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古文:斡鲁斡鲁古勃堇婆卢火吾紥忽阇母宗叙斡鲁,韩国公劾者第三子。康宗初,苏滨水含国部斡豁勃堇及斡准、听备二部有异志,斡带治之,斡赛、斡鲁为之佐,遂伐斡豁,拔其城以归。

现代文:斡鲁,是韩国公劾者的第三个儿子。康宗初年,苏滨水含国部斡豁勃堇以及斡准、职德两部落对康宗有异心,斡带负责治理这件事,斡赛、斡鲁辅佐他,一起征伐斡豁,攻克了斡豁的城池而归。

古文:高丽筑九城于曷懒甸。斡赛母疾病,斡鲁代将其兵者数月。

现代文:高丽国在曷懒甸修筑了九座城威胁,斡赛因母亲生病不能带兵,斡鲁代替斡赛统领他的军队几个月。

古文:斡鲁亦对筑九城与高丽抗,出则战,入则守,斡赛用之,卒城高丽。

现代文:斡鲁也在高丽九城对面筑了九座城与之抗衡,兵马出城则作战,入城则防守,斡赛用这种办法与高丽对抗到底。

古文:收国二年四月,诏斡鲁统诸军,与阇母、蒲察、迪古乃合咸州路都统斡鲁古等,伐高永昌。

现代文:收国二年四月,太祖下诏令斡鲁统领诸军,与母、蒲察、迪古乃一起并联合咸州路都统斡鲁古等,征伐高永昌。

古文:诏曰: 永昌诱胁戍卒,窃据一方,直投其隙而取之耳。

现代文:太宗诏书上说 :高永昌诱惑胁迫戍边士兵,窃据一方,要直接抓住他的弱点而攻取他。

古文:此非有远大计,其亡可立而待也。

现代文:这次除非他有远大计谋,不然他的灭亡可以立而待之了。

古文:东京渤海人德我旧矣,易为招怀。

现代文:东京渤海人平素对我们讲道德,容易怀柔招安。

**古文:如其不从,即议进讨,无事多杀。 **

现代文:如果他们不服从,就可以商量进攻讨伐他们,没有变故则多多杀敌。

古文:高永昌渤海人,在辽为裨将,以兵三千,屯东京八甔口。

现代文:高永昌是渤海人,在辽国做副将,用三千兵马屯守东京八詹瓦口。

古文:永昌见辽政日败,太祖起兵,辽人不能支,遂觊觎非常。

现代文:永昌见辽国政事日渐衰败,太祖已经起兵收国,辽人已经不能支撑下去了,于是怀着非分的希望和企图。

古文:是时,东京汉人与渤海人有怨,而多杀渤海人。

现代文:在当时,东京的汉人与渤海人有怨恨,渤海人多有被杀。

古文:永昌乃诱诸渤海,并其戍卒人据东京,旬月之间,远近响应,有兵八千人,遂僣称帝,改元隆基。

现代文:永昌就利诱渤海人,并利诱渤海守边部队进入并占据东京,不出一个月时间,远近不少人响应,竟聚集了八千士兵,于是妄自称帝,改年号为隆基。

古文:辽人讨之,久不能克。

现代文:辽国派人攻讨他,很长时间未能攻克。

**古文:永昌使挞不野、杓合,以币求救于太祖,且曰: 愿并力以取辽。 **

现代文:永昌派挞不野、杓合,拿着钱币去向太祖阿骨打请求援救,同时说: 愿同心合力去攻取辽国。

古文:太祖使胡沙补往谕之曰: 同力取辽固可。东京近地,汝辄据之,以僣大号可乎。

现代文:太祖派胡沙补前往东京告诉永昌说: 同力攻打辽国固然可以,但是东京是近地,你占据了它,并冒用帝王尊号,能容许你这样做吗?

