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古文:裴忌孙瑒裴忌,字无畏,河东闻喜人也。

现代文:裴忌字无畏,河东闻喜人。

古文:祖髦,梁中散大夫。

现代文:祖父裴髦,是梁朝的中散大夫。

古文:父之平,倜傥有志略,召补文德主帅。

现代文:父亲裴之平,卓越豪迈而有志向才略,官府征召补任为文德主帅。

古文:梁普通中众军北伐,之平随都督夏侯亶克定涡、潼,以功封费县侯。

现代文:梁普通年间数路大军北伐,裴之平随都督夏侯直攻下涡、潼两地,因战功被封为费县侯。

古文:会衡州部民相聚寇抄,诏以之平为假节、超武将军、都督衡州五郡征讨诸军事。

现代文:适逢衡州辖区有人聚集成伙骚乱抢劫,天子下旨任命裴之平为假节、超武将军、都督衡州五郡征讨诸军事。

古文:及之平至,即皆平殄,梁武帝甚嘉赏之。

现代文:当裴之平到任以后,境内骚乱全部平定,梁武帝非常赞赏他。

古文:元帝承圣中,累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晋陵太守。

现代文:梁元帝承圣年间,连续升官任散骑常侍、右卫将军、晋陵太守。

古文:世祖即位,除光禄大夫,慈训宫卫尉,并不就,乃筑山穿池,植以卉木,居处其中,有终焉之志。

现代文:世祖承接帝位,先后任命他为光禄大夫,慈训宫卫尉,他都不肯赴任就职,却筑假山挖清池,栽花卉种树木。自己静居在裹面,有在那裹终老一生的意愿。

古文:天康元年卒,赠仁威将军、光禄大夫,谥曰僖子。

现代文:后来在天康元年去世,被追赠为仁威将军、光禄大夫,谧号是僖子。

古文:忌少聪敏,有识量,颇涉史传,为当时所称。

现代文:裴忌少年时就聪明机敏,有见识度量,又阅让了大量的史书传记,为当时的人们所称道。

古文:解褐梁豫章王法曹参军。

现代文:初入仕为凿逊童王法曹参军。

古文:侯景之乱,忌招集勇力,随高祖征讨,累功为宁远将军。

现代文:谜作乱时,苤显招集勇士,随从高祖陈霸先征剿,累计战功被封为宁远将军。

古文:及高祖诛王僧辩,僧辩弟僧智举兵据吴郡,高祖遣黄他率众攻之,僧智出兵于西昌门拒战,他与相持,不能克。

现代文:当高祖诛杀王僧辩时,王僧辩的弟弟王僧智起兵叛据昱巫,产担派董他率兵进击,王仅贺从西昌门出兵顽抗,董他与他相持苦战,不能取胜。

**古文:高祖谓忌曰: 三吴奥壤,旧称饶沃,虽凶荒之馀,犹为殷盛,而今贼徒扇聚,天下摇心,非公无以定之,宜善思其策。 **

现代文:高祖对裴忌说: 三吴一带深处腹地,一向被称为富饶肥沃之区,即使是灾年荒岁,也仍然是物阜民丰,如今叛贼们互相煽动聚集在那裹,可能会动摇天下民心。除了你就没有人能安定那裹,你可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古文:忌乃勒部下精兵,轻行倍道,自钱塘直趣吴郡,夜至城下,鼓噪薄之。僧智疑大军至,轻舟奔杜龛,忌入据其郡。

现代文:于是裴忌率领本部精兵,轻装急进日夜兼程,从钱塘直奔吴郡,晚上到达城下,击鼓呐喊佯为强攻,王僧智疑惧对方重兵压境,就从水路轻舟脱身逃奔到杜宠那裹去了,裴忌随即控制了吴郡。

