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六

古文:岛夷萧衍,字叔达,亦晋陵武进楚也。

现代文:岛夷萧衍,字叔达,也是晋陵武进的楚人。

古文:父顺之,萧赜光禄大夫。

现代文:萧衍的父亲萧顺之,是萧赜的光禄大夫。

古文:衍少轻薄有口辩,历王俭卫军府户曹属,累迁为萧鸾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

现代文:萧衍年轻时为人轻薄而有口才,曾任王俭卫军府户曹属,后来接连升任萧鸾的黄门侍郎、太子中庶子。

古文:太和二十二年,高祖南伐,诏诸军围襄阳,衍时率众来援,为武卫将军宇文福所破,单骑走免。

现代文:太和二十二年,高祖征讨南方,令诸军围攻襄阳,萧衍当时率领部众前来救援,被武卫将军宇文福打败,单骑逃走得以幸免。

古文:萧鸾末,出为辅国将军、雍州刺史。

现代文:萧鸾在位的末年,萧衍被任命为辅国将军、雍州刺史。

古文:鸾死,子宝卷立,杀衍兄懿,遣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西上,声云之郡,实令袭衍。

现代文:萧鸾死后,他的儿子萧宝卷即位,他杀死了萧衍的哥哥萧懿,派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率兵西上,名义上说是去到郡上任,实际是令他袭击萧衍。

古文:山阳至荆州,为萧颖胄所杀。

现代文:刘山阳到达荆州,被萧颖胄所杀。

古文:景明二年,衍乃与颖胄推宝卷弟荆州刺史宝融为主,号年中兴,举兵伐宝卷。

现代文:景明二年,萧衍就与萧颖胄共同推举萧宝卷的弟弟荆州刺史萧宝融为主,定年号为中兴,举兵讨伐萧宝卷。

古文:其年十二月,克建业,杀宝卷及其妻子。

现代文:这一年十二月,他们攻占了建业,杀死萧宝卷和他的妻子儿女。

古文:衍为大司马、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建安郡公,邑万户。

现代文:萧衍被授任为大司马、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封为建安郡公,食邑万户。

古文:三年,又自为相国、扬州牧,封十郡为梁王。

现代文:景明三年,萧衍又自任为相国、扬州牧,封邑十郡,号为梁王。

古文:衍寻僭立,自称曰梁,号年天监。

现代文:萧衍不久就僭即皇帝之位,自称国号为梁,定年号为天监。

古文:五月,扬州小岘戍主党法宗袭衍大岘戍,破之,擒其龙骧将军邾菩萨送京师。

现代文:这一年五月,扬州小岘戍主党法宗带兵袭击萧衍的大岘戍,将其攻破,擒获他的龙骧将军邾菩萨,把他送至京师。

古文:衍又遣将张嚣寇扬州,州军击破之,斩二千余级。

现代文:萧衍又派他的部将张嚣侵犯扬州,扬州守军把他打败,斩首二千余级。

古文:四年三月,扬州刺史、任城王澄遣长风戍主奇道显攻衍阴山戍,破之,斩其龙骧将军、都亭侯梅兴祖;仍攻白藁戍,又破之,斩其宁朔将军吴道爽等,获数千级。

现代文:景明四年三月,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派遣长风戍主奇道显攻打萧衍的阴山戍,把它攻占,斩了他的龙骧将军、都亭侯梅兴祖;接着又攻打白藁戍,又把它攻占,斩了他的宁朔将军吴道爽等人,斩首数千级。

古文:衍又遣其徐州长史潘伯怜屯军淮陵,徐州刺史司马明素又据九山,澄遣军并击破之,斩伯怜,擒明素。

现代文:萧衍又派他的徐州长史潘伯怜屯军淮陵,徐州刺史司马明素又据守九山,任城王元澄派军队将他们一并击破,斩了潘伯怜,生擒司马明素。

古文:衍将吴子阳寇白沙,中山王英大破之,擒斩千数。

现代文:萧衍部将吴子阳侵犯白沙,中山王元英将其打败,俘虏、斩杀一千多人。

古文:衍梁州刺史平阳县开国侯翟远、徐州刺史、永昌县开国侯陈虎牙来降。

现代文:萧衍的梁州刺史平阳县开国侯翟远、徐州刺史永昌县开国侯陈虎牙前来归降。

古文:正始元年正月,衍将赵祖悦屯据东关,江州刺史陈伯之击破之。

现代文:正始元年正月,萧衍部将赵祖悦屯据东关,江州刺史陈伯之领兵攻击将其打败。

古文:二月,衍将姜庆真袭陷寿春外郭,州军击走之。

现代文:二月,萧衍部将姜庆真袭击寿春并攻陷外城,被州军攻击而败走。

古文:中山王英围衍钟离。

现代文:中山王元英围攻萧衍所属的钟离。

古文:衍遣冠军张惠绍率众军送粮于钟离,任城王澄遣统军王足、刘思祖邀击于邵阳,大破之,生擒惠绍,并其骁骑将军祁县阳开国男赵景悦等十将,斩获数千级。

现代文:萧衍派冠军将军张惠绍率领众军往钟离运送粮草,任城王元澄派统军王足、刘思祖在邵阳进行阻击,大败敌军,生擒张惠绍,以及他的骁骑将军祁阳县开国男赵景悦等十员将领,斩首数千级。

古文:惠绍,衍舅子也。

现代文:张惠绍,是萧衍舅舅的孩子。

古文:衍乃移书求之,朝议欲示威怀,遂听惠绍等还。

现代文:萧衍就派人送来文书请求释放他,朝廷计议要显示大魏的声威与恩德,就放张惠绍等人回还。

古文:三月,元英破衍将王僧炳于樊城。

现代文:三月,元英在樊城打败萧衍部将王僧炳。

古文:八月,英又攻衍义阳,克之,破衍将马仙琕,擒其冠军将军蔡灵恩等十余将。

现代文:八月,元英又出兵攻打萧衍的义阳并将其攻占,大败萧衍部将马仙鴘,擒获他的冠军将军蔡灵恩等十多个将领。

古文:九月,衍霍州刺史田道龙、义州刺史张宗之遣使内附。

现代文:九月,萧衍的霍州刺史田道龙、义州刺史张宗之派遣使者前来请求归附朝廷。

古文:十二月,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据汉中内附,诏尚书邢峦率众赴之。

现代文:十二月,萧衍所属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凭据汉中归附朝廷,皇帝令尚书邢峦率军前往汉中。

