪物品,必须选择一广阔地面,不如选黄川。

古文:六符曰: 不然。

现代文:六符说 :这样不好。

古文:礼仪国之大体,帝王之乐不奏于野。

现代文:依礼仪,行国之大礼,帝王之乐不得奏于荒郊野外。

**古文:今中京四方之极,朝觐各得其所,宜中京行之。 **

现代文:现有中京,位于四方之正中,前来朝觐的人各得其所,应该在中京举行。

古文:上从其议。

现代文: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古文:寻以疾卒。

现代文:不久因病去世。

古文:耶律褭履,字海邻,六院夷离堇蒲古只之后。

现代文:耶律褭履,字海邻,六院夷离堇蒲古只的后代。

古文:风神爽秀,工于画。

现代文:丰采俊秀,擅长做画。

古文:重熙间,累迁同知点检司事。

现代文:重熙年间,累迁同知点检司事。

古文:驸马都尉萧胡睹为夏人所执,奉诏索之,三返以归,转永兴宫使、右祗候郎君班详稳。

现代文:驸马都尉萧胡睹为夏人所拘执,褭履奉诏索要,三度往返终于要回,转任永兴宫使、右祗候郎君班详稳。

**古文:褭履将娶秦晋长公主孙,其母与公主婢有隙,谓褭履曰: 能去婢,乃许尔婚。 **

现代文:褭履将要娶秦晋长公主的孙女,而母亲与公主的婢女有嫌隙,对褭履说: 你若能把婢女赶走,就准许你结婚!

古文:褭履以计杀之,婚成。

现代文:褭履用计杀死婢女,婚事成。

古文:事觉,有司以大辟论。

现代文:事情泄露,有司以大辟刑论处。

古文:褭履善画,写圣宗真以献,得减坐,长流边戍。

现代文:褭履善于做画,绘成圣宗画像进献,得以减刑,判处长期流放边戍。

古文:复以写真,召拜同知南院宣徽事。

现代文:又因为绘制画像,召拜同知南院宣徽事。

古文:使宋贺正,写宋主容以归。

现代文:出使宋庆贺正旦,绘成宋主画像带回。

古文:清宁间,复使宋。

现代文:清宁年间,又出使宋。

古文:宋主赐宴,瓶花隔面,未得其真。

现代文:宋主赐宴,瓶花隔断面容,无法看得真切。

古文:陛辞,仅一视,及境,以像示饯者,骇其神妙。

现代文:于陛下辞行时,也只看了一眼,到边境,将宋主画像拿出来给饯行者看,都惊叹其神妙。

古文:闻重元乱,不即勤王。

现代文:后来他得知重元叛乱发生,没有立即起兵勤王。

古文:贼平入贺,帝责让之。

现代文:待到贼乱平定进宫祝贺,道宗责备了他。

**古文:宴酣,顾褭履曰: 重元事成,卿必得为上客! **

现代文:宴饮半醉之时,回头对褭履说 :假如重元成了大事,你肯定能做个上客!

