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古文:高湖,字大渊,勃海蓚人也。

现代文:高湖,字大渊,是勃海祷县人。

古文:汉太傅裒之后。

现代文:汉代太傅高哀的后代。

古文:祖庆,慕容垂司空。

现代文:祖父高庆,任慕容垂的司空。

古文:父泰,吏部尚书。

现代文:父亲高泰,任吏部尚书。

古文:湖少机敏,有器度,与兄韬俱知名于时,雅为乡人崔逞所敬异。

现代文:高湖年轻时机智敏捷,有才具风度,与兄长高韬都知名于当时,很受同乡人崔逞推崇。

古文:少历显职,为散骑常侍。

现代文:年轻时历任显要职务,任散骑常侍。

古文:登国十年,垂遣其太子宝来伐也,湖言于垂曰: 魏,燕之与国。

现代文:登国十年,慕容垂派遣他的太子慕容宝来攻打,高湖对慕容垂说: 魏,是燕的友邦。

古文:彼有内难,此遣赴之;此有所求,彼无违者。

现代文:它有内乱。我们派人去救它;我们有什么请求,它不拒绝。

古文:和好多年,行人相继。

现代文:和好多年,使者相继。

古文:往求马不得,遂留其弟,曲在于此,非彼之失。

现代文:以往求取马匹没有得到,就扣留魏主的弟弟,是我们没理,不是它的过失。

古文:政当敦修旧好,乂宁国家,而复令太子率众远伐。

现代文:正应当努力恢复往日的友好,安宁国家,却又命令太子率领军队讨伐远方。

古文:且魏主雄略,兵马精强,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现代文:况且魏主谋略非凡,兵强马壮,艰难险阻,都经受过。

古文:太子富于春秋,意果心锐,轻敌好胜,难可独行。

现代文:太子年轻,心意果敢迫切,轻敌好胜,不宜独自行事。

**古文:兵凶战危,愿以深虑! **

现代文:战事凶险可怕,请深思。

古文:言颇切厉。

现代文:话说得比较严厉。

古文:垂怒,免湖官。

现代文:慕容垂气愤,免去高湖的官职。

古文:既而宝果败于参合。

现代文:不久慕容实果然在参金失败。

古文:宝立,乃起湖为征虏将军、燕郡太守。

现代文:慕容实即位,才起用直翅为征虏将军、燕郡太守。

古文:宝走和龙,兄弟交争,湖见其衰乱,遂率户三千归国。

现代文:慕容宝逃奔到和龙,兄弟相互争斗,高湖看到燕衰败混乱,于是率领三千户人投毯。

古文:太祖赐爵东阿侯,加右将军,总代东诸部。

现代文:友退赐爵塞迥堡,加授右将军,统领卫逻东边各部。

古文:世祖时,除宁西将军、凉州镇都大将,镇姑臧,甚有惠政。

现代文:世担时任宁西将军、逮少噬都大将,镇守蛙越,很有惠民的政绩。

古文:年七十,卒。

现代文:七十岁那年,去世。

古文:赠镇西将军、秦州刺史,谥曰敬。

现代文:被追赠为镇西将军、秦州刺史,谧号为敬。

古文:有四子。

现代文:有四个儿子。

古文:第三子谧,字安平,有文武才度。

现代文:第三个儿子高谧,字安平,有文武才能和气度。

古文:天安中,以功臣子召入禁中,除中散,专典秘阁。

现代文:年间,作为功臣的儿子被召入宫中,任中散,专门掌管秘阁。

古文:肃勤不倦,高宗深重之,拜秘书郎。

现代文:谨慎勤勉不懈怠,高宗很器重他,任命他为秘书郎。

古文:谧以坟典残缺,奏请广访群书,大加缮写。

现代文:高谧因为古代典籍残缺,奏请广泛征求书籍,多加抄写。

古文:由是代京图籍,莫不审正。

现代文:因此代京的文籍图书,无不精审而正确。

古文:显祖之御宁光宫也,谧恆侍讲读,拜兰台御史。

现代文:显祖到宁光宫,高谧常常陪侍讲学读书,被任命为兰台御史。

古文:寻转治书,掌摄内外,弹纠非法,当官而行,无所畏避,甚见称赏。

现代文:不久改任治书御史,负责整饬内外,弹劾非法官员,履行职责,无所畏惧,很受赞赏。

古文:延兴二年九月卒,时年四十五。

现代文:延兴二年九月去世,时年四十五岁。

古文:太昌初,追赠使持节、侍中、都督青徐齐济兗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青州刺史,谥武贞公。

现代文:太昌初年,被迫赠为使持节、侍中、都督青徐齐济兖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青州刺史,谧号武贞公。

古文:妻叔孙氏,陈留郡君。

现代文:妻子叔孙氏,陈留郡君。

古文:长子树生。

现代文:长子树生。

古文:性通达,重节义,交结英雄,不事生产,有识者并宗奇之。

现代文:为人通情达理,重视节操和义行,交结英雄豪杰,不经营产业,有见识的人都尊重赏识他。

古文:蠕蠕侵掠,高祖诏怀朔镇将、阳平王颐率众讨之。颐假树生镇远将军、都将,先驱有功。

现代文:蠕蠕侵犯掳掠,高祖诏令怀朔镇将、阳平王元颐率领军队讨伐,元颐授予树生镇远将军、都将,有先行之功。

古文:树生尚气侠,意在浮沉自适,不愿职位,辞不受赏,论者高之。

现代文:树生崇尚义气豪侠,衹愿悠闲自得,不愿当官,辞而不受赏赐,受到人们的称赞。

古文:居宅数有赤光紫气之异,邻伍惊恐,佥谓怪变,宅不可居。

现代文:住宅多次出现奇异的赤光紫气,邻居惊恐,都说奇怪,不能居住。

**古文:树生曰: 何往非善? **

现代文:树生说: 怎么知道不好。

古文:安之自若。

现代文:安然自若。

古文:雅好音律,常以丝竹自娱。

现代文:很爱好音律,常以音乐自娱。

古文:孝昌初,北州大乱,诏发众军,广开募赏。

现代文:孝昌初年,北方州郡大乱,韶令派遣多路军队,广泛开展招募及奖赏。

古文:以树生有威略,授以大都督,令率劲勇,镇捍旧蕃。

现代文:由于树生有声威谋略,被任命为大都督,命令他率领勇敢的士卒,镇守故地。

古文:二年卒,时年五十五。

现代文:第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五岁。

古文:太昌初,追赠使持节、都督冀相沧瀛殷定六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追封勃海王,谥曰文穆。妻韩氏,为勃海王国太妃。

现代文:太昌初年,被迫赠为使持节、都督冀相沧瀛殷定六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被追封为勃海王,谧号为文穆,妻子韩氏,为勃海王国太妃。

古文:永熙中,后赠假黄钺,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加后部羽葆鼓吹,余如故。

现代文:丞些年间,又追赠为假黄钹、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给予后部羽葆仪仗队和鼓吹仪仗队,其他照售。

古文:长子即齐献武王也。

现代文:长子就是齐献武王。

古文:王弟琛,字永宝。

现代文:王的弟弟琛,字永宝。

古文:天平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史中尉、南赵郡开国公。

现代文:天平年间,被授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御史中尉、卢垄缀开国公。

古文:子叡,袭。

现代文:儿子高叡继承爵位。

古文:武定末,太子庶子。

现代文:武定末年任太子庶子。

古文:树生弟翻,字飞雀,亦以器度知名。

现代文:树生的弟弟高翻,字飞雀,也以才器和风度知名。

古文:卒于侍御中散。

现代文:在任侍御中散时去世。

古文:元象中,赠假黄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洛瀛并肆燕恆云朔十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傅、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曰孝宣。