古文:二年四月,峦频破衍军,遂入剑阁,执其辅国将军范始男送京师。

现代文:正始二年四月,邢峦频频击破萧衍的军队,于是进入剑阁,捉住他的辅国将军范始男把他押送到京师。

古文:峦又遣统军王足破衍诸将,斩其辅国将军冯文豪等。

现代文:邢峦又派统军王足打败萧衍的将领,斩了他的辅国将军冯文豪等人。

古文:六月,衍遣将王超宗寇边,扬州刺史薛真度大破之,俘斩三千级。

现代文:六月,萧衍派他的部将王超宗进犯边境,扬州刺史薛真度大破敌军,俘虏斩杀三千人。

古文:七月,王足又大破衍众,斩其秦梁二州刺史鲁方达、王明达等三十余将,俘虏二千五百人。

现代文:七月,王足又大败萧衍部众,斩了他的秦、梁二州刺史鲁方达、王明达等三十多员将领,俘虏二千五百人。

古文:九月,衍湘州刺史杨公则率众寇寿春,扬州刺史元嵩击破之,斩获数千级。

现代文:九月,萧衍的湘州刺史杨公则率军侵犯寿春,扬州刺史元嵩将其击破,斩杀、俘获数千人。

古文:三年正月,衍徐州刺史昌义之寇梁城,江州刺史王茂先寇荆州,屯河南城。

现代文:正始三年正月,萧衍的徐州刺史昌义之入寇梁城,江州刺史王茂先入寇荆州,屯兵于河南城。

古文:平南将军陈伯之击义之,平南将军杨大眼击茂先,并大破之,斩其辅国将军王花,俘斩二千,茂先逃溃,追奔至于汉水,拔其五城。

现代文:平南将军陈伯之率军迎击昌义之,平南将军杨大眼迎击王茂先,都大败敌军,斩了其辅国将军王花,俘虏、斩杀其部众二千余人,王茂先兵败溃逃,魏军追击到了汉水,接连攻占了五个城池。

古文:将军宇文福略衍司州,俘获千余口而还。

现代文:将军宇文福攻占萧衍的司州,俘获千余人而还。

古文:五月,衍将萧昞寇淮阳,张惠绍寇宿豫,萧密寇梁城,韦叡寇合肥。

现代文:五月,萧衍部将萧日丙侵犯淮阳,张惠绍入侵宿豫,萧密入寇梁城,韦睿入寇合肥。

古文:平南将军奚康生破惠绍,斩其徐州刺史宋黑。

现代文:平南将军奚康生击破张惠绍,斩了其徐州刺史宋黑。

古文:七月,衍徐州刺史王伯敖入寇阴陵,中山王英大破之,斩将二十五人,首虏五千。

现代文:七月,萧衍的徐州刺史王伯敖入寇阴陵,中山王元英将他打败,斩杀其将领二十五人,杀死、俘虏敌军五千。

古文:衍又遣将桓和屯孤山,冠军将军常方庆屯固城,龙骧将军矫道仪屯蒙山。

现代文:萧衍又派他的部将桓和屯兵于孤山,冠军将军桓方庆屯兵于固城,龙骧将军矫道仪屯兵于蒙山。

古文:八月,安东将军邢峦击桓和,破之。

现代文:八月,安东将军邢峦攻击桓和,把他打败。

古文:将军元常攻克固城,统军毕祖朽攻克蒙山,斩获及赴沂水死者四千有余。

现代文:将军元恒攻克固城,统军毕祖朽攻克蒙山,斩杀、俘获以及落入沂水淹死的敌军共四千有余。

古文:衍又遣张惠绍屯宿豫,萧昞屯淮阳。

现代文:萧衍又派张惠绍屯兵宿豫,萧日丙屯兵淮阳。

古文:九月,都督邢峦大破之,斩其大将蓝怀恭等三十余人,惠绍、萧昞并弃戍南去,追斩数万级。

现代文:九月,都督邢峦把他们打败,斩杀其大将蓝怀恭等三十余人,张惠绍、萧日丙都放弃他们的戍地往南逃走,邢峦率部追击,斩首数万级。

古文:衍中军大将军、临川王萧密,右仆射柳惔,徐州刺史昌义之等屯据梁城,中山王英大破之,密等弃城氵公淮东走,追奔至于马头,衍冠军将军、马头戍主朱思远弃城走,擒衍将三十余人,斩获五万有余。

现代文:萧衍的中军大将军、临川王萧密,右仆射柳忄炎,徐州刺史昌义之等人屯据梁城,中山王元英率军大破梁城,萧密等人弃城沿淮水向东逃走,魏军追击到了马头,萧衍的冠军将军、马头戍主朱思远弃城逃走,擒获萧衍部将三十余人,斩杀俘虏敌军五万有余。

