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古文:太祖下四年春正月丙申,射虎东山。

现代文:四年春正月二十七日,射虎于东山。

古文:二月丙寅,修辽阳故城,以汉民、渤海户实之,改为东平郡,置防御使。

现代文:二月二十八日,修筑辽阳故城,以汉民、渤海民户充实之,改为东平郡,设置防御使。

古文:夏五月庚辰,至自东平郡。

现代文:夏五月十四日,自东平郡回宫。

古文:秋八月丁酉,谒孔子庙,命皇后、皇太子分谒寺观。

现代文:秋八月初三,拜谒孔子庙,命皇后、皇太子分别拜谒寺、观。

古文:九月,征乌古部,道闻皇太后不豫,一日驰六百里还侍,太后病间,复还军中。

现代文:九月,征讨乌古部,途中听说皇太后病重,一日之间飞驰六百里赶回,侍候太后,病愈,又回到军中。

古文:冬十月丙午,次乌古部,天大风雪,兵不能进,上祷于天,俄顷而霁。

现代文:冬十月十二日,驻兵乌古部,天降大风雪,队伍不能前进,便向上天祈祷,不一会儿天晴了。

古文:命皇太子将先锋军进击,破之,俘获生口万四千二百,牛马车乘、庐帐器物二十馀万。

现代文:命皇太子率先锋军进击,破之,俘获生口一万四千二百,牛马、车辆、庐帐、器物二十余万。

古文:自是举部来附。

现代文:从此乌古部举部来附。

古文:五年春正月乙丑,始制契丹大字。

现代文:五年春正月初二,开始制定契丹大字。

古文:夏五月丙寅,吴越王复遗滕彦休贡犀角、珊瑚,授官以遣。

现代文:夏五月初五,吴越王又派滕彦休贡献犀角、珊瑚,授给官职打发他回去。

古文:庚辰,有龙见于拽剌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

现代文:十九日,有龙出现于拽剌山南水面上,皇上射得,收藏其骨于内府。

古文:闰六月丁卯,以皇弟苏为惕隐,康默记为夷离毕。

现代文:闰六月初八,以皇弟耶律苏为惕隐,康默记为夷离毕。

古文:秋八月己未朔,党项诸部叛。

现代文:秋八月初一朔,党项诸部反叛。

古文:辛未,上亲征。

现代文:十三日,皇上亲征。

古文:九月己丑朔,梁遣郎公远来聘。

现代文:九月初一朔,梁遣郎公远来访。

古文:壬寅,大字成,诏颁行之。

现代文:十四日,大字制成,诏令颁行之。

古文:皇太子率迭剌部夷离堇污里轸等略地云内、天德。

现代文:皇太子率迭剌部夷离堇氵于里轸等掠地于云内、天德。

古文:冬十月辛未,攻天德。

现代文:冬十月十三日,攻天德。

古文:癸酉,节度使宋瑶降,赐弓矢、鞍马、旗鼓,更其军曰应天。

现代文:十五日,节度使宋瑶降,赐给弓矢、鞍马、旗鼓,改其军名为应天军。

古文:甲戌,班师。

现代文:十六日,班师。

古文:宋瑶复叛。

现代文:宋瑶又反叛。

古文:丙子,拔其城,擒宋瑶,俘其家属,徙其民于阴山南。

现代文:十八日,攻下天德城,擒宋瑶,俘虏其家属,迁徙其民于阴山之南。

古文:十二月己未,师还。

现代文:十二月初二,王师回京。

古文:六年春正月丙午,以皇弟苏为南府宰相,迭里为惕隐。

现代文:六年春正月十九日,以皇弟耶律苏为南府宰相,迭里为惕隐。

古文:南府宰相自诸弟构乱,府之名族多罹其祸,故其位久虚,以锄得部辖得里、只里古摄之。

现代文:南府宰相一职,自从诸弟造乱,府中之名族多数遭祸,所以其位长期虚设,以锄得部辖得里、只里古代理。

古文:府中数请择任宗室,上以旧制不可辄变;请不已,乃告于宗庙而后授之。

现代文:府中多次请求择任宗室,皇上以旧制不可随意变更;请求不断,便告祭于宗庙而后授之。

古文:宗室为南府宰相自此始。

现代文:宗室为南府宰相从这时开始。

古文:夏五月丙戌朔,诏定法律,正班爵。

现代文:夏五月初一朔,诏令制定法律,整饬序列爵位。

古文:丙申,诏画前代直臣像为《招谏图》,及诏长吏四孟月询民利病。

现代文:十一日,诏令绘前代正直之臣的画像为《招谏图》,并且诏令各地长吏于四季之孟月询问百姓受惠或受害的原因所在。

古文:六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现代文:六月初一朔,日食。

古文:冬十月癸丑朔,晋新州防御使王郁以所部山北兵马内附。

现代文:冬十月初一朔,晋新州防御使王郁率所部山北兵马内附。

古文:丙子,上率大军入居庸关。

现代文:二十四日,皇上率大军进入居庸关。

古文:十一月癸卯,下古北口。

现代文:十一月二十二日,攻下古北口。

古文:丁未,分兵略檀、顺、安远、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遂城等十馀城,俘其民徙内地。

