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五

古文:褚承亮,字茂先,真定人。

现代文:褚承亮,字茂先,真定县人。

古文:宋苏轼自定武谪官过真定,承亮以文谒之,大为称赏。

现代文:宋朝的苏轼在定武被贬谪官职,路过真定的时候,褚承亮拿了文章来拜见,苏轼对他大加称赞。

古文:宣和五年秋,应乡试,同试者八百人,承亮为第一。

现代文:宋宣和五年秋,褚承亮参加乡试,一同应试的有八百人,而他名列第一。

古文:明年,登第。

现代文:第二年,考中了进士,被调任易州户曹。

古文:调易州户曹,未赴,会金兵南下。

现代文:褚承亮还没去赴任,便遇上了金兵南下。

古文:天会六年,斡离不既破真定,拘籍境内进士试安国寺,承亮名亦在籍中,匿而不出。

现代文:天会六年,干离不攻下了真定,把名册上是真定的进士都拘禁到安国寺考试,褚承亮的名字也列在名册中,却躲藏起来不露面。

古文:军中知其才,严令押赴,与诸生对策。

现代文:军营里知道他的才华,下严令把他押来,与各进士一起答对策问。

**古文:策问 上皇无道、少帝失信。 **

现代文:策问道: 上皇无道,少帝失信。

古文:举人承风旨,极口诋毁。

现代文:举人顺承讽谏的旨意,极力对朝廷进行诋毁。

**古文:承亮诣主文刘侍中曰: 君父之罪,岂臣子所得言耶? **

现代文:褚承亮则对主考官刘侍中说 :君父的过错哪里是臣子能够议论的呢?

古文:长揖而出。

现代文:然后深深作了个揖便离去了。

古文:刘为之动容。

现代文:刘侍中很受感动。

古文:余悉放第,凡七十二人,遂号七十二贤榜。

现代文:其余的举子都被录取,共计七十二人,于是号称七十二贤榜。

古文:状元许必仕为郎官,一日出左掖门,堕马,首中阃石死,余皆无显者。

现代文:状元许必被任命为郎官,有一天他走出左掖门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头碰在门槛的石头上而死。

**古文:况圣明在上,可不容巢、由为外臣乎。 **

现代文:这样,其他举人都没什么知名的了。刘侍中非常看重和褚承亮的交情,举荐他做藁城县知县。

古文:上益奇之,赐田亩千,复之终身。泰和二年卒,年八十五。

现代文:褚承亮随便答应下来,但不久就弃职而去。他七十岁时逝世,门人们私下称他为 玄贞先生 。

古文:杜时升,字进之,霸州信安人。

现代文:褚承亮的儿子褚席珍,于正隆二年中了进士,在州县做官颇有声誉。杜时升,字进之,是霸州信安人。

古文:博学知天文,不肯仕进。

现代文:时升博学,通晓天文,只是不肯进入仕途。

古文:承安、泰和间,宰相数荐时升可大用。

现代文:承安年间和泰和年间,宰相屡次举荐时升,说是对他可以重用。

古文:时升谓所亲曰: 吾观正北赤气如血,东西亘天,天下当大乱,乱而南北当合为一。

现代文:时升对所亲近的人说 :我观察正北方赤气如血,东西横贯天空,天下应当大乱,大乱之后南北应该合成一统。

**古文:消息盈虚,循环无端,察往考来,孰能违之。 **

现代文:消息是实是虚,循环往复没有头绪,考察往来变化,谁能违背天意呢?

古文:是时,风俗侈靡,纪纲大坏,世宗之业遂衰。

现代文:在那时候,社会风俗奢侈萎靡,朝廷纪纲遭大破坏,世宗的基业已经衰败。

古文:时升乃南渡河,隐居嵩、洛山中,从学者甚众。

现代文:时升于是南渡黄河,隐居在嵩、洛山中,跟他学习的人很多。

古文:大抵以 伊洛之学 教人自时升始。

现代文:用 伊洛之学 的理论教人大抵是从时升开始的。

**古文:正大间,大元兵攻潼关,拒守甚坚,众皆相贺,时升曰: 大兵皆在秦、巩间,若假道于宋,出襄、汉入宛、叶,铁骑长驱势如风雨,无高山大川为之阻,土崩之势也。 **

现代文:正大年间,蒙古军进攻潼关,金军抗敌守关很是坚强,大家都争相祝贺,时升说 :蒙古大军都在秦、巩之间,如果借道从宋国进发,出襄、汉进入宛、叶,铁骑长驱势如风雨,没有高山大川阻挡他们,那么金国就成为土崩瓦解之势了。

