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古文:太宗下会同元年春正月戊申朔,晋及诸国遣使来贺。

现代文:会同元年春正月初一,晋及各国派使者前来朝贺。

古文:晋使且言已命和凝撰《圣德神功碑》。

现代文:晋使者并且说明已经命和凝撰作《圣德神功碑》。

古文:戊辰,遣人使晋。

现代文:二十一日,派人出使晋。

古文:二月壬午,室韦进白麃。

现代文:二月初五,室韦进献白。

古文:戊子,铁骊来贡。

现代文:十一日,铁骊前来进贡。

古文:丁酉,猎松山。

现代文:二十日,皇上狩猎于松山。

古文:戊戌,幸辽河东。

现代文:二十日,临幸辽河东。

古文:丙申,上思人皇王,遣惕隐率宗室以下祭其行宫。

现代文:十九日,皇上思念人皇王,派惕隐率领宗室以下人等祭祀其行宫。

古文:丁未,诏增晋使所经供亿户。

现代文:三十日,诏令增加晋使者所经之处供给役使的户数。

古文:三月壬戌,将东幸,三克言农务方兴,请减辎重,促还朝,从之。

现代文:三月十五日,将东幸,三克声称农事正展开,请求减少辎重,促请还朝,从之。

古文:丙寅,女直来贡。

现代文:十九日,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癸酉,东幸。

现代文:二十六日,东幸。

古文:夏四月戊寅朔,如南京。甲申,女直来贡。

现代文:夏四月初一,至南京。初七,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乙酉,幸温泉。

现代文:初八,临幸温泉。

古文:己丑,还宫,朝于皇太后。

现代文:十二日,回宫,朝见皇太后。

古文:丁酉,女直贡弓矢。

现代文:二十日,女真贡上弓箭。

古文:己亥,西南边大详稳耶律鲁不古奏党项捷。

现代文:二十二日,西南边大详稳耶律鲁不古呈进党项俘虏。

古文:五月甲寅,晋复遣使请上尊号,从之。

现代文:五月初八,晋再次派使者请求奉上尊号,从之。

古文:六月丙子朔,吐谷浑及女直东贡。

现代文:六月初一,吐谷浑及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辛卯,南唐来贡。

现代文:十六日,南唐前来进贡。

古文:癸巳,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庑。

现代文:十八日,诏令建造日月四时堂,将古帝王事迹绘于两廊。

古文:秋七月癸亥,遣使赐晋马。

现代文:秋七月十八日,派使者赐给晋马匹。

古文:丁卯,遣鹘离底使晋,梅里了古使南唐。

现代文:二十二日,派鹘离底出使晋,梅里了古出使南唐。

古文:戊辰,遣中台省右相耶律述兰迭烈哥使晋,临海军节度使赵思温副之,册晋帝为英武明义皇帝。

现代文:二十三日,派中台省右相耶律述兰迭烈哥出使晋,临海军节度使赵思温为副使,册封晋帝为英武明义皇帝。

古文:八月戊子,女直来贡。

现代文:八月十四日,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庚子,吐谷浑、乌孙、靺鞨皆来贡。

现代文:二十四日,吐谷浑、乌孙、革末革曷都来进贡。

古文:九月庚戌,黑车子室韦贡名马。

现代文:九月初六,黑车子室韦献上名马。

古文:边臣奏晋遣守司空冯道、左散骑常侍韦勋来上皇太后尊号,左仆射刘昫、右谏议大夫卢重上皇帝尊号,遂遣监军寅你已充接伴。

现代文:边臣奏称晋派守司空冯道、左散骑常侍韦勋前来给皇太后上尊号,左仆射刘日旬、右谏议大夫卢重来给皇帝上尊号,于是派遣监军寅你已充任接伴。

古文:壬子,诏群臣及高年,凡授大臣爵秩,皆赐锦袍、金带、白马、金饰鞍勒,著于令。

现代文:初八,诏令群臣及高年之人,凡是授给大臣爵禄之时,一律赐给锦袍、金带、白马、金饰马鞍勒,并将这一规定写到政令上。

古文:冬十月甲戌朔,遣郎君迪里姑等抚问晋使。

现代文:冬十月初一,派郎君迪里姑等慰问晋使者。

古文:壬寅,晋遣使来谢册礼。

现代文:二十九日,晋国派使者前来谢册礼。

古文:是日,复有使进独峰驼及名马。

现代文:同日,又有使者进献独峰驼及名马。

古文:十一月甲辰朔,命南北宰相及夷离堇就馆赐晋使冯道以下宴。

现代文:十一月初一,命南北宰相及夷离堇到客馆中赐给晋使者冯道等人宴席。

古文:丙午,上御开皇殿,召见晋使。

现代文:初三,皇上在开皇殿召见晋国使者。

古文:壬子,皇太后御开皇殿,冯道、韦勋册上尊号曰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

现代文:初九,皇太后亲临开皇殿,冯道、韦勋奉册礼上皇太后尊号曰广德至仁昭烈崇简应天皇太后。

古文:甲子,行再生柴册礼。

现代文:二十一日,举行再生柴册礼。

古文:丙寅,皇帝御宣政殿,刘昫、卢重册上尊号曰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

现代文:二十三日,皇帝驾临宣政殿,刘日旬、卢重奉册礼上皇上尊号为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

古文:大赦,改元会同。

现代文:大赦天下,改元会同。

古文:是月,晋复遣赵莹奉表来贺,以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并图籍来献。

现代文:同月,晋又派赵莹上表祝贺,以幽、蓟、瀛、莫、涿、檀、顺、妫、儒、新、武、云、应、朔、寰、蔚十六州连同地图、户籍前来进献。

古文:于是诏以皇都为上京,府曰临潢。

现代文:于是诏令以皇都为上京,府名临潢。

古文: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

现代文:升幽州为南京,南京为东京。

古文:改新州为奉圣州,武州为归化州。

现代文:改新州为奉圣州,武州为归化州。

古文:升北、南二院及乙室夷离堇为王,以主簿为令,令为刺史,刺史为节度使,二部梯里己为司徒,达剌干为副使,麻都不为县令,县达剌干为马步。

现代文:升北、南二院及乙室夷离堇为王,以主簿为令,令为刺史,刺史为节度使,二部梯里已为司徒,达剌干为副使,麻都不为县令,县达剌干为马步。

古文:置宣徽、閤门使、控鹤、客省、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判官、文班牙署、诸宫院世烛,马群、遥辇世烛,南北府、国舅帐郎君官为敞史,诸部宰相、节度使帐为司空,二室韦闼林为仆射,鹰坊、监冶等局官长为详稳。

现代文:设置宣徽、阁门使,控鹤、客省、御史大夫、中丞、侍御、判官、文班牙署、诸宫院世烛,马群、遥辇世烛,以南北府、国舅帐郎君官为敞史,以各部宰相、节度使帐为司空,以二室韦闼林为仆射,以鹰坊、监冶等局之官长为详稳。

古文:十二月戊戌,遣同括、阿钵等使晋,制加晋冯道守太傅,刘昫守太保,馀官各有差。

现代文:十二月二十五日,派同括、阿钵等人出使晋国,下制加晋冯道为守太傅,刘日旬为守太保,其余官员各有升进。

古文:二年春正月乙巳,以受晋册,遣使报南唐、高丽。

现代文:二年春正月初三,以受晋册封,派使者报告南唐、高丽。

古文:丁未,御开皇殿,宴晋使冯道以下,赐物有差。

现代文:初五,御临开皇殿,宴请晋国使者冯道以下,赐给物品各若干。

古文:戊申,晋遣金吾卫大将军马从斌、考功郎中刘知新来贡珍币,命分赐群臣。

现代文:初六,晋派遣金吾卫大将军马从斌、考功郎中刘知新前来贡献珍宝财物,下令分赐给群臣。

古文:丙辰,晋遣使谢免沿边四州钱币。

现代文:十四日,晋派使者为免除沿边四州钱币致谢。

古文:二月戊寅,宴诸王及节度使来贺受册礼者,仍命皇太子、惕隐迪辇饯之。

现代文:二月初六,宴请诸王及前来祝贺受册礼的节度使,又命皇太子、惕隐迪辇为之饯行。

古文:癸巳,谒太祖庙,赐在京吏民物,及内外群臣官赏有差。

现代文:二十一日,拜谒太祖庙,赐给在京百姓财物,又赏赐给内外群臣官位各有等差。

古文:丁酉,加兼侍中、左金吾卫上将军王鄑检校太尉。

现代文:二十五日,加兼侍中、左金吾卫上将军王晋阝为检校太尉。

古文:三月,畋于褭潭之则。

现代文:三月,狩猎于袅潭之畔。

古文:戊申,女直来贡。

现代文:初六,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丁巳,封皇子述律为寿安王,罨撒葛为太平王。