现代文:二十六日,分兵攻掠檀、顺、安远、三河、良乡、望都、潞、满城、遂城等十余城,俘虏其民迁于我内地。

古文:十二月癸丑,王郁率其众来朝,上呼郁为子,赏赉甚厚,而徙其众于潢水之南。

现代文:十二月初二,王郁率其人马来朝,皇上称呼王郁为子,赏赐十分丰厚,同时迁其民于潢水之南。

古文:庚申,皇太子率王郁略地定州,康默记攻长芦。

现代文:初九,皇太子率王郁往定州攻城掠地,康默记攻长芦。

古文:唐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养子都囚其父,自称留后。

现代文:唐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养子王都囚禁其父,自称留后。

古文:癸亥,围涿州,有白兔缘垒而上,是日破其郛。

现代文:十二日,围涿州,有白兔沿垒而上,当日破其外城。

古文:癸酉,刺史李嗣弼以城降。

现代文:二十二日,刺史李嗣弼以城降。

古文:乙亥,存勖至定州,王都迎谒马前。

现代文:二十四日,李存勖到定州,王都拜迎于马前。

古文:存勖引兵趋望都,遇我军秃馁五千骑,围之,存勖力战数四,不解。

现代文:存勖率兵直趋望都,遇我军秃馁五千骑,被围,存勖奋力冲突四次,不能解围。

古文:李嗣昭领三百骑来救,我军少却,存勖乃得出,大战,我军不利,引归。

现代文:李嗣昭率三百骑来救,我军略退,存勖方才得出,大战,我军失利,领兵回。

古文:存勖至幽州,遣二百骑蹑我军后,我军反击,悉擒之。

现代文:存勖到幽州,派二百骑紧跟我军之后,我军回头攻击,尽数擒之。

古文:己卯,还次檀州,幽人来袭,击走之,擒其裨将。

现代文:二十八日,回军驻于檀州,幽人前来袭击,击退之,擒其偏将。

古文:诏徙檀、顺民于东平、沈州。

现代文:诏令迁檀、顺百姓于东平、沈州。

古文:天赞元年春二月庚申,复徇幽、蓟地。

现代文:天赞元年春二月初九,再度夺取幽、蓟之地。

古文:癸酉,诏改元,赦军前殊死以下。

现代文:二十二日,诏令改元,赦军前殊死刑以下。

古文:夏四月甲寅,攻蓟州。

现代文:夏四月初四,攻蓟州。

古文:戊午,拔之,擒刺史胡琼,以卢国用、涅鲁古典军民事。

现代文:初八,取之,擒刺史胡琼,由卢国用、涅鲁古主管军民事务。

古文:壬戌,大飨军士。

现代文:十二日,大宴军士。

古文:癸亥,李存勖围镇州,张文礼求援,命郎君迭烈、将军康末怛往击,败之,杀其将李嗣昭。

现代文:十三日,李存勖围镇州,张文礼求援,命郎君迭烈、将军康末怛前往攻击,败之,杀其将李嗣昭。

古文:辛未,攻石城县,拔之。

现代文:二十一日,攻石城县,取之。

古文:五月丁未,张文礼卒,其子处瑾遣人奉表来谢。

现代文:五月二十八日,张文礼卒,其子张处瑾派人上表致谢。

古文:六月,遣鹰军击西南诸部,以所获赐贫民。

现代文:六月,遣鹰军攻西南诸部,以所获财物赐给贫民。

古文:冬十月甲子,以萧霞的为北府宰相。

现代文:冬十月十八日,以萧霞的为北府宰相。

古文:分迭剌部为二院:斜涅赤为北院夷离堇,绾思为南院夷离堇。

现代文:分迭剌部为二院:斜涅赤为北院夷离堇,绾思为南院夷离堇。

