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古文:显祖纪显祖献文皇帝,讳弘,高宗文成皇帝之长子也。

现代文:显祖献文皇帝,名弘,是高宗文成皇帝的长子,母亲叫李贵人。

古文:母曰李贵人。兴光元年秋七月,生于阴山之北。

现代文:显祖于兴光元年秋季七月,在阴山北面出生。

古文:太安二年二月,立为皇太子。

现代文:太安二年二月,被立为皇太子。

古文:聪睿机悟,幼而有济民神武之规,仁孝纯至,礼敬师友。

现代文:显祖聪明睿智、机敏颖悟,从小就有济救百姓的神武气象,仁孝纯至,礼敬师友。

古文:和平六年夏五月甲辰,即皇帝位,大赦天下。

现代文:和平六年夏五月十二日,显祖登上皇帝宝座,大赦天下。

古文:尊皇后曰皇太后。

现代文:尊奉皇后为皇太后。

古文:车骑大将军乙浑矫诏杀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禁中。

现代文:车骑大将军乙浑假称圣旨杀害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宫中。

古文:戊申,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自汤泉入朝,浑又杀之。

现代文:十六日,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从汤泉入朝,乙浑又把他杀了。

古文:己酉,以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和其奴为司空。

现代文:十七日,显祖任命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和其奴为司空。

古文:壬子,以淮南王他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凉州。

现代文:二十日,显祖任命淮南王元他为镇西大将军、仪同三司,镇守凉州。

古文:六月,封繁阳侯李嶷为丹阳王,征东大将军冯熙为昌黎王。

现代文:六月,显祖封繁阳侯李嶷为丹阳王,征东大将军冯熙为昌黎王。

古文:乙丑,诏曰: 夫赋敛烦则民财匮,课调轻则用不足,是以十一而税,颂声作矣。

现代文:七月初三,显祖下诏书说: 大凡赋役繁重,老百姓的财富就会匮乏,课税轻微则国家用度不足,所以缴十分之一的课税,则老百姓即会赞扬朝廷。

古文:先朝榷其轻重,以惠百姓。

现代文:先朝君王权其轻重,确定了惠待百姓的办法。

古文:朕承洪业,上惟祖宗之休命,夙兴待旦,惟民之恤,欲令天下同于逸豫。

现代文:朕继承鸿大的基业,上思祖宗的钧命美意,夜以继昼,虔诚敬职,思宽万民,欲让天下之人全能安居乐业。

古文:而徭赋不息,将何以塞烦去苛,拯济黎元者哉!

现代文:但连年以来,徭役赋敛不断,这怎么能够塞烦去苛、拯救黎民呢!

**古文:今兵革不起,畜积有余,诸有杂调,一以与民。 **

现代文:现在战争停息,官府仓积有余,加之于民的各种杂赋,一律还给老百姓。

古文:秋七月癸巳,太尉乙浑为承相,位居诸王上,事无大小,皆决于浑。

现代文:秋季七月初二,太尉乙浑为丞相,官位处诸王之上,朝廷内外,事不拘大小,都由他断决处理。

古文:九月庚子,曲赦京师。丙午,诏曰: 先朝以州牧亲民,宜置良佐,故敕有司,班九条之制,使前政选吏,以待俊乂,必谓铨衡允衷,朝纲应叙。

现代文:九月初十,显祖下诏书说: 先朝因州郡长官治理百姓,应设置优良的辅佐官员,故明令有关部门,颁布九条制度,使以前的政选官吏,都由才德杰出的人来充任,一定要是铨选拔用公允中正,才能使朝廷的政治理想得以贯彻。