古文:顷之,大元兵果自饶峰关涉襄阳出南阳,金人败绩于三峰山,汴京不守,皆如时升所料云。

现代文:很快,蒙古军果然从饶峰关涉襄阳出南阳,金兵战败于三峰山,汴京失守,一切都像时升所预料的那样。

古文:后不知所终。

现代文:正大末年,时升逝世。

古文:宋可,字予之,武陟人。

现代文:宋可,字予之,是武陟县人。

古文:其姑适大族槁氏,贞祐之兵,夫及子皆死於难。

现代文:他的姑母嫁给了大族槁氏,在贞年间的战争中,丈夫和儿子都死于战乱。

古文:姑以白金五十笏遗可,可受不辞。

现代文:姑母把五十笏白金赠给宋可,宋可并不推辞,接受下来。

古文:其后姑得槁氏疏族立为后,挈之省外家。

现代文:后来,姑母继领了槁氏远族的一个孩子,带他回来探访娘家。

古文:可乃置酒会乡邻,谓姑曰: 姑往时遗可以金,可以槁氏无子故受之。

现代文:宋可就摆了酒席聚会乡邻,对姑母说: 姑母以前赠金于我,我因为槁氏无子才接受下来。

**古文:今有子矣,此金槁氏物,非姑物也,可何名取之。 **

现代文:现在槁氏有了孩子,这金钱是槁氏的财产,而不是姑母您的,我有什么理由拿它呢?

古文:因呼妻子舁金归之,乡里用是重之。

现代文:于是,宋可叫妻儿抬出五十笏白金归还给姑母,乡里人因此十分敬重他。

古文:有诗数千首,常贮竹橐中。正大末,殁洛下。

现代文:没过多久,北国的军队进驻山阳,军中有人听说过宋可的声名,就探访到他的住处,把他的儿子抓走做人质,派人叫他去,说: 如果顺从我们,可以祸福同享。

**古文:其诗有云: 黄绮暂来为汉友,巢由终不是唐臣。 **

现代文:如果不从,你的儿子就得死掉了。 亲友们都劝宋可去,他全部谢绝,并说: 我有没有儿子,我儿子是死是活,这都是命中注定。

古文:真处士语也。王予可,字南云,河东吉州人。

现代文:我怎么能因为一个儿子,就放弃一生所奉守的信条呢! 以后,宋可终于因此没有了儿子。王予可,字南云,是河东吉州人。

古文:父本军校,予可亦尝隶籍。

现代文:他的父亲本来是一名军校,所以予可也曾经在军队注册。

古文:年三十许,大病后忽发狂,久之能把笔作诗文,及说世外恍惚事。

现代文:王予可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大病一场后忽然发狂,时间长了能拿起笔写诗文,并且说些世外的恍恍惚惚、令人费解的事。

古文:南渡后,居上蔡、遂平、郾城之间,遇文士则称 大成将军 ,于佛前则称 谛摩龙什 ,于道则称 驺天玄俊 ,于贵游则称 威锦堂主人 。

现代文:南渡以后,他家居住在上蔡、遂平、郾城之间,遇到文人学士,他就称人家是 大成将军 ,在佛前他则称呼 谛摩龙什 ,对道士就称呼 驺天玄俊 ,对贵族游人则称呼 威锦堂主人 。

古文:为人躯干雄伟,貌奇古,戴青葛巾,项后垂双带若牛耳,一金镂环在顶额之间,两颊以青涅之为翠靥。

现代文:王予可这个人体形雄伟,相貌奇古,戴的是青色葛巾,脖子后面垂着像牛耳似的两根带子,顶额中间佩一个金镂环。

古文:衣长不能掩胫。落魄嗜酒,每入城,市人争以酒食遗之。

现代文:他的两颊用青颜色点搽成翠色的微涡,他的衣服长短盖不住小腿。落魄嗜酒,每次入城,市场上的人争着拿酒食给他。

古文:夜宿土室中,夏月或尸秽在傍、蛆虫狼籍不恤也。

现代文:夜间,他睡在土屋里,夏天有时污秽的尸体在旁边,蛆虫狼藉,他对此也不恐惧。

古文:人与之纸,落笔数百言,或诗或文,散漫碎杂,无句读、无首尾,多六经中语及韵学家古文奇字,字画峭劲,遇宋讳亦时避之。

现代文:有人给他纸,他落笔就是几百字,或者是诗,或者是文,散漫碎杂,没有断句,没头没尾,但大多是六经中的句子以及韵学家的古文奇字,笔划锋利有劲,遇到宋讳也知道回避。

古文:或问以故事,其应如响,诸所引书,皆世所未见。谈说之际稍若有条贯,则又以诞幻语乱之。

现代文:有的人问他一些典故,他对答声音宏亮,引用的书都是当世所不曾见过的,谈说之间稍微像是有条理,可是又用一些荒诞的幻语把条理搞乱了。

古文:麻九畴、张珏与之游最狎,言其诗以百分为率,可晓者才二三耳。

现代文:麻九畴、张和他交往最亲密,说他的诗用百分作为比率,可以读懂的才百分之二、三罢了。

古文:壬辰兵乱,为顺天将领所得,知其名,窃议欲挈之北归,馆于州之瑞云观。

现代文:壬辰战乱中,王予可被顺天将领所收容,知道他的名字,顺天将领暗中商议要带着他北归,让他住在州里的瑞云观。

**古文:予可明日见将领自言曰: 我不能住君家瑞云观也。 **

现代文:予可第二天去见将领,自己说: 我不能住在君家瑞云观。

古文:不数日卒。

现代文:不几天,予可就死了。

古文:后复有见于淮上者。

现代文:后来又有人说在淮上见到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