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古文:宗翰宗望宗翰本名粘没喝,汉语讹为粘罕,国相撒改之长子也。年十七,军中服其勇。

现代文:宗翰原名粘没喝,汉语讹误为粘罕,是国相撒改的长子。他十七岁时,军队中都佩服他的勇猛。

古文:及议伐辽,宗翰与太祖意合。

现代文:商议攻伐辽国的时候,宗翰与太祖的意思相符合。

古文:太祖败辽师于境上,获耶律谢十。

现代文:太祖在边境打败辽军,抓住耶律谢十。

古文:撒改使宗翰及完颜希尹来贺捷,即称帝为贺。

现代文:撒改让宗翰和完颜希尹前来祝贺胜利,就以称帝作为庆贺。

古文:及太宗以下宗室群臣皆劝进,太祖犹谦让。

现代文:太宗属下的宗室群臣都劝说太祖称帝,太祖还在谦让。

**古文:宗翰与阿离合懑、蒲家奴等进曰: 若不以时建号,无以系天下心。 **

现代文:宗翰与阿离合懑、蒲家奴等人进言道: 如果不及时登基建号,就无法维系天下人心。

古文:太祖意乃决。

现代文:太祖的意见才决定下来。

古文:辽都统耶律讹里朵以二十余万戍边,太祖逆击之,宗翰为右军,大败辽人于达鲁古城。

现代文:辽国都统耶律讹里朵率军兵二十多万人守卫边疆,太祖率军迎击,宗翰做右军,在达鲁古城大败辽军。

古文:天辅五年四月,宗翰奏曰: 辽主失德,中外离心。

现代文:天辅五年四月,宗翰启奏说: 辽主丧失德性,朝廷内外人心背离。

古文:我朝兴师,大业既定,而根本弗除,后必为患。

现代文:我朝兴兵,虽然大业已定,但祸根未除,以后必然成为灾患。

古文:今乘其衅,可袭取之。

现代文:现在趁他们的间隙,可以攻袭擒拿。

**古文:天时人事,不可失也。 **

现代文:这是天赐良机,可为之事,不能错过。

古文:太祖然之,即命诸路戒备军事。

现代文:太祖赞同他的话,就下令各路军队预备战争事务。

古文:五月戊戌,射柳,宴群臣。

现代文:五月五日,举行射柳,宴请群臣。

古文:上顾谓宗翰曰: 今议西征,汝前后计议多合朕意。

现代文:太祖回头对宗翰说: 现在商议西征的事,你前后提出的计划大多投合朕的意思。

古文:宗室中虽有长于汝者,若谋元帅,无以易汝。

现代文:皇室宗亲中虽然有比你年长的人,如果任命元帅,没人能够替换你。

**古文:汝当治兵,以俟师期。 **

现代文:你应当整治军队,等候起兵的日期。

古文:上亲酌酒饮之,且命之釂,解御衣以衣之。

现代文:皇上亲自给他斟酒,命他喝干,并脱下御衣给他穿。

古文:群臣言时方暑月,乃止。

现代文:群臣说时令刚入暑天,才停了下来。

古文:无何,为移赉勃极烈,副蒲家奴西袭辽帝,不果行。

现代文:不多时,宗翰做了移赉勃极烈,作为蒲家奴的副将向西攻打辽国皇帝,最后没有去成。

**古文:十一月,宗翰复请曰: 诸军久驻,人思自奋,马亦壮健,宜乘此时进取中京。 **

现代文:十一月,宗翰再次请求说: 各军驻留久了,人们跃跃欲试,马也十分健壮,应当趁这时进取中京。

古文:群臣言时方寒,太祖不听,竟用宗翰策。

现代文:群臣说气候正寒冷,太祖不听,终于采纳了宗翰的计策。

古文:于是,忽鲁勃极烈杲都统内外诸军,蒲家奴、宗翰、宗干、宗磐副之,宗峻领合紥猛安,皆受金牌,余睹为乡导,取中京实北京。

现代文:于是,忽鲁勃极烈杲统率内外各路军马,蒲家奴、宗翰、宗干、宗磐为副将,宗峻兼任合扎猛安,都接受了金牌,余睹做向导,进攻中京,即北京。

古文:既克中京,宗翰率偏师趋北安州,与娄室、徒单绰里合兵,大败奚王霞末,北安遂降。

现代文:攻克中京后,宗翰率部分军队赶赴北安州,与娄室、徒单绰里的军队会合一起,大败奚王霞末,北安州于是投降。

古文:宗翰驻军北安,遣希尹经略近地,获辽护卫耶律习泥烈,乃知辽主猎于鸳鸯泺,杀其子晋王敖鲁斡,众益离心,西北、西南两路兵马皆羸弱,不可用。

现代文:宗翰在北安驻军,派希尹经营附近地区,抓获辽国护卫耶律习泥烈,从而得知辽主在鸳鸯泺狩猎,杀了自己的儿子晋王敖鲁斡,部下人心更加背离,西北、西南两路兵马都很衰弱,不能调用。

