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争

古文:高阳问力黑曰:天地已成,黔首乃生。

现代文:高阳问力黑说:天地已经形成,百姓也因此产生。

古文:莫循天德,谋相覆倾。

现代文:很多人都不遵循天道,而且阴谋相互颠覆,我对此十分忧虑,这怎么办呢?

古文:吾甚患之,为之若何?力黑对曰:勿忧勿患,天制固然。

现代文:力嘿回答说:不需忧虑,也不必担心,天道自有其本然的法则。

古文:天地已定,蚑蛲毕争。作争者凶,不争亦毋以成功。

现代文:天地的格局已定,连各色的动物都在纷纷争斗,妄肆争斗者有凶殃,然而一昧不争的也无成功可言。

古文: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现代文:自然社会的规律便是:顺随天道的就能兴昌,违逆天道的就会败亡。

古文:毋逆天道,则不失所守。

现代文:不违背天道,就不会失去自己所固有持守的东西。

古文:天地已成,黔首乃生。

现代文:天地已经形成,人民随之产生。

古文:胜生已定,敌者生争,不谌不定。

现代文:氏族部落已经形成,敌对的部落之间也就随之出现争斗,不予以伐正这种争端就不会平息。

古文:凡谌之极,在刑与德。

现代文:而伐正的准则,便是刑罚和德赏并行。

古文:刑德皇皇,日月相望,以明其当。

现代文:刑罚与德赏昭著显明,兼行并举,配合恰当。

古文:望失其当,环视其殃。

现代文:如果配合失当,上天会反过来降灾的。

古文:天德皇皇,非刑不行;缪缪天刑,非德必倾。

现代文:天德平正,但没有刑罚的配合是无法实行的;天刑威严,但没有德赏作依托也必然倾毁。

古文:刑德相养,逆顺若成。

现代文:刑罚与德赏相辅相成,逆与顺也便因此而定。

古文: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

现代文:刑罚属阴的范畴,因此具有微晦的特质;德赏属阳的范畴,因此具有明彰的特质。

古文:其明者以为法,而微道是行。

现代文:所以,秉执法度要彰明,施行道术要隐晦。

古文:明明至微,时反以为几。天道环周,于人反为之客。

现代文:明了通晓德赏、刑罚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要抓住天道运行的规律来把握采取行动的契机。这样的话,人就能在天道运行当中反客为主。

古文:争作得时,天地与之。争不衰,时静不静,国家不定。

现代文:如果一味地争竞,该静时不静,国家就无法安定治理。

古文:可作不作,天稽环周,人反为之客。

现代文:相反的,该动时不动,那么在天道运行当中,人就会重新处于被动地位。

古文:静作得时,天地与之;静作失时,天地夺之。

现代文:因此说,动静合时,就会得到天地的佑助;而如果动静不合时宜,就会失去天地的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