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古文:太宗上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讳德光,字德谨,小字尧骨,太祖第二子。

现代文:太宗孝武惠文皇帝,名德光,字德谨,乳名尧骨。太祖第二个儿子,母亲是淳钦皇后萧氏。

古文:母淳钦皇后萧氏,唐天复二年生,神光异常,猎者获白鹿、白鹰,人以为瑞。

现代文:唐天复二年生,出生时神光异常,与此同时猎人打到了白鹿、白鹰,人们都认为这是吉兆。

古文:及长,貌严重而性宽仁,军国之务,多所取决。

现代文:待到成年,相貌端庄厚重、秉性宽厚仁慈,军国大事多由他来裁决。

古文:天赞元年,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寻诏统六军南徇地。

现代文:天赞元年,被授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不久诏令统帅六军往南攻城略地。

古文:明年,下平州,获赵思温、张崇。

现代文:次年,攻下平州,俘虏赵思温、张崇。

古文:回破箭笴山胡逊奚,诸部悉降。

现代文:回军攻破箭舘山胡逊奚,诸部均降顺。

古文:复以兵掠镇、定,所至皆坚壁不敢战。

现代文:又率军掠地于镇州、定州一带,兵锋所向,敌人均坚守壁垒不敢出战。

古文:师次幽州,符存审拒于州南,纵兵邀击,大破之,擒裨将裴信等数十人。

现代文:驻军于幽州,符存审拒战于州南,太宗纵兵拦击,大败符军,擒获其裨将裴信等数十人。

古文:及从太祖破于厥里诸部,定河壖党项,下山西诸镇,取回鹘单于城,东平渤海,破达卢古部,东西万里,所向皆有功。

现代文:待到跟从太祖破于厥里诸部,平定河党项,攻下山西诸镇,夺取回鹘单于城,在东平定渤海,攻破达卢古部,东西万里驱驰,均立下赫赫战功。

古文:天显元年七月,太祖崩,皇后摄军国事。

现代文:天显元年七月,太祖崩逝,皇后暂时摄理军国大事。

古文:明年秋,治祖陵毕。

现代文:次年秋,修治祖陵完毕。

**古文:冬十一月壬戌,人皇王倍率群臣请于后曰: 皇子大元帅勋望,中外攸属,宜承大统。 **

现代文:冬十一月十五日,人皇王耶律倍率领群臣请示皇后说: 皇子大元帅有功绩和声望,为国内外众望所归,应该继承皇位。

古文:后从之,是日即皇帝位。

现代文:皇后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同日太宗即皇帝位。

古文:癸亥,谒太祖庙。

现代文:十六日,拜谒太祖庙。

古文:丙寅,行柴册礼。

现代文:十九日,举行柴册礼。

古文:戊辰,还都。

现代文:二十一日,回都城。

古文:壬申,御宣政殿,群臣上尊号曰嗣圣皇帝。

现代文:二十五日,驾临宣政殿,群臣奉上尊号为嗣圣皇帝。

古文:大赦。

现代文:大赦天下。

古文:有司请改元,不许。

现代文:有司请求改元,不许。

古文:十二月庚辰,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应天皇太后,立妃萧氏为皇后。

现代文:十二月初三,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应天皇太后,立妃萧氏为皇后。

古文:礼毕,阅近侍班局。

现代文:行礼结束,察看近侍班局。

古文:辛巳,诸道将帅辞归镇。

现代文:初四,诸道将帅辞别新皇回镇。

古文:己丑,祀天地。

现代文:十二日,祭祀天地。

古文:庚寅,遣使谕诸国。

现代文:十三日,派使者晓谕各国。

古文:辛卯,阅群牧于近郊。戊戌,女直遣使来贡。

现代文:十四日,在近郊检阅地方官员。二十一日,女真派使者来进贡。

古文:壬寅,谒太祖庙。

现代文:二十五日,拜谒太祖庙。

古文:甲辰,阅旗鼓、客省诸局官属。

现代文:二十七日,检阅旗鼓、客省诸局官属。

古文:丁未,诏选遥辇氏九帐子弟可任官者。

现代文:三十日,下诏挑选遥辇氏九帐子弟中能够胜任官职者。

古文:三年春正月己酉,阅北克兵籍。

现代文:三年春正月初二,查阅南克士兵名籍。

古文:庚戌,阅南克兵籍。丁巳,阅皮室、拽剌、墨离三军。

现代文:初十,视察皮室、拽剌、墨离三军。

古文:己未,黄龙府罗涅河女直、达卢古来贡、庚午,以王郁为兴国军节度使,守中书令。

现代文:十二日,黄龙府罗涅河女真、达卢古前来进贡。二十三日,以王郁为兴国军节度使,守中书令。

古文:二月,幸长泺。

现代文:二月,驾幸长泊。

古文:己亥,惕隐涅里衮进白狼。

现代文:二十三日,惕隐涅里衮进献白狼。

古文:辛丑,达卢古来贡。

现代文:二十五日,达卢古前来进贡。

古文:三月乙卯,东蒐。

现代文:三月初九,东巡。

古文:癸亥,猎羖历山。

现代文:十七日,在礗山狩猎。十九日,在松山狩猎。

古文:乙丑,猎松山。唐义武军节度使王都遣人以定州来归。

现代文:唐义武军节度使王都派人举定州前来降附。

古文:唐主出师讨之,使来乞援,命奚秃里铁剌往救之。

现代文:唐主出兵讨伐王都,王派使者前来求援,命奚秃里铁剌前往援救。

古文:四月戊寅,东巡。

现代文:四月初三,东巡。

古文:己卯,祭麃鹿神。

现代文:初四,祭祀鹿神。

古文:丁亥,于猎所纵公私取羽毛革木之材。

现代文:十二日,允许官府私人在围猎场所取用羽毛、皮革、木材等物。

古文:甲午,取箭材赤山。丙申,猎三山。

现代文:十九日,在赤山取用箭材。二十一日,狩猎于三山。

古文:铁剌败唐将王晏球于定州。唐兵大集,铁剌请益师。

现代文:铁剌在定州击败唐将王晏球,唐兵大集,铁剌请求增兵。

古文:辛丑,命惕隐涅里衮、都统查剌赴之。

现代文:二十六日,太宗命惕隐涅里衮、都统查剌前往增援。

古文:五月丙午,建天膳堂。

现代文:五月初二,建造天膳堂。

古文:猎索剌山。

现代文:初四,自猎所回宫。

古文:戊申,至自猎。丁卯,命林牙突吕不讨乌古部。己巳,女直来贡。

现代文:二十三日,命林牙突吕不讨伐乌古部。二十五日,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六月己卯,行瑟瑟礼。