古文:十月,衍征虏将军马仙琕率众三万寇义阳,郢州刺史娄悦以州军击走之。

现代文:十月,萧衍的征虏将军马仙鴘率兵三万人入寇义阳,郢州刺史娄悦率州军攻击,把他赶跑。

古文:永平元年十月,悬瓠城民白早生据州反叛,衍遣将齐苟仁等四将以助之。

现代文:永平元年十月,悬瓠城民白早生占据州城反叛,萧衍派遣齐苟仁等四员将领前往援助。

古文:诏尚书邢峦率骑讨之,峦攻克悬瓠,斩早生,擒苟仁,俘衍众三千余人。

现代文:皇帝令尚书邢峦率领骑兵进行讨伐,邢峦攻克悬瓠,斩了白早生,生擒齐苟仁,俘获萧衍部众三千余人。

古文:初,早生之反也,世宗遣主书董绍衔诏宣慰,绍为早生所执,送之于衍。

现代文:当初,白早生反叛的时候,世宗曾派主书董绍带着诏书前往宣谕抚慰,董绍被白早生扣押并送到萧衍那里。

古文:衍乃厚资遣绍,令奉书朝廷,请割宿豫内属,以求和好。

现代文:这时,萧衍就送给丰厚的礼物把董绍遣还,让他带上文书奉送朝廷,请求将宿豫割让给我朝,以求双方和好。

古文:时朝议或有异同,世宗以衍辞虽款顺,而不称籓,诏有司不许。

现代文:当时朝中对此事的看法各有不同,世宗认为萧衍言辞虽然诚恳和顺,但就是不向朝廷称藩,诏令有司不予准许。

古文:十二月,衍宁朔将军张凝等率众寇楚城,中山王英破擒之。

现代文:十二月,萧衍的宁朔将军张凝等人率领部众侵犯楚城,中山王元英打败并擒获了张凝。

古文:衍将马仙琕据金山,郢州刺史娄悦击走之。

现代文:萧衍部将马仙鴘占据金山,郢州刺史娄悦把他赶跑了。

古文:二年正月,中山王英攻克衍长薄戍,杀伤数万;仍攻拨武阳关,擒衍云骑将军、松滋县开国侯马广,冠军将军、迁陵县开男子彭甕,骁骑将军、当阳县开国伯徐元秀等二十六将,俘获七千余人;又进攻黄岘西关,衍将军马仙琕弃西关,李元履弃黄岘遁走。

现代文:永平二年正月,中山王元英攻占萧衍的长薄戍,杀伤敌军数千;接着又攻占武阳关,生擒萧衍的云骑将军、松滋县开国侯马广,冠军将军、迁陵县开国子彭瓮,骁骑将军、当阳县开国伯徐元秀等二十六员将领,俘获敌军七千余人;又进攻黄岘西关,萧衍的将军马仙鴘放弃西关,李元履放弃黄岘逃走。

古文:四年春三月,衍琅邪郡民王万寿等斩衍辅国将军、琅邪东莞二郡太守、带句山戍主刘晣并将士四十余人,以城内属。

现代文:永平四年春三月,萧衍所属琅笽郡平民王万寿等人斩了萧衍的辅国将军、琅笽东莞二郡太守、兼日句山戍主刘晰连同将士四十余人,以郡城归附于朝廷。

古文:徐州刺史卢昶遣兼郯城戍副张天惠率众赴之,而衍郁洲已遣二军以拒天惠,天惠与万寿等内外齐击,俘斩数百。

现代文:徐州刺史卢昶派遣兼郯城戍副将张天惠率部前往琅笽郡,但萧衍的郁洲已派二支军队拦截张天惠,张天惠与王万寿等人内外进行夹击,俘虏、斩杀敌军数百。

古文:永仍遣琅邪戍主傅文骥入城据守,衍又遣将张稷、马仙琕等攻围文骥。

现代文:卢昶仍派琅笽戍主傅文骥入城据守,萧衍又遣其部将张稷、马仙鴘等围攻傅文骥。

古文:诏昶率众赴之,而文骥以粮尽降衍,昶遂失利而还。

现代文:世宗令卢昶率兵前去解围,但傅文骥由于城中粮尽而投降了萧衍,卢昶终于失利而还。

古文:延昌二年二月,郁洲徐玄明斩送衍镇北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首,以州内附。

现代文:延昌二年二月,郁洲刺史徐玄明斩了萧衍的镇北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张稷,并送来他的首级,以其州归附朝廷。

古文:三年六月,衍遣众寇九山,荆州刺史桓叔兴大破之,斩其虎旅将军蔡令孙、冠军将军席世兴、贞义将军蓝次孙。

现代文:三年六月,萧衍派兵侵犯九山,荆州刺史桓叔兴将其打败,杀了他的虎旅将军蔡令孙、冠军将军席世兴、贞义将军蓝次孙。

古文:四年二月,衍宁州刺史任太洪率众寇关城,益州长史成兴孙击破之。

现代文:四年二月,萧衍的宁州刺史任太洪率兵入寇关城,益州长史成兴孙将其打败。

古文:熙平元年正月,衍遣其恆农太守王定世等寇边,都督元志破之,斩定世,悉俘其众。

现代文:熙平元年正月,萧衍派遣他的恒农太守王定世等侵犯边境,都督元志把他打败,斩了王定世,全部俘获他的部众。

古文:衍豫州刺史赵祖悦率众数万,偷据硖石,诏镇南将军崔亮、镇军将军李平讨克之,斩祖悦,传首京师。

现代文:萧衍的豫州刺史赵祖悦率领数万人,偷袭并占据了硖石,皇帝令镇南将军崔亮、镇军将军李平前往征讨,攻克硖石,斩赵祖悦,把他的首级传送到京师。

古文:衍衡州刺史张齐寇益州,刺史传竖眼讨之,斩其将任太洪,齐遁走。

现代文:萧衍的衡州刺史张齐入寇益州,刺史傅竖眼前往征讨,斩其将任太洪,张齐逃走。

古文:初,衍每欲称兵境上,窥伺边隙,常为诸将摧破,虽怀进趣之计,而势力不从。

现代文:当初,萧衍每每想要兴兵侵犯边境,窥伺边防的漏洞,常常被诸将打败,他虽然心怀图谋我朝之计,但他的实力却总是不能如愿。

古文:遂于浮山堰淮,规为寿春之害。

现代文:于是他就在浮山修筑堤坝截断淮水,企图引水淹没寿春。

古文:肃宗诏征南萧宝夤率诸将讨之,大破衍众于淮北。

现代文:肃宗下令征南将军萧宝夤率领诸将前往征讨,在淮水之北大败萧衍部众。

古文:秋九月,堰自溃决,漂其缘淮城戍居民村落十余万口,流入于海。

现代文:这年秋天九月,水坝自行溃决,大水淹没他所辖沿淮城乡居民村落十余万人口,向东流入大海。

古文:正光元年,衍改称普通,至三年,其弟子西丰侯正德弃衍来奔,寻复亡归,衍初忿之,改其姓为背氏,既而复焉,封为临贺王。

现代文:正光元年,萧衍把年号改为普通,到正光三年,他弟弟的儿子西丰侯萧正德背弃萧衍前来投奔,不久又逃了回去,萧衍起初感到十分气忿,把他的姓改为背氏,不久又恢复他的萧姓,封他为临贺王。

