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奸

古文: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同床,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强,八曰四方。

现代文:臣下得以实现奸谋的途径有八种:一是同床,二是在旁,三是父兄,四是养殃,五是民萌,六是流行,七是威强,八是四方。

古文:何谓同床?

现代文:什么叫同床?

古文: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

现代文:即宠幸夫人,受宠的年轻美貌姬妾,她们善于谄媚便巧和利用自己的姿色,这些正是君主所迷恋的。

古文: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

现代文:她们总是趁着君主在安居快乐、酒醉饭饱的机会,来央求她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是让君主一定听从的手段。

古文: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 同床 。

现代文:做臣子的通过内线用金玉财宝贿赂她们,让她们迷惑君主而答应臣子请托的事情,这就叫 同床 。

古文:二曰在旁。

现代文:第二种是在旁。

古文:何谓在谤?

现代文:什么叫在旁?

古文:曰: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现代文:就是指倡优侏儒,君王身边的亲信是侍从。这些人在君主没下令的时候就应承,没指派任务的时候就应承,总是事先领会君主的意图,察颜观色来预先猜测君主的心意。

古文: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

现代文:这些人都是一致行动、一个腔调,统一口径和行动来改变君主的心意。

古文: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外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谓 在旁 。

现代文:做臣子的通过内线用金玉珍宝贿赂他们,在宫外帮他们干不法之事,让他们影响君主,这就叫 在旁 。

古文:三曰父兄。

现代文:第三中是父兄。

古文:何谓父兄?

现代文:什么叫父兄?

古文: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

现代文:就是指君主的兄弟叔伯,他们是君主亲近宠爱的人;大臣和朝廷的官吏,是与君主谋划国家政事的人。

古文:此皆尽力毕议,人主之所必听也。

现代文:这些人都竭尽全力参与议政,而君主一定会听从的。

古文: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延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犯其主,此之谓 父兄 。

现代文:做臣子的用音乐美女来侍奉君主的叔伯、兄弟,又用花言巧语来笼络大臣和朝廷管理,让他们在关键时刻进言,事成之后就进爵加禄,这样来耸恿他们,使他们干扰君主,这就叫 父兄 。

古文:四曰养殃。

现代文:第四种是养殃。

古文:何谓养殃?

现代文:什么叫养殃?

古文:曰:人主乐美宫室台池,好饰子女狗马以娱其心,此人主之殃也。

现代文:就是君主喜欢修饰宫室台池,喜欢打扮美女狗马来来使自己欢愉,这是君主的灾殃。

古文:为人臣者尽民力以美宫室台池,重赋敛以饰子女狗马,以娱其主而乱其心,从其所欲,而树私利其间,此谓 养殃 。

现代文:做臣子的用尽民力来修饰宫室台池,加重百姓赋税来打扮美女狗马,这样来娱乐君主而扰乱他的心事,顺从他的欲望,而在其中夹杂私利,这就叫 养殃 。

古文:五曰民萌。

现代文:五是民萌。

古文:何谓民萌?

现代文:什么叫民萌?

古文:曰:为人臣者散公财以说民人,行小惠以取百姓,使朝廷市井皆劝权誉己,以塞其主而成其所欲,此之谓 民萌 。

现代文:即,做臣子的散发公家财物来取悦民众,行小恩小惠来赢得百姓,让朝廷民间都鼓动起来称颂自己,这样来蒙蔽君主而达到他的欲望,这就叫 民萌 。

古文:六曰流行。

现代文:六是流行。

古文:何谓流行?

现代文:什么叫流行?

古文:曰:人主者,固壅其言谈,希于听论议,易移以辩说。

现代文:即,作为君主,话全闷在肚里不与人交谈,很少听到臣下议论,容易被花言巧语打动。

古文:为人臣者求诸候之辩士,养国中之能说者,使之以语其私。

现代文:做臣子的寻求国外善辩的人,供养国内能言的人,让他们来为自己的私利进说。

古文:为巧文之言,流行之辞,示之以利势,惧之以患害,施属虚辞以坏其主,此之谓 流行 。

现代文:说出华美的言语,流利的辞句,用有利的形势来诱导他,用祸害来恐吓他,编造虚假的言辞来损害君主,这就叫 流行 。

古文:七曰威强。

现代文:七是威强。

古文:何谓威强?

现代文:什么叫威强?

古文:曰:君人者,以群臣百姓为威强者也。

现代文:即,统治者是靠群臣百姓来形成强大威势的。

古文: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非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不善之。

现代文:群臣百姓喜欢的,君主就喜欢;不是群臣百姓喜欢的,君主就不喜欢。

古文:为人臣者,聚带剑之客,养必死之士,以彰其威,明为己者必利,不为己者必死,以恐其群臣百姓而行其私,此之谓 威强 。

现代文:做臣子的收罗带剑的侠客,供养亡命之徒,用来耀武扬威,倡言顺从他的一定得到,不顺从他的一定要死,这样来恐吓群臣百姓从而实现个人意图,这就叫 威强 。

古文:八曰四方。

现代文:八是四方。

古文:何谓四方?

现代文:什么叫四方?