古文:高祖嘉之,表授吴郡太守。

现代文:高祖嘉奖他,表奏天子任命他为吴郡太守。

古文:高祖受禅,征为左卫将军。

现代文:高祖受惮为帝,下旨征召他入朝为左卫将军。

古文:天嘉初,出为持节、南康内史。

现代文:天嘉初年,裴忌出京担任持节、南康内史。

古文:时义安太守张绍宾据郡反,世祖以忌为持节、都督岭北诸军事,率众讨平之。

现代文:这时义安太守张绍宾在该郡反叛,世祖任命裴忌为持节、都督岭北诸军事,率领兵马前往讨伐。

古文:还除散骑常侍、司徒左长史。

现代文:裴忌凯旋回京后,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司徒左长史。

古文:五年,授云麾将军、卫尉卿,封东兴县侯,邑六百户。

现代文:五年,又被任命为云麾将军、卫尉卿,封为东兴县侯,食邑六百产。

古文:及华皎称兵上流,高宗时为录尚书辅政,尽命众军出讨,委忌总知中外城防诸军事。

现代文:当华皎在长江上游起兵作乱,逭时高宗总领尚书事主持朝政,命令各路大军全部进发征讨,同时委任裴忌全权主持京城内外城防诸军事。

古文:及皎平,高宗即位,太建无年,授东阳太守,改封乐安县侯,邑一千户。

现代文:到茎丝被消灭后,产塞即帝位,立建元年,任命苤墨为束阳太守,改封为乐安县侯,食邑一千户。

古文:四年,入为太府卿。

现代文:四年,入朝任太府卿。

古文:五年,转都官尚书。

现代文:五年,转任都官尚书。

古文:吴明彻督众军北伐,诏忌以本官监明彻军。

现代文:吴明彻统领各路大军北伐时,天子下旨命令盏疆以现任官职的身份为监军。

古文:淮南平,授军师将军、豫州刺史。

现代文:淮南平定后,任命他为军师将军、豫州刺史。

古文:忌善于绥抚,甚得民和。

现代文:裴忌为官在任善于安抚,很受民众的爱戴。

古文:改授使持节、都督谯州诸军事、谯州刺史。

现代文:改任为使持节、都督谯业诸军事、遮业刺史。

古文:未及之官,会明彻受诏进讨彭、汴,以忌为都督,与明彻掎角俱进。

现代文:还来不及到任,恰逢吴明翅奉旨进讨彭、洼地区,同时天子也任命裴忌为都督,率领另一支部队与吴明彻军合成掎角之势共同进发。

古文:吕梁军败,陷于周,周授上开府。

现代文:后来全军在吕梁覆没,裴忌被俘,留在韭眉,韭周授予他上开府之职。

古文:隋开皇十四年,卒于长安,时年七十三。

现代文:隋朝开皇十四年,裴忌在长安去世,这年七十三岁。

古文: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

现代文: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人。

古文:祖文惠,齐越骑校尉、清远太守。

现代文:祖父孙文惠,是齐朝的越骑校尉、清远太守。

古文:父循道,梁中散大夫,以雅素知名。

现代文:父亲孙循道,是梁朝的中散大夫,以风雅质朴闻名于世。

古文:瑒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

现代文:孙瑒年轻时就卓越超群,喜欢研究战术攻略,阅读了大量的经书史传,尤其熟习书牍文札。

古文:起家梁轻车临川嗣王行参军,累迁为安西邵陵王水曹中兵参军事。

现代文:在家中以布衣身份直接出任梁朝轻车临川嗣王代理参军,经多次升迁任安西邵陵王水曹中兵参军事。

古文:王出镇郢州,瑒尽室随府,甚被赏遇。

现代文:邵箧王出镇坚州,瑟墨全家随王府一同前往,因此很受赞赏和礼遇。

古文:太清之难,授假节、宣猛将军、军主。

现代文:太清年间侯景叛乱时,逐墨被任命为假节、宣猛将军、军主。

古文: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瑒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

现代文:王僧辩讨伐侯景时,王琳领兵马前军,因为与孙踢是同学,于是上表推荐孙埸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随即跟从王僧辩前往武昌救援徐文盛。

古文: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

现代文:适逢郢州失陷,于是孙场的部队就留在巴陵镇守,作好攻守战备。

古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瑒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

