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古文:高祖上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

现代文: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是弘农郡华阴人。

古文: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

现代文:高祖的远祖是曾在汉朝做过太尉的杨震,杨震的八代子孙叫杨铉,曾在燕做过北平太守。

古文: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

现代文:杨铉生杨元寿,杨元寿在北魏做武川镇司马,子孙因而就在那里居住。

古文:元寿生太原太守惠嘏,嘏生平原太守烈,烈生宁远将军祯,祯生忠,忠即皇考也。

现代文:杨元寿生太原太守杨惠嘏,杨惠嘏生平原太守杨烈,杨烈生宁远将军杨祯,杨祯生杨忠,杨忠就是高祖的父亲。

古文: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

现代文:杨忠跟从周太祖在关西起兵,周太祖赐他姓普六茹,官位升到柱国、大司空、隋国公。

古文:薨,赠太保,谥曰桓。

现代文:杨忠死后追封为太保,谥号 桓 。

古文: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

现代文:高祖的母亲吕氏,在大统七年六月十三日夜,在冯翊般若寺生下高祖,当时,紫气弥漫厅堂。

**古文: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 此兒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 **

现代文:有一个从河东来的尼姑对高祖的母亲说: 这个孩子的来历很特别,不可在凡俗中喂养。

古文: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

现代文:尼姑将高祖安置在客馆,亲自抚养。

古文: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

现代文:高祖的母亲曾抱着高祖,忽然看见高祖头上长出角来,浑身出现鳞片。

古文: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

现代文:高祖的母亲十分害怕,以致让高祖掉在地上。

**古文:尼自外入见曰: 已惊我兒,致令晚得天下。 **

现代文:尼姑外出归来见此情景说: 已经惊骇我儿,致使他迟作国君。

古文: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 王 。

现代文:高祖龙颜堂堂,额上有五根像柱子的印记连着头顶,目光外射,掌上有 王 字的纹理。

古文:长上短下,沈深严重。

现代文:身材上长下短,深沉而威严。

古文: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

现代文:初入太学,即使是至亲也只能和他亲昵而不敢轻忽他。

古文:年十四,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

现代文:高祖十四岁时,京兆尹薛善征召他为功曹。

古文:十五,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

现代文:十五岁时,凭父亲的功勋被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之职,封为成纪县公。

古文: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

现代文:十六岁时,升骠骑大将军,加授开府。

**古文:周太祖见而叹曰: 此兒风骨,不似代间人。 **

现代文:周太祖看见高祖后赞叹地说: 这个孩子的模样气质,不像是世上的凡人!

古文: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

现代文:周明帝继位,授高祖为右小宫伯,加封大兴郡公。

**古文:帝尝遣善相者赵昭视之,昭诡对曰: 不过作柱国耳。 **

现代文:周明帝曾派善于相面的赵昭为高祖看相,赵昭对周明帝假装说: 不过是做柱国的面相罢了。

古文:既而阴谓高祖曰: 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

现代文:不久私下对高祖说: 您将要做天下的君主,但一定要大开杀戒之后才能安定天下。

**古文:善记鄙言。 **

现代文:请好好地记住我的话。

古文:武帝即位,迁左小宫伯。

现代文:周武帝即位,高祖改任左小宫伯。

古文: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

现代文:离京出任隋州刺史,升大将军。

古文:后征还,遇皇妣寝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代称纯孝。

现代文:后来武帝征召他回京城,遇上母亲卧病,三年之中,高祖昼夜服侍,不离左右,世人称他为孝子。

古文:宇文护执政,尤忌高祖,屡将害焉,大将军侯伏、侯寿等匡护得免。

现代文:宇文护执政,特别忌恨高祖,屡次想陷害他,因大将军侯伏、侯寿等救助才免于被害。

古文:其后袭爵隋国公。

现代文:其后高祖承袭隋国公的爵位。

古文:武帝聘高祖长女为皇太子妃,益加礼重。

现代文:周武帝聘高祖长女为皇太子妃以后,对高祖更加尊重。

古文:齐王宪言于帝曰: 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

现代文:齐王宇文宪对周武帝说: 普六茹坚相貌不同一般,我每次见他,都觉得不知所措。

**古文: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

现代文:恐怕他不会居于人下,请早除掉他。

**古文:帝曰: 此止可为将耳。 **

现代文:周武帝说: 他只不过可作一个将军罢了。

**古文:内史王轨骤言于帝曰: 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

现代文:内史王轨多次对周武帝说: 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有反叛的相貌。

**古文:帝不悦,曰: 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 **

现代文:周武帝不高兴,说: 如果一定是天命,将怎么办?

古文:高祖甚惧,深自晦匿。

现代文:高祖十分害怕,只得深深地隐藏自己的本来面目。

古文:建德中,率水军三万,破齐师于河桥。

现代文:周武帝建德年间,高祖率领水军三万,在河桥攻破北齐的军队。

古文:明年,从帝平齐,进位柱国。

现代文:第二年,跟周武帝平定北齐,进位柱国。

古文:与宇文宪破齐任城王高湝于冀州,除定州总管。

现代文:又与宇文宪在冀州攻破北齐任城王高湝,拜授为定州总管。

古文:先是,定州城西门久闭不行,齐文宣帝时,或请开之,以便行路。

现代文:在此之前,定州城西门久闭不开。齐文宣帝时,有人请求打开城门,以便于行路。

**古文:帝不许,曰: 当有圣人来启之。 **

现代文:齐文宣帝不答应,说: 将会有圣人来打开它。

古文:及高祖至而开焉,莫不惊异。

现代文:等到高祖到城下时,城门便开了,人们无不惊奇。

古文:寻转亳州总管。

现代文:不久,高祖调任亳州总管。

古文:宣帝即位,以后父征拜上柱国、大司马。

现代文:周宣帝即位,高祖凭皇后之父的身份征拜为上柱国、大司马。

古文: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俄转大前疑。

现代文:大象初年,升为大后丞、右司武,不久调任大前疑。

古文:每巡幸,恆委居守。

现代文:皇帝每次巡幸,总是委托高祖留守京师。

古文:时帝为《刑经圣制》,其法深刻。

现代文:当时周宣帝制定《刑经圣制》,其法律非常苛刻。

古文:高祖以法令滋章,非兴化之道,切谏,不纳。

现代文:高祖认为法令苛刻更容易滋长犯罪,不利于教化,恳切地劝谏,皇帝不采纳。

古文:高祖位望益隆,帝颇以为忌。

现代文:高祖的官职和威望越来越高,皇帝很猜忌。

古文:帝有四幸姬,并为皇后,诸家争宠,数相毁谮。

现代文:皇帝有四个宠幸的妃子,都是皇后,四家争宠,多次相互诽谤诬陷。

**古文:帝每忿怒,谓后曰: 必族灭尔家! 因召高祖,命左右曰: 若色动,即杀之。 **

现代文:皇帝常怒气冲冲地对高祖的女儿说: 一定要杀尽你们九族! 于是召见高祖,对左右侍卫说: 假如普六茹坚变了脸色,就杀死他。

古文:高祖既至,容色自若,乃止。

现代文:高祖来后,镇定自若,于是作罢。

古文:大象二年五月,以高祖为扬州总管,将发,暴有足疾,不果行。

现代文:大象二年五月,任命高祖为扬州总管。将要去赴任,突然脚病发作,没有成行。

古文:乙未,帝崩。

现代文:十一日,周宣帝去世。

古文:时静帝幼冲,未能亲理政事。

现代文:周静帝即位时,年龄幼小,不能亲理朝政。

古文: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

现代文: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日方以为高祖是皇后之父,是众望所归,于是假造诏书,召高祖入朝总理朝政,统领朝廷内外的军队。

