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古文:景祖昭肃皇后,唐括氏,帅水隈鸦村唐括部人,讳多保真。

现代文:景祖昭肃皇后,姓唐括氏,是帅水隈鸦村唐括部落人,名叫多保真。

古文:父石批德撒骨只,巫者也。

现代文:她的父亲石批德撒骨只,是个装神弄鬼以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巫人。

古文:后有识度,在父母家好待宾客,父母出,则多置酒馔享邻里,迨于行旅。

现代文:昭肃皇后有见识、有风度,在娘家时好待宾客,每逢父母不在家,则多多置备酒及菜肴招待邻里,直到父母旅行归来。

古文:景祖饮食过人,时人名之 活罗 ,解在《景祖纪》。

现代文:景祖饮食量大过人,当时人称他为 活罗 ,这在《景祖纪》中有注解。

**古文:昭祖曰: 俭啬之女吝惜酒食,不可以配。 **

现代文:昭祖曾说过 :节俭吝啬的女子舍不得酒食,不可以拿她相配。

古文:乌古乃闻后性度如是,乃娶焉。

现代文:乌古乃听说这话后按昭祖说的这样改变性情,昭祖才娶了她。

古文:辽使同干来伐五国浦聂部,景祖使后与劾孙为质于拔乙门,而与同干袭取之,辽主以景祖为节度使。

现代文:辽国派同干带兵来攻伐五国蒲聂部,景祖让昭肃皇后及劾孙作为人质留在拔乙门,而与同干一起采取偷袭的办法攻取了这个地方,辽国君主任命景祖做了节度使。

古文:后虽喜宾客,而自不饮酒。景祖与客饮,后专听之。

现代文:昭肃皇后虽然喜欢宴请宾客,但是自己却并不喝酒,景祖与客人饮酒的时候,皇后专心听他们谈话。

古文:翌日,枚数其人所为,无一不中其启肯。

现代文:第二天,一一历数客人的作为,无一不切中其要害。

古文:有醉而喧呶者,辄自歌以释其忿争。

现代文:有因为喝醉酒而大声喧哗的,皇后就亲自唱歌用来排解他们忿激的情绪,使他们不再争论。

古文:军中有被笞罚者,每以酒食慰谕之。

现代文:军中如果有被鞭笞惩罚的,皇后每每用酒食来安慰他们。

古文:景祖行部,辄与偕行,政事狱讼皆与决焉。

现代文:景祖巡行所部,查核官吏治绩,皇后则与他同行,对于政事狱讼,皇后都参与决策。

古文:景祖没后,世祖兄弟凡用兵,皆禀于后而后行,胜负皆有惩劝。

现代文:景祖逝世以后,世祖兄弟凡是用兵,都先向昭肃皇后禀报获准后才行动,皇后对用兵胜或负都分别有奖励或惩诫。

古文:农月,亲课耕耘刈获,远则乘马,近则策杖,勤于事者勉之,晏出早休者训励之。

现代文:到了农忙季节,皇后亲自考察耕耘刈获,路远则骑马,路近则拄杖,对辛勤耕作的予以勉励,对晚出勤早收工的予以训励。

古文:后往邑屯村,世祖、肃宗皆从。

现代文:有一次,昭肃皇后去邑屯村,世祖、肃宗都随从她一起去。

古文:会桓赧、散达偕来,是时已有隙,被酒,语相侵不能平,遂举刃相向。

现代文:正好桓赤皮、散达相偕而来。当时二人之间已经有了裂痕,加上喝了酒,说话互相攻击不能服气,于是两人举起刀相对而立。

**古文:后起,两执其手,谓桓赧、散达曰: 汝等皆吾夫时旧人,奈何一旦遽忘吾夫之恩,与小儿子辈忿争乎。 **

现代文:皇后连忙站起,双手拉住两人的手,对桓赤皮、散达说: 你们两人都是我夫君生前的老人,怎能一时忘记我的夫君的恩情,像小孩子一样忿争呢!

古文:因自作歌,桓赧、散达怒乃解。

现代文:接着又亲自唱歌,于是桓赤皮、散达的怒气也就消散了。

古文:其后桓赧兄弟起兵来攻,当是时,肃宗先已再失利矣,世祖已退乌春兵,与桓赧战于北隘甸。

现代文:这件事之后,桓赤皮兄弟起兵来攻伐,当时肃宗先前已经一再失利,世祖已经击退了乌春的军队,与桓赤皮在北隘甸开了战。

**古文:部人失束宽逃归,袒甲而至,告曰: 军败矣。 **

现代文:部人失束宽逃回来,敞甲袒怀到了皇后那里,向皇后报告说: 我军战败了!