现代文:压象年间,追赠假黄铁、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宣盗边差肆夔垣云朔十州诸军事、大将军、太傅、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谧号为孝宣。

古文:子岳,武定末,侍中、太傅公、清河郡开国公。

现代文:儿子高岳,武定末年任侍中、太傅公、清河郡开国公。

古文:谧长兄真,有志行。

现代文:高谧的长兄高真,有志向和操行。

古文:兄弟俱至孝,父亡,治丧墓次,甘露白雉降集焉。

现代文:兄弟都极孝顺,父亲去世,在墓旁办理丧事,甘露、白雉降落、聚集在那裹。

古文:有司以闻,诏标闾里。

现代文:有关部门把这事报告皇上,诏令在里巷中张榜表扬。

古文:自泾州别驾,稍迁定安太守,甚著声绩。卒,赠龙骧将军,泾州刺史。

现代文:从泾州别驾升为安定太守,政绩显著。去世后被追赠为龙骧将军、泾州刺史。

古文:囗带金城太守。

现代文:阙兼任金城太守。

古文:神龟初卒。

现代文:神龟初年去世。

古文:太昌元年,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相殷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谥曰武康。

现代文:太昌元年被追赠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相殷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谧号为武康。

古文:子仁,正光中,卒于河州别驾。

现代文:儿子高仁,正光年间任河州别驾时去世。

古文:太昌初,赠使持节、侍中、都督青齐济三州诸军事、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明穆。

现代文:太昌初年被迫赠为使持节、侍中、都督青齐济三州诸军事、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谧号为明穆。

古文:子贯,字小胡。

现代文:儿子高贯,字小胡。

古文:永兴末,通直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尚食典御。

现代文:永兴末年,任通直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尚食典御。

古文:拔弟者兒,美容貌,膂力过人,尤善弓马。

现代文:高拔的弟弟腊儿,容貌俊美,体力过人。尤其善于射箭骑马。

古文:显祖时,羽林幢将。

现代文:显祖时,任羽林幢将。

古文:皇兴中,主仗令。

现代文:皇兴年间任主仗令。

古文:高祖初,给事中,累迁散骑常侍、内侍长。

现代文:壶祖初年任给事中,多次升任散骑常侍、内侍长。

古文:坐事死。

现代文:因事获罪被处死。

古文:子香,字明珍,有器尚。

现代文:儿子高香,字明珍,有才能和志向。

古文:初除侍御史,拜奉朝请、员外散骑侍郎。

现代文:起初任侍御史,任奉朝请、员外散骑侍郎。

古文:与叔徽俱使西域,还至河洲遇贼攻围,城陷见害。

现代文:与叔父高徽一起出使酉塑,返回到迎业,遭到贼人包围,城池被攻占后遭杀害。

古文:太昌初,赠使持节,都督冀沧二州诸军事、征东将军,冀州刺史。

现代文:太昌初年被追赠为使持节、都督冀涂二州诸军事、征东将军、冀业刺史。

古文:永熙中,重赠侍中、都督青徐光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谥曰文景。

现代文:丞毖年间加赠侍中、都督青徐光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谧号为文基。

古文:子永乐,兴和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济州刺史、阳川县开国公。

现代文:儿子永乐,兴和年间,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济州刺史、阳川县开国公。

古文:永乐弟弼,武定中,安西将军、营州刺史、安陵县开国男。

现代文:永乐的弟弟永弼,武定年间,任安西将军、营州刺史、安陵县开国男。

古文:者兒弟徽,字荣显,小字苟兒。

现代文:腊儿的弟弟高徽,字荣显,小字苟儿。

古文:聪敏有气干,为任城王澄所知赏。

现代文:聪明机敏有气魄和才干,为任城王元澄所赏识。

古文:景明中,起家奉朝请。

现代文:景明年间,开始做官任奉朝请。

古文:延昌中,假员外散骑常侍,使于嚈侯,西域诸国莫不敬惮之,破洛侯、乌孙并因之以献名马。

现代文:延昌年间,任非正式的员外散骑常侍,出使到噘嚏,西域各国无不敬畏,破洛侯、乌孙都通过他献名马。

古文:还,拜冗从仆射。

现代文:回朝,任冗从仆射。

古文:神龟中,迁射声校尉、左中郎将、游击将军。

现代文:神龟年间,升任射声校尉、左中郎将、游击将军。

古文:又假平西将军、员外散骑常侍,使嚈哒。

现代文:又任非正式的平西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出使噘嚏。

古文:还至枹罕,属莫折念生反于秦陇。时河州刺史元祚为前刺史梁钊息、景进等招引念生攻河州,祚以忧死。

现代文:返回到袍罕,适逢莫折念生在秦陇地区造反,当时的河州刺史元祚由于前任刺史梁钊的儿子景进等招引念生攻打河州,恐惧而死。

古文:长史元永平、治中孟宾、台使元湛共推徽行河州事,绥接有方,兵士用命。

现代文:长史元永平、治中孟宾、台使元湛共同推举高徽代理河州事务,安抚有方,士兵效命。

古文:别驾乞伏世则潜通景进,徽杀之。

现代文:别驾乞伏世则暗中勾结景进,高徽将他处死。

古文:徵兵于吐谷浑,吐谷浑率众救之。

现代文:向吐谷浑征调军队,吐谷浑率领军队救助他。

古文:景进败,退走,奔秦州。

现代文:景进战败,撤走,奔向秦州。

古文:景进寻率羌夷复来攻逼,徽遣统军六景相驰表请师,诏徽仍行河州事。

现代文:景进不久率领羌人再来强攻,高徽派遣统军六景相驰马上表请求援兵,韶令高徽仍然代理河州事务。

古文:久无援救,力屈城陷,为贼所害。

现代文:长时间无兵援救,力竭而城池被攻占,被贼人杀害。

古文:永熙中,丧还洛阳。

现代文:永熙年间,尸体运回洛阳。

古文: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相瀛沧五州诸军事、司徒公、冀州刺史,谥曰文宣。

现代文:被迫赠为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相瀛沧五州诸军事、司徒公、冀州刺史,谧号为文宣。

古文:子归义,有志烈。

现代文:儿子归义,有志向和气节。

古文:初除奉朝请,加威烈将军。

现代文:起初任奉朝请,加授威烈将军。

古文:与父徽俱使西域。

现代文:与父亲高徽一起出使西域。

古文:还都,稍迁龙骧将军、中散大夫、西征都督,每有战功。

现代文:返回都城,逐渐升任龙骧将军、中散大夫、西征都督,屡立战功。

古文:后没于阵。

现代文:后来在战斗中牺牲。

古文:太昌初,赠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谥曰孝贞。

现代文:太昌初年,被迫赠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谧号为孝贞。

古文:子普,武定末,安南将军、太子左卫率。

现代文:儿子高普,武定末年任安南将军、太子左卫率。

古文:归义弟归彦,武定末,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安喜县开国男。

现代文:归义的弟弟归彦,武定末年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安喜县开国男。

古文:真弟各拔,广昌镇将。

现代文:高真的弟弟各拔,任广昌镇将。

古文:卒,赠燕州刺史。

现代文:去世后,被追赠为燕州刺史。

古文:子猛虎,鄯善镇录事。

现代文:儿子猛虚,任鄯差鑪录事。

古文:及居丧,以至性称,遂绝宦情。

现代文:守丧期间,以尽孝著称,遂因此断绝了做官的念头。

古文:子元国,早卒。

现代文:儿子元国,早死。

古文:次显国,武定末,抚军将军、汶阳男。

现代文:次子显国,武定末年,为抚军将军、汶阳男。

古文:显国弟达,武定中,骠骑将军、行沧州事。

现代文:显国的弟弟高达,武定年间,任骠骑将军、行沧州事。

古文:达弟永国,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现代文:高达的弟弟永国,任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古文:永国弟子国,武卫将军。