古文:周氏诸王在籓者,高祖悉恐其生变,称赵王招将嫁女于突厥为词以征之。

现代文:宇文氏在藩国的国王,高祖担心他们谋反,于是以赵王宇文招将把女儿嫁给突厥为借口,征召诸王入京。

古文:丁未,发丧。

现代文:二十三日,为周宣帝发丧。

古文:庚戌,周帝拜高祖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总己而听焉。

现代文:二十六日,周静帝拜高祖为假黄钺、左大丞相,文武百官汇集在高祖门下,听从调遣。

古文: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具置僚佐。

现代文: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以郑译为长史,刘日方为司马,大小官员一一设置。

古文: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

现代文:在周宣帝时,刑罚残酷,百姓害怕,人民没有为朝廷出力的想法。

古文:至是,高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

现代文:到现在,高祖大力推崇仁政,法令清正简明,他自己也很节俭,因而天下老百姓都很高兴。

古文:六月,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并至于长安。

现代文:六月,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荄都到达京城长安。

古文: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重臣宿将,志不能平,遂举兵东夏。

现代文:相州总管尉迟迥自以为是重臣老将,不服气,于是在东夏起兵谋反。

古文:赵、魏之士,从者若流,旬日之间,众至十余万。

现代文:赵魏之士从者如流,十天之间,就聚集了十多万人。

古文:又宇文胄以荥州,石愻以建州,席毗以沛郡,毗弟叉罗以兗州,皆应于迥。

现代文:而宇文胄在荥州,石荄孙心在建州,席毗在沛郡,席毗弟叉罗在兖州,都纷纷响应尉迟迥。

古文:迥遣子质于陈请援。

现代文:尉迟迥将儿子送到陈朝作人质,请求陈朝出兵援助。

古文:高祖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讨之。

现代文:高祖命令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征讨他们。

古文:雍州牧毕王贤及赵、陈等五王,以天下之望归于高祖,因谋作乱。

现代文:雍州牧毕王宇文贤和赵、陈等五王,因民心归向高祖,因而谋划造反作乱。

古文:高祖执贤斩之,寝赵王等之罪,因诏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用安其心。

现代文:高祖抓住并杀死了宇文贤,不追究赵王等人的罪过。于是下诏书,让五王佩剑上殿,入朝不小步快走,以安定他们的心。

古文:七月,陈将陈纪、萧摩诃等寇广陵,吴州总管于顗转击破之。

现代文:七月,陈朝将领陈纪、萧摩诃等侵犯广陵,吴州总管于岂页打败了他们。

古文:广陵人杜乔生聚众反,刺史元义讨平之。

现代文:广陵人杜乔生聚众谋反,刺史元义平息了他。

古文: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传首阙下,余党悉平。

现代文:韦孝宽在相州打败尉迟迥,把尉迟迥的首级传到京师,其余党羽全部铲平。

古文:初,迥之乱也,郧州总管司马消难据州响应,淮南州县多同之。

现代文:起初,尉迟迥作乱时,郧州总管司马消难据州响应,淮南的州县也大多应和。

古文:命襄州总管王谊讨之,消难奔陈。

现代文:高祖命令襄州总管王谊征讨他们,司马消难逃到陈朝。

古文:荆、郢群蛮乘衅作乱,命亳州总管贺若谊讨平之。

现代文:荆、郢两地的南蛮趁机作乱,高祖命令亳州总管贺若谊平息了他们。

古文:先是,上柱国王谦为益州总管,既见幼主在位,政由高祖,遂起巴蜀之众,以匡复为辞。

现代文:在此之前,上柱国王谦为益州总管,见周静帝年幼,由高祖理朝,就纠集巴、蜀之众,以挽救朝廷为借口,声讨高祖。

古文:高祖方以东夏、山南为事,未遑致讨。

现代文:高祖正忙于东夏和山南的战事,没有余暇去征讨他们。

古文:谦进兵屯剑阁,陷始州。

现代文:王谦进兵驻扎在剑阁,攻破始州。

古文:至是,乃命行军元帅、上柱国梁睿讨平之,传首阙下。

现代文:等到平定尉迟迥后,高祖就命令行军元帅、上柱国梁睿征讨王谦,将王谦首级传到京师。

古文:巴蜀阻险,人好为乱,于是更开平道,毁剑阁之路,立铭垂诫焉。

现代文:巴、蜀地势险要,百姓喜欢作乱,高祖于是另外开辟平坦的大道,毁弃剑阁的道路,并在此立石碑刻文字告诫他们。

古文:五王阴谋滋甚,高祖赍酒肴以造赵王第,欲观所为。

现代文:宇文招等五王暗中谋反更急迫了,高祖准备酒菜送到赵王府,想看看赵王的所作所为。

古文:赵王伏甲以宴高祖,高祖几危,赖元胄以济,语在胄传。

现代文:赵王宴请高祖,四周埋伏着甲兵,高祖处境很危险,依赖元胄的帮助才脱险,《元胄传》里记载着这件事。

古文:于是诛赵王招、越王盛。

现代文:于是高祖杀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

古文:九月,以世子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

现代文:九月,任命高祖长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

古文:壬子,周帝诏曰: 假黄钺、使持节、左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上柱国、大冢宰、隋国公坚,感山河之灵,应星辰之气,道高雅俗,德协幽显。

现代文:三十日,周静帝下诏说: 假黄钺、使持节、左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上柱国、大冢宰、隋国公杨坚,感山河之灵,应星辰之气,道德高尚而显著。

古文:伊尹辅殷,霍光佐汉,方之蔑如也。

现代文:可授予大丞相之职,免去左、右丞相之官,余官如故。

古文:昔营丘、曲阜,地多诸国,重耳、小白,锡用殊礼。萧何优赞拜之仪,番君越公侯之爵。姬、刘以降,代有令谟,宜崇典礼,宪章自昔。

现代文:十月二十日,周静帝下诏追封高祖的曾祖杨烈为柱国、太保、都督徐兖等十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隋国公,谥号康;追封高祖祖父杨祯为柱国、太傅、都督陕蒲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隋国公,谥号献;追封高祖父亲杨忠为上柱国、太师、大冢宰、都督冀定等十三州诸军事、雍州牧。诛杀陈王宇文纯。二十一日,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去世。

古文:可授相国,总百揆,去都督内外诸军事、大冢宰之号,进公爵为王,以隋州之崇业,郧州之安陆、城阳,温州之宜人,应州之平靖、上明,顺州之淮南,士州之永川,昌州之广昌、安昌,申州之义阳、淮安,息州之新蔡、建安,豫州之汝南、临颍、广宁、初安,蔡州之蔡阳,郢州之汉东二十郡为隋国。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加玺绂、远游冠、相国印、绿綟绶,位在诸侯王上。