古文:褭履大惭。

现代文:褭履羞愧无比。

古文:咸雍中,加太子太师,卒。

现代文:咸雍年间,加太子太师,不久去世。

古文:牛温舒,范阳人。

现代文:牛温舒,范阳人。

古文:刚正尚节义,有远器。

现代文:刚正不阿,崇尚节义,有远大的器度。

古文:咸雍中,擢进士第,滞小官。

现代文:咸雍年间,提升为进士第,长期担任小官。

古文:大安初,累迁户部使,转给事中、知三司使事。

现代文:大安初,累迁户部使,转给事中,知三司使事。

古文:国民兼足,上以为能,加户部侍郎,改三司使。

现代文:因国家与百姓都变得富足,皇上觉得他贤能,升为户部侍郎,改任三司使。

古文:寿隆中,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摄中京留守。

现代文:寿隆年间,拜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摄中京留守。

古文:部民诣阙请真拜,从之。

现代文:属下百姓赴京请求拜为正式留守,从之。

古文:召为三司使。

现代文:召为三司使。

古文:乾统初,复参知政事,知南院枢密使事。

现代文:乾统初,再任参知政事,知南院枢密院使事。

古文:五年,夏为宋所攻,来请和解。

现代文:五年,夏为宋所攻击,来使请求出面和解。

古文:温舒与萧得里底使宋。

现代文:牛温舒与萧得里底出使宋。

古文:方大燕,优人为道士装,索土泥药炉。

现代文:正当大宴之时,优人身着道士衣装,索要土泥药炉。

**古文:优曰: 土少不能和。 **

现代文:优人说: 土少不能和药。

古文:温舒遽起,以手藉土怀之。

现代文:温舒赶紧站起,用手挖土揣入怀中。

**古文:宋主问其故,温舒对曰: 臣奉天子威命来和,若不从,则当卷土收去。 **

现代文:宋主问其缘故,温舒回答说: 我奉天子之威命前来讲和,如果不从,便当卷土而去。

古文:宋人大惊,遂许夏和。

现代文:宋人大惊,便准予夏人讲和。

古文:还,加中书令,卒。

现代文:回国后,加中书令,不久去世。

古文:杜防,涿州归义县人。

现代文:杜防,涿州归义县人。

古文:开泰五年,擢进士甲科,累迁起居郎、知制诰,人以为有宰相器。

现代文:开泰五年,提升为进士甲科,累迁起居郎、知制诰,人们都认为他有宰相之器局。

古文:太平中,迁政事舍人,拜枢密副使。

现代文:太平年间,迁政事舍人,拜枢密副使。

古文:重熙九年,夏人侵宋。

现代文:重熙九年,夏人侵犯宋。

古文:宋遣郭稹来告,请与夏和,上命防使夏解之。如约罢兵,各归侵地,拜参知政事。

现代文:宋派郭稹前来告知,请求出面与夏讲和,皇上命杜防出使夏国调解两国关系,使之如约消弭了用兵,各自归还侵占之地,因功被拜为参知政事。

古文:韩绍芳、刘六符忌之,防待以诚。

现代文:韩绍芳、刘六符嫉妒他,杜防却待之以诚心。

古文:十二年,绍芳等罢,愈见信任。

现代文:十二年,绍芳等人罢职,杜防更加受到信任。

古文:十三年,拜南府宰相。

现代文:十三年,拜南府宰相。

古文:十五年,防生子,帝幸其第,赐名王门奴。

现代文:十五年,杜防生子,兴宗皇上亲临其家,赐名为王门奴。

古文:以进奏有误,出为武定军节度使。

现代文:因为上奏折有误,出贬为武定军节度使。

古文:十七年,复召为南府宰相。

现代文:十七年,又召为南府宰相。

古文:二十一年秋,祭仁德皇后,诏儒臣赋诗,防为冠,赐金带。

现代文:二十一年秋,皇上祭祀仁德皇后,诏令儒臣赋诗,杜防为第一名,被赐给金带。

古文:道宗谅阴,为大行皇帝山陵使。

现代文:道宗居丧,杜防任大行皇帝山陵使。

古文:明年,与刘六符使宋,索十县故地,宋请增银、绢十万两、匹以易之。归,称旨,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清宁二年,道宗晓谕杜防说: 朕因为你年老了还嗜爱喝酒,不想烦你再处理繁剧的事务。朝廷之事,不过要你总揽一下大纲而已。 不久,拜为右丞相,加尚父,去世。