现代文:不多久侯景的叛军杀到,不分昼夜地进攻巴陵外围阵地,孙埸督领所部尽全力抵御,结果叛军败退奔逃。

古文:瑒从大军沿流而下,及克姑熟,瑒力战有功,除员外散骑常侍,封富阳县侯,邑一千户。

现代文:于是孙场随从大部队沿长江东下,在攻克姑熟时,孙场力战有功,被任命为员外散骑常侍,封为富阳县侯,食邑一千户。

古文:寻受假节、雄信将军、衡阳内史,未及之官,仍迁衡州平南府司马。

现代文:不久又被任命为假节、雄信将军、衡阳内史,他还没有赴任,随即又升任为衡州平南府司马。

古文:破黄洞蛮贼有功,除东莞太守,行广州刺史。

现代文:在任期内破黄洞蛮贼寇有功,被任命为东莞太守,代理广州刺史。

古文:寻除智武将军,监湘州事。

现代文:不久又被任命为智武将军,监理湘州事务。

古文:敬帝嗣位,授持节、仁威将军、巴州刺史。

现代文:梁敬帝继承帝位后,任命他为持节、仁威将军、巴州刺史。

古文: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瑒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

现代文:高祖受惮为帝,王琳在郢州另外奉立梁朝的永嘉王萧庄为梁朝之主,并下诏书征召孙场为太府卿,加授通直散骑常侍。

古文:及王琳入寇,以瑒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荆、巴、武、湘五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总留府之任。

现代文:当王琳顺流束下向内地进犯时,又任命孙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荆巴武湘五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总管留守府大小事务。

古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瑒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千馀口。

现代文:北周派大将史宁率兵四万,突然袭击郢州城,孙埸部下协助防务的张世贵献外城接应周兵,郢州城因此损失军民男女三千余人。

古文: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馀楼。

现代文:周兵又堆起土山高架云梯,日夜攻城进逼,且又乘风纵火,烧掉了内城南部的五十多幢楼房。

古文:时瑒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瑒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

现代文:适时孙埸的士卒不足一千人,都登上城楼守御作战,孙场亲自巡视抚慰,向士卒敬酒劝食,士卒都乐于为他献身效力。

古文: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瑒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

现代文:周兵竭尽全力也没能攻下内城,于是假传周主旨意任命孙埸为柱国、郢州刺史,封为万户郡公。

古文:瑒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

现代文:孙埸假装同意作为缓兵之计,同时暗中加紧修整作战用的装备,敌楼、城墙和守城器械等,一天之内整治如新,周兵对他非常害怕。

古文:及闻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

现代文:到后来听说陈朝主力军已经打败了王琳,即将乘胜而进,周兵遣才解围而去。

古文:瑒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 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

现代文:于是孙场控制了长江中流的全部地域,他召集将士并对他们说: 我和王琳共展才力同尽臣责,一道辅助梁室,也可以算是很努力了。

**古文: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 **

现代文:现在速堑取代了銮曲,墅隧也失败了,既然这样,天意难道能够违抗么!

古文:遂遣使奉表诣阙。

现代文:于是派遣使者恭送表文到朝廷,表示归顺。

古文:天嘉元年,授使持节、散骑常侍、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封定襄县侯,邑一千户。

现代文:天嘉元年,孙场被任命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封为定襄县侯,食邑一千户。

古文:瑒怀不自安,乃固请入朝,征为散骑常侍、中领军。

现代文:孙场内心不安,一再请求入朝以表明自己并无异心,于是天子征召他为散骑常侍、中领军。

**古文:未拜,而世祖从容谓瑒曰: 昔硃买臣愿为本郡,卿岂有意乎? **

现代文:孙场还没有赴任,世祖从容平静地对他说: 以前西汉的朱买臣希望在故乡吴郡为官,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意愿呢?

