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二

古文:宗爱,不知其所由来,以罪为阉人,历碎职至中常侍。

现代文:宗爱,其出身由来情况不清楚,因为犯了罪而成为阉人,后来历任办理杂务的职位直至任中常侍。

古文:正平元年正月,世祖大会于江上,班赏群臣,以爱为秦郡公。

现代文:正平元年正月,世祖在长江边上举行盛大集会,颁赏朝中群臣,授任宗爱为秦郡公。

古文:恭宗之监国也,每事精察。

现代文:恭宗在代理国政的时候,遇事都要精细地考察。

古文:爱天性险暴,行多非法,恭宗每衔之。

现代文:宗爱天性阴险暴戾,行为多有违法的地方,恭宗常常对他表示怨愤。

古文:给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等任事东宫,微为权势,世祖颇闻之。

现代文:给事仇尼道盛、侍郎任平城两人在东宫任事,颇有权势,世祖对他们有所了解。

古文:二人与爱并不睦。

现代文:这两个人与宗爱的关系都不和睦。

古文:为惧道盛等案其事,遂构告其罪。

现代文:宗爱由于惧怕仇尼道盛等人揭露他的行为,就给他俩人罗织罪名。

古文:诏斩道盛等于都街。

现代文:皇帝下令把道盛等人斩于京都街市。

古文:时世祖震怒,恭宗遂以忧薨。

现代文:当时世祖极为震怒,恭宗也就因此忧愤而死。

古文:是后,世祖追悼恭宗,爱惧诛,遂谋逆。

现代文:事后,世祖追怀悼念恭宗,宗爱害怕自己事发而受到诛戮,就图谋叛逆。

古文:二年春,世祖暴崩,爱所为也。

现代文:正平二年春,世祖突然驾崩,这是由于宗爱所致。

古文: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等秘不发丧。

现代文: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吴兴公和疋、侍中太原公薛提等人隐瞒此事而不公开发丧。

古文:延、疋二人议以高宗冲幼,欲立长子,征秦王翰置之秘室。

现代文:兰延、和疋二人商议认为高宗年岁幼小,想要立世祖的长子为帝,就把秦王元翰召来安置在一间密室里。

古文:提以高宗有世嫡之重,不可废所宜立而更求君。

现代文:薛提认为高宗是嫡系子孙,不能废除应当继位的人而另外求取国君。

古文:延等犹豫未决。

现代文:兰延等人犹豫不决。

古文:爱知其谋。

现代文:宗爱得知了他们的图谋。

古文:始爱负罪于东宫,而与吴王余素协,乃密迎余自中宫便门入,矫皇后令征延等。

现代文:起先宗爱在东宫犯下罪行时,与吴王元余早就关系密切,这时就秘密迎接元余从中宫的便门进入宫内,伪造皇后的旨令征召兰延等人入宫。

古文:延等以爱素贱,弗之疑,皆随之入。

现代文:兰延等人因为宗受一向身份卑下,并没有怀疑其中有诈,都跟随他进了宫。

古文:爱先使阉竖三十人持仗于宫内,及延等入,以次收缚,斩于殿堂。

现代文:宗爱事先就安排了三十名太监拿着武器在宫内等候,等到兰延等人进来,就把他们一个一个地捆绑起来,在殿堂上杀掉。

古文:执秦王翰,杀之于永巷而立余。

现代文:又抓住了秦王元翰,在永巷把他杀死,立元余为君。

古文:余以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封冯翊王。

现代文:元余授任宗爱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中秘书,封他为冯翊王。

古文:爱既立余,位居元辅,录三省,兼总戎禁,坐召公卿,权恣日甚,内外惮之。

现代文:宗爱既然拥立元余为君,自己身居首辅之位,掌管朝中三省,兼总领军事和禁卫,随意召唤公卿大臣,滥用权力日益严重,朝廷内外都畏惧他。

古文:群情咸以为爱必有赵高、阎乐之祸,余疑之,遂谋夺其权。

现代文:在人们心目中,都认为宗爱必定有赵高、阎乐篡权的危险。元余对他有所怀疑,就图谋剥夺他的权力。

古文:子盖海,袭祖琚爵。初琚年七十余,赐得世祖时宫人郭氏,本钟离人,明严有母德,内外妇孙百口,奉之肃若严君,家内以治。盖海官至青州乐陵太守。赵黑,字文静,初名海,本凉州隶户。