现代文:永国的弟弟子国,任武卫将军。

古文:各拔少子盛,天平中、侍中、太尉公、广平郡开国公。

现代文:各拔的小儿子高盛,天平年间,任侍中、太尉公、广平郡开国公

古文:子子瑗,武定末,兼武卫将军。

现代文:儿子子瑗,武定末年,兼武卫将军。

古文:谧弟稚,字幼宁。

现代文:高谧的弟弟高稚,字幼宁。

古文:薄骨律镇将、营州刺史。

现代文:任薄骨律镇将、营州刺史。

古文:子陀,字难拖。

现代文:儿子高陀,字难陀。

古文:沃野镇长。

现代文:任沃野镇长。

古文:卒,赠琅邪太守。

现代文:去世后,被追赠为琅邪太守。

古文:子雍,字景云,司徒从事。

现代文:儿子高雍,字景云,任司徒从事。

古文:后与少子思义俱奔萧衍,卒于江南。

现代文:后来与小儿子思义一起投奔萧衍,死在长江以南。

古文:元象初,丧还,特赠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冀定瀛沧幽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司徒公、冀州刺史。

现代文:元象初年,尸体运回,特追赠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冀定瀛沧幽五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令、司徒公、冀州刺史。

古文:子思宗,武定末,中军将军、仪同三司、兗州刺史、上洛郡开国男。

现代文:儿子思宗,武定末年,任中军将军、仪同三司、兖州刺史、上洛郡开国男。

古文:思义,特赠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兗齐三州军事、车骑大将军、尚书仆射、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现代文:思义,特追赠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兖齐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尚书仆射、仪同三司、青州刺史。