现代文:六月初六,举行瑟瑟礼。

古文:秋七月丁未,突吕不献讨乌古捷。

现代文:秋七月初四,突吕不献上讨伐乌古部所得战利品。

古文:壬子,王都奏唐兵破定州,铁剌死之,涅里衮、查剌等数十人被执。

现代文:初九,王都奏告唐兵破定州,铁剌战死,涅里衮、查剌等数十人被俘。

古文:上以出师非时,甚悔之,厚赐战殁将校之家。

现代文:皇上因为出兵不合时机,十分后悔,厚赏战死将士家属。

古文:庚午,有事于太祖庙。

现代文:二十七日,祭祀太祖庙。

古文:八月丙子,突厥来贡。

现代文:八月初四,突厥前来进贡。

古文:庚辰,诏建《应天皇太后诞圣碑》于仪坤州。

现代文:初八,下诏修建《应天皇太后诞圣碑》于仪坤州。

古文:九月己卯,突吕不遣人献讨乌古俘。

现代文:九月初七,突吕不派人献上讨伐乌古所获俘虏。

古文:癸未,诏分赐群臣。

现代文:十一日,诏令将俘虏分赐给群臣。

古文:己丑,幸人皇王倍第。

现代文:十七日,驾幸人皇王府第。

古文:庚寅,遣人使唐。

现代文:十八日,派人出使唐。

古文:辛卯,再幸人皇王第。

现代文:十九日,再幸人皇王府第。

古文:癸巳,有司请以上生日为天授节,皇太后生日为永宁节。

现代文:二十一日,有司请求以皇上生日作为天授节,皇太后生日为永宁节。

古文:冬十月癸卯朔,以永宁节,上率群臣上寿于延和宫。

现代文:冬十月初一,是永宁节,皇上率群臣到延和宫祝寿。

古文:己酉,谒太祖庙。

现代文:初七,拜谒太祖庙。

古文:唐遣使遗玉笛。

现代文:唐派使者赠送玉笛。

古文:甲子,天授节,上御五鸾殿受群臣及诸国使贺。

现代文:二十二日,为天授节,皇上在五鸾殿接受群臣及各国使者朝贺。

古文:十一月丙子,鼻骨德来贡。

现代文:十一月初二,祭祀天地。

古文:辛丑,自将伐唐。十二月癸卯,祭天地。

现代文:初八,得悉唐主又派使者来访,皇上问左右,都说: 唐每次派使者来,实际上是惧怕天威。

**古文:庚戌,闻唐主复遣使来聘,上问左右,皆曰: 唐数遣使来,实畏威也,未可轻举,观衅而动可也。 **

现代文:我们不要轻举妄动,应该等到有可趁之机时再动干戈。

古文:上然之。

现代文:皇上觉得有理。

古文:甲寅,次杏埚,唐使至,遂班师。

现代文:十二日,驻扎在杏埚,唐使到,于是班师回朝。

古文:时人皇王在皇都,诏遣耶律羽之迁东丹民以实东平。

现代文:当时人皇王在皇都,诏令耶律羽之迁徙东丹民户以充实东平。

古文:其民或亡入新罗、女直,因诏困乏不能迁者,许上国富民给赡而隶属之。

现代文:东丹居民有的逃亡到新罗、女真,于是诏令对于贫穷不能迁移者,准许我国富民接济他们并使之隶其名下。

古文:升东平郡为南京。

现代文:升东平郡为南京。

古文:四年春正月壬申朔,宴群臣及诸国使,观俳优角戏。

现代文:四年春正月初一,宴饮群臣及各国使者,观看俳优角抵戏。

古文:己卯,如瓜埚。

现代文:初八,到瓜埚。

古文:二月庚戌,阅遥辇氏户籍。

现代文:二月初十,查阅遥辇氏户籍。

古文:三月甲午,望祀群神。

现代文:三月十二日,从瓜埚回宫。

古文:夏四月辛亥,至自瓜埚。壬子,谒太祖庙。

现代文:十三日,拜谒太祖庙。十四日,拜谒太祖行宫。

古文:癸丑,谒太祖行宫。甲寅,幸天城军,谒祖陵。

现代文:十五日,驾幸天城军,拜谒祖陵。

古文:辛酉,人皇王倍来朝,癸亥,录囚。

现代文:二十二日,人皇王耶律倍前来朝见。二十四日,察看犯人口供。

古文:五月癸酉,谒二祖殿,宴群臣。

现代文:五月初五,拜谒二仪殿,宴饮群臣。

古文:女直来贡。

现代文: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戊子,射柳于太祖行宫。

现代文:二十日,射柳于太祖行宫。

古文:癸巳,行瑟瑟礼。

现代文:二十五日,举行瑟瑟礼。

古文:六月丙午,突吕不献乌古俘。

现代文:六月初九,突吕不进献乌古俘虏。

古文:戊申,分赐将士。

现代文:十一日,分别赏赐将士。

古文:己酉,西巡。己未,选轻骑数千猎近山。癸亥,驻跸凉陉。

现代文:十二日,选轻骑数千田猎于近山。二十六日,车驾暂驻于凉陉。

古文:秋七月庚辰,观市,曲赦系囚。

现代文:秋七月十三日,观看集市,特赦在押囚犯。

古文:甲午,祠太祖而东。

现代文:二十七日,祭祀太祖后东行。

古文:八月辛丑,至自凉陉,谒太祖庙。

现代文:八月初五,自凉陉回宫,拜谒太祖庙。

古文:癸卯,幸人皇王第。

现代文:初七,临幸人皇王府第。

古文:己酉,谒太祖庙。

现代文:十三日,拜谒太祖庙。

古文:九月庚午,如南京。

现代文:九月初四,到南京。

古文:戊寅,祠木叶山。

现代文:十二日,祭祀木叶山。

古文:己卯,行再生礼。

现代文:十三日,行再生礼。

古文:癸巳,至南京。

现代文:二十七日,到南京。

古文:冬十月壬寅,幸人皇王第,宴群臣。

现代文:冬十月初七,临幸人皇王府第,宴饮群臣。

古文:甲辰,幸诸营,阅军籍。

现代文:初九,临幸诸营,查阅士兵名籍。

古文:庚戌,以云中郡县未下,大阅六军。

现代文:十五日,因云中郡县未攻下,大举检阅六军。

古文:甲子,诏皇弟李胡帅师趣云中,讨郡县之未附者。

现代文:二十九日,诏令皇弟李胡率兵直奔云中讨伐未降附的郡县。

古文:十一月丙寅朔,以出师告天地。

现代文:十一月初一,以出师事祭告天地。

古文:丁卯,饯皇弟李胡于西郊。

现代文:初二,在西郊为皇弟李胡饯行。

古文:壬申,命大内惕隐告出师于太祖行宫。

现代文:初七,命大内惕隐到太祖行宫陈告出师事宜。

古文:甲申,观渔三叉口。

现代文:十九日,在三叉口观看捕鱼。

古文:十二月戊申,女直来贺。

现代文:十二月十三日,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戊午,至自南京。

现代文:二十三日,从南京回宫。

古文:五年春正月庚午,皇弟李胡拔寰州捷至。

现代文:五年春正月初五,皇弟李胡攻占寰州之捷报传来。

古文:甲午,朝皇太后。

现代文:二十九日,朝见皇太后。

古文:二月己亥,诏修南京。

现代文:二月初五,诏令修治南京。

古文:癸卯,李胡还自云中,朝于行在。

现代文:初九,李胡自云中回,在行宫朝见皇上。

古文:丙午,以先所俘渤海户赐李胡。

现代文:十二日,以先前所俘渤海民户赐给李胡。

古文:丙辰,上与人皇王朝皇太后。

现代文:二十二日,皇上与人皇王朝见皇太后。

古文:太后以皆工书,命书于前以观之。

现代文:太后因二人均擅长书法,命他们当场写给自己看。

古文:辛酉,召群臣议军国事。

现代文:二十七日,召见群臣商议军国大事。

古文:三月丙寅,朝皇太后。

现代文:三月初三,朝见皇太后。

古文:丁卯,皇弟李胡请赦宗室舍利郎君以罪系狱者,诏从之。

现代文:初三,皇弟李胡请求赦免因犯罪入狱的宗室舍利郎君,诏令从之。

古文:己巳,幸皇叔安端第。

现代文:初五,临幸皇叔安端府第。

古文:辛未,人皇王献白纻。

现代文:初七,人皇王献白苎。

古文:乙亥,册皇弟李胡为寿昌皇太弟,兼天下兵马大元帅。

现代文:十一日,册封皇弟李胡为寿昌皇太弟,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

古文:壬午,以龙化州节度使刘居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十八日,以龙化州节度使刘居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文:乙酉,宴人皇王僚属便殿。

