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古文:◎太宗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本讳吴乞买,世祖第四子,母曰翼简皇后拏懒氏,太祖母弟也。辽太康元年乙卯岁生。

现代文: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名叫晟,本名叫吴乞买,是金世祖的第四个儿子,他的母亲是翼简皇后拿懒氏,他是太祖阿骨打的同母胞弟,辽太康元年出生。

古文:初为穆宗养子。

现代文:当初他曾是穆宗的养子。

古文:收国元年十月,命为谙班勃极烈。

现代文:收国元年七月,他被任命为谙班勃极烈。

古文:太祖征伐,常居守。

现代文:太祖出征攻伐,常让他留守。

古文:天辅五年,赐诏曰: 汝惟朕之母弟,义均一体,是用汝贰我国政。

现代文:天辅五年,太祖下诏书说 :你是我一母同胞的弟弟,思想行为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任用你辅助我管理国家政事。

古文:凡军事违者,阅实其罪,从宜处之。

现代文:凡军中有违法犯纪者,查阅核实他的罪证,按合适的办法处置他。

**古文:其余事无大小,一依本朝旧制。 **

现代文:其余的事无论大小,一律依照本朝旧制办理。

古文:天辅七年六月,太祖次鸳鸯泺,有疾。

现代文:天辅七年六月,太祖在鸳鸯泊停留,生了病。

古文:至斡独山驿,召赴行在。诏曰: 今辽主尽丧其师,奔于夏国。

现代文:到斡独山驿站,召见前往留守的人,向太宗下诏说: 现在辽主完全丧失了他的军队,已经逃奔夏国。

古文:辽官特列、遥设等劫其子雅里而立之,已留宗翰等措画。

现代文:辽国官吏特列、遥设等人劫持他的儿子雅里并立他为王,已经留下宗翰等人筹划这件事。

古文:朕亲巡已久,功亦大就,所获州部,政须绥抚,是用还都。

现代文:我亲自出来巡抚已很长时间了,功名已成就了,所获取的州部,政事需要安抚,所以我要回都城去。

**古文:八月中旬,可至春州,汝率内戚迎我,若至豹子崖尤善。 **

现代文:八月中旬的时候,可以到春州,你率领内戚迎我,如果能迎到豹子崖更好。

古文:八月乙未,会于浑河北。

现代文:这年八月十五日,太祖与太宗在浑河北会合。

古文:戊申,太祖崩。

现代文:二十八日,太祖驾崩。

古文:九月乙卯,葬太祖于宫城西。

现代文:九月五日,在皇宫城西侧安葬了太祖。

古文:国论勃极烈杲、郓王昂、宗峻、宗干率宗亲百宫请正帝位,不许,固请,亦不许。

现代文:国论勃极烈杲、郓王昂、宗峻、宗干率领宗亲百官请求匡正帝位,太宗不答应,杲等人坚持请求,仍然不答应。

古文:宗干率诸弟以赭袍被体,置玺怀中。

现代文:宗干率领诸兄弟将赤褐色袍子给他披在身上,把玉玺揣在他怀中。

古文:丙辰,即皇帝位。

现代文:六日,太宗即皇帝位。

古文:己未,告祀天地。

现代文:九日,祭告天地。

古文:丙寅,大赦中外。

现代文:十六日,大赦中外囚犯。

古文:改天辅七年为天会元年。

现代文:并改天辅七年为天会元年。

古文:癸酉,发春州粟,赈降人之徙于上京者。

现代文:二十三日,开春州仓放粮,赈济迁到上京的民众。

古文:戊寅,诏诸猛安赋米,给户口在内地匮乏者。

现代文:二十八日,下令各猛安大户交纳粮米为税,发给户口在内地的贫困者。

古文:南路军帅阇母,败张觉于楼峰口。

现代文:这年,南路军统帅母,在楼峰口打败张觉军。

**古文:十月壬辰,诏以空名宣头百道给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宗翰,曰: 今寄尔以方面,如当迁授必待奏请,恐致稽滞,其以便宜从事。 **

现代文:十月十一日,太宗诏令拿空名宣头百道给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宗翰,说 :今天寄托给你这些地方,如果该迁移或授给他人一定要等到奏请准许之后,恐怕招致他们停留日久,你们按自己的主意方便行事。

古文:己亥,上京庆元寺僧献佛骨,却之。

现代文:十八日,上京庆元寺的僧人向太宗敬献佛骨,太宗推却收授。

古文:阇母及张觉战于兔耳山,阇母败绩。

现代文:母和张觉又在兔耳山交战,母战败了。

古文:十一月壬子,命宗望问阇母罪,以其兵讨张觉。

现代文:十一月三日,太宗命令宗望向母问罪,并率领母的军队去讨伐张觉。

古文:壬戌,复以空名宣头及银牌给上京路军帅实古乃、婆卢火等。

现代文:十三日,太宗又以空名宣头及银牌授予上京路军统帅实古乃、婆卢火等。

古文:癸亥,宗望以阇母军发广宁,下濒海诸郡县。

现代文:十四日,宗望率母的军队从广宁出发,向濒海诸郡县行进。

古文:诏谕南京,割武、朔二州入于宋。

现代文:太宗诏谕南京,把武、朔二州割给了宋朝。

古文:娄室破朔州西山,擒其帅赵公直。

现代文:娄室攻取朔州西山,擒拿了西山守军统帅赵公直。

古文:勃堇斡鲁别及勃剌速破走乙室白答于归化。

现代文:勃堇斡鲁别及勃剌速在归化打败了乙室白答,乙室白答逃跑了。

古文:己巳,徙迁、润、来、显四州之民于渖州。

现代文:二十日,太宗下令迁、润、来、隰四州的民众迁徙到沈州。

古文:庚午,宗望及张觉战于南京东,大败之。

现代文:二十一日,宗望与张觉在南京东面大战,打得张觉大败。

古文:张觉奔宋,城中人执其父及二子以献,戮之军中。

现代文:张觉投奔了宋朝,南京城中人捉住了他的父亲及两个儿子献给宗望,在军中杀了他们。

古文:壬申,张忠嗣、张敦固以南京降,遣使与张敦固入谕城中,复杀其使者以叛。

现代文:二十三日,张忠嗣、张敦固以南京投降,太宗派使者和张敦固一起进南京城中传达谕旨,张敦固又反过来杀死使者叛变。

古文:己卯,诏女直人,先有附于辽,今复虏获者,悉从其所欲居而复之。

现代文:三十日,太宗诏令女真人,先前有归附于辽国的现在又被掳获的女真人,全部允许他们按自己的愿望居住在原来的地方。

古文:其奴婢部曲,昔虽逃背,今能复归者,并听为民。

现代文:他们的奴婢家仆,过去虽然逃跑背叛,但是现在又回来的,一并听凭他们为民。

古文:十二月辛巳,蠲民间贷息。

现代文:十二月二日,免除民间的贷息。

古文:诏以咸州以南,苏、复州以北,年谷不登,其应输南京军粮免之。

现代文:诏令咸州以南,苏、复州以北,因年景不好,五谷不收,那里原应供应南京的军粮免征。

**古文:甲午,诏曰: 此闻民间乏食,至有鬻其子者,其听以丁力等者赎之。 **

现代文:十五日,太宗又下诏说: 近来民间缺乏粮食,以至于有卖子换食的,对此的处理办法是用相等的劳力去赎回他们。

古文:是日,以国论勃极烈杲为谙班勃极烈,宗干为国论勃极烈。

现代文:当天,任命国论勃极烈杲为谙班勃极烈,宗干为国论勃极烈。

古文:遣勃堇李靖如宋告哀。

现代文:并派遣勃堇李靖赴宋朝告哀。

古文:二年春正月庚戌朔,以谩都诃为阿舍勃极烈,参议国政。

现代文:天会二年春正月初一,太宗任命谩都诃做阿舍勃极烈,参议国政。

古文:壬子,命赏宗望及将士克南京之功,赦阇母罪。

现代文:三日,下令奖赏攻克南京立功的宗望及其所属将士,赦免母的罪过。

古文:甲寅,以空名宣头五十、银牌十给宗望。

现代文:五日,以五十空名宣头、十枚银牌奖赏给宗望。

古文:戊午,诏孛堇完颜阿实赉曰: 先帝以同姓之人有自育及典质其身者,命官为赎。

现代文:九日,诏令孛堇完颜阿实赉说: 先帝在时凡同姓之人有卖掉自身或典质自身的,都命官府为他们赎身。

**古文:今闻尚有未复者,其悉阅赎之。 **

现代文:现在听说还有未恢复人身自由的,要详细查讯并为他们赎身。

古文:癸亥,以东京比岁不登,诏减田租、市租之半。

现代文:十四日,针对东京近年五谷不丰,诏令减免田租、市租的一半。

**古文:甲戌,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宗翰、宗望请勿割山西郡县与宋,上曰: 是违先帝之命也,其速与之。 **

现代文:二十五日,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宗翰、宗望谏请不要割让山西郡县给宋朝,太宗说: 这是违背先帝之命,要尽快割让给他们。