古文:五年九月,衍将裴邃、虞鸿袭据寿春外郭,刺史长孙稚击走之。

现代文:正光五年九月,萧衍部将裴邃、虞鸿袭击并占据了寿春外城,刺史长孙稚将他们打败。

古文:孝昌元年正月,徐州刺史元法僧据城南叛,衍遣豫章王综镇彭城,综,萧宝卷之遗腹子也。

现代文:孝昌元年正月,徐州刺史元法僧占据州城南叛,萧衍派豫章王萧综镇守彭城,萧综,是萧宝卷的遗腹子。

古文:初,衍平建业,因纳其母吴氏,吴氏先有孕,后生综,衍谓为己子,甚宠爱之。

现代文:当初,萧衍平定建业时,就把他的母亲吴氏收纳为妾,吴氏先就有了身孕,后来生下萧综,萧衍以为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对他非常宠爱。

古文:综既长,母密告综,综遂潜图叛衍,既镇彭城,及大军往讨,综乃拔身来奔。

现代文:萧综长大之后,他母亲暗地里把真相告诉了他,萧综于是就秘密图谋反叛萧衍,这回既然被派镇守彭城,及至魏军前去征讨时,萧综就抽身来投奔魏军。

古文:余将退走,国军追蹑,所获万计。

现代文:其余敌将只得退走,国军乘机追剿,擒获敌军数以万计。

古文:衍初闻之,恸哭气绝,甚为惭惋,犹云其子,言其病风所致,时人咸笑之。

现代文:萧衍得知此事,恸哭气绝,心里感到十分惭愧惋惜,对别人还说萧综是他的儿子,说他是因为得病发疯才有此举动,当时人们都感到非常可笑。

古文:三月,衍遣其北梁州长史锡休儒、司马鱼和、上庸太守姜平洛等入寇直城,梁州刺史傅竖眼遣息敬绍率众大败之,擒斩三千人,休儒等遁走。

现代文:这一年三月,萧衍派他的北梁州长史锡休儒、司马鱼和、上庸太守姜平洛等人入寇直城,梁州刺史傅竖眼派他的儿子傅敬绍率兵把他们打败,生俘和斩杀三千人,锡休儒等人逃走。