古文:太后至大开殿,上与皇后亲迎之。

现代文:皇后忧虑愤懑,正好康宗来报捷,皇后才转忧为喜。

古文:三年,崩于明德宫。

现代文:不久,桓赤皮、散达都投降了。

古文:谥曰钦仁皇后,祔葬恭陵。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

现代文:昭肃皇后从无妒忌之心,对女工比较疏略,而善于协调宗族关系使他们和睦相处,当时都认为皇后有大丈夫的风度。天会十五年,追谥为 昭肃皇后 。熙宗悼平皇后,姓裴满氏。

古文:熙宗即位,封贵妃。

现代文:熙宗即位以后,裴满氏被封为贵妃。

古文:天眷元年,立为皇后。

现代文:天眷元年,她又被立为皇后。

古文:父忽达拜太尉,赠曾祖斜也司空,祖鹘沙司徒。

现代文:她的父亲忽达拜太尉之职,熙宗赠授她曾祖父斜也司空之职,赠授她祖父鹘沙司徒之职。

古文:皇统元年,熙宗受尊号,册为慈明恭孝顺德皇后。

现代文:皇统元年,熙宗接受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德皇帝的尊号,正式册封裴满氏为慈明恭孝顺德皇后。

古文:二年,太子济安生。

现代文:二年,太子济安出生。

古文:是岁,熙宗年二十四,喜甚,乃肆赦,告天地宗庙。

现代文:当年,熙宗二十四岁,济安出生令他高兴极了,乃广赦囚犯,并祭告天地宗庙。

古文:弥月,册为皇太子,未一岁薨。

现代文:一到济安满月,就册封他为皇太子。可是济安不到一岁就夭折了。

古文:熙宗在位,宗翰、宗干、宗弼相继秉政,帝临朝端默。

现代文:熙宗在位的时候,宗翰、宗干、宗弼相继执掌政务,熙宗帝临朝则端坐沉默不语。

古文:虽初年国家多事,而庙算制胜,齐国就庆,宋人请臣,吏清政简,百姓乐业。

现代文:虽然,登基头几年国家多事,但是庙堂决策足以制胜,顺利地废除了齐国,宋国请求称臣,官吏清廉机构精简,百姓安居乐业。

古文:宗弼既没,旧臣亦多物故,后干预政事,无所忌惮,朝官往往因之以取宰相。

现代文:宗弼逝世以后,旧臣也大多亡故,悼平皇后干预政事,肆无忌惮,满朝官宦往往因为她的干预而请宰相裁决。

古文:济安薨后,数年继嗣不立,后颇掣制熙宗。

现代文:皇太子济安逝世后,多年没有子嗣相继,皇后颇牵掣制约熙宗。

古文:熙宗内不能平,因无聊,纵酒酗怒,手刃杀人。

现代文:熙宗宫内得不到太平安乐,因而感到很无聊,常酗酒纵怒,手刃杀人。

古文:左丞相亮生日,上遣大兴国以司马光画像、玉吐鹘、厩马赐之,后亦附赐生日礼物。

现代文:左丞相完颜亮过生日,皇上派遣大兴国拿司马光画像、玉吐鹘和厩马赐给完颜亮,悼平皇后也附上礼物赐给完颜亮。

古文:熙宗闻之,怒,遂杖兴国而夺回所赐。

现代文:熙宗听说了这件事,大怒,杖笞兴国而夺回了所赐的礼物。

古文:海陵本怀觊觎,因之疑畏愈甚,萧墙之变,从此萌矣。

现代文:海陵王完颜亮本来就心怀非分的希望和企图,因为这件事对熙宗怀疑和畏惧就更为严重,皇家萧墙之乱,从此便萌生了。

古文:近侍高寿星随例迁屯燕南,入诉于后,后激怒熙宗,杀左司郎中三合,杖平章政事秉德,而寿星竟得不迁。

现代文:熙宗近侍高寿星按惯例应迁居屯守燕南,高寿星入宫向皇后诉说这件事,皇后激怒了熙宗,杀了左司郎中三合,杖笞了平章政事秉德,而高寿星竟然得以不迁移燕南。

古文:秉德、唐括辩之奸谋起焉,海陵乘之,以成逆乱之计。

现代文:秉德、唐括辩心怀奸诈密谋起事,海陵王完颜亮利用他们的不满和挑衅,来施展自己叛逆作乱的计谋。

古文:久之,熙宗积怒,遂杀后,而纳胙王常胜妃撒卯入宫继之。

现代文:时间久了,熙宗积怒甚深,终于杀了悼平皇后,而接纳胙王常胜妃撒卯入宫继承了皇后之位。

古文:又杀德妃乌古论氏,妃夹谷氏、张氏、裴满氏。

现代文:熙宗还派人杀了德妃乌古论氏、妃夹谷氏、张氏,后来又杀了裴满氏。

古文:明日,熙宗遇弑。

现代文:第二天,熙宗被作乱的完颜亮杀害。

古文:海陵已弑熙宗,欲收人心,以后死无罪,降熙宗为东昏王,追谥后为悼皇后,封后父忽达为王。

现代文:海陵王杀了熙宗之后,想收买人心,说皇后死而无罪,降熙宗皇帝位为东昏王,追谥皇后为悼皇后,加封皇后的父亲忽达为王。

古文:大定间,复熙宗帝号,加谥后为悼平皇后,祔葬思陵。

现代文:大定年间,世宗在位时恢复了熙宗的帝号,加谥皇后为 悼平皇后 ,与熙宗合葬于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