现代文:十五日,封皇子述律为寿安王,罨撒葛为太平王。

古文:己巳,大赉百姓。

现代文:二十七日,大赏百姓。

古文:夏四月乙亥,幸木叶山。

现代文:夏四月初四,临幸木叶山。

古文:癸巳,东京路奏狼食人。

现代文:二十二日,东京路奏称狼吃人。

古文:五月乙巳,禁南京鬻牝羊出境。

现代文:五月初四,禁止南京卖母羊出境。

古文:思奴古多里等坐盗官物,籍其家。

现代文:思奴古多里等人因窃盗公物获罪,被抄家。

古文:南唐遣使来贡。

现代文:南唐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丁未,以所贡物赐群臣。

现代文:初六,以所贡物品分赐给群臣。

古文:戊申,回鹘单于使人乞授官,诏第加刺史、县令。

现代文:初七,回鹘单于派人请求授予官职,诏令依次加为刺史、县令。

古文:六月丁丑,雨雪。

现代文:六月初七,下雪。

古文:是夏,驻跸频跸淀。

现代文:这年夏天,歇驾于频跸淀。

古文:秋七月戊申,晋遣使进犀带。

现代文:秋七月初九,晋派遣使者进献犀带。

古文:庚戌,吐谷浑来贡。

现代文:十二日,吐谷浑前来进贡。

古文:乙卯,敞史阿钵坐奉使失职,命笞之。

现代文:十六日,敞史阿钵因犯奉命出使失职之罪,被鞭笞。

古文:闰月癸未,乙室大王坐赋调不均,以木剑背挞而释之;并罢南、北府民上供,及宰相、节度诸赋役非旧制者。

现代文:闰七月十四日,乙室大王因犯赋调不均之罪,在被木剑背击打后释放。并免除南、北二府百姓赋税中解交朝廷的部分以及宰相、节度使所设各种赋役不合旧制者。

古文:乙酉,遣的烈赐晋乌古良马。

现代文:十六日,派遣的烈赐给晋乌古良马。

古文:己丑,以南王府二刺史贪蠹,各杖一百,仍系虞候帐,备射鬼箭,选群臣为民所爱者代之。

现代文:二十日,因南王府二刺史贪赃害民,每人受杖一百,又拘囚于虞候帐,准备用鬼箭射杀之;挑选群臣为民所爱戴者取代之。

古文:八月乙丑,晋遣使贡岁币,奏输戌、亥二岁金币于燕京。

现代文:八月二十七日,晋派使者贡献岁币,奏请运送戌、亥两年之金币到燕京。

古文:九月甲戌,阻卜阿离底来贡。

现代文:九月初六,阻卜阿离底前来进贡。

古文:己卯,遣使使晋。

现代文:十一日,派使者出使晋。

古文:冬十月丁未,上以乌古部水草肥美,诏北、南院徙三石烈户居之。

现代文:冬十月初十,皇上认为乌古部水草肥美,诏令北、南院迁徙三石烈民户到那里居住。

古文:十一月丁亥,铁骊、敦煌并遣使来贡。

现代文:十一月二十日,铁骊、敦煌均派使者来朝贡。

古文:十二月庚子,钓鱼于土河。

现代文:十二月初四,在土河钓鱼。

古文:甲子,回鹘使者傔人有以刃相击者,诏付其使处之。

现代文:二十八日,回鹘使者仆人有持刀刃相斗者,诏令交给使者处理。

古文:三年春正月戊子,吴越王遣使来贡。

现代文:三年春正月二十二日,吴越王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庚寅,人皇王妃来朝。

现代文:二十四日,人皇王妃前来朝见。

古文:回鹘使乞观诸国使朝见礼,从之。

现代文:回鹘使者请求观看各国使者朝见礼仪,得到允许。

古文:壬辰,遣陪谒阿钵使晋至生辰礼。

现代文:二十六日,派遣陪谒、阿钵出使晋国送生辰礼。

古文:晋以并、镇、忻、代之吐谷浑来归。

现代文:晋将并、镇、忻、代之吐谷浑送回我国。

古文:二月己亥,奚王劳骨宁率六节度使朝贡。

现代文:二月初二,奚王劳骨宁率领六节度使前来朝贡。

古文:庚子,乌古遣使献伏鹿国俘,赐其部夷离堇旗鼓以旌其功。

现代文:初二,乌古派使者进献伏鹿国俘虏,赐给该部夷离堇旗鼓以表彰其功劳。

古文:壬寅,女直来贡。

现代文:初五,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辛亥,墨离鹘末里使回鹘阿萨兰还,赐对衣劳之。