古文:四月,衍益州刺史萧润猷将焚文炽等率众围小剑戍,益州刺史邴虬遣子子达,行台魏子建遣别将淳于诞拒击之。

现代文:四月,萧衍的益州刺史萧渊猷派部将樊文炽等率兵围攻小剑戍,益州刺史邴虬派其子邴子达,行台魏子建派其别将淳于诞拦截攻击。

古文:五月,诞等大破文炽,俘斩二万,擒其次将萧世隆等十二人,文炽走免。

现代文:五月,淳于诞等人大破樊文炽,俘虏斩杀敌军二万,擒获其次将萧世澄等十二人,樊文炽逃走得以幸免。

古文:是岁,衍又改年为大通。

现代文:这一年,萧衍又改年号为大通。

古文:二年七月,衍将元树、湛僧珍等寇寿春。

现代文:孝昌二年七月,萧衍部将元树、湛僧珍等侵犯寿春。

古文:又攻逼新野,诏都督魏承祖讨破之。

现代文:又进攻逼近新野,肃宗诏令都督魏承祖前往征讨把他打败。

古文:三年二月,衍将成景俊寇彭城,行台崔孝芬率诸将击走之。

现代文:三年二月,萧衍部将成景俊入寇彭城,行台崔孝芬率领诸将进击将其赶走。

古文:建义元年,衍遣其将曹义宗寇荆州,大都督费穆大破之,生擒义宗,槛送京师。

现代文:建义元年,萧衍派其部将曹义宗入寇荆州,大都督费穆大破敌军,生擒曹义宗,用囚车把他送往京师。

古文:初,尔朱荣入洛,北海王颢奔于衍,衍以颢为魏主,资颢士马,令其大将陈庆之部率送颢。

现代文:当初,朱荣进入洛阳,北海王元颢投奔萧衍,萧衍以元颢为魏主,送给元颢士卒和马匹,令他的大将陈庆之所部护送元颢。

古文:永安二年夏,遂入洛阳,车驾还讨,破走之,唯庆之一身走免,自余部众皆见俘执。

现代文:永安二年夏,元颢进入洛阳,敬宗回兵讨伐,将其打败,只陈庆之一人得以逃走,其余部众全都被俘获。

古文:闰月,巴州刺史严始欣据州入衍,衍遣将萧玩、张鸿等率众赴援,都督元景夏率益梁二州军讨之。

现代文:闰月,巴州刺史严始欣占据州郡投向萧衍,萧衍遣部将萧玩、张鸿等率兵赶去救援,都督元景夏率益梁二州的军队前往征讨。

古文:三年正月,斩始欣,衍众败走,又斩萧玩等首,俘获万余人。

现代文:三年正月,斩了严始欣,萧衍部众败走,又斩萧玩等人首级,俘获衍军万余人。

古文:普泰元年春,南青州刺史茹怀朗遣部将何宝率步骑三千击衍守将于琅邪,擒其云麾将军、徐兗二州刺史沈预,斩其宣猛将军、齐州刺史刘相如。

现代文:普泰元年春,南青州刺史茹怀朗派部将何宝率步骑兵三千在琅笽攻击萧衍的守将,擒获他的云麾将军、徐兖二州刺史沈预,斩其宣猛将军、齐州刺史刘相如。

古文:永熙元年夏,衍遣其鄴王元树及谯州刺史朱文开入据谯城,东南道行台樊子鹄率诸军攻克之,擒元树、文开等送于京师。

现代文:永熙元年夏,萧衍派他的邺王元树和谯州刺史朱文开占据谯城,东南道行台樊子鹄率领诸军攻克谯城,生擒元树、朱文开等人送往京师。

古文:天平元年十月,衍雄信将军纪耕率众入寇尃嵣,都督曹仲尼破走之,斩其军主沈达、闵庄等。

现代文:天平元年十月,萧衍的雄信将军纪耕率众入寇山甫寸蜲,都督曹仲尼将其打败,斩杀其军主沈达、闵庄等人。

古文:二年正月,衍将湛僧珍寇南兗州,州军击破之。

现代文:二年正月,萧衍部将湛僧珍入寇南兖州,州军将其击败。

古文:行台元晏又破湛僧珍等于项城,虏其阙二字刺史杨票。

现代文:行台元晏又在项城打败湛僧珍等人,俘获其□□刺史杨日票。

古文:二月,衍司州刺史陈庆之、郢州刺史田朴特等寇边,豫州刺史尧雄击走之。

现代文:二月,萧衍的司州刺史陈庆之、郢州刺史田朴特等侵犯边境,豫州刺史尧雄将其击败。

古文:五月,衍仁州刺史黄道始寇北济阴,徐州刺史任祥讨破之。

现代文:五月,萧衍的仁州刺史黄道始入寇北济阴,被徐州刺史任祥打败。

古文:十月,衍将梁秉俊寇单父,祥又大败之,俘斩万余人。

现代文:十月,萧衍部将梁秉俊入寇单父,任祥又把他打败,俘获斩杀万余人。

古文:十一月,衍雍州刺史萧恭遣将柳仲礼寇荆州,刺史王元轨破之于牛饮,斩其将张殖、王世兴。

现代文:十一月,萧衍的雍州刺史萧恭派部将柳仲礼入寇荆州,刺史王元轨在牛饮将其击败,斩其将张殖、王世兴。

古文:是年,衍又改号为中大通。

现代文:这一年,萧衍改年号为大同。

古文:三年五月,豫州刺史尧雄攻衍白苟堆镇,克之,擒其北平太守苟元旷。

现代文:天平三年五月,豫州刺史尧雄攻打萧衍所属的白苟堆镇,占领了该镇,生擒其北平太守苟元旷。

古文:十月,行台侯景攻陷衍楚城,获其楚州刺史桓和兄弟。

现代文:十月,行台侯景攻陷萧衍所属的楚城,擒获其楚州刺史桓和兄弟。

古文:四年九月,衍青冀二州刺史除子彦寇圉城,南青州刺史陆景元击走之。

现代文:四年九月,萧衍的青冀二州刺史徐子彦入寇圉城,被南青州刺史陆景元打败溃逃。

古文:先是,益州刺史傅和以城降衍,衍资送和,令申意于齐献武王,求通交好,王志绥边远,乃请许之。

现代文:在此之前,益州刺史傅和以其城投降于萧衍,萧衍送给傅和许多财物,要他向齐献武王致意,请求交结和好,齐献武王志在安抚边远之地,就请皇帝准许了他的请求。

古文:四年冬,衍遣其散骑常侍张皋、通直常侍刘孝仪、通直常侍崔晓朝贡。

现代文:天平四年冬,萧衍派他的散骑常侍张皋、通直常侍刘孝仪、通直常侍崔晓前来朝贡。

古文:二年夏,又遣散骑常侍沈山卿、通直常侍刘研朝贡。

现代文:元象二年夏,又派散骑常侍沈山卿、通直常侍刘研前来朝贡。

古文:兴和二年春,又遣散骑常侍柳豹、通直常侍刘景彦朝贡。

现代文:兴和二年春,又派散骑常侍柳豹、通直常侍刘景彦前来朝贡。

古文:其年冬,又遣散骑常侍陆晏子、通直常侍沈景徽朝贡。

现代文:这一年冬,又遣散骑常侍陆晏子、通直常侍沈景徽前来朝贡。

古文:是年,衍改号大同。三年夏,又遣散骑常侍明少遐、通直郎谢藻朝贡。

现代文:三年夏,又派散骑常侍明少遐、通直郎谢藻朝贡。

古文:四年春,又遣散骑常侍袁狎、通直常侍贺文发朝贡。

现代文:四年春,又遣散骑常侍袁狎、通直常侍贺文发朝贡。

古文:其年冬,又遣散骑常侍刘孝胜、通直常侍谢景朝贡。

现代文:这一年冬,又遣散骑常侍刘孝胜、通直常侍谢景朝贡。

古文:武定元年夏,又遣散骑常侍沈众、通直常侍殷德卿朝贡。

现代文:武定元年夏,又遣散骑常侍沈众、通直常侍殷德卿朝贡。