古文:曰:君人者,国小,则事大国;兵弱,则畏强兵。

现代文:即,做国君的,国小就侍奉大国,兵弱就害怕强兵。

古文:大国之所索,小国必听;强兵之所加,弱兵必服。

现代文:大国勒索的,小国一定听从;强兵压境的,弱兵一定服从。

古文:为人臣者,重赋敛,尽府库,虚其国以事大国,而用其威求诱其君;甚者举兵以聚边境而制敛于内,薄者数内大使以震其君,使之恐惧,此之谓 四方 。

现代文:做臣子的,加重赋敛,耗尽钱粮,削弱自己国家去侍奉大国,求助大国威势来透迫自己君主;严重的,招引大国军队压境来挟制国内,轻些的,屡屡引进大国使者来震慑君主,使他害怕,这就叫 四方 。

古文: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现代文:所有这八种手段,是臣子实现奸谋的途径,是当代君主受到蒙蔽挟制以至失掉权势的原因,是不可不明察的。

古文:明君之于内也,娱其色而不行其谒,不使私请。

现代文:明君对于宫内的夫人美女,欣赏她们的美色而不理睬她们的禀告,不让她们有私人的请求。

古文:其于左右也,使其身必责其言,不使益辞。

现代文:对于身边的近侍,使用他们,一定要严察他们的言论,不准夸大其辞。

古文:其于父兄大臣也,听其言也必使以罚任于后,不令妄举。

现代文:对于父兄和大臣,听取他们的意见,但一定要使他们用受罚担保后果,不许胡乱举荐。

古文:其于观乐玩好也,必令之有所出,不使擅进擅退,不使群臣虞其意。

现代文:对于观赏玩乐的东西,在法令上一定要有依据,不准群臣擅自进献或裁减,不让群臣猜测到君主的心意。

古文:其于德施也,纵禁财,发坟仓,利于民者,必出于君,不使人臣私其德。

现代文:明君对恩惠的施行,凡是发放国库的财物和官仓的粮食,有利于民众的事,一定要用君主的名义,不要让臣下将恩德归于自己。

古文:其于说议也,称誉者所善,毁疵者所恶,必实其能,察其过,不使群臣相为语。

现代文:对于议论,赞美称颂的人所称颂的,毁疵者所憎恶的人,一定要去核实他们的才能,查明她们的过失,不让群臣相互吹捧或诽谤。

古文:其于勇力之士也,军旅之功无逾赏,邑斗之勇无赦罪,不使群臣行私财。

现代文:对于有勇力的人,作战立功不破格行赏,私斗犯法不赦免罪行,不让群臣用财物收买人。

古文:其于诸候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

现代文:明君对于其他诸侯国的要求,合法的就听从,不一合法的就拒绝。

古文:则谓亡君者,非莫有其国也,而有之者,皆非己有也。

现代文:所谓亡国之君,并非没了这个国家,而是这个国家的存在全然不归自己所有。

古文:令臣以外为制于内,则是君人者亡也。

现代文:让臣下用外力控制国内,就是统治者丧失自己的国家了。

古文:听大国为救亡也,而亡亟于不听,故不听。

现代文:为了挽救国家危亡而听从大国,这比不听从亡得更快,所以不去听从。

古文:群臣知不听,则不外诸候,诸候知不听,则不受臣之诬其君矣。

现代文:群臣知道君主不听从,就不去同国外诸侯勾结;国外诸侯知道君主不听从,也就不接受臣下诈骗自己君主的胡说了。

古文:明主之为官职爵禄也,所以进贤材劝有功也。

现代文:明君设置官职爵禄,是用来进升贤才奖励有功的人的。

古文:故曰:贤材者处厚禄任大官;功大者有尊爵受重赏。

现代文:所以说,有贤才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担任高的官职;功劳大的人获得尊贵爵位,受到重重奖赏。

古文:官贤者量其能,赋禄者称其功。

现代文:任命贤才要根据他的才能,授予俸禄要考量他本身的功劳是否相称。

古文:是以贤者不诬能以事其主,有功者乐进其业,故事成功立,今则不然,不课贤不肖,不论有功劳,用诸候之重,听左右之谒,父兄大臣上请爵禄于上,而下卖之以收财利及以树私党。

现代文:因此,有才能的人不隐藏自己的才能来为君主效力,有功劳的人乐于进献功业,所以事情能办成,功业能建立。现在却不是这样,不考核贤不贤,不论有无功劳,任用被他国诸侯所看重的人,听从左右近侍的请求,父兄大臣在上面向君主请求爵禄,在下面又出卖它来收取财利和培植私党。

古文:故财利多者买官以为贵,有左右之交者请谒以成重。

现代文:所以财利多的就买官而成为尊贵的人,同君主近侍有交往的靠托人请求而成为有权势的人。

古文:功劳之臣不论,官职之迁失谬。

现代文:劳苦功高的臣子得不到论定,官职的变动颠倒错乱。

古文:是以吏偷官而外交,弃事而亲财。

现代文:因此官吏玩忽职守而四外交往,抛弃事务而贪图财利。

古文: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有功者隳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

现代文:因此有才能的人懈怠而不求上进,有功劳的人堕落而轻慢职务,这是亡国的风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