古文:宗翰使耨碗温都、移刺保报都统杲曰: 辽主穷迫于山西,犹事畋猎,不恤危亡,自杀其子,臣民失望。

现代文:宗翰派耨碗温都、移剌保向都统杲禀报说: 辽主在山西处境危急,却还打猎,不体察危亡,杀死自己的儿子,臣民都很失望。

古文:攻取之策,幸速见谕。

现代文:攻取他的计策,希望迅速指示下来。

**古文:若有异议,此当以偏师讨之。 **

现代文:若说有不同建议,这里可以派非主力部队来征伐。

**古文:杲使奔睹与移刺保同来报曰: 顷奉诏旨,不令便趋山西,当审详徐议。 **

现代文:杲派奔睹与移剌保一同回来报告说 :刚接到圣旨,命令不让即刻赶往山西,要详细察看,慢慢计议。

古文:当时,宗翰使人报杲,即整众俟兵期。

现代文:当宗翰派人向杲禀报的时候就已经整顿军队,等候起兵日期。

古文:及奔睹至,知杲无意进取,宗翰恐待杲约或失机会,即决策进兵。

现代文:等到余睹来了,才知道杲没有进兵的意思,宗翰恐怕等杲决定下来可能会失去战机,就决计进兵。

古文:使移刺保复往报都统曰: 初受命虽未令便取山西,亦许便宜从事。

现代文:他派移剌保再次禀报都统 :当初接受命令虽然没有让即刻攻打山西,也允许依据情况行事。

古文:辽人可取,其势已见,一失机会,后难图矣。

现代文:辽人可以被攻取的形势已经可以看到,一旦失去机会,以后就难办了。

**古文:今已进兵,当与大军会于何地,幸以见报。 **

现代文:现在我已经进兵,应当与大军在什么地方会合,希望给以回复。

古文:宗干劝杲当如宗翰策,杲意乃决,约以奚王岭会议。

现代文:宗干劝杲应该听从宗翰的计策,杲才下决心,约定在奚王岭会面商谈。

古文:宗翰至奚王岭,与都统杲会。

现代文:宗翰来到奚王岭,与都统杲会面。

古文:杲军出青岭,宗翰军出瓢岭,期于羊城泺会军。

现代文:杲从青岭出兵,宗翰从瓢岭出兵,约定在羊城泺会合。

古文:宗翰以精兵六千袭辽主,闻辽主自五院司来拒战,宗翰倍道兼行,一宿而至,辽主遁去。

现代文:宗翰带领精兵六千袭击辽帝,听说辽帝从五院司前来抵抗,宗翰加倍赶路,只走了一夜便到达了,辽主逃跑。

古文:乃使希尹等追之。

现代文:宗翰就派希尹等人追击。

古文:西京复叛,耿守忠以兵五千来救,至城东四十里,蒲察乌烈、谷赧先击之,斩首千余。

现代文:西京再次反叛,耿守忠带领五千军兵来援救,到了城东四十里的地方,蒲察乌烈、谷赤皮首先攻打他,杀死一千多人。

古文:宗翰、宗雄、宗干、宗峻继至,宗翰率麾下自其中冲击之,使余兵去马从旁射之。

现代文:宗翰、宗雄、宗干、宗峻相继赶来,宗翰率部下冲击敌军中部,让其他兵士下马在旁边放箭。

古文:守忠败走,其众歼焉。

现代文:耿守忠败走,他的众军被歼灭。

古文:宗翰弟紥保迪没于阵。

现代文:宗翰的弟弟扎保迪阵亡。

古文:天眷中,赠紥保迪特进云。

现代文:天眷年间,皇上封赠扎保迪为特进。

古文:宗翰已抚定西路州县部族,谒上于行在所,遂从上取燕京。

现代文:宗翰平定安抚西路州县部族以后,到君王的驻地前去拜见,随之跟从皇上进攻燕京。

古文:燕京平,赐宗翰、希尹、挞懒、耶律余睹金器有差。

现代文:燕京平定后,皇上分别赏给宗翰、希尹、挞懒、耶律余睹等人数量不同的金器。

古文:太祖既以燕京与宋人,还军次鸳鸯泺,不豫,将归京师。

现代文:太祖已经把燕京给了宋国人,回兵驻扎在鸳鸯泺,身体患病将要回归京师。

古文:以宗翰为都统,昃勃极烈昱、迭勃极烈斡鲁副之,驻军云中。

现代文:任命宗翰为都统,昃勃极烈昱、迭勃极烈斡鲁为副都统,在云中驻军。

**古文:太宗即位,诏宗翰曰: 寄尔以方面,当迁官资者,以便宜除授。 **

现代文:太宗即位,下诏书给宗翰说: 把一个地区的大权交给你,有应当升迁官职的人,你可以酌情任命。

古文:因以空名宣头百道给之。

现代文:因而把一百个宣头的空名额交给了他。

**古文:宋人来请割诸城,宗翰报以武、朔二州。宗翰请曰: 宋人不归我叛亡,阻绝燕山往来道路,后必败盟,请勿割山西郡县。 **

现代文:宋国人来要求割取城邑,宗翰上报割武、朔两个州,请求道: 宋人不把我军叛逃的人送回来,阻断了燕山的来往道路,以后必定会毁坏盟约,请求不要割让山西郡县。

**古文:太宗曰: 先皇帝尝许之矣,当与之。 **

现代文:太宗说 :先皇帝曾经许诺过,应该割给他们。

古文:诸将获耶律马哥,宗翰归之京师。

现代文:各将领抓获耶律马哥,宗翰把他带回京师。

古文:诏以马七百匹给宗翰军,以田种千石、米七千石赈新附之民。

现代文:皇上下诏书把七百匹马赏给宗翰军队,把一千石粮食种子、七千石大米赈济新归附的民众。

**古文:诏曰: 新附之民,比及农时,度地以居之。 **

现代文:诏令说 :新归附的百姓,等到农忙的时候,划分土地给他们居住。

古文:宗翰请分宗望、挞懒、石古乃精兵讨诸部。

现代文:宗翰请求分出宗望、挞懒、石古乃的部分精兵征伐各部族。

**古文:诏曰: 宗望军不可分,别以精锐五千给之。 **

现代文:皇上诏令说: 宗望的军队不能分出来,另外给他五千精锐兵士。

**古文:宗翰朝太祖陵,入见上,奏曰: 先皇帝时,山西、南京诸部汉官,军帅皆得承制除授。今南京皆循旧制,惟山西优以朝命。 **

现代文:宗翰朝拜太祖陵墓,入殿进见君王,启奏道: 先皇帝在世时,山西、南京各部族的汉人官吏、将帅都得以按皇上的命令任用,现在南京都循守旧制度,只有山西得到朝廷的命令而受到优待。

**古文:诏曰: 一用先皇帝燕京所降诏敕从事,卿等度其勤力而迁授之。 **

现代文:皇上诏令说 :一律依照先皇帝在燕京颁布的圣旨行事,对于你们要根据各人的辛劳功绩提升官职。

古文:宗翰复奏曰: 先皇帝征辽之初,图宋协力夹攻,故许以燕地。

现代文:宗翰又禀奏说 :先皇帝最初征伐辽国的时候,企望宋国能同力夹攻,因此把燕的土地许给他们。

古文:宋人既盟之后,请加币以求山西诸镇,先皇帝辞其加币。

现代文:宋人订立盟约之后,提出增加钱财来换取山西各镇,先皇帝推辞不让增加钱财。

**古文:盟书曰: 无容匿逋逃,诱扰边民。 **

现代文:盟书上说 :不窝藏逃犯,引诱侵扰边境居民。

古文:今宋数路招纳叛亡,厚以恩赏。

现代文:现在宋国好几个区域招纳叛逃者,犒赏丰厚。

古文:累疏叛人姓名,索之童贯,尝期以月日,约以哲书,一无所至。

现代文:几次记录下叛逃人的姓名,向童贯索要,并曾经限定日期,写下誓约,但是一无所获。

古文:盟未期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

现代文:盟约不到一年,现在已经这样,要万世守约,难道能够指望吗?