古文:陀弟兴,早卒。

现代文:高陀的弟弟高兴,早死。

古文:兴子贵孙,晋州刺史。

现代文:高兴的儿子贵孙,任晋州刺史。

古文:湖弟恆,字叔宗,慕容垂钜鹿太守。

现代文:高湖的弟弟高恒,字叔宗,任慕容垂的钜鹿太守。

古文:太祖时,率郡降,赐爵泾县侯,加龙骧将军,仍守钜鹿。

现代文:太祖时,率领本郡归降,赐爵为泾县侯,加授龙骧将军,仍然管理钜鹿。

古文:卒赠安东将军、幽州刺史,谥曰惠。

现代文:去世后,被迫赠为安东将军、幽州刺史,谧号为惠。

古文:子道,字始愔,袭爵。

现代文:儿子高道,字始惰,继承爵位。

古文:拜都牧令,迁镇南将军、相州刺史。

现代文:任都牧令,升任镇南将军、相州刺史。

古文:未及之职,卒。

现代文:未及到任,去世。

古文:仍以为赠,谥曰庄。

现代文:仍以此官追赠,谧号为庄。

古文:子干,字干奴。

现代文:儿子毫干,字干奴。

古文:好学,宽厚有雅度。

现代文:好学,宽厚有高雅的风度。

古文:袭爵泾县侯,后例降为伯。

现代文:继承泾县侯的爵位,后来依例降爵位为伯。

古文:历南青州征虏府司马、威远将军、鄯善镇远府长史。

现代文:历任壶壹业征虏府司马、威远将军、羞晒镇远府长史。

古文:仍转汾州后军府长史、白水太守。

现代文:又改任汾州后军府长史、白水太守。

古文:所在以廉平著称。

现代文:所到之处以廉洁公平著称。

古文:太昌初,卒。

现代文:太昌初年,去世。

古文:赠使持节、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空公、雍州刺史,谥曰孝穆。

现代文:被追赠为使持节、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空公、雍州刺史,谧号为孝穆。

古文:子侃,字伯欣,袭。

现代文:儿子高侃,字伯欣,继承爵位。

古文:除南秦州长史。

现代文:任南秦州长史。

古文:卒,赠辅国将军、凉州刺史,谥曰宣。

现代文:去世,被追赠为辅国将军、凉州刺史,镒号为宣。

古文:子绍,字广祖,袭爵。

现代文:儿子高绍,字广祖,继承爵位。

古文:兴和初,征虏将军、沧州刺史。

现代文:兴和初年,任征虏将军、沧州刺史。

古文:侃弟腾,字伏兴。

现代文:高侃的弟弟高腾,字伏兴。

古文:卒于安东将军、光州刺史、襄城县开国公。

现代文:位居安东将军、光州刺史、襄城县开国公时去世。

古文:子陟,字祖迁。

现代文:儿子高陟,字祖迁。

古文:司空中郎、太尉主簿。

现代文:任司空中郎、太尉主簿。

古文:陟弟憬,通直郎。

现代文:高陟的弟弟高憬,任通直郎。

古文:憬弟翙,袭父爵。

现代文:高憬的弟弟高翩,继承父亲的爵位。

古文:腾弟隆之,武定末,太保、尚书令、平原郡开国公。

现代文:高腾的弟弟隆之,武定末年,任太保、尚书令、平原郡开国公。

古文:崔逞,字叔祖,清河东武城人也,魏中尉琰之六世孙。

现代文:崔逞,字叔祖,是清河东武城人,曹魏的中尉崔琰的六世孙。

古文:曾祖谅,晋中书令。

现代文:曾祖父崔谅,任晋朝中书令。

古文:祖遇,仕石虎,为特进。

现代文:祖父崔遇,在石虎手下做官,任特进。

古文:父瑜,黄门郎。

现代文:父亲崔瑜,任黄门郎。

古文:逞少好学,有文才。

现代文:崔逞年轻时好学,有写作才能。

古文:遭乱,孤贫,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

现代文:遭逢祸乱,孤苦贫寒,虽然亲自种田,却不放弃读书。

古文:慕容暐时,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撰《燕记》。

现代文:慕容晔时,被本郡举荐为上计掾,选补为著作郎,撰写《燕记》。

古文:迁黄门侍郎。

现代文:升任黄门侍郎。

古文:及苻坚并慕容暐,以为齐郡太守。

现代文:苻坚吞并慕容晔后,任命他为齐郡太守。

古文:坚败,司马昌明以逞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

现代文:苻坚失败,司马昌明任命崔逞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

古文:为翟辽所虏,授以中书令。

现代文:被翟辽俘获,任用为中书令。

古文:慕容垂灭翟钊,以为秘书监。

现代文:慕容垂消灭翟钊,任命他为秘书监。

古文:慕容宝东走和龙,为留台吏部尚书。

现代文:慕容宝柬去和龙,任留守机构吏部尚书。

古文:及慕容驎立,逞携妻子亡归太祖。

现代文:及至慕容膦即位,崔逞携妻儿逃奔归顺太祖。

古文:张兗先称美逞,及见,礼遇甚重。

现代文:张衮先前赞美崔逞,到相见时,以很隆重的礼仪相待。

古文:拜为尚书,任以政事,录三十六曹,别给吏属,居门下省,寻除御史中丞。

现代文:任命为尚书,以政事相委任,统领三十六曹,另外派给下属官吏,在门下省办公。不久任御史中丞。

古文:太祖攻中山未克,六军乏粮,民多匿谷,问群臣以取粟方略。

现代文:太祖攻打史山未能攻克,军队缺粮,百姓大多藏匿谷物,向群臣询问获取粟米的策略。

古文:逞曰: 取椹可以助粮。

现代文:崔逞说: 取桑葚可以助军粮。

**古文:故飞鸮食椹而改音,《诗》称其事。 **

现代文:所以飞翔的猫头鹰吃桑葚而改变声音,《诗经》述说遇遣事。

古文:太祖虽衔其侮慢,然兵既须食,乃听以椹当租。

现代文:塞趄虽然恨他轻慢无礼,然而军队既然需要食物,就允许用桑葚当租米。

**古文:逞又曰: 可使军人及时自取,过时则落尽。 **

现代文:崔逞又说: 可以让军人自己及时摘取,过了时令就落完了。

古文:太祖怒曰: 内贼未平,兵人安可解甲仗入林野而收椹乎?

现代文:太祖生气地说: 内部贼人没有平定,军人怎么可以解除钟甲兵器进入林木丛生的山野去收取桑葚呢?

**古文:是何言欤! **

现代文:这是什么话呢!

古文:以中山未拔,故不加罪。

现代文:因中山没有攻克,所以没有加以惩罚。

古文:天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

现代文:天兴初年,姚兴侵犯司马德宗的襄阳驻防军城堡,戍将郗恢迅速派使者向常山王元遵请求援兵,元遵报告给皇上。

古文:太祖诏逞与张衮为遵书以答。

现代文:太祖韶令崔逞舆张衮替元遵写信答覆。

古文:初,恢与遵书云: 贤兄虎步中原 ,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

现代文:起初,郗恢给元遵的信说, 贤兄称雄中原 ,太祖因言辞违背君臣体统,敕令崔逞、张衮也贬抑他的君主的称号来报复他。

古文:逞、衮乃云 贵主 。

现代文:崔逞、张衮却写作 贵主 。

**古文:太祖怒曰: 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 **

现代文:太祖忿怒地说: 要你回信贬抑他的君主,却称贵主,哪裹比得上贤兄呢!

古文:遂赐死。

现代文:于是赐其自杀。

古文:后司马德宗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为桓玄所逐,皆将来奔,至陈留南,分为二辈,一奔长安,一归广固。

现代文:后来司马德宗的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几十人被桓玄驱逐,都打算来投奔,到陈留以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奔向长安,一部分归附广固。

**古文:太祖初闻休之等降,大悦,后怪其不至,诏兗州寻访。获其从者,问故,皆曰: 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 **

现代文:太祖起初听说休之等归降,很高兴,后来奇陆他们没有来,命令兖州寻找,找到他们的随从,问其缘故,都说: 国家的威信传布远方,因此休之等都想归顺朝廷,及至听说崔逞被杀,便投奔了那两处。

古文:太祖深悔之。

现代文:太祖很后悔。

古文:自是士人有过者,多见优容。

现代文:从此士大夫有过错的,多被特别宽容。

古文:逞七子,二子早亡,第三子义,义弟諲,諲弟祎,祎弟严,严弟赜。

现代文:崔逞有七个儿子,两个儿子早死,第三个儿子崔义,崔义的弟弟崔诬,崔谨的弟弟崔樟,崔裨的弟弟崔严,崔严的弟弟崔迹。

古文: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州,令归慕容德,遂奔广固。

现代文:崔逞内迁,担心终究不能免祸,就让他的妻子张氏与四个儿子留在冀州,使归附慕容德,于是投奔广固。

古文:逞独与小子颐在平城。

现代文:崔逞衹与小儿子崔赜在平城。

古文:及逞之死,亦以此为谴。

现代文:到崔逞被赐令自杀时,也以造作为罪过。

古文:颐,字泰冲。

现代文:高颐,字泰冲。

古文:初为太子洗马,后稍迁散骑常侍,赐爵清河侯。

现代文:起初任太子洗马,后来逐渐升任散骑常侍,赐爵清河侯。

**古文:后世祖闻刘义隆以諲为冀州刺史,乃曰: 义隆知用其兄,我岂无冀州也。 **

现代文:后来世祖听说刘义隆任命鲎垦为冀处刺史,就说: 盏建赏识任用他哥哥,我难道没有冀州吗。

古文:乃以颐为平东将军,冀州刺史。

现代文:于是任用崔赜为平东将军、冀蛆刺史。

古文:又为大鸿胪,持节策拜杨难当为南秦王。

现代文:又任大鸿胪,持节策授杨塑赏为南秦王。

古文:奉使数返,光扬朝命,世祖善之。

现代文:奉命出使迅速返回,发扬光大朝廷的命令,世祖称许他。

古文:及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等督诸军取上邽,使颐齑诏于丕前喻难当奉诏。

现代文:及至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五歪等统领众军攻取上邦,派崔迹携带诏书当着互歪面晓谕凿当接受诏令。