古文:诏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立两节度使以统之。

现代文:诏令分北大浓兀为二部,立两节度使以统领之。

古文:十一月壬寅,命皇子尧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略地蓟北。

现代文:十一月二十六日,命皇子尧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掠地于蓟北。

古文:二年春正月丙申,大元帅尧骨克平州,获刺史赵思温、裨将张崇。

现代文:二年春正月二十一日,大元帅尧骨攻克平州,俘虏刺史赵思温、偏将张希崇。

古文:二月,如平州。

现代文:二月,皇上到平州。

古文:甲子,以平州为卢龙军,置节度使。

现代文:十九日,以平州为卢龙军,设立节度使。

古文:三月戊寅,军于箭笴山,讨叛奚胡损,获之,射以鬼箭。

现代文:三月初四,列军于箭舘山,讨伐叛奚胡损,活捉了他,以鬼箭射杀之。

古文:诛其党三百人,沉之狗河。

现代文:诛杀其党三百人,沉之于狗河。

古文:置奚堕瑰部,以勃鲁恩权总其事。

现代文:设立奚堕瑰部,以勃鲁恩暂时总理其事。

古文:夏四月己酉,梁遣使来聘,吴越王遣使来贡。

现代文:夏四月初五,梁遣使来访,吴越王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癸丑,命尧骨攻幽州,迭剌部夷离堇觌烈徇山西地。

现代文:初九,命尧骨进攻幽州,迭剌部夷离堇觌烈掠地山西。

古文:庚申,尧骨军幽州东,节度使符存审遣人出战,败之,擒其将裴信父子。

现代文:十六日,尧骨屯军于幽州东,节度使符存审派人出战,尧骨败之,擒其将裴信父子。

古文:闰月庚辰,尧骨抵镇州。

现代文:闰四月初六,尧骨抵达镇州。

古文:壬午,拔曲阳。

现代文:初八,攻下曲阳。

古文:丙戌,下北平。

现代文:十二日,攻下北平。

古文:是月,晋王李存勖即皇帝位,国号唐。

现代文:同日,晋王李存勖即皇帝位,国号唐。

古文:五月戊午,尧骨师还。

现代文:五月十五日,尧骨军回京。

古文:癸亥,大飨军士,赏赉有差。

现代文:二十日,大宴士卒,赏赐各有等差。

古文:六月辛丑,波斯国来贡。

现代文:六月二十九日,波斯国前来进贡。

古文:秋七月,前北府宰相萧阿古只及王郁徇地燕、赵。

现代文:秋七月,前北宰相萧阿古只及王郁掠地于燕、赵。

古文:冬十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现代文:冬十月初一朔,日食。初九,唐军灭梁。

古文:己卯,唐兵灭梁。三年春正月,遣兵略地燕南。

现代文:三年春正月,派兵掠地于燕南。

古文:夏五月丙午,以惕隐迭里为南院夷离堇。

现代文:夏五月初九,以惕隐迭里为南院夷离堇。

古文:是月,徙蓟州民实辽州地。

现代文:同月,迁蓟州民户填充辽州地。

古文:渤海杀其刺史张秀实而掠其民。

现代文:渤海杀其刺史张秀实而掳掠其民。

古文:六月乙酉,召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及二宰相、诸部头等诏曰: 上天降监,惠及烝民。