古文:然牧司宽惰,不祗宪旨,举非其人,愆于典度。

现代文:然而牧守及有关部门宽懈松散,不按宪律旨意,所选的官员滥而无用,亵渎了典章制度的神圣性。

古文:今制:刺史守宰到官之日,仰自举民望忠信,以为选官,不听前政共相干冒。

现代文:今特令如下:刺史郡宰上任的那天,可自行选拔民望所归的忠信之人作为属官,不允许前任长官干扰。

**古文:若简任失所,以罔上论。 **

现代文:如果选拔失准,以欺君瞒上论罪。

古文:是月,刘子业征北大将军、义阳王刘昶自彭城来降。

现代文:这个月,刘子业政权的征北大将军、义阳王刘昶从彭城前来归降。

古文:冬十月,征阳平王新成、京兆王子推、济阴王小新成、汝阴王天赐、任城王云入朝。

现代文:冬季十月,显祖征召阳平王拓跋新成、京兆王拓跋子推、济阴王拓跋小新成、汝阴王拓跋天赐、任城王拓跋云到朝廷。

古文:是岁,刘子业叔父彧杀子业僭立。

现代文:这一年,刘子业叔父刘杀了刘子业纂夺皇位。

古文:天安元年春正月乙丑朔,大赦,改年。

现代文:天安元年春季正月初一,朝廷大赦天下,改年号。

古文:二月庚申,丞相、太原王乙浑谋反伏诛。

现代文:二月初二,丞相、太原王乙浑谋反被诛杀。

古文:乙亥,以侍中元孔雀为濮阳王,侍中陆定国为东郡王。

现代文:十七日,显祖任命侍中元孔雀为濮阳王,侍中陆定国为东郡王。

古文:三月庚子,以陇西王源贺为太尉。

现代文:三月十三日,任命陇西王源贺为太尉。

古文:辛丑,高宗文成皇帝神主祔于太庙。

现代文:十四日,把高宗文成皇帝神位请入太庙。

古文:辛亥,帝幸道坛,亲受符箓;曲赦京师。

现代文:二十四日,显祖驾临道坛,亲自接受道家秘密文书符录;赦免京师罪人。

古文:高丽、波斯、于阗、阿袭诸国遣使朝献。

现代文:高丽、波斯、于阗、阿袭等国都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秋七月辛亥,诏诸有诈取爵位,罪特原之,削其爵职。

现代文:秋季七月二十六日,显祖下诏免除那些诈取爵位的人的罪行,削除其官爵职位。

古文:其有祖、父假爵号货赇以正名者,不听继袭。

现代文:若是父、祖辈以钱财贿赂求得的爵位,不准子孙承袭。

古文:诸非劳进超迁者,亦各还初。

现代文:不是因为劳苦功高而越级提拔的,一律降归原职。

古文:不以实闻者,以大不敬论。

现代文:不如实上报的,以大不敬罪论处。

古文:九月,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以悬瓠内属。

现代文:九月,刘政权的司州刺史常珍奇以悬瓠归顺皇魏。

古文:己酉,初立乡学,郡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

现代文:二十五日,开始建立乡学,郡设置博士二人,助教二人,学生六十人。

古文:刘彧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彭城内属。彧将张永、沈攸之击安都。

现代文:刘政权的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彭城归顺皇魏,刘的将领张永、沈攸之袭击安都。

古文:诏北部尚书尉元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诸军事,镇东将军、城阳公孔伯恭为副,出东道救彭城;殿中尚书、镇西大将军、西河公元石都督荆、豫、南雍州诸军事,给事中、京兆侯张穷奇为副,出西道救悬瓠。

现代文:显祖下诏任命北部尚书尉元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诸军事,镇东将军、城阳公孔伯恭为副帅,从东道出发救彭城之危;殿中尚书、镇西大将军、河西公元石都督荆、豫、南雍州诸军事,给事中、京兆侯张穷奇为副帅,从西道出发救悬瓠之危。

古文:冬十月,曹利、彤曷国各遣使朝献。

现代文:冬季十月,曹利、彤曷国各派使者来朝纳贡。

古文:十有一月壬子,刘彧兗州刺史毕众敬遣使内属。

现代文:十一月二十九日,刘兖州刺史毕众敬派使者请求归顺朝廷。

古文:十有二月己未,尉元军次于秺,彧将周凯、张永、沈攸之相继退走。

现代文:十二月初六,尉元的军队驻扎于舎,刘将周凯、张永、沈攸之相继率部退去。

古文:皇弟安平薨。

现代文:皇弟拓跋安平去世。

古文:是岁,州镇十一旱,民饥,开仓赈恤。

现代文:这一年,境内州郡十分之一遭受旱灾,百姓闹饥荒,官府开仓济民。

古文:皇兴元年春正月癸巳,尉元大破张永、沈攸之于吕梁东,斩首数万级,冻死者甚众。

现代文:皇兴元年春季正月十一日,尉元在吕梁山东面大破张永、沈攸之,杀了敌人数万名,被冻死的人也很多。

古文:获刘彧秦州刺史垣恭祖、羽林监沈承伯。

现代文:擒获刘的秦州刺史垣恭祖、羽林监沈承伯。

古文:永、攸之单骑走免。

现代文:张永、沈攸之单骑逃脱。

古文:获军资器械不可胜数。

现代文:缴获的军资器械不可胜数。

古文:刘彧遣使朝贡。

现代文:刘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庚子,东平王道符谋反于长安,杀副将驸马都尉万古真、钜鹿公李恢、雍州刺史鱼玄明。