古文:后与方士韦文秀诣王屋山造金丹,不就。

现代文:后来舆方士韦文秀到王屋山炼造金丹,没有成功。

古文:真君初卒。

现代文:真君初年去世。

古文:颐五子。

现代文:崔迹有五个儿子。

古文:长子秉,字公礼。

现代文:长子崔秉,字公礼。

古文:早终,无子。

现代文:早死,没有儿子。

古文:秉弟广,字公渊,袭爵。

现代文:崔秉的弟弟崔广,字公渊,继承爵位。

古文:拜平东将军。

现代文:任平束将军。

古文:子法度,早终。

现代文:儿子法度,早死。

古文:广弟轨,字公则。

现代文:崔广的弟弟崔轨,字公则。

古文:太子中舍人、镇南司马。

现代文:任太子中舍人、镇南司马。

古文:轨弟穆,字公和。

现代文:崔轨的弟弟崔穆,字公和。

古文:早终。

现代文:早死。

古文:穆弟叡,字哲,小字男季。

现代文:崔穆的弟弟崔敔,字哲,小名男季。

古文:高祖初,以交通境外伏诛。

现代文:高祖初年,因勾结境外被处死。

古文:从兄景真以子思叔继叡。

现代文:堂兄景真把儿子思叔过继给崔散。

古文:思叔,少为中书学生,迁中书博士。

现代文:思叔,年轻时为中书学生,升任中书博士。

古文:世宗时,历上党,钜鹿太守。

现代文:世宗时,历任上党、钜鹿太守。

古文:自逞之死至叡之诛,三世积五十余年而在北一门尽矣。

现代文:从崔逞死亡到崔散被杀,三代共五十多年而在北方的一支没有人了。

古文:初,三齐平,祎孙相如入国,以才学知名。

现代文:起初,三齐地区平定,崔樟的孙子相如归附本国,以才能和学问知名。

古文:举冀州秀才,早卒。

现代文:被选拔为冀州秀才,早死。

古文:相如弟彧,在《术艺传》。

现代文:相如的弟弟崔或,在《术艺传》。

古文:逞兄适,字宁祖,亦有名于时。

现代文:崔逞的哥哥崔适,字宁祖,在当时也有名。

古文:慕容垂尚书左丞,范阳、昌黎二郡太守。

现代文:任慕容乘的尚书左丞,范阳、昌黎二郡太守。

古文:适曾孙延寿,冀州主薄。

现代文:崔适的曾孙延寿,任冀州主簿。

古文:轻财好施,甚收乡曲之誉。

现代文:不吝惜钱财而喜好施舍,深受同乡人的赞誉。

古文:延寿子隆宗,简率爱友,居丧以孝闻。

现代文:延寿的儿子隆宗,率真爱交友,守丧以孝顺闻名。

古文:历位冀州别驾,兰陵、燕郡二郡太守,司空谘议参军,冀州中正,中军大将军府长史。

现代文:历任冀州别驾,兰陵、燕郡二郡太守,司空谘议参军,冀州中正,中军大将军府长史。

古文:仁信待物,出于至诚,故见重于世。

现代文:待人仁爱诚信,发自极真挚诚恳的心意,所以被世人推重。

古文:卒,赠前将军、齐州刺史,谥曰孝。

现代文:去世后,被迫赠为前将军、齐州刺史,谧号为孝。

古文:子敬保,员外散骑侍郎、冀州仪同府从事中郎。

现代文:儿子敬保,任员外散骑侍郎、冀州仪同府从事中郎。

古文:卒,赠冀州刺史。

现代文:去世后,被追赠为冀州刺史。

古文:子子恆,官至征虏将军、鲁郡太守。

现代文:儿子子恒,官至征虏将军、鲁郡太守。

古文:早卒。

现代文:早死。

古文:子恆弟子安,冠军将军、西兗州司马。

现代文:子恒的弟弟子安,任冠军将军、西兖州司马。

古文:子安弟子升,开府参军。

现代文:子安的弟弟子升,任开府参军。

古文:武定中,坐连元瑾事,兄弟并伏法。

现代文:武定年间,因受元瑾的事情牵连,兄弟都被依法处死。

古文:封懿,字处德,勃海蓚人也。

现代文:封懿,字处德,是勃海蓓县人。

古文:曾祖释,晋东夷校尉。

现代文:曾祖父封释,是晋朝柬夷校尉。

古文:父放,慕容暐吏部尚书。

现代文:父亲封放,是慕容啤的吏部尚书。

古文:兄孚,慕容超太尉。

现代文:哥哥封孚,是慕容超的太尉。

古文:懿俊伟有才气,能属文,与孚虽器行有长短,然名位略齐。

现代文:封懿才智过人并且有才干和气魄,能写文章,与封孚虽然互有长短,然而官职和品位大略相当。

古文:仕慕容宝,位至中书令、民部尚书。

现代文:在慕容实手下任职,官位达到中书令、民部尚书。

古文:宝败,归阙,除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宁朔将军、章安子。

现代文:慕容宝失败,归顺朝廷,任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宁朔将军、章安子。

古文:太祖数引见,问以慕容旧事。

现代文:太祖几次召见,以慕容宝过去的事相问。

古文:懿应对疏慢,废还家。

现代文:封懿应答草率怠慢,被罢官回家。

古文:太宗初,复徵拜都坐大官,进爵为侯。

现代文:太宗初年,又征入任都坐大官,晋爵位为侯。

古文:泰常二年卒。

现代文:泰常二年去世。

古文:懿撰《燕书》,颇行于世。

现代文:所撰《燕书》,流传很广。

古文:子玄之,坐与司马国璠、温楷等谋乱,伏诛。

现代文:儿子玄之,因与司马国墦、温楷等谋反,被处死。

**古文:临刑,太宗谓之曰: 终不令绝汝种也,将宥尔一子。 **

现代文:临刑前,太宗对他说: 终究不使你绝种,将宽宥你的一个儿子。

**古文:玄之请曰: 弟虔之子磨奴,字君明,早孤,乞全其命。 **

现代文:玄之请求说: 弟弟虔之的儿子磨奴,字君明,早年丧父,请保全他的性命。

古文:乃杀玄之四子,而赦磨奴。

现代文:于是杀死玄之的四个儿子,而赦免了磨奴。

古文:磨奴被刑为宦人。

现代文:磨奴受刑成为宦官。

**古文:崔浩之诛也,世祖谓磨奴曰: 汝本应全,所以至刑者,事由浩之故。 **

现代文:崔浩被杀,世祖对磨奴说: 你本来应当保全,所以受刑,是因为崔浩的缘故。

古文:后为中曹监,西使张掖,赐爵富城子,加建威将军、给事中。

现代文:后来任中曹监,向西出使张掖,被赐爵为富城子,加授建威将军、给事中。

古文:久之,出为冠军将军、怀州刺史。

现代文:许久以后,出任冠军将军、怀州刺史。

古文:太和七年卒。

现代文:太和七年去世。

古文:赠平东将军、冀州刺史、勃海公,谥曰定。

现代文:被迫赠为平束将军、冀州刺史、勃海公,谧号为定。

古文:以族子叔念为后,高祖赐名回。

现代文:以家族子弟叔念为后代,高祖赐给他名字为回。

古文:回父鉴,即慕容暐太尉弈之后也。

现代文:磨奴的父亲磨鉴,是慕容暐的太尉弈之的后人。

古文:回,皇兴初为中书学生。

现代文:封回,皇兴初年为中书学生。

古文:袭爵富城子,累迁太子家令。

现代文:继承爵位为富城子,多次升任太子家令。

古文:世宗即位,以回行华州事。

现代文:世宗即位,任命封回行茎处事。

古文:回在州鞭中散大夫党智孙,为尚书左丞韦绩纠奏,免。

现代文:圭回在该州鞭挞中散大夫党智的孙子,被尚书左丞韦缆察举上奏,免官。

古文:寻除镇远将军、安州刺史。

现代文:不久任镇远将军、室业刺史。

古文:山民愿朴,父子宾旅,同寝一室。

现代文:山裹人朴实敦厚,父子宾客,同睡一屋。

古文:回下车,勒令别处,其俗遂改。

现代文:封回到任,命令分别居住,那种风俗才改变。

古文:徵为太尉长史,频行定州、徐州事。寻除后将军、汾州刺史。

现代文:征入任太尉长史,连续多次行定州、徐业事,不久任后将军、没州刺史。

古文:肃宗初,转凉州刺史,加右将军,固辞不拜,仍授平北将军、瀛州刺史。

现代文:肃塞初年,改任疽业刺史,加授右将军,坚决辞谢不接受任命,于是任平北将军、瀛州刺史。

古文:时大乘寇乱之后,加以水潦,百姓困乏。

现代文:当时是大乘派贼寇作乱之后,加上水灾,百姓困苦贫乏。

古文:回表求赈恤,免其兵调,州内甚赖之。

现代文:封回上表请求赈济抚恤,免除他们的军需征调,州内很依赖他。

古文:又为度支尚书。

现代文:又任度支尚书。

古文:寻转都官尚书、冀州大中正。

现代文:不久改任都官尚书、冀州大中正。

古文:荥阳郑云谄事长秋卿刘腾,货腾紫缬四百匹,得为安州刺史。

现代文:荣阳郑云谄媚讨好长秋卿刘腾,贿赂刘腾紫色缬四百匹,得以任安州刺史。

古文:除书旦出,暮往诣回,坐未定,谓回曰: 我为安州,卿知之否?

现代文:任命书早上发出,晚上就去拜访封回,还未入座,就对封回说: 我任职安州,你知道这事吗?

**古文:彼土治生,何事为便? **

现代文:在那里经营家业,什么事便利?

古文:回答之曰: 卿荷国宠灵,位至方伯,虽不能拔园葵,去织妇,宜思方略以济百姓,如何见造而问治生乎?