现代文:十四日,墨离鹘末里出使回鹘阿萨兰回国,赐给对衣表示慰劳。

古文:乙卯,鸭渌江女直遣使来觐。

现代文:二十七日,鸭绿江女真派使者前来朝觐。

古文:三月戊辰,遣使使晋,报幸南京。

现代文:三月初二,派使者出使晋,告知皇上将临幸南京。

古文:己巳,如南京。

现代文:初三,到南京。

古文:辛未,命惕隐耶律涅离骨德率万骑先驱。

现代文:初五,命惕隐耶律涅离骨德率领一万骑为前锋。

古文:壬申,次石岭,以奚王劳骨宁、监军寅你已朝谒不时,切责之。

现代文:初六,驻于石岭,奚王劳骨宁监军寅你已不按时朝谒,被严辞责备。

古文:丙子,鲁不姑上党项俘获数。

现代文:初十,鲁不姑表上党项俘虏及俘获物品数目。

古文:癸未,猎水门,获白鹿。

现代文:十七日,猎于水门,获白鹿。

古文:庚寅,诏扈从扰民者从军律。

现代文:二十四日,诏令随从骚扰百姓者按军律处置。

古文:甲午,幸蓟州。

现代文:二十八日,临幸蓟州。

古文:乙未,晋及南唐各遣使来觐。

现代文:二十九日,晋与南唐分别派使者前来朝觐。

古文:夏四月庚子,至燕,备法驾,入自拱辰门,御元和殿,行入閤礼。

现代文:夏四月初五,到燕京,备法驾,自拱辰门进入,御临元和殿,行入阁礼。

古文:壬寅,遣人使晋。

现代文:初七,派人出使晋。

古文:乙巳,幸留守赵延寿别墅。

现代文:初十,临幸留守赵延寿别墅。

古文:丙午,晋遣宣徽使杨端、王眺等来问起居。

现代文:十一日,晋派宣徽使杨端、王眺等前来问候皇上起居。

古文:壬子,御便殿,宴晋及诸国使。

现代文:十七日,御临便殿,宴请晋使者及各国使者。

古文:丙辰,晋遣使进茶药。

现代文:二十日,晋派使者呈进茶药。

古文:壬戌,御昭庆殿,宴南京群臣。

现代文:二十七日,驾临昭庆殿,宴饮南京群臣。

古文:癸亥,晋遣使贺端午,以所进节物赐群臣。

现代文:二十八日,晋派使者祝贺端午节,皇上将进献之节日礼物赐给群臣。

古文:乙丑,南唐进白龟。

现代文:三十日,南唐进献白龟。

古文:五月庚午,以端午宴群臣及诸国使,命回鹘、敦煌二使作本俗舞,俾诸使观之。

现代文:五月初五,因端午节而宴饮群臣及各国使者,命回鹘、敦煌二国使者跳当地舞让各国使者观看。

古文:庚辰,晋遣使进弓矢。

现代文:十五日,晋派使者进献弓箭。

古文:甲申,遣皇子天德及检校司徒邸用和使晋。

现代文:十九日,派皇子天德及检校司徒邸用和出使晋。

古文:戊子,阅骑兵于南郊。

现代文:二十三日,在南郊检阅骑兵。

古文:六月乙未朔,东京宰相耶律羽之言渤海相大素贤不法,诏僚佐部民举有才德者代之。

现代文:六月初一,东京宰相耶律羽之奏称渤海相大素贤违法,诏令臣僚及部民推举有才能德行者取代之。

古文:丙申,阅步卒于南郊。

现代文:初二,在南郊检阅步兵。

古文:庚子,晋及辖剌骨只遣使来见。

现代文:初六,晋及辖剌骨只派使者前来觐见。

古文:壬寅,驾发燕京,命中书令萧僧隐部诸道军于长坐营。

现代文:初八,从南京起驾,命中书令萧僧隐率各路军驻扎于长坐营。

古文:癸丑,次奉圣州。

现代文:十九日,驻于奉圣州。

古文:甲寅,劳军士。

现代文:二十日,慰劳军士。

古文:秋七月己巳,猎猾底烈山。

现代文:秋七月初六,出猎于猾底烈山。

古文:癸酉,朝于皇太后。

现代文:初十,朝见皇太后。

古文:丙子,从皇太后视人皇王妃疾。

现代文:十三日,随皇太后探视人皇王妃病情。

古文:戊寅,人皇王妃萧氏薨。

现代文:十五日,人皇王妃萧氏薨。

古文:己卯,以安重荣据镇州叛晋,诏征南将军柳严边备。

现代文:十六日,因安重荣割据镇州反晋,诏令征南将军萧柳严守边防。

古文:丙戌,徙人皇王行宫于其妃薨所。

现代文:二十三日,迁人皇王行宫到其妃逝世处。

古文:辛卯,晋遣使请行南郊礼,许之。

现代文:二十八日,晋派使者请求行南郊礼,得到允许。

古文:八月己亥,诏东丹吏民为其王倍妃萧氏服。

现代文:八月初六,诏令东丹吏民为其王耶律倍之妃萧氏服丧。

古文:庚子,阻卜来贡。

现代文:初七,阻卜前来进贡。

古文:壬寅,遣使南唐。

现代文:初九,派使者到南唐。

古文:乙巳,阻卜、黑车子室韦、赁烈等国来贡。

现代文:十二日,阻卜、黑车子室韦、赁烈等国前来朝贡。

古文:南唐遣使求青毡帐,赐之。

现代文:南唐使者求赐青毡帐,得赐。

古文:戊申,以安端私城为白川州。

现代文:十五日,以安端私城为白川州。

古文:辛亥,鼻骨德使乞赐爵,以其国相授之。

现代文:十八日,鼻骨德使者请求赐爵,授之以鼻骨德国国相之职。

古文:甲寅,阻卜来贡。

现代文:二十一日,阻卜前来进贡。

古文:乙卯,置白川州官属。

现代文:二十二日,设置白川州属吏。

古文:丙辰,诏以于谐里河、胪朐河之近地,给赐南院欧堇突吕、乙斯勃、北院温纳何剌、三石烈人为农田。

现代文:二十三日,诏令将于谐里河、胪朐河之近地赐给南院欧堇突吕、乙斯勃、北院温纳何剌三石烈百姓作为农田。

**古文:九月庚午,侍中崔穷古言: 晋主闻陛下数游猎,意请节之。 **

现代文:九月初八,侍中崔穷古称: 晋主听说陛下多次游赏田猎,私下请皇上加以节制。

**古文:上曰: 朕之畋猎,非徒从乐,所以练习武事也。 **

现代文:皇上说: 朕从事田猎,并非只是为了享乐,而是要借此练习武事。

古文:乃诏谕之。

现代文:于是下诏晓谕晋主。

古文:壬午,边将奏破吐谷浑,擒其长;诏止诛其首恶及其丁壮,馀并释之。

现代文:二十日,边将奏称攻破吐谷浑,擒获其酋长;诏令只诛杀其首恶及丁壮,其余一概免罪。

古文:丙戌,晋遣使贡名马。

现代文:二十四日,晋派使者进贡名马。

古文:戊子,女直及吴越王遣使来贡。

现代文:二十六日,女真及吴越王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冬十月辛丑,遣克郎使吴越,略姑使南唐。