古文:夏国奉表称藩,以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乙室耶剌部吐禄泺西之地与之。

现代文:夏国奉上奏章自称为臣服的藩国,以下寨以北、阴山以南、乙室耶剌部吐禄泊以西之地封给了夏国。

古文:丙子,贻宋书,索俘虏叛亡。

现代文:二十七日,向宋传诏书,索要俘虏及叛逃者。

古文:丁丑,始自京师至南京每五十里置驿。

现代文:二十八日,开始自京师至南京每五十里设置一个驿站。

古文:二月,诏有盗发辽诸陵者,罪死。

现代文:二月,下诏:凡发掘偷盗辽朝各陵墓的,判以死罪。

古文:庚寅,诏命给宗翰马七百匹、田种千石、米七千石,以赈新附之民。

现代文:十二日,诏令交给宗翰马七百匹、粮种一千石、米七千石,用来赈济新归附的百姓。

古文:丁酉,命徙移懒路都勃堇完颜忠于苏濒水。

现代文:十九日,下令都勃堇完颜忠从移懒路迁移到苏濒水。

古文:乙巳,诏谕南京官僚,小大之事,必关白军帅,无得专达朝廷。

现代文:二十二日,诏谕南京官僚,事情无论大小,一定要向军帅禀报,不得专门报到朝廷。

古文:丙午,宗翰乞济师,诏有司选精兵五千给之。

现代文:二十三日,宗翰请求派军队接济,皇上诏令有司选出精兵五千交给他。

古文:丁未,命宗望,凡南京留守及诸阙员,可选勋贤有人望者就注拟之,具姓名官阶以闻。

现代文:二十四日,命令宗望,凡是南京留守官员及宫中诸位官吏,可以从中选拔有功勋、守贤德、有威望的人注册拟用,写清楚姓名、官阶予以上报。

古文:三月己酉朔,命宗望以宋岁币银绢分赐将士之有功者。

现代文:三月初一,命令宗望把宋国当年朝贡的钱币、银两、绢绸分别赏赐给将士中有功的人。

古文:庚戌,叛人活孛带降,诏释之。

现代文:二日,叛变的人活孛带投降,诏令释放了他。

古文:宗望请选良吏招抚迁、润、来、显之民保山寨者,从之。

现代文:宗望请求先派优秀的官员招抚迁、润、来、隰地区民间保卫山砦的,皇上采纳了这个意见。

古文:己未,宗望以南京反覆,凡攻取之行,乞与知枢密院事刘彦宗裁决之。

现代文:十一日,宗望因为南京政局有反复,请求凡是攻取的计策,都由知枢密院事刘彦宗来裁决。

古文:刘公胄、王永福弃家逾城来降,以公胄为广宁尹,永福为奉先军节度使。

现代文:刘公胄、王永福抛弃家室翻越城墙来投降,任命刘公胄为广宁府尹,王永福为奉先军节度使。

古文:辛未,夏国王李乾顺遣使上誓表。

现代文:二十三日,夏国国王李乾顺派遣使节奉上誓表。

古文:闰月戊寅朔,赐夏国誓诏。

现代文:闰三月初一,赐给夏国签有盟约的诏书。

古文:辛巳,命置驿上京、春、泰之间。

现代文:初四,命令在上京、春、泰之间设置驿站。

古文:己丑,乌虎里、迪烈底两部来降。

现代文:十二日,乌虎里、迪烈底两部来投降。

古文:丙午,既许割山西诸镇与宋,以宗翰言罢之。

现代文:十七日,已经答应把山西诸镇割让给宋国,因为宗翰建议取消了这一决定。

古文:是月,斜野袭遥辇昭古牙,走之,获其妻孥群从及豪族。

现代文:当月,斜野袭击遥辇昭古牙,遥辇昭古牙跑了,抓获了他的妻子、儿女、侍从以及豪族。

古文:勃堇浑啜等破奚七崖而抚其民人。

现代文:勃堇浑啜等人攻破了奚的七岩而安抚了那里的人民。

古文:四月己酉,以宗翰经略西夏及破辽功,赐以十马,使自择其二,余以分诸帅。

现代文:四月初二,因为宗翰经略西夏以及破辽有功,赐给他十匹马,让他自己从中挑选两匹,其余的分给各位统帅。

古文:赈上京路、西北路降者及新徙岭东之人。

现代文:救济上京路、西北路投降的人和新近迁徙到岭东的人。

古文:戊午,以实古乃所筑上京新城名会平州。

现代文:十一日,把实古乃所建筑的上京新城命名为会平州。

古文:乙亥,诏赎上京路新迁宁江州户口卖身者六百余人。

现代文:二十八日,诏令赎出上京路新迁到宁江州户口卖身的六百多人。

古文:宋遣使来吊丧。

现代文:宋国派遣使者来吊丧。

古文:以高术仆古等充遗留国信使,高兴辅、刘兴嗣等充告即位国信使,如宋。

现代文:任用高术仆古等人充任遗留国信使,高兴辅、刘兴嗣等充当告即位国信使,到宋国去。

古文:五月丁丑朔,上京军帅实古乃以所获印绶二十二及银牌来上。

现代文:五月初一,上京军队统帅实古乃把所缴获的二十二枚印绶和银牌上交。

**古文:癸未,诏曰: 新降之民,诉讼者众,今方农时,或失田业,可俟农隙听决。 **

现代文:初七,皇帝下诏说: 新投降的平民,来诉讼的人很多,现在正是农忙时节,有的失去田地产业的,可以等到农闲时候听候判决。

古文:丁亥,婆速路猛安仆卢古以赃罢,以谋克习泥烈代之。

现代文:十一日,婆速路猛安仆卢古因为贪赃被免去官职,用谋克习泥烈取代他。

**古文:乙巳,曷懒路军帅完颜忽剌古等言: 往者岁捕海狗、海东青、鸦、鹘于高丽之境,近以二舟往,彼乃以战舰十四要而击之,尽杀二舟之人,奋其兵杖。 **

现代文:二十九日,曷懒路军队统帅完颜忽剌古等人说: 以往每年在高丽境内捕捉海狗、海东青、鸦、鹘,最近派两条船前往捕捉,他们却用十四艘战舰拦截并且袭击那两条船,杀尽了船上的人,夺去了他们的兵器。

古文:上曰: 以小故起战争,甚非所宜。

现代文:皇上说 :因为小的缘故引起战争,是很不应该的。

古文:今后非奉命,毋辄往。

现代文:从今以后不是奉命,不要动不动就前去。

古文:阇母克南京,杀都统张敦固。

现代文:母攻克南京,杀都统张敦固。

古文:七月壬午,皇子宗峻薨。

现代文:七月七日,皇帝之子宗峻逝世。

古文:丙戌,禁外方使介冗从多者。

现代文:十一日,禁令外方派使者来随从过多的情况。

**古文:壬辰,鹘实答言: 高丽约吾叛亡,增其边备,必有异图。 **

现代文:十七日,鹘实答说: 高丽接纳我方叛逃人员,增加他们边疆的军备,一定有特别的企图。

古文:诏曰: 纳我叛亡而弗归,其曲在彼。

现代文:皇帝诏书说 :接纳我方叛逃的人而不差遣他们归来,其中亏理在他们。

古文:凡有通问,毋违常式。

现代文:凡是有通达询问的,不要违背日常的规矩。

古文:或来侵略,整尔行列,与之从事。

现代文:如果来侵略,整顿好你的队伍,和他们交战。

**古文:敢先犯彼,虽捷必罚。 **

现代文:如果胆敢先侵犯他们,虽然胜利也一定惩罚。

古文:乙未,以乌虎部及诸营叛,以昊勃极烈昱等讨平之。

现代文:二十日,因为乌虎部以及诸营叛变,派昊勃极烈昱等人去讨伐平定叛乱。

古文:八月乙巳朔,以孛堇乌爪乃等为贺宋生辰使。

现代文:八月初一,让孛堇乌爪乃等人当贺宋生辰使。

古文:丁巳,撒离改部猛安雏思以赃罢,以奚金家奴代之。

现代文:十三日,撒离改部猛安雏思因为贪污被罢免官职,让奚金家奴取代他。

古文:六部都统挞懒击走昭古牙,杀其队将曷鲁燥、白撒曷等。

现代文:六部都统挞懒打跑了昭古牙,杀了他的队将曷鲁燥、白撒曷等。

古文:又破降骆驼山、金源、兴中诸军,诏增给银牌十。

现代文:又击败了骆驼山、金源、兴中各军队,并迫使他们投降,诏令给予挞懒增加十块银牌。

古文:十月甲辰朔,夏国遣使谢誓诏。

现代文:十月初一,夏国派遣使者来感谢皇上颁发誓诏。

古文:戊午,天清节,宋、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十五日,是天清节,宋、夏两国派遣使者来祝贺。