现代文:宗爱得知非常愤怒,派小黄门贾周等人趁夜晚杀死了元余,此事在《元余传》中有记载。高宗即位以后,诛杀了宗爱、贾周等人,都动用五刑,夷灭三族。赵黑,字文静,原先名为赵海,出身于凉州的一个奴隶家庭。

古文:自云其先河内温人也,五世祖术,晋末为平远将军、西夷校尉,因居酒泉安弥县。

现代文:自己说他的先祖是河内温人,他的五世祖赵术,在晋朝末年曾任平远将军、西夷校尉,所以居住在酒泉安弥县。

古文:海生而凉州平,没入为阉人,因改名为黑。

现代文:赵海出生以后凉州被大魏平定,他被没收进宫中做了阉人,就改名叫黑。

古文:有容貌,恭谨小心。

现代文:赵黑颇有容貌,为人谦恭,小心谨慎。

古文:世祖使进御膳,出入承奉,初无过行。

现代文:世祖让他给自己进奉饮食,他内外应承侍奉,从来没有发生什么过失。

古文:迁侍御,典监藏,拜安远将军,赐爵睢阳侯。

现代文:后来升任侍御,掌管监督宫中府库之职,授予安远将军,赐爵位为睢阳侯。

古文:转选部尚书,能自谨厉,当官任举,颇得其人。

现代文:又调任选部尚书,他在任上能做到自谨自励,举荐人选,任用官职,都颇能做到人尽其才。

古文:加侍中,进爵河内公。

现代文:又加授侍中之职,爵位升进为河内公。

古文:显祖将传位京兆王子推,访诸群臣,百官唯唯,莫敢先言者,唯源贺等词义正直,不肯奉诏。

现代文:显祖打算把皇位传给京兆王元子推,征求朝廷群臣的意见,朝中百官都只是惟惟诺诺,没有人敢于先开口说话,惟有源贺等人敢于照直陈述自己的看法,不愿意顺从皇帝的意见。