现代文:十一月十三日,诛杀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荄。十二月二十日,周静帝下诏说: 假黄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上柱国、大冢宰、隋国公杨坚,可授相国之职,总理朝政,免去其都督内外诸军事、大冢宰之职。爵位由公晋封为王。将隋州的崇业,郧州的安陆、城阳,温州的宜人,应州的平靖、上明,顺州的淮南,士州的永川,昌州的广昌、安昌,申州的义阳、淮安,息州的新蔡、建安,豫州的汝南、临颍、广宁、初安,蔡州的蔡阳,郢州的汉东等二十个郡划为隋国的封地。隋王可佩剑上殿,入朝时不必快步疾走,朝拜时不必通报姓名,备九锡之礼,加授玺绂、远游冠、相国印绶,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古文:隋国置丞相已下,一依旧式。

现代文:隋国可设置丞相以下的各级官职,全部依照旧制。

古文:高祖再让,不许。

现代文:高祖再三推辞,周静帝都不答应。

古文:乃受王爵、十郡而已。

现代文:于是高祖才接受王位和十郡的封地。

古文:诏进皇祖、考爵并为王,夫人为王妃。

现代文:周静帝又下诏追封高祖祖父、父亲为王,祖母、母亲为王妃。

古文:仰祗皇灵,俯顺人愿,今敬以帝位禅于尔躬。

现代文:三十日,司马消难率领陈朝的军队攻打江州,刺史成休宁打退了他。周静帝大定元年二月初二,周静帝令高祖恢复杨姓。

古文:天祚告穷,天禄永终。

现代文:初三,文武百官到高祖府第敦劝高祖接受皇上的封赐,于是,高祖才接受。

古文:於戏!

现代文:初四,高祖建王府、设百官。

古文:王宜允执厥和,仪刑典训,升圆丘而敬苍昊,御皇极而抚黔黎,副率土之心,恢无疆之祚,可不盛欤!

现代文:初六,周静帝下诏让高祖戴皇冠,建制天子旌旗,出入令人开路清道,乘坐金根车,用六匹马拉车,备五时副车,设置旄头云旗,乐舞用八佾,在宗庙悬挂钟;王妃为王后,长子为太子。

古文:遣大宗伯、大将军、金城公赵煚奉皇帝玺绂,百官劝进。

现代文:高祖推让再三才接受。不久,周静帝因民心所向,派遣兼太傅、上柱国、杞国公宇文椿奉册令高祖继皇位。又派遣大宗伯、大将军、金城公赵捧皇帝玉玺,百官劝高祖即位。

古文:高祖乃受焉。

现代文:高祖才受命即位。

古文:开皇元年二月甲子,上自相府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

现代文:高祖开皇元年二月十四日,高祖穿便服从相府入宫,在临光殿行礼之后即皇帝位。

古文:设坛于南郊,遣使柴燎告天。

现代文:在南郊设坛,令使臣烧柴祭祀告天。

古文:是日,告庙,大赦,改元。

现代文:这天,禀告祖庙,大赦天下囚犯,改元。

古文:京师庆云见。

现代文:京城有祥云出现。

古文:易周氏官仪,依汉、魏之旧。

现代文:高祖改北周官制、礼仪,依照汉、魏的旧制。

古文:以柱国、相国司马、渤海郡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沁源县公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咸安县男李德林为内史令,上开府、汉安县公韦世康为礼部尚书,上开府、义宁县公元晖为都官尚书,开府、民部尚书、昌国县公元岩为兵部尚书,上仪同、司宗长孙毗为工部尚书,上仪同、司会杨尚希为度支尚书,上柱国、雍州牧、邗国公杨惠为左卫大将军。

现代文:任命柱国、相国司马、渤海郡公高赹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泌源县公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咸安县男李德林为内史令,上开府、汉安县公韦世康为礼部尚书,上开府、义宁县公元晖为都官尚书,开府、民部尚书、昌国县公元岩为兵部尚书,上仪同、司宗长孙毗为工部尚书,上仪同、司会杨尚希为度支尚书,上柱国、雍州牧、邗国公杨惠为左卫大将军。

古文:乙丑,追尊皇考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为元明皇后。

现代文:十六日,追尊高祖父亲为武元皇帝,庙号为太祖,高祖的母亲为元明皇后。

古文:遣八使巡省风俗。

现代文:派遣八使考察民风。

古文:丙寅,修庙社。

现代文:十七日,修建祖庙。

古文: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王太子勇为皇太子。

现代文:立王后独孤氏作皇后,王太子杨勇为皇太子。

古文:丁卯,以大将军、金城郡公赵煚为尚书右仆射,上开府、济阳侯伊娄彦恭为左武候大将军。

现代文:十八日,任命大将军、金城郡公赵为尚书右仆射,上开府、济阳侯伊娄彦恭为左武候大将军。

古文:己巳,以周帝为介国公,邑五千户,为隋室宾。

现代文:二十日,封周静帝为介国公,食邑五千户,为隋朝宾客。

古文:旌旗车服礼乐,一如其旧。

现代文:介国公旌旗车马服饰礼乐,一切都像做皇帝时那样。

古文:上书不为表,答表不称诏。

现代文:向高祖上书不叫表,高祖答表不叫诏。

古文:周氏诸王,尽降为公。

现代文:北周诸王,全部降位为公。

古文:辛未,以皇弟同安郡公爽为雍州牧。

现代文:二十二日,任命高祖之弟同安郡公杨爽为雍州牧。

古文:乙亥,封皇弟邵国公慧为滕王,同安公爽为卫王;皇子雁门公广为晋王,俊为秦王,秀为越王,谅为汉王。

现代文:二十六日,封高祖之弟邵国公杨惠为滕王,同安公杨爽为卫王;皇子雁门公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秀为越王,杨谅为汉王。

古文:以上柱国、并州总管、申国公李穆为太师,上柱国、邓国公窦炽为太傅,上柱国、幽州总管、任国公于翼为太尉,观国公田仁恭为太子太师,武德郡公柳敏为太子太保,济南郡公孙恕为太子少傅,开府苏威为太子少保。

现代文:任命上柱国、并州总管、申国公李穆为太师,上柱国、邓国公窦炽为太傅,上柱国、幽州总管、任国公于翼为太尉,观国公田仁恭为太子太师,武德郡公柳敏为太子太保,济南郡公孙恕为太子少傅,开府苏威为太子少保。