**古文:且西鄙未宁,割付山西诸郡,则诸军失屯据之所,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姑置勿割。 **

现代文:而且西部边疆没有安宁,割让山西各郡,就使各军失去屯据的地方,若以后再有规划,可能难以持久,请陛下姑且保留这些地方,不要割让。

古文:上悉如所请。

现代文:皇上全都听从宗翰的请求。

古文:上以宗翰破辽,经略夏国奉表称藩,深嘉其功,以马十匹,使宗翰自择二匹,余赐群帅。

现代文:皇上因为宗翰打败辽军,促使夏国献表自称藩属,非常赞赏他的功绩,给了十匹马,让宗翰自己选两匹,其余赐给各个将帅。

古文:及斡鲁奏宋不遣岁币户口事,且将渝盟,不可不备。

现代文:后来斡鲁禀报宋国不送岁币户口的事,而且说要改盟约,不能不防备。

古文:太宗命宗翰取诸路户籍按籍索之。

现代文:太宗命令宗翰取来各路户籍,按籍索讨岁币。

古文:而阇母再奏宋败盟有状,宗翰、宗望俱请伐宋。

现代文:母再次上奏说宋人有毁坏盟约的行为,宗翰、宗望共同请求攻打宋国。

古文:于是,谙班勃极烈杲领都元帅,居京师,宗翰为左副元帅,自太原路代宋。

现代文:于是,谙班勃极烈杲兼任都元帅,住在京师,宗翰担任左副元帅,从太原路出兵进攻宋国。

古文:宗翰发自河阴,遂降朔州,克代州,围太原府。

现代文:宗翰从河阴出发,接着使朔州归降,攻克了代州,围困太原府。

古文:宋河东、陕西军四万救太原,败于汾河之北,杀万余人。

现代文:宋国河东、陕西的四万军队援救太原,在汾河的北边战败,被杀死了一万多人。

古文:宗望自河北趋汴,久不闻问,遂留银术可等围太原,宗翰率师而南。

现代文:宗望从河北赶往汴州,许久听不到消息,于是留下银术可等人围攻太原,宗翰率军南行。

古文:天会四年降定诸县及威胜军,下隆德府实潞州。

现代文:天会四年,宗翰平定招降了各县以及威胜军,攻下隆德府,即潞州。

古文:军至泽州,宋使至军中,始知割三镇讲和事。

现代文:军队到了泽州,宋国使臣来到军营中,宗翰才知道割三镇讲和的事。

古文:路允迪以宋割太原诏书来,太原人不受诏。

现代文:路允迪把宋国割让太原的诏书带来,太原人却不接受诏书。

古文:宗翰取文水及盂县,复留银术可围太原。

现代文:宗翰攻取文水和盂县,又把银术可留下围攻太原。

古文:宗翰乃还山西。

现代文:宗翰便返回山西。

古文:宋少帝诱萧仲恭贻书余睹,以兴复辽社稷以动之。

现代文:宋国的少帝诱使萧仲恭写信给余睹,用复兴辽国社稷的话打动他。

古文:萧仲恭献其书,诏复伐宋。

现代文:萧仲恭献出了书信,太祖下诏再次攻伐宋国。

古文:八月,宗翰发自西京。

现代文:八月,宗翰从西京出发。

古文:九月丙寅,宗翰克太原,执宋经略使张孝纯等。

现代文:九月三日,宗翰攻克太原,捉住宋国经略使张孝纯等人。

古文:鹘沙虎取平遥,降灵石、介休、孝义诸县。

现代文:鹘沙虎攻取平遥,收降了灵石、介休、孝义等各个县。

古文:十一月甲子,宗翰自太原趋汴,降威胜军,克隆德府,遂取泽州。

现代文:十一月三日,宗翰从太原赶往汴京战降了威胜军,攻克隆德府,于是占领泽州。

古文:撒刺荅等先已破天井关,进逼河阳,破宋兵万人,降其城。

现代文:撒剌答等人已经先攻破天井关,进逼河阳,打败宋兵上万人,收降了宋兵的城邑。

古文:宗翰攻怀州,克之。

现代文:宗翰进攻怀州,把城攻破。

古文:丁亥,渡河。

现代文:二十六日,大军渡过黄河。

古文:闰月,宗翰至汴,与宗望会兵。

现代文:闰十一月,宗翰到达汴州,与宗望军队会合。

古文:宋约画河为界,复请修好。

现代文:宋国约定划黄河为界,再次请求讲和修好。

古文:不克和。

现代文:讲和没有成功。

古文:丙辰,银术可等克汴州。

现代文:二十五日,银术可等人攻占汴州。

古文:辛酉,宋少帝诣军前,舍青城。

现代文:三十日,宋国的少帝来到军队中,舍弃了青城。

古文:十二月癸亥,少帝奏表降。

现代文:十二月二日,少帝呈上奏表投降。

古文:诏元帅府曰: 将帅士卒立功者,第其功之高下迁赏之。

现代文:太祖诏令元帅府道 :对于将帅士卒中立功的人,按他们的功劳高低给予提升奖赏。

**古文:其殒身行阵,没于王事者,厚恤其家,赐赠官爵务从优厚。 **

现代文:对于在战斗中牺牲、为王室大业而死的人,要厚厚地抚恤他们的家眷,封官赠爵务必从优从厚。

古文:使勖就军中劳赐宗翰、宗望,使皆执其手以劳之。

现代文:皇上派冒力到军中犒劳宗翰、宗望,让他握他们每个人的手以表示慰问。

古文:五年四月,以宋二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余人及珪璋、宝印、衮冕、车辂、祭器、大乐、灵台、图书,与大军北还。

现代文:天会五年四月,宗翰等人带着宋国两个君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多人,以及王圭璋、宝印、衮冕、车辆、祭器、乐器、灵台、图书等物品,与大军一起北还。