现代文:冬十月初九,派克官郎出使吴越,略姑出使南唐。

古文:庚申,晋遣使贡布,及请亲祠南岳,从之。

现代文:二十八日,晋派使者贡献布匹,又请皇上亲临祠祭南岳,从之。

古文:十一月己巳,南唐遣使奉蜡丸书言晋密事。

现代文:十一月初八,南唐派使者奉上蜡丸书信告知晋机密之事。

古文:丁丑,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

现代文:十六日,诏令有司教导百姓播种纺织。

古文:除姊亡妹续之法。

现代文:废除姊死妹续弦之法。

古文:十二月壬辰朔,率百僚谒太祖行宫。

现代文:十二月初一,率百官拜谒太祖行宫。

古文:甲午,燔柴,礼毕,祠于神帐。

现代文:初三,行柴册礼,在神帐祭祀。

古文:丙申,遣使使晋。

现代文:初五,派使者出使晋。

古文:丙辰,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

现代文:二十五日,诏令契丹人授汉官者依从汉人礼仪,听任与汉人婚配。

古文:丁巳,诏燕京皇城西南堞建凉殿。

现代文:二十六日,诏令在燕京皇城西南城墙上建凉殿。

古文:是冬,驻跸于伞淀。

现代文:这年冬天,歇驾于伞淀。

古文:四年春正月壬戌,以乙室、品卑、突轨三部鳏寡不能自存者,官为之配。

现代文:四年春正月初三,对于不能养活自己的乙室、品卑、突轨三部的鳏夫寡妇,由官府为之选择配偶。

古文:丙子,南唐遣使来贡。

现代文:十六日,南唐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庚辰,涅剌、乌隗部献党项俘获数。

现代文:二十日,涅剌、乌隗部献上党项俘虏、战利品之数目。

古文:己丑,诏定征党项功。

现代文:二十九日,诏令甄定征伐党项的功劳大小。

古文:二月丙申,皇太子获白獐。

现代文:二月初六,皇太子获得白獐。

古文:甲辰,晋遣使进香药。

现代文:十四日,晋派使者进献香药。

古文:丙子,铁骊来贡。

现代文:丙子日,铁骊前来进贡。

古文:丁巳,诏有司编《始祖奇首可汗事迹》。

现代文:二十七日,诏令有司编撰《始祖奇首可汗事迹》。

古文:己未,晋遣杨彦询来贡。且言镇州安重荣跋扈状,遂留不遣。

现代文:二十九日,晋派遣杨彦询前来进贡,并且陈说镇州安重荣跋扈情形,于是扣留他不让他回去。

古文:是月,晋镇州安重荣执辽使者拽剌。

现代文:同月,晋镇州安重荣拘执我国使者拽剌。

古文:三月,特授回鹘使阔里于越,并赐旌旗、弓剑、衣马,馀赐有差。

现代文:三月,特授回鹘使者阔里于越官职,并赐给他旌旗、弓剑、衣马,其余人等也得到赏赐若干。

古文:癸酉,晋以许祀南郊,遣使来谢,进黄金十镒。

现代文:十三日,晋因我国准许其在南郊祭天,派使者前来致谢,进献黄金十镒。

古文:夏四月己卯,晋遣使进樱桃。

现代文:夏四月己卯日,晋派遣使者进献樱桃。

古文:五月庚辰,吐谷浑夷离堇苏等叛入晋。

现代文:五月二十一日,吐谷浑夷离堇耶律苏等人反叛投晋。

古文:遣牒蜡往谕晋及太原守臣。

现代文:皇上派牒蜡前往告晓晋及太原守臣。

古文:六月辛卯,振武军节度副使赵崇逐其节度使耶律画里,以朔州叛,附晋。

现代文:六月初二,振武军节度副使赵崇驱逐其节度使耶律画里,以朔州反叛,依附于晋。

古文:丙午,命宣徽使褭古只赴朔州,以兵围其城,有晋使至,请开壁,即勿听,驿送阙下。

现代文:十七日,皇上命宣徽使袅古只前往朔州,率兵包围州城,并指令如有晋使来到该州,请求撤围,不要马上听信他的话而是将晋使执送到朝中。

古文:秋七月癸亥,南唐遣使奉蜡丸书。

现代文:秋七月初五,南唐派使者奉上蜡丸书信。

古文:丙寅,褭古只奏请遣使至朔令降,守者犹坚壁弗纳。

现代文:初八,袅古只奏请派使者到朔州命令对方投降,守城者仍坚守壁围不肯接纳使者。

古文:且言晋有贡物。命即以所贡物赐攻城将校。

现代文:袅古只又说晋国将有贡品来,皇上下令立即将晋所贡物品赐给攻城将领。

古文:己巳,有司奏神纛车有蜂巢成蜜,史占之,吉。

现代文:十一日,有司奏称神纛车上有蜂筑巢酿蜜。史官占卜之,得吉兆。

古文:壬申,晋遣使进水晶砚。

现代文:十四日,晋派使者进献水晶砚。

古文:八月癸巳,南唐奉蜡丸书。

现代文:八月初六,南唐奉上蜡丸书信。

古文:庚子,晋遣使进犀弓、竹矢。

现代文:十三日,晋派使者进献犀弓、竹箭。

古文:吴越王遣使奉蜡丸书。

现代文:吴越王派使者奉上蜡丸书信。

古文:九月壬申,有星孛于晋分。

现代文:九月十五日,有彗星出现于晋之分野。

古文:丁丑,幸归化州。

现代文:二十日,临幸归化州。

古文:冬十月辛丑,有司奏燕、蓟大熟。

现代文:冬十月十五日,有司奏称燕、蓟大丰收。

古文:癸卯,吴越王遣使来贡。

现代文:十七日,吴越王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十一月丙寅,晋以讨安重荣来告。

现代文:十一月初十,晋以讨伐安重荣事前来报告。

古文:庚午,吐谷浑请降,遣使抚谕。

现代文:十四日,吐谷浑请求降附,皇上派使者前去抚慰晓谕。

古文:阻卜来贡,以其物赐左右。

现代文:阻卜前来进贡,将其贡品赐给左右。

古文:丙子,鸭渌江女直来贡。

现代文:二十日,鸭绿江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壬午,以永宁、天授二节及正旦、重午、冬至、腊并受贺,著令。

现代文:二十六日,因永宁、天授二节及正旦、重午、冬至、腊日均受到朝贺,将此事写到每月月令上。

古文:十二月戊子,晋遣使来告山南节度使安从进反。

现代文:十二月初三,晋派使前来报告山南节度使安从进反叛。

古文:诏以便宜讨之。

现代文:诏令可以便宜从事,征讨安氏。

古文:庚寅,南唐遣使奉蜡丸书。

现代文:初五,南唐派使者奉上蜡丸书信。

古文:戊戌,晋遣王升鸾来贡。

现代文:十三日,晋派王升鸾前来进贡。

古文:戊申,晋以败安重荣来告,遂遣杨彦询归。

现代文:二十三日,晋以击败安重荣事前来报告。于是我国送杨彦询归晋。

古文:辛亥,晋遣使乞罢戍兵,诏惕隐朔古班师。

现代文:二十六日,晋派使者请求撤去戍兵,诏令惕隐朔古班师。

古文:甲寅,攻拔朔州,遣控鹤指挥使谐里劳军。

现代文:二十九日,攻下朔州,派控鹤指挥使谐里慰问将士。

古文:时褭古只战殁城下,上怒,命诛城中丁壮,仍以叛民上户三十为褭古只部曲。

现代文:因袅古只战死于城下,皇上发怒,下令诛杀城中丁壮,又将叛民上等户三十户作为袅古只部曲。

古文:五年春正月丙辰朔,上在归化州,御行殿受群臣朝。

现代文:五年春正月初一,皇上在归化州登临行殿接受群臣朝拜。

古文:以诸道贡物进太后及赐宗室百僚。

现代文:将诸道贡物进献给皇太后,并赐给宗室百官。

古文:戊午,诏求直言,北王府郎君耶律海思应诏,召对称旨,特授宣徽使。

现代文:初三,下诏求直言,北王府郎君耶律海思应诏觐见皇上,应对之间很得皇上欢心,被特授为宣徽使。

古文:诏政事令僧隐等以契丹户分屯南边。

现代文:诏令政事令僧隐等人率契丹民户分头屯驻于南境。

古文:戊辰,晋函安重荣首来献。

现代文:十三日,晋函盛安重荣首级前来进献。

古文:上数欲亲讨重荣,至是乃止。

现代文:皇上多次想亲自征讨安重荣。到这时见重荣已死,心愿方了。

古文:癸酉,遣使使晋。

现代文:十八日,派使者出使晋。

古文:是月,晋以朔州平,遣使来贺,遂遣客省使耶律化哥使晋,并致生辰礼。

现代文:同月,晋因朔州平定,派使者前来祝贺,皇上于是派客省使耶律化哥出使晋国并送上生辰礼。

**古文:二月壬辰,上将南幸,以诸路有未平者,召太子及群臣议,皆曰: 今襄、镇、朔三州虽已平,然吐谷浑为安重荣所诱,犹未归命,宜发兵讨之,以警诸部。 **

现代文:二月初八,皇上将要南幸,因诸路尚有未平定者,召太子及群臣商议对策,大家都说 :现下襄、镇、朔三州,尽已平定,然而吐谷浑为安重荣所引诱,仍未归服听命,应当派兵讨伐它,以警告其他各部。