现代文:封回回答他说: 你蒙受国家的恩宠,官至一方大员,虽然不能像公仪休那样拔掉自家园中的葵菜,打发走自己家中织布的妇人,也应当考虑济民大计,为什么来访却询问经营家业呢?

**古文:封回不为商贾,何以相示? **

现代文:封回不是商人,拿什么指点你。

古文:云惭愧失色。

现代文:郑云惭愧得变了脸色。

古文:灵太后临朝,召百官问得失,群臣莫敢言。

现代文:灵太后临朝听政,召见百官询问得失,群臣没有人敢发言。

古文:回对曰: 昔孔丘为司寇,十日而诛少正卯,鲁国肃然,欺巧自息。

现代文:封回应答说: 过去孔子任司寇,十天就杀了少正卯,鲁国畏惧,欺诈之风自然消失。

古文:姬旦行戮,不避兄弟,周道用隆。

现代文:周公行刑,不徇兄弟之情,周代的局面因此昌盛。

古文:徐偃专行仁义,其国乃灭。

现代文:徐偃一味地行仁义,他的国家因而灭亡。

古文:自古及今,未有不厉威刑而能治者。

现代文:从古到今,没有不厉行严厉的刑法而能治理的。

古文:顷来颇由长吏宽怠,侵剥百姓,盗贼群起。

现代文:近来主要由于地方长宫松懈怠惰,盘剥百姓,盗贼聚众起兵。

**古文:请肃刑书,以惩未犯。 **

现代文:请严肃刑法,以便惩戒未犯罪的人。

古文:太后意纳之,而不能用。

现代文:太后内心采纳,但不能实行。

古文:转为七兵尚书,领御史中尉。

现代文:改任七兵尚书,领御史中尉。

古文:尚书右仆射元钦与从父兄丽妻崔氏奸通,回乃劾奏,时人称之。

现代文:尚书右仆射元钦与堂兄封丽的妻子崔氏私通,封回于是上奏弹劾,当时的人称赞他。

古文:除镇东将军、冀州刺史。

现代文:任镇束将军、冀州刺史。

古文:肃宗末,徵为殿中尚书,频表逊职,以为右光禄大夫。

现代文:肃宗末年,征入任殿中尚书,连续多次上表辞职,被任命为右光禄大夫。

古文:庄帝初,遇害于河阴,时年七十七。

现代文:庄帝初年,在河阴遇害,当时七十七岁。

古文:赠侍中、车骑大将军、司空公、定州刺史,谥曰孝宣。

现代文:被追赠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司空公、定州刺史,谧号为孝宣。

古文:长子隆之,武定中,开府仪同三司,齐州刺史,安德郡开国公。

现代文:长子隆之,武定年间,任开府仪同三司、齐州刺史,安德郡开国公。

古文:子子绘,武定中,勃海太守。

现代文:儿子子绘,武定年间,任勃海太守。

古文:隆之弟兴之,字祖胄。

现代文:隆之的弟弟兴之,字祖胄。

古文:经明行修,恬素清静。

现代文:经学博洽而德行美善,恬淡朴素清静无为。

古文:起家太学博士,员外郎。

现代文:开始做官任太学博士,员外郎。

古文:出为瀛冀二州平北府长史,所历有当官之誉。

现代文:出任温冀二州平北府长史,所到之处有称职的声誉。

古文:孝昌中卒。

现代文:耋旦年间去世。

古文:天平中,追赠散骑常侍、抚军将军、雍州刺史。

现代文:丢垩年间,被迫赠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雍州刺史。

古文:寻重赠殿中尚书,谥曰文。

现代文:不久加赠殿中尚书,谧号为文。

古文:子孝琬,字子倩。

现代文:儿子孝琬,字子倩。

古文:武定末,开府中郎。

现代文:武定末年,任开府中郎。

古文:孝琬弟孝琰,秘书郎。

现代文:孝琬的弟弟孝琰,任秘书郎。

古文:兴之弟延之,字祖业。

现代文:兴之的弟弟延之,字祖业。

古文:天平中,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剡县开国子。

现代文:天平年间,任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剡县开国子。

古文:磨奴既以回为后,请于显祖,赠鉴宁远将军、沧水太守。

现代文:磨抠既然以堑旦为后代,向题担请求,追赠封鉴为宁远将军、沧水太守。

古文:鉴长子琳,字彦宝。

现代文:封鉴的长子封琳,字彦宝。

古文:显祖末,本州表贡,拜中书博士。

现代文:显祖末年,本州上表荐举,被任命为中书博士。

古文:高祖初,大军南讨,琳参镇南军事。

现代文:高祖初年,大军南伐,封琳参谋镇南军事。

古文:后为河南七州大使。

现代文:后来任黄河以南七州大使。

古文:还,拜中书侍郎,与侍中、南平王冯诞等议定律令,赐布帛六百匹,栗六百石,马牛各一。

现代文:回朝,任中书侍郎,与侍中、南平王冯诞等商议决定法令,被赏赐布帛六百匹、粟六百石、马一匹和牛一头。

古文:迁太尉长史,转司宗下大夫,有长者之称。

现代文:升任太尉长史,改任司宗下大夫,有长者的名声。

古文:行东兗州事。

现代文:行束兖州事。

古文:及改定百官,除司空长史。

现代文:及至另行确定百官,任司空长史。

古文:出为立忠将军、南青州刺史、兼散骑常侍、持节,西道大使。

现代文:出任立忠将军、南青州刺史、兼散骑常侍、持节、西道大使。

古文:还为长兼太中大夫,转广平内史,又为光禄大夫。

现代文:回朝任长兼太中大夫,改任广平内史,又任光禄大夫。

古文:世宗末,除后将军、夏州刺史。

现代文:世塞末年,任后将军、夏业刺史。

古文:徵为安东将军、光禄大夫。

现代文:征入任安柬将军、光禄大夫。

古文:神龟二年卒。

现代文:神龟二年去世。

古文:赠使持节、抚军将军、相州刺史。

现代文:被追赠为使持节、抚军将军、相州刺史。

古文:子元称,元称弟子盛,并早卒。

现代文:儿子元称,元称的弟弟子盛,都过早地去。

古文:子盛弟子施,武定末,沛郡太守。

现代文:子盛的弟弟子施,武定末年,任沛郡太守。

古文:琳子肃,在《文苑传》。

现代文:高琳的儿子高肃,在《文苑传》。

古文:懿从兄子恺,字思悌,弈之孙也。

现代文:高肃堂兄的儿子高恺,字思悌,是过銮的孙子。

古文:父劝,慕容垂侍中、太常卿。

现代文:父亲堑劝,任慕容垂的侍中、太常卿。

古文:恺,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现代文:封恺,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古文:后入代都,名出懿子玄之右,俱坐司马氏事死。