古文:丁丑,以晋王广为并州总管,以陈留郡公杨智积为蔡王,兴城郡公杨静为道王。

现代文:二十八日,任命晋王杨广为并州总管,任命陈留郡公杨智积为蔡王,兴城郡公杨静为道王。

古文:戊寅,以官牛五千头分赐贫人。

现代文:二十九日,将官府五千头牛分给贫民。

古文:三月辛巳,高平获赤雀,太原获苍乌,长安获白雀,各一。宣仁门槐树连理,众枝内附。

现代文:三月初二,在高平、太原、长安分别猎获赤雀、苍鸟和白雀各一只,宣仁门槐树连理,众枝向内伸展。

古文:壬午,白狼国献方物。

现代文:初三,白狼国进献土产。

古文:甲申,太白昼见。

现代文:初五,白天出现太白星,初六,再次出现。

古文:乙酉,又昼见。以上柱国元景山为安州总管。

现代文:高祖任命上柱国元景山为安州总管。

古文:丁亥,诏犬马器玩口味不得献上。戊子,弛山泽之禁。

现代文:初八,高祖下诏令不许进献犬马器玩鲜味。初九,解除对山泽的禁令。

古文:以上开府、当亭县公贺若弼为楚州总管,和州刺史、新义县公韩擒虎为庐州总管。

现代文:任命上开府、当亭县公贺若弼为楚州总管,和州刺史、新义县公韩擒虎为庐州总管。

古文:苟利于时,其致一揆,何谓物我之异,无计今古之殊。

现代文:初十,周至县进献连理树,植在宫庭。十二日,任命上柱国、神武郡公窦毅为定州总管。

**古文:其前代品爵,悉可依旧。 **

现代文:十九日,任命太子少保苏威兼纳言、吏部尚书,其余官职不变。

古文:丁未,梁主萧岿使其太宰萧岩、司空刘义来贺。

现代文:二十八日,梁国国君萧岿派遣太宰萧岩、司空刘义来京城朝贺。

古文:四月辛巳,大赦。

现代文:四月初二,高祖大赦天下囚犯。

古文:壬午,太白、岁星昼见。

现代文:初三,白天出现太白星、岁星。

古文:戊戌,太常散乐并放为百姓。禁杂乐百戏。

现代文:十九日,将太常的各种乐工一起放出宫廷重作庶民,禁止上演杂乐百戏。

古文:辛丑,陈散骑常侍韦鼎、兼通直散骑常侍王瑳来聘于周,至而上已受禅,致之介国。

现代文:二十二日,陈朝散骑常侍韦鼎、兼通直散骑常侍王王差来问候北周,使者到了,高祖已经受禅即位,就把使者送到介国。

古文:是月,发稽胡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现代文:这月,遣派稽胡百姓修筑长城,二十天后停止。

古文:五月戊子,封邗国公杨雄为广平王,永康郡公杨弘为河间王。

现代文:五月十日,封邗国公杨雄为广平王,永康郡公杨弘为河间王。

古文:辛未,介国公薨,上举哀于朝堂,以其族人洛嗣焉。

现代文:二十三日,介国公逝世,高祖在朝廷为他吊唁,任命他的同族人宇文洛继承爵位。

古文:六月癸未,诏以初受天命,赤雀降祥,五德相生,赤为火色,其郊及社庙,依服冕之仪,而朝会之服,旗帜牺牲,尽令尚赤。

现代文:六月二十九日,高祖下诏因即位之初,赤雀从天下降吉祥,五德相生,而赤是火的颜色,于是下诏令除冬至日在南郊祭天以及祭土神之日,仍按常规穿戴的礼仪外,其余的如朝会的穿戴,旗帜和祭祀用的牲口的颜色,一律用红色。

古文:戎服以黄。

现代文:军服用黄色。

古文:秋七月乙卯,上始服黄,百僚毕贺。

现代文:七月初八,高祖开始穿黄色衣服,百官全都祝贺。

古文:庚午,靺鞨酋长贡方物。

现代文:二十三日,酋长进奉土产。

古文:八月壬午,废东京官。

现代文:八月初五,废置东京官员。

古文:突厥阿波可汗遣使贡方物。

现代文:突厥阿波可汗派遣使者来朝进奉土产。

古文:甲午,遣行军元帅乐安公元谐击吐谷浑于青海,破而降之。

现代文:十七日,高祖派遣行军元帅乐安公元谐,在青海攻打吐谷浑,攻破并降服吐谷浑。

古文:九月戊申,战亡之家,遣使赈给。

现代文:九月初二,高祖派遣使臣赈济阵亡将士的家属。

古文:庚午,陈将周罗攻陷胡墅,萧摩诃寇江北。

现代文:二十四日,陈朝将领周罗目侯攻破胡墅,萧摩诃侵犯长江之北。

古文:辛未,以越王秀为益州总管,改封为蜀王。

现代文:二十五日,高祖任命越王杨秀为益州总管,改封为蜀王。

古文:壬申,以上柱国、薛国公长孙览,上柱国、宋安公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以伐陈,仍命尚书左仆射高颎节度诸军。

现代文:二十六日,任命上柱国、薛国公长孙览,上柱国、宋安公元景山,一起为行军元帅,以进攻陈朝,仍任命尚书左仆射高赹指挥众军。

古文:突厥沙钵略可汗遣使贡方物。

现代文:突厥沙钵略可汗派遣使者上贡土产。

古文:是月,行五铢钱。

现代文:在这个月,开始用五铢钱。

古文:冬十月乙酉,百济王扶余昌遣使来贺,授昌上开府、仪同三司、带方郡公。

现代文:十月初九,百济王扶余昌派遣使者来京城朝贺,高祖授扶余昌上开府、仪同三司、带方郡公。

古文:戊子,行新律。

现代文:十二日,实行新的法律。

古文:壬辰,行幸岐州。

现代文:十六日,高祖巡幸岐州。

古文:十一月乙卯,以永昌郡公窦荣定为右武候大将军。

现代文:十一月初十,高祖任命永昌郡公窦荣定为右武侯大将军。

古文:丁卯,遣兼散骑侍郎郑捴使于陈。

现代文:二十二日,派遣兼散骑侍郎郑扌为出使陈朝。

古文:己巳,有流星,声如隤墙,光烛于地。

现代文:二十四日夜,流星从天下划过,声音像倒塌城墙一样,星光照耀在大地上。

古文:十二月戊寅,以申州刺史尔硃敞为金州总管。

现代文:十二月初三,高祖任命申州刺史氽朱敞为金州总管。

古文:甲申,以礼部尚书韦世康为吏部尚书。

现代文:初九,任命礼部尚书韦世康为吏部尚书。

古文:己丑,以柱国元衮为廓州总管,兴势郡公卫玄为淮州总管。

现代文:十四日,任命柱国元兖为廓州总管,兴势郡公卫玄为淮州总管。

古文:庚子,至自岐州。

现代文:二十五日,高祖从岐州还京。

古文:壬寅,高丽王高阳遣使朝贡,授阳大将军、辽东郡公。

现代文:二十七日,高丽王高阳派遣使者上朝进贡,高祖授高阳为大将军、辽东郡公。

古文:太子太保柳敏卒。

现代文:这天,太子太保柳敏去世。

古文:二年春正月癸丑,幸上柱国王谊第。

现代文:开皇二年正月初九,高祖巡幸上柱国王谊府第。

古文:庚申,幸安成长公主第。

现代文:十六日,巡幸安成长公主府第。

古文:陈宣帝殂,子叔宝立。

现代文:这天,陈朝宣帝逝世,其子陈叔宝即位。

古文:辛酉,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于并州,以晋王广为尚书令。

现代文:同日,在并州设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任命晋王杨广为尚书令。

古文:置河南道行台尚书省于洛州,以秦王俊为尚书令。

现代文:在洛州设置河南道行台尚书省,任命秦王杨俊为尚书令。

古文: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于益州,以蜀王秀为尚书令。

现代文:在益州设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任命蜀王杨秀为尚书令。

古文:戊辰,陈遣使请和,归我胡墅。

现代文:十七日,陈朝派遣使者来京城请求讲和,归还胡墅。

古文:辛未,高丽、百济并遣使贡方物。

现代文:二十四日,高丽、百济都派遣使者上贡土产。

古文:甲戌,诏举贤良。

现代文:二十六日,高祖下诏令天下推荐贤良之士。

古文:二月己丑,诏高颎等班师。

现代文:二月十五日,高祖下诏令高赹等班师回朝。

古文:庚寅,以晋王广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王俊为右武卫大将军,馀官并如故。

现代文:十六日,任命晋王杨广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王杨俊为右武卫大将军,其余官职不变。