古文:甲子,诏发宁江州粟,赈泰州民被秋潦者。

现代文:二十一日,诏令发放宁江州府库粮食,救济泰州遭受秋季涝灾的平民百姓。

古文:遥辇昭古牙率众来降。

现代文:遥辇昭古牙率领众人来投降。

古文:兴中府降。

现代文:兴中府投降。

古文:丙寅,诏有司运米五万石于广宁,以给南京、润州戍卒。

现代文:二十三日,诏令有司从广宁运米五万石,用来发给在南京、润州戍守的士卒。

古文:命南路军帅阇母,以甲士千人益合苏馆路孛堇完颜阿实赉,以备高丽。

现代文:命令南路军队统帅母,把甲士千人充实合苏馆路孛堇完颜阿实赉的队伍,用来防备高丽。

古文:戊辰,西南、西北两路权都统斡鲁言: 辽祥稳挞不野来奔,言耶律大石自称为王,置南北官属,有战马万匹。

现代文:二十五日,西南、西北两路权都统斡鲁说 :辽国的详稳挞不野来投奔,说耶律大石自称为王,设置南北官属,有战马一万匹。

**古文:辽主从者不过四千户,有步骑万余,欲趋天德,驻余都谷。 **

现代文:辽国君主随从的人不过有四千户,有步兵骑兵一万多,想奔赴天德,驻扎在余都谷。

古文:诏曰: 追袭辽主,必酌事宜。

现代文:皇帝诏说: 追逐袭击辽主,一定斟酌事情是否妥当。

**古文:其讨大石,则俟报下。 **

现代文:征讨耶律大石,则等情报到来再下令。

古文:十一月癸未,阇母下宜州,拔杈丫山,杀节度使韩庆民。

现代文:十一月十日,母南下宜州,拔杈木牙山,杀节度使韩庆民。

古文:癸卯,诏以米五万石给挞懒、实古乃。

现代文:三十日,诏令拿五万石米发给挞懒、实古乃的军队。

古文:十二月戊申,以孛堇高居庆等为贺宋正旦使。

现代文:十二月五日,委派孛堇高居庆等人为贺宋正旦使。

古文:三年正月癸酉朔,宋、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天会三年正月初一,宋、夏国派遣使者来朝贺。

古文:戊子,同知宣徽院事韩资正加尚书左仆射,为诸宫都部署。

现代文:十六日,同知宣徽院事韩资正加封尚书左仆射,是诸宫都部署。

古文:乙未,夏国遣使奠币及贺即位。

现代文:二十三日,夏国派遣使者来献币并祝贺即位。

古文:宋遣使贺即位。

现代文:宋国派使来贺即位。

古文:二月壬戌,娄室获辽主于余睹谷,丁卯,以厖葛城地分授所徙乌虎里、迪烈底二部及契丹民。

现代文:二月二十日,娄室在余睹谷擒获辽国君主天祚皇帝。二十五日,把庞葛城地方分别授给所迁徙到这里的乌虎里、迪烈底二部以及契丹人民。

古文:三月乙亥,阿舍勃极烈谩都诃薨。

现代文:三月三日,阿舍勃极烈谩都诃逝世。

古文:丙子,赈奚、契丹新附之民。

现代文:四日,救济奚、契丹新归附的平民。

古文:辛巳,建乾元殿。

现代文:九日,建筑乾元殿。

古文:斡鲁献传国宝,以谋葛失来附,请授印绶。

现代文:斡鲁呈献传国宝,因为谋葛失来归附,请求授给印绶。

古文:是日,赐完颜娄室铁券。

现代文:当天,赐予完颜娄室铁券。

古文:四月壬寅朔,诏以辽主赴京师。

现代文:四月一日,诏令把辽主送到京师。

古文:丁巳,南路军帅察剌以罪罢。

现代文:十六日,南路军统帅察剌因为犯罪罢除职务。

古文:五月己丑,萧八斤获辽玉宝来献。

现代文:五月十八日,萧八斤缴获辽国的玉宝来朝呈献。

古文:六月庚申,以获辽主,遣李用和等充告庆使如宋。

现代文:六月二十日,因为擒获了辽主,派遣李用和等人充当告庆使到宋国去。

古文:七月壬申,禁内外官、宗室毋私役百姓。

现代文:七月三日,下达禁令,内外官、宗室不准私自役使百姓。

古文:己卯,南京帅以锦州野蚕成茧,奉其丝绵来献,命赏其长吏。

现代文:十二日,南京军队统帅用锦州野蚕做成的茧,把制成的丝绵拿来奉献,命令赏给那些地位较高的官吏。

古文:诏权势之家毋买贫民为奴。

现代文:诏令有权势的人家不要买贫民作为奴隶。

古文:其胁买者一人偿十五人,诈买者一人偿二人,皆杖一百。

现代文:那些威胁买人的买一人赔偿十五人,欺骗买人的一人赔偿二人,都要打一百杖。

古文:甲申,诏南京括官豪牧马,以等第取之,分给诸军。

现代文:十七日诏令南京包括官府豪门在内养马,按等次收取,分给各军队。

古文:以耶律固等为宋报谢使。

现代文:任用耶律固等人当赴宋报谢使。

古文:八月癸卯,斡鲁以辽主至京师。

现代文:八月四日,斡鲁把辽主送到京师。

古文:甲辰,告于太祖庙。

现代文:五日,皇上到太祖庙祭告先祖。

古文:丙午,辽主延禧入见,降封海滨王。

现代文:七日,辽主延禧入朝见皇上,被降封海滨王。

古文:壬子,诏有司拣阅善射勇健之士以备宋。

现代文:十三日,诏令有司挑选目测善射勇健的兵士用来防备宋国。

古文:九月壬午,广宁府献嘉禾。

现代文:九月十四日,广宁府献来生长得特别茁壮的禾稻。

古文:癸巳,保州路都孛堇加古撒曷有罪伏诛,以孛堇徒单乌烈代之。

现代文:二十五日,保州路都孛堇加古撒曷有罪伏法被杀,以孛堇徒单乌烈取代他。

古文:十月甲辰,诏诸将伐宋。

现代文:十月七日,诏令诸路将领攻伐宋国。

古文:以谙班勃极烈杲兼领都元帅,移赉勃极烈宗翰兼左副元帅先锋,经略使完颜希尹为元帅右监军,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余睹为元帅右都临,自西京入太原。

现代文:命令谙班勃极烈杲兼任都元帅,移赉勃极烈宗翰兼任左副元帅先锋,经略使完颜希尹为元帅右监军,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余睹为元帅右都监,从西京出发进入太原。

古文:六部路军帅挞懒为六部路都统,斜也副之,宗望为南京路都统,阇母副之,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兼领汉军都统,自南京入燕山。

现代文:任命六部路军帅挞懒为六部路都统,斜也做他的副将;宗望为南京路都统,母做他的副将;知枢密院事刘彦宗兼任汉军都统,从南京出发进入燕山。

古文:诏建太祖庙于西京。召耶鲁赴京师教授女直字。

现代文:诏令在西京建造太祖庙。召见耶鲁赴京师教授女真文字。

古文:戊申,有司言权南路军帅鹘实荅官吏贪纵,诏鞫之。

现代文:十一日,有司说代理南路军统帅鹘买答的官吏贪婪纵欲,诏令审查这件事。

古文:壬子,天清节,宋、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十五日,是天清节,宋、夏国派遣使者来祝贺。