现代文:后来归附代都,比圭翅的儿子玄之更有名气,同样因为司马区的事被处死。

古文:恺妻,庐玄姊也。

现代文:丝恺的妻子,是卢玄的姐姐。

古文:恺子伯达弃母及妻李氏南奔河表,改婚房氏。

现代文:封恺的儿子隧离开母亲和妻子李氏向南投奔黄河以南,改娶崖氐。

古文:显祖末,伯达子休杰内入,祖母庐犹存,垂百岁矣,而李已死。

现代文:题担末年,值崖的儿子健送入国,祖母卢氏还在世,近百岁了,而李氏已死。

古文:休杰,高祖时以归国勋为河间太守,兼冀州咸阳王府谘议参军。

现代文:体仅,直担时因归附国家的功劳任困太守,兼冀业戚垦旺府谘议参军。

古文:休杰从弟灵佑,仕刘义隆为青州治中、勃海太守。

现代文:休杰的堂弟灵佑,任刘义隆的青州治中、勃海太守。

古文:慕容白曜平三齐,灵佑率二百人诣白曜降,赐爵下密子。

现代文:慕容白曜平定三齐地区,灵佑率领二百人到白曜那裹投降,赐爵下密子。

古文:后除建威将军、勃海太守。

现代文:后任建威将军、勃海太守。

古文:卒。

现代文:去世。

古文:子进寿,袭爵。

现代文:儿子进寿,继承爵位。

古文:肃宗时,为扬州治中,以失义州为刺史元志所杀。

现代文:肃宗时,任扬州治中,因丢失义州被刺史元志杀死。

古文:事具《志传》。

现代文:事在《元志传》。

古文:子子游,武定中,开府中兵参军。

现代文:儿子子游,武定年间,任开府中兵参军。

古文:进寿弟蚌,卒于冀州别驾。

现代文:进寿的弟弟进蚌,任冀州别驾时去世。

古文:蚌弟粲,起家荆州长流参军、司空水曹参军、殿中侍御史。

现代文:进蚌的弟弟进粲,初入仕途任荆州长流参军。任司空水曹参军、殿中侍御史。

古文:累迁征东将军、广州长史。

现代文:多次升任征东将军、卢丛长史。

古文:还,除光禄大夫。

现代文:回朝,任光禄大夫。

古文:卒,赠卫将军、冀州刺史。

现代文:去世后追赠为卫将军、冀丛刺史。

古文:回族叔轨,字广度。

现代文:封回本家的叔父封轨,字广度。

古文:沉谨好学,博通经传。

现代文:深沉谨慎好学,广泛地通晓儒学经传。

**古文:与光禄大夫武邑孙惠蔚同志友善,惠蔚每推轨曰: 封生之于经义,非但章句可奇,其标明纲格,统括大归,吾所弗如者多矣。 **

现代文:与光禄大夫武邑人孙塞蓝志趣相投而且友善,塞薮每每推重挝执说: 封生在经书义理方面,不但剖章析句值得称奇,他标明系统规模,总括大要,我不如他的地方多啊。

古文:善自修洁,仪容甚伟。

现代文:喜好修饰自己,仪表很不寻常。

**古文:或曰: 学士不事修饰,此贤何独如此? **

现代文:有人说: 学者不做修饰,怎么惟独这个贤人这样呢?

**古文:轨闻,笑曰: 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

现代文:封轨听说后,笑着说:君子使衣冠整洁,外表高贵,何必蓬头垢面,才是有德行呢。

古文:言者惭退。

现代文:说话的人惭愧地退去。

古文:太和中,拜著作佐郎,稍迁尚书仪曹郎中,兼员外散骑常侍。

现代文:太和年问,任著作佐郎,逐渐升任尚书仪曹郎中。兼员外散骑常侍,奉命出使高丽。

古文:衔命高丽,高丽王云恃其偏远,称疾不亲受诏。

现代文:高丽王产昼依恃地处偏远,称说有病不亲自接受韶书。

古文:轨正色诘之,喻以大义,云乃北面受诏。

现代文:堑孰严肃地诘问他,又用大道理晓谕,高云于是面向北方接受诏书。

古文:先是,契丹虏掠边民六十余口,又为高丽拥掠东归。

现代文:先前,契丹掠夺边民六十多人,又被产丽掳掠向东归去。

古文:轨具闻其状,移书徵之,云悉资给遣还。

现代文:挝轨得知这些情况,致书质问,高云全部资助遣回。

古文:有司奏轨远使绝域,不辱朝命,权宜晓慰,边民来苏,宜加爵赏。

现代文:有关部门上奏说,堑轨出使极远的地区,不辱使命,临时晓谕抚慰,边民因而获得休养生息,应当给予爵禄和赏赐。

**古文:世宗诏曰: 权宜徵口,使人常体,但光扬有称,宜赏一阶。 **

现代文:世塞诏令说: 临时索回人,是使者通常的做法,但是发扬光大使命有声誉,应当赏赐官阶一级。

古文:转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

现代文:改任考功郎中,任本郡中正。

古文:勃海太守崔休入为吏部郎,以兄考事干轨。

现代文:勃海太守崔休被征入任吏部郎,因兄长考核的事求封轨。

**古文:轨曰: 法者,天下之平,不可以旧君故亏之也。 **

现代文:封轨说: 法令,是天下的标准,不能因与你有旧谊而损害它。

古文:休叹其守正。

现代文:崔休嗟叹他的恪守正道。

古文:轨在台中,称为儒雅。

现代文:封轨在宫中,被称为博学的儒士。

古文:奏请遣四门博士明经学者,检试诸州学生。

现代文:奏请派遣四门博士中通晓经学的人,检查测试各州学生。

古文:诏从之。

现代文:诏令依从奏请。

古文:寻除国子博士,加扬武将军。

现代文:不久任国子博士,加授扬武将军。

古文:假通直散骑常侍,慰劳汾州山胡。

现代文:假通直散骑常侍,慰劳汾州山胡人。

古文:司空、清河王怿表修明堂辟雍,诏百僚集议。

现代文:司空、清河王元悍上表请修明堂和辟雍,韶令百官共同评议。

古文:轨议曰: 明堂者,布政之宫,在国之阳,所以严父配天,听朔设教,其经构之式,盖已尚矣。

现代文:封轨议论说:明堂,是宣布政教的宫殿,位于都城的南边,用来敬祖祭天,每年冬天向诸侯颁布新历和实施教化,它的营造格式由来已久了。

古文:故《周官·匠人职》云: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五室、九阶、四户、八窗。

现代文:所以《周礼匠人职》说:夏后氏的世室,殷人的重屋,周人的明堂,五个室、九个台阶、四个门、八个窗。

**古文:郑玄曰: 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互之以见同制。 **

现代文:郑玄说: 有的称宗庙,有的称王寝,有的称明堂,并列互举可见其制度相同。

古文:然则三代明堂,其制一也。

现代文:那么三代的明堂,结构是一致的。

古文:案周与夏殷,损益不同,至于明堂,因而弗革,明五室之义,得天数矣。

现代文:案周与夏殷,兴革不同,至于明堂,因袭而不变,表明五个室的意义,符合天数。

古文:是以郑玄又曰: 五室者,象五行也。

现代文:因此郑玄又说:五个室,象征五行。

**古文:然则九阶者,法九土;四户者,达四时;八窗者,通八风。 **

现代文:那么九个台阶,象征九州;四个门,使四季畅通;八个窗,八方之风顺畅。

古文:诚不易之大范,有国之恆式。

现代文:诚然是不变的大法,立国的定式。

古文:若其上园下方以则天地,通水环宫以节观者,茅盖白盛为之质饰,赤缀白缀为之户牖,皆典籍所具载,制度之明义也。

现代文:至于它的上圆下方以效法天地,通水流环绕用以节制观瞻,茅草顶盖和用蜃灰制成的白墙作为质朴的装饰,赤色饰物白色饰物施于门窗,都是典籍所记载,制度所确定的。

古文:在秦之世,焚灭五典,毁黜三代,变更先圣,不依旧宪。

现代文:秦代焚毁上古典籍,槟弃三伐,变更先圣,不依照过去的法度。

古文:故吕氏月令见九室之义,大戴之礼著十二堂之论。

现代文:因此旦旦的《月令》表明了九室的意义,去越的《礼记》记载了十二堂的说法。

古文:汉承秦法,亦未能改,东西二京,俱为九室。

现代文:莲伐承袭耋丛的法度,未能改变,在东西二京,都是九室。

古文:是以《黄图》,《白虎通》,蔡邕,应劭等,咸称九室以象九州,十二堂以象十二辰。

现代文:所以《黄图》、《白虎通》,鉴邕、塞型等,都称九室象征九州,十二堂象征十二星次。

古文:夫室以祭天,堂以布政。

现代文:室用以祭天,堂用以施政。

古文:依天而祭,故室不过五;依时布政,故堂不逾四。

现代文:依据天数祭祀,所以室数不超过五;依据时令施政,所以堂数不超过四。

古文:州之与辰,非所可法,九与十二,其用安在?