古文:若能归款,当处以王爵。

现代文:如果你能诚恳地归附我朝,当封你王爵。

**古文:仍遣系辽籍女直胡突古来。 **

现代文: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仍然派遣辽籍女真人胡突古来。

古文:高永昌使挞不野与胡沙补、胡突古偕来,而永昌表辞不逊,且请还所俘渤海人。

现代文:高永昌派挞不野与胡沙补、胡突古相偕来朝。然而永昌的表辞出言不逊,并且要求退还以前金所俘获的渤海人。

古文:太祖留胡突古不遣,遣大药师奴与挞不野往招谕之。

现代文:太祖留下胡突古不让他回去,派遣大药师奴和挞不野前往东京招谕永昌。

古文:斡鲁方趋东京,辽兵六万来攻照散城,阿徒罕勃堇、乌论石准与战于益褪之地,大破之。

现代文:斡鲁正要奔赴东京,辽兵六万人马来进攻照散城,阿徒罕勃堇、乌论石准在益褪那个地方与辽兵作战,杀得辽兵大败。

古文:五月,斡鲁与辽军遇于渖州,败之,进攻渖州,取之。

现代文:五月,斡鲁与辽军在沈州相遇,打败了辽军,又进攻沈州,一举攻克。

古文:永昌闻取渖州,大惧,使家奴铎刺以金印一、银牌五十来,愿去名号,称藩。

现代文:永昌听说斡鲁攻占了沈州,大为恐惧,便派他的家奴铎剌拿一枚金印、五十块银牌见斡鲁,说是愿意取消名号,向金拱手称藩。

古文:斡鲁使胡沙补、撒八往报之。

现代文:斡鲁派遣胡沙补、撒八前往东京回话。

古文:会渤海高桢降,言永昌非真降者,特以缓师耳。

现代文:适逢渤海高桢来投降,说永昌不是真投降的,不过是用了缓兵之计罢了。

古文:斡鲁进兵,永昌遂杀胡沙补等,率众来拒。

现代文:于是斡鲁又向永昌进军,永昌于是杀了胡沙补等人,率领众人来抗拒斡鲁。

古文:遇于沃里活水,我军既济,永昌之军不战而却,逐北至东京城下。

现代文:两军相遇于沃里活水,我军已经占了优势,永昌的军队不战而退,我军追逐败兵到东京城下。

古文:明日,永昌尽率其众来战,复大败之,遂以五千骑奔长松岛。

现代文:第二天,永昌带领他所有的人来迎战,又被打得大败。斡鲁于是又用五千名骑兵直奔长松岛。

古文:初,太祖下宁江州,获东京渤海人皆释之,往往中道亡去,诸将请杀之,太祖曰: 既以克敌下城,何为多杀。

现代文:当初,太祖下宁江州,将所抓获的东京渤海人全部释放了,但他们却往往在中途逃跑了。诸位将领请求杀死他们,太祖说 :既然已经战胜了敌人攻占了城池,又何必多杀人。