现代文:十八日,东平王拓跋道符在长安谋反,杀了其副将、驸马都尉万古真,钜鹿公李恢,雍州刺史鱼玄明。

古文:丙午,诏司空、平昌公和其奴、东阳公元丕等讨道符。

现代文:二十四日,显祖下诏命司空、平昌公和其奴,东阳公元丕等人讨伐道符。

古文:丁未,道符司马段太阳攻道符,斩之,传首京师。

现代文:二十五日,道符的司马段太阳攻击道符,杀了他,把其头颅送到京城。

古文:道符兄弟皆伏诛。

现代文:道符兄弟双双被杀。

古文:闰月,以顿丘王李峻为太宰。

现代文:闰月,任命顿丘王李峻为太宰。

古文:刘彧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并遣使请举州内属。诏平东将军长孙陵,平南将军、广陵公侯穷奇赴援之。

现代文:刘政权的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都派使者前来请求举州归顺,显祖下诏命平东将军长孙陵,平南将军、广陵公侯穷奇率军前往增援。

古文:二月,诏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督骑五万次于碻磝,为东道后援。

现代文:二月,命使持节、都督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督领五万骑兵驻扎石高石敖,作为东道的后援部队。

古文:济阴王小新成薨。

现代文:济阴王拓跋小新成逝世。

古文:高丽、库莫奚、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于阗诸国各遣使朝贡。

现代文:高丽、库莫奚、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于阗等国各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刘彧东平太守申纂戍无盐,遏绝王使,诏征南大将军慕容日曜督诸军以讨之。

现代文:刘政权的东平太守申纂戍守无盐,阻断显祖的使者,显祖下诏命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督领诸军前去讨伐。

古文:三月甲寅,克之。

现代文:三月初三,打败了敌人。

古文:沈文秀、崔道固复叛归刘彧,白曜回师讨之,拔彧肥城、垣苗、麋沟三戍。

现代文:沈文秀、崔道固又叛归刘政权,白曜回师讨伐,拔除刘的肥城、垣苗、麋沟三处戍关。

古文:夏四月,白曜攻升城,戍主房崇吉遁走。

现代文:夏季四月,白曜攻打升城,戍主房崇古逃走。

古文:秋八月,白曜攻历城。

现代文:秋季八月,白曜攻打历城。

古文:丁酉,行幸武州山石窟寺。

现代文:十八日,显祖驾临武州石窟寺。

古文:戊申,皇子宏生,大赦,改年。

现代文:二十九日,皇子元宏出生,大赦天下,改年号。

古文:九月壬子,高丽、于阗、普岚、粟特国各遣使朝献。

现代文:九月初三,高丽、于阗、普岚、栗特国各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丁巳,进冯翊公李白爵梁郡王。

现代文:初八,晋封冯翊公李白为梁郡王。

古文:是月,诏赐六镇贫人布,人三匹。

现代文:这个月,下诏赐给境内六镇贫苦人布匹,每人三匹。

古文:冬十月癸卯,田于那男池。

现代文:冬季十月二十五日,显祖在那男池田猎。

古文:濮阳王孔雀坐怠慢,降爵为公。

现代文:濮阳王元孔雀因怠慢行为,被降爵为公。

古文:二年春二月癸未,田于西山,亲射虎豹。

现代文:皇兴二年春季二月初七,显祖在西山田猎,亲射虎豹。

古文:崔道固及刘彧梁邹戍主、平原太守刘休宾举城降。

现代文:崔道固及刘粱邹戍主、平原太守刘休宾举城归降皇魏。

古文:是月,徐州群盗司马休符自称晋王,将军尉元讨平之。

现代文:这个月,徐州群盗司马休符自称晋王,将军尉元讨伐平定了叛乱。

古文:三月,白曜进围东阳。

现代文:三月,慕容白曜进军围困东阳城。

古文:戊午,刘彧遣使朝贡。

现代文:十二日,刘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夏四月辛丑,以南郡公李惠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关右诸军事、雍州刺史,进爵为王。

现代文:夏季四月二十六日,显祖任命南郡公李惠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关右诸军事、雍州刺史,晋爵为王。

