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六

古文:○靺鞨靺鞨,在高丽之北,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

现代文:靺鞨位于高丽的北面,城邑部落都有酋长,不统一。

古文:凡有七种:其一号粟末部,与高丽相接,胜兵数千,多骁武,每寇高丽中。

现代文:共有七个部落:其一叫粟末部,与高丽接壤,有数千强兵,大多骁勇猛健,经常侵犯高丽。

古文:其二曰伯咄部,在粟末之北,胜兵七千。

现代文:其二叫伯咄部,在粟末部的北面,有七千强兵。

古文:其三曰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

现代文:其三叫安车骨部,在伯咄部东北边。

古文:其四曰拂涅部,在伯咄东。

现代文:其四叫着拂涅部,在伯咄部的东面。

古文:其五曰号室部,在拂涅东。

现代文:其五叫号室部,在拂涅部的东面。

古文:其六曰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

现代文:其六叫黑水部,在安车骨部的西北面。

古文:其七曰白山部,在粟末东南。

现代文:其七叫白山部,在粟末部东南面。

古文:胜兵并不过三千,而黑水部尤为劲健。

现代文:兵卒都不超过三千,其中黑水部尤为强大。

古文: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之肃慎氏也。

现代文:拂涅部以东地域,箭头都是用石头做的,这就是古代所说的肃慎氏。

古文:所居多依山水,渠帅曰大莫弗瞒咄,东夷中为强国。

现代文:革末革曷人大多依山傍水居住,首领称为大莫弗瞒咄,在东面诸夷中是强国。

古文:有徒太山者,俗甚敬畏,上有熊罴豹狼,皆不害人,人亦不敢杀。

现代文:有山叫徒泰山,其民俗都惧怕这地方。山上有熊、罴、豹、狼等猛兽,但都不伤害人,人也不敢伤害它们。

古文:地卑湿,筑土如堤,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

现代文:这里地势低下潮湿,人们筑起像堤一样的土堆,然后凿成洞穴居住,洞穴的口向上开着,用梯子搭着出进。

古文:相与偶耕,土多粟麦穄。

现代文:人们二人一起耕种,多种植粟麦。

古文:水气咸,生盐于木皮之上。

现代文:空气含咸味,空气中的盐分粘附在树木上。

古文:其畜多猪。

现代文:牲畜大多是猪。

古文:嚼米为酒,饮之亦醉。

现代文:人们磨碎米来做酒,喝了也能醉人。

古文:妇人服布,男子衣猪狗皮。

现代文:妇女穿布衣,男人穿猪、狗皮。

古文:俗以溺洗手面,于诸夷最为不洁。

现代文:人们习惯用尿洗手洗脸,在诸夷中,他们最不讲清洁。

古文:其俗淫而妒,其妻外淫,人有告其夫者,夫辄杀妻,杀而后悔,必杀告者,由是奸淫之事终不发扬。

现代文:那里的人淫乱而多忌妒。妻子在外淫乱,如有人告诉她的丈夫,那丈夫就要杀掉妻子,杀了妻子又后悔,又一定杀掉那告诉他的人,因此,奸淫之事最终不被告发张扬。

古文:人皆射猎为业,角弓长三尺,箭长尺有二寸。

现代文:这里的人都以打猎为业,角弓长达三尺,箭长有一尺二寸。

古文:常以七八月造毒药,傅矢以射禽兽,中者立死。

现代文:人们常常在七、八月间制造毒药,涂在箭头上射野兽,被射中的即刻会死。

古文:开皇初,相率遣使贡献。

现代文:开皇初,革末革曷相继派使者前来朝廷上贡。

古文:高祖诏其使曰: 朕闻彼土人庶多能勇捷,今来相见,实副朕怀。

现代文:高祖对那些使者说: 我听说你们那里的百姓勇敢敏捷,现在见到你们,确实很合我的心意。

**古文:朕视尔等如子,尔等宜敬朕如父。 **

现代文:我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你们,你们也应该像敬重父亲那样敬重我。

古文:对曰: 臣等僻处一方,道路悠远,闻内国有圣人,故来朝拜。

现代文:使者回答说: 我们地处偏僻,道路遥远,听说中原有圣人,便前来朝拜。

**古文:既蒙劳赐,亲奉圣颜,下情不胜欢喜,愿得长为奴仆也。 **

现代文:现在,我们蒙受恩赐,能亲自参见皇上,不胜欢喜,愿意长久做陛下的奴仆。

古文:其国西北与契丹相接,每相劫掠。

现代文:革末革曷西北面与契丹接壤,双方经常互相抢掠。

古文:后因其使来,高祖诫之曰: 我怜念契丹与尔无异,宜各守土境,岂不安乐?

现代文:后来,由于革末革曷使者前来朝廷,高祖劝他们说: 我怜惜契丹与你们没有什么不同,你们应各自把守国土,不也很安乐吗?

**古文:何为辄相攻击,甚乖我意! **

现代文:为什么动不动就互相攻击呢?如果这样,就违背了我的愿望!

古文:使者谢罪。

现代文:使者谢罪。

古文:高祖因厚劳之,令宴饮于前。

现代文:高祖于是重重地慰劳他们,在殿前设宴款待他们。

古文:使者与其徒皆起舞,其曲折多战斗之容。

现代文:使者与他们的随员起舞作乐,那舞蹈动作多是作战姿态。

**古文:上顾谓侍臣曰: 天地间乃有此物,常作用兵意,何其甚也! **

现代文:高祖对身边侍臣说: 天地间竟有这些人物,时常演出战斗情景,是何等的过分啊!

古文:然其国与隋悬隔,唯粟末、白山为近。

现代文:只是那革末革曷与隋国相距遥远,只有粟末部、白山部与朝廷相隔较近。

古文:炀帝初与高丽战,频败其众,渠帅度地稽率其部来降。

现代文:炀帝当初与高丽作战,多次打败高丽军队,首领度地稽带领他的部下前来投降。

古文:拜为右光禄大夫,居之柳城,与边人来往。

现代文:炀帝授他为右光禄大夫,派他居守柳城,与边关来往。

古文:悦中国风俗,请被冠带,帝嘉之,赐以锦绮而褒宠之。

现代文:度地稽喜欢中原风俗,请求穿戴汉族服饰,炀帝称赞他,拿锦绮赏给他,并对他非常宠幸。

古文:及辽东之役,度地稽率其徒以从,每有战功,赏赐优厚。

现代文:直到辽东战役,度地稽带领他的兵马跟从,经常立战功,炀帝又给他优厚赏赐。

古文:十三年,从帝幸江都,寻放归柳城。

现代文:大业十三年,度地稽随从炀帝驾莅江都,不久,又被派回柳城。

古文:在途遇李密之乱,密遣兵邀之,前后十余战,仅而得免。

现代文:路途中遇到李密反叛,李密派兵阻截他,先后打了十多仗,度地稽只身逃脱。

古文:至高阳,复没于王须拔。未几,遁归罗艺。

现代文:度地稽到了高阳,又被王顺拔俘虏,不久,逃回到罗艺所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