现代文:六月十八日,召集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及两位宰相等下诏说 :上天诞生统治者代天行政,必然要使恩惠及于百姓。

古文:圣主明王,万载一遇。

现代文:圣哲英明的君王,一万年才出现一次。

古文:朕既上承天命,下统群生,每有征行,皆奉天意。

现代文:朕既已上承天命,于下界统治众生,每每有征战之举,均是奉行天意。

古文:是以机谋在己,取舍如神,国令既行,人情大附,舛讹归正,遐迩无愆。

现代文:所以自身就能智谋百出,取舍如神,国家政令已然通行,人心大附。纠正各种弊政归于正途,使各地百姓都得到平安。

古文:可谓大含溟海,安纳泰山矣!

现代文:可谓其德大于沧海之包涵,其安甚于泰山之屹立!

古文:自我国之经营,为群方之父母。

现代文:自从建国立业以来,便成为四方归依的父母之邦。

古文:宪章斯在,胤嗣何忧?升降有期,去来在我。

现代文:典章制度有在,后世子孙又有什么值得我担心的呢?升天降世原属有期,来去红尘选择在我。

古文:良筹圣会,自有契于天人;众国群王,岂可化其凡骨?

现代文:优良的策划与超凡的会悟,天与人之间本来是有所契合的;其他各国诸王,上天岂能圣化其庸凡的本性?

古文:三年之后,岁在丙戌,时值初秋,必有归处。

现代文:三年之后,岁在丙戌,时值初秋,我将会有自己的归所。

古文:然未终两事,岂负亲诚?

现代文:然而还有两件事没做完,我岂能有负亲人的忠诚?

**古文:日月非遥,戒严是速。 **

现代文:人生岁月已不是太多,该当即时戒慎戒惧地过下去。

古文:闻诏者皆惊惧,莫识其意。

现代文:听诏之人都惊惧交加,没人知道所论是什么含意。

古文:是日,大举征吐浑、党项、阻卜等部。

现代文:同日,大举征讨吐浑、党项、阻卜等部。

古文:诏皇太子监国,大元帅尧骨从行。

现代文:诏令皇太子监国,大元帅尧骨随行。

古文:秋七月辛亥,曷剌等击素昆那山东部族,破之。

现代文:秋七月十四日,曷剌等攻素昆那山以东部族,破之。

古文:八月乙酉,至乌孤山,以鹅祭天。

现代文:八月十九日,皇上到乌孤山,以鹅祭天。

古文:甲午,次古单于国,登阿里典压得斯山,以麃鹿祭。

现代文:二十八日,驻军于古单于国,登阿里典压得斯山,以鹿行祭。

古文:九月丙申朔,次古回鹘城,勒石纪功。

现代文:九月初一朔,驻军于古回鹘城,刻石纪功。

古文:庚子,拜日于蹛林。

现代文:初五,拜日于林。

古文:丙午,遣骑攻阻卜。

现代文:十一日,派骑兵攻阻卜。

古文:南府宰相苏、南院夷离堇迭里略地西南。

现代文:南府宰相耶律苏、南院夷离堇迭里掠地于西南。

古文:乙卯,苏等献俘。

现代文:二十日,耶律苏等人献俘。

古文:丁巳,取金河水,凿乌山石,辇致潢河、木叶山,以示山川朝海宗岳之意。

现代文:二十二日,取金河水,凿乌山石,乘辇车到达潢河、木叶山,以表明百川汇海、众山宗岳之意。

古文:癸亥,大食国来贡。

现代文:二十八日,大食国前来进贡。

古文:甲子,诏砻辟遏可汗故碑,以契丹、突厥、汉字纪其功。

现代文:二十九日,诏令磨去辟遏可汗故碑,以契丹文、突厥文、汉字纪其功。

古文:是月,破胡母思山诸蕃部,次业得思山,以赤牛青马祭天地。

现代文:同月,破胡母思山诸蕃部,驻扎于业得思山,以赤牛青马祭天地。

古文:回鹘霸里遣使来贡。

现代文:回鹘霸里遣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冬十月丙寅朔,猎寓乐山,获野兽数千,以充军食。