古文:显祖怒,变色,复以问黑。

现代文:显祖对此心中有气,脸上变色,又问赵黑有什么看法。

古文:黑曰: 臣愚无识,信情率意。

现代文:赵黑对皇帝说: 我愚昧无知,只知对皇上诚心诚意,尽忠尽力。

古文:伏惟陛下春秋始富,如日方中,天下说其盛明,万物怀其光景,元元之心,愿终万岁。

现代文:俯伏思考陛下正当年富力强,如日中天,天下臣民都称颂您治理国家的圣明,世间万物都沐浴您如同日月的光辉,举国上下一片诚心,祝愿陛下万寿无疆。

**古文:若圣性渊远,欲颐神味道者,臣黑以死奉戴皇太子,不知其他。 **

现代文:倘若陛下思虑深远,有想要颐神养寿的意思,我赵黑拥戴皇太子,不知道还有其他人能代替他。

古文:显祖默然良久,遂传祚于高祖。

现代文:显祖听了之后久久沉默不语,于是就把皇位禅授给了高祖。

古文:黑得幸两宫,禄赐优厚。

现代文:赵黑在两宫受到宠幸,官禄赏赐都非常优厚。

古文:是时尚书李亦有宠于显祖,与黑对绾选部。

现代文:当时尚书李讠斤也很受显祖的宠幸,与赵黑共同掌管选部。

古文:奏中书侍郎崔鉴为东徐州,北部主书郎公孙处显为荆州,选部监公孙蘧为幽州,皆曰有能也,实有私焉。

现代文:李讠斤向皇帝启奏任命中书侍郎崔鉴为东徐州刺史,北部主书郎公孙处显为荆州刺史,选部监公孙蘧为幽州刺史,说他们几个都很有才能,实际上李讠斤是怀有私心。

古文:黑疾其亏乱选体,遂争于殿庭曰: 以功授官,因爵与禄,国之常典。

现代文:赵黑憎恶李讠斤损坏了选任官员的规矩,就同他在殿前争辩起来,说: 凭功绩授任官职,依爵位给予俸禄,这是国家固有的制度。

**古文:中书侍郎、尚书主书郎、诸曹监,勋能俱立,不过列郡,今皆用为方州,臣实为惑。 **

现代文:中书侍郎、尚书主书郎、各部曹监,其功勋和能力具备,职位也不能超过郡守,现在李讠斤把他们都任用为一州刺史,我实在对此感到困惑不解。

**古文:显祖疑之,曰: 公孙蘧且止。 **

现代文:显祖听了以后犹豫不决,说道: 那就暂且不考虑公孙蘧吧。

古文:蘧最为厚,于是黑与遂为深隙。

现代文:公孙蘧最为李讠斤所器重,于是赵黑与李讠斤之间便产生很深的隔阂。

古文:竟列黑为监藏时多所截没。

现代文:李讠斤竟然在皇帝面前诬告赵黑掌管库府时拦截私吞了很多财物。

古文:先是法禁宽缓,百司所典,与官并食,故多所损折。

现代文:原先由于制度禁令比较宽松,朝廷百官各自掌管的财物,都是与大家共同受用,所以多有减少和损坏。

古文:遂黜为门士。

现代文:于是赵黑被贬黜为看门的士卒。

古文:黑自以为诉所陷,叹恨终日,废寝忘食,规报前怨。

现代文:赵黑因为自己被李讠斤所陷害,整日叹息怨恨,废寝忘食,谋求有一天要申报这个怨仇。

古文:逾年,还入为侍御、散骑常侍、侍中、尚书左仆射,复兼选部如昔。

现代文:过了一年,赵黑回到朝廷受任侍御、散骑常侍、侍中、尚书左仆射等职,再次像往昔一样兼管选部。

古文:黑告专恣,遂出为徐州。

现代文:赵黑上告李讠斤专横恣肆,李讠斤于是被派出任徐州刺史。

古文:及其将获罪也,黑构成以诛之。

现代文:待到李讠斤因事获罪的时候,赵黑就把他的罪行罗织起来构成死罪,把他杀掉了。

古文:然后食甘寝安,志在于职事。

现代文:从此以后他就吃得好睡得稳,一心专注于自己职内的事务。

古文:出为假节、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进爵为王。

现代文:后来,赵黑出任假节、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爵位升进为王。

古文:克己清俭,忧济公私。

现代文:他为官克己奉公,清廉俭朴,一心考虑公家的事务。

**古文:时有人欲行私赂,黑曰: 高官禄厚,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 **

现代文:当时有人因私事想要对他进行贿赂,赵黑说道: 我身居高官享受丰厚的俸禄,足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假借公事来营求私利,本来不是我所情愿做的事。