现代文:二十一日,宴饮人皇王僚属于便殿。

古文:庚寅,驾发南京。

现代文:二十六日,从南京起驾。

古文:夏四月乙未,诏人皇王先赴祖陵谒太祖庙。

现代文:夏四月初二,诏令人皇王先赴祖陵拜谒太祖庙。

古文:丙辰,会祖陵。

现代文:二十三日,相会于祖陵。

古文:人皇王归国。

现代文:人皇王回国。

古文:五月戊辰,诏修褭潭离宫。

现代文:五月初五,诏令修治袅潭离宫。

古文:乙酉,谒太祖庙。

现代文:二十二日,拜谒太祖庙。

古文:六月己亥,射柳于行在。

现代文:六月初七,在行宫所在射柳。

古文:乙卯,如沿柳湖。

现代文:二十三日,到沿柳湖。

古文:丁巳,拜太祖御容于明殿。

现代文:二十五日,拜太祖御容于明殿。

古文:己未,敌烈德来贡。

现代文:二十七日,敌烈德前来朝贡。

古文:秋七月壬申,乌古来贡。

现代文:秋七月十一日,乌古前来进贡。

古文:戊子,荐时果于太祖庙。

现代文:二十七日,献时令鲜果于太祖庙。

古文:八月丁酉,以大圣皇帝、皇后宴寝之所号日月宫,因建《日月碑》。

现代文:八月初六,将大圣皇帝、皇后饮食起居之居所命名为日月宫,并修建《日月碑》。

古文:丙午,如九层台。

现代文:十五日,到九层台。

古文:九月己卯,诏舍利普宁抚慰人皇王。

现代文:九月十九日,诏令舍利普宁前往抚慰人皇王。

古文:庚辰,诏置人皇王仪卫。

现代文:二十日,诏令设置人皇王仪卫。

古文:丁亥,至自九层台,谒太祖庙。

现代文:二十七日,自九层台回宫,拜谒太祖庙。

古文:冬十月戊戌,遣使赐人皇王胙。

现代文:冬十月初八,派使者赐给人皇王祭祀用的酒肉。

古文:癸卯,建《太祖圣功碑》于如迂正集会埚。

现代文:十三日,建《太祖圣功碑》于如迂正集会埚。

古文:甲辰,人皇王进玉笛。

现代文:十四日,人皇王进献玉笛。

古文:十一月戊寅,东丹奏人皇王浮海适唐。

现代文:十一月十九日,东丹奏称人皇王渡海至唐。

古文:六年春正月甲子,西南边将以慕化辖戛斯国人来。

现代文:六年春正月初五,西南守边将领引领向慕教化的辖戛斯国人前来。

古文:乙丑,敌烈德来贡。

现代文:初六,敌烈德前来进贡。

古文:丁卯,如南京。

现代文:初八,皇上到南京。

古文:三月辛未,召大臣议军国事。

现代文:三月十三日,召集大臣商议军国大事。

古文:丁亥,人皇王倍妃萧氏率其国僚属来见。

现代文:二十九日,人皇王耶律倍妃萧氏率东丹国僚属前来朝见。

古文:夏四月己酉,唐遣使来聘。

现代文:夏四月二十一日,唐派使来访。

古文:是月置中台省于南京。

现代文:同日设置中台省于南京。

古文:五月乙丑,祠木叶山。

现代文:五月初八,祭祀木叶山。

古文:乙亥,至自南京。

现代文:十八日,自南京回宫。

古文:壬午,谒太祖陵。

现代文:二十五日,拜谒太祖陵墓。

古文:闰月庚寅,射柳于近郊。六月壬申,如凉陉。

现代文:闰五月初三,在近郊射柳。六月十六日,到凉泾。

古文:壬午,乌古来贡。

现代文:二十六日,乌古前来进贡。

古文:秋七月丁亥,女直来贡。

现代文:秋七月初二,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己酉,命将校以兵南略。

现代文:二十四日,命将士派兵往南攻战。

古文:壬子,荐时果于太祖庙。

现代文:二十七日,进献时令鲜果于太祖庙。

古文:东幸。

现代文:东幸。

古文:八月庚申,皇子述律生,告太祖庙。

现代文:八月初五,皇子述律出生,陈告于太祖庙。

古文:辛巳,鼻骨德来贡。

现代文:二十六日,鼻骨德前来进贡。

古文:九月甲午,诏修京城。

现代文:九月初十,诏令修治京城。

古文:冬十月丁丑,铁骊来贡。

现代文:冬十月二十三日,铁骊前来进贡。

古文:十一月乙酉,唐遣使来聘。

现代文:十一月初二,唐派使者来访。

古文:十二月甲寅朔,祭太祖庙。

现代文:十二月初一,祭祀太祖庙。

古文:丙辰,遣人以诏赐唐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

现代文:初三,派人将诏书赐给唐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

古文:七年春正月壬辰,征西将军课里遣拽剌铎括奏军事。

现代文:七年春正月初十,征西将军课里派拽剌铎括奏告军事。

古文:己亥,唐遣使来聘。

现代文:十七日,唐派使者来访。

古文:癸卯,遣人使唐。

现代文:二十一日,派人出使唐。

古文:戊申,祠木叶山。

现代文:二十六日,祭祀木叶山。

古文:二月壬申,拽剌迪德使吴越还,吴越王遣使从,献宝器。

现代文:二月二十日,拽剌迪德出使吴越回国,吴越国派使者同来,进献宝器。

古文:复遣使持币往报之。

现代文:皇上又派使者带着礼物前往回访。

古文:三月己丑,林牙迪离毕指斥乘舆,囚之。

现代文:三月初七,林牙迪离毕指名直呼皇上,被拘囚。

古文:丁未,遣使诸国。

现代文:二十五日,派使者出使各国。

古文:戊申,上率群臣朝于皇太后。

现代文:二十六日,皇上率群臣朝见皇太后。

古文:夏四月甲戌,唐遣使来聘,致人皇王倍书。

现代文:夏四月二十二日,唐派使者来访,送来人皇王耶律倍之书信。

古文:己卯,女直来贡。

现代文:二十七日,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五月壬午朔,幸祖州,谒太祖陵。

现代文:五月初一,临幸祖州,拜谒太祖陵。

古文:六月戊辰,御制《太祖建国碑》。

现代文:六月十七日,皇上自制《太祖建国碑》。

古文:戊寅,乌古、敌烈德来贡。

现代文:二十七日,乌古、敌烈德前来进贡。

古文:庚辰,观角戏。

现代文:二十九日,观看角抵戏。

古文:秋七月辛巳朔,赐中外官吏物有差。

现代文:秋七月初一,赐给内外官吏物品各若干。

古文:癸未,赐高年布帛。

现代文:初三,赐给年高者布帛。

古文:丙戌,召群臣耆老议政。

现代文:初六,召集群臣及年老德劭者商议政事。

古文:壬辰,唐遣使遗红牙笙。

现代文:十二日,唐派使者馈赠红牙笙。

古文:癸巳,使复至,惧报定州之役也。

现代文:十三日,因为惧怕我国为定州之役行报复之举,唐又派使者来访。

古文:壬寅,唐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遣人进时果。

现代文:二十二日,唐卢龙军节度使赵德钧派人进献时令果品。

古文:丁未,荐新于太祖庙。

现代文:二十七日,以时鲜食品祭献于太祖庙。

古文:八月壬戌,捕鹅于沿柳湖,风雨暴至,舟覆,溺死者六十馀人,命存恤其家,识以为戒。

现代文:八月十三日,在沿柳湖捕鹅,暴风雨骤然而至,船翻,溺死六十余人,皇上诏令抚恤死者家属,将此事记载下来引以为鉴戒。

古文:戊辰,林牙迪离毕逸囚,复获而鞫之,知其事本诬构,释之。

现代文:十九日,林牙迪离毕越狱,被再次抓获,审讯时发现他是被诬陷而入狱,便释放了他。

古文:九月庚子,阻卜来贡。

现代文:九月二十一日,阻卜前来进贡。

古文:冬十月乙卯,唐遣使来聘。

现代文:冬十月初七,唐派使者来访。

古文:己巳,遣使云中。

现代文:二十一日,派人出使云中。

古文:十一月丁亥,遣使存问获里国。

现代文:十一月初九,派使者慰问获里国。

古文:丁未,阻卜贡海东青鹘三十连。

现代文:二十九日,阻卜贡献海东青鹘三十连。

古文:十二月辛亥,以叛人泥离衮家口分赐群臣。

现代文:十二月初四,将叛臣泥离衮家口分赐给群臣。

古文:丁巳,西狩,驻跸平地松林。

现代文:初七,西狩,暂驻于平地松林。

古文:八年春正月戊子,女直来贡。

现代文:八年春正月十一日,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庚子,命皇太弟李胡、左威卫上将军撒割率兵伐党项。