古文:诏城西南浑底甸。

现代文:皇上叹息哀悼不已。

古文:还,复为北院宣徽使,卒。

现代文:加倍赠送助丧钱物,由官府拨给葬具,赠中书令,谥为元肃。子杜公谓,终官南府宰相。

古文:耶律合里只,字特满,六院夷离堇蒲古只之后。

现代文:耶律合里只,字特满,六院夷离堇蒲古只之后。

古文:重熙中,累迁西南面招讨都监。充宋国生辰使,馆于白沟驿。

现代文:重熙年间,累迁至西南面招讨都监,担任出使宋国生辰使,止宿于白沟驿。

古文:宋宴劳,优者嘲萧惠河西之败。

现代文:宋国宴请慰劳,优人嘲笑萧惠河西之兵败。

古文:合里只曰: 胜负兵家常事。

现代文:合里只说 :胜败乃兵家常事。

古文:我嗣圣皇帝俘石重贵,至今兴中有石家寨。

现代文:我国嗣圣皇帝俘虏石重贵,至今在兴中府还有石家寨。

**古文:惠之一败,何足较哉! **

现代文:萧惠的兵败,哪里值得与那一次相提并论呢?

古文:宋人惭服。

现代文:宋人惭愧而折服。

**古文:帝闻之曰: 优令失辞,何可伤两国交好! **

现代文:皇上得知后说: 优伶是失言,你怎么可以因此而伤了两国的交好?

古文:鞭二百,免官。

现代文:鞭打了他二百下,免其官职。

古文:清宁初,起为怀化军节度使。

现代文:清宁初,起用为怀化军节度使。

古文:七年,入为北院大王,封豳国公。

现代文:七年,入京任北院大王,封豳国公。

古文:历辽兴军节度使、东北路详稳,加兼侍中。

现代文:历任辽兴军节度使,东北路详稳,加兼侍中。

古文:致仕,卒。

现代文:辞官归田,不久去世。

古文:合里只明达勤恪,怀柔有道。

现代文:合里只明智通达、勤勉恭谨,笼络安抚有方。

古文:置诸宾馆及西边营田,皆自合里只发之。

现代文:设置宾馆及西边营田,都由合里只发其端绪。

古文:耶律颇的,字撒版,季父房奴瓜之孙。

现代文:耶律颇的,字撒版,季父房奴瓜之孙。

古文:孤介寡合。

现代文:耿直方正,与人不易投合。

古文:重熙初,补牌印郎君。

现代文:重熙初,补为牌印郎君。

古文:清宁初,稍迁知易州。

现代文:清宁初,渐渐升迁,为易州知州。

古文:去官,部民请留,许之。

现代文:离官,部民请求他留任,道宗允准之。

古文:咸雍八年,改彰国军节度使。

现代文:咸雍八年,改任彰国军节度使。

古文:上猎大牢古山,颇的谒于行宫。

现代文:皇上田猎于大牢古山,颇的在行宫拜见。

古文:帝问边事,对曰: 自应州南境至天池,皆我耕牧之地。

现代文:皇上询问边事,回答说: 从应州南境到天池,都是我国耕作放牧之地。

**古文:清宁间,边将不谨,为宋所侵,烽堠内移,似非所宜。 **

现代文:清宁年间,边将不能镇守,为宋所侵夺,烽火堆只好内移,这似乎不应该。

古文:道宗然之。

现代文:道宗觉得有理。

古文:拜北面林牙。

现代文:拜他为北面林牙。

古文:后遣人使宋,得其侵地,命颇的往定疆界。

现代文:后来派人出使宋,索得其侵占之地,命令颇的前往勘定疆界。

古文:还,拜南院宣徽使。

现代文:回京后,拜为南院宣徽使。

古文:大康四年,迁忠顺军节度使,寻为南院大王,改同知南京留守事,召拜南府宰相,赐贞良功臣,封吴国公,为北院枢密使。

现代文:大康四年,迁忠顺军节度使,不久任南院大王,改为同知南京留守事,召拜南府宰相,赐贞良功臣、封吴国公、为北院枢密使。

古文:廉谨奉公,知无不为。

现代文:廉洁谨慎,不徇私情,知道是应该做的事情,就一定会尽力去做。

古文:大安中致仕,卒。

现代文:大安年间辞官归田,去世。

古文:子霞抹,北院枢密副使。

现代文:子耶律霞抹,北院枢密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