**古文:上曰: 正与朕合。 **

现代文:皇上说 :正合朕意。

古文:遂诏以明王隈恩代于越信恩为西南路招讨使以讨之,且谕明王宜先练习边事,而后之官。

现代文:于是下诏以明王隈恩代替于越信恩为西南路招讨使以讨伐吐谷浑,又晓谕明王应当先行熟悉边防之事,然后去赴任。

古文:甲午,如南京。遣使使晋索吐谷浑叛者。

现代文:初十,皇上到南京,派使者出使晋索要吐谷浑叛人。

古文:乙未,鼻骨德来贡。

现代文:十一日,鼻骨德前来进贡。

古文:三月乙卯朔,晋遣齐州防御使宋晖业、翰林茶酒使张言来问起居。

现代文:三月初一,晋派齐州防御使宋晖业、翰林茶酒使张言前来问候皇上起居。

古文:闰月,驻跸阳门。

现代文:闰三月,歇驾于阳门。

古文:夏四月甲寅朔,铁骊来贡,以其物分赐群臣。

现代文:夏四月初一,铁骊前来进贡,将其贡物分赐给群臣。

古文:丙子,晋遣使进射柳鞍马。

现代文:二十二日,晋派使者进献射柳所需鞍马。

古文:五月五日戊子,禁屠宰。

现代文:五月五日,禁止屠宰。

古文:六月癸丑朔,晋齐王重贵遣使来贡。

现代文:六月初一,晋齐王石重贵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丁巳,徒睹古、素撒来贡。

现代文:初五,徒睹古、素撒前来进贡。

古文:乙丑,晋主敬瑭殂,子重贵立。

现代文:十三日,晋主石敬瑭崩殂,子石重贵即位。

古文:戊辰,晋遣使告哀,辍朝七日。

现代文:十六日,晋派使者前来报丧,皇上为之停止上朝七日。

古文:庚午,遣使往晋吊祭。

现代文:十八日,派使者前往晋国吊慰祭祀。

古文:丁丑,闻皇太后不豫,上驰入侍,汤药必亲尝。

现代文:二十五日,得知皇太后病重,皇上火速赶去侍候,进汤药时必定自己先尝过。

古文:仍告太祖庙,幸菩萨堂,饭僧五万人。

现代文:又告祭于太祖庙,前往菩萨堂,管待五万僧人饭食。

古文:七月乃愈。

现代文:皇太后的病到七月才痊愈。

古文:秋七月庚寅,晋遣金吾卫大将军梁言、判四方馆事朱崇节来谢,书称孙,不称臣,遣客省使乔荣让之。

现代文:秋七月初八,晋派金吾卫大将军梁言、判四方馆事朱崇节前来致谢,书信中称 孙 不称 臣 ,皇上派客省使乔荣前往责备。

古文:景延广答曰: 先帝则圣朝所立,今主则我国自册。

现代文:景延广回答说 :先帝乃是圣朝所立,今天子则是我国自己册立。

**古文:为邻为孙则可,奉表称臣则不可。 **

现代文:为邻国为孙子辈是可以的,上表称臣则不行。

古文:荣还,具奏之,上始有南伐之意。

现代文:乔荣回来,详细上奏,皇上开始产生南伐之意。

古文:辛卯,阻卜、鼻骨德、乌古来贡。

现代文:初九,阻卜、鼻骨德、乌古前来进贡。

古文:将军闼德里、蒲骨等率降将辖德至阙,并献所获。

现代文:将军闼德里、蒲骨等率降将辖德到宫中,且献上所获物品。

古文:丁未,晋遣使以祖母哀来告。

现代文:二十四日,晋因祖母过世派使者前来报告。

古文:八月辛酉,女直、阻卜、乌古各贡方物。

现代文:八月初十,女真、阻卜、乌古分别贡献土产。

古文:甲子,晋复襄州。

现代文:十三日,晋免除襄州赋税。

古文:戊辰,诏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送叛臣乌古指挥使由燕京赴阙。

现代文:十七日,诏令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送叛臣乌古指挥使由燕京来朝中。

古文:癸酉,遣天城军节度使萧拜石吊祭于晋。

现代文:二十二日,派天城军节度使萧拜石到晋吊唁祭祀。

古文:九月壬辰,遣使贺晋帝嗣位。

现代文:九月十一日,派使者祝贺晋帝即位。

古文:冬十月己巳,征诸道兵。

现代文:冬十月十九日,征发诸道兵马。

古文:遣将军密骨德伐党项。

现代文:派将军密骨德讨伐党项。

古文:十一月乙未,武定军奏松生枣。

现代文:十一月十五日,武定军奏称松树生枣。

古文:十二月癸亥,晋遣使来谢。

现代文:十二月十四日,晋派使者前来致谢。

古文:是冬,驻跸赤城。

现代文:这年冬天,出巡途中暂住于赤城。

古文:六年春二月乙卯,晋遣使进先帝遗物。

现代文:六年春二月初七,晋派使者进献先帝敬瑭之遗物。

古文:辛酉,晋遣使请居汴,从之。

现代文:十三日,晋派使者请求准予建都汴京,从之。

古文:三月己卯朔,吴越王遣使来贡。

现代文:三月初一朔,吴越王派使者前来进贡。

古文:甲申,梅里喘引来归。

现代文:初六,梅里喘引前来归附。

古文:戊子,南唐遣使奉蜡丸书。

现代文:初十,南唐派使者进献蜡丸书信。

古文:丁未,晋至汴,遣使来谢。

现代文:十七日,晋迁都至汴,派使者前来致谢。

古文:夏四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现代文:夏四月初一朔,日食。

古文:五月己亥,遣使如晋致生辰礼。

现代文:五月二十二日,派使者前往晋国致送生辰礼。

古文:六月丁未朔,铁骊来贡。

现代文:六月初一朔,铁骊前来进贡。

古文:己未,奚锄骨里部进白麝。

现代文:十三日,奚锄骨里部进献白麝。

古文:辛酉,莫州进白鹊。

现代文:十五日,莫州进献白鹊。

古文:晋遣使贡金。

现代文:晋派使者贡献金子。

古文:秋八月丁未朔,晋复贡金。

现代文:秋八月初一朔,晋再次贡献金子。

古文:己未,如奉圣州。

现代文:十三日,皇上到奉圣州。

古文:晋遣其子延煦来朝。

现代文:晋派其皇子石延煦前来朝拜。

古文:冬十一月辛卯,上京留守耶律迪辇得晋谍,知有二心。

现代文:冬十一月十七日,上京留守耶律迪辇获得晋之谍报,得知晋有二心。

古文:甲辰,铁骊来贡。

现代文:三十日。铁骊前来进贡。

古文:十二月丁未,如南京,议伐晋。

现代文:十二月初三,皇上到南京,商议讨伐晋国。

古文:命赵延寿、赵延昭、安端、解里等由沧、恒、易、定分道而进,大军继之。

现代文:命赵延寿、赵延昭、安端、解里等人由沧、恒、易、定四州分路进发,大军紧随其后。

古文:是岁,杨彦昭请移镇奈泺及新镇,从之。

现代文:这一年,杨彦昭请求移镇奈泊及新镇,从之。

古文:七年春正月甲戌朔,赵延寿、延昭率前锋五万骑次任丘。

现代文:七年春正月初一朔,赵延寿、赵延昭率前锋五万骑驻扎于任丘。

古文:丙子,安端入雁门,围忻、代。

现代文:初三,安端进入雁门,包围了忻州、代州。

古文:己卯,赵延寿围贝州,其军校邵珂开南门纳辽兵,太守吴峦投井死。

现代文:初六,赵延寿包围贝州,贝州军校邵珂打开南门迎接我军,太守吴峦投井而死。

古文:己丑,次元城,授延寿魏、博等州节度使,封魏王,率所部屯南乐。

现代文:十六日,皇上驻扎于元城,授赵延寿为魏博等州节度使,封为魏王,率所部屯驻于南京。

古文:丙申,遣兵攻黎阳,晋张彦泽来拒。

现代文:二十三日,派兵攻打黎阳,晋张彦泽前来拒战。

古文:辛丑,晋遣使来修旧好,诏割河北诸州,及遣桑维翰、景延广来议。

