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

古文:观国者观主,观家者观父。

现代文:考察一个国如何关键在君,考察一家如何关键在父。

古文:能为国则能为主,能为家则能为父。

现代文:能治理一国政事的堪任其君,能主持一家事务的堪当其父。

古文:凡观国,有六逆:其子父,其臣主,虽强大不王。

现代文:在考察一个国家的时候,有六种悖逆的现象需要注意:第一是为太子具有了君父的权威。第二是作为大臣的具有了君主的权威,这样的国家虽然强大也不能称王天下。

古文:其谋臣在外位者,其国不安,其主不悟,则社稷残。

现代文:第三是谋臣有外志而不能尽忠于本国,这样国家就不会安定,君主意识不到这一点,国家就会受到损害。

古文:其主失位则国无本,臣不失处则下有根,国忧而存;主失位则国荒,臣失处则令不行,此之谓颓国。

现代文:第四是君主失位不能行使权力,国家便失去了依托,而大臣此时如能坚守岗位,克尽职守,国还有生存的基础,虽有忧患尚可保存;君主失位已经使得政事荒废不治,此时大臣再不能克尽职守,则政令不能下达,这便称作 颓国 。

古文:主暴则生杀不当,臣乱则贤不肖并立,此谓危国。

现代文:第五是君主暴戾无道,赏罚生杀失去准度,臣下贵贱位次混乱,贤与不贤的人并立无别,这便称作 危国 。

古文:主两则失其明,男女争威,国有乱兵,此谓亡国。

现代文:第六是君主、后妃同时掌政,政令歧出,令人迷惑无所适从,加之王、妃争权,势必导致国家内战,这便称作 亡国 。

古文:嫡子父,命曰上怫,群臣离志;大臣主,命曰雍塞:在强国削,在中国破,在小国亡。

现代文:此种情况发生在大国会使大国面临危险,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其削弱,发生在小国会使其破败。

古文:主失位,臣不失处,命曰外根,将与祸邻:在强国忧,在中国危,在小国削;主失位,臣失处,命曰无本,上下无根,国将大损:在强破,在中国亡,在小国灭。

现代文:君主失去王位,大臣还能尽职,这就称作君主尚有依托,但已接近祸患了,此种情形,发生在大国是令人担忧的,发生在中等国家是很危险的,发生在小国会使其削弱。如果君主失位,而且大臣失职,那么国家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根基一失,国家也就将受到绝大的损害了。此种情形,发生在大国会使其破败,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其衰亡,发生在小国会使其覆灭。

古文:主暴臣乱,命曰大荒,外戎内戎,天将降殃:国无大小,有者灭亡。

现代文:君主行为暴戾,臣下位次混乱,这就称为万事荒废不可救药,外患内乱必接踵而至,违背天理天必降灾,这种情况,无论发生在什么国家都会灭亡。

古文:主两,男女分威,命曰大麋,国中有师:在强国破,在中国亡,在小国灭。

现代文:君主、后妃分争权力,导致国家出现二主,这就使国人迷惑无所适从,国家因此会有兵乱,这种情形,发生在强国会使其破败,发生在中等国家会使其衰亡,发生在小国会使其覆灭。

古文:凡观国,有六顺:主不失其位则国有本,臣失其处则下无根,国忧而存。

现代文:考察一个国家,有六种顺当的现象,这就是:君主不失其位,国家便具备了存在的根基;而如果大臣不能尽职,这就使君主失去了依托,这样的话,国家还可以在忧患中继续生存。

古文:主惠臣忠者,其国安。

现代文:君主慈惠爱下,大臣忠心事上,则国家安定。

古文:主主臣臣,上下不囗者,其国强。

现代文:君主大臣名副其实,不相僭越,君上臣下一心一德,则国家强盛。

古文:主执度,臣循理者,其国霸昌。

现代文:君主理政秉法执度,大臣行事遵循事理,则国家昌盛称霸天下。

古文:主得位臣辐属者王。

现代文:君主居得其位,大臣团结在君主周围,这样便可称王天下。

古文:六顺六逆乃存亡兴坏之分也。主上执六分以生杀,以赏罚,以必伐。

现代文:六顺与六逆是决定国家存亡兴坏的分界,君主掌握判断六顺、六逆的标准,并以此来施行生杀、赏罚及果决征战。

古文:天下太平,正以明德,参之于天地,而兼覆载而无私也,故王天下。

现代文:天下安定宁和在于君主执度公正以明其德,同时效法天地公平无私,这样就可以称王天下。

古文:王天下者之道,有天焉,有地焉,有人焉,三者参用之,然后而有天下矣。

现代文:君主要想称王天下,必须参合天时、地利、人事三方面因素,然后才能广有天下。

古文:为人主,南面而立。臣肃敬,不敢蔽其主。

现代文:作为国君就要居得其所,真正行使其作为国君的职权。大臣恭敬,不敢蒙蔽君主。

古文:下比顺,不敢蔽其上。

现代文:下属和顺,不敢欺蒙其上。

古文:万民和辑而乐为其主上用,地广人众兵强,天下无敌。

现代文:百姓和睦甘愿为国君效力,地域广大,民人众多,军队强盛,可无敌于天下。

古文:文德究于轻细,武刃于当罪,王之本也。

现代文:庆赏公正可极于小民,而刑罚不苟必极于当罪,这是王道的根本。

古文:然而不知王术,不王天下。

现代文:但此外还必须懂得王术,否则不足以称王天下。

古文:知王术者,驱骋驰猎而不禽荒,饮食喜乐而不湎康,玩好嬛好而不惑心,俱与天下用兵,费少而有功,战胜而令行。

现代文:懂得王术的人,田猎有度,饮宴有节,珍宝声色不惑于心,这样的话,发动天下的人从事征战,就会用力极少而见功甚多,征战必胜令行禁止。

古文:故福生于内,则国富而民昌。

现代文:因此会得到福佑,使得国家富强人民昌盛。

古文:圣人其留,天下其与。不知王术者,驱骋驰猎则禽荒,饮食喜乐而湎康,玩好嬛好则惑心,俱与天下用兵,费多而无功,战胜而令不行。

现代文:圣人便会居处其国而佐助他,天下人也都会亲近追随他,但如果不懂得王术,田猎无度,常常沉湎于饮宴,珍宝声色蛊惑其心,这样的话,发动天下的人从事战争,就会用力甚多而不见功效,战虽或有所胜却不能令行禁止。

古文:故福失于内,财去而仓廪空虚,与天相逆,则国贫而民荒。

现代文:因此失去福佑,财物耗尽而仓廪空虚,违逆天道,使得国困民贫。

古文:至圣之人弗留,天下弗与。

现代文:有德能的人便会遗弃他,天下人也要背离他。

古文:如此而又不能重士而师有道,则国人之国矣。

现代文:同时再不能重视士人,尊有道的人为师,那么国家将为他人所有了。