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古文:皇甫诞,字玄虑,安定乌氏人也。

现代文:○皇甫诞皇甫诞字玄虑,是安定乌氏人。

古文:祖和,魏胶州刺史。

现代文:他的祖父皇甫和,是西魏的胶州刺史。

古文:父璠,周隋州刺史。

现代文:父亲皇甫王番,任北周隋州刺史。

古文:诞少刚毅,有器局。

现代文:皇甫诞年少时,禀性刚毅,有器度。

古文:周毕王引为仓曹参军。

现代文:北周毕王召引他作仓曹参军。

古文:高祖受禅,为兵部侍郎。

现代文:高祖文帝即位以后,皇甫诞作了兵部侍郎。

古文:数年,出为鲁州长史。

现代文:几年后,出京城作鲁州长史。

古文:开皇中,复入为比部、刑部二曹侍郎,俱有能名。

现代文:开皇年间,又回到朝中作比部、刑部侍郎,都有贤能的名声。

古文:迁治书侍御史,朝臣无不肃惮。

现代文:后调任治书侍御史,朝臣无不对他恭敬而又畏惧。

古文:上以百姓多流亡,令诞为河南道大使以检括之。

现代文:高祖因为百姓流亡很多,派皇甫诞任河南道大使,以约束流民,使他们遵守法度。

古文:及还,奏事称旨,上甚悦,令判大理少卿。

现代文:到返朝后,所奏之事符合高祖的旨意,高祖很高兴,让他兼任大理寺少卿。

古文:明年,迁尚书右丞,俄以母忧去职。

现代文:第二年,升任尚书右丞。不久,因母亲去世而辞职。

古文:未期,起令视事。

现代文:丧期未满,又奉命到职上任。

古文:寻转尚书左丞。

现代文:不久,转任尚书左丞。

古文:时汉王谅为并州总管,朝廷盛选僚佐,前后长史、司马,皆一时名士。

现代文:当时,汉王杨谅为并州总管,朝廷广泛选拔人才当他的辅佐,前后任长史、司马的,都是当时的名士。

古文:上以诞公方著称,拜并州总管司马,总府政事,一以谘之,谅甚敬焉。

现代文:高祖因皇甫诞以公平正直著称,封他做并州总管司马,总管并州府政事,凡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汉王很敬重他。

古文:及炀帝即位,征谅入朝,谅用谘议王頍之谋,发兵作乱。

现代文:到炀帝即位,召汉王入朝,杨谅采纳谘议官王支页的计谋,发兵作乱。

古文:诞数谏止,谅不纳。

现代文:皇甫诞屡次谏阻,杨谅都不采纳。

古文:诞因流涕曰: 窃料大王兵资,无敌京师者,加以君臣位定,逆顺势殊,士马虽精,难以取胜。

现代文:皇甫诞流着泪说: 我料想汉王您的兵器物资,没有哪一样能抵挡京师军队的。加上君臣的名份已定,谋反和拥护朝廷的情况不同,你兵马虽精,也难以取胜。

古文:愿王奉诏入朝,守臣子之节,必有松、乔之寿,累代之荣。

现代文:希望您奉命入朝,恪守臣子的节操,一定会有赤松子和王子乔的长寿,几代人的荣华。

古文:如更迁延,陷身叛逆,一挂刑书,为布衣黔首不可得也。

现代文:如果再拖延,身陷叛逆,到时一上刑书,想做平民百姓也不可能了。

**古文:愿察区区之心,思万全之计,敢以死请。 **

现代文:希望王爷您体察我的苦心,想一个万全之计,我斗胆冒死请求。

古文:谅怒而囚之。

现代文:汉王大怒,囚禁了皇甫诞。

古文:及杨素将至,谅屯清源以拒之。

现代文:后来杨素将至,杨谅屯兵在清源抵挡。

古文:谅主簿豆卢毓出诞于狱,相与协谋,闭城拒谅。

现代文:汉王的主簿豆庐毓放皇甫诞出了囚牢,与他合谋,关闭城门,不让杨谅入城。

古文:谅袭击破之,并抗节而遇害。

现代文:杨谅袭破城池,二人都守节而死。

古文:帝以诞亡身徇国,嘉悼者久之,下诏曰: 褒显名节,有国通规,加等饰终,抑惟令典。

现代文:炀帝因皇甫诞以身殉国,为嘉奖并悼念他,专门下了一道诏书,追赠柱国,封弘义公,谥号明。皇甫诞的儿子无逸继承了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