古文:昔先太师尝破敌,获百余人,释之,皆亡去。

现代文:从前先朝太师尝攻破敌城,擒获一百多人,又全部释放,他们都逃亡了。

古文:既而,往往招其部人来降。

现代文:没过多久,又往往招他们的部人一起来投降。

**古文:今此辈亡,后日当有效用者。 **

现代文:现在这些人逃跑了,日后会有起效用的人。

古文:至是,东京人恩胜奴、仙哥等,执永昌妻子以城降,即宁江州所释东京渤海人也。

现代文:就在这个时候,东京人恩胜奴、仙哥等人,捉住高永昌的妻子拿城投降,这些人就是太祖在宁江州所释放的东京渤海人。

古文:先太师,盖谓世祖云。

现代文:先前太师全对世祖说了。

古文:未几,挞不野执永昌及铎刺以献,皆杀之。

现代文:没过几天,挞不野押着高永昌及铎剌来进献,高永昌、铎剌等人被杀掉了。

古文:于是,辽之南路系籍女直及东京州县尽降。

现代文:于是,辽国南路系女真籍的及东京所属州县全部降服。

古文:以斡鲁为南路都统、迭勃极烈,留乌蠢知东京事。

现代文:金太祖用斡鲁做南路都统以及迭勃极烈,留下乌蠢做东京知事。

古文:诏除辽法,省赋税,置猛安谋克一如本朝之制。

现代文:皇上并下诏废除辽国法令,减少赋税,设置部落联盟组织猛安谋克一如金朝历来的制度。

古文:九月,斡鲁上谒于婆鲁买水,上慰劳之。

现代文:九月,斡鲁在婆鲁买水拜谒皇上,皇上慰劳了他。

古文:辛亥,幸斡鲁第,张宴,官属皆预,赐赉有差。

现代文:辛亥,皇上驾临斡鲁府第,斡鲁设宴接待,所属官吏都参预了,皇上给了不同层次的赏赐。

古文:烛偎水部实里古达,杀酬斡、仆忽得,斡鲁分胡刺古、乌蠢之兵讨之。

现代文:烛偎水部的实里古达,杀死了酬斡、仆忽得。斡鲁调集古刂剌古、乌蠢的部分军队讨伐实里古达。

古文:酬斡宗室子,魁伟善战,年十五,隶军中,多见任用。

现代文:酬斡有一个宗室子,魁伟善战,年纪只有十五岁,收留在军中,多次被任用。

古文:以兵五百,败室韦,获其民众。

现代文:他曾带兵五百人,打败室韦,获得了室韦的民众。

古文:及招降烛偎水部,以功为谋克。

现代文:等到招降烛偎水部后,因他有功而任命为谋克。

古文:仆忽得初事撒改,从讨萧海里,降烛偎水部,领行军千户。

现代文:仆忽得最初跟随撒改做事的时候,跟从撒改去讨伐萧海里,投降烛偎水部,领受行军千户之职。

古文:从破黄龙府,战达鲁古城,皆有功。

现代文:参加攻克黄龙府,攻打达鲁古城,都立了功。

古文:其破宁江州,渤海乙塞补叛去,仆忽得追复之。

现代文:他们去破宁江州,渤海乙塞补叛逃,仆忽得追回了他。

古文:至是,与酬斡同被害。

现代文:到这个时候,仆忽得却与酬斡一同被杀害。

古文:斡鲁至石里罕河,实里古达遁去,追及于合挞刺山,诛其首恶四人,抚定余众。

现代文:斡鲁到石里罕河,实里古达已经逃跑了,斡鲁在合挞剌山追上他,杀了实里古达等首恶分子四人,安抚了其余众人。

古文:诏曰: 汝讨平叛乱,不劳师众,朕甚嘉之。

现代文:太祖下诏书说: 你讨伐平定叛乱,不辞劳苦率领众人,朕要很好地表彰你的功绩。

古文:酬斡等死于国事,闻其尸弃于河,俟冰释,必求以葬。

现代文:酬斡等人是为国事而死的,听说他们的尸体被抛弃在河里,等到冰封解冻,一定要找到安葬。

**古文:其民可三百户为一谋克,以众所推服者领之,仍以其子弟等为质。 **

现代文:他们的人民可以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让众人推举信服的人统领他们,仍然拿他们的子弟等作为人质。