古文:终无所纳。

现代文:在任期间始终不肯接受贿赂。

古文:高祖、文明太后幸中山,闻之,赐帛五百匹、谷一千五百石。

现代文:高祖、文明太后来到中山,听说赵黑的作为,就赏赐给他帛五百匹、谷一千五百石。

**古文:转冀州刺史。 **

现代文:赵黑又转任冀州刺史。

古文:太和六年秋薨于官。

现代文:太和六年秋天,赵黑在官任上去世。

古文:诏赐绢四百五十匹、谷一千斛、车牛二十乘,致柩至都。

现代文:皇帝诏令赐给绢四百五十匹、谷一千斛、车牛二十乘,把他的灵柩移送到京都。

古文:追赠司空公,谥曰康。

现代文:又追赠他为司空公,规定其谥号为康。

古文:黑养族弟赵奴第四子炽为后。

现代文:赵黑收养了他的族弟赵奴第四个儿子赵炽为子。

古文:炽,字贵乐。

现代文:赵炽,字贵乐。

古文:初为中散,袭黑爵,后降为公。

现代文:起初任中散之职,承袭赵黑的爵位,后来爵位降为公。

古文:官至扬州安南府长史,加平远将军。

现代文:赵炽的官职做到了扬州安南府长史,加授平远将军。

古文:元嵩之死寿春也,炽处分安辑,微有声称。

现代文:元嵩在寿春死后,赵炽进行处置安顿,曾颇受称赞。

古文:神龟中卒,赠光州刺史。

现代文:神龟年间赵炽去世,被追授为光州刺史。

古文:黑为定州,与炽纳钜鹿魏干女,有二子。

现代文:早年赵黑任定州刺史时,替赵炽娶钜鹿人魏干之女为妻,生有两个儿子。

古文:太和末,为长秋卿,赐爵云阳男。

现代文:赵炽的长子赵揆,字景则。承袭他父亲的爵位为侯,官职做到了乐陵太守。

古文:世宗封其妻王氏为云阳县君。

现代文:死后,追赠左将军、沧州刺史。赵揆的弟弟赵隽之,字仲彦,为人轻薄,缺少德行。

古文:卒,赠平北将军、并州刺史。

现代文:曾任给事中,转任谒者仆射,是刘腾收养的子息。

古文:刘腾,字青龙,本平原城民,徙属南兗州之谯郡。

现代文:由于他用其义父作阉官所积的余资,去贿赂朝中权贵,所以频频历任显要官职一直到他死去。刘腾,字青龙,本是平原城民,后迁至属南兖州的谯郡。

古文:幼时坐事受刑,补小黄门,转中黄门。

现代文:未成年时因犯罪受到刑罚,补任小黄门,又迁任中黄门。

古文:高祖之在悬瓠,腾使诣行所。

现代文:高祖在悬瓠时,刘腾出使到高祖所在地。

古文:高祖问其中事,腾具言幽后私隐,与陈留公主所告符协,由是进冗从仆射,仍中黄门。

现代文:高祖向他询问宫里的事,他一一告知有关幽后的隐私,与陈留公主所告的情况相符,由于这他升为冗从仆射,仍为中黄门。

古文:后与茹皓使徐兗,采召民女。

现代文:后来刘腾与茹皓出使徐州、兖州,搜访挑选民女。

古文:及还,迁中给事,稍迁中尹、中常侍,特加龙骧将军。

现代文:回朝廷后,升中给事,逐步升为中尹、中常侍,特加龙骧将军。

古文:后为大长秋卿、金紫光禄大夫、太府卿。

现代文:后来任大长秋卿、金紫光禄大夫、太府卿。

古文:肃宗践极之始,以腾预在宫卫,封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现代文:肃宗登位之初,因刘腾先在宫卫,封为开国子,食邑三百户。

古文:是年,灵太后临朝,以与于忠保护之勋,除崇训太仆,加中侍中,改封长乐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现代文:这一年,灵太后临朝执政,因刘腾同于忠保护有功,授予崇训太仆之职,加中侍中,改封长乐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古文:拜其妻时为钜鹿郡君,每引入内,受赏赍亚于诸主外戚。