古文:七月,赐宗翰铁券,除反逆外,余皆不问,赐与甚厚。

现代文:七月,皇上把铁券赐给宗翰,除了反叛者之外,其他人都不予过问。

古文:宗翰奏河北、河东府镇州县请择前资官良能者任之,以安新民。

现代文:另外又给宗翰丰厚的奖赏。宗翰禀奏说河北、河东的府镇州县请求选择以前官吏中能干贤能的人加以任用,以安抚新近归附的民众。

古文:上遣耶律晖等从宗翰行。诏黄龙府路、南路、东京路于所部各选如耶律晖者遣之。

现代文:皇上派耶律晖等人跟宗翰一道去,并诏令黄龙府路、南路、东京路在部属中各选出像耶律晖这样的人派遣同去。

古文:宗翰遂趋洛阳。

现代文:宗翰赶赴洛阳。

古文:宋董植以兵至郑州,郑州人复叛。

现代文:宋国董植带兵到了郑州,郑州又叛变了。

古文:宗翰使诸将击董植军,复取郑州。

现代文:宗翰派各将攻击董植的军队,重又占领郑州。

古文:遂迁洛阳、襄阳、颍昌、汝、郑、均、房、唐、邓、陈、蔡之民于河北,而遣娄室平陕西州郡。

现代文:之后,宗翰把洛阳、襄阳、颍昌、汝、郑、均、房、唐、邓、陈、蔡等地的居民迁到河北,并派娄室平定陕西州郡。

古文:是时河东寇盗尚多,宗翰乃分留将士,夹河屯守,而还师山西。

现代文:这时河东的匪寇盗贼还很多,宗翰就分别留下将士,在河两岸驻守,自己回师山西。

**古文:昏德公致书 请立赵氏,奉职修贡,民心必喜,万世利也。 **

现代文:昏德公写信来说 :请把赵氏立为君长,让他奉守职位、治理贡献,民心必定欢喜,这是万世的利益。

古文:宗翰受其书而不答。

现代文:宗翰收到他的信却没有回复。

古文:康王遣王师正奉表,密以书招诱契彤、汉人。

现代文:康王派遣王师正奉领书表,秘密地写信诱降契丹人和汉人。

古文:获其书奏之。

现代文:这些信被收获来禀奏给太宗。

古文:太宗下诏伐康王。

现代文:太宗下诏讨伐康王。

古文:河北诸将欲罢陕西兵,并力南伐。

现代文:河北诸将想要停止攻打陕西,而合力南下征伐。

**古文:河东诸将不可,曰: 陕西与西夏为邻,事重体大,兵不可罢。 **

现代文:河东各将不同意,说: 陕西与西夏是近邻,关系重大,不能收兵。

古文:宗翰曰: 初与夏约夹攻宋人,而夏人弗应。

现代文:宗翰说 :当初与西夏国相约夹攻宋人,但西夏没有答应。

古文:而耶律大石在西北,交通西夏。

现代文:而耶律大石在西北,和西夏交往。

古文:吾舍陕西而会师河北,彼必谓我有急难。

现代文:我舍弃陕西而到河北会师,他们必定认为我有急难。

**古文:河北不足虞,宜先事陕西,略定五路,既弱西夏,然后取宋。 **

现代文:河北不值得担忧,就该先对付陕西,平定五路,削弱西夏,然后攻取宋国。

古文:宗翰盖有意于夏人也。议久不决,奏请于上,上曰: 康王构当穷其所往而追之。

现代文:宗翰大概有意向着夏人,商议了很久不能决断,奏请皇上,皇上说 :对于康王构,应找到他所在的地方而去追击。

古文:俟平宋,当立藩辅如张邦昌者。

现代文:等平定宋国,应立像张邦昌那样的人为藩辅。

**古文:陕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 **

现代文:陕右地区,也不能放置一旁而不攻取。

古文:于是娄室、蒲察帅师,绳果、婆卢火监战,平陕西。

现代文:于是娄室、蒲察统率军队,绳果、婆卢火监战,攻占陕西。

古文:银术可守太原,耶律余睹留西京。

现代文:银术可驻守太原,耶律余睹留守西京。

古文:宗翰会东军于黎阳津,遂会睿宗于濮。

现代文:宗翰在黎阳津与东军会合,接着在濮与睿宗会合。

古文:进兵至东平,宋知府权邦彦弃家宵遁,降其城,驻军东平东南五十里。

现代文:进兵到东平,宋朝的知府权邦彦弃家夜逃,宗翰收降东平城,在东平的东南方五十里处驻军。

古文:复取徐州。

现代文:又攻占徐州。

古文:先是,宋人运江、淮金币皆在徐州官库,尽得之,分给诸军。

现代文:在这之前,宋人从长江、淮河运来的金币都在徐州官库,这时,被宗翰全部获得,分给了各军。

古文:袭庆府来降。

现代文:袭庆府前来归降。

古文:宋知济南府刘豫以城降于挞懒。

现代文:宋朝知济南府刘豫献出城池向挞懒投降。

古文:乃遣拔离速、乌林荅泰欲、马五袭康王于扬州,未至百五十里,马五以五百骑先驰至扬州城下。

现代文:宗翰派拔离速、乌林答泰欲、马五到扬州袭击康王,没走出一百五十里地,马五就带领五百骑兵先到了扬州城下。

古文:康王闻兵来,已于前一夕渡江矣。

现代文:康王闻听军兵来了,已经在头天渡江。

古文:于是,康王以书请存赵氏社稷。

现代文:这时,康王写信请求保存赵氏社稷。

古文:先是,康王尝致书元帅府,称 大宋皇帝构致书大金元帅帐前 ,至是乃贬去大号,自称 宋康王赵构谨致书元帅閤下 。

现代文:在此以前,康王曾写信给元帅府,称 大宋皇帝构致书元帅帐前 ,而这时则降下大号,自称 宋康王构谨致书元帅阁下 。

古文:其四月、七月两书皆然。

现代文:他在四月、七月写的两封信也都是这样。

古文:元帅府答其书,招之使降。

现代文:元帅府答复了他的信,招他归降。

古文:于是,挞懒、宗弼、拔离速、马五等分道南伐。

现代文:此时,挞懒、宗弼、拔离速、马五等人分路南伐。

古文:宗弼之军渡江取建康,入于杭州。康王入海,阿里、蒲卢浑等自明州行海三百里,追之弗及。

现代文:宗弼的军队渡江攻建康,进入杭州,康王乘船入海,阿里、蒲卢浑等人从明州向海中行了三百里,没有追上康王。

古文:宗弼乃还。

现代文:宗弼于是回军。

古文:其后宗翰欲用徐文策伐江南,睿宗、宗弼议不合,乃止。

现代文:之后,宗翰想任用徐文谋划征伐江南,睿宗、宗弼商议的意见不相投合,于是作罢。

古文:语在《刘豫传》。

现代文:这些话记载在《刘豫传》中。

古文:归德叛,都统大糺里平之。

现代文:归德叛乱,都统大礣里前去将它平息。

古文:初,太宗以斜也为谙班勃极烈,天会八年,斜也薨,久虚此位。

现代文:起初,太宗封斜也为谙班勃极烈,天会八年,斜也去世,这个职位长时间以来一直空着。

古文:而熙宗宗峻子,太祖嫡孙,宗干等不以言太宗,而太宗亦无立熙宗意。

现代文:熙宗是宗峻的儿子,也是太祖的嫡孙,宗干等人不向太宗提议,而太宗也没有立熙宗的意思。

古文:宗翰朝京师,谓宗干曰: 储嗣虚位颇久,合刺先帝嫡孙,当立,不早定之,恐授非其人。

现代文:宗翰朝进京师,对宗干说: 储嗣的位子空虚了很久,合剌是先帝的嫡孙,应当立他,如果不早定下来,恐怕会授位给不应得到的人。

**古文:宗翰日夜未尝忘此。 **

现代文:宗翰日夜不曾忘了这件事。

古文:遂与宋干、希尹定议,入言于太宗,请之再三。

现代文:于是他与宗干、希尹计议确定,入朝向太宗说了,再三请求恩准。

古文:太宗以宗翰等皆大臣,义不可夺,乃从之,遂立熙宗为谙班勃极烈。

现代文:太宗由于宗翰等人都是重臣,道义上不能强夺,于是听从,就立熙宗为谙班勃极烈。