古文:辛卯,幸赵国公独孤陀第。

现代文:十七日,高祖巡幸赵国公独孤陀府第。

古文:庚子,京师雨土。

现代文:二十六日,京城降灰土。

古文:三月戊申,开渠,引杜阳水于三畴原。

现代文:三月初四,开渠,引杜阳水到三原。

古文:四月丁丑,以宁州刺史窦荣定为左武候大将军。

现代文:四月初四,高祖任命宁州刺史窦荣定为左武侯大将军。

古文:庚寅,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

现代文:十七日,大将军韩僧寿在鸡头山打破突厥,上柱国李充在河北山打败突厥军队。

古文:五月戊申,以上柱国、开府长孙平为度支尚书。

现代文:五月初五,高祖任命上柱国、开府长孙平为度支尚书。

古文:己酉,旱,上亲省囚徒。

现代文:初六,因为天旱,高祖亲自探望囚徒。

古文:其日大雨。

现代文:这天下了大雨。

古文:己未,高宝宁寇平州,突厥入长城。

现代文:十五日,高宝宁侵犯平州,突厥人侵入长城。

古文:庚申,以豫州刺史皇甫绩为都官尚书。

现代文:十七日,任命豫州刺史皇甫绩为都官尚书。

古文:壬戌,太尉、任国公于翼薨。

现代文:十九日,太尉、任国公于翼去世。

古文:甲子,改传国玺曰受命玺。

现代文:二十一日,高祖把传国玺更名为受命玺。

古文: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

现代文:六月初十,高祖任命太府卿苏孝慈为兵部尚书,雍州牧、卫王杨爽为原州总管。十二日,派遣使者到陈国吊丧。十三日,上柱国李充在马邑打败突厥军队。二十六日,高祖任命上柱国叱李长叉为兰州总管。

古文:公私府宅,规模远近,营构资费,随事条奏。 仍诏左仆射高颎、将作大匠刘龙、巨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高龙叉等创造新都。