古文:仍改授持节、安东将军、吴郡太守,给鼓吹一部。

现代文:于是改任他为持节、安束将军、吴郡太守,赏赐鼓吹乐一部。

古文:及将之镇,乘舆幸近畿饯送,乡里荣之。

现代文:当起程赴任的那天,天子亲自到城郊为他饯行,乡亲邻里也为之感到光荣。

古文:秩满,征拜散骑常侍、中护军,鼓吹如故。

现代文:任期届满,天子征召他入朝任散骑常侍、中护军,赏赐的鼓吹乐保留。

古文:留异之反东阳,诏瑒督舟师进讨。

现代文:留异在塞坠反叛,天子下旨命令孙场督领水军进讨。

古文:异平,迁镇右将军,常侍、鼓吹并如故。

现代文:留墨被平定之后,茎墨升任镇右将军,常侍职务、赏赐的鼓吹乐仍旧。

古文:顷之,出为使持节、安东将军、建安太守。

现代文:不久,出京任使持节、安东将军、建安太守。

古文:光大中,以公事免,寻起为通直散骑常侍。

现代文:光大年间,因公事被免职,但没多久又复职任通直散骑常侍。

古文:高宗即位,以瑒功名素著,深委任焉。

现代文:高宗即帝位,认为孙场的功绩名望一向昭着,对他非常信任倚重。

古文: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

现代文:太建四年,任命他为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京镇守公安。

古文:瑒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

现代文:孙场到任后,高筑城墙深挖城壕。恩威并用远近顺服,为周围境外的人所敬畏。

古文:居职六年,又以事免,更为通直散骑常侍。

现代文:在职六年,又因事被免职,调任通直散骑常侍。

古文:及吴明彻军败吕梁,授使持节、督缘江水陆诸军事、镇西将军,给鼓吹一部。

现代文:到吴旦旦彻北伐大军在旦凿失败后,茎墨被任命为使持节、统率沿辽水陆诸军事、镇西将军,赏赐鼓吹乐一部。

古文:寻授散骑常侍、都督荆、郢、巴、武、湘五州诸军事、郢州刺史,持节、将军、鼓吹并如故。

现代文:没多久又被任命为散骑常侍、都督荆郢旦武姻五州诸军事、坚业刺史,持节、将军二职以及赏赐的鼓吹乐仍旧。

古文:十二年,坐疆埸交通抵罪。

现代文:十二年,因在国境上犯有内外交往罪被免职抵罪。

古文:后主嗣位,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

现代文:高宗继承了帝位,恢复孙埸官职任命他为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

古文:寻除中护军,复爵邑,入为度支尚书,领步兵校尉。

现代文:不多久又任命他为中护军,恢复爵位和食邑,入朝为度支尚书,兼任步兵校尉。

古文:俄加散骑常侍,迁侍中、祠部尚书。

现代文:随即加任散骑常侍,升任侍中、祠部尚书。

古文:后主频幸其第,及著诗赋述勋德之美,展君臣之意焉。

现代文:多次驾临他家看望慰问,还吟诗作赋赞颂茎墨的功勋品德,展示君臣之间的亲近之意。

古文:又为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如故。

现代文:茎璺又担任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职务仍然担任。

古文:以年老累乞骸骨,优诏不许。

现代文:因为年老,多次请求退休,但天子下旨屡屡挽留。

古文:祯明元年卒官,时年七十二。

现代文:祯明元年在职去世,这年七十二岁。

古文:后主临哭尽哀,赠护军将军,侍中如故,给鼓吹一部,朝服一具,衣一袭,丧事量加资给,谥曰桓子。

现代文:篷王亲自吊唁致哀,追赠为护军将军,侍中职位保留,赏赐鼓吹乐一部,出席大典礼的专用礼服全副,常用官衣一套,丧事费用由国库优厚供给,谧号是桓子。

古文:瑒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

现代文:孙瑒侍奉父母以孝顺闻名,对几位弟弟非常厚道和睦。

古文: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

现代文:生性通脱平和,有财物就散发给亲友。

古文:其自居处,颇失于奢豪,庭院穿筑,极林泉之致,歌钟舞女,当世罕俦,宾客填门,轩盖不绝。

现代文:但他自己的住处却有追求奢侈豪华的缺陷,庭院之间修筑蹊径蜿蜒相通,极尽林泉胜境之美,诸多歌曲、乐器、舞蹈、女伎,都是当时很少有谁能比得上的,家中已经高朋满座,仍然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古文:及出镇郢州,乃合十馀船为大舫,于中立亭池,植荷芰,每良辰美景,宾僚并集,泛长江而置酒,亦一时之胜赏焉。