古文:于是,宗翰为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

现代文:由此,宗翰成为国论右勃极烈,兼做都元帅。

古文:越千里以袭辽主,诸将皆有畏顾之心,而请期不已。

现代文:熙宗即位后,任命宗翰为太保、尚书令,管三省事,并封他为晋国王。他上书乞求辞官,熙宗不准许。

古文:观其欲置江、淮,专事陕服,当时无有能识其意者。

现代文:天会十四年,宗翰逝世,终年五十八岁。他被追封为周宋国王。

古文:甫释干戈,敛衽归朝,以定熙宗之位,精诚之发,孰可掩哉。

现代文:正隆二年,按惯例他被封为金源郡王。大定年间,改赠为秦王,谥号 桓忠 ,纎祭于太祖庙廷。

古文:宗望本名斡鲁补,又作斡离不,太祖第二子也。

现代文:宗望,原名斡鲁补,又叫斡离不,是太祖的第二个儿子。

古文:每从太祖征伐,常在左右。

现代文:常常随太祖征伐,跟从在左右。

古文:都统杲已克中京,宗翰在北安州,获辽护卫习泥烈,知辽主在鸳鸯泺,宗翰请袭之。

现代文:都统杲攻克了中京,宗翰在北安州,抓获辽国护卫习泥烈,得知辽主在鸳鸯泺,宗翰请求奉命去攻袭。

古文:杲出青岭,辽兵三百余掠降人家赀。

现代文:杲离开青岭,有三百多辽兵掳掠投降者的家中资产。

**古文:宗望曰: 若生致此辈,可审得辽主所在虚实。 **

现代文:宗望说 :若我抓到这些人,就可以审问出辽主所在地的情况。

古文:遂与宗弼率百骑进。

现代文:于是他与宗弼率上百骑兵进发。

古文:骑多罢乏,独与马和尚逐越卢、孛古、野里斯等,留一骑趣后军,即驰击败之,生擒五人。

现代文:骑兵大多疲乏,他独自与马和尚追赶越卢、孛古、野里斯等人,留下一个骑兵去催促后面的军队,于是他们奔驰而来击败敌军,活捉五人。

古文:因审辽主尚在鸳鸯泺未去无疑也。于是进兵。

现代文:从而审问出辽主还在鸳鸯泺没走,确实无疑,于是才进兵。

古文:宗翰倍道兼行,追辽主于五院司,不及。

现代文:宗翰日夜不停加速行进,追赶辽主直到五院司,没有追上。

古文:娄室等追之至白水泺,辽主走阴山。

现代文:娄室等人追到白水泺,辽主逃往阴山。

古文:辽秦晋国王捏里自立于燕京。

现代文:辽国的秦晋国王捏里自己在燕京立位。

古文:新降州部,人心不固,杲使宗望请太祖临军。

现代文:新近归降的州部,人心不稳固,杲派宗望去请太祖亲临军队。

古文:宗望至京师,百官入贺。

现代文:宗望来到京师,百官入朝恭贺。

**古文:上曰: 宗望与十余骑经涉兵寇数千里,可嘉也。 **

现代文:皇上说 :宗望与千余名骑兵跋涉数千里追杀敌寇,应该嘉奖。

**古文:上宴群臣,欢甚,宗望奏曰: 今云中新定,诸路辽兵尚数万,辽主尚在阴山、天德之间,而捏里自立于燕京,新降之民,其心未固,是以诸将望陛下幸军中也。 **

现代文:皇上宴请群臣,十分欢快。宗望启奏说: 现在云中刚刚平定,各路辽兵还有数万人,辽主还在阴山、天德之间,而捏里却在燕京自立帝号,新归降的民众,人心不稳固,因此诸将期望陛下驾临军中。

古文:上曰: 悬军远伐,授以成算,岂能尽合机事。

现代文:皇上说 :朕挂念军队远征,把已定计划交给你们,又怎么能全部符合战时机遇。

**古文:朕以六月朔启行。 **

现代文:朕在六月初启程。

古文:既次大泺西南,果使希尹奏请徙西南招讨司诸部于内地。

现代文:等到了大泺西南地方,杲派希尹奏请把西南招讨司的各部族迁徙到内地。

**古文:上顾谓群臣曰: 徙诸部人当出何路? **

现代文:皇上转向群臣问道 :迁徙各部应走哪条路?

古文:宗望对曰: 中京残弊,刍粮不给,由上京为宜。

现代文:宗望回答说: 中京残败,粮食供应不上,从上京走为好。

古文:然新降之人,遽尔骚动,未降者必皆疑惧。

现代文:然而,新归降的人突然骚动起来,还没归降的人必定都会疑惑恐惧。

**古文:劳师害人,所失多矣。 **

现代文:劳动军队而又对人有害,损失太多。

古文:上京谓临潢府也。

现代文:上京也就是临潢府。

古文:上乃下其议,命军帅度宜行之。

现代文:皇上于是把宗望的建议传达下去,命令军帅思量在适宜的时候行动。

古文:上闻辽主在大鱼泺,自将精兵万人袭之。

现代文:君王闻知辽主在大鱼泺,亲自率精兵一万人去袭击。

古文:蒲家奴、宗望率兵四千为前锋,昼夜兼行,马多乏,追及辽主于石辇驿,军士至者才千人,辽军余二万五千。

现代文:蒲家奴、宗望率四千军兵做前锋,昼夜兼行,马匹大多疲乏,在石辇驿追上辽主时,军兵才到了一千人,辽军则还有二万五千人。

古文:方治营垒,蒲家奴与诸将议。

现代文:正修筑营垒,蒲家奴与诸将商议计策。

**古文:余睹曰: 我军未集,人马疲剧,未可战。 **

现代文:余睹说: 我军还未齐集,人马十分困乏,不能作战。

**古文:宗望曰: 今追及辽主而不亟战,日入而遁,则无及。 **

现代文:宗望说 :现在追上了辽主却不及时出击,等太阳落山后他逃掉,就来不及了。

古文:遂战,短兵接,辽兵围之数重,士皆殊死战。

现代文:于是出战,短兵相接,辽兵把他们包围了好几层,士兵都殊死作战。

古文:辽主谓宗望兵少必败,遂与嫔御皆自高阜下平地观战。

现代文:辽主以为宗望兵少必定失败,就与妃嫔们都从高处的土山下到平地来观战。

古文:余睹示诸将曰: 此辽主麾盖也。

现代文:余睹指示给诸将看,说: 这是辽主的旗帜华盖。

**古文:若萃而薄之,可以得志。 **

现代文:如果聚集起来冲过去,就可以达到目的。

古文:骑兵驰赴之,辽主望见大惊,即遁去,辽兵遂溃。

现代文:骑兵飞驰过去,辽主望见大惊,随即逃走,辽兵跟着溃败。

古文:宗望等还。

现代文:宗望等人回兵。

**古文:上曰: 辽主去不远,亟追之。 **

现代文:皇上说: 辽主逃得不远,赶快追击。

古文:宗望以骑兵千余追之,蒲家奴为后继。

现代文:宗望带一千多骑兵追击,蒲家奴相继其后。

古文:太祖已定燕京,斡鲁为都统,宗望副之,袭辽主于阴山、青冢之间。

现代文:太祖已经平定燕京,斡鲁任都统,宗望任副都统,在阴山、青冢之间攻袭辽主。

古文:宗望、娄室、银术可以三千军分路袭之。

现代文:宗望、娄室、银术可带领三千军兵分路进攻。

古文:将至青冢,遇泥泞,众不能进。

现代文:快到青冢时,遇到泥泞道路,众军兵不能前进。

古文:宗望与当海四骑以绳系辽都统林牙大石,使为乡导,直至辽主营。

现代文:宗望与当海的四个骑兵用绳索捆住辽国都统林牙大石,让他做向导,一直来到辽主的营盘。

古文:时辽主往应州,其嫔御诸女见敌兵奄至惊骇欲奔,命骑下执之。

现代文:当时辽主到应州去了,他的各个妃殡一见敌兵将至,都惊恐得要跑,宗望命手下把她们抓住。

古文:有顷,后军至。

现代文:不久,后面的军队到达。

古文:辽太叔胡卢瓦妃,国王捏里次妃,辽汉夫人,并其子秦王、许王,女骨欲、余里衍、斡里衍、大奥野、次奥野、赵王妃斡里衍,招讨迪六,详稳六斤,节度使孛迭、赤狗儿皆降。