古文:丁巳,以阇母为南京路都统,埽喝副之,宗望为阇母、刘彦宗两军监战。

现代文:二十日,任命母为南京路都统,埽喝做他的副将,宗望为母、刘彦宗两军监战。

**古文:壬戌,诏曰: 今大有年,无储蓄则何以备饥馑,其令牛一具赋粟一石,每谋克为一廪贮之。 **

现代文:二十五日,诏说 :今年是丰收年,没有储蓄,那么拿什么来防备饥荒?下令有耕牛一头的征收赋粮一石,每谋克建一座米仓贮存这些粮食。

古文:宋易州戍将韩民毅以军降,处之蔚州。

现代文:宋国易州戍守将领韩民毅带领军队投降,安置在蔚州。

古文:十一月庚辰,以降封辽主为海滨王诏中外。

现代文:十一月十二日,把降封辽主为海滨王的事诏告中外。

古文:辛卯,南路军帅司请禁契丹、奚、汉人挟兵器,诏勿禁。

现代文:二十四日,南路军统帅司请求禁止契丹、奚、汉族人挟带兵器,诏令不要禁止。

古文:以张忠嗣权签南京中书枢密院事。

现代文:授予张忠嗣权签南京中书枢密院事。

古文:十二月庚子,宗翰下朔州。

现代文:十二月三日,宗翰南下朔州。

古文:甲辰,宗望诸军及宋郭药师、张企徽、刘舜仁战于白河。大破之。

现代文:七日,宗望诸军和宋国郭药师、张企徽、刘舜仁在白河交战,大败宋军。

古文:蒲苋败宋兵于古北口。

现代文:蒲苋在古北口打败宋军。

古文:丙午,郭药师降,燕山州县悉平。

现代文:九日,郭药师投降,燕山各州县全部平定。

古文:戊申,宗翰克代州。

现代文:十一日,宗翰攻克代州。

古文:乙卯,中山降。

现代文:十八日,中山投降。

古文:丙辰,宗望破宋兵五千于真定。

现代文:十九日,宗望在真定打败五千宋兵。

古文:戊午,宗翰围太原。

现代文:二十一日,宗翰包围太原。

古文:耶律余睹破宋河东、陕西援兵于汾河北。

现代文:耶律余睹在汾河北打败宋河东、陕西援兵。

古文:甲子,宗望克信德府。

现代文:二十七日,宗望攻克信德府。

古文:四年春正月丁卯朔,始朝日。

现代文:天会四年春正月初一,是皇帝开始听朝会见群臣的日子。

古文:降臣郭药师、董才皆赐姓完颜氏。

现代文:降臣郭药师、董才都被赐姓完颜氏。

古文:戊辰,宗弼取汤阴,大抃攻下浚州,迪古补取黎阳。

现代文:二日,宗弼攻取汤阴,大白大攻下浚州,迪古补攻取黎阳。

古文:己巳,诸军渡河。

现代文:三日,各路军队渡过黄河。

古文:庚午,取滑州。

现代文:四日,攻取滑州。

古文:宗望使吴孝民等入汴,问宋取首谋平山者童贯、谭稹、詹度及张觉等。

现代文:宗望派吴孝民等人进入汴京,向宋国索要首谋平山的童贯、谭稹、詹度以及张觉等人。

古文:宋太上皇帝出奔。

现代文:宋太上皇帝出奔逃亡。

古文:癸酉,诸军围汴。

现代文:七日,各路大军围攻汴京。

古文:甲戌,宋使李棁来谢罪,且请修好。

现代文:八日,宋国使臣李来谢罪,并且请求和好。

古文:宗望许宋修好,约质,割三镇地,增岁币,载书称伯侄。

现代文:宗望答应宋国使臣和好,但是提出条件:要人质,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地,增加年税钱,写成书面文件以伯侄相称。

古文:戊寅,宋以康王构、少宰张邦昌为质。

现代文:十二日,宋国拿康王构和少宰张邦昌当人质。

古文:辛巳,宋上誓书、地图,称侄大宋皇帝、伯大金皇帝。

现代文:十五日,宋人呈上誓书、地图,称呼 侄大宋皇帝 、 伯大金皇帝 。

古文:癸未,诸军解围。

现代文:二十七日,诸路大军解除对汴京的包围。

古文:二月丁酉朔,夜,宋将姚平仲兵四十万来袭宗望营,败之。

现代文:二月一日,夜间,宋将姚平仲带领四十万军队来袭击宗望军营,被打败了。

古文:己亥,复进师围汴。

现代文:三日,大军再次进军围攻汴京。

古文:宋使宇文虚中以书来,改以肃王枢为质,遣康王构归。

现代文:宋派宇文虚中来传国书,改成把肃王枢当人质,差遣康王构回去。

古文:师还。

现代文:大军回还。

古文:壬子,以滑、浚二州与宋。

现代文:十六日,把滑、浚二州给了宋国。

古文:宗翰定威胜军,攻下隆德府。

现代文:宗翰平定威胜军,攻下隆德府。

古文:丁巳,次泽州。

现代文:二十一日,到泽州。

古文:海滨王家奴诬其主欲亡去,诏诛其首恶,余并杖之。

现代文:海滨王的家奴诬告他的主子想逃走,诏令诛杀这些家奴的首恶分子,对其余的一起用杖刑。

古文:三月癸未,银术可围太原,宗翰还西京。

现代文:三月十七日,银术可围攻太原,宗翰返回西京。

古文:四月癸卯,宗望使宗弼来奏捷。

现代文:四月七日,宗望派宗弼来朝报捷。

古文:乙丑,耿守忠等大败宋兵于西都谷。

现代文:二十九日,耿守忠等人在西都谷把宋兵杀得大败。

古文:五月辛未,宋种师中以兵出井陉。

现代文:五月六日,宋国种师中带兵从井陉出发。

古文:癸酉,完颜活女败之于杀熊岭,斩师中于阵。

现代文:八日,完颜活女在杀熊岭击败种师中,在阵前杀了种师中。

古文:是日,拔离速败宋姚古军于隆州谷。

现代文:当天,拔离速在隆州谷打败宋姚古的军队。

古文:六月丙申朔,高丽国王王楷奉表称藩。

现代文:六月一日,高丽国王王楷奉表声称藩。

古文:庚戌,宗望献所获三象。

现代文:十五日,宗望献上所擒获的三头大象。

古文:庚申,以宗望为右副元帅。

现代文:二十五日,任命宗望为右副元帅。

古文:七月丙寅,遣高伯淑等宣谕高丽。

现代文:七月二日,派遣高伯淑等人向高丽宣告御旨。

古文:壬申,出金牌,命孛堇大抃以所领渤海军八猛安为万户。

现代文:八日,发出金牌,命令孛堇大白大把所领渤海军八猛军作为万户。

古文:戊子,以铁勒部长夺离剌不从其兄夔里本叛,赐马十一、豕百、钱五百万。

现代文:二十四日,因为铁勒部长夺离剌不跟从他的兄长夔里本叛变,赏赐他马十一匹、猪一百头、钱五百万。

古文:萧仲恭使宋还,以所持宋帝与耶律余睹蜡书自陈。

现代文:萧仲恭出使宋国归来,自陈拿回宋帝给耶律余睹的封在蜡丸里的书信。

古文:八月庚子,诏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望伐宋。

现代文:八月七日,诏令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望攻伐宋国。

古文:宋张灏率兵出汾州,拔离速击走之。

现代文:宋张灏率兵从汾州出发,拔离速把他们击跑了。

古文:刘臻以兵出寿阳,娄室破之。

现代文:刘臻出兵寿阳,被娄室打败了。

古文:庚戌,宗翰发西京。

现代文:十七日,宗翰从西京发兵。

古文:辛亥,娄室等破宋张灏军于文水。

现代文:十八日,娄室等人在文水打败宋张灏的军队。

古文:癸丑,宗望发保州。

现代文:二十日,宗望从保州发兵。

古文:是日,耶律铎破宋兵于雄州,那野等败宋兵于中山。甲寅,新城县进白乌。

现代文:当天,耶律铎在雄州攻破宋兵,那野等人在中山打败宋兵。二十一日,新城县进献白乌。

古文:庚申,突拈取新乐。

现代文:二十七日,突睰攻取新乐。

古文:九月丙寅,宗翰克太原,执经略使张孝纯。

现代文:九月三日,宗翰攻克太原,抓获经略使张孝纯。

古文:鹘沙虎取平遥、灵石、孝义、介休诸县。

现代文:鹘沙虎攻取平遥、灵石、孝义、介休诸县。

古文:己巳,复以南京为平州。

现代文:六日,又把南京叫平州。

古文:辛未,宗望破宋种师闵于井陉,取天威军,克真定,杀其守李邈。

现代文:八日,宗望在井陉打败宋种师闵的军队,攻取天威军,攻克真定,杀了真定太守李邈。

古文:十月,娄室克汾州,石州降。

现代文:十月,娄室攻克汾州,石州投降。

古文:蒲察克平定军,辽州降。

现代文:蒲察攻克平定军,辽州投降。

古文:丁未,天清节,高丽、夏遣使来贺,中京进嘉禾。

现代文:十五日,是天清节,高丽、夏国派遣使者来庆贺。中京派人来进献特别茁壮的稻禾。

古文:十一月甲子,宗翰自太原趋汴。

现代文:十一月三日,宗翰从太原奔赴汴京。

古文:丙寅,宗望自真定趋汴。

现代文:五日,宗望从真定奔赴汴京。

古文:戊辰,宗翰下威胜军。

现代文:七日,宗翰拿下威胜军。

古文:癸酉,撒剌荅破天井关。

现代文:十二日,撒剌答攻破天井关。

古文:乙亥,宗翰克隆德府。

现代文:十四日,宗翰攻克隆德府。

古文:活女渡盟津。

现代文:活女渡过盟津。

古文:西京、永安军、郑州皆降。

现代文:西京、永安军、郑州都投降了。

古文:庚辰,宗翰克泽州。

现代文:十九日,宗翰攻克泽州。

古文:宗望诸军渡河,临河、大名二县、德清军、开德府皆下。

现代文:宗望率领各路军队渡过黄河,临河、大名二县、德清军、开德府都被拿下了。

古文:丙戌,克怀州。

现代文:二十五日,攻克怀州。

古文:是日,宗望至汴。

现代文:当天,宗望到达汴京。

古文:闰月壬辰朔,宋出兵拒战,宗望等击败之。

现代文:闰十一月一日,宋国出兵抵抗,宗望等人击败了宋兵。

古文:癸巳,宗翰至汴。

现代文:二日,宗翰到达汴京。

古文:丙辰,克汴城。

现代文:二十五日,攻克汴城。

古文:庚申,以高随充高丽生日使。

现代文:二十九日,派高随充任高丽生日使。

古文:辛酉,宋主桓出居青城。

现代文:三十日,宋国君主桓出汴城居住在青城。

古文:十二月癸亥,宋主桓降,是日,归于汴城。

现代文:十二月二日,宋主桓投降,当天,回归到汴城。

古文:庚辰,诏曰: 朕惟国家,四境虽远而兵革未息,田野虽广而畎亩未辟,百工略备而禄秩未均,方贡仅修而宾馆未赡。

现代文:十九日,皇帝诏令说: 朕只有国家,四方边境虽然遥远而战争没有停息,田野虽然广阔而田地没有开辟,百工全齐备而俸禄等级还不平均,开始聚资修房而宾馆还不充裕。

古文:是皆出乎民力,苟不务本业而抑游手,欲上下皆足,其可得乎?