现代文:其妻时被授为钜鹿郡君,每次进入内廷,得到的赏赉仅次于诸主外戚。

古文:所养二子,为郡守、尚书郎。

现代文:所生二子,被授予郡守、尚书郎。

古文:腾曾疾笃,灵太后虑或不救,迁卫将军、仪同三司,余官仍旧。

现代文:刘腾曾患重病,灵太后恐怕他或许不治,把他升为卫将军、仪同三司,其他官职仍旧。

古文:后疾瘳。

现代文:后来刘腾的病好了。

古文:腾之拜命,肃宗当为临轩,会其日大风寒甚而罢,乃遣使持节授之。

现代文:刘腾受命的时候,肃宗走到殿前,刚好那天起了大风,十分寒冷,因而作罢,就派一使者持节授之。

古文:腾幼充宫役,手不解书,裁知署名而已。

现代文:刘腾自幼充当宫役,很少读书,裁断事情只知画押签名而已。

古文:奸谋有余,善射人意。

现代文:刘腾为人奸谋有余,善于猜测人意。

古文:灵太后临朝,特蒙进宠,多所干托,内外碎密,栖栖不倦。

现代文:灵太后当朝,他独蒙提拔宠爱,多有所托,内外琐碎秘密之事,他忙忙碌碌,乐而不疲。

古文:洛北永桥,太上公、太上君及城东三寺,皆主修营。

现代文:洛北永桥、太上公、太上君及城东三处寺庙,都是由他主持营建的。

古文:吏部尝望腾意,奏其弟为郡带戍,人资乖越,清河王怿抑而不与。

现代文:吏部曾经依刘腾之意,上奏让其弟为郡戍官,其弟为人性情乖张,清河王元怿将此事按下而不予办理。

古文:腾以为恨,遂与领军元叉害怿。

现代文:刘腾因此怀恨在心,就与领军元叉一道杀害元怿。

古文:废灵太后于宣光殿,宫门昼夜长闭,内外继绝。

现代文:刘腾又伙同元叉在宣光殿废黜灵太后,将宫门昼夜关闭,内外断绝。

古文:腾自执管钥,肃宗亦不得见,裁听传食而已。

现代文:刘腾亲自执掌宫门钥匙,就连肃宗也不得相见,只能处理政务受人供养而已。

古文:太后服膳俱废,不免饥寒。

现代文:灵太后的衣服膳食都被废除,不免饥寒加身。

古文:又使中常侍贾粲假言侍肃宗书,密令防察。

现代文:刘腾又使中常侍贾粲假借侍奉肃宗书案,暗中令其监视肃宗行迹。

古文:叉以腾为司空公,表里擅权,共相树置。

现代文:元叉以刘腾为司空公,二人里外擅权,互相结为朋党。

古文:叉为外御,腾为内防,迭直禁闼,共裁刑赏。

现代文:元叉在外抵挡,刘腾在内防备,轮流在宫禁之中值班,共同裁决刑罚和赏赐。

古文:腾遂与崔光同受诏乘步挽出入殿门。

现代文:刘腾于是同崔光一道同受皇帝诏令乘车出入殿门。

古文:四年之中,生杀之威,决于叉、腾之手。

现代文:四年之中,一切生杀予夺之权,都取决于元叉、刘腾之手。

古文:八坐、九卿,旦造腾宅,参其颜色,然后方赴省府,亦有历日不能见者。公私属请,唯在财货。

现代文:八座、九卿与所有朝廷官员,都要一早就到刘腾府宅,观其颜色,然后才到各自省府处理政务,也有整日见不到刘腾的,无论公私请托,他都要受纳财物。

古文:舟车之利,水陆无遗;山泽之饶,所在固护;剥削六镇,交通互市。

现代文:水陆交通之利都归其所得;山泽丰饶之所都在其统辖之下,他垄断各地城镇的贸易,搜刮民财。

古文:岁入利息以巨万计。

现代文:一年攫取的钱财就数以巨万计。

古文:又颇役嫔御,时有征求;妇女器物,公然受纳。

现代文:他又肆意驱役宫女,经常向她们征索财货;一应美女财物,都公开受纳。

古文:逼夺邻居,广开室宇。

现代文:他还抢夺他人房屋,大建房舍屋宇。

古文:天下咸患苦之。

现代文:天下百姓都倍受其苦。

古文:正光四年三月,薨于位,年六十。

现代文:正光四年三月,刘腾死于职上,时年六十岁。

古文:赗帛七百匹、钱四十万、蜡二百斤。

现代文:殡葬所费的物财有帛七百匹、钱四十万贯、蜡二百斤。

古文:鸿胪少卿护丧事。

现代文:一切丧事都由鸿胪少卿承办。

古文:中官为义息,衰绖者四十余人。

现代文:宦官没有子息,而为他穿丧服的却有四十余人。

古文:腾之初治宅也,奉车都尉周特为之筮,不吉,深谏止之,腾怒而不用。

现代文:刘腾当初建造官宅,奉车都尉周特替他卜卦,认为不吉利,极力劝他停止,他大怒而不从。

**古文:特告人曰: 必困于三月、四月之交。 **

现代文:周特告诉别人说: 刘腾在三月、四月之交必有厄运。

古文:至是果死,事甫成,陈尸其下。

现代文:果然他在这个时候死去,官邸刚刚建成,他的尸首便陈放在这里。

古文:追赠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大尉公、冀州刺史。

现代文:皇上追赠刘腾为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太尉公、冀州刺史。

古文:腾之葬日,阉官为义服,杖绖衰缟者以百数,朝贵皆从,轩盖填塞,相属郊野。

现代文:刘腾出葬那一天,太监们当他的义子,执丧杖穿丧衣的数以百计,朝中权贵都相随送葬,他们乘坐的车马填塞大路,前后连接直达郊野。

古文:魏初以来,权阉存亡之盛莫及焉。

现代文:自魏初到当时,宦官权贵死后礼仪的盛大,没有能赶得上刘腾的。

古文:灵太后反政,追夺爵位,发其冢散露骸骨,没入财产。

现代文:后来,灵太后再次临朝执政,把刘腾所封的一切爵位统统取消,并挖开他的坟墓,将尸骨都散在野外,没收他的全部财产。

古文:后腾所养一子叛入肃衍,太后大怒,因徙腾余养于北裔,寻遣密使追杀之于汲郡。

现代文:后刘腾所收养的一个儿子叛变投向萧衍,灵太后大怒,就把刘腾收养的其他义子都迁到北方边境,不久又派密使往汲郡将其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