现代文:二十三日,命皇太弟李胡、左威卫上将军撒割率兵讨伐党项。

古文:癸卯,上亲饯之。

现代文:二十六日,皇上亲自为他们饯行。

古文:二月辛亥,吐谷浑、阻卜来贡。

现代文:二月初五,吐谷浑、阻卜前来进贡。

古文:乙卯,克实鲁使唐还,以附献物分赐群臣。

现代文:初九,克官实鲁出使唐回国,将附献之物品分赐给群臣。

古文:三月辛卯,皇太弟讨党项胜还,宴劳之。

现代文:三月十五日,皇太弟讨伐党项得胜还朝,设宴犒劳之。

古文:丙申,唐遣使请罢征党项兵,上以战捷及党项已听命报之。

现代文:二十日,唐派使者前来请求停派出征党项之军队,皇上以作战获胜及党项已俯首听命之情况回复唐。

古文:夏四月戊午,党项来贡。

现代文:夏四月十二日,党项前来进贡。

古文:五月己丑,猎独牛山,惕隐迪辇所乘内厩骝马毙,因赐名其山曰骝山。

现代文:五月十四日,出猎于独牛山,惕隐迪辇所乘坐的内厩骝马倒毙,于是赐此山名为骝山。

古文:戊戌,如沿柳湖。

现代文:二十三日,至沿柳湖。

古文:六月甲寅,阻卜来贡。

现代文:六月初九,阻卜前来进贡。

古文:甲子,回鹘阿萨兰来贡。

现代文:十九日,回鹘阿萨兰前来进贡。

古文:秋七月戊寅,行纳后礼。

现代文:秋四月初四,举行纳后大礼。

古文:癸未,皇子提离古生。

现代文:初九,皇子提离古出生。

古文:丁亥,铁骊、女直、阻卜来贡。

现代文:十三日,铁骊、女真、阻卜前来进贡。

古文:冬十月乙巳,阻卜来贡。

现代文:冬十月初二,阻卜前来进贡。

古文:丙午,至自沿柳湖。

现代文:初三,自沿柳湖回宫。

古文:辛亥,唐遣使来聘。

现代文:初八,唐派使者来访。

古文:己未,遣拔剌使唐。

现代文:十六日,派拔剌出使唐。

古文:辛未,乌古吐鲁没来贡。

现代文:二十八日,乌古吐鲁没前来进贡。

古文:十一月辛丑,太皇太后崩,遣使告哀于唐及人皇王倍。

现代文:十一月二十九日,太皇太后崩逝,派使者告哀于唐及人皇王耶律倍。

古文:是月,唐主嗣源殂,子从厚立。

现代文:同月,唐主李嗣源崩殂,子李从厚继立。

古文:十二月丁卯,党项来贡。

现代文:十二月二十五日,党项前来进贡。

古文:九年春正月癸酉,渔于土河。

现代文:九年春正月初二,在土河捕鱼。

古文:丙申,党项贡驼、鹿。

现代文:二十五日,党项贡献骆驼、鹿。

古文:己亥,南京进白獐。

现代文:二十八日,南京进献白獐。

古文:闰月戊午,唐遣使告哀,即日遣使吊祭。

现代文:闰正月十七日,唐派使者前来报丧,皇上于当日派使者去吊唁祭祀。

古文:壬戌,东幸。

现代文:二十一日,东幸。

古文:女直来贡。

现代文: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二月壬申,祠木叶山。

现代文:二月初二,祭祀木叶山。

古文:戊寅,葬太皇太后于德陵。

现代文:初八,葬太皇太后于德陵。

古文:前二日,发丧于菆涂殿,上具衰服以送。

现代文:此前二日,发丧于涂殿,皇上身着衰服送葬。

古文:后追谥宣简皇后,诏建碑于陵。

现代文:后将太皇太后追谥为宣简皇后,诏令建碑于陵墓前。

古文:三月癸卯,女直来贡。

现代文:三月初三,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夏四月,唐李从珂弑其主自立。

现代文:夏四月,唐李从珂弑其君自立。

古文:人皇王倍自唐上书请讨。

现代文:人皇王耶律倍自唐上书请求讨伐。

古文:五月甲辰,如沿柳湖。

现代文:五月初五,至沿柳湖。

古文:癸丑,女直来贡,大星昼陨。

现代文:十四日,女真前来进贡。大星于白天陨落。

古文:六月己巳朔,鼻骨德来贡。

现代文:六月初一,鼻骨德前来进贡。

古文:辛未,唐李从厚谢吊祭所遣使初至阙。

现代文:初三,唐李从厚为感谢吊祭所派遣之使者初次到宫阙。

古文:秋八月壬午,自将南伐。

现代文:秋八月十四日,皇上亲自率军南伐。

古文:乙酉,拽剌解里手接飞雁,上异之,因以祭天地。

现代文:十七日,拽剌解里举手之间射落飞雁,皇上认为奇异,于是祭祀了天地。

古文:九月庚子,西南星陨如雨。

现代文:九月初三,西南有星陨落如雨。

古文:乙卯,次云州。

现代文:十八日,驻军云州。

古文:丁巳,拔河阴。

现代文:二十日,攻下河阴。

古文:冬十月丁亥,略地灵丘,父老进牛酒犒师。

现代文:冬十月二十日,略地于灵丘,父老进献牛酒犒劳我军。

古文:十一月辛丑,围武州之阳城。

现代文:十一月初五,包围武州之阳城。

古文:壬寅,阳城降。

现代文:初六,阳城降。

古文:癸卯,洼只城降,括所俘丁壮籍于军。

现代文:初七,洼只城降,在军中检括所俘丁壮名籍。

古文:十二月壬辰,皇子阿钵撒葛里生,皇后不豫。

现代文:十二月二十六日,皇子阿钵撒葛里出生,皇后染病。

古文:是月驻跸百湖之西南。

现代文:同月,皇上歇驾于百湖之西南。

古文:十年春正月戊申,皇后崩于行在。

现代文:十年春正月十三日,皇后崩逝于行宫所在。

古文:二月戊寅,百僚请加追谥,不许。

现代文:二月十三日,百官请求追加谥号,不许。

古文:辛巳,宰相涅里衮谋南奔,事觉,执之。

现代文:十六日,宰相涅里衮图谋南逃,事情败露,被拘执。

古文:三月戊午,党项来贡。

现代文:三月二十四日,党项前来进贡。

古文:夏四月,吐谷浑酋长退欲德率众内附。

现代文:夏四月,吐谷浑酋长退欲德率众内附。

古文:丙戌,皇太后父族及母前夫之族二帐并为国舅。以萧缅思为尚父领之。

现代文:二十二日,皇太后父族及母亲前夫之族二帐均为国舅,任命萧缅思为尚父总领二帐。

古文:己丑,录囚。

现代文:二十五日,查看犯人口供。

古文:五月甲午朔,始制服行后丧。

现代文:五月初一,开始制作衰服为皇后发丧。

古文:丙午,葬于奉陵。

现代文:十三日,葬于奉陵。

古文:上自制文,谥曰彰德皇后。

现代文:皇上为之亲自写了祭文,谥曰彰德皇后。

古文:癸丑,以舍利王庭鹗为龙化州节度使。

现代文:二十日,任命舍利王庭鹗为龙化州节度使。

古文:六月乙丑,吐浑来贡。

现代文:六月初二,吐浑前来进贡。

古文:辛未,幸品不里淀。

现代文:初八,临幸品不里淀。

古文:秋七月乙卯,猎南赤山。

现代文:秋七月二十三日,出猎于南赤山。

**古文:冬十一月丙午,幸弘福寺,为皇后饭僧,见观音画像,乃大圣皇帝、应天皇后及人皇王所施,顾左右曰: 昔与父母兄弟聚观于此,岁时未几,今我独来! **

现代文:冬十一月十五日,临幸弘福寺为皇后斋僧,见到观音画像,乃是大圣皇帝、应天皇后及人皇王所布施,回头对左右说 :先前我与父母兄弟一道在这里观看礼拜,时间没隔几年,现在就剩我一个人只身前来!