古文:斡鲁乃还。

现代文:斡鲁于是领命而还。

古文:天眷中,酬斡赠奉国上将军,仆忽得赠昭义大将军。

现代文:天眷中,皇上赠谥酬斡奉国上将军的称号,赠谥仆忽得昭义大将军的称号。

古文:斡鲁从都统袭辽主,辽主西走,西京已降复叛,敌据城西浮图,下射攻城者。

现代文:斡鲁随从都统袭击辽国君主,辽主向西逃跑,西京已经投降却又叛乱,敌人占据城西浮图,居高临下用箭射攻城的人。

古文:斡鲁与鹘巴鲁攻浮图,夺之,复以精锐乘浮图下射城中,遂破西京。

现代文:斡鲁和鹘巴鲁攻击浮图,并夺取了浮图,又以精锐部队乘浮图的居高优势,向下往城中射箭,于是破了西京。

古文:夏国王使李良辅将兵三万来救辽,次于天德之境。

现代文:当时,夏国国王派遣李良辅率领三万大军前来救援辽国,到达天德之境。

古文:娄室与斡鲁合军击败之,追至野谷,杀数千人。

现代文:娄室与斡鲁的军队合在一起共同击败了李良辅军,又乘胜追击到野谷,杀敌数千人。

古文:夏人渡涧水,水暴至,漂溺者不可胜计。

现代文:夏人泅渡涧水,正遇河水暴涨,漂浮溺水的人不可胜数。

古文:辽主在阴山、青冢之间,斡鲁为西南路都统,往袭之。

现代文:辽主逃在阴山、青冢之间,斡鲁作为西南路都统,率领军队前往袭击辽主。

古文:使勃刺淑、撒曷懑以兵二百,袭辽权六院司喝离质于白水泺,获之。

现代文:他派勃剌淑、撒曷懑带兵二百,到白水泺袭剿辽国权六院司喝离质,捕获了喝离质。

古文:辽主留辎重于青冢,领兵一万,往应州。

现代文:辽主把辎重留在青冢,带领一万兵马,赶往应州。

古文:遣照里、背答各率兵邀之,宗望奄至辽主营,尽俘其妻、子、宗族,得其传国玺。

现代文:斡鲁派遣照里、背答各自率兵阻截辽主。宗望突然进入辽主的大营,俘获了辽主的妻子、儿子以及他的全部族人,并获得了辽主的传国玉玺。

古文:斡鲁使使奏捷曰: 赖陛下威灵,屡败敌兵,辽主无归,势必来降。

现代文:斡鲁派使者进朝报捷说 :仰仗陛下威灵,屡次打败敌兵,辽主逃亡未归,势必来投降。

**古文:已严戒邻境,毋纳宋人,合馈军粮,令银术可往代州受之。 **

现代文:我们已经严密警戒邻国边境,万勿接纳宋人,合馈送的军粮,命令银术可前往代州去接收了。

古文:诏: 遍谕有功将士,俟朕至彼,当次第推赏。

现代文:皇上下诏说 :广泛晓谕有功的将士,等朕到了你们那里,当论功行赏。

古文:辽主戚属勿去其舆帐,善抚存之。

现代文:对辽主的亲戚和家属,不要销毁他们的车轿和帐篷,要妥善保存着。

古文:辽主伶俜去国,怀悲负耻,恐陨其命。

现代文:辽主孤零地离开了祖国,满怀悲哀,背负羞耻,恐怕他性命难保。

古文:孽虽自作,而尝居大位,深所不忍。

现代文:辽主虽然自己作孽,然而曾经身居大位,朕深感有所不忍。

古文:如招之肯来,以其宗族付之。

现代文:如果对他招安他肯来,把他的宗族仍然交给他。

古文:已遣杨璞征粮于宋,银术可不须往矣。

现代文:朕已经派遣杨璞到宋国征粮,不必再派银术可前去了。

**古文:辽赵王习泥烈及诸官吏,并释其罪,且抚慰之。 **

现代文:对辽国的赵王习泥烈以及诸位官吏,要一并释放他们,并且抚慰他们。

古文:太祖还京师,宗翰为西北、西南两路都统,斡鲁及蒲家奴副之。

现代文:太祖阿骨打回到京都,宗翰出任西北、西南两路都统,斡鲁和蒲家奴是他的副将。

**古文:宗翰朝京师,诏: 以夏人言,宋侵略新割地,以便宜决之。 **

现代文:宗翰到京都朝见皇上,皇上下诏说 :按夏人说的,宋国侵略新割地,按适当的办法决定这件事。

古文:斡鲁奏曰: 夏人不尽归户口资帑,又以宋人侵赐地求援兵。

现代文:斡鲁上奏说 :夏人不完全归还户口资产和金帛,又拿宋人侵略新地为理由求救兵。

**古文:宋之边臣将取所赐夏人疆土,盖有异图。 **

现代文:宋朝的戍边大臣将要夺取所赐夏人的疆土,完全是有其他企图。

古文:诏曰: 夏人屡求援兵者,或不欲归我户口,沮吾追袭辽主事也。

现代文:皇上下诏说 :夏人屡次要求出动援兵的原因,或许是不想归还我们户口,阻止我们追袭辽主。

古文:宋人敢言自取疆土于夏,诚有异图。

现代文:宋人敢说要擅自去夏取回疆土,实在是另有企图。

**古文:宜谨守备,尽索在夏户口,通闻两国,事审处之。 **

现代文:应该严紧防守戒备,全部索取在夏国的户口,要向夏、宋两国通告,这件事要审慎处理。

古文:斡鲁复请弗割山西与宋,则辽主不能与宋郭药师交通。

现代文:斡鲁又请求不要割山西的土地给宋国,这样辽主就不能与宋国的郭药师交结勾通。

**古文:复诏曰: 宗翰请毋与宋山西地,卿复及此,疆场之事当慎毋忽。 **

现代文:太祖又下诏说 :宗翰请示不要把山西土地给宋国,卿又重复提到这件事,疆场之事确实要慎重不能疏忽。

古文:及宗翰等伐宋,斡鲁行西南、西北两路都统事。

现代文:等到宗翰等去攻伐宋国,斡鲁行使西南、西北两路都统的职责。

古文:天会五年,薨。

现代文:天会五年,斡鲁逝世。

古文:皇统五年,追封郑国王。

现代文:皇统五年,斡鲁被追封为郑国王。

古文:天德二年,酏享太祖庙廷。

现代文:天德二年,皇封配享太祖庙廷。

古文:子撒八,银青光禄大夫。

现代文:斡鲁的儿子叫撒八,授银青光禄大夫之职。

古文:子赛里。

现代文:他的另一个儿子叫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