现代文:这些都要从民力中出,若不务本业而抑制游手好闲的人,想上下都丰足,这样能得到吗?

**古文:其令所在长吏,敦劝农功。 **

现代文:命令各地行政长官,敦促规劝农工。

古文:五年正月辛卯朔,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天会五年正月初一,高丽、夏国派遣使臣来朝贺。

古文:癸巳,宗翰、宗望使使以宋降表来上。

现代文:三日,宗翰、宗望派遣使者把宋国降表送来呈给皇上。

古文:乙未,知枢密院事刘彦宗上表,请复立赵氏,不听。

现代文:五日,知枢密院事刘彦宗上表,请求再立赵氏,皇上没有听从。

古文:丁巳,回鹘喝里可汗遣使入贡。

现代文:二十七日,回鹘的喝里可汗派遣使者来朝进贡。

古文:二月丙寅,诏降宋二帝为庶人。

现代文:二月六日,诏令已经投降的宋国两位皇帝贬为庶人。

古文:三月丁酉,立宋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

现代文:三月七日,立宋国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

古文:割地赐夏国。

现代文:割地赐给夏国。

古文:四月乙酉,克陕府,取虢州。

现代文:四月二十六日,攻克陕府,取得虢州。

古文:丙戌,以六部路都统挞懒为元帅左监军,南京路都统阇母为元帅左都监。

现代文:二十七日,任命六部路都统挞懒为元帅左监军,南京路都统母为元帅左都监。

古文:宗翰、宗望以宋二帝归。

现代文:宗翰、宗望携带宋徽宗、钦宗二位皇帝归来。

**古文:己丑,诏曰: 合苏馆诸部与新附人民,其在降附之后同姓为婚者,离之。 **

现代文:三十日,皇帝下诏说: 合苏馆诸部族和新归附的人民,其中在降附之后同姓结婚的,让他们离婚。

古文:五月庚寅朔,宋康王构即位于归德。宋杀张邦昌。

现代文:五月一日,宋康王构在归德即位。宋国杀了张邦昌。

古文:娄室降解、绛、慈、显、石、河中、岢岚,宁化、保德、火山诸城。挞懒徇地山东,下密州。

现代文:娄室降服了解、绛、慈、隰、石、河中、岢岚、宁化、保德、火山诸城,挞懒率军队巡视山东,使山东各地降服,攻下了密州。

古文:迪虎下单州,广信军降。

现代文:迪虎攻下了单州,广信军投降。

古文:六月庚申,诏曰: 自河之北,今既分画,重念其民或见城邑有被残者,不无疑惧,遂命坚守。

现代文:六月二日,皇帝诏令说: 自黄河往北,今天已经划分出来,反复考虑那里的百姓有看见城邑有破残的,不是没有疑惑和恐惧,于是命令坚守。

古文:若即讨伐,生灵可愍。

现代文:如果立即讨伐,生灵可怜。

古文:其申谕以理,招辑安全之。傥执不移,自当致讨。

现代文:要申明晓谕其中的道理,招抚集中保证他们的安全,倘若执意不迁移,自然应当去征讨。

**古文:若诸军敢利于俘掠辄肆荡毁者,底于罚。 **

现代文:如果诸军敢从俘虏掠抢中获利,或者有肆意放荡破坏的,寻根究底惩罚。

古文:庚辰,右副元帅宗望薨。

现代文:二十二日,右副元帅宗望逝世。

古文:汉国王宗杰继薨。

现代文:接着,汉国王宗杰逝世。

古文:七月甲午,赐宗翰券书,除反逆外,咸贳勿论。

现代文:七月六日,赐给宗翰券书,除反叛之外,咸贳勿论。

古文:以石州戍将乌虎弃城丧师,杖之,削其宫。

现代文:因为石州戍将乌虎放弃城邑丧失了军队,对他用杖刑,削除了他的职务。

古文:八月戊寅,以宋捷,遣耶律居谨等充宣庆使使高丽。

现代文:八月二十一日,因为对宋作战胜利,派遣耶律居谨等人充任宣庆使出使高丽。

古文:丙戌,以宗辅为右副元帅。

现代文:二十九日,任命宗辅为右副元帅。

古文:诏曰: 河北、河东郡县职员多阙,宜开贡举取士,以安新民。

现代文:诏令说 :河北、河东郡县职员缺少很多,应该开举选取贤士,来安抚新归附的人民。

**古文:其南北进士,各以所业试之。 **

现代文:那些南北进士,各用所从事的专业来考试他们。

**古文:九月丁未,诏曰: 内地诸路,每耕牛一具赋粟五斗,以备歉岁。 **

现代文:九月二十日,皇帝诏令说: 内地诸路,有耕牛一头的交赋粟五斗,用来防备欠收年岁。

古文:辛亥,赐元帅右监军完颜希尹、万户银术可券书,除赦所不原,余并勿论。

现代文:二十四日,赐予元帅右监军完颜希尹、万户银术可券书,除了赦免原本不赦免的,其余的人一律不再追究。

古文:阇母取河间,大败宋兵于莫州,雄州降。

现代文:母收取河间,在莫州把宋军杀得大败,雄州守军投降。

古文:挞懒克祁州,永宁军、保州、顺安军皆降。

现代文:挞懒攻克祁州,永宁军、保州、顺安军都投降了。

古文:冬十月丁卯,沙州回鹘活剌散可汗遣使入贡。

现代文:冬季十月十一日,沙州回鹘的活剌散可汗派使者进朝献贡。

古文:辛未,天清节,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十五日是天清节,高丽、夏国派使者祝贺。

古文:宋二帝自燕徙居于中京。

现代文:宋国的二位皇帝从燕京迁徙到中京居住。

古文:十二月丙寅,右副元帅宗辅伐宋,徇地淄、青。

现代文:十二月十一日,右副元帅宗辅攻伐宋国,率领军队巡行淄、青一带,让他们降服。

古文:乌林荅泰欲败宋将李成于淄州。赵州降。

现代文:乌林答泰欲在淄州打败宋将李成。赵州守军投降。

古文:阿里刮徇地浚州,败敌兵,遂取滑州。

现代文:阿里刮率领军队在浚州巡行,打败敌兵,于是攻取滑州。

古文:乙亥,西南路都统斡鲁薨。

现代文:二十日,西南路都统斡鲁逝世。

古文:己卯,赛里下汝州。

现代文:二十四日,赛里攻下汝州。

古文:六年正月丙戌朔,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天会六年正月初一,高丽、夏国遣使者来朝贺。