现代文:冬十月初一朔,狩猎于寓乐山,获野兽数千,以之充军粮。

古文:丁卯,军于霸离思山。

现代文:初二,驻军于霸离思山。

古文: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尽取西鄙诸部。

现代文:派兵翻越流沙,攻下浮图城,尽取西部边野诸部。

古文:十一月乙未朔,获甘州回鹘都督毕离遏,因遣使谕其主乌母主可汗。

现代文:十一月初一朔,获甘州回鹘都督毕离遏,于是派使者晓谕其主乌母主可汗。

古文:射虎于乌剌邪里山,抵霸室山。

现代文:射虎于乌剌邪里山,直抵霸室山。

古文:六百馀里且行且猎,日有鲜食,军士皆给。

现代文:六百余里边走边猎,每天都有新鲜肉食,士兵们吃的都很丰足。

古文:四年春正月壬寅,以捷报皇后、皇太子。

现代文:四年春正月初九,将胜利的消息报告给皇后、皇太子。

古文:二月丙寅,大元帅尧骨略党项。

现代文:二月初三,大元帅尧骨掠地于党项。

古文:丁卯,皇后遣康末怛问起居,进御服、酒膳。

现代文:初四,皇后派康末怛来问候起居,呈进御服、酒食。

古文:乙亥,萧阿古只略燕、赵还,进牙旗兵仗。

现代文:十二日,萧阿古只攻掠燕赵回还,进献牙旗兵仗。

古文:辛卯,尧骨献党项俘。

现代文:二十八日,尧骨献党项俘虏。

古文:三月丙申,飨军于水精山。

现代文:三月初四,宴饷全军于水精山。

古文:夏四月甲子,南攻小蕃,下之。

现代文:夏四月初二,往南进攻小蕃,取之。

古文:皇后、皇太子迎谒于札里河。

现代文:皇后、皇太子在札里河迎驾。

古文:癸酉,回鹘乌母主可汗遣使贡谢。

现代文:十一日,回鹘乌母主可汗遣使者进贡谢罪。

古文:五月甲寅,清暑室韦北陉。

现代文:五月二十三日,在室韦北陉消夏。

古文:秋九月癸巳,至自西征。

现代文:秋九月初三,西征结束,回宫。

古文:冬十月丁卯,唐以灭梁来告,即遣使报聘。

现代文:冬十月初八,唐以灭梁事来相告,当即派使者前往聘问。

古文:庚辰,日本国来贡。

现代文:二十一日,日本国前来进贡。

古文:辛巳,高丽国来贡。

现代文:二十二日,高丽国前来进贡。

古文:十一月丁酉,幸安国寺,饭僧,赦京师囚,纵五坊鹰鹘。

现代文:十一月初八,幸安国寺,赐寺僧以饭,赦京师囚徒,将五坊之鹰鹘放生。

古文:己酉,新罗国来贡。

现代文:二十日,新罗国前来进贡。

**古文:十二月乙亥,诏曰: 所谓两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仇未雪,岂宜安驻! **

现代文:十二月十六日,诏曰: 所谓两事,一件事已完成,只有渤海世仇不曾雪恨,我岂能按兵不动!