现代文:州与星次。不可效法,九舆十二,功用在哪襄?

古文:今圣朝欲尊道训民,备礼化物,宜则五室,以为永制。

现代文:现在朝廷打算尊重道义教导民众,完备礼仪感化外物,应当仿效五室,作为永久的制度。

**古文:至如庙学之嫌,台沼之杂,袁准之徒已论正矣,遗论具在,不复须载。 **

现代文:至于辟雍的避忌,高台池沼的组合,塞堂之徒已经分析修正,留下的见解都在,不需要再陈述。

古文:寻以本官行东郡太守。

现代文:不久以本官衔行柬郡太守。

古文:迁前军将军、行夏州事。

现代文:升任前军将军、行夏州事。

古文:好立条教,所在有绩。

现代文:好立法规教令,为官有政绩。

古文:转太子仆射,迁延尉少卿,加征虏将军。

现代文:改任太子仆,升任廷尉少卿,加授征虏将军。

古文:卒,赠右将军、济州刺史。

现代文:去世后追赠为右将军、济州刺史。

古文:初,轨深为郭祚所知,祚常谓子景尚曰: 封轨、高绰二人,并干国之才,必应远至。

现代文:起初,封轨深为郭祚所赏识,郭祚常对儿子景尚说: 封轨、高绰二人,都是治理国家的人才,日后必然大成。

**古文:吾平生不妄进举,而每荐此二公,非直为国进贤,亦为汝等将来之津梁也。 **

现代文:我平生不妄加推荐,却屡次推荐这二人,不仅为国家荐贤才,也是你等将来的津梁。

古文:其见重如此。

现代文:他受人推重到如此地步。

古文:轨既以方直自业,高绰亦以风概立名。

现代文:封轨既以端方正直自持,高绰也因风度气概立名。

古文:尚书令高肇拜司徒,绰送迎往来,轨竟不诣。

现代文:尚书令高肇被任命为司徒,直纬送往迎来,堑塾竟然不到。

**古文:绰顾不见轨,乃遽归,曰: 吾一生自谓无愆规矩,今日举措,不如封生远矣。 **

现代文:高绰看不到封轨,就急忙回去,说: 我一生自以为没有违背规矩,今天的举措,远不如封生啊。

古文:轨以务德慎言,修身之本;奸回谗佞,世之巨害,乃为《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戒,文多不载。

现代文:圭邀以为致力于道德和出言谨慎,是修身的根本,奸恶邪僻谗佞的人,是天下大害,于是着《务德》、《慎言》、《远佞》、《防奸》四戒,文字多数没有流传。

古文:轨长子伟伯,字君良。

现代文:轨的长子伟伯,字君良。

古文:博学有才思,弱冠除太学博士,每朝廷大议,伟伯皆预焉。

现代文:博学有才思,二十岁左右任太学博士,每次朝廷集议国家大事,伟伯都参与。

古文:雅为太保崔光、仆射游肇所知赏。

现代文:深为太保崔光、仆射游肇所赏识。

古文:太尉、清河王怿辟参军事,怿亲为《孝经解诂》,命伟伯为《难例》九条,皆发起隐漏。

现代文:被太尉、清河王五堡征召为参军事,五惮亲自着《孝经解诂》,命仅伯写《难例》九条,都是阐发幽微的。

古文:伟伯又讨论《礼》、《传》、《诗》、《易》疑事数十条,儒者咸称之。

现代文:仅迫又探讨评论《礼》、《左传》、《诗经》、《周易》中的疑难之事数十条,读书人都称扬他。

古文:寻将经始明堂,广集儒学,议其制度。

现代文:不久将要营造明堂,广泛招集儒家学者议定它的制度。

古文:九五之论,久而不定。

现代文:九室五室议而不决。

古文:伟伯乃搜检经纬,上《明堂图说》六卷。

现代文:伟伯于是翻检经书和纬书,上呈《明堂图说》六卷。

古文:正光末,尚书仆射萧宝夤以为关西行台郎。

现代文:正光末年,尚书仆射萧宝夤任命他为阗西行台郎。

古文:及宝夤为逆,伟伯乃与南平王冏潜结关中豪右韦子粲等谋举义兵。

现代文:及至直量反叛,仅垣便与五皿暗中联合关中富豪韦子粲等谋划发动义兵。

古文:事发见杀,年三十六,时人惜之。

现代文:事情暴露被杀,终年三十六岁,时人为之惋惜。

古文:永安中,追赠散骑常侍、征虏将军、瀛州刺史,听一子出身。

现代文:永安年间追赠为散骑常侍、征虏将军、遍州刺史,接受一个儿子为官。

古文:伟伯无子,转授第三弟翼。

现代文:伟伯没有儿子,改授第三弟封翼。

古文:伟伯撰《封氏本录》六卷,并诗赋碑诔杂文数十篇。

现代文:伟伯着《封氏本录》六卷,诗赋碑诛杂文几十篇。

古文:伟伯弟业,字君修。

现代文:伟伯的弟弟伟业,字君修。

古文:奉朝请,领殿中侍御史。

现代文:任奉朝请,领殿中侍御史。

古文:早卒。

现代文:去世过早。

古文:业弟翼,字君赞。

现代文:封业的弟弟封翼,字君赞。

古文:美容貌,腰带十围。

现代文:容貌美丽,束衣的带子有十围长。

古文:以兄伟伯立节之勋,除给事中。

现代文:因兄长伟伯树立节操的功勋,任给事中。

古文:后加扬烈将军。

现代文:后来加授扬烈将军。

古文:武定初卒。

现代文:武定初年去世。

古文:翼弟述,字君义。

现代文:封翼的弟弟封述字君义。

古文:武定末,延尉少卿。

现代文:武定末年任廷尉少卿。

古文:述弟询,字景文。

现代文:封述的弟弟封询,字景文。

古文:尚书起部郎。

现代文:任尚书起部郎。

古文:史臣曰:高敬侯才鉴明远,见机而作,身名俱劭,世载人英,天所赞也。

现代文:史臣曰:高敬侯见识高明而深远,见机而作,名誉地位都美好,是世代见于记载的杰出人才,上天保佑他。

古文:崔逞文学器识,当年之俊,虑远忽微,俱以为祸。

现代文:崔逞的学问器量见识,在当时堪称杰出,忧虑长远忽视小节,都是造成祸害的原因。

古文:赜有兹休烈,厥世不延。

现代文:崔赜有如此盛美的功业,他的家世却不能延续。

古文:封懿获全为幸,回乃克光家,世不乏人矣。

现代文:封懿得以保全是侥幸,封回却能光大家族,世代不乏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