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八风

**古文: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 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 **

现代文:平时应密切注视这种异常气候,谨慎地加以预防。所以圣人说: 避开虚邪之风的来路,要像避开飞来的矢石那样,虚风邪气就不能伤害人体了。 圣人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古文:此之谓也。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

现代文:太一位居于天极中央,成为定向的中心坐标,根据北斗星旋转的指向,以中宫巡临八宫,从而定八风的方位,来推测气候的正常与异常。

古文: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

现代文:从南方来的风,名叫大弱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心,外在于血脉,因属于南方火热之邪,所以其气主热证。

古文: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

现代文:从西南方来的风,名叫谋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脾,外则在于肌肉,脾为后天之本,所以其气主虚性病证。

古文: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

现代文:从西方来的风,名叫刚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肺,外则留于皮肤之间,由于西方属金,风性刚烈,所以其气主燥性病证。

古文: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现代文:从西北方来的风,名叫折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小肠,外在于手太阳经脉,如果脉气竭绝,说明疾病恶化而深陷扩散;如果其脉气闭塞,气机聚结不通,往往会形成猝然死亡。

古文: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

现代文:从北方来的风,名叫大刚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肾,外在于骨骼和肩背的肌腱部;因为北风阴寒至盛,遏伤肾阳,所以其气主寒性病证。

古文: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现代文:从东北方来的风,名叫凶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体关节。

古文: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兀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

现代文:从东方来的风,名叫婴儿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肝,外在于筋的连结之处,因为东方为水乡湿地,东风多雨,所以其气主湿性病证。

古文: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

现代文:从东南方来的风,名叫弱风,它伤害到人体,内可侵入于胃,外在于肌肉,因为东南湿盛,其气重浊,所以其气主身体困重不扬之病证。

古文: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

现代文:上面所说的八种风,凡是从当令节气相对的方向而来的,都属于虚风贼邪,因为是违背时令的不正之气,所以它能使人发生疾病。

古文: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

现代文:如是再遇上岁气不足、月缺无光、气候失和这三虚率相逼迫,就会得暴病,猝然死亡。

古文: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

现代文:如果三虚之中只犯一虚,也能发生疲劳困倦,寒热相兼的病证。

古文:犯其两湿之地,则为痿。

现代文:如果冒雨或涉水,或久居潮湿之地,感受湿邪,伤于肌肉,便会发生痿病。

古文: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现代文:所以圣人躲避风邪,就像躲避矢石一样。

古文: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现代文:不然的话,如果恰逢三虚相遇又偏中于邪风,就会导致突然昏厥仆倒、或半身不遂一类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