现代文:辽国的太叔胡卢瓦的妃子,国王捏里的次妃,辽国的汉夫人,以及他们的儿子秦王、许王,女骨欲、余里衍、斡里衍、大奥野、次奥野,赵王妃斡里衍,招讨迪六,详稳六斤,节度使孛迭、赤狗儿等等这些人,全部投降。

古文:得车万余乘,惟梁王雅里及其长女乘军乱亡去。娄室、银术可获其左右舆帐。

现代文:缴获车辆一万多乘。只有梁王雅里和他的长女趁军中混乱时逃走,娄室、银术可获得他的左右车帐。

古文:进至扫里门,为书以招辽主。

现代文:军队行进到扫里门,宗望写信招降辽主。

古文:辽主自金城来,知其族属皆见俘,率兵五千余决战。

现代文:辽主从金城回来,得知他的族人、部属都被俘虏,率五千多军兵前来决战。

古文:宗望以千兵击败之。

现代文:宗望用一千兵士击败了他。

古文:辽主相去百步,遁去。

现代文:辽主在相距一百步的地方,逃跑了。

古文:获其子赵王习泥烈及传国玺。

现代文:宗望擒获了辽主的儿子赵王习泥烈从及传国王玺。

古文:追二十余里,尽得其从马,而照里、特末、胡巴鲁、背荅别获牧马万四千匹、车八千乘。

现代文:追赶了二十多里路,全部得到了跟从他的马匹,而照里、特末、胡巴鲁、背答另外获得了牧马一万四千匹,车子八千辆。

**古文:及献传国玺于行在,太祖曰: 此群臣之功也。 **

现代文:把传国玺献到皇上所在的地方,太祖说: 这是群臣的功劳。

古文:遂置玺于怀中,东面恭谢天地,乃大录诸帅功,加赏焉。

现代文:于是把玉玺揣在怀中,面向东方恭敬地拜谢天地,于是认真记录各个将帅的功绩,给予封赏。

古文:辽主乃使谋卢瓦持兔钮金印请降。

现代文:辽主于是派谋卢瓦拿着兔钮金印来请求投降。

古文:宗望受之,视其文,乃 元帅燕国王之印 也。

现代文:宗望接受金印,看上面的文字,乃是 元帅燕国王之印 。

古文:宗望复以书招之,谕以石晋北迁事。

现代文:宗望又写信招他来,把石晋北迁的事告诉他。

古文:遂使使谕夏国,示以和好,所以沮疑其救辽之心也。

现代文:随后派使臣去告诉夏国,表示和好,由此打消他们援救辽国的犹豫心情。

古文:宗望趋天德,辽耶律慎思降。

现代文:宗望来到天德,辽国的耶律慎思投降。

古文:及候人吴十回,皆言夏国迎护辽主度大河矣。

现代文:等到候人吴十回来时,都说夏国人迎接并护送辽主渡过大河了。

古文:宗望乃传檄夏国曰: 果欲附我,当如前谕,执送辽主。

现代文:宗望就传递檄文给夏国说 :如果真的想归附我们,就应当按先前的告谕,把辽主押送来。

**古文:若犹疑贰,恐有后悔。 **

现代文:假若犹疑背反,恐怕你们会后悔。

古文:及辽秦王等以俘见太祖,太祖嘉宗望功,以辽蜀国公主余里衍赐之。

现代文:到辽国的秦王等人被俘获来见太祖时,太祖嘉奖宗望的功劳,把辽国的蜀国公主余里衍赏赐给他为妻。

古文:阇母与张觉战,大败于兔耳山。

现代文:母与张觉作战,在兔耳山大败。

古文:上使宗望问状,就以阇母军讨张觉,降濒海郡县。

现代文:皇上派宗望探问军情,就带母的军队讨伐张觉,使濒海各郡县投降。

古文:遂与觉战于南京城东。

现代文:宗望于是和张觉在南京城东交战。

古文:觉败,宵遁奔宋,语在《觉传》。

现代文:张觉战败,夜间逃奔宋国,这段事记载在《张觉传》中。

古文:城中人执觉父及其二子来献,宗望杀之。

现代文:城里的人抓住张觉的父亲和他的两个儿子前来进献,宗望把他们杀掉了。

古文:使以诏书宣谕城中张敦固等出降。使使与敦固俱入城收兵仗。

现代文:他让人把诏书宣读给城中的张敦固等人,使他们出城投降,又派使者与张敦固一同入城收缴兵器。

古文:城中人杀使者,立敦固为都统,劫府库,掠居民,乘城拒守。

现代文:城中的人杀死使者,把张敦固立为都统,洗劫府库,抢掠居民,据城防守。

古文:太宗赏破张觉功及有功将士各有差。

现代文:太宗奖赏宗望战败张觉的功绩以及有功的将士,奖励各有不同。

古文:初,张觉奔宋,入于燕京,宗望责宋人纳叛人,且征军粮。

现代文:起初,张觉逃奔宋国,进入燕京,宗望责备宋人收纳反叛之人,并征收军粮。

古文:久不闻问,宗望欲移书督之,请空名宣头千道,增信牌,安抚新降之民。

现代文:许久听不到消息,宗望要写信去催促,请求赐给一千道空名宣头,增发信牌,安抚新降附的民众。

古文:诏以 新附长吏职员仍旧。

现代文:皇上下诏 :新归附的长吏职员照旧。

古文:已命诸路转输军粮,勿督于宋。

现代文:已命诸路转运军粮,勿督促宋国。

古文:给银牌十、空名宣头五十道。

现代文:发给银牌十块、空名宣头五十道。

**古文:及迁、润、来、隰四州人徙于渖州者,俟毕农各复其业。 **

现代文:至于迁、润、来、隰四州迁徙到沈州的人,等农事完毕恢复其各自原来职业。

古文:乃诏咸州输粟宗望军。

现代文:又诏令咸州给宗望的军队输送粟米。

古文:张敦固以兵八千分四队出战,大败。

现代文:张敦固派出八千军兵分四队出战,大败。

**古文:宗望再三开谕,敦固等曰: 屡尝拒战,不敢遽降。 **

现代文:宗望再三传达谕令,张敦固等人说 :曾经屡次抵抗,不敢就来投降。

古文:宗望许其望阙遥拜。

现代文:宗望准许他们对阙门遥遥叩拜。

古文:敦固乃开其一门。

现代文:张敦固就打开一扇城门。

古文:宗望使阇母奏其事,乃下诏赦南京官民,大小罪皆释之,官职如旧。

现代文:宗望让母上奏这件事,皇上于是下诏赦免南京官民,不论罪责大小全部开释,官员的官职依旧。

古文:别敕有司轻徭赋、劝稼穑,疆场之事,一决于宗望。

现代文:另外下令有关部门减轻徭役赋税、勉励耕种,边疆的事情,一律由宗望决定。

古文:又曰: 议索张觉及逋亡户口于宋。