古文:乃举兵新征渤海大諲歙。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尧骨皆从。

现代文:于是举兵亲征渤海大。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尧骨均从行。

古文:闰月壬辰,祠木叶山。

现代文:闰十二月初四,祠祭木叶山。

古文:壬寅,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于乌山。

现代文:十四日,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于乌山。

古文:己酉,次撒葛山,射鬼箭。

现代文:二十一日,驻军撒葛山,射鬼箭。

古文:丁巳,次商岭,夜围扶馀府。

现代文:二十九日,驻军于商岭,乘夜围扶余府。

古文:天显元年春正月己未,白气贯日。

现代文:天显元年春正月初二,有白气直贯红日。

古文:庚申,拔扶馀城,诛其守将。

现代文:初三,攻下扶余城,杀其守将。

古文:丙寅,命惕隐安端、前北府宰相萧阿古只等将万骑为先锋,遇諲歙老相兵,破之。

现代文:初九,命惕隐安端、前北府宰相萧阿古只等率一万骑为先锋,与老相之人马相遇,破之。

古文:皇太子、大元帅尧骨、南府宰相苏、北院夷离堇斜涅赤,南院夷离堇迭里是夜围忽汗城。

现代文:皇太子、大元帅尧骨、南府宰相耶律苏、北院夷离堇斜涅赤、南院夷离堇迭里在这天夜里包围了忽汗城。

古文:己巳,諲歙请降。

现代文:十二日,请降。

古文:庚午,驻军于忽汗城南。

现代文:十三日,驻军于忽汗城南。

古文:辛未,諲歙素服,稿索牵羊,率僚属三百馀人出降。

现代文:十四日,身着素服,以草绳肉袒自缚,率僚属三百余人出降。

古文:上优礼而释之。

现代文:皇上优诏礼遇之,解其缚。

古文:丁丑,諲歙复叛,攻其城,破之。

现代文:十七日,下诏晓谕渤海郡县。十九日,派近侍康末怛等十三人进城索要兵器,为巡逻兵所杀。二十日,又叛,攻其城,破之。

古文:驾幸城中,諲歙请罪马前。

现代文:御驾进城,请罪于马前。

古文:诏以兵卫諲歙及族属以出。

现代文:诏令派兵护送及其族人出城。

古文:祭告天地,复还军中。

现代文:祭告天地,又回到军中。

古文:二月庚寅,安边、鄚颉、南海、定理等府及诸道节度、刺史来朝,慰劳遣之,以所获器币诸物赐将士。

现代文:二月初三,安边、莫阝颉、南海、定理等府及诸道节度、刺史来朝,给以抚慰劳问,打发他们回去。以所获得的器物、钱币诸物赐予将士。

古文:壬辰,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现代文:初五,以青牛白马祭天地。

古文:大赦,改元天显。

现代文:大赦天下,改元天显。

古文:以平渤海遣使报唐。

现代文:以平定渤海事派使者告知唐廷。

古文:甲午,复幸忽汗城,阅府库物,赐从臣有差。

现代文:初七,再幸忽汗城,搜阅府库之物,赐给随从臣子各若干。

古文:以奚部长勃鲁恩、王郁自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从征有功,优加赏赉。

现代文:因奚部首领勃鲁恩、王郁从征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地有功,给以格外优厚之赏赐。

古文:丙午,改渤海国为东丹,忽汗城为天福。

现代文:十九日,改渤海国为东丹,忽汗城为天福。

古文:册皇太子倍为人皇王以主之。

现代文: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以主持其事。

古文:以皇弟迭剌为左大相,渤海老相为右大相,渤海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耶律羽之为右次相。

现代文:以皇弟迭剌为左大相,渤海老相为右大相,渤海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耶律羽之为右次相。