古文:高丽、库莫奚、契丹、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叱六手、悉万丹、阿大何、羽真侯、于阗、波斯国各遣使朝献。

现代文:高丽、库莫奚、契丹、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叱六手、悉万丹、阿大何、羽真侯、于阗、波斯等国各派使者前来朝贡。

古文:五月乙卯,田于崞山,遂幸繁畤。

现代文:五月十一日,显祖在崞山打猎,于是驾临繁。

古文:辛酉,还宫。

现代文:十七日,回到宫中。

古文:六月庚辰,以河南辟地,曲赦京师殊死以下。

现代文:六月初六,因黄河以南疆域扩大,特赦京师死罪以下的罪犯。

古文:以昌黎王冯熙为太傅。

现代文:任命昌黎王冯熙为太傅。

古文:秋九月辛亥,封皇叔桢为南安王,长寿为城阳王,太洛为章武王,休为安定王。

现代文:秋季九月初八,封皇叔拓跋桢为南安王,拓跋长寿为城阳王,拓跋太洛为章武王,拓跋休为安定王。

古文:冬十月辛丑,上田于冷泉。

现代文:冬季十月三十日,显祖在冷泉田猎。

古文:十有一月,以州镇二十七水旱,开仓赈恤。

现代文:十一月,因为境内州镇有二十七个发生各种水旱灾害,朝廷开仓济民。

古文:十有二月甲午,诏曰: 顷张永迷扰,敢拒王威,暴骨原隰,残废不少。

现代文:十二月二十二日,显祖下诏书说: 一段时期以来,张永叛乱,竟敢抗拒圣王之威,残暴善良,为害非小。

古文:死生冤痛,朕甚愍焉。

现代文:百姓死生冤痛,朕十分挂念悲悯。

**古文:天下民一也,可敕郡县,永军残废之士,听还江南;露骸草莽者,收瘗之。 **

现代文:天下老百姓都是朕的子民,可告示各郡县,被张永军队残害的人,可以让他们还归江南;露骨草莽的尸体,收拾掩埋起来。

古文:是月,悉万丹等十余国各遣使朝贡。

现代文:这个月,悉万丹等十多个国家各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三年春正月乙丑,东阳溃,虏沈文秀。

现代文:皇兴三年春季正月二十七日,东阳城被攻破,沈文秀被俘。

古文:戊辰,司空、平昌公和其奴薨。

现代文:三十日,司空、平昌公和其奴去世。

古文:二月,蠕蠕、高丽、库莫奚、契丹国各遣使朝献。

现代文:二月,蠕蠕、高丽、库莫奚、契丹国各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己卯,以上党公慕容白曜为都督青齐东徐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进爵济南王。

现代文:初三,显祖任命上党公慕容白曜为都督青齐东徐三州诸军事、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晋爵为济南王。

古文:夏四月壬辰,刘彧遣使朝贡。

现代文:夏季四月十七日,刘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丙申,名皇子曰宏,大赦天下。

现代文:二十一日,给皇子取名叫宏,大赦天下。

古文:丁酉,田于崞山。

现代文:二十二日,显祖到崞山打猎。

古文:五月,徙青州民于京师。

现代文:五月,把青州百姓部分迁置京城。

古文:六月辛未,立皇子宏为皇太子。

现代文:六月初四,立皇子元宏为皇太子。

古文:秋七月,蠕蠕国遣使朝贡。

现代文:秋季七月,蠕蠕国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冬十月,侍中、太宰、顿丘王李峻薨。

现代文:冬季十月,侍中、太宰、顿丘王李峻去世。

古文:十有一月,吐谷浑别帅白杨提度汗率户内附。

现代文:十一月,吐谷浑别帅白杨提度汗率领治下户民归附皇魏。

古文:襄城公韩颓进爵为王。

现代文:襄城公韩颓晋爵为王。

古文:四年春正月,诏州镇十一民饥,开仓赈恤。

现代文:皇兴四年春季正月,显祖下诏因境内州镇十之有一发生饥荒,开仓济民。

古文:二月,以东郡王陆定国为司空。

现代文:二月,任命东郡王陆定国为司空。

古文:高丽、库莫奚、契丹各遣使朝献。

现代文:高丽、库莫奚、契丹各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吐谷浑拾寅不供职贡,诏使持节、征西大将军、上党王长孙观讨之。