古文:悲叹不已。

现代文:悲叹不已。

古文:乃自制文题于壁,以极追感之意。

现代文:于是自做文字题于壁上,以表达追思感叹之意。

古文:读者悲之。

现代文:读的人也觉得悲伤。

古文:十二月庚辰,如金瓶泺,遣拽剌化哥、窟鲁里、阿鲁扫姑等捉生敌境。

现代文:十二月十九日,到金瓶泊,派拽剌化哥、窟鲁里、阿鲁扫姑等到敌境捕捉俘虏。

古文:十一年春正月,钓鱼于土河。

现代文:十一年春正月,在土河钓鱼。

古文:庚申,如潢河。

现代文:三十日,到潢河。

古文:三月庚寅朔,女直来贡。

现代文:三月初一,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夏四月庚申,谒祖陵。

现代文:夏四月初二,拜谒祖陵。

古文:戊辰,还都,谒太祖庙。

现代文:初十,回京城,拜谒太祖庙。

古文:辛未,燕民之复业者陈汴州事宜。

现代文:十三日,恢复常业的燕地百姓奏陈汴州情况。

古文:癸酉,女直诸部来贡。

现代文:十五日,女真各部前来进贡。

古文:癸未,赐回鹘使衣有差。

现代文:二十五日,赐给回鹘使者衣装各若干。

古文:五月戊戌,清暑沿柳湖。

现代文:五月初十,在沿柳湖消夏。

古文:六月戊午朔,鼻骨德来贡。

现代文:六月初一,鼻骨德前来进贡。

古文:乙酉,吐谷浑来贡。

现代文:二十八日,吐谷浑前来进贡。

古文:秋七月辛卯,乌古来贡。

现代文:秋七月初五,乌古前来进贡。

古文:壬辰,蒲割〈宁页〉公主率三河乌古来朝。

现代文:初六,蒲割宁页公主率领三河乌古前来朝见。

**古文:丙申,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其主所讨,遣赵莹因西南路招讨卢不姑求救,上白太后曰: 李从珂弑君自立,神人共怒,宜行天讨。 **

现代文:初十,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被其国主讨伐,派赵莹通过西南路招讨卢不姑向我国求救,皇上告知太后说: 李从珂弑君自立,人神共愤,我们应该替天行道加以讨伐。

古文:时赵德钧亦遣使至,河东复遣桑维翰来告急,遂许兴师。

现代文:当时赵德钧也派使者前来,河东又派桑维翰前来告急,于是皇太后便答应出兵。

古文:八月己未,遣萧辖里报河东师期。

现代文:八月初三,派遣萧辖里向河东通报出师日期。

古文:丙寅,吐谷浑来贡。

现代文:初十,吐谷浑前来进贡。

古文:庚午,自将以援敬瑭。

现代文:十四日,皇上亲自统军援救石敬瑭。

古文:九月癸巳,有飞抃自坠而死,南府夷离堇曷鲁恩得之以献。

现代文:九月初七,有飞礘自己坠地而死,南府夷离堇曷鲁恩得到后献给皇上。

古文:卜之,吉。

现代文:为之占卜,得吉兆。

**古文:上曰: 此从珂自灭之兆也! **

现代文:皇上说: 这是李从珂自取灭亡的征兆!