现代文:二十八日,派遣使者来修旧好,下诏割让河北诸州,且派桑维翰、景延广前来商谈。

古文:二月甲辰朔,攻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

现代文:二月初一,攻打博州,刺史周儒开城降。

古文:晋平卢军节度使杨光远密道辽师自马家口济河。

现代文:晋平卢军节度使杨光远暗中导引辽军自马家口渡河。

古文:晋将景延广命石斌守麻家口,白再荣守马家口。

现代文:晋将景延广命令石斌把守麻家口,白再荣把守马家口。

古文:未几,周儒引辽军麻答营于河东,攻郓州北津,以应光远。

现代文:不久,周儒导引我军麻答扎营于河东,攻打郓州北津,以接应杨光远。

古文:晋遣李守贞、皇甫遇、梁汉璋、薛怀让将兵万人,缘河水陆俱进。

现代文:晋派李守贞、皇甫遇、梁汉璋、薛怀让率兵万人,沿黄河水陆并进。

古文:辽军围晋别将于戚城,晋主自将救之,辽师解去。

现代文:我军包围晋别将于戚城,晋主自己率兵救援,辽军解围而去。

古文:守贞等至马家口,麻答遣步卒万人筑营垒,骑兵万人守于外,馀兵屯河西。

现代文:李守贞等到达马家口,麻答派步兵万人修筑工事,以骑兵万人守卫于外,其余人马屯驻于河西。

古文:渡未已,晋兵薄之,辽军不利。

现代文:渡河未毕,晋军逼近,辽军失利。

古文:三月癸酉朔,赵延寿言: 晋诸军沿河置栅,皆畏怯不敢战。

现代文:三月初一,赵延寿说: 晋诸军沿黄河设立营栅,都胆怯不敢作战。

**古文:若率大兵直抵澶渊,据其桥梁,晋必可取。 **

现代文:如果率大军直抵澶渊,占据桥梁,必定可以取晋。

古文:是日,晋兵驻澶渊,其前军高行周在戚城。

现代文:这天,晋军驻于澶渊,其前军高行周在戚城。

古文:乃命延寿、延昭以数万骑出行周右,上以精兵出其左。

现代文:于是命赵延寿、赵延昭率数万骑出击于行周右侧,皇上率精兵出击其左侧。

古文:战至暮,上复以劲骑突其中军,晋军不能战。

现代文:战至日暮,皇上又以精锐骑兵冲击其中军,晋军不能抵挡。

古文:会有谍者言晋军东面数少,沿河城栅不固,乃急击其东偏,众皆奔溃。

现代文:适逢有间谍告知晋军东面人数少,沿河之城池营栅不坚固,于是火速攻击其东边偏悬处,守敌均四散溃逃。

古文:纵兵追及,遂大败之。

现代文:辽军纵兵追上逃兵,大败之。

古文:壬午,留赵延昭守贝州,徙所俘户于内地。

现代文:初十,留赵延昭守贝州,将俘虏的民户迁徙到内地。

古文:夏四月癸丑,还次南京。

现代文:夏四月十一日,回师驻于南京。

古文:辛未,如凉陉。

现代文:二十九日,到凉陉。

古文:五月癸酉,耶律拔里得奏破德州,擒刺史尹居璠及将吏二十七人。

现代文:五月初二,耶律拔里得奏称攻破德州,擒获刺史尹居及将吏二十七人。

古文:六月甲辰,黑车子室来贡。

现代文:六月初四,黑车子室韦前来进贡。

古文:乙巳,纴没里、要里等国来贡。

现代文:初五,纟壬没里、要里等国前来进贡。

古文:秋七月己卯,晋杨光远遣人奉蜡丸书。

现代文:秋七月初九,晋杨光远派人送来蜡丸书信。

古文:辛卯,晋遣张晖奉表乞和,留晖不遣。

现代文:二十一日,晋派张晖前来上表求和,被扣留。

古文:八月辛酉,回鹘遣使请婚,不许。

现代文:八月二十一日,回鹘派使者请求与我国结为婚姻,未得到允许。

古文:是月,晋镇州兵来袭飞狐,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孔阿战败之。

现代文:同月,晋镇州兵马袭击飞狐,被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孔阿击败。

古文:九月庚午朔,北幸。

现代文:九月初一,皇上北幸。

古文:冬十月丁未,鼻骨德来贡。

现代文:冬十月初八,鼻骨德前来进贡。

古文:壬戌,天授节,诸国进贺,惟晋不至。

现代文:二十三日,是天授节,各国进献贺礼,只有晋没来。

古文:十一月壬申,诏征诸道兵,以闰月朔会温榆河北。

现代文:十一月初三,下诏征发诸道兵马,预定于闰十二月初一会师于温榆河以北。

古文:十二月癸卯,南伐。

现代文:十二月初五,南伐。

古文:甲子,次古北口。

现代文:二十六日,驻于古北口。

古文:闰月己巳朔,阅诸道兵于温榆河。己卯,围恒州,下其九县。

现代文:闰十二月初一,在温榆河检阅诸道兵马。十一日,包围恒州,攻下其所辖九个县。

古文:八年春正月庚子,分兵攻邢、洺、磁三州,杀掠殆尽。

现代文:八年春正月初三,分兵攻打邢、氵名、磁三州,杀戮掳掠殆尽。

古文:入邺都境。

现代文:我军进入邺都境内。

古文: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兵悉陈于相州安阳水之南。

现代文:晋张从恩、马全节、安审琦兵马尽数列阵于相州安阳水以南。

古文:皇甫遇与濮州刺史慕容彦超将兵千骑来觇辽军。

现代文:皇甫遇与濮州刺史慕容彦超率骑兵千骑前来侦伺我军动向。

古文:至邺都,遇辽军数万,且战且却,至榆林店。

现代文:在邺都遭遇我军数万,且战且退,到达榆林店。

古文:辽军继至,遇与彦超力战百馀合,遇马毙,步战,审琦引骑兵逾水以救,辽军乃还。

现代文:我军紧跟着到来,皇甫遇与慕容彦超力战百余个回合,皇甫遇坐骑倒毙,只好徒步作战,安审琦率骑兵渡河来救,我军才回来。

古文:二月,围魏,晋将杜重威率兵来救。

现代文:二月,我军包围魏州,晋将杜重威率兵来救。

古文:戊子,晋将折从阮陷胜州。

现代文:二十一日,晋将折从阮攻陷胜州。

古文:三月戊戌,师拔祁州,杀其刺史沈斌。

现代文:三月初二,我军攻下祁州,杀其刺史沈斌。

古文:庚子,杜重威、李守贞攻泰州。

现代文:十四日,杜重威、李守贞攻泰州。

古文:戊子,赵延寿率前锋薄泰城。

现代文:二十二日,赵延寿率前锋进逼泰城。

古文:己未,重威、守贞引兵南遁,追至阳城,大败之。

现代文:二十三日,杜重威、李守贞领兵南逃,辽军追至阳城,大败晋军。

古文:复以步卒为方阵来拒,与战二十馀合。

现代文:晋又以步兵为方阵前来拒战,交战二十余回合。

古文:壬戌,复搏战十馀里。

现代文:二十六日,两军又拼搏战斗十余里。

古文:癸亥,围晋兵于白团卫村。

现代文:二十七日,辽包围晋军于白团卫村。

古文:晋兵下鹿角为营。

现代文:晋军埋下带尖木树枝为营寨。

古文:是夕大风。

现代文:这天夜里刮起了大风。

古文:至曙,命铁鹞军下马,拔其鹿角,奋短兵入击。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

现代文:到天亮,辽命铁鹞军下马,拔出带尖桩树枝,挥舞短刀进击,并顺风纵火扬起烟尘以助声势。

**古文:晋军大呼曰: 都招讨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 **

现代文:晋军大声呼喊说 :都招讨为何不用兵出战,却让士卒白白送死!