现代文:当他出京镇守郢州时,竟然把十多艘船只联结成庞然大舫,在大舫中建造亭榭池苑,种植荷花菱角,每逢良辰美景,则邀请许多宾客同僚,盛设酒宴而泛流长江,可以说是当时最佳的游赏方式了。

古文: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

现代文:孙场还常常在名山的学斋裹开设讲堂,招集玄言儒学之士讲学,冬夏两季还供给资财费用,很为学者们所称颂。

古文: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

现代文:而他为人则率直平易,不因自己名声大地位高就瞧不起别人。

古文: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瑒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

现代文:当时兴皇寺朗法师对佛学了解全面精通佛典,孙场每次造访他讲经之处,与他讨论经义时有争论,僧侣们对他没有不仰慕敬服的。

古文:又巧思过人,为起部尚书,军国器械,多所创立。

现代文:再者他巧妙的构思超越常人,担任起部尚书时,对许多军用民用器械,都有创造改进。

古文:有鉴识,男女婚姻,皆择素贵。

现代文:孙埸还具有对人的鉴赏识别能力,男女婚嫁,都选择自己平素所看重的人。

古文:及卒,尚书令江总为其志铭,后主又题铭后四十字,遣左民尚书蔡徵宣敕就宅镌之。

现代文:当他去世后,尚书令江总为他写了墓志铭,后主又在墓志铭后面题写了一段四十个字的悼词,派左民尚书蔡征前往宣读并到墓地镑刻在石碑上。

古文:其词曰: 秋风动竹,烟水惊波。

现代文:这段悼词是: 秋风动竹,烟水惊波。

古文:几人樵径,何处山阿?

现代文:几人樵径,何处山阿?

古文:今时日月,宿昔绮罗。

现代文:今时日月,宿昔绮罗。

古文:天长路远,地久云多。

现代文:天长路速,地久云多。

**古文:功臣未勒,此意如何。 **

现代文:功臣未勒,此意如何?

古文:时论以为荣。

现代文:当时舆论以此为荣。

古文:瑒二十一子,咸有父风。

现代文:孙瑒有二十一个儿子,都具有他们父亲的风度。

古文:世子让,早卒。

现代文:世子孙让,早年去世。

古文:第二子训,颇知名,历临湘令,直阁将军、高唐太守。

现代文:第二子孙训,颇有知名度,先后担任过临临湘令,直阁将军、高唐太守。

古文:陈亡入隋。

现代文:陈朝亡后为隋朝臣民。

古文:史臣曰:在梁之季,寇贼实繁,高祖建义杖旗,将宁区夏,裴忌早识攀附,每预戎麾,摧锋却敌,立功者数矣。

现代文:史臣曰:梁朝末年,盗寇乱贼实在是太多了,高祖擎举义旗,志在安宁中原,裴忌早就看清了遣点因而追随高祖,每海参预作战,摧败敌人,立下了许多战功。

古文:孙瑒有文武干略。见知时主,及行军用兵,师司马之法,至于战胜攻取,屡著勋庸,加以好施接物,士咸慕向。

现代文:孙场富有文才武略,为时代的英主所赏识,当行军用兵之时,他效法司马穣苴的军事法则,所以能战必胜攻必克,屡次建立功勋,加上喜欢施恩布惠善于待人接物,所以军入朝士都仰慕他。

古文:然性不循恒,频以罪免,盖亦陈汤之徒焉。

现代文:但他生性不守常规,以至于几次因罪免职;大概是西汉陈汤式的人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