古文:丁酉,入雁门。

现代文:二十一日,军队进入雁门。

古文:戊戌,次忻州,祀天地。

现代文:二十二日,驻扎于忻州,祭祀天地。

古文:己亥,次太原。

现代文:二十三日,驻扎于太原。

**古文:庚子,遣使谕敬瑭曰: 朕兴师远来,当即与卿破贼! **

现代文:二十四日,派使者晓谕石敬瑭说: 我远道兴师而来,会当立即替你打败贼人。

古文:会唐将高行周、符彦卿以兵来拒,遂勒兵陈于太原。

现代文:适逢唐将高行周、符彦卿率兵前来拒战,于是皇上在太原操练兵马。

古文:及战,佯为之却。

现代文:待到交战时,假装退却。

古文:唐将张敬达、杨光远又阵于西,未成列,以兵薄之。

现代文:唐将张敬达、杨光远又在西边列阵,未及成列,我以兵逼近之。

古文:而行周、彦卿为伏兵所断,首尾不相救。

现代文:而高行周、符彦卿为伏兵截断,首尾不能相顾。

古文:敬达、光远大败,弃仗如山,斩首数万级。

现代文:张敬达、杨光远大败,丢弃的兵仗堆积如山,斩首数万级。

古文:敬达走保晋安寨,夷离堇的鲁与战,死之。

现代文:张敬达逃走,拒守于晋安寨,夷离堇的鲁与之交战,战死。

古文:敬瑭率官属来见,上执手抚慰之。

现代文:石敬瑭率官员下属来见,皇上握住他的手抚慰他。

古文:癸卯,围晋安。

现代文:二十七日,包围晋安。

古文:甲辰,以的鲁子徒离骨嗣为夷离堇,仍以父字为名,以旌其忠。

现代文:二十八日,以的鲁之子徒离骨继为夷离堇,仍以其父字为名,以表彰的鲁的忠义。

古文:南宰相鹘离底、奚监军寅你已、将军陪阿临阵退懦,上召切责之。

现代文:南宰相鹘离底、奚监军寅你已、将军陪阿临阵胆怯退缩,皇上召见他们给予严辞责备。

古文:冬十月甲子,封敬瑭为晋王,幸其府。

现代文:冬十月初九,封石敬瑭为晋王,临幸其府第。

古文:敬瑭与妻李率其亲属捧觞上寿。

现代文:石敬瑭与妻李氏率其亲属举杯为皇上祝寿。

古文:初围晋安,分遣精兵守其要害,以绝援兵之路。

现代文:当初包围晋安时,已分别派遣精兵扼守其要害,以断绝援兵之路。

古文:而李从珂遣赵延寿以兵二万屯团柏谷,范延广以兵二万屯辽州,幽州赵德钧以所部兵万馀由上党趋延寿军,合势进击,知此有备,皆逗留不进。

现代文:李从珂派赵延寿率兵二万屯驻于团柏谷,范延广率兵二万驻于辽州,幽州赵德钧率所部兵万余人由上党直趋赵延寿军,合力进击。几路援兵知我方有防备,均逗留不进。

古文:从珂遂将精骑三万出次河阳,亲督诸军。

现代文:李从珂只好率精骑三万出汴京驻于河阳,亲自监督各路兵马。

古文:然知其不救,但日酣饮悲歌而已。

现代文:然而他知道大家都不来相救,唯有每天一个劲地饮酒悲歌而已。

**古文:丁卯,召敬瑭至行在所,赐坐,上从容语之曰: 吾三千里举兵而来,一战而胜,殆天意也,观汝雄伟弘大,宜受兹南土,世为我藩辅。 **

现代文:十二日,皇上召石敬瑭到行宫所在,赐坐。皇上从容地对他说 :我从三千里外统兵前来,一交战便得胜,这大概是天意吧。我看你身材魁伟,气魄弘大,应当受理南土,世代为我国之藩篱辅弼。

古文:遂命有司设坛晋阳,备礼册命。

现代文:于是下令有司在晋阳设坛,以完备之礼仪举行册命。

古文:十一月丁酉,册敬瑭为大晋皇帝。

现代文:十一月十二日,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

古文:自戊戌至戊申,候骑两奏南有兵至,复奏西有兵至。

现代文:从十三日到二十三日,侦骑两度奏称南方有军队前来,又奏西边有军队到来。

古文:命惕隐迪辇洼拒之。

现代文:命惕隐迪辇洼拒战。

古文:敬达在围八十馀日,内外隔绝,军储殆尽,至濯马粪、屑木以饲马,马饥至自相啖其鬓尾,死则以充食。

现代文:唐张敬达在包围圈中过了八十余天,内外隔绝,军中粮食储备消耗殆尽,以至于清洗马粪、屑木来喂马,马匹饿得互相啖食鬃尾,死了便被人用来充饥。

古文:光远等劝敬达出降,敬达曰: 吾有死而已。

现代文:光远等人劝张敬达出降,敬达说: 我有死而已。

**古文:尔欲降,宁斩吾首以降。 **

现代文:你如想投降,何不杀了我去投降。

古文:闰月甲子,杨光远、安审琦杀敬达以降。

现代文:闰十一月初九,杨光远、安审琦杀掉张敬达投降。

**古文:上闻敬达至死不变,谓左右曰: 凡为人臣,当如此也! **

现代文:皇上听说张敬达至死不改节操,对左右说: 凡是做人臣的,都应该这样!