现代文:皇上又说 :商议要向宋国索要张觉以及逃亡的户口。

古文:闻此岁不登,若如旧征敛,恐民匮乏,度其粮数赋之。

现代文:听说近年粮食不丰收,如果依照过去的标准征敛,恐怕民力匮乏,应算计粮食数量来征收赋税。

古文:射粮军愿为民者,使复田里。

现代文:射粮军中若有愿意做平民的人,让他们恢复农家身份。

**古文:小大之事关白军帅,无得专达朝廷。 **

现代文:大小事情要对军帅讲明,不要擅自上传到朝廷。

**古文:诏宗望曰: 选勋贤及有民望者为南京留守,及诸阙员,仍具姓名官阶以闻。 **

现代文:皇上下诏书给宗望道 :选择有功劳、贤能且有民众声望的人担任南京留守和各个空缺官职,要写清姓名官阶报上来。

古文:是时,迁、润、来、隰四州之民保山砦者甚众,宗望乙选良吏招抚。上从之。

现代文:这时,迁、润、来、隰四个州的居民围山护寨的人很多,宗望请求挑选良吏去招抚,皇上应允了。

古文:上召宗望赴阙,而阇母克南京,兵执伪都统张敦固杀之,南京平。

现代文:皇上把宗望召进宫。母攻克南京,兵士抓来伪都统张敦固,并杀了他,南京平定。

古文:赴京师。

现代文:母赶奔京师。

古文:于是,宗翰请无割山西地与宋,斡鲁亦言之。

现代文:这时,宗翰请求不要把山西地盘割让给宋国,斡鲁也这样讲。

古文:阇母论奏宋渝盟有验,不可不备。

现代文:母上奏评论说宋国有违背盟约的先例,不能不防备。

**古文:及宗望还军,上曰: 征岁币于宋,以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分赐尔军及六部东京诸军。 **

现代文:等宗望军队回师,皇上说: 向宋国征收岁币,把二十万两白银、三十万匹绢分赐给你的军队以及六部的东京各军。

古文:宗望至军,宋兵三千自海道来,破九寨,杀马城县戍将节度使度卢斡,取其银牌兵仗及马而去。

现代文:宗望到了军中,有三千宋兵从海路上来,攻破九座营寨,杀死马城县守将节度使度卢斡,夺取了他的银牌、兵器以及战马后离去。

古文:宗望索户口,宋人弗言,且闻童贯、郭药师治军燕山。

现代文:宗望索要户口,宋人不给,而且听说童贯、郭药师在燕山操练军队。

**古文:宗望奏请伐宋曰: 苟不先之,恐为后患。 **

现代文:宗望奏请皇上要攻伐宋国,说道: 假如不先平定宋国,恐怕将成为后患。

古文:宗翰亦以为方。

现代文:宗翰也这么说。

古文:故伐宋之策,宗望实启之。

现代文:因此攻伐宋国的策略,其实由宗望开始。

古文:宗望为南京路都统,阇母副之,自燕山路伐宋。

现代文:宗望任南京路都统,母为副都统,从燕山路去攻打宋国。

**古文:宗望奏曰: 阇母于臣为叔父,请以阇母为都统,臣监战事。 **

现代文:宗望禀奏道 :母对我来说是叔父,请陛下任命母为都统,让臣监战。

古文:上从之。以宗望监阇母、刘彦宗两军战事。

现代文:皇上应允,让宗望监督母、刘彦宗两支军队的战况。

古文:宗望至三河,破郭药师兵四万五千于白河,蒲苋败宋兵三千于古北口,郭药师降。

现代文:宗望来到三河,在白河战败郭药师的四万五千军兵,蒲苋在古北口打败三千宋兵,郭药师投降。

古文:遂取燕山府,尽收其军实,马万匹、甲胄五万、兵七万,州县悉平。

现代文:接着攻取燕山府,全部收缴敌军兵械,以及战马上万匹、铠甲五万副、兵卒七万人,各个州县都被平定。

古文:宋中山戍将王彦、刘璧率兵二千来降。

现代文:宋朝的中山守将王彦、刘璧率二千军兵来归降。

古文:蒲察、绳果以三百骑遇中山三万人于厄隘之地,力战,死之。

现代文:蒲察、绳果带着三百个骑兵在狭窄险要的地方与中山的三万人相遇,奋力搏斗,结果战死。

古文:术烈速、活里改军继至,杀二万余人。

现代文:术烈速、活里改的军队相继赶到,杀死二万多敌兵。

古文:宗望破宋真定兵五千人,遂克信德府,次邯郸。

现代文:宗望打败宋国真定的军兵五千人,于是攻克信德府,驻扎在邯郸。

古文:宋李邺请修旧好。

现代文:宋朝的李邺请求重修旧好。

古文:宗望留军中不遣。

现代文:宗望留在军中不派人去回复此事。

古文:自郭药师降,益知宋之虚实。

现代文:自从郭药师投降以后,我军更加知道宋国的情况虚实。

古文:宗望请以为燕京留守。

现代文:宗望请求让郭药师担任燕京留守。

古文:及董才降,益知宋之地里。

现代文:到董才投降之后,我军更加了解宋国的地理状况。

古文:宗望请任以军事。

现代文:宗望请求让董才执管军中事务。

古文:太宗俱赐姓完颜氏,皆给以金牌。

现代文:太宗赏赐他们都姓完颜氏,并把金牌交付给他们。

古文:四年正月己巳,诸军渡河,取滑州。

现代文:天会四年正月三日,各路军队渡过黄河,攻取滑州。

古文:使吴孝民入汴,以诏书问纳平州张觉事,令执送童贯、谭积、詹度,以黄河为界,纳质奉贡。

现代文:宗望派吴孝民进入汴州,拿诏书询问收纳平州张觉的事情,命令他们把童贯、谭稹、詹度押送过来,以黄河为界限,留下人质交纳贡奉。

古文:癸酉,诸军围汴。

现代文:七日,各路军队围攻汴州。

古文:宋少帝请为伯侄国,效质纳地,增岁币请和。

现代文:宋朝少帝请求做伯侄国,献出人质,割让土地,增交岁币,请求讲和。

古文:遂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书用伯侄礼,以康王构、太宰张邦昌为质。

现代文:于是宋朝割让了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写信使用伯侄礼节,把康王赵构、太宰张邦昌作为人质。