古文:赦其国内殊死以下。

现代文:赦免其国内殊死刑以下犯人。

古文:丁未,高丽、濊貊、铁骊、靺轲来贡。

现代文:二十日,高丽、氵岁貊、铁骊、前来进贡。

古文:三月戊午,遣夷离毕康默记、左仆射韩延徽攻长岭府。

现代文:三月初二,派夷离毕康默记、左仆射韩延徽进攻长岭府。

古文:甲子,祭天。

现代文:初八,祭天。

古文:丁卯,幸人皇王宫。

现代文:十一日,幸人皇王宫。

古文:己巳,安边、鄚颉、定理三府叛,遣安端讨之。

现代文:十三日,安边、莫阝颉、定理三府反叛,派安端讨伐之。

古文:丁丑,三府平。

现代文:二十一日,三府乱平。

古文:壬午,安端献俘,诛安边府叛帅二人。

现代文:二十六日,安端献俘,诛杀安边府叛帅二人。

古文:癸未,宴东丹国僚佐,颁赐有差。

现代文:二十七日,宴饮东丹国僚佐,颁赏赐物各若干。

古文:甲申,幸天福城。

现代文:二十八日,幸天福城。

古文:乙酉,班师,以大諲歙举族行。

现代文:二十九日,班师、以大全族随行。

古文:夏四月丁亥朔,次伞子山。

现代文:夏四月初一朔,驻军于伞子山。

古文:辛卯,人皇王率东丹国僚属辞。

现代文:初五,人皇王率东丹国僚属辞行。

古文:是月,唐养子李嗣源反,郭存谦弑其主存勖,嗣源遂即位。

现代文:同月,唐养子李嗣源起事谋反,郭存谦弑其主李存勖,李嗣源便即位。

古文:五月辛酉,南海、定理二府复叛,大元帅尧骨讨之。

现代文:五月初六,南海、定理二府又叛,大元帅尧骨讨伐之。

古文:六月丁酉,二府平。

现代文:六月十二日,二府乱平。

古文:丙午,次慎州,唐遣姚坤以国哀来告。

现代文:二十一日,驻军于慎州,唐遣姚坤以国哀来告。

古文:秋七月丙辰,铁州刺史卫钧反。

现代文:秋七月初二,铁州刺史卫钧反。

古文:乙丑,尧骨攻拔铁州。

现代文:十一日,尧骨攻取铁州。

古文:庚午,东丹国左大相迭剌卒。

现代文:十六日,东丹国左大相迭剌卒。

古文:辛未,卫送大諲歙于皇都西,筑城以居之。

现代文:十七日,护送大到皇都之西,筑城让他居住。

古文:赐諲歙名曰乌鲁古,妻曰阿里只。

现代文:赐名曰乌鲁古,妻曰阿里只。

古文:卢龙行军司马张崇叛,奔唐。

现代文:卢龙行军司马张崇叛,奔唐。

古文:甲戌,次扶馀府,上不豫。

现代文:二十日,驻军于扶余府,皇上染病。

古文:是夕,大星陨于幄前。

现代文:这天夜里,大星陨落于帐前。

古文:辛巳平旦,子城上见黄龙缭绕,可长一里,光耀夺目,入于行宫。

现代文:二十七日清晨,子城上出现黄龙缭绕,约长一里,光耀夺目,进入行宫。

古文:有紫黑气蔽天,逾日乃散。

现代文:有紫黑之气遮蔽天空,过了一整天才散去。

古文:是日,上崩,年五十五。

现代文:这一天,皇上崩,年五十五岁。

古文:天赞三年上所谓 丙戌秋初,必有归处 ,至是乃验。

现代文:天赞三年皇上所称 丙戌秋初,必有归处 ,到这时便应验了。

古文:壬午,皇后称制,权决军国事。

现代文:二十八日,皇后临朝称制,暂时决理军国大事。

古文:八月辛卯,康默记等攻下长岭府。

现代文:八月初七,康默记等攻下长岭府。

古文:甲午,皇后奉梓宫西还。

现代文:十日,皇后奉梓宫西还。

古文:壬寅,尧骨讨平诸州,奔赴行在。

现代文:十八日,尧骨讨平各州,奔赴行宫所在。

古文:乙巳,人皇王倍继至。

现代文:二十一日,人皇王耶律倍随后也到了。

古文:九月壬戌,南府宰相苏薨。

现代文:九月初八,南府宰相耶律苏薨。

古文:丁卯,梓宫至皇都,权殡于子城西北。

现代文:十三日,梓宫运抵皇都,权葬于子城西北。

古文:己巳,上谥升天皇帝,庙号太祖。

现代文:十五日,皇上受谥为升天皇帝,庙号太祖。

古文:冬十月,卢龙军节度使卢国用叛,奔于唐。

现代文:冬十月,卢龙军节度使卢国用叛,逃奔至唐。