古文:命以礼葬。

现代文:下令以礼葬之。

古文:所降军士及马五千匹以赐晋帝。

现代文:将所降附的军士及马一千匹赐给晋帝。

古文:丙寅,祀天地以告成功。

现代文:十一日,祭祀天地以奏告成功。

古文:庚午,仆射萧酷古只奏赵德钧等诸援兵将遁,诏夜发兵追击。

现代文:十五日,仆射萧酷古只奏称赵德钧等各路援兵准备逃遁,诏令连夜发兵追击。

古文:德钧等军皆投戈弃甲,自相蹂践,挤于川谷者不可胜纪。

现代文:赵德钧等军全都丢盔弃甲,自相践踏,拥挤于山谷溪流的人马不可胜数。

古文:仍命皇太子驰轻骑据险要,追及步兵万馀,悉降之。

现代文:皇上又命皇太子火速率轻骑据守险要之处,追赶到步兵万余人,尽数降服之。

古文:辛未,兵度团柏谷,以酒肴祀天地。

现代文:十六日,大军通过团柏谷,用酒菜祭祀天地。

古文:俄追及德钧父子,乃率众降。

现代文:不久又追上赵德钧父子,二人便率众投降。

古文:次潞州,召诸将议,皆请班师,从之。

现代文:军队驻于潞州,皇帝集众将商议,都请求班师回国,从之。

古文:命南宰相解领、鹘离底、奚监军寅你已、将军陪阿先还。

现代文:命南府宰相解领、鹘离底、奚监军寅你已、将军陪阿先行回国。

古文:壬申,惕隐洼、林牙迪离毕来献俘。

现代文:十七日,惕隐洼、林牙迪离毕前来献俘。

古文:晋帝辞归,上与宴饮,酒酣,执手约为父子。

现代文:晋帝辞别回去,皇上与他宴饮。酒至半酣,牵手相约为父子。

古文:以白貂裘一、厩马二十、战马千二百饯之。

现代文:以白貂裘一件、厩马二十匹、战马一千二百匹为之饯行。

古文:命迪离毕将五千骑送入洛。

现代文:命迪离毕率五千骑送入洛阳。

**古文:临别,谓之曰: 朕留此,候乱定乃还耳。 **

现代文:临别,对他说: 我留在这里,等战乱平息了才会回去。

古文:辛巳,晋帝至河阳,李从珂穷蹙,召人皇王倍同死,不从,遣人杀之,乃举族自焚。

现代文:二十六日,晋帝到河阳,李从珂无路可走,召人皇王耶律倍与他同死,人皇王不肯,李从珂派人杀了人皇王,并举族自焚。

古文:诏收其士卒战殁者瘗之汾水上,以为京观。

现代文:皇上下诏令收集唐军战死士兵尸体埋葬于汾水上,筑为京观。

古文:晋命桑维翰为文,纪上功德。

现代文:晋命桑维翰撰文,纪载皇上之功德。

古文:十二月乙酉朔,遣近侍挞鲁存问晋帝。

现代文:十二月初一,派遣近侍挞鲁问讯晋帝。

古文:丙戌,以晋安所获分赐将校。

现代文:初二,将在晋安所获物品分赐给将领。

古文:戊子,遣使驰奏皇太后,及报诸道师还。

现代文:初四,派使者急速奏告皇太后,又告知各路兵马还朝。

古文:庚寅,发太原。

现代文:初六,从太原出发。

古文:辛卯,闻晋帝入洛,遣郎君解里德抚问。

现代文:初七,得悉晋帝进入洛阳,派郎君解里德前往慰问。

古文:壬辰,次细河,阅降将赵德钧父子兵马。

现代文:初八,驻扎于细河检阅降将赵德钧父子兵马。

古文:戊戌,次雁门,以沙太保所部兵分隶诸将。

现代文:十四日,驻于雁门,将沙太保所部兵马分隶于诸将。

古文:庚戌,幸应州。

现代文:二十六日,临幸应州。

古文:癸丑,唐大同、彰国、振武三节度使迎见,留之不遣。

现代文:二十九日,唐大同、彰国、振武三节度使迎接皇上,被羁留。

古文:十二年春正月丙辰,次堆子口。唐大同军节度判官吴峦闭城拒命,遣崔廷勋围其城。

现代文:十二年春正月初三,驻军于堆子口,唐大同军节度判官吴峦闭城拒绝听命,派崔廷勋包围其城。

古文:庚申,上亲征,至城下谕之,峦降。

现代文:初七,皇上亲征,至城下晓谕,吴峦降。

古文:辛酉,射鬼箭于云州北。

现代文:初八,射鬼箭于云州北。

古文:壬戌,祀天地。

现代文:初九,祭祀天地。

古文:癸亥,遣国舅安端发奚西部民各还本土。

现代文:初十,派国舅安端遣散奚西部百姓各回本土。

古文:丙寅,皇太后遣侍卫实鲁趣行,是夕,率轻骑先进。

现代文:十三日,皇太后派侍卫实鲁促行,当晚,皇上率轻骑先走。

古文:丁丑,皇子述律迎谒于滦河,告功太祖行宫。

现代文:二十四日,皇子述律在滦河迎接皇上,皇上告功于太祖行宫。