古文:诸将皆奋出战。

现代文:晋诸将均奋勇出战。

古文:张彦泽、药元福、皇甫遇出兵大战,诸将继至,辽军却数百步。

现代文:张彦泽、药元福、皇甫遇出兵大战,诸将也接着出战,我军被迫后退数百步。

古文:风益甚,昼晦如夜。

现代文:风更大了,白天里昏暗如夜。

古文:符彦卿以万骑横击辽军,率步卒并进,辽军不利。

现代文:符彦卿率万骑横击我军,并率步兵齐头并进,我军失利。

古文:上乘奚车退十馀里,晋追兵急,获一橐驼乘之乃归。

现代文:皇上乘奚车退却十余里,晋追兵威迫甚急,皇上得到一匹橐驼乘坐,才得以逃回。

古文:晋兵退保定州。

现代文:晋军退守定州。

古文:夏四月甲申,还次南京,杖战不力者各数百。

现代文:夏四月十九日,回军驻于南京,对作战不力者各杖数百下。

古文:庚寅,宴将士于元和殿。

现代文:二十五日,宴饮将士于元和殿。

古文:癸巳,如凉陉。

现代文:二十八日,至凉陉。

古文:六月戊辰,回鹘来贡。

现代文:六月初四,回鹘前来进贡。

古文:辛未,吐谷浑、鼻骨德皆来贡。

现代文:初七,吐谷浑、鼻骨德均来进贡。

古文:辛巳,黑车子室韦来贡。

现代文:十七日,黑车子室韦前来进贡。

古文:丁亥,赵延寿奏晋兵袭高阳,戍将击走之。

现代文:二十三日,赵延寿奏称晋军偷袭高阳,被守将击退。

古文:秋七月乙卯,猎平地松林。

现代文:秋七月二十一日,田猎于平地松林。

古文:晋遣孟守中奉表请和,仍以前事答之。

现代文:晋派遣孟守中上表求和,并对上次交战之事做了解释。

古文:八月己巳,诏侍卫萧素撒阅群牧于北陉。

现代文:八月初六,诏令侍卫萧素撒在北陉检阅各道地方官。

古文:九月壬寅,次赤山,宴从臣,问军国要务,对曰: 军国之务,爱民为本。

现代文:九月初九,驻扎于赤山,宴饮从臣,向他们询问军国要务,回答说: 军国之要务,以爱民为本。

**古文:民富则兵足,兵足则国强。 **

现代文:百姓富裕则兵员充足,兵员充足则国家强大。

古文:上以为然。

现代文:皇上觉得有理。

古文:辛酉,还上京。

现代文:二十八日,回上京。

古文:冬十月辛未,祠木叶山。

现代文:冬十月初八,祭祀木叶山。

古文:十一月戊戌,女直、铁骊来贡。

现代文:十一月初五,女真、铁骊前来进贡。

古文:十二月癸亥朔,朝谒太祖行宫。

现代文:十二月初一,朝拜太祖行宫。

古文:乙丑,云州节度使耶律孔阿获晋谍者。

现代文:初三,云州节度使耶律孔阿逮获晋国间谍。

古文:戊辰,腊,赐诸国贡使衣马。

现代文:初六,腊日,赐各国前来进贡的使者衣服、马匹。

古文:九年春正月庚子,回鹘来贡。

现代文:九年春正月初八,回鹘前来进贡。

古文:丁未,女直来贡。

现代文:十五日,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二月戊辰,鼻骨德奏军籍。

现代文:二月初七,鼻骨德奏上其军队名籍。

古文:三月乙亥,吐谷浑遣军校恤烈献生口千户,授恤烈检校司空。

现代文:三月初八,吐谷浑军校恤烈进献生口千户,皇上授恤烈为检校司空。

古文:夏四月辛酉朔,吐谷浑白可久来附。

现代文:夏四月初一,吐谷浑白可久前来归附。

古文:是月,如凉陉。

现代文:同月,皇上到凉陉。

古文:五月庚戌,晋易州戍将孙方简请内附。

现代文:五月二十一日,晋易州守将孙方简请求内附。

古文:六月戊子,谒祖陵,更閟神殿为长思。

现代文:六月二十九日,拜谒祖陵,改称神殿为长思殿。

古文:秋七月辛亥,诏征诸道兵,敢伤禾稼者,以军法论。

现代文:秋七月二十三日,下诏征发诸道兵马,对于胆敢伤害庄稼者,以军法论处。

古文:癸丑,女直来贡。

现代文:二十五日,女真前来进贡。

古文:乙卯,以阻卜酋长曷剌为本部夷离堇。

现代文:二十七日,以阻卜酋长曷剌为本部夷离堇。

古文:八月丙寅,乌古来贡。

现代文:八月初八,乌古前来进贡。

古文:是月,自将南伐。

现代文:同月,皇上亲自统兵南征。

古文:九月壬辰,阅诸道兵于渔阳西枣林淀。是月,赵延寿与晋张彦泽战于定州,败之。

现代文:九月初五,在渔阳枣林淀检阅诸道兵马。同月,赵延寿与晋张彦泽交战于定州,击败晋军。

古文:冬十一月戊子朔,进围镇州。

现代文:冬十一月初一,进军包围镇州。

古文:丙申,先遣候骑报晋兵至,遣精兵断河桥,晋兵退保武强。

现代文:初九,先遣候骑报告晋军到来,便派精兵扼断河桥,晋军退守武强。

古文:南院大王迪辇、将军高模翰分兵由瀛州间道以进,杜重威遣贝州节度使梁汉璋率众来拒。

现代文:南院大王迪辇、将军高模翰分兵自瀛州抄小路进发,杜重威派贝州节度使梁汉璋率兵前来拒战。

古文:与战,大败之,杀梁汉璋。

现代文:我军与之交战,大败晋军,杀汉璋。

古文:杜重威、张彦泽引兵据中渡桥,赵延寿以步卒前击,高彦温以骑兵乘之,追奔逐北,僵尸数万,斩其将王清,宋彦筠堕水死。

现代文:杜重威、张彦泽率兵据守中渡桥,赵延寿率步兵前往攻打,高彦温也趁机率骑兵进击,打得晋军四散奔逃,横尸数万,斩杀其将王清,宋彦筠则落水而死。

古文:重威等退保中渡寨。

现代文:杜重威等退守中渡寨。

古文:义武军节度使李殷以城降,遂进兵,夹滹沱而营。去中渡寨三里,分兵围之。

现代文:义武军节度使李殷举城投降。我军于是前进,在滹沱河两岸安营扎寨,在离中渡寨三里的地方对晋军分兵进行包围。

古文:夜则列骑环守,昼则出兵抄掠。复命大内惕隐耶律朔骨里及赵延寿分兵围守,自将骑卒夜渡河出其后。攻下栾城,降骑卒数千。

现代文:夜里就布防骑兵环守,白天则出兵剽劫财物,又命大内惕隐耶律朔骨里及赵延寿分兵包围扼守晋兵,皇上自己率领骑兵夜里渡河从其后面出击,攻下栾城,招降骑兵数千。

古文:分遣将士据其要害。

现代文:又分头派遣将士据守要害之处。

古文:于是军中预备军食,三日不得举烟火,但获晋人,即黥而纵之。

现代文:下令军中预备干粮,三日内不得举烟火,俘获晋人后,即在其面上黥墨然后放走。

古文:诸馈运见者皆弃而走。

现代文:为晋军运送粮草者见到这些人后都弃粮而逃。

古文:于是晋兵内外隔绝,食尽势穷。

现代文:于是晋军内外隔绝,粮食被吃光,陷入穷途末路之中。

古文:十二月丙寅,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所部二十万众来降。

现代文:十二月初十,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领所部二十万人前来投降。

古文:上拥数万骑,临大阜,立马以受之。

现代文:皇上为数万骑簇拥,登临大阜,勒马受降。

古文:授重威守太傅、邺都留守,守贞天平军节度使,馀各领旧职。

现代文:授杜重威为守太傅、邺都留守,李守贞为天平军节度使,其余诸将各领旧职。

古文:分降卒之半付重威,半以隶赵延寿。

现代文:分降附人马之半数给杜重威,半数隶属于赵延寿。

古文:命御史大夫解里、监军傅桂儿、张彦泽持诏入汴,谕晋帝母李氏,以安其意,且召桑维翰、景延广先来。

现代文:命御史大夫解里、监军傅桂儿、张彦泽持诏书入汴京,晓谕晋帝母亲李氏,以安抚其心志,并且召桑维翰、景延广先来朝见。

古文:留骑兵千人守魏,自率大军而南。

现代文:皇上留骑兵千人守魏,自率大军往南。

古文:壬申,解里等至汴,晋帝重贵素服拜命,舆母李氏奉表请罪。

现代文:十六日,解里等到达汴京,晋帝石重贵身着素服,拜服听命,用乘舆抬着其母亲上表请罪。

古文:初,重贵绝和好,维翰数谏止之,不从,至是彦泽杀维翰,绐言自经死。

现代文:起先,石重贵与我国断绝和好关系,桑维翰多次上谏制止,未被听从,到这时张彦泽杀桑维翰诈称其自缢而死。

古文:诏收葬之,复其田园第宅,仍厚恤其家。

现代文:诏令收其尸下葬,恢复其田园宅第,并对其家属优加抚恤。

古文:甲戌,彦泽迁重贵及其母若妻于开封府署,以控鹤指挥使李荣督兵卫之。

现代文:十八日,张彦泽迁石重贵及其母亲和妻子于开封府署,命控鹤指挥使李荣督率兵马守卫。

古文:壬午,次赤冈。