古文:其年冬,又遣散骑常侍萧确、通直常侍陆缅朝贡。

现代文:这一年冬,又派散骑常侍萧确、通直常侍陆缅朝贡。

古文:三年秋,又遣散骑常侍徐君房、通直常侍庾信朝贡。

现代文:三年秋,又遣散骑常侍徐君房、通直常侍庾信朝贡。

古文:四年夏,又遣散骑常侍萧瑳、通直常侍贺德易朝贡。

现代文:四年夏,又遣散骑常侍萧王差、通直常侍贺德蠩朝贡。

古文:五年春,又遣散骑常侍谢兰、通直常侍鲍至朝贡。

现代文:五年春,又遣散骑常侍谢蔺、通直常侍鲍至朝贡。

古文:朝廷亦遣使报之。

现代文:朝廷也派遣使者回访萧衍。

古文:十余年间,南境宁息。

现代文:十多年间,南方境域战争停息,平静安宁。

古文:六年,衍又改号为中大同,其年又改为太清。

现代文:武定六年,萧衍又把年号改为中大同,次年又改为太清。

古文:是岁,司徒侯景反,遣使通衍,请其拯援。

现代文:这一年,司徒侯景反叛,派遣使者勾结萧衍,请求他派兵援助。

古文:冬冰可折,时不再来,凡百君子,勉求多福。

现代文:萧衍被侯景的游说所蛊惑,就与魏断绝了贡使往来。萧衍之子萧纲和朝中大臣们一齐劝谏萧衍,认为这样做不妥,萧衍不听。

古文:檄之所到,咸共申省,知我国行师之意。

现代文:于是派遣他哥哥的儿子豫州刺史、贞阳侯萧渊明,北兖州刺史胡贵孙等入寇逼进徐州,给侯景以声援,接着就筑坝拦截泗水,引水以灌彭城。

古文:冬十二月,绍宗、高岳等大破衍众寒山,擒渊明、贵孙等,俘斩五万,其冻溺烧之而死,不可胜数。

现代文:齐文襄王派行台慕容绍宗、仪同三司高岳、潘相乐等人率兵进行讨伐。这年冬十二月,慕容绍宗、高岳等在寒山大破萧衍部众,生擒萧渊明、胡贵孙等人,俘虏斩杀敌人五万,敌军冻死、溺死、烧死的人不可胜数。

古文:衍既惭悔,六年,复遣使羊珍孙款关乞和,并修吊书于齐文襄王。

现代文:萧衍感到惭愧悔恨,在武定六年,再次派遣使者羊珍孙前来叩关求和,并给齐文襄王写了一封请求信。

古文:文襄王欲以威德怀之,许其通而不复其书。

现代文:文襄王想要以威德并重来安抚萧衍,准许与他通和而不给他复信。

古文:衍于是遣其散骑常侍谢班、通直常侍徐陵诣阙朝贡。

现代文:萧衍于是派他的散骑常侍谢、通直常侍徐陵到朝廷朝贡。

古文:班等未及还而侯景举兵袭衍,密与衍弟子临贺王正德交通,许推为主。

现代文:谢等人还没有归还,侯景就兴兵袭击萧衍,秘密与萧衍弟弟之子临贺王萧正德勾结,答应推他为主。

古文:景至横江,衍令正德率军拒景,正德因而迎之。

现代文:侯景军至横江,萧衍令萧正德率军抗拒侯景,萧正德就借机前往迎接侯景。

古文:景济江,立以为主,以趣建业。

现代文:侯景渡过长江,拥立萧正德为主,直趋建业。

古文:衍好人佞己,末年尤甚,或有云国家强盛者,即便忿怒,有云朝廷衰弱者,因致喜悦。

现代文:萧衍喜欢别人逢迎谄媚自己,晚年尤其如此,如果有人说魏国强大,他立即表示愤怒,有人说魏廷衰弱,就因此而感到喜悦。

古文:是以其朝臣左右皆承其风旨,莫敢正言。

现代文:所以他的朝臣左右都奉承他的旨意,没有人敢于正直陈言。

古文:初景之将渡江也,衍沿道军戍,皆有启列,而中领军朱异恐忤衍意,且谓景不能渡,遂不为闻。

现代文:当初侯景准备渡江的时候,萧衍所属沿路的军队,都有所准备,但中领军朱异生怕违背了萧衍的旨意,却说侯景不能渡过长江,就不报告给萧衍。

古文:景至嵫湖,方大惊骇,乃令其太子纲守中书省,军事悉以季之。

现代文:侯景到了嵫湖,萧衍才大为惊骇,就让他的太子萧纲掌管中书省,把军机要事全都委付给他。

古文:又逼居民入城,百姓因相剥掠,不可禁止。

现代文:又逼迫居民迁进城内,百姓因此而相互抢掠,无法禁止。

古文:衍令直从临俞景茂赦二冶、尚方、钱署罪人及建康、廷尉诸囚,欲押令入城以充防捍。

现代文:萧衍令直从监俞景茂赦免在二治、尚方、钱署内服役的罪犯,以及建康、廷尉关押的囚犯,想要把他们押解到城内以充实防卫。

古文:诸徒囚放火烧冶,一时散走。

现代文:众囚徒放火烧了冶炼铜铁的场所,一时间全都逃散。

古文:衍忧懑无计,唯令其王公已下分屯诸门;摄诸寺藏钱皆入聚德阳堂,以充军实。

现代文:萧衍忧愤不已无计可施,只好令其王公以下的人分别屯守各处城门,征收各个寺庙的钱财聚集在德阳堂,用来补充军队的费用。

古文:景既至,便围其城,纵火烧爇,掘长围,筑土山以攻衍。

现代文:侯景的军队到达之后,就包围了建业城,四处纵火焚烧,挖掘长长的围子,构筑土山用来攻击萧衍。

古文:衍亦于城内起山以应之。

现代文:萧衍也在城内筑起土山来对付侯景。

古文:衍令文武运土,人责二十石,于是其王侯朝贵皆自负檐。

现代文:萧衍命令朝中文武搬运泥土,责令每人要运二十石,于是他的王侯权贵都不得不亲自挑担运土。

古文:萧网亦欲自负,佥议以为太示迫屈,乃止。

现代文:萧纲也要亲自挑土,佥议认为这样做过于显示其窘迫和屈辱,于是就停止了。

古文:衍每募人出战,素无号令,初或暂胜,后必奔背。

现代文:萧衍每每召募人丁出战,平素没有严明的号令,起初或许暂时能打胜仗,到后来必然就违令逃跑。

古文:景宣言曰: 城中非无菜,但无酱耳 ,以戏侮之。

现代文:侯景就到处宣扬说: 建业城里并非没有菜,只是没有酱罢了。 用这种话来戏虐侮辱萧衍。

古文:衍太官及军人元柴,乃发取尚书省、武库、左右藏以充用。

现代文:萧衍朝中掌管百官膳食的太官和城中军队没有柴草做饭,就打开尚书省、兵器库和左右仓库,用木料来当柴烧。

古文:衍州镇外援虽有至者,而景围栅深固,内外断色。

现代文:萧衍各州镇的军队虽有赶到城外来援救的,但侯景构建了很深的围子和坚固的栏栅,把城内城外两下隔绝。

古文:衍数募人出战,常为景所执获。

现代文:萧衍多次征募人丁出战,常常被侯景的部众所擒获。

**古文:有一小兒请以飞鵄传致消息,网乃作数千丈绳,缀纸鵄于绳端,缚书其背,又题鵄口: 若有得鵄送援军者赏银百两。 **

现代文:有一个小孩请求用纸鸢向城外传送消息,萧纲就做了几千丈长的细绳,把纸鸢系在细绳的一头,把书信绑在纸鸢的背上,又在纸鸢的头部题字: 若有得到纸鸢而送给援军的人赏银一百两。