古文:宗弼破宋郑宗孟军于青州。银术可取邓州。

现代文:宗弼在青州打败宋国郑宗孟的军队。银术可攻取邓州。

古文:萨谋鲁入襄阳。拔离速入均州。马五取房州。

现代文:萨谋鲁进入襄阳,拔离速进入均州,马五攻取房州。

古文:癸巳,克青州。

现代文:八日,攻克青州。

古文:癸卯,阇母克濰州。

现代文:十八日,母攻克潍州。

古文:丁未,迪古补败宋将赵子昉兵。

现代文:二十二日,迪古补打败宋国将领赵子窻的军队。

古文:撒离喝败宋于河上。

现代文:撒离喝在黄河上打败宋兵。

古文:甲寅,宋将马括兵次乐安,宗辅击败之,闻宋主在维扬,以农时还师。

现代文:二十九日,宋国将领马括的队伍到乐安,宗辅击败了这支队伍,听说宋主在维扬,因为农忙时节到了而撤兵。

古文:宗弼败宋兵于河上。

现代文:宗弼在黄河上打败宋兵。

古文:二月乙卯朔,拔离速取唐州,癸亥,取蔡州。

现代文:二月一日,拔离速攻取唐州,九日,又攻取蔡州。

古文:己巳,移剌古败宋将台宗隽等兵于大名。

现代文:十五日,移剌古在大名战败了宋国大将台宗隽等人的军队。

古文:庚午,再破其军,获台宗隽及宋忠。

现代文:十六日,再次打败这支军队,捉获台宗隽以及宋忠。

古文:甲戌,拔离速取陈州。

现代文:二十日,拔离速攻取陈州。

古文:癸未,克颖昌府。

现代文:二十九日,攻克颍昌府。

古文:郑州叛入于宋,复取郑州。

现代文:郑州反叛的军队进入宋国,再攻取郑州。

古文:迁洛阳、襄阳、颖昌、汝、郑、均、房、唐、邓、陈、蔡之民于河北。

现代文:把洛阳、襄阳、颍昌、汝、郑、均、房、唐、邓、陈、蔡各地的人民迁移到黄河以北。

古文:宗翰复遣娄室攻下同、华、京兆、凤翔,擒宋经制使傅亮。

现代文:宗翰又派娄室攻下了同、华、京兆、凤翔,擒获宋经制使傅亮。

古文:阿邻破河中。斡鲁入冯翊。

现代文:阿邻攻破河中,斡鲁进入冯翊。

古文:三月壬辰,命南路军帅实古乃,籍节度使完颜慎思所领诸部及未置猛安谋克户来上。

现代文:三月八日,命令南路军帅实古乃,登记节度使完颜慎思所统领诸部人员以及没有设置猛安谋克的户来报告皇上。

古文:己酉,挞懒下恩州。

现代文:二十五日,挞懒攻下恩州。

古文:五月戊戌,移沙土古思以本部来附。

现代文:五月十五日,移沙土古思带领本部来归附。

古文:六月己未,诏求祖宗遗事。

现代文:六月六日,下诏征求祖宗遗事。

古文:挞懒遣兵徇下磁州、信德府。

现代文:挞懒派兵巡行攻取磁州、信德府。

古文:真定贼自称元帅,秦王撒离喝讨平之。

现代文:真定贼寇自称元帅、秦王,撒离喝讨伐平定了他们。

古文:七月乙巳,宋主遣使奉表请和,诏进兵伐之。

现代文:七月二十三日,宋国君主遣使臣来奉表请求讲和,皇帝诏令进军讨伐他。

古文:以宋二庶人赴上京。

现代文:把宋国二位皇帝贬降为庶人押赴上京。

古文:八月乙卯,娄室败宋兵于华州,讹特剌破敌于渭水,遂取下邽。

现代文:八月三日,娄室在华州打败宋兵,讹特剌在渭水破敌,攻取下絡。

古文:丁丑,以宋二庶人素服见太祖庙,遂入见于乾元殿。

现代文:十一日,让被贬成庶人的两位宋国帝王穿白色衣服到太祖庙拜谒,接着进入乾元殿朝见圣上。

古文:封其父昏德公、子重昏侯。

现代文:圣上封父亲为昏德公,儿子为重昏侯。

古文:是日,告于太祖庙。

现代文:当天,在太祖庙祭告。

古文:以州郡职员名称及俸给因革诏中外。

现代文:把州郡职员名称以及薪俸的因袭与沿革诏告中外。

古文:九月辛丑,绳果等败宋兵于蒲城,甲申,又破敌于同州。

现代文:九月十四日,绳果等人在蒲城打败宋兵。甲申又攻破敌兵在同州。

古文:乙丑,取丹州。

现代文:乙丑,攻取丹州。

古文:十月丙寅,天清节,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十月十五日,是天清节,高丽、夏国派使者来庆贺。

古文:癸酉,知枢密院事刘彦宗薨。

现代文:二十二日,知枢密院事刘彦宗逝世。

古文:丁丑,蒲察、娄室败宋兵于临真。

现代文:二十六日,蒲察、娄室在临真打败宋兵。

古文:戊寅,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韩州。

现代文:二十七日,把昏德公、重昏侯迁移到韩州。

古文:庚辰,宗翰、宗辅会于濮,伐宋。

现代文:二十九日,宗翰、宗辅在濮州会师,共同攻伐宋国。

古文:十一月庚寅,蒲察、娄室取延安府。

现代文:十一月十日,蒲察、娄室攻取延安府。

古文:壬辰,赈移懒路。

现代文:十二日,救济移懒路居民。

古文:乙未,取濮州,绥德军降。

现代文:十五日,攻取濮州,绥德军投降。

古文:娄室再攻晋宁军,其守徐徽言固守,不能克。

现代文:娄室再次进攻晋宁军,那里守备徐徽言防守坚固,不能攻克。

古文:十二月丙辰,宗弼取开德府。

现代文:十二月六日,宗弼攻取开德府。

古文:丁卯,宗辅克大名府。鹘沙虎败宋兵于巩。

现代文:十七日,宗辅攻克大名府,鹘沙虎在巩打败宋兵。

古文:七年正月庚辰朔,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天会七年正月初一,高丽、夏国派遣使者来朝贺。

古文:辛巳,吴国王阇母薨。

现代文:二日,吴国王母逝世。

古文:甲午,以西京留守韩企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

现代文:十五日,任命西京留守韩企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知枢密院事。

古文:二月戊辰,宋麟府路安抚使折可求以麟、府、丰三州降。

现代文:二月十九日,宋国麟府路安抚使折可求拿出麟、府、丰三州投降。

古文:己巳,娄室、塞里、鹘沙虎等破晋宁军,其守徐徽言据子城拒战。

现代文:二十日,娄室、塞里、鹘沙虎等攻破晋宁军,晋宁军守备徐徽言据守子城抵抗奋战。

古文:庚午,率众溃围走,擒之。

现代文:二十一日,徐徽言率领众人突围逃跑,被擒获。

古文:使之拜,不拜。临之以兵,不动。

现代文:让他参拜,他不拜;把兵器逼在他头上,他不动。

古文:命降将折可求谕之降,指可求大骂,出不逊语,遂杀之。

现代文:命令降将折可求劝他投降,他手指折可求大骂,出语不逊,于是杀了他。

古文:其统制孙昂及士卒皆不屈,尽杀之。

现代文:他的统制孙昂及其士卒都不屈服,所以把他们全都杀了。

古文:甲戌,诏禁医巫闾山辽代陵樵采。

现代文:二十五日,诏令禁止医巫闾山到辽代山陵去砍柴和采药。

古文:三月己卯朔,日中有黑子。

现代文:三月一日,发现太阳中有黑子。

古文:壬寅,诏军兴以来,良人被略为驱者,听其父母夫妻子赎之。

现代文:二十四日,诏令:兴兵打仗以来,平民中被强征逼迫当兵的,听从他父母妻子赎他回去。

古文:尚书左仆射高桢罢。

现代文:免除了尚书左仆射高桢的职务。

古文:九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现代文:四月,蒲察、娄室攻取鹿阝、坊二州。

古文:庚午,宗弼败宋兵于睢阳。

现代文:五月乙卯,拔离速在扬州袭击宋主。九月一日,发生日食。二十五日,宗弼在睢阳打败宋兵。

古文:辛未,降其城。

现代文:二十六日,降服了睢阳城。

古文:是月,曹州降。

现代文:当月,曹州守军投降。

古文:十月丙子朔,京兆府降。

现代文:十月一日,京兆府投降。

古文:丁丑,巩州降。

现代文:初二日,巩州投降。

古文:庚寅,天清节,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十五日,是天清节,高丽、夏国派使者来庆贺。

古文:丁酉,阿里、当海、大抃破敌于寿春。

现代文:二十二日,阿里、当海、大白大在寿春打败敌人。

古文:己亥,安抚使马世元以城降。

现代文:二十四日,安抚使马世元献城投降。

古文:甲辰,庐州降。

现代文:二十九日,卢州守军投降。

古文:十一月庚戌,徙曷苏馆都统司治宁州。

现代文:十一月六日,调动曷苏馆都统司治理宁州。

古文:乙卯,高丽遣使来贡。

现代文:十一日,高丽派使者来进贡。

古文:丙辰,宗弼取和州。

现代文:十二日,宗弼攻取和州。

古文:壬戌,宗弼渡江,败宋副元帅杜充军于江宁。

现代文:十八日,宗弼渡过长江,在江宁打败宋国副元帅杜充的军队。

古文:丁卯,守臣陈邦光以城降。

现代文:二十三日,江宁守臣陈邦光献城投降。

古文:十二月丙戌,宗弼取湖州。丁亥,克杭州。

现代文:十二月十二日,宗弼攻取湖州;十三日,攻克杭州。

古文:阿里、蒲卢浑追宋主于明州。

现代文:阿里、蒲卢浑追击宋主到明州。

古文:越州降。

现代文:越州守臣投降。

古文:大抃败宋枢密使周望于秀州,又败宋兵于杭州东北。

现代文:大白大在秀州打败宋枢密使周望,又在杭州东北打败宋兵。

古文:戊戌,阿里、蒲卢浑败宋兵于东关,遂济曹娥江。

现代文:二十四日,阿里、蒲卢浑在东关打败宋兵,随后渡过曹娥江。

古文:壬寅,败宋兵于高桥。

现代文:二十八日,把宋兵打败在高桥。

古文:宋主入于海。

现代文:宋主高宗入海上了海船。

古文:八年正月甲辰朔,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天会八年正月初一,高丽、夏国派遣使臣来朝贺。