古文:沈晦以哲书、三镇地图至军中,发币割地一依定约,语在宋事中。

现代文:沈晦带着誓约文书、三镇地图来到军中,交纳岁币、割让土地都依照订立的盟约去做,这些记载在关于宋国的篇章中。

古文:二月丁酉朔,与宋平,退军孟阳。

现代文:二月初一,与宋朝讲和,撤退到孟阳。

古文:是夜,姚平仲兵四十万来袭。

现代文:当天夜晚,姚平仲的四十万军兵前来偷袭。

古文:候骑觉之,分遣诸将迎击,大破平仲军,复进攻汴城,问举兵之状。

现代文:侦察的骑兵发觉,宗望分派诸将迎击,大败姚仲平的军队,再次进攻汴州城,质问他们起兵的罪状。

**古文:少帝大恐,使宇文虚中来辨曰: 初不知其事,且将加罪其人。 **

现代文:少帝十分恐慌,派宇文虚中前来申辩说: 当初不知道这事,而且现在就要治他的罪。

古文:宗望辍弗攻,改肃王枢为质,康王构遣归。

现代文:宗望停下不再进攻,改把肃王赵枢当作人质,把康王赵构放回去。

古文:师还,河北两镇不下,遂分兵讨之。

现代文:军队返回时,河北两镇攻不下来,宗望于是分派军队去征讨。

古文:宗望罢常胜军,给还燕人田业,命将士分屯安肃、雄、霸、广信之境。

现代文:宗望撤消了常胜军,还给燕人田中产业,命将士分别屯驻在安肃、雄、霸、广信等州境内。

古文:宗望还山西。

现代文:宗望回到山西。

古文:未几。为右副元帅,有功将士迁赏有差。

现代文:不久,他担任了右副元帅,有功的将士分别受到不同的提升奖赏。

古文:顷之,宋少帝以书诱余睹,肃仲恭献其书,诏复伐宋。

现代文:过了没多长时间,宋朝的少帝写信劝诱余睹,萧仲恭把这封信献出来,太宗诏令再次征伐宋朝。

古文:八月,宗望会诸将,发自保州。

现代文:八月,宗望会集各将领,从保州出发。

古文:耶律铎破敌兵三万于雄州,杀万余人。

现代文:耶律铎在雄州打败三万敌兵,杀死一万多人。

古文:那野败宋军七千于中山。

现代文:那野在中山打败七千宋军。

古文:高六、董才破宋兵三千于广信。

现代文:高六、董才在广信战败三千宋兵。

古文:宋种师闵军四万人驻井陉,宗望大破之,遂取天威军。

现代文:宋朝种师闵的军队四万人驻守井陉,宗望把他们杀得大败,夺取了天威军。

古文:东还,遂克真定,杀知府李邈,得户三万,降五县。

现代文:东向回师,又攻克真定,杀掉知府李邈,得到户口三万,收降了五个县。

古文:遂自真定趋汴。

现代文:随后从真定赶赴汴州。

古文:十一月戊辰,宗望至河上,降魏县。

现代文:十一月七日,宗望到达黄河边上,降伏魏县。

古文:诸军渡河,留诸将分出大名之境。

现代文:各路军队渡河,留下诸将分别从大名地区出发。

古文:降临河县,至大名县,德清军、开德府,皆克之。

现代文:收降临河县后,行至大名县,德清军、开德府都被攻克。

古文:阿里刮以骑兵三千先趋汴,破宋军六千于路。

现代文:阿里刮带领三千骑兵先赶奔汴州,在路上打败宋军六千人。

古文:取胙城,抵汴城下,覆宋兵千人,擒数将。

现代文:夺下胙城,抵达汴州城下,消灭上千宋兵,活捉了数员宋将。

古文:宗望至汴,分遣诸将遏宋援兵,奔睹、那野、赛刺、台实连破宋援兵。

现代文:宗望赶到汴州,分派诸将阻挡宋朝的援兵,奔睹、那野、赛剌、台实接连战败宋国援兵。

古文:闰月壬辰朔,宋兵一万出自汴城来战。

现代文:闰十一月一日,宋兵一万人从汴城中出来作战。

古文:宗望选劲勇五千,使当海、忽鲁、雏鹘失击败之。

现代文:宗望选出强劲勇士五千人,派当海、忽鲁、雏鹘失击败了宋兵。

古文:癸巳,宗翰自太原会军于汴。

现代文:二日,宗翰从太原到汴州会集军队。

古文:丙辰,克汴州。

现代文:二十五日,攻占汴州。

古文:辛酉,宋少帝诣军前。

现代文:三十日,宋少帝来到军前。

古文:十二月癸亥,宋帝奉表降。

现代文:十二月二日,少帝上表奏请投降。

古文:上使勖就军中劳赐宗翰、宗望,使皆执其手以劳之。

现代文:皇上派勖到军中犒赏宗翰、宗望,让勖握他们的手以表示慰劳。

古文:五年四月,以宋二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余人,及珪璋、宝印、衮冕、车辂、祭器、大乐、灵台、图书,与大军北还。

现代文:天会五年四月,宗望等人带着宋朝的两个君主及其宗族四百七十多人,以及皀璋、宝印、衮冕、车辆、祭器、大乐、灵台、图书,与大军北还。

古文:宗望乃分诸将镇守河北。

现代文:宗望分派诸将镇守河北。

古文:董才降广信军及旁近县镇。

现代文:董才收降了广信军以及附近的县镇。

古文:宗望乃西上凉陉。

现代文:宗望于是往西到凉陉去。

古文:诏宗望曰: 自河之北,今既分画,重念其民见城邑有被残者,遂阻命坚守,其申谕招辑安全之。

现代文:皇上诏令宗望道 :自黄河以北,现在已经划开,深念有的百姓因为见城池被摧残才抗拒命令进行坚守,传下指令要招集他们给予安抚保全。

古文:傥坚执不移,自当致讨。

现代文:倘若坚持不改,自然就要进行征讨。

**古文:若诸军敢利于俘掠,辄肆毁荡者,当底于罚。 **

现代文:如果各军中有人敢于俘虏掠夺获取私利,肆意毁坏,应当受到惩罚。

古文:是月,宗望薨。

现代文:当月,宗望逝世。

古文:天会十三年,封魏王。

现代文:天会十三年,他被封为魏王。

古文:皇统三年,进许国王,又徙封晋国王。

现代文:皇统三年,他被进封为许国王,又改封为晋国王。

古文:天德二年,赠太师,加辽燕国王,配享太宗庙廷。

现代文:天德二年,受赠为太师,加封为辽燕国王,纎祭于太宗庙廷。

古文:正隆二年,例降封。

现代文:正隆二年,被依例降低封号。

古文:大定三年,改封宋王,谥桓肃。

现代文:大定三年,改封为宋王,谥号 桓肃 。

古文:子齐、京、文。

现代文:宗望的儿子是齐、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