古文:戊寅,朝于皇太后,进珍玩为寿。

现代文:二十五日,朝见皇太后,进献珍玩以祝寿。

古文:二月丁亥,以军前所获俘叛入幽州者皆斩之。

现代文:二月初四,将被俘虏的叛降幽州者全部斩首。

古文:壬寅,诏诸部休养士卒。

现代文:十九日,诏令诸部休养士卒。

古文:癸卯,晋遣唐所掠郎君剌哥、文班吏萧掞里还朝。

现代文:二十日,晋将被唐俘掠的郎君剌哥、文班吏萧礙里送回我国。

古文:三月庚申,晋遣使来贡。

现代文:三月初七,晋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丁卯,晋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广潜遣人请内附,不纳。

现代文:十四日,晋天雄军节度使范延广暗中派人请求内附,不予接纳。

古文:己巳,遣郎君的烈古、梅里迭烈使晋。

现代文:十六日,派郎君的烈古、梅里迭烈出使晋。

古文:壬午,晋使及诸国使来见。

现代文:二十九日,晋使者及各国使者前来朝见。

古文:夏四月甲申,地震。

现代文:夏四月初二,地震。

古文:幸平地松林,观潢水源。

现代文:皇上临幸平地松林,察看潢水源头。

古文:五月甲寅,幸频跸淀。

现代文:五月初三,皇上驾幸频跸淀。

古文:壬申,震开皇殿。

现代文:二十一日,雷击开皇殿。

古文:六月甲申,晋遣户部尚书聂延祚等请上尊号,及归雁门以北与幽、蓟之地,仍岁贡帛三十万匹,诏不许。

现代文:六月初三,晋派户部尚书聂延祚等请求给皇上奉上尊号,且请求归还雁门以北与幽、蓟之地,每年仍贡献帛三十万匹。诏不许。

古文:庚戌,侍中烈率言范延广叛晋,引兵南向。

现代文:二十九日,侍中列率奏报,范延广叛晋,领兵南下。

古文:秋七月辛亥朔,诏诸部治兵甲。

现代文:秋七月初一,诏令诸部修治武器军备。

古文:癸丑,幸怀州,谒奉陵。

现代文:初三,临幸怀州,拜谒奉陵。

古文:甲子,晋遣使来告范延广反。

现代文:十四日,晋派使者前来报告范延广反叛。

古文:庚午,遣耶律褭古里使晋议军事。

现代文:二十日,派耶律袅古里出使晋商议军事。

古文:八月癸未,晋遣使复请上尊号,不许。

现代文:八月初三,晋派使者请求奉上尊号,不许。

古文:庚寅,晋及太原刘知远、南唐李蒨各遣使来贡。

现代文:初十,晋及太原刘知远、南唐李升分别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庚子,晋遣使以都汴及范延广降来告。

现代文:二十日,晋派使者以建都汴梁及范延广投降事来告知。

古文:九月壬子,鼻骨德来贡。

现代文:九月初三,鼻骨德前来进贡。

古文:庚申,遣直里古使晋及南唐。

现代文:十一日,派直里古出使晋及南唐。

古文:癸亥,术不姑、女直来贡。

现代文:十四日,术不姑、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辛未,遣使高丽、铁骊。

现代文:二十二日,派人出使高丽、铁骊。

古文:癸酉,回鹘来贡。

现代文:二十四日,回鹘前来进贡。

古文:冬十月庚辰朔,皇太后永宁节,晋及回鹘、敦煌诸国皆遣使来贺。

现代文:冬十月初一,皇太后永宁节,晋及回鹘、敦煌各国均派使者前来祝贺。

古文:壬午,诏回鹘使胡离只、阿剌保,问其风俗。

现代文:初三,下诏给回鹘使者胡离只、阿剌保,问其风俗。

古文:丁亥,诸国使还,就遣蒲里骨皮室胡末里使其国。

现代文:初八,各国使者回国,就便派遣蒲里骨皮室胡末里出使其本国。

古文:十一月己未,遣使求医于晋。

现代文:十一月初十,派使者向晋求要医士。

古文:丁卯,铁骊来贡。

现代文:十八日,铁骊前来进贡。

古文:十二月甲申,东幸,祀木叶山。

现代文:十二月初六,东幸,祭祀木叶山。

古文:己丑,医来。

现代文:十一日,晋国医士来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