现代文:二十九日,任命上开府尔朱敞为徐州总管。七月二十四日,高祖诏左仆射高赹、将作大匠刘龙、钜鹿郡公贺娄子干、太府少卿高龙叉等营造新都。

古文:秋八月癸巳,以左武候大将军窦荣定为秦州总管。

现代文:八月二十二日,高祖任命左武侯大将军窦荣定为秦州总管。

古文:十月癸酉,皇太子勇屯兵咸阳以备胡。

现代文:十月初三,皇太子杨勇屯兵咸阳,以防备胡人的侵犯。

古文:庚寅,上疾愈,享百僚于观德殿。赐钱帛,皆任其自取,尽力而出。

现代文:二十日,高祖疾病痊愈,在观德殿大宴百官,并赐给百官布帛钱币,由百官自己尽力去拿。

古文:辛卯,以营新都副监贺娄子干为工部尚书。

现代文:二十一日,任命营建新都的副监贺娄子干为工部尚书。

古文:十一月丙午,高丽遣使献方物。

现代文:十一月初六,高丽派遣使者上贡土产。

古文:十二月辛未,上讲武于后园。

现代文:十二月初二,高祖在后园讲习武事。

古文:甲戌,上柱国窦毅卒。

现代文:初五,上柱国窦毅去世。

古文:丙子,名新都曰大兴城。

现代文:初七,新都命名为大兴城。

古文:乙酉,遣沁源公虞庆则屯弘化备胡。

现代文:十五日,派遣沁源公虞庆则带兵驻扎在弘化,防备胡人入侵。

古文:突厥寇周槃,行军总管达奚长儒击之,为虏所败。

现代文:突厥侵犯周,行军总管达奚长儒阻击突厥军队,被敌军打败。

古文:丙戌,赐国子生经明者束帛。

现代文:十七日,赏赐国子寺中的优秀者束帛。

古文:丁亥,亲录囚徒。

现代文:十八日,高祖亲自讯视囚徒罪状记录。

古文:三年春正月庚子,将入新都,大赦天下。

现代文:开皇三年,正月初一,高祖将迁入新都大兴城,大赦天下囚犯。

古文:禁大刀长槊。

现代文:严禁使用大刀长矛。

古文:癸亥,高丽遣使来朝。

现代文:二十四日,高丽国派遣使者来朝。

古文:二月己巳朔,日有蚀之。壬申,宴北道勋人。

现代文:二月初一,出现日蚀。初四,设宴款待北道勋人。

古文:癸酉,陈遣兼散骑常侍贺彻、兼通直散骑常侍萧褒来聘。

现代文:初五,陈朝派遣兼散骑常侍贺彻、兼通直散骑常侍萧褒来朝问候。

古文:突厥寇边。

现代文:突厥侵犯边境。

古文:甲戌,泾阳获毛龟。

现代文:初六,在泾阳捉到毛龟。

古文:癸未,以左卫大将军李礼成为右武卫大将军。

现代文:十五日,高祖任命左卫大将军李礼成为右武卫大将军。

古文:三月丁未,上柱国、鲜虞县公谢庆恩卒。

现代文:三月初九,上柱国、鲜虞县公谢庆恩去世。

古文:己酉,以上柱国达奚长儒为兰州总管。

现代文:十一日,高祖任命上柱国达奚长儒为兰州总管。

古文:丙辰,雨,常服入新都。

现代文:十八日,下雨,高祖着便服进入新都大兴城。

古文:京师醴泉出。

现代文:京城从地下涌出甘美的泉水。

古文:丁巳,诏购求遗书于天下。

现代文:十九日,高祖下诏重金收购天下遗书。

古文:庚申,宴百僚,班赐各有差。

现代文:二十二日,高祖宴请百官,按等级赏赐。

古文:癸亥,城榆关。

现代文:二十五日,修筑榆关城墙。

古文:夏四月己巳,上柱国、建平郡公于义卒。

现代文:四月初二,上柱国、建平郡公于义去世。

古文:庚午,吐谷浑寇临洮,洮州刺史皮子信死之。

现代文:初三,吐谷浑侵犯临洮,洮州刺史皮子信战死。

古文:辛未,高丽遣使来朝。

现代文:初四,高丽国派遣使者来朝。

古文:壬申,以尚书右仆射赵煚兼内史令。

现代文:初五,高祖任命尚书右仆射赵兼内史令。

古文:丁丑,以滕王瓚为雍州牧。

现代文:初十任命滕王杨王赞为雍州牧。

古文:己卯,卫王爽破突厥于白道。

现代文:十二日,卫王杨爽在白道打败突厥军队。

古文:庚辰,行军总管阴寿破高宝宁于黄龙。

现代文:十三日,行军总管阴寿在黄龙打败高宝宁。

古文:甲申,旱,上亲祈雨于国城之西南。

现代文:十七日,因为干旱,高祖亲自在京城西南祭雨神求雨。

古文:丙戌,诏天下劝学行礼。

现代文:十九日,高祖下诏鼓励读书知礼。

古文:以济北郡公梁远为汶州总管。

现代文:任命济北郡公梁远为汶州总管。

古文:己丑,陈郢州城主张子讥遣使请降,上以和好,不纳。

现代文:二十二日,陈朝郢州城长官张子讥派遣使者来朝请求投降,高祖认为已和陈朝和好,不接受。

古文:辛卯,遣兼散骑常侍薛舒、兼通直散骑常侍王劭使于陈。

现代文:二十四日,高祖派遣兼散骑常侍薛舒、兼通直散骑常侍王劭出使陈朝。

古文:癸巳,上亲雩。

现代文:二十六日,高祖亲自祭雨。

古文:甲午,突厥遣使来朝。

现代文:二十七日,突厥派遣使者来朝。

古文:五月癸卯,行军总管李晃破突厥于摩那渡口。

现代文:五月初六,行军总管李晃在摩那渡口打败突厥军队。

古文:甲辰,高丽遣使来朝。

现代文:初七,高丽国派遣使者来朝。

古文:乙巳,梁太子萧琮来贺迁都。

现代文:初八,梁国太子萧琮来京城朝贺迁居新都。

古文:丁未,靺鞨贡方物。戊申,幽州总管阴寿卒。

现代文:初十,上贡土产。十三日,幽州总管阴寿去世。

古文:辛酉,有事于方泽。

现代文:二十四日,在方泽祭祀。

古文:壬戌,行军元帅窦荣定破突厥及吐谷浑于凉州。

现代文:二十五日,行军元帅窦荣定在凉州打败突厥和吐谷浑的军队。

古文:丙寅,赦黄龙死罪已下。

现代文:二十九日,赦免黄龙及犯死罪以外的官员。

古文:六月庚午,以卫王爽子集为遂安郡王。

现代文:六月初四,高祖任命卫王杨爽的儿子杨集为遂安郡王。

古文:戊寅,突厥遣使请和。

现代文:十二日,突厥派遣使者求和。

古文:庚辰,行军总管梁远破吐谷浑于尔汗山,斩其名王。

现代文:十四日,行军总管梁远在尔汗山打败吐谷浑军队,杀死了他们著名的王公。

古文:壬申,以晋州刺史燕荣为青州总管。

现代文:二十六日,高祖任命晋州刺史燕荣为青州总管。

古文:眷言诚节,实有可嘉,宜超恆赏,用明沮劝。

现代文:二十三日,任命河间王杨弘为宁州总管。二十九日,高祖巡幸安成长公主府第。

古文:台玫可大都督、假湘州刺史。 丁卯,日有蚀之。

现代文:七月初五,高祖任命豫州刺史周摇为幽州总管。

古文:八月丁丑,靺鞨贡方物。

现代文:三十一日,日蚀。八月十日,上贡土产。

古文:己卯,以右武卫大将军李礼成为襄州总管。

现代文:十二日,高祖任命右武卫大将军李礼成为襄州总管。

古文:壬午,遣尚书左仆射高颎出宁州道,内史监虞庆则出原州道,并为行军元帅以击胡。

现代文:十五日,派遣尚书右仆射高赹出宁州道,内史监虞庆则出原州道,都为行军元帅,以攻打胡人。

古文:远近官司,遐迩风俗,巨细必纪,还日奏闻。

现代文:二十一日,高祖到太社祭祀。九月十七日,高祖巡幸城东,巡视庄稼。

**古文:庶使不出户庭,坐知万里。 **

现代文:十八日,大赦天下囚犯。十月初九,高祖废除河南道行台省,任命秦王杨俊为秦州总管。

古文:庚辰,陈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来聘。

现代文:十一月十三日,高祖派使者巡视民风。二十四日,陈朝派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来朝问候。