古文:丁巳,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企先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

现代文:十四日,任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企先为尚书左仆射兼侍中。

古文:己未,阿里、蒲卢浑克明州,执其守臣赵伯谔。

现代文:十六日,阿里、蒲卢浑攻克明州,抓获了明州守臣赵伯谔。

**古文:庚申,诏曰 避役之民,以微直鬻身权贵之家者,悉出还本贯。 **

现代文:十七日,下诏说: 躲避战乱的平民,用微少的价值卖身到权贵之家的,让他们全部从权贵之家出来,归还他们本来居住的地方。

古文:阿鲁补、斜里也下太平、顺昌及濠州。

现代文:阿鲁补、斜里也攻下太平、顺昌以及濠州。

古文:是月,宋副元帅杜充以其众降。

现代文:当月,宋副元帅杜充带领他的部下投降。

古文:二月乙亥,宗弼还自杭州。

现代文:二月二日,宗弼从杭州回来。

古文:庚寅,取秀州。

现代文:十七日,攻取秀州。

古文:戊戌,取平江。

现代文:二十五日,攻取平江。

古文:汴京乱,三月丁卯,大迪里复取之。

现代文:汴京叛乱。三月二十五日,大迪里再次攻取汴京。

古文:宗弼及宋韩世忠战于镇江,不利。

现代文:宗弼与宋将韩世忠在镇江交战,不利。

古文:四月丙申,复战于江宁,败之。

现代文:四月二十五日,又在江宁作战,打败了宋兵。

古文:诸军渡江。

现代文:宗弼率诸路军队渡江北走。

古文:是日,阿鲁补战于拓皋,己亥,周企战于寿春,辛丑,娄室战于淳化,皆胜之。

现代文:当天,阿鲁补在拓皋作战,二十八日,周企在寿春作战,三十日,娄室在淳化作战,全都打了胜仗。

古文:醴州降,遂克邠州。

现代文:醴州投降,随后又攻克州。

古文:五月癸卯,禁私度僧尼及继父继母之男女无相嫁娶。

现代文:五月二日,禁令私自剃度僧民以及禁止继父继母的儿女互相嫁娶。

**古文:戊申,诏曰: 河北、河东签军。其家属流寓河南被俘掠为奴婢者,官为赎之,俾复其业。 **

现代文:七日,诏令 :河北、河东签发当兵的,他们的家属流浪寓居河南而被俘掠当奴婢的,由官府代为赎出他们,使他们恢复旧业。

古文:六月壬申,诏遣辽统军使耶律曷礼质、节度使萧别离剌等十人。分治新附州镇。

现代文:六月二日,诏令派遣辽国统军使耶律曷礼质、节度使萧别离剌等十人,分别去治理新归附的州镇。

古文:癸酉,诏以昏德公六女为宗妇。

现代文:三日,诏令把昏德公的第六个女儿作为宗妇。

古文:七月辛亥,诏给泰州都统婆卢火所部诸谋克甲胄各五十。

现代文:七月十一日,诏令给予泰州都统婆卢火所属部族各位谋克甲胄各五十套。

古文:先遣娄室经略陕西,所下城邑叛服不常,其监战阿卢补请益兵。

现代文:先派遣娄室策划处理陕西的事情,但是所攻下的城邑叛离不服从。娄室军的监战阿卢补请求增加兵力。

古文:帅府会诸将议曰: 兵威非不足,绥怀之道有所未尽。

现代文:帅府召集各位将领商议说: 兵的威力不是不足,绥靖怀柔的政策没有落实。

古文:诚得位望隆重、恩威兼济者以往,可指日而定。

现代文:实在应该有一个位尊望重、恩威兼济的人前去,才能够指日而定。

**古文:若以皇子右副元帅宗辅往,为宜。 **

现代文:如果把皇子右副元帅宗辅派去,是很适合的。

古文:以闻。诏曰: 娄室往者所向辄克,今使专征陕西,淹延未定,岂倦于兵而自爱耶?

现代文:把这个意见禀奏皇上,皇上诏令说 :娄室以往所指的地方都能攻克,现在派他专门去征服陕西,迟迟没有平定,难道是倦于作战而爱惜自己吗?

**古文:关、陕重地,卿等其戮力焉。 **

现代文:关、陕是军事重地,卿等要竭尽全力啊。

古文:丁卯,上如东京温汤。

现代文:二十七日,皇上到东京温泉。

古文:徙昏德公、重昏侯于鹘里改路。

现代文:把昏德公、重昏侯迁移到鹘里改路。

古文:九月戊申,立刘豫为大齐皇帝,世修子礼,都大名府。

现代文:九月九日,立刘豫为大齐皇帝,世修子礼,都城是大名府。

古文:辛酉,谙班勃极烈、都元帅杲薨。

现代文:二十二日,谙班勃极烈、都元帅杲逝世。

古文:癸亥,宗辅等败宋张浚军于富平。耀州降。

现代文:二十四日,宗辅等人在富平打败宋张浚的军队。耀州投降。

古文:乙丑,凤翔府降。

现代文:二十六日凤翔府投降。

古文:十月乙亥,上至自东京。

现代文:十月六日,皇上从东京返回京都。

古文:齐帝刘豫遣使谢封册。

现代文:齐帝刘豫派人来谢封册。

古文:甲申,天清节,齐、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十五日,是天清节,齐、高丽、夏国遣使者来祝贺。

古文:以铁骊突离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现代文:任命铁骊突离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古文:诏辽、宋官上本国诰命,等第换授。

现代文:诏说:辽、宋的官员上奏本国的皇帝赐爵或封官的诏令,按照原来的等第授官。

古文:十一月甲辰,宗辅下泾州。

现代文:十一月五日,宗辅南下泾州。

古文:丁未,渭州降。

现代文:八日,渭州投降。

古文:败宋刘倪军于瓦亭。戊申,原州降。

现代文:在瓦亭打败宋刘倪的军队。九日,原州投降。

古文:宋泾原路统制张中孚、知镇戎军李彦琦以众降。

现代文:宋泾原路统制张中孚、知镇戎军李彦琦带领部下投降。

古文:马五等击宋吴玠军于陇州。

现代文:马五等在陇州攻击宋吴的军队。

古文:庚戌,以遥镇节度使乌克寿等为齐刘豫生日使。

现代文:十一日,派遥镇节度使乌克寿等人当齐帝刘豫生日使。

古文:癸亥,宗辅以陕西事状闻,诏奖谕之。

现代文:二十四日,宗辅把陕西的情况禀奏皇上知道,皇上诏令表扬他们。

古文:十二月丁丑,完颜娄室薨。

现代文:十二月九日,完颜娄室逝世。

古文:乙酉,宗辅败宋刘维辅军。

现代文:十七日,宗辅打败宋刘维辅的军队。

古文:壬辰,熙州降。

现代文:二十四日,熙州投降。

古文:九年正月己亥朔,齐、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天会九年正月初一,齐、高丽、夏国遣使者来朝贺。

古文:戊申,命以徒门水以西,浑疃、星显、僝蠢三水以北闲田,给曷懒路诸谋克。

现代文:十日,命令把徒门水以西,浑疃、星显、亻孱蠢三水以北的空闲田地,划给曷懒路各位谋克。

古文:辛亥,蒲察鹘拔鲁、完颜忒里讨张万敌于白马湖,陷于敌。

现代文:十三日,蒲察鹘拔鲁、完颜忒里在白马湖讨伐张万敌,陷入敌人包围。

古文:癸丑,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立爱为侍中,知枢密院张忠嗣为宣政殿大学士、知三司使事。

现代文:十五日,任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立爱为侍中,知枢密院张忠嗣为宣政殿大学士、知三司使事。