古文:纲出太极殿,因西北风而飏之,频放数鵄,景令走马射取之,竟不能达也。

现代文:萧纲走出太极殿,借着西北风把纸鸢放飞,接连放了几只,都被侯景叫人跑马把它射下来,终究不能把书信送到援军那里。

古文:衍城内大饥,人相食,米一斗八十万,皆以人肉杂牛马而卖之。

现代文:萧衍城内大闹饥荒,人与人相食,一斗米价值八十万钱,人们都把人肉杂在牛马肉里面拿去卖钱。

古文:军人共于德阳堂前立市,屠一牛得绢三千匹,卖一狗得钱二十万。

现代文:军人都把德阳堂前面当作街市,在这里宰一头牛可得绢三千匹,卖一条狗可得钱二十万。

古文:皆熏鼠捕雀而食之,至是雀鼠皆尽,死者相枕。

现代文:大家都用烟熏捉老鼠,捕捉鸟雀来充饥,到这时雀鼠都被吃尽,城中死者相互枕藉。

古文:初有盗取其池鱼者,衍犹大怒,敕付廷尉,既而宿昔都尽。

现代文:起初有人偷捕池里的鱼,萧衍还大发其怒,敕令交付廷尉处置,没过多久还是全都被捕捞干净。

古文:其不识事宜如此。

现代文:他不识时务大多像这类情况。

古文:景久攻未拔,而衍外援虽多,各各乖张,无有总制,更相妒忌,不肯奋击。

现代文:侯景攻城很久都未能得手,但萧衍外边的援军虽然众多,却各自分离,没有人能够统领,加上相互之间存有猜忌,都不肯奋力出击。

古文:唯衍子邵陵王纶再于钟山决战,战败而走。

现代文:只有萧衍的儿子邵陵王萧纶一再在钟山与侯景军决战,最后战败而走。

古文:景粮既少,遂谲衍求和。

现代文:侯景军中粮草已经很少,就诡称向萧衍求和。

古文:衍信之,乃割江西四州授景,封为寿阳王,遣其朝贡。

现代文:萧衍相信了他的诡计,就把长江西边四个州割让给侯景,封他为寿阳王,让他遣使朝贡。

古文:与部下歃血盟讫,景诈引军还石头。

现代文:萧衍与侯景派来的人歃血盟誓完毕,侯景就假作引军退回石头城。

古文:衍乃敕授军令下,诸军初不受诏,后重敕乃从。

现代文:萧衍于是下令城外援军退走,诸军开始时不肯接受诏令,后来再次敕令才听从。

古文:衍又令援军以船三百艘给景,景犹嫌其少,又敕付二百。

现代文:萧衍又命令援军把三百艘战船交给侯景,侯景还嫌太少,萧衍又令交付二百艘。

古文:衍永安侯萧确、直阖将军赵威方颇有勇略,为景所惮。

现代文:萧衍的永安侯萧确、直将军赵威方很有勇气和谋略,为侯景所畏惧。

**古文:景乃谓衍曰: 确与威方频隔岸见骂,云: 天子自与汝和,我终不置汝! **

现代文:侯景就对萧衍说: 萧确与赵威方多次隔岸大骂,说: 天子自己与你媾和,我始终不会饶恕你!

**古文:我今便不敢去,若召此二人入城者,吾当解围。 **

现代文:因此我现在就不敢离开,如果你召这两个人入城的话,我就立即解围。

古文:衍复遣使征确等,确等不从。

现代文:萧衍又派使者征召萧确等人,萧确等人不从。

**古文:衍又为手书与诸军,云: 确若不入者,宜以军法送之。 **

现代文:萧衍又亲手写下诏书给各军,说: 萧确等如果不肯入城,应当按军法把他们押送来。

古文:确等不得已,乃赴衍。

现代文:萧确等不得已,才去到萧衍那里。

**古文:景夏谓衍曰: 始有西信至,北军已克寿春、钟离,我今便无委足处,求权借广陵、谯州,待征复两城,还以此州相归。 **

现代文:侯景又对萧衍说: 适才有西边的消息来说,北军已经攻克寿春、钟离,我现在没有了立足之地,请求暂且把广陵、谯州借给我,待我前去征伐收复两座城之后,就把这个州归还给你。

古文:衍又许之。

现代文:萧衍又答应了他。

古文:景外云欲和,伺其懈怠,衍君臣上下信景欺诈,所有战具,悉皆收去。

现代文:侯景外表上说想要讲和,实际上是为了等待萧衍懈怠不备,萧衍君臣上下都听信了侯景的谎言,把所有的作战工具全都收去。

古文:后知非实,更狼狈设备,有甚于初。

现代文:后来知道侯景言不副实,便重新仓促添置设备,其狼狈之状比当初更加严重。

古文:城转危急,衍等计穷,乃复遣使诣景。

现代文:建业城又转而十分危急,萧衍等已无计可施,就再次派使者去见侯景。

**古文:景又诡云: 今时既热,便不能得去,正当乞留京师,为朝廷立效耳。 **

现代文:侯景又诡称: 现在天气已经炎热,军队不能够离开,正应当请求留在京师,为朝廷立功报效。

古文:而悉力大攻,七年三月遂拔之。

现代文:就竭尽全力大举攻城,武定七年三月终于攻陷了建业城。

古文:景自至建业,纵军士前后虏掠,仓库所有皆扫地尽矣。

现代文:侯景自从进入建业,纵容军士到处大肆掳掠,城中仓库所有的财物都一扫而空。

古文:景乃从数百骑见衍,歔欷流涕,因请香火为作义兒,还以衍为主。

现代文:侯景带数百骑前去见萧衍,当面欷流涕,并摆下香火盟誓,甘愿作萧衍的义子,仍旧奉萧衍为君主。

**古文:令正德通启云: 前为景所擒,使摄四海,辞不获免,权总万机,今景既入辅,乞解僭滥,以王还邸。 **

现代文:侯景又令萧正德呈上启奏说: 先前被侯景所擒,让我统摄四海,虽极力推辞而未能获免,只得暂时总领万机,现在侯景既然辅佐朝政,请求宽恕我僭位之过,让我仍旧以王的爵位回到我的府第。