古文:陈主知上之貌异世人,使彦画像持去。

现代文:陈后主知道高祖相貌奇异,令袁彦画高祖像带回去。

古文:甲午,罢天下诸郡。

现代文:甲午日,撤销全国各郡。

古文:闰十二月乙卯,遣兼散骑常侍曹令则、通直散骑常侍魏澹使于陈。

现代文:闰十二月二十二日,高祖派遣兼散骑常侍曹令则、通直散骑常侍魏澹出使陈朝。

古文:戊午,以上柱国窦荣定为右武卫大将军,刑部尚书苏威为民部尚书。

现代文:二十五日,高祖任命上柱国窦荣定为右武卫大将军,刑部尚书苏威为民部尚书。

古文:四年春正月甲子,日有蚀之。

现代文:开皇四年正月初一,出现日蚀。

古文:己巳,有事于太庙。

现代文:初六,高祖在太庙祭祀。

古文:辛未,有事于南郊。

现代文:初八,在南郊祭祀。

古文:壬申,梁主萧岿来朝。

现代文:初九,梁国国君萧岿来朝。

古文:甲戌,大射于北苑,十日而罢。

现代文:十一日,高祖在北苑打猎,十天结束。

古文:壬午,齐州水。

现代文:十九日,齐州水灾。

古文:辛卯,渝州获兽似麋,一角同蹄。

现代文:二十八日,在渝州捕获一只像麋的野兽,有一只角长得如同蹄一样。

古文:壬辰,班新历。

现代文:二十九日,颁布新的历法。

古文:二月乙巳,上饯梁主于霸上。

现代文:二月十三日,高祖在霸上为梁国国君萧岿饯行。十五日,上贡土产。

古文:丁未,靺鞨贡方物。突厥苏尼部男女万馀人来降。

现代文:突厥苏尼部男女一万多人来投降。

古文:庚戌,幸陇州。

现代文:十八日,高祖巡幸陇州。

古文:突厥可汗阿史那玷率其属来降。

现代文:突厥可汗阿史那玷率部属来投降隋朝。

古文:夏四月己亥,敕总管、刺史父母及子年十五已上,不得将之官。

现代文:四月初八,高祖下令总管、刺史的父母及他们十五岁以上的子女,不能带到官任上去。

古文:庚子,以吏部尚书虞庆则为尚书右仆射,瀛州刺史杨尚希为兵部尚书,毛州刺史刘仁恩为刑部尚书。

现代文:初九,任命吏部尚书虞庆则为尚书右仆射,瀛州刺史杨尚希为兵部尚书,毛州刺史刘仁恩为刑部尚书。

古文:甲辰,以上柱国叱李长叉为信州总管。

现代文:十三日,任命上柱国叱李长叉为信州总管。

古文:丁未,宴突厥、高丽、吐谷浑使者于大兴殿。

现代文:十六日,在大兴殿设宴款待突厥、高丽、吐谷浑使者。

古文:丁巳,以上大将军贺娄子干为榆关总管。

现代文:二十六日,任命上大将军贺娄子干为榆关总管。

古文:五月癸酉,契丹主莫贺弗遣使请降,拜大将军。

现代文:五月十二日,契丹国主莫贺弗派遣使者请求投降,被拜为大将军。

古文:丙子,以柱国冯昱为汾州总管。

现代文:十五日,高祖任命柱国冯昱为汾州总管。

古文:乙酉,以汴州刺史吕仲泉为延州总管。

现代文:二十四日,任命汴州刺史吕仲泉为延州总管。

古文:六月庚子,降囚徒。

现代文:六月初十,高祖为囚徒减罪。

古文:乙巳,以鸿胪卿乙弗实为冀州总管,上柱国豆卢勣为夏州总管。

现代文:十五日,任命鸿胪卿乙弗萛为翼州总管,上柱国豆卢责力为夏州总管。

古文:壬子,开渠,自渭达河,以通运漕。

现代文:二十二日,开渠,从渭水到达黄河以便畅通漕运。

古文:戊午,秦王俊来朝。

现代文:二十八日,秦王杨俊上朝。

古文:秋七月丙寅,陈遣兼散骑常侍谢泉、兼通直散骑常侍贺德基来聘。

现代文:七月初六,陈朝派遣兼散骑常侍谢泉、兼通直散骑常侍贺德基来朝问候。

古文:八月甲午,遣十使巡省天下。

现代文:八月初五,高祖派遣十位使臣巡视全国。

古文:戊戌,卫王爽来朝。

现代文:初九,卫王杨爽来朝。

古文:是日,以秦王俊纳妃,宴百僚,颁赐各有差。

现代文:这天,高祖为秦王杨俊纳妃子,宴请并按等级赏赐百官。

古文:壬寅,上柱国、太傅、邓国公窦炽薨。

现代文:十三日,上柱国、太傅、邓国公窦炽去世。

古文:丁未,宴秦王官属,赐物各有差。

现代文:十八日,设宴款待秦王的部属,并按官职赏赐物品。

古文:壬子,享陈使。

现代文:二十三日,设宴款待陈朝使者。

古文:乙卯,陈将夏侯苗请降,上以通和,不纳。

现代文:二十六日,陈朝将领夏侯苗请求投降,高祖认为已与陈朝和好,不接受。

古文:九月甲子,幸襄国公主第。

现代文:九月初五,高祖巡幸襄国公主府第。

古文:乙丑,幸霸水,观漕渠,赐督役者帛各有差。

现代文:初六,巡幸霸水,巡视漕运之渠,按级别赏赐督促修渠的官吏。

古文:己巳,上亲录囚徒。

现代文:初十,高祖亲自讯视囚徒罪行记录。

古文:庚午,契丹内附。

现代文:十一日,契丹归附。

古文:甲戌,驾幸洛阳,关内饥也。

现代文:十五日,高祖巡幸洛阳,这是因为关内饥荒。

古文:癸未,太白昼见。

现代文:二十四日,白天见到太白星。

古文:冬十一月壬戌,遣兼散骑常侍薛道衡、通直散骑常侍豆卢实使于陈。

现代文:十一月初四,高祖派遣兼散骑常侍薛道衡、通直散骑常侍豆卢萛出使陈朝。

古文:癸亥,以榆关总管贺娄子干为云州总管。

现代文:初五,任命榆关总管贺娄子干为云州总管。

古文:五年春正月戊辰,诏行新礼。

现代文:开皇五年正月十一日,高祖下诏实行新的礼制。

古文:三月戊午,以尚书左仆射高颎为左领军大将军,上柱国宇文忻为右领军大将军。

现代文:三月初二,高祖任命尚书左仆射高赹为左领军大将军,上柱国宇文忻为右领军大将军。

古文:夏四月甲午,契丹主多弥遣使贡方物。

现代文:四月初八,契丹国主多弥派遣使者上贡土产。

古文:壬寅,上柱国王谊谋反,伏诛。

现代文:十六日,上柱国王谊谋反,被诛杀。

古文:乙巳,诏征山东马荣伯等六儒。

现代文:十九日,高祖征召山东马荣伯等六位儒生。

古文:戊申,车驾至自洛阳。

现代文:二十二日,高祖从洛阳回京。

古文:五月甲申,诏置义仓。

现代文:五月二十九日,高祖下诏设置防荒粮仓。

古文:梁主萧岿殂,其太子琮嗣立。

现代文:梁国国君萧岿去世。他的太子萧琮继位。

古文:遣上大将军元契使于突厥阿波可汗。

现代文:高祖派遣上大将军元契出使突厥阿波可汗。

古文:秋七月庚申,陈遣兼散骑常侍王话、兼通直散骑常侍阮卓来聘。

现代文:七月初六,陈朝派遣兼散骑常侍王话、兼通直散骑常侍阮卓来朝问候。

古文:丁丑,以上柱国宇文庆为凉州总管。

现代文:二十三日,高祖任命上柱国宇文庆为凉州总管。

古文:壬午,突厥沙钵略上表称臣。

现代文:二十八日,突厥沙钵略可汗向高祖上表称臣。

古文:八月丙戌,沙钵略可汗遣子库合真特勤来朝。

现代文:八月初二,沙钵略可汗派遣其子库合真特勤来朝。

古文:甲辰,河南诸州水,遣民部尚书邳国公苏威赈给之。

现代文:二十日,黄河以南各州发水灾,高祖派遣民部尚书邳国公苏威赈灾。

古文:戊申,有流星数百,四散而下。

现代文:二十四日,有数百流星从空中四散而下。

古文:己酉,幸栗园。

现代文:二十五日,高祖巡幸栗园。

古文:九月丁巳,至自栗园。

现代文:九月初四,高祖从栗园归。

古文:乙丑,改鲍陂曰杜陂,霸水为滋水。

现代文:十二日,改鲍陂为杜陂,霸水为滋水。

古文:陈将湛文彻寇和州,仪同三司费宝首获之。

现代文:陈朝将领湛文彻侵犯和州,仪同三司费宝首活捉了他。

古文:丙子,遣兼散骑常侍李若、兼通直散骑常侍崔君赡使于陈。

现代文:二十三日,高祖派遣兼散骑常侍李若、兼通直散骑常侍崔君赡出使陈朝。

古文:冬十月壬辰,以上柱国杨素为信州总管,朔州总管吐万绪为徐州总管。

现代文:十月初九,高祖任命上柱国杨素为信州总管,朔州总管吐万绪为徐州总管。

古文:十一月甲子,以上大将军源雄为朔州总管。

现代文:十一月十二日,高祖任命上大将军源雄为朔州总管。

古文:丁卯,晋王广来朝。

现代文:十五日,晋王杨广来朝。

古文:十二月丁未,降囚徒。

现代文: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囚徒减罪。

古文:戊申,以上柱国达奚长儒为夏州总管。

现代文:二十六日,任命上柱国达奚长儒为夏州总管。

古文:六年春正月甲子,党项羌内附。

现代文:开皇六年正月十三日,党项羌归附隋朝。

古文:庚午,班历于突厥。

现代文:十九日,在突厥颁布历法。

古文:辛未,以柱国韦洸为安州总管。

现代文:二十日,高祖任命柱国韦氵光为安州总管。

古文:壬申,遣民部尚书苏威巡省山东。

现代文:二十一日,派遣民部尚书苏威巡视崤函以东各地。

古文:二月乙酉,山南荆、淅七州水,遣前工部尚书长孙毗赈恤之。

现代文:二月初四,因为华山之南的荆、淅等七州水灾,高祖派遣前工部尚书长孙毗赈灾。

古文:丙戌,制刺史上佐每岁暮更入朝,上考课。

现代文:初五,高祖规定刺史上佐每年末入朝,上考课。

古文:丁亥,发丁男十一万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现代文:初六,派遣民工十一万修筑长城,二十天结束。

古文:乙未,以上柱国崔弘度为襄州总管。

现代文:十四日,任命上柱国崔弘度为襄州总管。

古文:庚子,大赦天下。

现代文:十九日,大赦天下囚犯。

古文:三月己未,洛阳男子高德上书,请上为太上皇,传位皇太子。

现代文:三月初八,洛阳男子高德上书,请高祖退位做太上皇,传位给皇太子。

**古文:上曰: 朕承天命,抚育苍生,日旰孜孜,犹恐不逮。岂学近代帝王,事不师古,传位于子,自求逸乐者哉! **

现代文:高祖说: 我秉承天命,抚育黎民百姓,日以继夜,孜孜不倦,还担心不能达到目的,怎么能像近代帝王那样,做事不效仿古代圣贤兢兢业业,却传位给儿子,求得个人的安逸呢?