现代文:二十六日,皇上驻于赤冈。

古文:重贵举族出封丘门,稿索牵羊以待。

现代文:晋主石重贵举族出封丘门,以草绳肉袒自缚等待皇上。

古文:上不忍临视,命改馆封禅寺。

现代文:皇上不忍临视,命令改驻于封禅寺。

古文:晋百官缟衣纱帽,俯伏待罪。

现代文:晋百官身着缟衣,头戴纱帽,伏于地上请罪。

**古文:上曰: 其主负恩,其臣何罪。 **

现代文:皇上说: 你们的主上负我恩德,你们这些为臣的又有何罪。

古文:命领职如故,即授安叔千金吾卫上将军。

现代文:命令他们仍领旧职。并当即封安叔千为金吾卫上将军。

**古文:叔千出班独立,上曰: 汝邢州之请,朕所不忘。 **

现代文:叔千出班独站一边,皇上说: 你在邢州时的请求,我是不会忘的。

古文:乃加镇国军节度使,盖在邢尝密请内附也。

现代文:于是加封他为镇国军节度使,原来安氏在邢时曾暗里请求内附。

古文:将军康祥执景延广来献,诏以牙筹数其罪,凡八,絷送都,道自杀。

现代文:将军康祥捉得景延广来献上,诏令用牙筹列举其罪状,共八条,将他押送京师,景延广于途中自杀。

古文:大同元年春正月丁亥朔,备法驾入汴,御崇元殿受百官贺。

现代文:大同元年春正月初一,备法驾进入汴京,御临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

古文:戊子,以枢密副使刘敏权知开封府,杀秦继旻、李彦绅及郑州防御使杨承勋,以其弟承信为平卢军节度使,袭父爵。

现代文:初二,以枢密副使刘敏暂时代管开封府,杀秦继、李彦绅及郑州防御使杨承勋,以其弟杨承信为平卢军节度使,承袭其父爵位。

古文:初,杨光远在青州求内附,其子承勋不听,杀其判官丘涛及弟承祚等自归于晋,故诛之。

现代文:当初,杨光远在青州请求内附,其子杨承勋不听,杀其判官丘涛及其弟杨承祚等人自己回到晋,所以现在被诛杀。

古文:己丑,以张彦泽擅徙重贵开封,杀桑维翰,纵兵大掠,不道,斩于市。晋人脔食之。

现代文:初三,以张彦泽擅自迁石重贵到开封,杀桑维翰,纵兵大肆抢掠,犯了不道之罪,在市中被处斩,晋人割其肉食之。

古文:辛卯,降重贵为崇禄大夫、检校太尉,封负义侯。

现代文:十五日,降石重贵为崇禄大夫、检校太尉,封为负义侯。

古文:癸巳,以张砺为平章事,晋李崧为枢密使,冯道为太傅,和凝为翰林学士,赵莹为太子太保,刘昫守太保,冯玉为太子少保。

现代文:十七日,任命张砺为平章事,晋李崧为枢密使,冯道为太傅,和凝为翰林学士,赵莹为太子太保,刘日旬为守太保,冯玉为太子少保。

古文:癸卯,遣赵莹、冯玉、李彦韬将三百骑送负义侯及其母李氏、太妃安氏、妻冯氏、弟重睿、子延煦、延宝等于黄龙府安置。

现代文:二十七日,派赵莹、冯玉、李彦韬率三百骑送负义侯及其母李氏、太妃安氏、妻冯氏、弟石重睿、子石延煦、石延宝等人到黄龙府安置。

古文:仍以其宫女五十人、内宦三人、东西班五十人、医官一人、控鹤四人、庖丁七人、茶酒司三人、仪鸾三人、健卒十人从之。

现代文:依旧以其宫女五十人,内宦三人、东西班五十人、医官一人、控鹤四人、庖丁七人、茶酒司三人、仪鸾三人、健卒十人随从之。

古文:二月丁巳朔,建国号大辽,大赦,改元大同。

现代文:二月初一,建国号为大辽,大赦天下,改元大同。

古文:升镇州为中京。

现代文:升镇州为中京。

古文:以赵延寿为大丞相兼政事令、枢密使、中京留守,中外官僚将士爵赏有差。

现代文:以赵延寿为大丞相兼政事令、枢密使、中京留守,内外官僚将士赐爵赐物各有等差。

古文:辛未,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自立为帝,国号汉。诏以耿崇美为昭义军节度使,高唐英为昭德军节度使,崔廷勋为河阳军节度使,分据要地。

现代文:十五日,河东节度使北平王刘知远自立为帝,国号汉,皇上诏令以耿崇美为昭义军节度使,高唐英为昭德军节度使,崔延勋为河阳军节度使,分头据守要地。

古文:三月丙戌朔,以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赐将吏爵赏有差。

现代文:三月初一,以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赐将帅下吏爵位物品各有等差。

古文:壬寅,晋诸司僚吏、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簿、法物及铠仗,悉送上京。

现代文:十七日,晋诸司僚佐、嫔御、宦寺、方技、百工、图籍、历象、石经、铜人、明堂刻漏、太常乐谱、诸宫县、卤簿、法物及铠仗,尽数送往上京。

古文:磁州帅梁晖以相州降汉,己酉,命高唐英讨之。

现代文:磁州军帅梁晖以相州降于汉,二十四日,命高唐英讨伐之。

古文:夏四月丙辰朔,发自汴州,以冯道、李崧、和凝、李浣、徐台符、张砺等从行。

现代文:夏四月初一,自汴州出发,以冯道、李崧、和凝、李遆、徐台符、张砺等人随行。

古文:次赤冈,夜有声如雷,起于御幄,大星复陨于旗鼓前。

现代文:驻于赤冈,夜里有声音响如雷,起于御帐,大星又陨落在旗鼓前。

**古文:乙丑,济黎阳渡,顾谓侍臣曰: 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 **

现代文:初十,渡过黎阳渡,回头对侍臣说: 我此行有三个过失:纵兵抢掠刍粟,此其一;搜括百姓私财,此其二;没有立即将各路节度使派回镇所,此其三。

古文:皇太弟遣使问军前事,上报曰: 初以兵二十万降杜重威、张彦泽,下镇州。

现代文:皇太弟派使者问军前事务,皇上回答说: 先是派兵二十万降服了杜重威、张彦泽,攻下镇州。

古文:及入汴,视其官属具员者省之,当其才者任之。

现代文:待到进入汴京,见其官属有尸位素餐者即罢黜之,才当其任者任用之。

古文:司属虽存,官吏废堕,犹雏飞之后,徒有空巢。

现代文:官属尽管依旧保存,但是官吏都怠惰不视事,好比雏鸟飞走之后,只剩下些空巢。

古文:久经离乱,一至于此。

现代文:久经离乱,以至于此。

古文:所在盗贼屯结,土功不息,馈饷非时,民不堪命。

现代文:所到之处盗贼聚众造反,土木工程一刻不停,军需不能按时供给,百姓无法承受差遣。

古文:河东尚未归命,西路酋帅亦相党附,夙夜以思,制之之术,惟推心庶僚、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而已。

现代文:河东至今还没有归顺,西路的军帅们也互相党附,我日夜都在考虑,制服他们的办法,只有对百官以诚心相待、协调军心、安抚百姓三者而已。

古文:今所归顺凡七十六处,得户一百九万百一十八。

现代文:现在归顺于我的总共七十六处,得户口一百零九万零一百一十八户。

古文:非汴州炎热,水土难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

现代文:如果不是汴州炎热,水土不服难于居住,只需一年,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使天下太平。

古文:且改镇州为中京,以备巡幸。

现代文:已改镇州为中京,以便于巡幸。

古文:欲伐河东,姑俟别图。

现代文:至于讨伐河东等事,姑且留待以后再计议。

**古文:其概如此。 **

现代文:军前事务大纲如此。

古文:戊辰,次高邑,不豫。

现代文:十三日,驻于高邑,皇上病重。

古文:丁丑,崩于栾城,年四十六。

现代文:二十二日,驾崩于栾城,时年四十六岁。

古文:是岁九月壬子朔,葬于凤山,陵曰怀陵,庙号太宗。

现代文:这一年九月初一,下葬于凤山,陵墓曰怀陵,庙号太宗。

古文:统和二十六年七月,上尊谥孝武皇帝。

现代文:统和二十六年七月,奉上尊号谥为孝武皇帝。

古文:重熙二十一年九月,增谥孝武惠文皇帝。

现代文:重熙二十一年九月,增谥为孝武惠文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