古文:宗弼、阿卢补抚定巩、洮、河、乐、西宁、兰、廓、积石等州。

现代文:宗弼、阿卢补抚定巩、洮、河、乐、西宁、兰、廓、积石等州。

古文:泾原、熙河两路皆平。

现代文:泾原、熙河两路都平定了。

古文:四月己卯,诏 新徙戍边户,匮于衣食,有典质其亲属奴婢者,官为赎之。

现代文:四月十三日,诏令: 新近迁徙过去的戍边户,缺乏衣食,有把自己的亲属奴婢作为人质典押的,官府替他们赎出来。

古文:户计其口而有二三者,以官奴婢益之,使户为四口。

现代文:按户计有二、三口人的,把官府的奴婢给他们补充上,使每户为四口人。

古文:又乏耕牛者,给以官牛,别委官劝督田作。

现代文:再有缺乏耕牛的人家,发给官牛,另外委派官吏规劝督促他们从事田间耕作。

古文:戍户及边军资粮不继,伞粟于民而与赈恤。

现代文:戍边户以及戍边军队物资粮食接济不上,从民间买粮食并且对他们赈济、抚恤。

**古文:其续迁戍户在中路者,姑止之,即其地种艺,俟毕获而行,及来春农时,以至戍所。 **

现代文:那些继续往边境迁移正在路途中的戍边户,姑且劝止他们,就在当地从事农业或其他事业,等到秋天收获后再前往,到来年春天农忙时节,以期到达戍守的地方。

古文:五月丙午,分遣使者诸路劝农。

现代文:五月十一日,分别派出使者到诸路去鼓励农事。

古文:六月壬辰,赐昏德公、重昏侯时服各两袭。

现代文:六月二十七日,赐给昏德公、重昏侯时令服装各两套。

古文:八月辛巳,回鹘隈欲遣使来贡。

现代文:八月十七日,回鹘隈欲派使者来进贡。

古文:九月己酉,和州回鹘执耶律大石之党撒八、迪里、突迭来献。

现代文:九月十六日,和州回鹘抓获耶律大石的党羽撒八、迪里、突迭来献。

古文:十月戊寅,天清节,齐、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十月十五日,是天清节,齐、高丽、夏国派使者来祝贺。

古文:撒离喝攻下庆阳。

现代文:撒离喝攻下庆阳。

古文:慕洧以环州降。

现代文:慕洧献出环州投降。

古文:宗弼与宋吴玠战于和尚原,败绩。

现代文:宗弼和宋国吴在和尚原交战,被打败了。

古文:十一月己未,迁赵氏疏属于上京。

现代文:十一月二十六日,把赵氏家属分散迁到上京。

古文:以陕西地赐齐。

现代文:把陕西的地盘赐给齐国。

古文:十年正月癸巳朔,齐、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天会十年正月初一日,齐、高丽、夏国派使者来朝贺。

古文:己酉,齐表谢赐地。

现代文:十七日,齐国上表感谢赐给陕西地。

**古文:壬子,诏曰: 昔辽人分士庶之族,赋役皆有等差,其悉均之。 **

现代文:二十日,诏令说: 往昔辽人划分士族和庶族,赋税差役都有等级差别,要完全把这些平均征收。

古文:二月庚午,赈上京路戍边猛安民。

现代文:二月八日,救济上京路戍边的猛安及平民。

**古文:四月丁卯,诏: 诸良人知情嫁奴者,听如故为妻,其不知而嫁者,去住悉从所欲。 **

现代文:四月六日,诏令: 各良人家知情而把奴婢嫁出去的,听凭她仍然做人家的妻子;那些不知情而嫁出去的,离开还是住下完全听从本人的愿望。

古文:移赉勃极烈,左副元帅宗翰朝京师。

现代文:移赉勃极烈、左副元帅宗翰到京师朝见皇上。

古文:庚午,以太祖孙亶为谙班勃极烈,皇子宗磐为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勃极烈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移赉勃极烈、左副元帅宗翰为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右副元帅宗辅为左副元帅。

现代文:九日,任命太祖的孙子为谙班勃极烈,皇帝的儿子宗磐为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勃极烈宗干为国论左勃极烈,移赉勃极烈、左副元帅宗翰为国论右勃极烈兼都元帅,右辅元帅宗辅为左副元帅。

古文:庚寅,闻鸭绿、混同江暴涨,命赈徙戍边户在混同江者。

现代文:二十九日,传来鸭绿江、混同江暴涨的消息,命令赈济、迁徙在混同江边的戍边户。

古文:闰月辛卯,诏分遣鹘沙虎等十三人阅诸路丁壮,调赴军。

现代文:闰四月初一,诏令分别派遣鹘沙虎等十三人检阅诸路壮丁,调遣分赴各军队。

古文:七月甲午,赈泰州路戍边户。

现代文:七月甲午,赈济泰州路戍边户。

古文:上如中京。

现代文:皇上往中京去。

古文:九月,元帅右都监耶律余睹谋反,出奔。

现代文:九月,元帅右都监耶律余睹阴谋造反,逃亡在外。

古文:其党燕京统军使萧高六伏诛,蔚州节度使萧特谋葛自杀。

现代文:他的同党燕京统军使萧高六伏法被杀,蔚州节度使萧特谋葛自杀。

古文:十月壬寅,天清节,大赦。

现代文:十月十五日,是天清节,大赦天下。

古文:齐、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齐、高丽、夏国派遣使者来祝贺。

古文:上如兴中府。

现代文:皇上去兴中府。

古文:齐使使来告母丧。

现代文:齐国国君派使者来报告母亲丧事。

古文:十一月癸亥,以武良谟为齐吊祭使。

现代文:十一月六日,派武良谟当赴齐吊祭使。

古文:癸未,撒离喝请取剑外十三州,从之。

现代文:二十六日,撒离喝请求攻取剑外十三州,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古文:部族节度使土古厮捕斩余睹及其诸子,函其首来献。

现代文:部族节度使土古厮捕获并斩杀了余睹以及他的儿子们,包着他们的头颅来献。

古文:十二月庚子,撒离喝克金州。

现代文:十二月十四日,撒离喝攻克金州。

古文:上至自兴中府。

现代文:皇上从兴中府回到朝廷。

古文:十一年正月丁巳朔,齐、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天会十一年正月初一,齐、高丽、夏国派遣使者来朝贺。

古文:丁卯,撒离喝败吴玠于饶峰关。戊辰,取洋州。

现代文:十一日,撒离喝在饶峰关打败吴。十二日,攻取洋州。

古文:甲戌,入兴元府。

现代文:十八日,进入兴元府。

**古文:二月己亥,元帅府言: 承诏赈军士,臣恐有司钱币将不继。请自元帅以下有禄者出钱助给之。 **

现代文:二月十三日,元帅府说: 禀承皇帝诏令,赈济军士,臣恐怕有司的钱币将会接济不上,请求从元帅以下有俸禄的官员出钱帮助发给军士们。

古文:诏曰: 官有府库而取于臣下,此何理耶?

现代文:皇上诏令 :官署有府库却从臣下手中去取,这是什么道理呢?

**古文:其悉从官给。 **

现代文:当全部从官府中发给。

古文:八月甲申,黄龙府置钱帛司。

现代文:八月二日,黄龙府设置钱帛司。

古文:戊子,赵〈木咢〉诬告其父昏德公谋反,〈木咢〉及其婿刘文彦伏诛。

现代文:七日,赵礧诬告他的父亲昏德公阴谋造反,礧和他的女婿刘文彦伏法被杀。

**古文:戊戌,诏曰: 比以军旅未定,尝命帅府自择人授官,今并从朝廷选注。 **

现代文:十七日,诏令: 近日因为军旅不定,曾经命令帅府自己选择人才授给官职,现在一并听从朝廷选任。

古文:十月丙申,天清节,齐、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十月十五日,天清节,齐、高丽、夏国遣使者来祝贺。

古文:十一月丙寅,赈移懒路。

现代文:十一月十五日,赈济移懒路。

古文:宗弼克和尚原。

现代文:宗弼攻克和尚原。

古文:十二月癸未,赈曷懒路。

现代文:十二月三日,赈济曷懒路。

古文:十二年正月辛亥朔,齐、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天会十二年正月初一日,齐、高丽、夏国派使者来朝贺。

古文:甲子,初改定制度,诏中外。

现代文:十四日,开始改定制度,诏告中外。

古文:丙寅,如东京。

现代文:十六日,往东京去。

古文:二月丁酉,撒离喝败宋吴玠军于固镇。

现代文:二月十七日,撒离喝在固镇打败宋吴的军队。

古文:四月,至自东京。

现代文:四月,皇上从东京回到朝廷。

古文:六月甲午,以阿卢补为元帅右都监。

现代文:六月十六日,任命职阿卢补为元帅右都监。

古文:十月庚寅,天清节,齐、高丽、夏遣使来贺。

现代文:十月十五日,天清节,齐、高丽、夏国派遣使者来庆贺。

古文:十三年正月丙午朔,日有食之。

现代文:天会十三年正月初一,有日食出现。

古文:己巳,上崩于明德宫,年六十一。

现代文:二十四日,太宗在明德宫逝世,享年六十一岁。

古文:庚午,谙班勃极烈即皇帝位于柩前。

现代文:二十五日,谙班勃极烈、太祖阿骨打的嫡长孙在太宗灵柩前即皇帝位。

古文:三月庚辰,上尊谥曰文烈皇帝,庙号太宗。

现代文:三月七日,熙宗皇帝尊谥先帝叫文烈皇帝,庙号太宗。

古文:乙酉,葬和陵。

现代文:十二日,将太宗安葬在和陵。

古文:皇统四年,改号恭陵。

现代文:皇统四年,改和陵叫恭陵。

古文:五年,增上尊谥曰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现代文:五年,在太宗谥号上增尊谥称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古文:贞元三年十一月戊申,改葬于大房山,仍号恭陵。

现代文:贞元三年十一月四日,又将文烈皇帝改葬在大房山,仍然号称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