古文:癸亥,突厥沙钵略遣使贡方物。

现代文:十二日,突厥沙钵略可汗派遣使者上贡土产。

古文:夏四月己亥,陈遣兼散骑常侍周磻、兼通直散骑常侍江椿来聘。

现代文:四月十九日,陈朝派遣兼散骑常侍周銵、兼通直散骑常侍江椿来朝问候。

古文:秋七月辛亥,河南诸州水。

现代文:七月初二,黄河南边各州水灾。

古文:乙丑,京师雨毛,如马鬃尾,长者二尺余,短者六七寸。

现代文:十六日,京城上空降下如马鬃尾的毛,长的有二尺多,短的有六七寸。

古文:八月辛卯,关内七州旱,免其赋税。

现代文:八月十二日,因为关内七个州遭受旱灾,高祖免其赋税。

古文:遣散骑常侍裴豪、兼通直散骑常侍刘顗聘于陈。

现代文:派遣散骑常侍裴豪、兼通直散骑常侍刘岂页到陈朝问候。

古文:戊申,上柱国、太师、申国公李穆薨。

现代文:二十九日,上柱国、太师、申国公李穆去世。

古文:闰月己酉,以河州刺史段文振为兰州总管。

现代文:闰八月初一,高祖任命河州刺史段文振为兰州总管。

古文:丁卯,皇太子镇洛阳。

现代文:十九日,皇太子杨勇镇守洛阳。

古文:辛未,晋王广、秦王俊并来朝。

现代文:二十三日,晋王杨广、秦王杨俊一起来朝。

古文:丙子,上柱国、郕国公梁士彦,上柱国、杞国公宇文忻,柱国、舒国公刘昉,以谋反伏诛。

现代文:二十八日,上柱国、成阝国公梁士彦,上柱国、木巳国公宇文忻,柱国、舒国公刘日方,因谋反被杀。

古文:上柱国、许国公宇文善坐事除名。

现代文:上柱国、许国公宇文善因受牵连而被免职。

古文:九月辛巳,上素服御射殿,诏百僚射,赐梁士彦三家资物。

现代文:九月初四,高祖穿素服到射殿,召集百官投射,赏赐梁士彦等三家钱财布帛。

古文:丙戌,上柱国、宋安郡公元景山卒。

现代文:初九,上柱国、宋安郡公元景山去世。

古文:庚子,以上柱国李询为隰州总管。

现代文:二十三日,高祖任命上柱国李询为隰州总管。

古文:辛丑,诏大象已来死事之家,咸命赈恤。

现代文:二十四日,高祖下诏对从周静帝大象年间以来死于战事的官兵家属,全部予以赈恤。

古文:冬十月己酉,以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并州总管、晋王广为雍州牧,余官如故;兵部尚书杨尚希为礼部尚书。

现代文:十月初二,任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为雍州牧,其他官职不变;兵部尚书杨尚希为礼部尚书。

古文:癸丑,置山南道行台尚书省于襄州,以秦王俊为尚书令。

现代文:初六,在襄州设置山南道行台尚书省,任命秦王杨俊为尚书令。

古文:丙辰,以芳州刺史骆平难为叠州刺史,衡州总管周法尚为黄州总管。

现代文:初九,任命芳州刺史骆平难为叠州刺史,衡州总管周法尚为黄州总管。

古文:甲子,甘露降于华林园。

现代文:十七日,有甘露降落在华林园。

古文:七年春正月癸巳,有事于太庙。

现代文:开皇七年正月十八日,高祖在太庙祭祀。

古文:乙未,制诸州岁贡三人。

现代文:二十日,规定各州每年向朝廷推荐三个人。

古文:二月丁巳,祀朝日于东郊。

现代文:二月十二日,在东郊祭祀朝阳。

古文:己巳,陈遣兼散骑常侍王亨、兼通直散骑常侍王来聘。

现代文:二十五日,陈朝派遣兼散骑常侍王亨、兼通直散骑常侍王来朝问候。

古文:壬申,车驾幸醴泉宫。

现代文:二十八日,高祖巡幸礼泉宫。

古文:是月,发丁男十万余修筑长城,二旬而罢。

现代文:这月,派遣民工十多万人修筑长城,二十天结束。

古文:夏四月己酉,幸晋王第。

现代文:四月初五,高祖驾临晋王杨广府第。

古文:庚戌,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

现代文:初六,在扬州开挖山阳渎,以便于畅通漕运。

古文:突厥沙钵略可汗卒,其子雍虞闾嗣立,是为都蓝可汗。

现代文:突厥沙钵略可汗去世,他的儿子雍虞闾继位,这就是都蓝可汗。

古文:癸亥,颁青龙符于东方总管、刺史,西方以驺虞,南方以硃雀,北方以玄武。

现代文:二十九日,高祖分别给东西南北四方总管、刺史颁发青龙、驺虞、朱雀、玄武等符。

古文:甲戌,遣兼散骑常侍杨同、兼通直散骑常侍崔儦使于陈。

现代文:三十日,高祖派遣兼散骑常侍杨同、兼通直散骑常侍崔亻鹿出使陈朝。

古文:以民部尚书苏威为吏部尚书。

现代文:任命民部尚书苏威为吏部尚书。

古文:五月乙亥朔,日有蚀之。己卯,雨石于武安、滏阳间十余里。

现代文:五月初一,出现日蚀。初五,在武安、滏阳十多里之间落下陨石。

古文:秋七月己丑,卫王爽薨,上发丧于门下外省。

现代文:七月十六日,卫王杨爽去世,高祖在门下外省为卫王杨爽发丧。

古文:八月丙午,以怀州刺史源雄为朔州总管。

现代文:八月初四,高祖任命怀州刺史源雄为朔州总管。

古文:庚申,梁主萧琮来朝。

现代文:二十八日,梁国国君萧琮来朝。

古文:九月乙酉,梁安平王萧岩掠于其国以奔陈。

现代文:九月十三日,梁国安平王萧岩掠夺梁国财宝,投奔陈朝。

古文:辛卯,废梁国,曲赦江陵。

现代文:十九日,高祖废除梁国,因情况特殊而赦免江陵。

古文:以梁主萧琮为柱国,封莒国公。

现代文:任命原梁国国君萧琮为柱国,封莒国公。

古文:冬十月庚申,行幸同州,以先帝所居,降囚徒。

现代文:十月十九日,高祖巡幸同州,因为这里是先帝曾住过的地方,所以为囚徒减罪。

古文:癸亥,幸蒲州。

现代文:二十二日,巡幸蒲州。

**古文:丙寅,宴父老,上极欢,曰: 此间人物,衣服鲜丽,容止闲雅,良由仕宦之乡,陶染成俗也。 **

现代文:二十五日,设宴款待蒲州父老乡亲,高祖特别高兴,说: 这里的老百姓,衣服颜色华丽,容貌举止文静优雅,的确是因为官宦之乡长期陶冶濡染而养成的风俗。

古文:十一月甲午,幸冯翊,亲祠故社。

现代文:十一月二十三日,巡幸冯翊,亲自祭祀土神。

古文:父老对诏失旨,上大怒,免其县官而去。

现代文:父老对诏没有遵从旨意,高祖大怒,罢免县官之后离去。

古文:戊戌,至自冯翊。

现代文:二十七日,从冯翊回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