古文:自景围建业,城中多有肿病,死者相继,无复板木,乃刳柱为棺。自云龙、神虎门外,横尸重沓,血汁漂流,无复行路。

现代文:从侯景围攻建业以来,城里的居民很多人患有肿病,一个接一个地死亡,到处找不到棺木,就把屋柱剖开做成棺材,自云龙门、神虎门以外,尸首横陈堆积,血水漂流,路上没有行人。

古文:及景入城,悉聚尸焚之,烟气张天,臭闻数十里。

现代文:及至侯景入城,就把尸体全都集中起来焚烧,烟雾直冲云天,臭气传到数十里以外。

古文:初,城中男女十余万人,及陷,存者才二三千人,又皆带疾病,盖天亡之也。

现代文:起初,城中男女有十多万人,到了城被攻陷的时候,生存下来的才只二三千人,而且都患有疾病,这大概是上天要让萧衍灭亡吧。

古文:衍寻为景所饿杀。

现代文:萧衍不久就被侯景饿死。

古文:自衍为景攻围历百余日,衍子荆州刺史、湘东王绎,益州刺史、武陵王纪各拥兵自守,坐看衍之悬危,竟不奔赴。

现代文:自从萧衍被侯景围困以来共历一百多天,萧衍的儿子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各屯兵自守,坐看萧衍倒悬的危机,竟然不率兵奔往援助。

古文:始景渡江至陷城之后,江南之民及衍王侯妃主、世胄子弟为景军人所掠,或自相卖鬻,漂流入国者盖以数十万口,加以饥馑死亡,所在涂地,江左遂为丘墟矣。

现代文:从侯景渡江到攻陷建业城之后,江南的民众和萧衍的王侯嫔妃公主、世胄子弟都被侯景的部下所掳掠,有的自相卖鬻,漂泊进入魏国的人大约有数十万之多,加上饥馑死亡无数,所在之处破败不堪,江东一带便成为丘墟。

古文:初,衍崇信佛道,于建业起同泰寺,又于故宅立光宅寺,于钟山立大爱敬寺,兼营长千二寺,皆穷工极巧,殚竭财力,百姓苦之。

现代文:当初,萧衍崇信佛教,在建业城盖起一座同泰寺,又在他的旧宅建起一座光宅寺,在钟山建立一座大爱敬寺,又营建长干两座寺庙,都穷极其精工奇巧,耗去了巨大财力,百姓因此而困苦不堪。

古文:曾设斋会,自以身施同泰寺为奴,其朝臣三表不许,于是内外百官共敛珍宝而赎之。

现代文:萧衍曾经设立斋会,自己则舍身于同泰寺做僧人,他的朝臣三次上表谏劝他都不答应,于是朝廷内外百官共同聚集珍宝把他赎出。

古文:衍每礼佛,舍其法服,著乾陀袈裟。

现代文:萧衍每逢拜佛,都要脱去礼法规定的皇帝服装,穿上乾陀袈裟。

古文:令其王侯子弟皆受佛诫,有事佛精苦者,辄加以菩萨之号。

现代文:他还叫他的王侯子弟都接受佛教的戒律,凡是有侍佛精诚勤苦的,就给他加上菩萨的称号。

古文:其臣下奏表上书亦称衍为皇帝菩萨。

现代文:他的臣下奏表上书也称萧衍为皇帝菩萨。

古文:衍所部刺史郡守初至官者,皆责其上礼献物,多者便云称职,所贡微少,言为弱惰。

现代文:萧衍所属的刺史郡守初次被授任官职的人,都要责成他向朝廷送礼献物,奉献多的就说他称职,所贡财物略少,就说他在职能力弱而且不勤勉。

古文:故其牧守,在官皆竞事聚敛,劫剥细民,以自封殖,多妓妾、粱肉、金绮。

现代文:因此他的牧守,在官任上都竞相聚敛财物,剥削掠夺平民百姓,来增加自己的财富,一个个嫖妓养妾,食不厌精,衣饰华丽。

古文:百姓怨苦,咸不聊生。

现代文:百姓倍受其苦,都不能维持生计。

古文:又发召兵士,皆须锁械,不尔便即逃散。

现代文:萧衍又在民间征集兵士,征来的人丁都须用锁链锁住,不这样就全都会立即逃散。

古文:其王侯贵人,奢淫无度,弟兄子侄,侍妾或及千数,至乃回相赠遗。

现代文:他的王侯贵人,个个奢淫无度,弟兄子侄,身边的侍妾有的达到上千人,以至于把她们拿来互相赠送。

古文:其风俗颓丧,网维不举若此。

现代文:其风俗的颓丧,纲纪的废弛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

古文:衍自以持戒,乃至祭其祖祢,不设牢牲,时人皆窃云,虽僭司王者,然其宗庙实不血食矣。

现代文:萧衍因为自己严守佛教戒律,以至于在祭祀祖先时,不用牛羊猪等,当时人们私下里都说,他虽然僭立王者之位,但他的祖先宗庙也不能吃荤食了。

古文:衍未败前,宵其同泰寺,衍祖父墓前石麟一旦亡失,识者咸知其将灭也。

现代文:萧衍没有失败之前,他的同泰寺曾遭受火灾,他祖父墓前的石麟忽然不见了,有识之人都知道这是他即将覆灭的征兆。

古文:景又立衍子纲,寻复杀之。

现代文:侯景又立萧衍之子萧纲为帝,不久又把他杀了。

古文:衍之亲属并见屠害矣。

现代文:萧衍的亲属也都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