现代文:吐谷浑拾寅不供给应纳的贡赋,显祖下诏命使持节、征西大将军、上党王长孙观前去讨伐。

古文:广阳王石侯薨。

现代文:广阳王石侯逝世。

古文:三月丙戌,诏曰: 朕思百姓病苦,民多非命,明发不寐,疚心疾首。

现代文:三月二十二日,显祖下诏书说: 朕思百姓疾病痛苦,民多非命,朕难以安睡,痛心疾首。

古文:是以广集良医,远采名药,欲以救护兆民。

现代文:因此要广集医术精良的医生,采集珍奇名药,欲救护亿兆平民。

**古文:可宣告天下,民有病者,所在官司遣医就家诊视,所须药物,任医量给之。 **

现代文:可宣告天下,老百姓有疾病的,当地官府派医生上门医治,所需的药物,任医生量情给予。

古文:夏四月辛丑,大赦天下。

现代文:夏季四月初八,大赦天下。

古文:戊申,长孙观军至曼头山,大破拾寅。拾寅与麾下数百骑宵遁。拾寅从弟豆勿来及其渠帅匹娄拔累等率所领降附。

现代文:十五日,长孙观的军队到了曼头山,大破拾寅,拾寅与部下数百骑兵乘黑夜逃走,拾寅堂弟豆勿来及其主帅匹娄拔累等率领所部降附。

古文:五月,封皇弟长乐为建昌王。

现代文:五月,显祖封皇弟长乐为建昌王。

古文:六月,刘彧遣使朝贡。

现代文:六月,刘派使者前来朝拜纳贡。

古文:秋八月,群盗入彭城,杀镇将元解愁,长史勒兵灭之。

现代文:秋季八月,群盗入据彭城,杀害镇守将领元解愁,长史统军扑灭了敌人。

古文:蠕蠕犯塞。

现代文:蠕蠕侵犯边境。

古文:九月丙寅,舆驾北伐,诸将俱会于女水,大破虏众。

现代文:九月初五,显祖御驾北伐,朝中诸将都汇聚在女水,大败蠕蠕。

古文:事具《蠕蠕传》。

现代文:具体史实记在《蠕蠕传》中。

古文:司徒、东安王刘尼坐事免。

现代文:司徒、东安王刘尼因犯罪被免除官爵。

古文:壬申,车驾至自北伐,饮至策勋,告于宗庙。

现代文:十一日,显祖凯旋而归,大宴将领,分封官爵,告祀宗庙。

古文:冬十月,诛济南王慕容白曜、高平王李敷。

现代文:冬季十月,杀济南王慕容白曜、高平王李敷。

古文:十有一月,诏弛山泽之禁。

现代文:十一月,显祖下诏解除山林泽池的禁令。

古文:十有二月甲辰,幸鹿野苑、石窟寺。

现代文:十二月十五日,显祖驾临鹿野苑、石窟寺。

古文:阳平王新成薨。

现代文:阳平王拓跋新成逝世。

古文:五年春三月乙亥,诏曰: 天安以来,军国多务,南定徐方,北扫遗虏。

现代文:皇兴五年春季三月十七日,显祖下诏书说: 天安年间以来,军队国家事务繁杂,南边平定徐地,北方扫除遗乱虏寇。

古文:征戍之人,亡窜非一,虽罪合刑书,每加哀宥。

现代文:征战戎戍的人,死亡流窜非在少数,虽然说这些人罪当判罚,但朕每每怜悯哀宥。

古文:然宽政犹水,逋逃遂多。

现代文:但是宽松的政律犹如流水,从中遁逃的人越发增多。

古文:宜申明典刑,以肃奸伪。

现代文:应该申明典律刑法,以纠肃奸伪之人。

**古文:自今诸有逃亡之兵及下代守宰浮游不赴者,限六月三十日悉听归首;不首者,论如律。 **

现代文:从今以后凡有逃亡的兵卒及下级守宰玩忽职守不把他们缉拿归案的,限在六月三十日以前全部自首归案,不自首的依律治罪。

古文:诏假员外散骑常侍邢祐使于刘彧。

现代文:显祖下诏命假员外散骑常侍邢出使刘政权。

古文:夏四月,西部敕勒叛,诏汝阴王天赐、给事中罗云讨之。

现代文:夏季四月,西部敕勒叛乱,显祖下诏让汝阴王元天赐、给事中罗云前去讨伐。

古文:云为敕勒所袭杀,死者十五六。

现代文:罗云被敕勒人偷袭杀害,死难士卒十分之五六。

古文:北平王长孙敦薨。

现代文:北平王长孙敦逝世。

古文:六月丁未,行幸河西。

现代文:六月二十日,显祖行幸黄河以西。

古文:秋七月丙寅,遂至阴山。

现代文:秋季七月初十,显祖抵达阴山。

古文:八月丁亥,车驾还宫。

现代文:八月初一,显祖回到宫中。

古文:帝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欲禅位于叔父京兆王子推,语在《任城王云传》。群臣固请,帝乃止。