古文:十一月丙寅,杀南院夷离堇耶律迭里、郎君耶律匹鲁等。

现代文:十一月十三日,杀南院夷离堇耶律迭里、郎君耶律匹鲁等。

古文:二年八月丁酉,葬太祖皇帝于祖陵,置祖州天城军节度使以奉陵寝。

现代文:二年八月十九日,葬太祖皇帝于祖陵,设立祖州天城军节度使以奉守陵寝。

古文:统和二十六年七月,进谥大圣大明天皇帝。

现代文:统和二十六年七月,进谥为大圣大明天皇帝。

古文:重熙二十一年九月,加谥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现代文:重熙二十一年九月,加谥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古文:太祖所崩行宫在扶馀城西南两河之间,后建升天殿于此,而以扶馀为黄龙府云。

现代文:太祖崩驾之行宫在扶余城西南两河之间,后来建升天殿于此,而以扶余为黄龙府。

古文:赞曰: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奇首生都菴山,徙潢河之滨。

现代文:赞曰:辽之先祖,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所能了解的祖先大约从奇首开始,奇首生于都庵山,迁于黄河之滨。

古文:传至雅里,始立制,置官属,刻木为契,穴地为牢,让阻午而不肯自立。

现代文:传至雅里,开始建立制度,设置官属,刻木以为文字,掘地穴以为牢狱。让位于阻午而不肯自立。

古文:雅里生毗牒。

现代文:雅里生毗牒。

古文:毗牒生颏领。

现代文:毗牒生颏领。

古文:颏领生耨里思,大度寡欲,令不严而人化,是为肃祖。

现代文:颏领生耨里思,仁德大度,淡泊无私欲,教令不严而百姓得到化育,这是肃祖。

古文:肃祖生萨剌德,尝与黄室韦挑战,矢贯数札,是为懿祖。

现代文:肃祖生萨剌德,曾经向黄室韦挑战,身中数箭仍不下阵,这是懿祖。

古文:懿祖生匀德实,始教民稼穑,善畜牧,国以殷富,是为玄祖。

现代文:懿祖生匀德实,开始教导百姓种庄稼,善于放牧,国家因此变得富裕,这是玄祖。

古文:玄祖生撒剌的,仁民爱物,始置铁冶,教民鼓铸,是为德祖,即太祖之父也,世为契丹遥辇氏之离堇,执其政柄。

现代文:玄祖生撒剌的,仁爱百姓,爱惜民物,开始设置铁冶,教百姓鼓风铸铁,这是德祖,也就是太祖的父亲。世代为契丹遥辇氏之夷离堇,执掌大权。

古文:德祖之弟述澜,北征于厥、室韦,南略易、定、奚、霫,始兴板筑,置城邑,教民种桑麻,习织组,已有广土众民之志。而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

现代文:德祖之弟述澜,在北征讨于厥、室韦,在南拓地于易、定、奚、靅,开始倡导版筑,建城邑,教百姓种植桑麻,学习纺织,已有拓宽疆土,增加民户的想法,而太祖接受可汗的禅位,于是建立了国家。

古文: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

现代文:东征西讨,犹如摧枯拉朽。

古文: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信威万里,历年二百,岂一日之故哉!

现代文:东起大海,西到流沙,北绝大漠,威声震慑万里,共历二百余年,难道是一日之威德所能造成!

古文:周公诛管、蔡,人未有能非之者。

现代文:周公诛杀管叔蔡叔,后世无人敢于非议之。

古文:剌葛、安端之乱,太祖既贷其死而复用之,非人君之度乎?

现代文:剌葛、安端肇乱,太祖既已宽贷其一死,后又再度任用之,这难道不正是人君之度量吗?

古文:旧史扶馀之变,亦异矣夫!

现代文:旧史所谓扶余之变,真是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