现代文:显祖不念情于世务,经常有出世之心,打算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事见《任城王云传》,群臣坚决请求他别这样做,显祖只好作罢。

古文:丙午,册命太子曰: 昔尧舜之禅天下也,皆由其子不肖。

现代文:二十日,显祖册命太子说: 过去尧、舜之所以要禅让天下,都是由于他们的儿子不肖。

古文:若丹朱、商均能负荷者,岂搜扬仄陋而授之哉?

现代文:如果像丹朱、商均那样堪负重任,他们哪会搜才剔陋地把天下交给他人呢?

古文:尔虽冲弱,有君人之表,必能恢隆王道,以济兆民。

现代文:你虽幼小,却有作为人君的仪表,一定能够光大隆盛君王之道,济救黎民。

古文:今使太保、建安王陆馛,太尉源贺持节奉皇帝玺绶,致位于尔躬。

现代文:今天朕让太保、建安王陆馥,太尉源贺持节奉皇帝玉玺绶带,把皇位交给你。

**古文:其践升帝位,克广洪业,以光祖宗之烈,使朕优游履道,颐神养性,可不善欤? **

现代文:你登上帝位,应拓展宏大的基业,以光大祖宗的英烈之绩,使朕能够优游世外,修神养性,岂不是很好的事吗?

古文:丁未,诏曰: 朕承洪业,运属太平,淮岱率从,四海清晏。

现代文:二十一日,显祖下诏说: 朕继承洪业,运道太平,淮、岱归顺,四海清宁。

古文:是以希心玄古,志存澹泊。

现代文:所以朕属心玄远,胸怀淡泊。

古文:躬览万务,则损颐神之和;一日或旷,政有淹滞之失。

现代文:如朕亲自处理万机,则损害了肉体精神的和谐;如朕一日不理政事,则国家事务又有怠慢之忧。

古文:但子有天下,归尊于父;父有天下,传之于子。

现代文:然子有天下,尊崇其父;父有天下,自然传给其子。

古文:今稽协灵运,考会群心,爰命储宫,践升大位。

现代文:现在朕查协神灵运数,考察群臣之心,命太子登上皇位。

古文:朕方优游恭己,栖心浩然,社稷乂安,克广其业,不亦善乎?

现代文:朕然后优游四方,栖心世外,社稷平安,皇基日广,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古文:百官有司,其祗奉胤子,以答天休。

现代文:文武百官有关部门,都应尊奉朕的儿子,以此酬答天功。

**古文:宣布宇内,咸使闻悉。 **

现代文:将此诏颁布海内,让天下人都知道。

古文:于是群公奏曰: 昔三皇之世,澹泊无为,故称皇。

现代文:于是官员们启奏说: 过去三皇时代,淡泊无为,故而称作 皇 。

古文:是以汉高祖既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

现代文:是以汉高祖既称皇帝便称其父为太上皇,明确其不统御天下。

古文: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

现代文:今天皇帝年龄尚小,万机大政,还是应该让陛下亲自断理。

**古文:谨上尊号太上皇帝。 **

现代文:我们谨上尊号为太上皇帝。

古文:乃从之。

现代文:于是显祖接受了这个意见。

古文:己酉,太上皇帝徙御崇光宫,采椽不斫,土阶而已。

现代文:二十三日,太上皇帝迁居崇光宫,宫中设备简陋,宫阶是土筑成的。

古文:国之大事咸以闻。

现代文:国家大事都报给他知道。

古文:承明元年,年二十三,崩于永安殿,上尊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云中金陵。

现代文:承明元年,二十三岁,在永安殿逝世,尊称他为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在云中金陵。

古文:史臣曰:聪睿夙成,兼资能断,其显祖之谓乎?

现代文:史臣曰:聪明睿智,才学早成,多能多艺,决断果毅,说的不就是显祖吗?

古文:故能更清漠野,大启南服。

现代文:所以他能清定漠野,大开南疆。

古文:而早怀厌世之心,终致宫闱之变,将天意哉!

现代文:而早怀厌世之心,终而导致帝位的变化,这是天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